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皇帝聽聞趙讓趁亂逃竄、未能追回的稟告後,五官如鑄,雙眉似定,一言不發,幾可用“呆若木雞”為喻。
便連與他共事良久、同經生死的魏一笑也不由先恍惚,繼而疑慮,莫不是皇帝深受打擊,以致神智混沌?
只有離他極近的老黃門內侍因他身上霎那迸射而出冰霜寒氣所懾,一時心驚膽戰,小心翼翼地在一側察言觀色,只恐李朗尋機一瀉天子之怒,當即人頭落地、血濺當場。
眾人惴惴間,李朗若無其事地發話,令魏一笑速遣人前往練湖水軍營地,加強五溪俘虜的守備,若有劫囚,則格殺勿論。
魏一笑領命而去後,李朗方倚枕閉目,神色懨懨。
老內侍上前,小心翼翼地問:“陛下可需再追下一道旨意?”
“為何?”李朗嗤笑,微張開眼,“保趙讓一條命?他既舍得,朕又何必?”
話到末了,又覺讓旁人窺破虛處,未免失態,揮了揮手令人噤聲,側身假寐不再言語。
箭鏃上淬了毒,所幸並不是見血封喉的劇毒,只是讓人身軀僵硬、四肢麻木,精神恍惚,一時難以動彈。
李朗經扈從救護出險境,換上四乘輦車,在夜間城內一路狂奔回到宮城中,早有聞訊禦醫等候,一番忙亂之後,總算把傷口處理完畢。服下宮中解毒應急之藥後,李朗神智漸漸清楚,能夠言語後,魏一笑才趕入宮中,向他稟告尋捕趙讓未遂的事情。
早前魏一笑不止一次直言不諱地向李朗諫議,將趙讓這樣的人引為心腹,無異於把未拔除尖牙利爪的猛獸置於身邊,那人既然能在王朝生死存亡一線的危機中高舉叛旗,便定難再恪守臣節,只消時局生亂,這人大有可能趁火打劫——皇帝秘宣了南越軍隊入京以圖相抗高門士族,這些人全部是僭王忠誠的部曲,而非東楚護衛京畿的精銳,一旦落入趙讓手中,誰能擔保他不會興風作浪,禍及皇威?
尤其五溪蠻夷潛入金陵,愈發雲譎波詭,趙讓的蓄意隱瞞足令人疑竇重生,魏一笑堅持皇帝的縱容,正是趙讓有恃無恐的緣由,屆時放虎歸山,南疆不寧,再要亡羊補牢就難矣。
李朗萬般不願相信自己因癡情的一葉障目,而辨不清趙讓的真實面目,他知道魏一笑不知全貌,難以做出公正的決斷,譬如趙讓並非兵臨城下方無奈歸降,趙讓當初的據藩自立有其不得已的緣由,但莫說這其中有些只是趙讓的一面之詞,若他心中無愧,為何始終不與坦誠那在後宮無故失蹤、又詭譎出現的經過,反倒編造了牽扯太後的謊言,其目的真是要離間他們母子麽?
那冷宮中直通泰安宮的密道,怕也是他人有心安排吧?
不止一次受心頭疑雲之惑,他沖動地想與趙讓對質,卻每回都難以啟齒,直到那夜他狠心舍棄帝王之尊,主動屈居於那人身下,在難分難解的激情纏綿之下,仍是等不來那人的開誠布公,李朗明白,他也已到極限。
縱他再神魂顛倒,他也不會為任何一人斷送大好江山、舍棄至尊之位,他是皇帝,不為至親至愛所喜所容,受國之垢的社稷主。
不知是失血之故還是入體的毒性尚未徹底清除,李朗仍感到一陣一陣地頭暈目眩,靜篤無心於他,兩人重逢後的種種相交相知,全是黃粱一夢。
他想起趙讓同樣屢次提及魏一笑,言下之意頗有讓他提防此人的意思,左右思量,如今竟也覺得是靜篤別有用心。
李朗一面為趙讓城府之深而冷汗暗出,另一面,心底又似總有個聲嘶力竭的吶喊,告誡他不可妄斷,趙讓絕非這種朝三暮四的薄恩寡恩之輩,且他自入金陵,除開失蹤的數日,一直久居深宮,如何能有這能耐翻雲覆雨,竟可和北粱國暗通款曲,令其重兵屯境,虎視眈眈,拖住戍北的曹霖,即使金陵生變,也無力回救。
天人交戰之下,李朗更覺胸悶氣短、冷汗潺潺,他情不自禁地從貼身處取出趙讓借太子之手歸還的佩玉,癡看片刻,置於指間,撫摩至生暖,痛到極處,反而麻木地釋然。
不覺恍神,便真的睡了過去,迷迷糊糊間,聽見貼身內侍在與人竊竊私語,李朗乍然醒來,驚坐而起,卻見身邊圍著老黃門與禦醫,不遠處站著搓手而立的魏一笑,他在旁侍攙扶下重新側身半臥,淡淡向魏一笑問道:“如何?”
魏一笑上前兩步回稟道:“陛下料事如神,然臣無能,晚了一步,未能攔截住賊逆。”
“哦?”李朗拖長了腔調,笑向魏一笑道,“魏頭領,該不是你怠於職守,有意為之吧?”
他目光灼灼,盯著魏一笑,此人與趙讓,他似必要擇一而信,然李朗卻只覺深陷舟中敵國之境,由不得他不心內自嘲:果是君無德而國勢危麽?
魏一笑面現驚色,片刻才道:“陛下何出此言?”
李朗蒼白的臉上再現笑顏,示意內侍將他扶坐起,緩緩立穩在地,淡淡地道:“現今危機四伏,朕若是魏頭領,必會為自身安危而設法留條退路。忠臣不過後世史書兩行,當是現世榮華富貴,更可令人如蟻附膻。”
“陛下,”魏一笑連退三步,雙膝跪倒在李朗面前,挺腰昂頭道,“臣自得陛下的賞識,一直為陛下盡心盡力,這些年來,陛下對臣也從未起過疑心,為何陛下要為一先叛後降的人問罪微臣?”
李朗曉得魏一笑讀書不多,說話少有轉圜之地,也正是因個性陰沈,不似前頭領那般長袖善舞,故雖然屢涉險地,常建奇功,也沒能得到父親的賞識。他平素很少和魏一笑計較,今日卻對此人的直率頂撞大感刺耳,起先是勃然生怒,強忍著不曾發作,正欲開口,魏一笑又一番言辭,卻把他中燒的怒焰澆了個透涼。
魏一笑道:“陛下可以想想,別說這天下已無人能似陛下那般厚賞微臣,即便真有值得臣另行效忠的人,就算真有,臣這麽吃裏扒外,別人怎麽信得過微臣?”
李朗沈吟良久,終於向魏一笑道:“你起來,集合禁軍虎賁,我親率人馬,剿滅南越賊逆。”
此言一出,場中諸臣臉色皆變,率先反對的是禦醫們,三名先生七嘴八舌地勸阻,那毒素雖然不能奪人性命,但也不可等閑視之,否則皇帝要是大病一場,這等罪責可是無人能擔得起。
當然場面話仍是皇帝要為天下保重禦體,皇帝卻不耐煩聽,更衣時將禦醫驅出外去,擡頭見魏一笑也要開口,搖頭笑道:“你只怕想不出趙讓救出他那蠻夷之妻後下一步的行動吧?我便要在那處,親手將他格殺。”
說話間,李朗原先慘白如紙的臉色為之一變,兩腮湧上猶如奪目的潮紅,他雖噙笑,目中卻只有狠戾的殺意。
魏一笑還待再勸,恰於此時,又一禁軍首領匆匆來報,續之前練湖水軍軍營起火之後,官府建於城中的官廩也有亡命膽大的惡少年江湖客趁夜潛入,四處點火,所幸守衛敬職嚴守,及時發現,未釀成大禍。
禁軍聞訊追捕,抓捕了幾人,尚未能得知這些人的幕後主使是何許人物,但照推測,和行刺皇帝這事決計脫不了幹系。
相較魏一笑的臉色驟變,李朗神色不改地笑道:“適才禦醫還讓朕為天下保重龍體,天下都快失了,留這殘軀何用?魏頭領,你說是否?”
魏一笑見狀,知道再勸無益,便先行告退,集合宮城內禁軍精銳,整裝待發,只等皇帝一聲令下。
李朗到底曾親歷戰事,不是尋常養尊處優的帝王可比,咬牙忍痛換過武弁裝,拒車騎馬,領著眾禁軍奔出宮城。
在馬背上經夜風一吹,李朗竟有些頭暈目弦起來,陣陣作嘔,他一邊驅馬前行,不曾遲滯,其實卻是心亂如麻,矛盾萬分,他不是懷疑自己對趙讓行動的判斷,而是始終拿不定主意若兩人短兵相接,他是否真能狠心絕情痛下殺手。
約莫兩刻功夫,夜色深沈的街道盡處影影綽綽地出現了一夥人馬,隨風可聞紛亂人聲,魏一笑連忙率隊趕到皇帝跟前,眾軍士止了行進,嚴陣以待,人馬漸近,魏一笑高聲喝止,亮出自己身份,只見人群中擠出一人來,邊大叫“魏頭領”,邊向前沖來。
魏一笑示意禁軍兵士戈戟前伸,止住來人,就聽那滿臉血汙的人又喊了聲:“魏頭領!我是謝昆!”
李朗一聽,驅馬上前,下了坐騎來,冷聲問道:“知遙,你緣何在此?”
謝昆大驚下跪,一時竟不能言語,李朗又追問了一句,謝昆才擡頭,露出遍布血汙的臉,咬牙切齒地向李朗道:“聖上!您的愛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便連與他共事良久、同經生死的魏一笑也不由先恍惚,繼而疑慮,莫不是皇帝深受打擊,以致神智混沌?
只有離他極近的老黃門內侍因他身上霎那迸射而出冰霜寒氣所懾,一時心驚膽戰,小心翼翼地在一側察言觀色,只恐李朗尋機一瀉天子之怒,當即人頭落地、血濺當場。
眾人惴惴間,李朗若無其事地發話,令魏一笑速遣人前往練湖水軍營地,加強五溪俘虜的守備,若有劫囚,則格殺勿論。
魏一笑領命而去後,李朗方倚枕閉目,神色懨懨。
老內侍上前,小心翼翼地問:“陛下可需再追下一道旨意?”
“為何?”李朗嗤笑,微張開眼,“保趙讓一條命?他既舍得,朕又何必?”
話到末了,又覺讓旁人窺破虛處,未免失態,揮了揮手令人噤聲,側身假寐不再言語。
箭鏃上淬了毒,所幸並不是見血封喉的劇毒,只是讓人身軀僵硬、四肢麻木,精神恍惚,一時難以動彈。
李朗經扈從救護出險境,換上四乘輦車,在夜間城內一路狂奔回到宮城中,早有聞訊禦醫等候,一番忙亂之後,總算把傷口處理完畢。服下宮中解毒應急之藥後,李朗神智漸漸清楚,能夠言語後,魏一笑才趕入宮中,向他稟告尋捕趙讓未遂的事情。
早前魏一笑不止一次直言不諱地向李朗諫議,將趙讓這樣的人引為心腹,無異於把未拔除尖牙利爪的猛獸置於身邊,那人既然能在王朝生死存亡一線的危機中高舉叛旗,便定難再恪守臣節,只消時局生亂,這人大有可能趁火打劫——皇帝秘宣了南越軍隊入京以圖相抗高門士族,這些人全部是僭王忠誠的部曲,而非東楚護衛京畿的精銳,一旦落入趙讓手中,誰能擔保他不會興風作浪,禍及皇威?
尤其五溪蠻夷潛入金陵,愈發雲譎波詭,趙讓的蓄意隱瞞足令人疑竇重生,魏一笑堅持皇帝的縱容,正是趙讓有恃無恐的緣由,屆時放虎歸山,南疆不寧,再要亡羊補牢就難矣。
李朗萬般不願相信自己因癡情的一葉障目,而辨不清趙讓的真實面目,他知道魏一笑不知全貌,難以做出公正的決斷,譬如趙讓並非兵臨城下方無奈歸降,趙讓當初的據藩自立有其不得已的緣由,但莫說這其中有些只是趙讓的一面之詞,若他心中無愧,為何始終不與坦誠那在後宮無故失蹤、又詭譎出現的經過,反倒編造了牽扯太後的謊言,其目的真是要離間他們母子麽?
那冷宮中直通泰安宮的密道,怕也是他人有心安排吧?
不止一次受心頭疑雲之惑,他沖動地想與趙讓對質,卻每回都難以啟齒,直到那夜他狠心舍棄帝王之尊,主動屈居於那人身下,在難分難解的激情纏綿之下,仍是等不來那人的開誠布公,李朗明白,他也已到極限。
縱他再神魂顛倒,他也不會為任何一人斷送大好江山、舍棄至尊之位,他是皇帝,不為至親至愛所喜所容,受國之垢的社稷主。
不知是失血之故還是入體的毒性尚未徹底清除,李朗仍感到一陣一陣地頭暈目眩,靜篤無心於他,兩人重逢後的種種相交相知,全是黃粱一夢。
他想起趙讓同樣屢次提及魏一笑,言下之意頗有讓他提防此人的意思,左右思量,如今竟也覺得是靜篤別有用心。
李朗一面為趙讓城府之深而冷汗暗出,另一面,心底又似總有個聲嘶力竭的吶喊,告誡他不可妄斷,趙讓絕非這種朝三暮四的薄恩寡恩之輩,且他自入金陵,除開失蹤的數日,一直久居深宮,如何能有這能耐翻雲覆雨,竟可和北粱國暗通款曲,令其重兵屯境,虎視眈眈,拖住戍北的曹霖,即使金陵生變,也無力回救。
天人交戰之下,李朗更覺胸悶氣短、冷汗潺潺,他情不自禁地從貼身處取出趙讓借太子之手歸還的佩玉,癡看片刻,置於指間,撫摩至生暖,痛到極處,反而麻木地釋然。
不覺恍神,便真的睡了過去,迷迷糊糊間,聽見貼身內侍在與人竊竊私語,李朗乍然醒來,驚坐而起,卻見身邊圍著老黃門與禦醫,不遠處站著搓手而立的魏一笑,他在旁侍攙扶下重新側身半臥,淡淡向魏一笑問道:“如何?”
魏一笑上前兩步回稟道:“陛下料事如神,然臣無能,晚了一步,未能攔截住賊逆。”
“哦?”李朗拖長了腔調,笑向魏一笑道,“魏頭領,該不是你怠於職守,有意為之吧?”
他目光灼灼,盯著魏一笑,此人與趙讓,他似必要擇一而信,然李朗卻只覺深陷舟中敵國之境,由不得他不心內自嘲:果是君無德而國勢危麽?
魏一笑面現驚色,片刻才道:“陛下何出此言?”
李朗蒼白的臉上再現笑顏,示意內侍將他扶坐起,緩緩立穩在地,淡淡地道:“現今危機四伏,朕若是魏頭領,必會為自身安危而設法留條退路。忠臣不過後世史書兩行,當是現世榮華富貴,更可令人如蟻附膻。”
“陛下,”魏一笑連退三步,雙膝跪倒在李朗面前,挺腰昂頭道,“臣自得陛下的賞識,一直為陛下盡心盡力,這些年來,陛下對臣也從未起過疑心,為何陛下要為一先叛後降的人問罪微臣?”
李朗曉得魏一笑讀書不多,說話少有轉圜之地,也正是因個性陰沈,不似前頭領那般長袖善舞,故雖然屢涉險地,常建奇功,也沒能得到父親的賞識。他平素很少和魏一笑計較,今日卻對此人的直率頂撞大感刺耳,起先是勃然生怒,強忍著不曾發作,正欲開口,魏一笑又一番言辭,卻把他中燒的怒焰澆了個透涼。
魏一笑道:“陛下可以想想,別說這天下已無人能似陛下那般厚賞微臣,即便真有值得臣另行效忠的人,就算真有,臣這麽吃裏扒外,別人怎麽信得過微臣?”
李朗沈吟良久,終於向魏一笑道:“你起來,集合禁軍虎賁,我親率人馬,剿滅南越賊逆。”
此言一出,場中諸臣臉色皆變,率先反對的是禦醫們,三名先生七嘴八舌地勸阻,那毒素雖然不能奪人性命,但也不可等閑視之,否則皇帝要是大病一場,這等罪責可是無人能擔得起。
當然場面話仍是皇帝要為天下保重禦體,皇帝卻不耐煩聽,更衣時將禦醫驅出外去,擡頭見魏一笑也要開口,搖頭笑道:“你只怕想不出趙讓救出他那蠻夷之妻後下一步的行動吧?我便要在那處,親手將他格殺。”
說話間,李朗原先慘白如紙的臉色為之一變,兩腮湧上猶如奪目的潮紅,他雖噙笑,目中卻只有狠戾的殺意。
魏一笑還待再勸,恰於此時,又一禁軍首領匆匆來報,續之前練湖水軍軍營起火之後,官府建於城中的官廩也有亡命膽大的惡少年江湖客趁夜潛入,四處點火,所幸守衛敬職嚴守,及時發現,未釀成大禍。
禁軍聞訊追捕,抓捕了幾人,尚未能得知這些人的幕後主使是何許人物,但照推測,和行刺皇帝這事決計脫不了幹系。
相較魏一笑的臉色驟變,李朗神色不改地笑道:“適才禦醫還讓朕為天下保重龍體,天下都快失了,留這殘軀何用?魏頭領,你說是否?”
魏一笑見狀,知道再勸無益,便先行告退,集合宮城內禁軍精銳,整裝待發,只等皇帝一聲令下。
李朗到底曾親歷戰事,不是尋常養尊處優的帝王可比,咬牙忍痛換過武弁裝,拒車騎馬,領著眾禁軍奔出宮城。
在馬背上經夜風一吹,李朗竟有些頭暈目弦起來,陣陣作嘔,他一邊驅馬前行,不曾遲滯,其實卻是心亂如麻,矛盾萬分,他不是懷疑自己對趙讓行動的判斷,而是始終拿不定主意若兩人短兵相接,他是否真能狠心絕情痛下殺手。
約莫兩刻功夫,夜色深沈的街道盡處影影綽綽地出現了一夥人馬,隨風可聞紛亂人聲,魏一笑連忙率隊趕到皇帝跟前,眾軍士止了行進,嚴陣以待,人馬漸近,魏一笑高聲喝止,亮出自己身份,只見人群中擠出一人來,邊大叫“魏頭領”,邊向前沖來。
魏一笑示意禁軍兵士戈戟前伸,止住來人,就聽那滿臉血汙的人又喊了聲:“魏頭領!我是謝昆!”
李朗一聽,驅馬上前,下了坐騎來,冷聲問道:“知遙,你緣何在此?”
謝昆大驚下跪,一時竟不能言語,李朗又追問了一句,謝昆才擡頭,露出遍布血汙的臉,咬牙切齒地向李朗道:“聖上!您的愛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