第34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任鰣皺起了眉:
“任性。”
對任鰣的這一論斷,顧循之完全沒法反駁,只好心虛地笑。
只聽任鰣又說:
“你有些從前修行的底子在,又吃了許多丹藥,手上戴著南溟珠,按說性命一時無礙。只是如今形勢有變,雖然我常在你身側,也總有照顧不到的時候,你總得有點自保的能力。”
任鰣此話十分在理,顧循之想起此前那妖魔可怖的模樣,不覺身上又是一顫,咬著牙答應了任鰣:
“師兄說得是,那就……還是再來一次吧。”
任鰣看他答應,眉頭這才舒展開來。
這兩天他們都住在這間客棧裏,白日的時候也曾上山幾趟,整理幸存的什物。可惜保存完整的東西實在不多,除了幾本書和一些往來信件幸免於難以外,基本全軍覆沒,就連煉丹爐都沾上了油漬,任鰣不得不用火將煉丹爐整個重新放在火裏燒了兩個時辰才算完。
如今生活必備品缺得太多,任鰣又嫌洞府裏不夠幹凈,這裏確實不能再住人。顧循之也只好打消了回洞府來住一陣子的想法,準備留在這裏過完上元節就走。
也不知顧循之的運氣到底是特別好還是特別不好,正月十五當晚這裏竟是下了雪,雪連著下了兩天,就連正月十六也未能幸免。烏雲遮住了月亮,顧循之暫時逃避了被輸靈氣的尷尬場面,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氣。
正月十七一早,他們離開了碧空山下。
這幾天裏兩個人商量了一番,決計先去找師父。按照任鰣的說法,師父的法力大致與尋常的地仙相當,以他的能耐,碰上一般的妖魔不會有什麽危險,但若是情勢發生變化,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麽樣的麻煩。若真有什麽特別厲害的妖魔出現,師父說不定不是對手。
此前任鰣查過師父的去向,知道師父大致是往東南走,兩人也就向著那個方向去尋。往東南方走的時候又要靠近京城,離京城越近,有些傳聞就傳得越廣,傳得越玄。兩人把那許許多多的傳言拼湊在一起,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就在上元節剛過完之後的那天早上,有一條巨大的青龍從京城之中出來,一飛沖天,京中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
傳聞那青龍出現的位置,恰是在晉王府之中,在那之後,皇上剛剛冊封的晉王從府邸中失蹤,這些消息傳出之後還沒過半天,宮中就傳下皇帝的旨意,晉王私自離京,廢為庶人,各處都張貼了晉王的畫像,將他作為罪犯通緝,罪名似乎是謀逆。
考慮到之前晉王府裏發生的事,事情發展成這樣,幾乎是一種必然。如今青龍定然是要回東海,那小晉王情根深種,為了青龍連王位也不要,想來一定也是往東海那邊去了。如今那小晉王已經被通緝,能不能順利到達東海尋到青龍也很難講,顧循之雖說心裏關切,到底自顧不暇,沒有閑空去幫他,如今小晉王選了這麽一條艱難道路,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不過這些消息影響到的也不僅僅只是龍與小晉王,從皇帝所下旨意的態度來看,在這本來只是起於私情的一段風流故事之下,似乎預示著一場難言的風雲變幻。仔細想想,當初老晉王將青龍捉來本就是為了要謀逆,雖說沒有成功,到底還是做了許多準備,難道這才是碧空山上妖魔的真正來源?
顧循之去問任鰣,並沒得到什麽肯定的答案。他的心一直就這麽懸著,總也沒法歸位。任鰣拍拍他肩膀:
“別怕,這只是一次新的循環。”
新的循環嗎?顧循之大致知道任鰣的意思。千百年以來,人世間一直都是如此,朝代不斷更疊,盛世與亂世交替。顧循之有幸生於盛世,總是下意識地覺得一切都會像他年輕時那樣順利,但實際情況是,亂世與妖魔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總會出現。
顧循之轉頭看向任鰣:
“如果我活得夠久,就不可避免地會看到這些,是嗎?”
任鰣點點頭:
“是這樣,這樣的事情永遠無法逃避,你只能學會去習慣。”
確認了這一點,顧循之反而感到釋然。他意識到這是一種途徑,讓他能夠離師兄更近一點。
那天的吻改變了很多事,它讓顧循之意識到了許多他此前全然不知道的事情,津液的交換似乎具有一些難以說清的特殊效果,能讓他在某些層面上與師兄更加接近,他發覺自己好像在無意間揭開了師兄秘密的一角。
之前在他們相吻時,那些關於原初的印象就這麽毫無來由地出現在他的腦中,好像有人直接打開他的頭顱,把那想法放進去了一樣。而且,不知道是否與這件事有關,在那之後的好幾天,顧循之總是夢見自己在深夜的海中無目的地漫游,四周全都是黑色的海水。
大海波濤洶湧,海上的風大得嚇人,但顧循之在夢中卻很平靜,一點也不覺得恐懼,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他就應該那樣。他巨大的身軀在海上漂浮,海水好像母親的懷抱。直到快要蘇醒時他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實際上並不會游泳,在突然慌亂地嗆水之中醒來,醒過來之後還得坐著猛咳好一陣,害得任鰣以為他著了風寒,又塞給他一大包丸藥,眼睛盯著他吃下去。他試圖反抗,但師兄對他的影響力實在太強,只要瞪他一眼,他就只能舉手投降,乖乖把一粒粒大藥丸咽下去。
即使是在白天的時候,他也經常會走神,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話本,過了半個時辰才發覺手上的書一頁都沒有翻,他腦子裏不住地在想著一片藍色的海洋,好像他就屬於那裏。
這真是太奇怪了,因為在此之前,他甚至沒有去過海邊。
當這樣的事情又持續得長了一些,他開始相信這不是個巧合,而是和他與師兄之間的那個吻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顧循之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事,但除此以外,他再沒做過別的會引起奇怪夢境的事情。
任鰣覺察到他近來有些恍惚,問過他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顧循之沒回答,隨口敷衍過去了。他沒打算向師兄求證,他相信師兄應該也不知道。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類夢境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少,漸漸不再成為一種困擾,反而讓他有點想念。顧循之很想再吻一次師兄,試試看會不會讓那些夢境回來,但上一次那種沖動的勇氣在他其實是不常見的,他只能偷偷在心裏想一想。
他們還在努力尋找師父的所在,任鰣從師父留下的信件和書籍裏得到了一些線索,但並不很多,又比較模糊。再加上時間隔得太久,無法確定是否還有效,不過畢竟是個方向。他們在找尋的過程中機緣巧合得到了一個比較準確的消息,說是大約五六年前,有人曾經在附近某處見過一個人,相貌和師父很像,處事作風上也很有師父的那種樣子。
這實在是種意外驚喜,任鰣和顧循之簡直不敢相信事情居然會如此順利。不過現在還不應該高興得太早,或許這只是種巧合,不過當然也有可能是師父特意留下了線索和痕跡,就等著他們去找他。
其實說句實話,雖然顧循之與師父在一起生活了差不多十年,但師父的臉在他的記憶之中早就已經變得模糊了。當初他剛被師父挑上山的時候,師父本來還打算讓師兄做他師父來著。後來是師兄堅決不同意才作罷,免為其難地收下了他。
除了教導他一些關於修行的事情以外,師父平常其實不大在他面前出現,似乎總是在忙著煉丹,至少每次他問師兄師父在幹嘛,師兄都是這麽說的。不過現在回憶起來,師父著實沒煉出來多少丹,估計都在借著煉丹的由頭偷懶。顧循之小的時候,所有照顧他的一應事務,幾乎全都被師父交給了師兄,師兄若是對他不滿意,他還強詞奪理地說些什麽“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註]
顧循之小的時候一直覺得師父是個世外高人,對他滿心敬佩。當年他還不在師父門下時,經常在玄都觀的庭院裏與一班小道士一起看師父與玄都觀的老觀主對弈,那時候老觀主穿一件素雅的灰袍,師父則是穿著一件白袍,仙袂飄飄,風姿卓絕。這麽多年以來,當年留下的這種印象始終沒有改變過。然而近來聽師兄說了些過去的事,又把自己記憶之中的那些事加以印證,顧循之越回憶越覺得,師父實際上好像是個挺憊懶的家夥。
這與顧循之的童年印象大相徑庭,不免讓他稍微有點失望。當他把他這些不確定的印象一一講給師兄聽,想得到一個準確一點的答案時,他看見師兄很明顯地露出了一個略帶鄙夷的神情:
“嗳,他呀。”
師兄沒多說別的,但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顧循之突然覺得,他百來年間對師父的美好印象開始崩塌了。
作者有話要說: 【註】原句出自《論語·為政》原文如下: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原本的意思是說兒女要對父母和顏悅色,不能因為替父母辦事、給父母好吃好喝就當做是孝。但這位師父將其曲解為:徒弟應該替師父辦事,有好吃的要給師父(先生)吃。實在是很過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任性。”
對任鰣的這一論斷,顧循之完全沒法反駁,只好心虛地笑。
只聽任鰣又說:
“你有些從前修行的底子在,又吃了許多丹藥,手上戴著南溟珠,按說性命一時無礙。只是如今形勢有變,雖然我常在你身側,也總有照顧不到的時候,你總得有點自保的能力。”
任鰣此話十分在理,顧循之想起此前那妖魔可怖的模樣,不覺身上又是一顫,咬著牙答應了任鰣:
“師兄說得是,那就……還是再來一次吧。”
任鰣看他答應,眉頭這才舒展開來。
這兩天他們都住在這間客棧裏,白日的時候也曾上山幾趟,整理幸存的什物。可惜保存完整的東西實在不多,除了幾本書和一些往來信件幸免於難以外,基本全軍覆沒,就連煉丹爐都沾上了油漬,任鰣不得不用火將煉丹爐整個重新放在火裏燒了兩個時辰才算完。
如今生活必備品缺得太多,任鰣又嫌洞府裏不夠幹凈,這裏確實不能再住人。顧循之也只好打消了回洞府來住一陣子的想法,準備留在這裏過完上元節就走。
也不知顧循之的運氣到底是特別好還是特別不好,正月十五當晚這裏竟是下了雪,雪連著下了兩天,就連正月十六也未能幸免。烏雲遮住了月亮,顧循之暫時逃避了被輸靈氣的尷尬場面,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氣。
正月十七一早,他們離開了碧空山下。
這幾天裏兩個人商量了一番,決計先去找師父。按照任鰣的說法,師父的法力大致與尋常的地仙相當,以他的能耐,碰上一般的妖魔不會有什麽危險,但若是情勢發生變化,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麽樣的麻煩。若真有什麽特別厲害的妖魔出現,師父說不定不是對手。
此前任鰣查過師父的去向,知道師父大致是往東南走,兩人也就向著那個方向去尋。往東南方走的時候又要靠近京城,離京城越近,有些傳聞就傳得越廣,傳得越玄。兩人把那許許多多的傳言拼湊在一起,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就在上元節剛過完之後的那天早上,有一條巨大的青龍從京城之中出來,一飛沖天,京中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到了。
傳聞那青龍出現的位置,恰是在晉王府之中,在那之後,皇上剛剛冊封的晉王從府邸中失蹤,這些消息傳出之後還沒過半天,宮中就傳下皇帝的旨意,晉王私自離京,廢為庶人,各處都張貼了晉王的畫像,將他作為罪犯通緝,罪名似乎是謀逆。
考慮到之前晉王府裏發生的事,事情發展成這樣,幾乎是一種必然。如今青龍定然是要回東海,那小晉王情根深種,為了青龍連王位也不要,想來一定也是往東海那邊去了。如今那小晉王已經被通緝,能不能順利到達東海尋到青龍也很難講,顧循之雖說心裏關切,到底自顧不暇,沒有閑空去幫他,如今小晉王選了這麽一條艱難道路,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不過這些消息影響到的也不僅僅只是龍與小晉王,從皇帝所下旨意的態度來看,在這本來只是起於私情的一段風流故事之下,似乎預示著一場難言的風雲變幻。仔細想想,當初老晉王將青龍捉來本就是為了要謀逆,雖說沒有成功,到底還是做了許多準備,難道這才是碧空山上妖魔的真正來源?
顧循之去問任鰣,並沒得到什麽肯定的答案。他的心一直就這麽懸著,總也沒法歸位。任鰣拍拍他肩膀:
“別怕,這只是一次新的循環。”
新的循環嗎?顧循之大致知道任鰣的意思。千百年以來,人世間一直都是如此,朝代不斷更疊,盛世與亂世交替。顧循之有幸生於盛世,總是下意識地覺得一切都會像他年輕時那樣順利,但實際情況是,亂世與妖魔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它們總會出現。
顧循之轉頭看向任鰣:
“如果我活得夠久,就不可避免地會看到這些,是嗎?”
任鰣點點頭:
“是這樣,這樣的事情永遠無法逃避,你只能學會去習慣。”
確認了這一點,顧循之反而感到釋然。他意識到這是一種途徑,讓他能夠離師兄更近一點。
那天的吻改變了很多事,它讓顧循之意識到了許多他此前全然不知道的事情,津液的交換似乎具有一些難以說清的特殊效果,能讓他在某些層面上與師兄更加接近,他發覺自己好像在無意間揭開了師兄秘密的一角。
之前在他們相吻時,那些關於原初的印象就這麽毫無來由地出現在他的腦中,好像有人直接打開他的頭顱,把那想法放進去了一樣。而且,不知道是否與這件事有關,在那之後的好幾天,顧循之總是夢見自己在深夜的海中無目的地漫游,四周全都是黑色的海水。
大海波濤洶湧,海上的風大得嚇人,但顧循之在夢中卻很平靜,一點也不覺得恐懼,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他就應該那樣。他巨大的身軀在海上漂浮,海水好像母親的懷抱。直到快要蘇醒時他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實際上並不會游泳,在突然慌亂地嗆水之中醒來,醒過來之後還得坐著猛咳好一陣,害得任鰣以為他著了風寒,又塞給他一大包丸藥,眼睛盯著他吃下去。他試圖反抗,但師兄對他的影響力實在太強,只要瞪他一眼,他就只能舉手投降,乖乖把一粒粒大藥丸咽下去。
即使是在白天的時候,他也經常會走神,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話本,過了半個時辰才發覺手上的書一頁都沒有翻,他腦子裏不住地在想著一片藍色的海洋,好像他就屬於那裏。
這真是太奇怪了,因為在此之前,他甚至沒有去過海邊。
當這樣的事情又持續得長了一些,他開始相信這不是個巧合,而是和他與師兄之間的那個吻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顧循之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事,但除此以外,他再沒做過別的會引起奇怪夢境的事情。
任鰣覺察到他近來有些恍惚,問過他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顧循之沒回答,隨口敷衍過去了。他沒打算向師兄求證,他相信師兄應該也不知道。
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類夢境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少,漸漸不再成為一種困擾,反而讓他有點想念。顧循之很想再吻一次師兄,試試看會不會讓那些夢境回來,但上一次那種沖動的勇氣在他其實是不常見的,他只能偷偷在心裏想一想。
他們還在努力尋找師父的所在,任鰣從師父留下的信件和書籍裏得到了一些線索,但並不很多,又比較模糊。再加上時間隔得太久,無法確定是否還有效,不過畢竟是個方向。他們在找尋的過程中機緣巧合得到了一個比較準確的消息,說是大約五六年前,有人曾經在附近某處見過一個人,相貌和師父很像,處事作風上也很有師父的那種樣子。
這實在是種意外驚喜,任鰣和顧循之簡直不敢相信事情居然會如此順利。不過現在還不應該高興得太早,或許這只是種巧合,不過當然也有可能是師父特意留下了線索和痕跡,就等著他們去找他。
其實說句實話,雖然顧循之與師父在一起生活了差不多十年,但師父的臉在他的記憶之中早就已經變得模糊了。當初他剛被師父挑上山的時候,師父本來還打算讓師兄做他師父來著。後來是師兄堅決不同意才作罷,免為其難地收下了他。
除了教導他一些關於修行的事情以外,師父平常其實不大在他面前出現,似乎總是在忙著煉丹,至少每次他問師兄師父在幹嘛,師兄都是這麽說的。不過現在回憶起來,師父著實沒煉出來多少丹,估計都在借著煉丹的由頭偷懶。顧循之小的時候,所有照顧他的一應事務,幾乎全都被師父交給了師兄,師兄若是對他不滿意,他還強詞奪理地說些什麽“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註]
顧循之小的時候一直覺得師父是個世外高人,對他滿心敬佩。當年他還不在師父門下時,經常在玄都觀的庭院裏與一班小道士一起看師父與玄都觀的老觀主對弈,那時候老觀主穿一件素雅的灰袍,師父則是穿著一件白袍,仙袂飄飄,風姿卓絕。這麽多年以來,當年留下的這種印象始終沒有改變過。然而近來聽師兄說了些過去的事,又把自己記憶之中的那些事加以印證,顧循之越回憶越覺得,師父實際上好像是個挺憊懶的家夥。
這與顧循之的童年印象大相徑庭,不免讓他稍微有點失望。當他把他這些不確定的印象一一講給師兄聽,想得到一個準確一點的答案時,他看見師兄很明顯地露出了一個略帶鄙夷的神情:
“嗳,他呀。”
師兄沒多說別的,但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顧循之突然覺得,他百來年間對師父的美好印象開始崩塌了。
作者有話要說: 【註】原句出自《論語·為政》原文如下: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原本的意思是說兒女要對父母和顏悅色,不能因為替父母辦事、給父母好吃好喝就當做是孝。但這位師父將其曲解為:徒弟應該替師父辦事,有好吃的要給師父(先生)吃。實在是很過分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