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過年 (10)
關燈
小
中
大
長安。
不過不管再逃避,問題始終還是要解決的,高麗的事情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又重新被提上議案。這回是毫州刺史裴行莊上奏疏請求討伐高麗,但太宗的答案出乎意料,他對著群臣說,“雖然高麗國王高武每年貢賦不斷,被賊陳殺死後,朕非常哀痛,一直不能忘懷。但其新喪國王,乘亂而攻取,即使得勝也不足為貴,而且關東地區民生雕敝,朕實在不忍心談用兵。”,所以最終的討論結果是,不出兵。
這個不打的理由,如果不是皇帝親口說出來的,李治絕對要罵一句狗屁。高麗國主新喪,正是大唐插手的好時機,管他是不是乘亂攻取,只要是大勝了仗,誰說勝利不可貴?泉蘇蓋文是篡位謀朝,肯定心虛至極,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提防中央軍隊。趁其不備,打過去會事半功倍,若是給他一年半載,讓他坐穩了位置,掌握了軍權,那麽再想要攻打高麗,那難度無疑會增大許多,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關中的子弟兵會枉死在異鄉!
李治看著父親言辭閃爍的樣子,再次深深的體會到父親老了,一場失敗就能讓他開始懼怕起戰爭,從而忘記了他本來就是從馬上取得的天下。高麗是個榜樣,這種不服管教的例子不狠狠的打下去,那麽大唐如何震懾北邊的突厥,西邊的吐蕃呢?若是四鄰再次蠢蠢欲動,那麽朝廷南北征戰,到時候付出的代價,恐怕比著如今高上十倍還不止。那個時候面對狼煙四起的邊境,朝廷要怎麽解決?難道又要送出一場場和親?
或許是因為即將為人父的原因,李治從來都沒有像是現在這樣痛恨和親這個政策。
下朝的時候,李治終究還是憋不住,怒氣沖沖的去了東宮找太子,屏退左右之後,直接劈頭蓋臉的就問,“大兄你剛才怎麽一言都不發?難道你忘記了前朝故事麽?還是說我們這回也要做一回宋襄公?”
前朝故事,便是指著隋朝活生生被高麗之戰給拖垮了,至於宋襄公,則是指春秋時宋襄公與楚人作戰於泓,宋人已經擺好了隊列,楚人卻還沒有過江,司馬子魚請求宋襄公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趁宋軍還在水中央的時候攻打他們。但誰知道宋襄公是個迂腐之極的人,認為這種做法不義,不允許。後面等著楚軍過江,還未成隊列,子魚又請戰,結果仍然不許。後來楚軍列好了陣勢,宋公這才發動攻擊,結果大敗而歸,自己還在此役中受了傷,第二年就死了。
李治在這個時候說這話真可謂是大逆不道了,李承乾聽著當下就變了臉色,對著他直接大喝道,“小九,住嘴,你都在說些什麽!”
李治聽著李承乾這話,這才意識到自己激動過度,一時失言,當下抿著嘴在那裏握緊了拳頭,臉色卻仍然還有憤憤之色。
李承乾看著他這樣子,嘆了口氣,走到身邊,壓了壓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你的意思我懂,只是你一向是謹慎的人,怎麽這會兒會如此失態,下次莫要這樣了。”
“我,”李治張了張口,過了半天,最後卻是頹然的轉過頭,啞著嗓子說道,“那都是人命,有的時候,我們的一句話,可以救許許多多的人命。”
在著沒有入朝之前,他從來沒想到,在著這個他眼裏頭富足豐饒的國度裏,竟然還有這麽多慘到駭人聽聞的事情。例如他從來都不知道,人竟然會自殘手腳以逃避徭役。今年朝廷下制令,即日起有自殘身體者,依法加重罪行,並且仍要交賦服役。雖然其他人對此的解釋是,隋末賦役繁重,人們往往自殘身體稱之為“福手”、“福足”,如今這種風氣仍在存留,所以加以禁止。但李治禁不住想,如果不是徭役仍然繁重,怎麽會有人會自殘呢?
還有戶數,當他知道他引以為豪的盛世,戶數只有300萬餘戶,甚至不到他所鄙視的隋煬帝在位時的890萬戶時,他已經五味陳雜的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這一系列的沖擊,所以他在面對高麗的問題上,才會如此的激進,險些都忘記了自己一向低調不發表任何意見的作風了。
“我知道,”李承乾看著他,目光裏充滿了同情,許多年前,自己不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才有那麽多銳氣的做法,但是結果又如何?
他拍了拍李治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道,“坐什麽位置,說什麽話,你心系百姓是好事,卻也是壞事。你要切記,我們的身份,最忌越俎代庖。”
“你想要救人,可你只有活著才能救更多的人,”李承乾看著弟弟,包含感情的勸道,“所以,你要學會忍。”
“我是前車之鑒,因為沒有忍住,所以變成了這個樣子,你切莫學我。”李承乾看著李治,笑容裏有著幾分溫暖,“你的脾氣比我們都好,這是你的福氣,更是我們的福氣。”
56前奏
在被李承乾勸過之後,李治收起了脾氣,又恢覆到以前的平板無波,只是這一次的平靜不同於以往的避禍,而是在著那安靜之下,積蓄著更大的力量。
這一年的冬天就這麽過去了,魏王的計謀尚未得逞,但是太子的狀況卻越發的糟糕起來,魏征的病重無疑讓勢單力薄的他雪上加霜。雖然皇帝對於魏征的寵愛並未削減,還帶著新城公主去了魏征府上,親自將著公主指給了魏征的兒子魏叔玉,但是對於太子來說,活著魏征顯然比死去的有用的多。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位公主的婚事遭到了所有人的側目,那便是準備和親的新興公主。太宗原本同意以新興公主和親西薛延陀部,可誰想到真珠可汗放回契苾何力後,契苾何極力勸說皇帝不要和薛延陀和親,認為那樣只會增強薛延陀的威望。唐太宗猶豫之下,不好悔婚,便出題刁難薛延陀部,要求真珠可汗親自到靈州迎親,送雜畜十萬作為聘禮。可誰想到運送聘禮中途遇到暴風雪,牲畜凍斃走失過半,太宗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喜過望,直接說出不準備將女兒嫁過去了。
李治聽到這個消息,又是一陣無奈。他雖然不同意和親,但更知道君無戲言。不管當初多不願意做出那個承諾,可承諾既然做出來,就得依諾,要不然天子的話還有什麽威嚴?各部看到天子如此出爾反爾,那麽以後誰還敢信他的承諾。
但是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會跟著以前一樣冒失的喜怒形於色了,只跟著其他人一樣說什麽天佑大唐。不管怎麽樣,這次不用妹妹遠嫁,到底也算是件好事。新興公主開始知道的要遠嫁時,雖然不敢天天以淚洗面,但是卻也一直郁郁寡歡,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如今聽到這消息,應該也能松口氣了。
心裏頭打定了主意讓長孫穎去多陪陪妹妹,開解開解新興公主後,李治習慣性的想去東宮見見李承乾,沒想到走到門口就被擋住了,“太子身體不適,晉王殿下還是請回吧。”
身體不適?李治聽著這話一楞,他也是用慣了這個借口的人,知道說這話的時候,多半只是不願意見人而已。
李治不是不知趣的,當李承乾還是有什麽事情,於是怏怏的走了。起初以為李承乾當時有什麽不便,於是就沒有放在心上,可是等著一連一個月都遇到這種狀況後,他可坐不住了,跟著長孫穎商量到說,“你說大兄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李治這也是有些抓瞎,病急亂投醫的跟長孫穎說。按道理說,這事情他該找王嬋商量,畢竟妻妾的職能不同,妻子很多時候就是個出謀劃策的同伴,妾們就是一群寵物。但是李治這人骨子裏不容易信賴別人,王嬋又沒有神奇到可以用幾個月的時間令李治對她死心塌地,所以如今他們夫妻的關系還處於相敬如賓,而不是推心置腹。倒是長孫穎跟他日子久,膽小嘴嚴,又除了他無可依賴,是個很好的傾訴對象。
有時候人跟人商量,多半並不需要人幫他拿主意,更多的時候只是舒緩壓力而已。
“也許太子殿下不肯見你只是因為他忙啊。”長孫穎在旁邊努力的納著鞋底,一邊陪他閑話家常。
王嬋的轉變還是給大家帶來了影響,至少女人們之間漸漸出現了“爭寵”的苗頭,今天你噓寒明天我問暖的,長孫穎還沒什麽,可底下人就坐不住了,趕緊鼓動她要迅速的跟上大家的節奏。
“我不是每天都很努力的在餵他吃東西?”長孫穎有些不解的表示,覺得這也是自己的“愛”的表現啊。
她熱愛的東西不多,吃飯算一個。劃撥到他們這裏的廚子正愁著英雄無用武之地呢,這會兒得了個懂欣賞的主子,那是恨不得把七十二般武藝都使出來。長孫穎知道李治不喜歡花銷大,於是也不要他做玉人吹簫那種花頭菜,更不要一碟鴨舌殺上百只鴨子,只挑著尋常菜下功夫,既顯了他們的本事,又不用惹得李治不高興。那些個廚子們雖然不樂意,但是也別無他法,這樣鍛煉了一段時間後,在家常小菜方面倒也很出色了。
李治原本就是正在發育的少年,原本一天兩餐,但來她這裏就被她不斷的往肚子裏塞東西,時間久了,食量也變大了,每天總要多吃一頓晚餐和宵夜,他雖然總是嘟囔著會變肥,可是依著長孫穎看來,卻是剛剛好,甚至整個人氣色都好多了。
“您又不是廚子,給著殿下弄東西吃,能被記得多少啊?”劉繡等人苦口婆心的勸她,最後甚至出了她們做鞋面子,她納雙鞋底子就夠了的這種主意,要她為李治做雙鞋。長孫穎本來不想,但是看著她們如臨大敵苦兮兮的樣子,最後也不得不同意了,開始每天認命的納鞋底。
其實就算是納鞋底,以她的手藝也不能勝任,她不怕累,她們害怕傷了她的手呢,所以到頭來鞋底兒也是繡娘納好的,她只是拿著一層白布縫著最外面的一層墊子,等著李治來時做做樣子。
“他能忙什麽!”李治聽著長孫穎哂笑了一聲,然後說道,“之前父親游獵都沒有讓太子監國,回來之後就更是讓太子專心讀書即刻,所以今年冬天太子比以往都閑,什麽差事都沒領,唯一出宮的幾次,都是去探望鄭國公。”
“那就是因為太閑啊。”長孫穎看著自己縫的針腳,心想今天自己又給劉繡她們增加工作負擔了,自己這活計,恐怕等李治走了之後,又要她們勞神的拆一遍了。
“呃?”李治坐在那裏,聽著她這話楞住了。
“你想啊,太子自從八歲被立為太子之後,就一直很忙吧?一個一直那麽忙的人,忽然閑下來了,肯定心裏頭不大舒服。要是他心裏頭不大舒服,自然就不願意見人。自己都有一堆問題煩死了,哪裏還有精力去應付別人的噓寒問暖……”長孫穎想當然的說著,反正是閑聊麽,想到什麽說什麽。
“你當人人都跟你一樣沒出息啊,只會縮起來,”李治嘲笑著長孫穎,無意識的放了一塊鮮花餅在嘴巴裏,然後含糊的說道,“太子之所以能成為太子,那當然是因為他的心性與常人不一般,如果他忽然反常,那必然是,”
李治一口咬下去,還沒品出鮮花的味道,就整個人忽然一楞,僵在了那裏。
“怎麽,太難吃嗎?”長孫穎看著他面上古怪的樣子,忙坐起來,放下手中的東西,拿了塊餅塞在自己的嘴裏,“不會啊,很好吃的……難道不夠甜?”
“你真聰明!真是聰明透了,我怎麽沒想到這個!”李治回過神來,一把抓住正在吃點心的長孫穎,不顧著嘴角的殘渣,一口就貼到了她嘴上,重重的吻了她一下!
這是怎麽了啊!等著他松開手,長孫穎軟著腿坐在那裏,吃驚的捂著嘴,心想難道哪個膽大的在著鮮花餅裏摻了興奮劑?要不然他怎麽跟著嗑藥一般在屋裏頭走來走去。
李治站在屋子裏頭,來來回回,只覺得一顆心跳動的厲害,他知道自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秘密,但卻不能跟任何人說出口。
就像是他跟長孫穎說的那樣,太子不是尋常的人,他從小便接受的是儲君的教育,他習慣了忙碌,忽然閑下來了,怎麽可能跟著長孫穎這樣的普通人一樣躲在角落裏自怨自憐?他最正常的反應應該是反戈一擊!
順著這個思路看起來,不跟自己交往是不願意連累自己,更是為了保留住他的最後一條退路。
這個想法太大膽,也太驚世駭俗,所以李治從來都沒有往這裏想過。但實際上卻並不是毫無痕跡,例如太子與侯君集的關系,例如親近太子屬臣中,有多少是武將出身?
李家向來都不缺乏犯上作亂的因子,李世民的皇位就是政變得來的,李承乾承天受命了十幾年,怎麽可能將著這位置拱手讓與他人?玄武門之變換個時間地點重演,李治一點都不會意外。
現在之所有沒有人發現這種異樣,那是因為太子太乖了。這幾年來他被人擺布的厲害,都沒有露出半點對父親不滿的意思,只是跟著魏王死掐,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的明哲保身。
李治轉了半天,等著走累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時,發覺自己的手都還在抖。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測,沒有確鑿證據之前,誰都不會輕易的揭開這個蓋子。可最後等著蓋子揭開時,卻都已經勝負離手了。
這對他而言,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也是此生唯一的機會。但可惜的是,這個時候他什麽都不能做,只能安靜的忍耐,忍耐,等待著結果的出現。
57風起
長孫穎的這雙的鞋子做了整整一個冬天,從冬天的靴子變成春天的單鞋,在廢掉三雙之後,終於在劉繡她們的幫忙下湊出了一雙可以見人的。李治拿到她的“心意”,一點都沒有感動,反而對她的手藝大肆嘲笑了一番,終於在快惹毛了長孫穎的情況下,才不得不穿上了她的那雙鞋子。
當然,李治申明僅限於在宮裏穿穿,反正出去見人的話,他是不會丟這種人的。
魏征的病在年後越發的嚴重,連過年來宮裏頭赴宴都做不到。皇帝不但派人送藥,還派了一名中郎將住在他家中,及時通報病情,並且兩度與太子親臨病榻看望。但就算如此恩寵,正月十六時,魏征仍然病卒。在病榻之上,他沒有提及自己的私事,而是反覆向皇帝勸諫,說侯君集乃宰相之才,希望自己去後皇帝能讓侯君集領兵,這對國家穩定大有助益。
這大概就是魏征能為太子做的最後的事情了,但遺憾的是太宗並沒有采納,而是在魏征死後,給了魏征極大的殊榮,贈司空、相州都督,謚曰文貞,陪葬昭陵,還賞賜了羽葆鼓吹舉辦葬禮。不過魏征的妻子裴氏遵照魏徵的夙願,拒絕了皇帝賜予的羽葆鼓吹,以布車載著魏征的棺木出城,舉辦了極其儉樸的葬禮。
魏征去後,太宗在很長時間裏都沒辦法從哀痛中解脫出來,為了寄托哀思,二月二十八日,他以“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為名,命閻立本在淩煙閣內按照真人比例大小,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入淩煙閣成為人臣榮耀之最,此後淩煙閣功臣成為唐代豪傑從軍報祖國功成名就的標志。“男兒何不帶吳鉤,奪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這首詩便說出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
在著這一場盛事中,長孫無忌又獲得了巨大的註意力,因為只要是有人就有排名,而他這次,正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第一。
“這回你應該高興壞了吧。”李治知道了消息,回來笑嘻嘻的跟著長孫穎說,“我派人去賀了你爹,你這幾天估計有的忙活了。”
“多謝殿下。”長孫穎替著長孫無忌謝過李治,面上卻又憂愁之色,李治見著頗為好奇,“難道這樣的大好事,你不高興?”
長孫穎與著長孫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長孫無忌在外朝得到的每一項嘉獎,她在內廷都能感受得到好處。不管是真心喜歡她還是討厭她的,顧及著她那個厲害的爹,都要對她笑臉相迎。
“怎麽不高興,這種好事,說不高興是矯情,但要說高興吧,我這心總跳的厲害。”長孫穎猶豫了一下,跟著李治開口說道,“先前長孫皇後在世時,總勸著不要給父親太多的獎賞,她是有大智慧的人,我想著她的話總是有些道理的。可如今卻沒有多少人記得她的叮囑了。如今陛下如此厚待我家,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父親文不及房杜,諫不及魏征,武不及李靖、李績、屈突通、尉遲敬德、侯君集、程知節,但卻能排在他們前面,這實在不是一樁好事啊。”
李治聽著這話一楞,仔細的看了看長孫穎,忽然一敲她的頭,欣慰的說道,“我總擔心你太過膽小,可如今看來,膽小卻有膽小的好處,至少如今姓長孫的,能有你這份清醒的人不多了。”
長孫穎說的對,在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長孫無忌的功勞的確不是最大的,武將中有陪著李世民出生入死的,有攻城略地破國滅族;文臣裏有房謀杜斷的這種能吏,也有魏征馬周這種忠臣,還有虞世南這種書法家。要論親戚關系,這裏頭卻還有宗室重臣李孝恭,長孫皇後的舅父高士廉,李世民的姐夫柴紹。
在著這麽一堆人中,無論是從輩分、年紀、功勳、長孫無忌都無法排名第一,但是卻被李世民放在了第一位,只能說明這個排位本來就是按照李世民自己心裏頭劃分的親密度來排位的,他自己或許滿意,但對長孫無忌來說,卻未必是好事,畢竟出頭的椽子先爛。
如果長孫無忌和以前一樣恭謹,或許還不算個問題,但是就著長孫穎看到他三番四次的不把李治放在眼裏,這實在是讓長孫穎無法不擔心他的未來。
但在面對無法影響家人的情況下,長孫穎只能在李治這裏狂刷好感度,希望能在他這裏得一個識大體的印象。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李治似乎把她一切“有智慧”的想法,都歸結為在她膽小上了。
殿下,我真的很有智慧的!長孫穎努力的眨巴著眼睛,希望李治能接收到自己目光中的“智慧電波”,但可惜的是,李治看著她這樣子,還以為她在賣萌,笑了笑後直接伸手一按她的頭,“怎麽,又餓了啊?”
“不餓。”長孫穎氣鼓鼓的轉過頭,留個後腦勺給她。
“那要不要吃東西?”李治又笑著問。
長孫穎掙紮了好半天,然後轉過了頭,小聲的說道,“要……”
**
但就算是有淩煙閣功臣這件事來活躍氣氛,貞觀十七年整體卻還是禍患多多。正如李治擔心的那樣,年過之後,高麗的問題越發的嚴重起來。
唐初時朝鮮半島上有高麗、新羅、百濟三國,均與唐通好。三國素有隙,互相攻擊,最後聽從唐使勸和紛紛罷兵,段時間出現了和平共處的局面。去年高麗權臣泉蘇蓋文發動兵變,專霸國政,太宗以不願勞民為由,沒有出兵。李治那個時候就擔心高麗的新王泉蘇蓋文會成為禍患,果然,今年年初,他便聯合了百濟猛攻新羅,朝廷派遣使臣叮囑高麗罷兵,結果泉蘇蓋文根本不聽。
如今這個局面,新羅一國顯然無法抵抗百濟和高麗的攻擊,如果泉蘇蓋文吞並了新羅,那下一個目的肯定是百濟。等他統一朝鮮半島,那將會極大的危害到大唐的利益,成為新的心腹之患,所以在四月的時候,太宗詔令出兵征高麗。
國家動蕩,宗室也不安寧,在著今年二月份的時候,齊王李佑竟然做出了謀殺老師的舉動,這個不同於太子那次兒戲般的“謀殺”張玄素,李佑這次竟然或同人將著太子長史權萬紀殺死後肢解,扔到了園囿中。
事情是這樣的,太宗的五子齊王李佑,好游獵,喜歡結交不三不四的小人,昝君謨、梁猛彪都以善騎射而被李佑寵幸,太宗知道後,不怪自己的兒子頑劣,反而怪長史薛大鼎教導無妨,申飭一番後,換了他心目中的能臣權萬紀為長史,負責教導齊王李佑。
權萬紀跟魏征一樣,是個直言上諫的君子,多次斥退昝君謨、梁猛彪等小人,不過很可惜他的老板不是李世民,也沒有個好老板娘長孫皇後在旁邊幫襯,所以勸諫來勸諫去,直接引起李佑的不滿。李佑專門跟著他對著幹,他趕走的人,李佑又立即將之召回,更加親近這些人。
權萬紀不是軟包子,受了李佑這氣,直接就向著皇帝告了狀。李世民聽到這消息後十分生氣,先是氣權萬紀沒用教不好自己的兒子,又要治權萬紀的罪。幸好有人勸住了,於是他一邊以校尉韋文振為齊王府典軍,協助權萬紀用蠻力來“管教”齊王,一邊又命令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齊州處理。
齊王的罪證是妥妥的,劉德威去齊州逛了一圈,回來之後稟報權萬紀說的都是真的,齊王真的糟糕透了。太宗一聽就怒了,即刻要求齊王與權萬紀返京說明。這個時候李佑才知道害怕,不過他實在不是個聰明人,緊張之下竟然想出了個笨辦法,在與權萬紀一起上京時,派弘亮等人率20騎射殺權萬紀,覺得權萬紀死了,就沒有人告他的狀了,天下也就太平了。殺了權萬紀之後,他還覺得難以消氣,又將著權萬紀肢解了,然後這才消了心頭大恨。
只是權萬紀是朝廷命官,哪裏有這樣不明不白的死掉的道理,朝廷接到他身亡的消息,立即派人來調查。李佑的手段算不上高明,很快就被查出了真相,於是事情一下子就鬧大了。皇子如此跋扈,這不是皇帝教子無方是什麽?太宗的臉可是狠狠的被著齊王在腳底下踩了又踩,於是這一回他沒有容情,急召兵部尚書李勳與劉德偉討伐齊王。
等著朝廷發病,李佑這個二桿子才明白自己闖了什麽大禍。之前太宗讓他去長安問話,他頂多是去被罵一頓,降個級罰點錢什麽的,要是會哭會賣萌,說不定依著太宗護短的個性這事情都可以掀過去了。可如今他私自截殺了朝廷命官,惹得朝廷派兵來討伐他,那就上升到謀反的地步了。
李佑知道禍闖大了,忙向左右問計,但他手底下的都是些小人,沒什麽才能,出什麽主意的都有。有人勸他起兵謀反,弄不好還可以當皇帝,有人又勸李佑入豆子岡為盜,不受王法官制逍遙快活。李佑倒還沒傻到底,知道自己沒兵沒人,想要幹掉老爹以及朝中那堆猛將是癡人說夢。至於落草為寇,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吃過半點苦,哪裏受得了那個罪,索性破罐子破摔,日夜與燕弘亮等五人對著嬪妃們宴樂。
三月三十日,兵曹參軍杜行敏擒住了李佑,將著他押送至長安,在審清案情後,李佑被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同黨一並被殺,此案就算是這樣了解了。
可誰都沒料到,李佑的兵敗身亡只是個序曲,很快一件更大的風暴將由此而被引發,並且直接動搖了大唐的國本。
58孕事
“這些天宮裏頭不太平,你盡量不要出去晃。”李治臨出門的時候,特意這般叮囑了長孫穎一番。
“我知道。”長孫穎的消息很靈通,也已經知道了齊王謀反的事情。不過這種小事,不熟悉歷史的人根本不知道,所以她記憶中並無概念,並且進宮這才幾年,就遇到好幾次莫名其妙的“謀反”事件,心裏頭對謀反的畏懼,都從戰戰兢兢變成現在的麻木了,見著李治心神不寧的寬慰她,反倒懂事的拍了拍李治的手,勸他說道,“你放心,我們不會有麻煩的。”
“九郎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會遇難成祥,逢兇化吉。”長孫穎知道他是最後的贏家,所以這會兒信心特別滿,說起來也是神采飛揚的樣子。李治一看著她這樣子就笑了,“你對我這麽有信心?”
說實話,他自己這會兒也是忐忑的厲害,整天心裏頭七上八下的,險些都有些風聲鶴唳了。
他仔細觀察,也從東宮那裏看出了些端倪,一方面從著大義的角度上,他倒真希望太子能成功,畢竟太子太不容易了。但是從著自己的立場出發,卻又希望太子失敗,畢竟他倒下了,自己才有機會。
所以,這兩種感情一直牽扯著他,所以便格外需要來自周圍的鼓舞。
“那當然了,我不對你有信心,還能對誰有信心。”夜夜睡在自己身邊的人,她哪裏能不知道他睡不安穩,所以見著左右無人,想了想忍不住拉著他的手踮起腳尖,在他耳邊說道,“我做夢夢到過一個老神仙,他跟我說,九郎你命最好了,一定會心想事成的。”
李治聽著這話猛然一楞,回過神來目光炯炯的看著她,“他還說什麽?”
“這我就不記得了。”長孫穎知道箴言一說,這個時代再唯物的人也得信一些,可這話說多了容易出問題,於是搖了搖頭,“接著他就請我去吃飯去了,我一見著滿桌子的好東西,就都忘記了。”
“你啊。”李治見狀,忍不住哈哈一笑,伸手抱著她拍了拍,但是等著松手時,卻在她臉頰邊親了一下,然後說了句“謝謝”
人都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能在著夢中還記得他的人,心裏頭不可能沒有他。
對著她這份心意,李治受用了。
**
李治走了之後,長孫穎白日無事,便跟著劉繡她們一起做針線。她這些日子給李治做鞋做慣了,倒還愛上了這做鞋的感覺。不過她這裏沒人敢穿她給做的鞋,她自己又不願意穿自己做的,琢磨來琢磨去,便將著目光瞄到了劉氏的肚子上。
她這裏頭還有個小嬰兒呢,不如就做些小娃娃穿的衣服鞋子好了。
“那我們是不是要做兩份,一份給小郡王穿的,一份給翁主穿的?”劉繡聽了長孫穎的想法提議道,畢竟孩子還沒生下來,不知道男女,所以準備衣服都是一式兩份。
“不用了,都做成男娃娃的。”長孫穎揮了揮手,李治從頭到尾都是女兒少兒子多,打頭的幾個都是兒子,所以這個肯定是男的無疑了。
“那,那萬一將來生個女娃娃怎麽辦?”劉繡猶豫了下,看了看在一旁坐著的劉繡,小聲的問著長孫穎。
“一定是兒子。”長孫穎不解思索的說道,說完了看著周圍人的眼神,這才意識到自己這麽說有多奇怪,猶豫了下欲蓋彌彰的補充道,“我看殿下的長相,就是生兒子的樣子,所以這一個肯定是長子,你們就別亂想了。”
不是我們亂想,是你亂想好不好!劉繡等人無奈的看了看長孫穎的樣子,心想這生男生女又有誰說得準,孺人原本是好心,可是萬一劉氏的肚子不爭氣,那到頭來不是大家都尷尬?
只是這話也就是放在心裏頭想想,誰都不敢說出來,連負責生兒子的劉氏都幹笑著在一旁附和,心裏頭卻是愁得半死。等著長孫穎去午睡時,這才拉著劉繡求情道,“劉大姑,你看在咱們都是本家的份上,提點提點我,要是我這一胎生不出兒子,那可怎麽辦啊?”
長孫穎今天一上午就讓人翻了一堆料子,琢磨著要給孩子做什麽衣服,一口氣列了幾十件,似乎連著十歲後的衣服樣子都想到了。劉氏聽得心驚肉跳,一顆心七上八下的,頓時都覺得肚子疼了起來。
有道是期待越高,希望越大,她這會兒是依附著長孫穎生存,可不敢讓長孫穎失望啊。
你問我怎麽辦,我還是個黃花大閨女呢,我怎麽可能知道怎麽生兒子怎麽生女兒!劉繡在心裏頭吐槽著,但是面上卻還是笑吟吟的安慰她說道,“孺人就是個孩子脾氣,她今天說的明天就不一定記得了,你著什麽急啊。再說就算是她記得,咱們哄著她高興,要做多少便做多少就是了,又不是糟蹋不起那些東西,等著做了這次用不上,下次生了男孩子再用也是一樣的。”
“哦,那是,那是。”劉氏聽了這話,這才松了口氣,雖然有些遺憾萬一生了女兒就沾不上便宜,但是只要不惹長孫穎生氣,就萬事大吉了。
“你且放寬心,要是自己小心眼兒弄的孩子不好了,那才是大罪。”劉繡特意叮囑道,“想吃什麽千萬別不好意思,吃什麽惡心也要跟我們說,免得你吃不好了,讓孺人擔心。”
“是,是。”劉氏陪著小心說道,“我這兩天胃口還好,吃什麽都香,不勞大姑費心了。”
“那就好。”劉繡應了一聲,心裏頭看著劉氏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過不管再逃避,問題始終還是要解決的,高麗的事情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又重新被提上議案。這回是毫州刺史裴行莊上奏疏請求討伐高麗,但太宗的答案出乎意料,他對著群臣說,“雖然高麗國王高武每年貢賦不斷,被賊陳殺死後,朕非常哀痛,一直不能忘懷。但其新喪國王,乘亂而攻取,即使得勝也不足為貴,而且關東地區民生雕敝,朕實在不忍心談用兵。”,所以最終的討論結果是,不出兵。
這個不打的理由,如果不是皇帝親口說出來的,李治絕對要罵一句狗屁。高麗國主新喪,正是大唐插手的好時機,管他是不是乘亂攻取,只要是大勝了仗,誰說勝利不可貴?泉蘇蓋文是篡位謀朝,肯定心虛至極,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提防中央軍隊。趁其不備,打過去會事半功倍,若是給他一年半載,讓他坐穩了位置,掌握了軍權,那麽再想要攻打高麗,那難度無疑會增大許多,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關中的子弟兵會枉死在異鄉!
李治看著父親言辭閃爍的樣子,再次深深的體會到父親老了,一場失敗就能讓他開始懼怕起戰爭,從而忘記了他本來就是從馬上取得的天下。高麗是個榜樣,這種不服管教的例子不狠狠的打下去,那麽大唐如何震懾北邊的突厥,西邊的吐蕃呢?若是四鄰再次蠢蠢欲動,那麽朝廷南北征戰,到時候付出的代價,恐怕比著如今高上十倍還不止。那個時候面對狼煙四起的邊境,朝廷要怎麽解決?難道又要送出一場場和親?
或許是因為即將為人父的原因,李治從來都沒有像是現在這樣痛恨和親這個政策。
下朝的時候,李治終究還是憋不住,怒氣沖沖的去了東宮找太子,屏退左右之後,直接劈頭蓋臉的就問,“大兄你剛才怎麽一言都不發?難道你忘記了前朝故事麽?還是說我們這回也要做一回宋襄公?”
前朝故事,便是指著隋朝活生生被高麗之戰給拖垮了,至於宋襄公,則是指春秋時宋襄公與楚人作戰於泓,宋人已經擺好了隊列,楚人卻還沒有過江,司馬子魚請求宋襄公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趁宋軍還在水中央的時候攻打他們。但誰知道宋襄公是個迂腐之極的人,認為這種做法不義,不允許。後面等著楚軍過江,還未成隊列,子魚又請戰,結果仍然不許。後來楚軍列好了陣勢,宋公這才發動攻擊,結果大敗而歸,自己還在此役中受了傷,第二年就死了。
李治在這個時候說這話真可謂是大逆不道了,李承乾聽著當下就變了臉色,對著他直接大喝道,“小九,住嘴,你都在說些什麽!”
李治聽著李承乾這話,這才意識到自己激動過度,一時失言,當下抿著嘴在那裏握緊了拳頭,臉色卻仍然還有憤憤之色。
李承乾看著他這樣子,嘆了口氣,走到身邊,壓了壓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你的意思我懂,只是你一向是謹慎的人,怎麽這會兒會如此失態,下次莫要這樣了。”
“我,”李治張了張口,過了半天,最後卻是頹然的轉過頭,啞著嗓子說道,“那都是人命,有的時候,我們的一句話,可以救許許多多的人命。”
在著沒有入朝之前,他從來沒想到,在著這個他眼裏頭富足豐饒的國度裏,竟然還有這麽多慘到駭人聽聞的事情。例如他從來都不知道,人竟然會自殘手腳以逃避徭役。今年朝廷下制令,即日起有自殘身體者,依法加重罪行,並且仍要交賦服役。雖然其他人對此的解釋是,隋末賦役繁重,人們往往自殘身體稱之為“福手”、“福足”,如今這種風氣仍在存留,所以加以禁止。但李治禁不住想,如果不是徭役仍然繁重,怎麽會有人會自殘呢?
還有戶數,當他知道他引以為豪的盛世,戶數只有300萬餘戶,甚至不到他所鄙視的隋煬帝在位時的890萬戶時,他已經五味陳雜的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這一系列的沖擊,所以他在面對高麗的問題上,才會如此的激進,險些都忘記了自己一向低調不發表任何意見的作風了。
“我知道,”李承乾看著他,目光裏充滿了同情,許多年前,自己不也是這樣想的?所以才有那麽多銳氣的做法,但是結果又如何?
他拍了拍李治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道,“坐什麽位置,說什麽話,你心系百姓是好事,卻也是壞事。你要切記,我們的身份,最忌越俎代庖。”
“你想要救人,可你只有活著才能救更多的人,”李承乾看著弟弟,包含感情的勸道,“所以,你要學會忍。”
“我是前車之鑒,因為沒有忍住,所以變成了這個樣子,你切莫學我。”李承乾看著李治,笑容裏有著幾分溫暖,“你的脾氣比我們都好,這是你的福氣,更是我們的福氣。”
56前奏
在被李承乾勸過之後,李治收起了脾氣,又恢覆到以前的平板無波,只是這一次的平靜不同於以往的避禍,而是在著那安靜之下,積蓄著更大的力量。
這一年的冬天就這麽過去了,魏王的計謀尚未得逞,但是太子的狀況卻越發的糟糕起來,魏征的病重無疑讓勢單力薄的他雪上加霜。雖然皇帝對於魏征的寵愛並未削減,還帶著新城公主去了魏征府上,親自將著公主指給了魏征的兒子魏叔玉,但是對於太子來說,活著魏征顯然比死去的有用的多。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位公主的婚事遭到了所有人的側目,那便是準備和親的新興公主。太宗原本同意以新興公主和親西薛延陀部,可誰想到真珠可汗放回契苾何力後,契苾何極力勸說皇帝不要和薛延陀和親,認為那樣只會增強薛延陀的威望。唐太宗猶豫之下,不好悔婚,便出題刁難薛延陀部,要求真珠可汗親自到靈州迎親,送雜畜十萬作為聘禮。可誰想到運送聘禮中途遇到暴風雪,牲畜凍斃走失過半,太宗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喜過望,直接說出不準備將女兒嫁過去了。
李治聽到這個消息,又是一陣無奈。他雖然不同意和親,但更知道君無戲言。不管當初多不願意做出那個承諾,可承諾既然做出來,就得依諾,要不然天子的話還有什麽威嚴?各部看到天子如此出爾反爾,那麽以後誰還敢信他的承諾。
但是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會跟著以前一樣冒失的喜怒形於色了,只跟著其他人一樣說什麽天佑大唐。不管怎麽樣,這次不用妹妹遠嫁,到底也算是件好事。新興公主開始知道的要遠嫁時,雖然不敢天天以淚洗面,但是卻也一直郁郁寡歡,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如今聽到這消息,應該也能松口氣了。
心裏頭打定了主意讓長孫穎去多陪陪妹妹,開解開解新興公主後,李治習慣性的想去東宮見見李承乾,沒想到走到門口就被擋住了,“太子身體不適,晉王殿下還是請回吧。”
身體不適?李治聽著這話一楞,他也是用慣了這個借口的人,知道說這話的時候,多半只是不願意見人而已。
李治不是不知趣的,當李承乾還是有什麽事情,於是怏怏的走了。起初以為李承乾當時有什麽不便,於是就沒有放在心上,可是等著一連一個月都遇到這種狀況後,他可坐不住了,跟著長孫穎商量到說,“你說大兄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李治這也是有些抓瞎,病急亂投醫的跟長孫穎說。按道理說,這事情他該找王嬋商量,畢竟妻妾的職能不同,妻子很多時候就是個出謀劃策的同伴,妾們就是一群寵物。但是李治這人骨子裏不容易信賴別人,王嬋又沒有神奇到可以用幾個月的時間令李治對她死心塌地,所以如今他們夫妻的關系還處於相敬如賓,而不是推心置腹。倒是長孫穎跟他日子久,膽小嘴嚴,又除了他無可依賴,是個很好的傾訴對象。
有時候人跟人商量,多半並不需要人幫他拿主意,更多的時候只是舒緩壓力而已。
“也許太子殿下不肯見你只是因為他忙啊。”長孫穎在旁邊努力的納著鞋底,一邊陪他閑話家常。
王嬋的轉變還是給大家帶來了影響,至少女人們之間漸漸出現了“爭寵”的苗頭,今天你噓寒明天我問暖的,長孫穎還沒什麽,可底下人就坐不住了,趕緊鼓動她要迅速的跟上大家的節奏。
“我不是每天都很努力的在餵他吃東西?”長孫穎有些不解的表示,覺得這也是自己的“愛”的表現啊。
她熱愛的東西不多,吃飯算一個。劃撥到他們這裏的廚子正愁著英雄無用武之地呢,這會兒得了個懂欣賞的主子,那是恨不得把七十二般武藝都使出來。長孫穎知道李治不喜歡花銷大,於是也不要他做玉人吹簫那種花頭菜,更不要一碟鴨舌殺上百只鴨子,只挑著尋常菜下功夫,既顯了他們的本事,又不用惹得李治不高興。那些個廚子們雖然不樂意,但是也別無他法,這樣鍛煉了一段時間後,在家常小菜方面倒也很出色了。
李治原本就是正在發育的少年,原本一天兩餐,但來她這裏就被她不斷的往肚子裏塞東西,時間久了,食量也變大了,每天總要多吃一頓晚餐和宵夜,他雖然總是嘟囔著會變肥,可是依著長孫穎看來,卻是剛剛好,甚至整個人氣色都好多了。
“您又不是廚子,給著殿下弄東西吃,能被記得多少啊?”劉繡等人苦口婆心的勸她,最後甚至出了她們做鞋面子,她納雙鞋底子就夠了的這種主意,要她為李治做雙鞋。長孫穎本來不想,但是看著她們如臨大敵苦兮兮的樣子,最後也不得不同意了,開始每天認命的納鞋底。
其實就算是納鞋底,以她的手藝也不能勝任,她不怕累,她們害怕傷了她的手呢,所以到頭來鞋底兒也是繡娘納好的,她只是拿著一層白布縫著最外面的一層墊子,等著李治來時做做樣子。
“他能忙什麽!”李治聽著長孫穎哂笑了一聲,然後說道,“之前父親游獵都沒有讓太子監國,回來之後就更是讓太子專心讀書即刻,所以今年冬天太子比以往都閑,什麽差事都沒領,唯一出宮的幾次,都是去探望鄭國公。”
“那就是因為太閑啊。”長孫穎看著自己縫的針腳,心想今天自己又給劉繡她們增加工作負擔了,自己這活計,恐怕等李治走了之後,又要她們勞神的拆一遍了。
“呃?”李治坐在那裏,聽著她這話楞住了。
“你想啊,太子自從八歲被立為太子之後,就一直很忙吧?一個一直那麽忙的人,忽然閑下來了,肯定心裏頭不大舒服。要是他心裏頭不大舒服,自然就不願意見人。自己都有一堆問題煩死了,哪裏還有精力去應付別人的噓寒問暖……”長孫穎想當然的說著,反正是閑聊麽,想到什麽說什麽。
“你當人人都跟你一樣沒出息啊,只會縮起來,”李治嘲笑著長孫穎,無意識的放了一塊鮮花餅在嘴巴裏,然後含糊的說道,“太子之所以能成為太子,那當然是因為他的心性與常人不一般,如果他忽然反常,那必然是,”
李治一口咬下去,還沒品出鮮花的味道,就整個人忽然一楞,僵在了那裏。
“怎麽,太難吃嗎?”長孫穎看著他面上古怪的樣子,忙坐起來,放下手中的東西,拿了塊餅塞在自己的嘴裏,“不會啊,很好吃的……難道不夠甜?”
“你真聰明!真是聰明透了,我怎麽沒想到這個!”李治回過神來,一把抓住正在吃點心的長孫穎,不顧著嘴角的殘渣,一口就貼到了她嘴上,重重的吻了她一下!
這是怎麽了啊!等著他松開手,長孫穎軟著腿坐在那裏,吃驚的捂著嘴,心想難道哪個膽大的在著鮮花餅裏摻了興奮劑?要不然他怎麽跟著嗑藥一般在屋裏頭走來走去。
李治站在屋子裏頭,來來回回,只覺得一顆心跳動的厲害,他知道自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秘密,但卻不能跟任何人說出口。
就像是他跟長孫穎說的那樣,太子不是尋常的人,他從小便接受的是儲君的教育,他習慣了忙碌,忽然閑下來了,怎麽可能跟著長孫穎這樣的普通人一樣躲在角落裏自怨自憐?他最正常的反應應該是反戈一擊!
順著這個思路看起來,不跟自己交往是不願意連累自己,更是為了保留住他的最後一條退路。
這個想法太大膽,也太驚世駭俗,所以李治從來都沒有往這裏想過。但實際上卻並不是毫無痕跡,例如太子與侯君集的關系,例如親近太子屬臣中,有多少是武將出身?
李家向來都不缺乏犯上作亂的因子,李世民的皇位就是政變得來的,李承乾承天受命了十幾年,怎麽可能將著這位置拱手讓與他人?玄武門之變換個時間地點重演,李治一點都不會意外。
現在之所有沒有人發現這種異樣,那是因為太子太乖了。這幾年來他被人擺布的厲害,都沒有露出半點對父親不滿的意思,只是跟著魏王死掐,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的明哲保身。
李治轉了半天,等著走累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時,發覺自己的手都還在抖。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測,沒有確鑿證據之前,誰都不會輕易的揭開這個蓋子。可最後等著蓋子揭開時,卻都已經勝負離手了。
這對他而言,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也是此生唯一的機會。但可惜的是,這個時候他什麽都不能做,只能安靜的忍耐,忍耐,等待著結果的出現。
57風起
長孫穎的這雙的鞋子做了整整一個冬天,從冬天的靴子變成春天的單鞋,在廢掉三雙之後,終於在劉繡她們的幫忙下湊出了一雙可以見人的。李治拿到她的“心意”,一點都沒有感動,反而對她的手藝大肆嘲笑了一番,終於在快惹毛了長孫穎的情況下,才不得不穿上了她的那雙鞋子。
當然,李治申明僅限於在宮裏穿穿,反正出去見人的話,他是不會丟這種人的。
魏征的病在年後越發的嚴重,連過年來宮裏頭赴宴都做不到。皇帝不但派人送藥,還派了一名中郎將住在他家中,及時通報病情,並且兩度與太子親臨病榻看望。但就算如此恩寵,正月十六時,魏征仍然病卒。在病榻之上,他沒有提及自己的私事,而是反覆向皇帝勸諫,說侯君集乃宰相之才,希望自己去後皇帝能讓侯君集領兵,這對國家穩定大有助益。
這大概就是魏征能為太子做的最後的事情了,但遺憾的是太宗並沒有采納,而是在魏征死後,給了魏征極大的殊榮,贈司空、相州都督,謚曰文貞,陪葬昭陵,還賞賜了羽葆鼓吹舉辦葬禮。不過魏征的妻子裴氏遵照魏徵的夙願,拒絕了皇帝賜予的羽葆鼓吹,以布車載著魏征的棺木出城,舉辦了極其儉樸的葬禮。
魏征去後,太宗在很長時間裏都沒辦法從哀痛中解脫出來,為了寄托哀思,二月二十八日,他以“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為名,命閻立本在淩煙閣內按照真人比例大小,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入淩煙閣成為人臣榮耀之最,此後淩煙閣功臣成為唐代豪傑從軍報祖國功成名就的標志。“男兒何不帶吳鉤,奪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這首詩便說出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
在著這一場盛事中,長孫無忌又獲得了巨大的註意力,因為只要是有人就有排名,而他這次,正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第一。
“這回你應該高興壞了吧。”李治知道了消息,回來笑嘻嘻的跟著長孫穎說,“我派人去賀了你爹,你這幾天估計有的忙活了。”
“多謝殿下。”長孫穎替著長孫無忌謝過李治,面上卻又憂愁之色,李治見著頗為好奇,“難道這樣的大好事,你不高興?”
長孫穎與著長孫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長孫無忌在外朝得到的每一項嘉獎,她在內廷都能感受得到好處。不管是真心喜歡她還是討厭她的,顧及著她那個厲害的爹,都要對她笑臉相迎。
“怎麽不高興,這種好事,說不高興是矯情,但要說高興吧,我這心總跳的厲害。”長孫穎猶豫了一下,跟著李治開口說道,“先前長孫皇後在世時,總勸著不要給父親太多的獎賞,她是有大智慧的人,我想著她的話總是有些道理的。可如今卻沒有多少人記得她的叮囑了。如今陛下如此厚待我家,可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父親文不及房杜,諫不及魏征,武不及李靖、李績、屈突通、尉遲敬德、侯君集、程知節,但卻能排在他們前面,這實在不是一樁好事啊。”
李治聽著這話一楞,仔細的看了看長孫穎,忽然一敲她的頭,欣慰的說道,“我總擔心你太過膽小,可如今看來,膽小卻有膽小的好處,至少如今姓長孫的,能有你這份清醒的人不多了。”
長孫穎說的對,在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長孫無忌的功勞的確不是最大的,武將中有陪著李世民出生入死的,有攻城略地破國滅族;文臣裏有房謀杜斷的這種能吏,也有魏征馬周這種忠臣,還有虞世南這種書法家。要論親戚關系,這裏頭卻還有宗室重臣李孝恭,長孫皇後的舅父高士廉,李世民的姐夫柴紹。
在著這麽一堆人中,無論是從輩分、年紀、功勳、長孫無忌都無法排名第一,但是卻被李世民放在了第一位,只能說明這個排位本來就是按照李世民自己心裏頭劃分的親密度來排位的,他自己或許滿意,但對長孫無忌來說,卻未必是好事,畢竟出頭的椽子先爛。
如果長孫無忌和以前一樣恭謹,或許還不算個問題,但是就著長孫穎看到他三番四次的不把李治放在眼裏,這實在是讓長孫穎無法不擔心他的未來。
但在面對無法影響家人的情況下,長孫穎只能在李治這裏狂刷好感度,希望能在他這裏得一個識大體的印象。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李治似乎把她一切“有智慧”的想法,都歸結為在她膽小上了。
殿下,我真的很有智慧的!長孫穎努力的眨巴著眼睛,希望李治能接收到自己目光中的“智慧電波”,但可惜的是,李治看著她這樣子,還以為她在賣萌,笑了笑後直接伸手一按她的頭,“怎麽,又餓了啊?”
“不餓。”長孫穎氣鼓鼓的轉過頭,留個後腦勺給她。
“那要不要吃東西?”李治又笑著問。
長孫穎掙紮了好半天,然後轉過了頭,小聲的說道,“要……”
**
但就算是有淩煙閣功臣這件事來活躍氣氛,貞觀十七年整體卻還是禍患多多。正如李治擔心的那樣,年過之後,高麗的問題越發的嚴重起來。
唐初時朝鮮半島上有高麗、新羅、百濟三國,均與唐通好。三國素有隙,互相攻擊,最後聽從唐使勸和紛紛罷兵,段時間出現了和平共處的局面。去年高麗權臣泉蘇蓋文發動兵變,專霸國政,太宗以不願勞民為由,沒有出兵。李治那個時候就擔心高麗的新王泉蘇蓋文會成為禍患,果然,今年年初,他便聯合了百濟猛攻新羅,朝廷派遣使臣叮囑高麗罷兵,結果泉蘇蓋文根本不聽。
如今這個局面,新羅一國顯然無法抵抗百濟和高麗的攻擊,如果泉蘇蓋文吞並了新羅,那下一個目的肯定是百濟。等他統一朝鮮半島,那將會極大的危害到大唐的利益,成為新的心腹之患,所以在四月的時候,太宗詔令出兵征高麗。
國家動蕩,宗室也不安寧,在著今年二月份的時候,齊王李佑竟然做出了謀殺老師的舉動,這個不同於太子那次兒戲般的“謀殺”張玄素,李佑這次竟然或同人將著太子長史權萬紀殺死後肢解,扔到了園囿中。
事情是這樣的,太宗的五子齊王李佑,好游獵,喜歡結交不三不四的小人,昝君謨、梁猛彪都以善騎射而被李佑寵幸,太宗知道後,不怪自己的兒子頑劣,反而怪長史薛大鼎教導無妨,申飭一番後,換了他心目中的能臣權萬紀為長史,負責教導齊王李佑。
權萬紀跟魏征一樣,是個直言上諫的君子,多次斥退昝君謨、梁猛彪等小人,不過很可惜他的老板不是李世民,也沒有個好老板娘長孫皇後在旁邊幫襯,所以勸諫來勸諫去,直接引起李佑的不滿。李佑專門跟著他對著幹,他趕走的人,李佑又立即將之召回,更加親近這些人。
權萬紀不是軟包子,受了李佑這氣,直接就向著皇帝告了狀。李世民聽到這消息後十分生氣,先是氣權萬紀沒用教不好自己的兒子,又要治權萬紀的罪。幸好有人勸住了,於是他一邊以校尉韋文振為齊王府典軍,協助權萬紀用蠻力來“管教”齊王,一邊又命令刑部尚書劉德威前往齊州處理。
齊王的罪證是妥妥的,劉德威去齊州逛了一圈,回來之後稟報權萬紀說的都是真的,齊王真的糟糕透了。太宗一聽就怒了,即刻要求齊王與權萬紀返京說明。這個時候李佑才知道害怕,不過他實在不是個聰明人,緊張之下竟然想出了個笨辦法,在與權萬紀一起上京時,派弘亮等人率20騎射殺權萬紀,覺得權萬紀死了,就沒有人告他的狀了,天下也就太平了。殺了權萬紀之後,他還覺得難以消氣,又將著權萬紀肢解了,然後這才消了心頭大恨。
只是權萬紀是朝廷命官,哪裏有這樣不明不白的死掉的道理,朝廷接到他身亡的消息,立即派人來調查。李佑的手段算不上高明,很快就被查出了真相,於是事情一下子就鬧大了。皇子如此跋扈,這不是皇帝教子無方是什麽?太宗的臉可是狠狠的被著齊王在腳底下踩了又踩,於是這一回他沒有容情,急召兵部尚書李勳與劉德偉討伐齊王。
等著朝廷發病,李佑這個二桿子才明白自己闖了什麽大禍。之前太宗讓他去長安問話,他頂多是去被罵一頓,降個級罰點錢什麽的,要是會哭會賣萌,說不定依著太宗護短的個性這事情都可以掀過去了。可如今他私自截殺了朝廷命官,惹得朝廷派兵來討伐他,那就上升到謀反的地步了。
李佑知道禍闖大了,忙向左右問計,但他手底下的都是些小人,沒什麽才能,出什麽主意的都有。有人勸他起兵謀反,弄不好還可以當皇帝,有人又勸李佑入豆子岡為盜,不受王法官制逍遙快活。李佑倒還沒傻到底,知道自己沒兵沒人,想要幹掉老爹以及朝中那堆猛將是癡人說夢。至於落草為寇,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吃過半點苦,哪裏受得了那個罪,索性破罐子破摔,日夜與燕弘亮等五人對著嬪妃們宴樂。
三月三十日,兵曹參軍杜行敏擒住了李佑,將著他押送至長安,在審清案情後,李佑被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同黨一並被殺,此案就算是這樣了解了。
可誰都沒料到,李佑的兵敗身亡只是個序曲,很快一件更大的風暴將由此而被引發,並且直接動搖了大唐的國本。
58孕事
“這些天宮裏頭不太平,你盡量不要出去晃。”李治臨出門的時候,特意這般叮囑了長孫穎一番。
“我知道。”長孫穎的消息很靈通,也已經知道了齊王謀反的事情。不過這種小事,不熟悉歷史的人根本不知道,所以她記憶中並無概念,並且進宮這才幾年,就遇到好幾次莫名其妙的“謀反”事件,心裏頭對謀反的畏懼,都從戰戰兢兢變成現在的麻木了,見著李治心神不寧的寬慰她,反倒懂事的拍了拍李治的手,勸他說道,“你放心,我們不會有麻煩的。”
“九郎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會遇難成祥,逢兇化吉。”長孫穎知道他是最後的贏家,所以這會兒信心特別滿,說起來也是神采飛揚的樣子。李治一看著她這樣子就笑了,“你對我這麽有信心?”
說實話,他自己這會兒也是忐忑的厲害,整天心裏頭七上八下的,險些都有些風聲鶴唳了。
他仔細觀察,也從東宮那裏看出了些端倪,一方面從著大義的角度上,他倒真希望太子能成功,畢竟太子太不容易了。但是從著自己的立場出發,卻又希望太子失敗,畢竟他倒下了,自己才有機會。
所以,這兩種感情一直牽扯著他,所以便格外需要來自周圍的鼓舞。
“那當然了,我不對你有信心,還能對誰有信心。”夜夜睡在自己身邊的人,她哪裏能不知道他睡不安穩,所以見著左右無人,想了想忍不住拉著他的手踮起腳尖,在他耳邊說道,“我做夢夢到過一個老神仙,他跟我說,九郎你命最好了,一定會心想事成的。”
李治聽著這話猛然一楞,回過神來目光炯炯的看著她,“他還說什麽?”
“這我就不記得了。”長孫穎知道箴言一說,這個時代再唯物的人也得信一些,可這話說多了容易出問題,於是搖了搖頭,“接著他就請我去吃飯去了,我一見著滿桌子的好東西,就都忘記了。”
“你啊。”李治見狀,忍不住哈哈一笑,伸手抱著她拍了拍,但是等著松手時,卻在她臉頰邊親了一下,然後說了句“謝謝”
人都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能在著夢中還記得他的人,心裏頭不可能沒有他。
對著她這份心意,李治受用了。
**
李治走了之後,長孫穎白日無事,便跟著劉繡她們一起做針線。她這些日子給李治做鞋做慣了,倒還愛上了這做鞋的感覺。不過她這裏沒人敢穿她給做的鞋,她自己又不願意穿自己做的,琢磨來琢磨去,便將著目光瞄到了劉氏的肚子上。
她這裏頭還有個小嬰兒呢,不如就做些小娃娃穿的衣服鞋子好了。
“那我們是不是要做兩份,一份給小郡王穿的,一份給翁主穿的?”劉繡聽了長孫穎的想法提議道,畢竟孩子還沒生下來,不知道男女,所以準備衣服都是一式兩份。
“不用了,都做成男娃娃的。”長孫穎揮了揮手,李治從頭到尾都是女兒少兒子多,打頭的幾個都是兒子,所以這個肯定是男的無疑了。
“那,那萬一將來生個女娃娃怎麽辦?”劉繡猶豫了下,看了看在一旁坐著的劉繡,小聲的問著長孫穎。
“一定是兒子。”長孫穎不解思索的說道,說完了看著周圍人的眼神,這才意識到自己這麽說有多奇怪,猶豫了下欲蓋彌彰的補充道,“我看殿下的長相,就是生兒子的樣子,所以這一個肯定是長子,你們就別亂想了。”
不是我們亂想,是你亂想好不好!劉繡等人無奈的看了看長孫穎的樣子,心想這生男生女又有誰說得準,孺人原本是好心,可是萬一劉氏的肚子不爭氣,那到頭來不是大家都尷尬?
只是這話也就是放在心裏頭想想,誰都不敢說出來,連負責生兒子的劉氏都幹笑著在一旁附和,心裏頭卻是愁得半死。等著長孫穎去午睡時,這才拉著劉繡求情道,“劉大姑,你看在咱們都是本家的份上,提點提點我,要是我這一胎生不出兒子,那可怎麽辦啊?”
長孫穎今天一上午就讓人翻了一堆料子,琢磨著要給孩子做什麽衣服,一口氣列了幾十件,似乎連著十歲後的衣服樣子都想到了。劉氏聽得心驚肉跳,一顆心七上八下的,頓時都覺得肚子疼了起來。
有道是期待越高,希望越大,她這會兒是依附著長孫穎生存,可不敢讓長孫穎失望啊。
你問我怎麽辦,我還是個黃花大閨女呢,我怎麽可能知道怎麽生兒子怎麽生女兒!劉繡在心裏頭吐槽著,但是面上卻還是笑吟吟的安慰她說道,“孺人就是個孩子脾氣,她今天說的明天就不一定記得了,你著什麽急啊。再說就算是她記得,咱們哄著她高興,要做多少便做多少就是了,又不是糟蹋不起那些東西,等著做了這次用不上,下次生了男孩子再用也是一樣的。”
“哦,那是,那是。”劉氏聽了這話,這才松了口氣,雖然有些遺憾萬一生了女兒就沾不上便宜,但是只要不惹長孫穎生氣,就萬事大吉了。
“你且放寬心,要是自己小心眼兒弄的孩子不好了,那才是大罪。”劉繡特意叮囑道,“想吃什麽千萬別不好意思,吃什麽惡心也要跟我們說,免得你吃不好了,讓孺人擔心。”
“是,是。”劉氏陪著小心說道,“我這兩天胃口還好,吃什麽都香,不勞大姑費心了。”
“那就好。”劉繡應了一聲,心裏頭看著劉氏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