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關燈
小
中
大
可惜再好奇都要等殿試過後,明算成績已出,要根據考生的成績來排名次了,譚盛禮策論回答得最好,可惜明算不如其長子,欽點其為狀元的話略有瑕疵,往年殿試只考策論,皇帝通過文章好壞來欽點狀元榜眼探花,今年多了門明算,情形有所不同。
大臣們面面相覷,重新審視譚振興的文章,平心而論,譚振興文筆流暢,立意新穎,不如譚盛禮的文章印象深刻,卻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同樣的題,譚振興打開了新視野。
既生瑜何生亮,大臣們莫名生出這種感慨來,轉而想到人家乃父子,不由得羨慕起來,在場的多是文官,想保持家族興盛,子孫只能走科舉,他們若有譚振興這樣文采斐然的兒子,死而無憾了罷,禮部尚書看皇上望著桌上的兩篇文章遲疑,躬身施禮,“不知皇上更中意哪篇?”
新科狀元,出自譚家無疑了。
“愛卿以為如何?”皇帝修長的指腹輕輕撫過右手邊的文章,不動聲色。
禮部尚書低著頭,沒有察覺皇帝眼底的深意,略微沈吟,說道,“恕臣直言,臣認為譚家長子略勝一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無論譚盛禮出於什麽目的而沒答後邊三題,就明算考卷來說,譚振興確實更為出彩,作為科舉改革的第一年,明算這門考試是重中之重,譚振興被欽點為狀元更能彰顯朝廷對明算的重視。
皇帝默然,如墨黑的眼神掃過其他大臣,“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臣附議。”
“臣附議。”
好幾個大臣讚同禮部尚書的話,明算表現最好的人成新科狀元更能表明朝廷改革科舉的乘決心。
皇帝眸色微斂,遲遲沒有動作,直至有道蒼老的聲音響起,“臣有異議。”
說話的是工部尚書,六十歲高齡了,早有告老還鄉的打算,奈何皇帝再三挽留,因此到現在還在工部任職,整個殿裏,只有他是坐著的,他平日不怎麽上朝,也就像殿試這種挑選朝廷未來棟梁之才的時候才會出來,許是年事已高的緣故,說話時,他雙手撐著座椅扶手,極力地睜著眼睛,迫使自己看上去精神些,緩緩道,“學問有高低,但不該越過孝字……”
“百行孝為先,譚家雖是父子同場,微臣以為譚辰清名次在前更能彰顯皇帝以孝治國的仁德……”
設身處地,他若是譚振興,更希望同場考試裏父親名次更好。
他說完,殿裏陷入了沈默,皇帝拿起左手邊的文章,旁邊宮人低眉順目的接過,恭敬地呈遞給工部尚書,後者看後,激動得聲音微哽,“百姓不誠欺人,這位譚老爺,確實乃帝師轉世啊……”他府上收藏了幾副帝師真跡,和眼前看到的字跡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不是帝師轉世字跡品行學問怎麽會如此相同呢?
有生之年,有幸遇到這樣的人是福氣,工部尚書雙手顫抖地拿著考卷,每個字每個字認真的讀,全是他認識的字,學過的理,經譚家人潤色後就變得精煉而深刻,他已到盡人事聽天命的年紀,心情平和,讀完這篇文章後心情跌蕩,久久不能平息。
他緩緩下地,朝皇帝施禮,皇帝虛浮了下,臉上充滿敬畏,“愛卿不必多禮。”
“微塵能否瞧瞧譚家長子的文章。”
譚振興的文章措辭更詼諧幽默,字裏行間難掩其孝順和豁達,譚振興說人活在世上,最高興的有父親時時鞭策,或講授功課,或懲戒挨打,他甘之如飴,縱觀所有文章,能將紈絝子弟的心聲娓娓道來又不失豁達的文章恐怕就這獨份了,沒錯,譚振興行文間透露的就是紈絝子弟在家受罰的情形……
立意不如其父高。
文章差了點,明算卻得了第一,工部尚書思索道,“微塵心有疑慮,不知能否當面問問他們?”
為了以示公平,其餘人的名次皆以排好,就剩下狀元和榜眼的位置,說到這,不得不說譚家另外位公子,文風細膩婉約,比江南人更甚,明算答得也好,答對了兩道題,因擔心被譚家人獨攬前三讓天下讀書人不服氣,他名次往後降了幾名,探花則是明算同樣答對兩題的龔蘇安,說來也怪,有大臣在龔蘇安桌邊站了會,明明看他答案全部準確,不知為何,考卷上的答案被他抹去,他把後邊三道無解的答案給改了,如若不然,他們就不會猶豫選譚振興和譚盛禮為新科狀元,而是糾結他和譚盛禮的名次了。
今年殿試古怪事還真是不少。
譚振興他們在外邊候著,從早上到現在他們都餓著肚子,奇怪的是誰也不喊餓,誰也不說累,眼看日頭漸漸偏西,譚振興張了張嘴,很想說點什麽,顧及不遠處站著宮人,害怕言語不妥招來麻煩,硬生生給憋了回去。
所有人都安靜地待著,等待即將到來的時刻。
就在這種度日如年的氛圍裏,殿裏總算響起了讓他們為之振奮的聲音,是位老公公的聲音,尖細尖細的,“請眾考生入殿。”
公布名次的時候到了,譚振興迅速低頭整理衣衫,端正神色,低著頭入了宮殿,他站在最末,跟著前邊人向上首的皇帝行禮,腦袋埋得低低的,不敢胡亂擡眉端詳帝王。
宣布成績的是剛剛喊話的老公公,聲音變得悅耳起來,從最後名開始往前念,被念到名字的會去隊列外邊,和他們區分開,待前邊五個名字都沒有他的後,譚振興樂得合不攏嘴,終於,他不是倒數了……
念了差不多十幾個名字,譚振興前邊的人擡腳站了出去,譚振興楞了下,隨即激動得腿抖了下,差點握拳歡呼,想到這是金鑾殿,天子跟前,費了老勁將心裏的喜悅按了下去……沒錯,看到前人他就想到後邊還有個掉尾巴的方舉人,倒數十多個人都沒他,多半是落榜了,他咧著嘴,看著地面兀自傻樂,等不知多少名,老公公念到了譚振學,還念了兩遍,譚振興高興得差點哭出來,譚家總算熬出頭了啊,兩榜進士,或許達不到祖宗在時的威望,至少立起來了。
“嗚嗚嗚……”盡管不敢哭出聲,眼淚到底不受控制地從眼角冒了出來,他就知道,譚振學天資聰穎,又有父親教導,高中不是問題。
這時的他都忘記沒聽到自己名字了,直到高臺上的老公公突然止聲,金鑾殿驟然陷入針落可聞的安靜,他才意識到,剩下三人沒念了,探花,榜眼,狀元。
譚振興:“……”進宮前父親明明說過自己有機會的,只要不犯渾……想想自己在策論和明算兩場考試的表現,沒有犯渾吧,真要說犯渾的話,就是明算考試了,他謄抄答案時篡改了前兩道已得出的答案,將兩道題硬答成無解,莫不是題目暗藏玄機?
如果他前兩道題的答案是對的,那就說明他猜測有誤,沒準後三道題有解,自己方法不當算錯了而已,要是這樣,他也難逃落榜的命運了。
譚振興哭不出來了。
“探花……徽州龔蘇安……”
老公公的聲音再度響起,譚振興已經沒了興致,只想著回家後怎麽向譚盛禮交代,明明能高中的結果自己犯渾,把正確的答案改成錯的,而錯的還是錯的,他扁著嘴,心情跌落到谷底,以致於宮人喚他上前時,他整個人都是木然的。
“觀這四份考卷,你們父子各有優劣,狀元和榜眼皆在你們父子裏,誰做狀元,朕想問問你們的意思。”
皇帝坐在桌案前,語氣威嚴,譚振興露出茫然之色,啊了聲擡起頭來,看到天子威儀忙又低下頭去,回想皇帝話裏的意思,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他竟然最差都是個榜眼……結果和會試差得太多了吧,他咽了咽口水,偏頭看向垂首不語的譚盛禮,後者臉上波瀾不驚,什麽情緒都看不出來。
譚振興不行,他嘴角快翹到耳後根去了。
拱手作揖,朗聲道,“學生的學問如何,是父親教出來的,學生若有榜眼之才,父親便是當之無愧的狀元。”譚振興還沒被喜悅沖昏頭腦,無論外人怎麽稱讚他,他都遠不及譚盛禮,學問遠遠不及,品行遠遠不及,怎麽好意思越過譚盛禮做狀元。
他這輩子就沒想過做狀元。
榜眼,榜眼很好了。
他表了態,皇帝看向譚盛禮,後者嘆了口氣,“學生不敢當,論策論文章,振興與我平分秋色,論明算試題……”說到這,譚盛禮頓了頓,心裏悲喜莫辯,“振興更有資格做狀元。”
盡管他沒有看譚振興的考卷,但皇帝把他們父子叫到前邊問此事,說明譚振興明算答得比他好,至少答對了三題,明算和策論比重相當,譚振興做狀元實至名歸。
父子兩互相謙虛推辭在皇帝的意料之中,他問譚盛禮,“他的學問是你教的,朕看你最後三題並沒做是為何?”
他翻了譚家四人的考卷,譚振興答對了三題,譚振學答對了兩題半,譚生隱答對了一題,譚盛禮並非浪得虛名,教出來的學生有真才實學,既是如此,自己怎麽就不答完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大臣們面面相覷,重新審視譚振興的文章,平心而論,譚振興文筆流暢,立意新穎,不如譚盛禮的文章印象深刻,卻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同樣的題,譚振興打開了新視野。
既生瑜何生亮,大臣們莫名生出這種感慨來,轉而想到人家乃父子,不由得羨慕起來,在場的多是文官,想保持家族興盛,子孫只能走科舉,他們若有譚振興這樣文采斐然的兒子,死而無憾了罷,禮部尚書看皇上望著桌上的兩篇文章遲疑,躬身施禮,“不知皇上更中意哪篇?”
新科狀元,出自譚家無疑了。
“愛卿以為如何?”皇帝修長的指腹輕輕撫過右手邊的文章,不動聲色。
禮部尚書低著頭,沒有察覺皇帝眼底的深意,略微沈吟,說道,“恕臣直言,臣認為譚家長子略勝一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無論譚盛禮出於什麽目的而沒答後邊三題,就明算考卷來說,譚振興確實更為出彩,作為科舉改革的第一年,明算這門考試是重中之重,譚振興被欽點為狀元更能彰顯朝廷對明算的重視。
皇帝默然,如墨黑的眼神掃過其他大臣,“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臣附議。”
“臣附議。”
好幾個大臣讚同禮部尚書的話,明算表現最好的人成新科狀元更能表明朝廷改革科舉的乘決心。
皇帝眸色微斂,遲遲沒有動作,直至有道蒼老的聲音響起,“臣有異議。”
說話的是工部尚書,六十歲高齡了,早有告老還鄉的打算,奈何皇帝再三挽留,因此到現在還在工部任職,整個殿裏,只有他是坐著的,他平日不怎麽上朝,也就像殿試這種挑選朝廷未來棟梁之才的時候才會出來,許是年事已高的緣故,說話時,他雙手撐著座椅扶手,極力地睜著眼睛,迫使自己看上去精神些,緩緩道,“學問有高低,但不該越過孝字……”
“百行孝為先,譚家雖是父子同場,微臣以為譚辰清名次在前更能彰顯皇帝以孝治國的仁德……”
設身處地,他若是譚振興,更希望同場考試裏父親名次更好。
他說完,殿裏陷入了沈默,皇帝拿起左手邊的文章,旁邊宮人低眉順目的接過,恭敬地呈遞給工部尚書,後者看後,激動得聲音微哽,“百姓不誠欺人,這位譚老爺,確實乃帝師轉世啊……”他府上收藏了幾副帝師真跡,和眼前看到的字跡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不是帝師轉世字跡品行學問怎麽會如此相同呢?
有生之年,有幸遇到這樣的人是福氣,工部尚書雙手顫抖地拿著考卷,每個字每個字認真的讀,全是他認識的字,學過的理,經譚家人潤色後就變得精煉而深刻,他已到盡人事聽天命的年紀,心情平和,讀完這篇文章後心情跌蕩,久久不能平息。
他緩緩下地,朝皇帝施禮,皇帝虛浮了下,臉上充滿敬畏,“愛卿不必多禮。”
“微塵能否瞧瞧譚家長子的文章。”
譚振興的文章措辭更詼諧幽默,字裏行間難掩其孝順和豁達,譚振興說人活在世上,最高興的有父親時時鞭策,或講授功課,或懲戒挨打,他甘之如飴,縱觀所有文章,能將紈絝子弟的心聲娓娓道來又不失豁達的文章恐怕就這獨份了,沒錯,譚振興行文間透露的就是紈絝子弟在家受罰的情形……
立意不如其父高。
文章差了點,明算卻得了第一,工部尚書思索道,“微塵心有疑慮,不知能否當面問問他們?”
為了以示公平,其餘人的名次皆以排好,就剩下狀元和榜眼的位置,說到這,不得不說譚家另外位公子,文風細膩婉約,比江南人更甚,明算答得也好,答對了兩道題,因擔心被譚家人獨攬前三讓天下讀書人不服氣,他名次往後降了幾名,探花則是明算同樣答對兩題的龔蘇安,說來也怪,有大臣在龔蘇安桌邊站了會,明明看他答案全部準確,不知為何,考卷上的答案被他抹去,他把後邊三道無解的答案給改了,如若不然,他們就不會猶豫選譚振興和譚盛禮為新科狀元,而是糾結他和譚盛禮的名次了。
今年殿試古怪事還真是不少。
譚振興他們在外邊候著,從早上到現在他們都餓著肚子,奇怪的是誰也不喊餓,誰也不說累,眼看日頭漸漸偏西,譚振興張了張嘴,很想說點什麽,顧及不遠處站著宮人,害怕言語不妥招來麻煩,硬生生給憋了回去。
所有人都安靜地待著,等待即將到來的時刻。
就在這種度日如年的氛圍裏,殿裏總算響起了讓他們為之振奮的聲音,是位老公公的聲音,尖細尖細的,“請眾考生入殿。”
公布名次的時候到了,譚振興迅速低頭整理衣衫,端正神色,低著頭入了宮殿,他站在最末,跟著前邊人向上首的皇帝行禮,腦袋埋得低低的,不敢胡亂擡眉端詳帝王。
宣布成績的是剛剛喊話的老公公,聲音變得悅耳起來,從最後名開始往前念,被念到名字的會去隊列外邊,和他們區分開,待前邊五個名字都沒有他的後,譚振興樂得合不攏嘴,終於,他不是倒數了……
念了差不多十幾個名字,譚振興前邊的人擡腳站了出去,譚振興楞了下,隨即激動得腿抖了下,差點握拳歡呼,想到這是金鑾殿,天子跟前,費了老勁將心裏的喜悅按了下去……沒錯,看到前人他就想到後邊還有個掉尾巴的方舉人,倒數十多個人都沒他,多半是落榜了,他咧著嘴,看著地面兀自傻樂,等不知多少名,老公公念到了譚振學,還念了兩遍,譚振興高興得差點哭出來,譚家總算熬出頭了啊,兩榜進士,或許達不到祖宗在時的威望,至少立起來了。
“嗚嗚嗚……”盡管不敢哭出聲,眼淚到底不受控制地從眼角冒了出來,他就知道,譚振學天資聰穎,又有父親教導,高中不是問題。
這時的他都忘記沒聽到自己名字了,直到高臺上的老公公突然止聲,金鑾殿驟然陷入針落可聞的安靜,他才意識到,剩下三人沒念了,探花,榜眼,狀元。
譚振興:“……”進宮前父親明明說過自己有機會的,只要不犯渾……想想自己在策論和明算兩場考試的表現,沒有犯渾吧,真要說犯渾的話,就是明算考試了,他謄抄答案時篡改了前兩道已得出的答案,將兩道題硬答成無解,莫不是題目暗藏玄機?
如果他前兩道題的答案是對的,那就說明他猜測有誤,沒準後三道題有解,自己方法不當算錯了而已,要是這樣,他也難逃落榜的命運了。
譚振興哭不出來了。
“探花……徽州龔蘇安……”
老公公的聲音再度響起,譚振興已經沒了興致,只想著回家後怎麽向譚盛禮交代,明明能高中的結果自己犯渾,把正確的答案改成錯的,而錯的還是錯的,他扁著嘴,心情跌落到谷底,以致於宮人喚他上前時,他整個人都是木然的。
“觀這四份考卷,你們父子各有優劣,狀元和榜眼皆在你們父子裏,誰做狀元,朕想問問你們的意思。”
皇帝坐在桌案前,語氣威嚴,譚振興露出茫然之色,啊了聲擡起頭來,看到天子威儀忙又低下頭去,回想皇帝話裏的意思,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他竟然最差都是個榜眼……結果和會試差得太多了吧,他咽了咽口水,偏頭看向垂首不語的譚盛禮,後者臉上波瀾不驚,什麽情緒都看不出來。
譚振興不行,他嘴角快翹到耳後根去了。
拱手作揖,朗聲道,“學生的學問如何,是父親教出來的,學生若有榜眼之才,父親便是當之無愧的狀元。”譚振興還沒被喜悅沖昏頭腦,無論外人怎麽稱讚他,他都遠不及譚盛禮,學問遠遠不及,品行遠遠不及,怎麽好意思越過譚盛禮做狀元。
他這輩子就沒想過做狀元。
榜眼,榜眼很好了。
他表了態,皇帝看向譚盛禮,後者嘆了口氣,“學生不敢當,論策論文章,振興與我平分秋色,論明算試題……”說到這,譚盛禮頓了頓,心裏悲喜莫辯,“振興更有資格做狀元。”
盡管他沒有看譚振興的考卷,但皇帝把他們父子叫到前邊問此事,說明譚振興明算答得比他好,至少答對了三題,明算和策論比重相當,譚振興做狀元實至名歸。
父子兩互相謙虛推辭在皇帝的意料之中,他問譚盛禮,“他的學問是你教的,朕看你最後三題並沒做是為何?”
他翻了譚家四人的考卷,譚振興答對了三題,譚振學答對了兩題半,譚生隱答對了一題,譚盛禮並非浪得虛名,教出來的學生有真才實學,既是如此,自己怎麽就不答完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