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蠢貓
關燈
小
中
大
宋瑯是真冤。據說他和他外甥是那種十年八年才見一面、見了面需要長輩在一旁介紹道“這是你小舅,喊舅”、“這是你長姊家的堂侄,叫張敖”的交情。
更別提當年那場出了人命的鬥毆,還很可能是薛賞設計挑起的。
當朝紅人鐵三角鬧起了內訌,文武百官集體發懵。
衛裴對我說:“如此也好,暫將陶三勇押在獄中,緩作處置。只是宋大人停職入獄受審……”
實在難辦,連衛裴都吞吞吐吐說不出準話來。薛愛卿這人真是一言難盡。
然而世事無常。不知是不是連老天爺都看不過眼,就在薛大人一計出其不意的絕地反殺擊垮政敵之後……陶三勇死了。
“喜遷新居”的前一晚,暴斃於刑部大牢。
薛賞怒了,懷疑是宋瑯派人動的手腳。身在大理寺獄的宋瑯也怒了——他要陶三勇死在王法之下,而非這麽囫圇個死法。
那麽是什麽人能來無影去無蹤、在戒備森嚴的刑部大牢中將朝廷重犯一刀斷喉?
次日大朝,有人要重修大理寺獄、刑部天牢及各州府官牢,有人稀裏糊塗連著張敖案瞎彈劾宋瑯,有人廢話連篇空喊立案追兇……
正此時,良州傳來密報,其餘關押於良州府牢的逃兵也都死了。
舉朝震驚。
良王終於親筆給我寫了道折子請罪。詳細描述案情後,告訴我說此事恐與“蜉蝣”有關,最好移交鴻都府,敕鴻都令查辦。
恰閱罷奏折,衛裴便找上門來,憂心忡忡道:“鴻都府請令徹查陶三勇獄中遇殺案。另請陛下下令,允許鴻都府今後協力三司,共同參審所有關涉裁軍之案。”
我點了點頭:“你也覺得這事兒和‘蜉蝣’有關嗎?”
衛裴看了一眼我手邊的折子,略一頷首,拱手道:“臣尚不敢斷言,但自此前數,有五樁案與‘蜉蝣’難脫幹系。一為文帝繼位之初遇刺案,二為先太子亡故後姜太後遭毒殺案,三為微臣恩師遇殺案,四為姜老先生遇殺案,五為晉王遇殺案……”
“……”讓他這麽一細數,我不由心驚。
衛裴頓了頓,繼續道:“‘蜉蝣’起初為八世家在鴻都令大肆盤殺下的幸存之人——女眷、幼子、或是遠親,這些人受鴻都府暗中庇佑,一直到文帝朝最後一任鴻都府尹齊叔元時,文帝利用姜貴妃與魏西州打壓鴻都府,令鴻都府名存實亡。其間,‘蜉蝣’的庇護人先後從鴻都府尹齊叔元變成魏西州、再是姜老先生。而姜老先生死後,另一人又成這個‘庇護人’……”
我不禁一拍桌子:“說起來有理,難怪他們東捅一刀、西劈一斧,沒個定數,想來是換了撐腰的。朕看文帝遇刺,大概是八世家餘孽覆仇之舉。太皇太後當年被人投毒,應當是姜先因姜放和先太子、乃至魏西州之事積恨……唉。至於張寄,老先生想過扶植他‘外孫’嗎?”
衛裴低頭道:“恩師與臣常談及朝中舊事,言語之間,大抵是為舊東宮不平的。”
那麽便可以推測,先太子太傅張寄在我父皇駕崩前那段時間裏,曾經籌謀助舊東宮覆起,而我師父與之意見不合,出手相阻……可師父他為什麽不讚同張寄?在我和擁兵作亂的諸王之間,師父不得不選我,但在我和東宮嫡長之間……是因為皇侄的身世吧?那張寄也知道皇侄其實並非東宮之子吧?
“陛下,至恩師之死,”衛裴喚了我一聲,“是‘蜉蝣’第一次向大興國運,伸出暗影裏的那只手……”
沒錯,刺殺文帝,乃至對祖母投毒,都能算進“報仇洩恨”裏頭。殺張寄已非關私人恩怨。師父自己的死更是直接推起了五王之亂,緊接著晉王在五王之亂中橫死,又迅速使叛亂平息。
從張寄開始,每一次蜉蝣紋出現,都逢時局大變。
這與前世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師父的死,以及之後晉王的死——三只蜉蝣的團紋不知前世現於何處,但四只的原應出現在給我的奏章上。
那又是誰殺了師父?
——“我就在那裏……世運如洪流,有人如泥沙,有人如礁石,姜先生激起的浪花,便在這帳外。”
……是姜平容。
我不由出了一身白毛汗:“先前要你查的,晉王麾下能接觸銅管戰報的人,查了嗎?姜放之女可曾查明下落?”
衛裴垂首:“陛下恕罪,均無下落。誠如良王殿下所言,‘蜉蝣’無層級、無頭領。他們四散天地間,靜時無聲無息,動時又如雷光紫電一閃即消,除了刻意留下的蜉蝣紋,其餘根本無從追索。臣所說的,大多都只是推測。”
曾經誇口號稱自己“從不說推斷”的衛大人去哪兒了?我把朱筆的毛揪得劈了叉:“既無層級、無頭領,又怎麽決定做什麽、不做什麽。文帝和姜太後之事倒能解釋——大家安安穩穩抱住鴻都府大腿過日子,個別有志氣的想刺殺投毒報報仇。但之後就沒法解釋了,他們為什麽插手管國運?”
衛裴想了想,道:“可以解釋。良王殿下說,西州的劍宗名門魏家在‘蜉蝣’中施惠甚廣,頗具威望——想來,這些人都出自罪臣逆亂之家,從刀口下逃生後,必然需要依仗某些權勢富貴才能生存下去。雖一開始,鴻都府的目的似乎僅僅是庇佑無辜,但後來的‘庇佑人’要借用手下這股力量去做些事情,也不難理解。”
“要是這樣,那張老先生遇害大概說得通了,”我把劈了叉的筆尖重新捏合到一起,“但姜先和晉王之死,背後又有什麽目的?二人的死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五王之亂的興起與平息,難不成他們是在幫朕推行削王令?”
衛裴看著我,不吭聲了。
這他娘的還真不是沒可能。只是這種幫助的究極目的和具體實現手法令人忐忑。我忐忑地又將筆尖劈了叉:“眼下陶三勇一眾人等被暗殺,顯然是給裁軍令搗亂的,如果也是‘蜉蝣’所為,為何他們‘支持’削王令,不待見裁軍令?畢竟削王和裁軍,說到底是一碼事。”
衛裴微微擰起眉心:“尚無法確定是‘蜉蝣’所為,事發後並非發現蜉蝣紋,且與前五起案件相交,陛下不覺得這次的死者有所不同嗎?”
“……是,死的人多。之前蜉蝣紋出現的時候,刨去行兇未遂和受殃及的池魚,只死一個。而且被瞄上的都是大人物。”
衛裴點了點頭,又不吭聲了。
我把筆一扔,抱壺給自己倒了杯春茶,於這烏七八糟的俗務中竟然咂摸出一絲百無聊賴的閑適來:“但不是‘蜉蝣’的話,又是什麽人幹的?宋瑯沒這能耐,且不說他秉性,他倒是有能耐在刑部大牢裏悄無聲息地做掉陶三勇,但沒法把手伸到良州去。”
衛裴似又忽然想起什麽,道:“陛下,前段時日糧倉突然被蟲蛀,因事關重大,大理寺曾介入調查,薛大人同臣說,當值看守糧倉的官員失蹤了幾個。”
“畏罪潛逃嗎?”我給衛愛卿也倒了一杯茶。
衛裴端起茶杯,不落座,仍覆站著:“失蹤在糧倉事發之前。薛大人已在追查幾人下落。”
我自欺欺人地“閑適”了一會兒,焦急道:“趕緊讓姓薛的把宋瑯放出來,都還嫌事兒不夠多?”
衛裴臉上露出憂色:“宋大人一入獄,眾人便群起攻訐。大勢難收。陛下此時若強行特赦他,恐怕更會為他招禍。”
我是十分理解宋瑯的。誰家沒幾個禍禍親戚?要是他宋家和我鄭家顛換一下位置,就憑我爺爺奶奶、兄弟侄甥那些興風作浪的本事,我早就被連坐八百回了。
經此一事,宋瑯八成要恨死薛王八。
但薛王八心眼使盡,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陶三勇一幹人等死後不出半個月,西州、蒼州、青州的軍隊陸續爆發動亂。
良王剛把良州爛攤子擺布停當,轉腳南下西州。
薛蒙代筆傳回密報,稱良州所有兵馬已分編二部,一部為留下的精兵,一部為退伍兵。退伍的又分二列,一列是願意領取朝廷分田去墾荒的,一列是想跟著官府去做工修水利的。
正值開春,薛蒙自個兒帶一撥人直接往西州搶修水利去了,蕭關領精兵正往中州趕來,說是還缺人手,剩下一撥要分荒田的退伍兵沒人統辦,正愁得慌。
可論“愁得慌”,朕可不比他們任何一位慌得少。一晃三四個月,日子過得又如同前生一般糟亂。我只好一得空就往逝波臺後面跑——我讓人在逝波臺後頭給鄭無畏搭了個小院子。看見鄭無畏那雙無知而兇野的眼睛,才能確定良王正月裏真回來過。
鄭無畏是真兇野。野到朕不想認它這個虎侄孫。
在這個國家貧困、百姓饑荒的時候,虎侄孫一天要吃三只雞、兩條豬蹄膀、一大坨牛鍵子肉。這還是少的,負責投食的宮人表示虎公子最近飯量又大了,肚子一餓就想咬人。
見了朕也不例外,這搞得朕很沒面子。我站在院門口數落它:“你也老大不小了,躺著比人長、上秤比人重,就不能懂點事兒?”
鄭無畏力大千鈞、智無四兩,吃的越多、忘得越幹凈,它此時大概已經把朕忘得幹幹凈凈了,一雙藍眼珠子像冷冰冰的瑪瑙石似的,淡漠地瞥了我一下。
我提著一只拔了毛的野雞,朝它晃悠道:“來,你記著朕的臉,下次再給忘嘍,每天扣你三斤肉!”
虎公子見著吃的,才悠悠轉身,慢條斯理朝我踱來,隔著護欄,伸鼻子嗅我手中的那只“倒掛金雞”。
恰在此時,身後許長安大喊:“陛下!良王有信到!”
我轉身手一抖,雞兄掉落泥淖,鄭無畏隔著護欄,眼見到嘴的肥雞飛了,不由大怒,朝鐵欄桿上一撲:“吼——”
我一個踉蹌——袖子被它爪尖“噗呲”一聲勾裂開。
左右侍衛大驚擁來。我連忙後退一步,揮退侍衛,接過許長安捧來的信件:“急什麽,你看你這一嗓子出來,糟蹋多少東西?”
許長安還敢頂嘴:“是……是陛下吩咐,凡遇良王殿下消息,立即通報……”
剛下完雨,信紙摸起來潮乎乎的,像是一搓就要爛,外頭規規矩矩“吾皇親啟”四字險要暈開。我捏著手勁兒好容易將信抖開,入眼只兩行字:
“十四,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不能從游,寄一紙風雨,與君同沐。”
方閱罷,又兩個小太監大喘氣跑過來,跪呈上兩只長木盒。
許長安這個跑得快的擦著汗道:“陛下,還有這,都是良州精編軍一路捎來的。後頭還有鹿、獐、麅等野味,春酒、春茶、年前的冬蜜,良州的烏糯、青米、雜色粱谷,哦,還有一塊青泥嶺礦山開出來的大玉、兩箱黃金、三匣子稀罕香餅香丸……”
鄭無畏聽見有野味,登時愈加亢奮,忽然後退幾步,猛然一躍,結結實實撲上護欄,一下不成,又來一下,如此數次,許長安話音未落,鐵制的欄門突然吱呀一聲,轟然報廢。
侍衛倉皇拔刀,同時嫻熟地扯起一張大網——顯然已不止一次應對這種情況了。
而越獄老手鄭無畏更是從容,它深知外面這些兩條腿活物的它一個也咬不著,因此,這次的目標只是眼前那只雞。它不慌不忙,堪稱優雅地用爪尖將雞兄開膛破了肚,聞了聞,挑挑揀揀扯下只腿。
虎公子是飽著的。它飽著的時候眼裏誰都沒有,整個虎深得良王殿下“關我屁事”精神的真傳,不具攻擊性。
但沒見過這陣仗的人心態就崩了。其中一個捧盒子來的小太監哆哆嗦嗦,終於撐不住一撒手,整個人直接嚇癱了,盒子摔開,掉出一柄短刀。
鄭無畏聽見動靜,擡起頭朝小太監一張血盆大口:“嗷嗚——”
數十名侍衛已悄悄用金絲網將人和虎分隔開,隨時能將虎公子兜回小院。我正要示意侍衛動手,不料鄭無畏忽然走過來,目光在我和兩個捧盒子的小太監身上來回打轉。
它隔著一層金絲網,近乎溫順地將臉湊向另一位捧著木盒的小太監,喉嚨裏發出小時候撒嬌常用的“噗噗”的聲響。
我不由臉一黑:“蠢貓,你認錯人了吧?”
這位小太監心態也崩了,一動不動地嘩嘩流起眼淚。
我頂著耽耽虎視,打開流淚兄手捧的木盒,只見裏頭齊整整疊放著一條……衣帶?
還真是條腰帶。良王殿下十分勤儉,除了王袍、軍服,自己常穿的來回就那幾身衣裳。而對這幾身衣裳來說,此腰帶無不適用,可謂百搭。
我看了看鄭無畏,忽恍然大悟,把帛帶往腕上一紮,伸手透過金絲網洞去揪鄭無畏的胡須:“怎麽樣,想起朕是誰沒?你爹給你送夥食費了,不許亂咬人啊……”
虎侄孫歪頭打量我,試試探探在我手心嗅了嗅,忽然懂了人話,毛乎乎的大腦袋直拱進我懷裏:“嗚——”
——它歡呼一聲,在眾人註目中,毫不要臉地一翻肚皮,滾倒在地。
作者有話要說: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出自王維噠《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良王離開的第一天,虎同志鄭無畏表示:想他。
蠢作者這幾天牙疼得□□,悄咪咪明天(21號)和大後天(23號)請個假(拔牙,不...)嚎~
感謝聶無雙x2 、涼涼涼涼皮呀x2、青歌如畫x1小可愛們的地雷~蟹蟹支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更別提當年那場出了人命的鬥毆,還很可能是薛賞設計挑起的。
當朝紅人鐵三角鬧起了內訌,文武百官集體發懵。
衛裴對我說:“如此也好,暫將陶三勇押在獄中,緩作處置。只是宋大人停職入獄受審……”
實在難辦,連衛裴都吞吞吐吐說不出準話來。薛愛卿這人真是一言難盡。
然而世事無常。不知是不是連老天爺都看不過眼,就在薛大人一計出其不意的絕地反殺擊垮政敵之後……陶三勇死了。
“喜遷新居”的前一晚,暴斃於刑部大牢。
薛賞怒了,懷疑是宋瑯派人動的手腳。身在大理寺獄的宋瑯也怒了——他要陶三勇死在王法之下,而非這麽囫圇個死法。
那麽是什麽人能來無影去無蹤、在戒備森嚴的刑部大牢中將朝廷重犯一刀斷喉?
次日大朝,有人要重修大理寺獄、刑部天牢及各州府官牢,有人稀裏糊塗連著張敖案瞎彈劾宋瑯,有人廢話連篇空喊立案追兇……
正此時,良州傳來密報,其餘關押於良州府牢的逃兵也都死了。
舉朝震驚。
良王終於親筆給我寫了道折子請罪。詳細描述案情後,告訴我說此事恐與“蜉蝣”有關,最好移交鴻都府,敕鴻都令查辦。
恰閱罷奏折,衛裴便找上門來,憂心忡忡道:“鴻都府請令徹查陶三勇獄中遇殺案。另請陛下下令,允許鴻都府今後協力三司,共同參審所有關涉裁軍之案。”
我點了點頭:“你也覺得這事兒和‘蜉蝣’有關嗎?”
衛裴看了一眼我手邊的折子,略一頷首,拱手道:“臣尚不敢斷言,但自此前數,有五樁案與‘蜉蝣’難脫幹系。一為文帝繼位之初遇刺案,二為先太子亡故後姜太後遭毒殺案,三為微臣恩師遇殺案,四為姜老先生遇殺案,五為晉王遇殺案……”
“……”讓他這麽一細數,我不由心驚。
衛裴頓了頓,繼續道:“‘蜉蝣’起初為八世家在鴻都令大肆盤殺下的幸存之人——女眷、幼子、或是遠親,這些人受鴻都府暗中庇佑,一直到文帝朝最後一任鴻都府尹齊叔元時,文帝利用姜貴妃與魏西州打壓鴻都府,令鴻都府名存實亡。其間,‘蜉蝣’的庇護人先後從鴻都府尹齊叔元變成魏西州、再是姜老先生。而姜老先生死後,另一人又成這個‘庇護人’……”
我不禁一拍桌子:“說起來有理,難怪他們東捅一刀、西劈一斧,沒個定數,想來是換了撐腰的。朕看文帝遇刺,大概是八世家餘孽覆仇之舉。太皇太後當年被人投毒,應當是姜先因姜放和先太子、乃至魏西州之事積恨……唉。至於張寄,老先生想過扶植他‘外孫’嗎?”
衛裴低頭道:“恩師與臣常談及朝中舊事,言語之間,大抵是為舊東宮不平的。”
那麽便可以推測,先太子太傅張寄在我父皇駕崩前那段時間裏,曾經籌謀助舊東宮覆起,而我師父與之意見不合,出手相阻……可師父他為什麽不讚同張寄?在我和擁兵作亂的諸王之間,師父不得不選我,但在我和東宮嫡長之間……是因為皇侄的身世吧?那張寄也知道皇侄其實並非東宮之子吧?
“陛下,至恩師之死,”衛裴喚了我一聲,“是‘蜉蝣’第一次向大興國運,伸出暗影裏的那只手……”
沒錯,刺殺文帝,乃至對祖母投毒,都能算進“報仇洩恨”裏頭。殺張寄已非關私人恩怨。師父自己的死更是直接推起了五王之亂,緊接著晉王在五王之亂中橫死,又迅速使叛亂平息。
從張寄開始,每一次蜉蝣紋出現,都逢時局大變。
這與前世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師父的死,以及之後晉王的死——三只蜉蝣的團紋不知前世現於何處,但四只的原應出現在給我的奏章上。
那又是誰殺了師父?
——“我就在那裏……世運如洪流,有人如泥沙,有人如礁石,姜先生激起的浪花,便在這帳外。”
……是姜平容。
我不由出了一身白毛汗:“先前要你查的,晉王麾下能接觸銅管戰報的人,查了嗎?姜放之女可曾查明下落?”
衛裴垂首:“陛下恕罪,均無下落。誠如良王殿下所言,‘蜉蝣’無層級、無頭領。他們四散天地間,靜時無聲無息,動時又如雷光紫電一閃即消,除了刻意留下的蜉蝣紋,其餘根本無從追索。臣所說的,大多都只是推測。”
曾經誇口號稱自己“從不說推斷”的衛大人去哪兒了?我把朱筆的毛揪得劈了叉:“既無層級、無頭領,又怎麽決定做什麽、不做什麽。文帝和姜太後之事倒能解釋——大家安安穩穩抱住鴻都府大腿過日子,個別有志氣的想刺殺投毒報報仇。但之後就沒法解釋了,他們為什麽插手管國運?”
衛裴想了想,道:“可以解釋。良王殿下說,西州的劍宗名門魏家在‘蜉蝣’中施惠甚廣,頗具威望——想來,這些人都出自罪臣逆亂之家,從刀口下逃生後,必然需要依仗某些權勢富貴才能生存下去。雖一開始,鴻都府的目的似乎僅僅是庇佑無辜,但後來的‘庇佑人’要借用手下這股力量去做些事情,也不難理解。”
“要是這樣,那張老先生遇害大概說得通了,”我把劈了叉的筆尖重新捏合到一起,“但姜先和晉王之死,背後又有什麽目的?二人的死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五王之亂的興起與平息,難不成他們是在幫朕推行削王令?”
衛裴看著我,不吭聲了。
這他娘的還真不是沒可能。只是這種幫助的究極目的和具體實現手法令人忐忑。我忐忑地又將筆尖劈了叉:“眼下陶三勇一眾人等被暗殺,顯然是給裁軍令搗亂的,如果也是‘蜉蝣’所為,為何他們‘支持’削王令,不待見裁軍令?畢竟削王和裁軍,說到底是一碼事。”
衛裴微微擰起眉心:“尚無法確定是‘蜉蝣’所為,事發後並非發現蜉蝣紋,且與前五起案件相交,陛下不覺得這次的死者有所不同嗎?”
“……是,死的人多。之前蜉蝣紋出現的時候,刨去行兇未遂和受殃及的池魚,只死一個。而且被瞄上的都是大人物。”
衛裴點了點頭,又不吭聲了。
我把筆一扔,抱壺給自己倒了杯春茶,於這烏七八糟的俗務中竟然咂摸出一絲百無聊賴的閑適來:“但不是‘蜉蝣’的話,又是什麽人幹的?宋瑯沒這能耐,且不說他秉性,他倒是有能耐在刑部大牢裏悄無聲息地做掉陶三勇,但沒法把手伸到良州去。”
衛裴似又忽然想起什麽,道:“陛下,前段時日糧倉突然被蟲蛀,因事關重大,大理寺曾介入調查,薛大人同臣說,當值看守糧倉的官員失蹤了幾個。”
“畏罪潛逃嗎?”我給衛愛卿也倒了一杯茶。
衛裴端起茶杯,不落座,仍覆站著:“失蹤在糧倉事發之前。薛大人已在追查幾人下落。”
我自欺欺人地“閑適”了一會兒,焦急道:“趕緊讓姓薛的把宋瑯放出來,都還嫌事兒不夠多?”
衛裴臉上露出憂色:“宋大人一入獄,眾人便群起攻訐。大勢難收。陛下此時若強行特赦他,恐怕更會為他招禍。”
我是十分理解宋瑯的。誰家沒幾個禍禍親戚?要是他宋家和我鄭家顛換一下位置,就憑我爺爺奶奶、兄弟侄甥那些興風作浪的本事,我早就被連坐八百回了。
經此一事,宋瑯八成要恨死薛王八。
但薛王八心眼使盡,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來了。
陶三勇一幹人等死後不出半個月,西州、蒼州、青州的軍隊陸續爆發動亂。
良王剛把良州爛攤子擺布停當,轉腳南下西州。
薛蒙代筆傳回密報,稱良州所有兵馬已分編二部,一部為留下的精兵,一部為退伍兵。退伍的又分二列,一列是願意領取朝廷分田去墾荒的,一列是想跟著官府去做工修水利的。
正值開春,薛蒙自個兒帶一撥人直接往西州搶修水利去了,蕭關領精兵正往中州趕來,說是還缺人手,剩下一撥要分荒田的退伍兵沒人統辦,正愁得慌。
可論“愁得慌”,朕可不比他們任何一位慌得少。一晃三四個月,日子過得又如同前生一般糟亂。我只好一得空就往逝波臺後面跑——我讓人在逝波臺後頭給鄭無畏搭了個小院子。看見鄭無畏那雙無知而兇野的眼睛,才能確定良王正月裏真回來過。
鄭無畏是真兇野。野到朕不想認它這個虎侄孫。
在這個國家貧困、百姓饑荒的時候,虎侄孫一天要吃三只雞、兩條豬蹄膀、一大坨牛鍵子肉。這還是少的,負責投食的宮人表示虎公子最近飯量又大了,肚子一餓就想咬人。
見了朕也不例外,這搞得朕很沒面子。我站在院門口數落它:“你也老大不小了,躺著比人長、上秤比人重,就不能懂點事兒?”
鄭無畏力大千鈞、智無四兩,吃的越多、忘得越幹凈,它此時大概已經把朕忘得幹幹凈凈了,一雙藍眼珠子像冷冰冰的瑪瑙石似的,淡漠地瞥了我一下。
我提著一只拔了毛的野雞,朝它晃悠道:“來,你記著朕的臉,下次再給忘嘍,每天扣你三斤肉!”
虎公子見著吃的,才悠悠轉身,慢條斯理朝我踱來,隔著護欄,伸鼻子嗅我手中的那只“倒掛金雞”。
恰在此時,身後許長安大喊:“陛下!良王有信到!”
我轉身手一抖,雞兄掉落泥淖,鄭無畏隔著護欄,眼見到嘴的肥雞飛了,不由大怒,朝鐵欄桿上一撲:“吼——”
我一個踉蹌——袖子被它爪尖“噗呲”一聲勾裂開。
左右侍衛大驚擁來。我連忙後退一步,揮退侍衛,接過許長安捧來的信件:“急什麽,你看你這一嗓子出來,糟蹋多少東西?”
許長安還敢頂嘴:“是……是陛下吩咐,凡遇良王殿下消息,立即通報……”
剛下完雨,信紙摸起來潮乎乎的,像是一搓就要爛,外頭規規矩矩“吾皇親啟”四字險要暈開。我捏著手勁兒好容易將信抖開,入眼只兩行字:
“十四,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不能從游,寄一紙風雨,與君同沐。”
方閱罷,又兩個小太監大喘氣跑過來,跪呈上兩只長木盒。
許長安這個跑得快的擦著汗道:“陛下,還有這,都是良州精編軍一路捎來的。後頭還有鹿、獐、麅等野味,春酒、春茶、年前的冬蜜,良州的烏糯、青米、雜色粱谷,哦,還有一塊青泥嶺礦山開出來的大玉、兩箱黃金、三匣子稀罕香餅香丸……”
鄭無畏聽見有野味,登時愈加亢奮,忽然後退幾步,猛然一躍,結結實實撲上護欄,一下不成,又來一下,如此數次,許長安話音未落,鐵制的欄門突然吱呀一聲,轟然報廢。
侍衛倉皇拔刀,同時嫻熟地扯起一張大網——顯然已不止一次應對這種情況了。
而越獄老手鄭無畏更是從容,它深知外面這些兩條腿活物的它一個也咬不著,因此,這次的目標只是眼前那只雞。它不慌不忙,堪稱優雅地用爪尖將雞兄開膛破了肚,聞了聞,挑挑揀揀扯下只腿。
虎公子是飽著的。它飽著的時候眼裏誰都沒有,整個虎深得良王殿下“關我屁事”精神的真傳,不具攻擊性。
但沒見過這陣仗的人心態就崩了。其中一個捧盒子來的小太監哆哆嗦嗦,終於撐不住一撒手,整個人直接嚇癱了,盒子摔開,掉出一柄短刀。
鄭無畏聽見動靜,擡起頭朝小太監一張血盆大口:“嗷嗚——”
數十名侍衛已悄悄用金絲網將人和虎分隔開,隨時能將虎公子兜回小院。我正要示意侍衛動手,不料鄭無畏忽然走過來,目光在我和兩個捧盒子的小太監身上來回打轉。
它隔著一層金絲網,近乎溫順地將臉湊向另一位捧著木盒的小太監,喉嚨裏發出小時候撒嬌常用的“噗噗”的聲響。
我不由臉一黑:“蠢貓,你認錯人了吧?”
這位小太監心態也崩了,一動不動地嘩嘩流起眼淚。
我頂著耽耽虎視,打開流淚兄手捧的木盒,只見裏頭齊整整疊放著一條……衣帶?
還真是條腰帶。良王殿下十分勤儉,除了王袍、軍服,自己常穿的來回就那幾身衣裳。而對這幾身衣裳來說,此腰帶無不適用,可謂百搭。
我看了看鄭無畏,忽恍然大悟,把帛帶往腕上一紮,伸手透過金絲網洞去揪鄭無畏的胡須:“怎麽樣,想起朕是誰沒?你爹給你送夥食費了,不許亂咬人啊……”
虎侄孫歪頭打量我,試試探探在我手心嗅了嗅,忽然懂了人話,毛乎乎的大腦袋直拱進我懷裏:“嗚——”
——它歡呼一聲,在眾人註目中,毫不要臉地一翻肚皮,滾倒在地。
作者有話要說: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出自王維噠《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良王離開的第一天,虎同志鄭無畏表示:想他。
蠢作者這幾天牙疼得□□,悄咪咪明天(21號)和大後天(23號)請個假(拔牙,不...)嚎~
感謝聶無雙x2 、涼涼涼涼皮呀x2、青歌如畫x1小可愛們的地雷~蟹蟹支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