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6章 一潭繁星一寸月半夏知了半秋黃

關燈
夜深,寧康宮。

蕭氏倚在軟榻上,任身側之人奉茶——竟是避居獨門小院,避了十多年的何太後。

兒媳婦伺候婆婆,天經地義,何太後本就是宮女出身,接連的活兒都了然於心,做得幹凈又輕巧。

蕭氏抿了一口清香的藥草茶,又將茶碗遞回去,緩緩道:“想問卻不自己來問,雲朔那孩子還真是……這麽大了,還靠娘。”

何太後溫婉地垂眸,接過茶碗,小心地放在一旁,才輕聲道:“是我自己想來的,並非皇上所托。”

“是麽。”蕭氏並不是不信,只是有些感慨,“哀家還以為,你會一直在那個院子裏躲著……直到哀家死了,才肯出來。”

何氏依舊保持著溫柔的微笑,輕輕的笑意越發柔和:“誰讓我膽兒小呢。而且,您也知道的,我什麽都不懂,若不乖乖躲著,會給皇上添麻煩的。”

對著無比輕柔的笑,蕭氏一向嚴肅的面容上,竟也難得的露出一絲柔和:“你難得來一次,哀家也不好做個惡婆婆,有什麽事,直說罷。”

“其實也沒什麽,我只是覺得,那些孩子太可憐了。”何氏露出一絲悲憫之意,看著窗外漆墨般的夜,“自己的命已經這般難,卻還得背著別人的命。跟纏井繩的軲轆似的,一道道、一圈圈地纏著自己,逼著自己。”

“什麽軲轆、井繩的,呵,這皇宮還真是毀人,連你都不會好好說話了。”蕭氏哼了一聲,看著她,“不就是一句話麽,解鈴還須系鈴人。”

系鈴的,可不就是她這個太皇太後麽。

雲朔想要徹查當年蕭家與雲華太子的故事,唯一的知情人,卻又是庇護他平安長大的皇祖母,不能逼,不敢問,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說的孩子,不僅是皇上呢。”何氏柔柔地接下去,聲音更輕,“您也看到了,為了這事兒,宮裏宮外那幾個更小的孩子,連夜忙活個不停。太子、還有大公主……二十年前,他們都還沒出生;十年前,他們也才剛剛記事。先輩兒的包袱,竟都扔到他們肩上,真是可憐。”

“得了得了,別說了。”蕭氏無奈地擺手,“誰說你性子好的,這一句句的,暗裏罵哀家不僅是忘恩負義,還是敢做不敢當了。”

何氏溫順地垂眸:“我不敢。”

蕭氏又搖了搖頭,對外頭問:“鳳華宮的那些個被褥枕頭,該查的差不多了吧?”

一個女官進來覆命:“確是尚服局做的,兩個繡娘畏罪自殺,還有幾個太監想要出逃,被侍衛發現,已經押往皇上跟前。”

“看來,大致都清楚了。”宮裏宮外送來的、查來的、審出來的,各樣證據,已經能證明蕭若繁的“清白”——事實上,也沒有幾個人真的懷疑過。

看蕭氏站了起來,何氏連忙去扶,只聽蕭氏淡淡道:“若沒人問,十年前那些事,哀家本是打算帶進棺材裏頭的;但、既然有人一定要翻舊賬,那也不妨算算罷,到底是誰欠誰,欠了命,還是欠了情。”

何氏心中一驚,她難以想象,剛硬無情如太皇太後,也會說出一個“情”字。

“哀家在你眼裏,就是冷血無情的冰坨子是不?”敏銳地發覺她情緒不對,蕭氏冷笑一聲,忽然岔了話題,“哀家知道你為什麽怕,為什麽要躲事兒。十年前,雲蔚矯詔說雲落和雲征皆戰死了,可兵部恰好接到了雲征的急件,說陷入重圍、與皇父失散,請求增援……偏巧就是這一封,雲蔚偏就漏了,沒攔住。”

正是這一封信,都以為皇帝死、肅王苦戰而生死難料,也讓人看清了燕王的謀反之意——當時,多少人信誓旦旦,說是燕王借著監國之機切斷後援、害死了皇父。

冥冥之中的天意,真讓人難以琢磨。蕭氏淡淡繼續著:“哀家確實想過要給那頭送一杯毒酒。”

所謂“那頭”,何氏明白,正是在宮裏興風作浪多年,將她這個太後擠得差點沒地方站的周皇貴太妃。

“毒酒備好了,哀家卻發現,雲朔竟然默不作聲地跟雲蔚扛上了——他比雲征也不差什麽,既然他有做皇帝的心,也有做皇帝的本事,那哀家權且看著罷。”

果然,您本是舉全朝之力打算迎回肅王的;至於賜“那頭”一杯毒酒,一箭雙雕——給了肅王非奪位不可的理由,又全了“立子殺母”之深意。

這些話,何太後自不敢說;那時發現便心驚肉跳,現在再想起來,依舊是薄汗浸濕了衣裳。

見她不動,蕭氏不由催促:“走罷。”

“這麽晚了,您要去哪兒?”

“去雲朔那兒,應該還在審著。他也不容易,這些年,竟沒好好睡過幾夜。你這個當娘的,很心疼吧。”

何氏不由踟躕,忐忑著:“您是打算……”

“他想知道什麽,哀家就告訴他什麽,哀家這一輩子想的、做的,沒什麽不能說的。”蕭氏忽然又吩咐了外頭一句,“雲征和蘭兒也都還在宮裏吧?都叫過去,一起聽著,省得哀家還要多說幾次。”

禦書房裏,燈火通明,說得說,聽得聽,直至三更。

……

流血過多,昏昏沈沈間,噩夢頻繁,讓人心驚,卻又如霧如霾,什麽都看不清楚。

蕭若繁是硬從難捱的昏沈中掙出來的,只覺右胸處陣陣劇痛,難以忍受,卻又切實地提醒著他,他還活著。

蕭若繁費力地捂上傷處,疼得暈乎,心裏卻覺得好笑的緊:對準了右側刺,那小公主眼神兒真的太差,或者說劍法實在不精……總不至於是故意留他一條“狗命”吧,她有那麽好心?

人家姑娘都是清顰淺笑、溫婉動人,那個瘋丫頭卻是翻臉無情、狠辣決絕,真叫人無可奈何。

“醒了便笑,莫不是傻了。”

忽然傳來熟悉的聲音,卻是難以想象的調侃,蕭若繁差點一骨碌滾下床,卻不小心牽扯到傷口,一陣陣的生疼:“咳咳、咳咳……太皇太後。”

“躺著罷。”蕭氏緩緩走來,坐在他前的軟凳上,替他掖了掖被角——蕭若繁實在是受寵若驚,驚得全身別扭得直抽筋,若不是傷的實在太重,他都想直接從窗子蹦出去了。

“什麽眼神兒,見鬼了不成!”蕭氏瞪他一眼,卻又搖了搖頭,“這回,是哀家連累你了。”

“咳咳……”蕭若繁趕緊打斷,硬是擠出一絲苦笑,“您這是折殺臣了,明明是臣太過急功近利,讓人抓了把柄利用陷害,還帶累了您。”

蕭氏卻又是一瞪:“哀家說話,哪輪得到你插嘴!”

蕭若繁頓時不敢說話了,只能聽,乖乖聽——就是胸口還疼得厲害,希望別走神;就是不小心走了神兒,也千萬別給這剛硬而睿智老人家瞧出來。

“二十年前,你父辭官,一則是躲朝中悠悠之口,二則是為哀家辦事。哀家讓他借著丟官的失意,露出破綻,讓雲翳趁機‘下手’。”

蕭若繁頓時楞了,這意思,是說他爹確實跟三皇子有牽扯,但這是為了給太皇太後做密探?

“可雲翳哪裏是那麽容易上當的,雲翳派人接近你爹,卻既不信他,更不用他,還總出一些胡鬧的點子……後來,哀家看出來了,雲翳就是在耍他玩兒,或者說,存心涮了哀家一把。”

“哀家沒辦法,只得讓他撤了回來,在京裏安生躲了幾年,再替哀家出京,去聯系雲華。”

“至於哀家為什麽派他去找雲華——”蕭氏對著蕭若繁的眼睛,好似漫不經意的,就這般說了出來,“哀家想把雲華接回來,哀家、想要廢了雲落。”

“您、想要廢皇帝?”蕭若繁大驚之下只覺心口一陣沈悶,墜得更是生疼,又抽著氣緩緩道,“……您,作為太後,想要廢皇帝。”

“沒錯,若讓雲落再縱容雲翳鬧下去,父子相殘,兄弟相爭,朝廷烏煙瘴氣,連天下都要亂了!”蕭氏冷冷道,“雲翳勾結南蠻,一步步引雲華入套——若是雲華不死,定然不是簡簡單單的甄清勾結緬族使得暹羅滅國,通敵賣國的罪名一開始就是給雲華備著的!”

原來、如此。甄家這樁讓人哭笑不得的舊案,也從不來不是一個巧合;三皇子果然智謀如妖,不僅是朝廷,連天下都差點算盡了。

“哀家讓你爹勸雲華回來,可雲華卻不肯,他帶話回來,說他這一輩子,為子卻忤逆父親,為夫又拖累發妻,為父更牽連愛女,為兄弟同胞相殘,為弟子竟然背師棄德,為儲君更不能力挽狂瀾,早已不配做一國之君。你父尋了幾次,到最後,雲華竟然裝病不見。”

所謂的“太子大病一場”,竟然也是裝的,果然諷刺。

蕭若繁只覺這般的真相太過沈重,讓人難以承受——卻又不得不問:“雲華太子說,為弟子背師棄德……難道、說的是,林太傅?”

蕭氏瞥了他一眼:“你也聽過,雲華曾闖宮見哀家。他並不是求我對雲翳出手,他知我已對雲翳動了殺心。他只是來‘勸誡’哀家,留一條後路:無論如何,哀家要留在宮裏,護著、看著……這樣,他就算是上斷頭臺,也能稍稍安心。”

“是、雲華太子讓您,推出林家……”蕭若繁難以相信,二十年前的背信棄義,竟是、如此。

蕭氏搖搖頭:“這倒不是,法子是哀家想的。雲華得知後,帶了一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給哀家,又說,這筆孽債,怎麽都得算在他頭上。”

“咳咳、咳咳……”大概是情緒激的狠了,蕭若繁一陣猛咳,咬著牙,卻又苦笑,“這讓我,如何解釋。”

蕭氏繼續說下去,依舊是淡淡的:“趙蒲是雲翳插在你爹身邊的探子,哀家派人殺他,斬草除根。”

蕭若繁隱在被褥的下的手緩緩握成拳,不敢信,卻又想著,猜著,緊緊咬著牙:“我爹,真是抑郁而亡麽。”

蕭氏的語氣終於緩了下來,帶著微不可覺的悔意:“……算是罷,雲落禦駕親征的時候,你爹冒著大險親自去南疆救人,可太晚了,雲華已經死了……他說,他沒有做程嬰的命,最後,也只能做公孫杵臼了。”

……這意思,他爹,也是為了保守秘密而死麽?保守誰的秘密,前太子的,還是太皇太後的?

蕭若繁緩緩閉上了眼睛,掩住難耐的痛苦,卻又陡然睜開眼,竟露出一絲淩厲來:“恕臣無狀,太皇太後您想接前太子還朝,那您,定然‘有所準備’,臣父也曾親自去南疆救人;而之後不久,便是燕王造反……”這、難道也是巧合麽!

“或許雲蔚知道了哀家的打算。”蕭氏淡淡的,也不確定,“雲蔚若是察覺到哀家想接回雲華,那他除了反,也無路可走了,總歸,一個死字。”

“您為何、不助燕王?”想幫著太子“造反”,卻鎮壓燕王打著“平反”的名號,對比來看,燕王何其諷刺。

“雲蔚性格太過暴躁,那些年幾乎都是被雲翳牽著鼻子走,哪堪九五大位。”雲征與雲朔都可,唯獨雲蔚不行。

蕭若繁再次緩緩閉上雙目,心中盡是冷,盡是諷刺。

這才是完整的真相。

月淡,霧卻漸散,繁星點點,更襯得皇城清清冷冷,半邊夏華、半邊秋殺。多年的榮辱,春去冬來的隱忍與爆發,各人的善與孽,愛與恨,執念與豁達,卻都連成一個完整的圈兒。

皇上尷尬的帝座,肅王進退兩難的“勤王”,還有太上皇不甘不願的退位……竟是、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標題取自蕭若繁的批命詩前兩句:一潭繁星一寸月,半夏知了半秋黃

終於寫完了完整的一個“故事”的圈子,誰都做了孽,誰也都行了善,可要硬去追究誰對不起誰,就跟自己咬自己尾巴的貓似的,糾結成了一個轉圈圈的團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