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關燈
小
中
大
魯曉顰見此處無法等到二叔公,抱起桂生又往破廟趕去,破廟裏早已經沒有了楚翹的身影,她往廟裏尋了一圈也沒有看見楚翹的身影……此後魯曉顰一直按照織錦給的地址給對方寄錢,她也一直收到織錦的回信,上面只有幾個字:“姑娘放心!”
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日軍侵略,無錫淪陷。魯曉顰帶著桂生逃避戰火,一時間與織錦失去聯系。魯曉顰心生愧疚不能自已。到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重回舊宅的魯曉顰忽然又收到了熟悉的信件。她拆開信件,裏面依然是四個字:“姑娘放心!”
魯曉顰才知織錦一直不負所托,遵守之前的約定,那時她已無從知曉織錦以後的生活,在信中她從未吐露自己的生活狀況,這和從前在魯府時期的她截然不同……
後來在斷斷續續互相書信來往中,她得知消息楚翹在1963年因病去世,日軍侵華期間雖然魯曉顰避禍,東躲西藏,一直未收到織錦的信件,但對方卻一直按照原地址不斷投信。自1927年起織錦照顧她三十六年之久,既是堅守了魯曉顰對她的囑咐,也是因自己與楚翹有金蘭之誼,又是從小玩到大的。而織錦自己則在1978年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織錦有三個孩子,老大老小皆是兒子,老二是個女兒。1980年織錦的大兒子水根帶著母親的遺願去無錫找到年近八旬的魯曉顰,他手裏捧著家鄉帶來的脆麻花、王府井的烤鴨一進門便親切地喊她為“魯媽媽”。此時的魯曉顰牙已松動,看著兒時的食物依然高興得很,她望著同樣兩鬢斑白的孩子不禁感慨頗多……仿佛回到那年冷月拂照松間的冬季……這已然是後話了……
話說民國十六年的秋天,魯曉顰沒有尋到二叔公也沒有找到織錦、楚翹二人,便去了城外的白雲寺,想通過僧人打探哥哥魯少陵的下落……其實魯曉顰頭天從齊府離開,聽齊家大少爺齊思元說把自己寫給齊府的信件交給魯少陵時,心裏便有了新的想法:“哥哥不會到無錫尋自己去了吧?”
想歸想還是抱住桂生坐了三輪車去了地處偏遠的白雲寺。白雲寺並不大,鴉色舊磚砌成的古剎矮矮地俯臥在斷開的石板上,門前僅擺了一個香客進香的香爐和功德箱,香爐中殘香已斷。只有一位穿著褪色僧袍的老和尚拿著長條竹帚清掃僧院,幾片秋黃的梧桐樹葉落到石板上,僧人低著頭將落葉掃在一塊,忽然擡頭見一位俏麗的女施主抱著孩子站在自己的面前,老和尚舉起一只手置於胸前道:“阿彌陀佛,女施主遠道而來所謂何事?”
魯曉顰見寺廟裏只有一個和尚,便向他打聽魯少陵的下落。
老和尚遂將雙手合十又念了句“阿彌陀佛”道:“此處沒有魯少陵,只有‘法戒’。”
魯曉顰聽老和尚回得巧妙,沈思道:“二哥果然是在這裏出家。這名老和尚之乎者也,喜歡套話說,只能一一留意了他話裏的意思。”
“有勞方丈能否向‘法戒’法師傳達從無錫來的遠客要拜見求佛?”魯曉顰又低聲討問道。
“紅塵煩惱絲皆由六根生,今世業報前世因。女施主,‘法戒’不肯放下紅塵事,已於兩年前離開此地。”老和尚說完,又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魯曉顰早有了心理準備並無打擊,哥哥的行蹤始終是她的心病,於是進一步問道:“方丈可知他去了哪裏?”
“五湖四海皆為家。”
魯曉顰心想再問也問不出所以然,向老和尚道了聲謝,離開了白雲寺……
她緩步出了寺院,又朝那座黑色的古剎回頭遙望了幾眼,老僧已經不在門前。
魯曉顰無奈地仰望天穹嘆息:“二哥你在哪裏?”這世間又留下自己和桂生了……如果二哥去了無錫……他又將在哪裏落腳呢?
十一月,魯曉顰從北京回無錫已經有兩個月了,照例亦如往常忙碌織紡的運作,晚上教授桂生讀書,她尋思哥哥既然兩年前離開了白雲寺,必是找自己去了,倘若在這無錫城裏,為何不來找自己?想到這裏她哀婉地嘆息。
她又想到遠在馬來西亞的鬙殷一直等著自己,盼著與自己和孩子團聚,自己何嘗不想與他相見?她感激鬙殷對自己的深情厚誼,這麽多年孤苦一人也未曾再娶。現在哥哥找不到,愛郎也未去見。她萬般皆苦卻無法用語言來細述,只能放入心內,熬著,痛著。痛思許久魯曉顰拿出信紙,徐徐寫下觸感而發的五言律詩:
“雲結映山紅,淩崖孕蘭芝。
籠雞唱初曉,竹耙覓火荻。
南風亂淩波,曉鏡寄詩詞。
飄絮更兼情,誰解其中意?”
不吐不快的話在紙張中宣洩,郁結的不快稍稍化開一些。魯曉顰經常在夢裏見到自己的親人,他們指責自己害死了他們……也夢見到齊鬙殷站在廣安門的老宅前始終背對著自己……她呼喚著他們努力向他們靠近,卻被他們一甩袖推開……一夜驚夢擁被而起,魯曉顰抹幹額頭上的虛汗凝想,大約是見到織錦和楚翹慘景的緣故,自從北京回來她常做著這樣的噩夢。
民國十九年,桂生已經八歲了,這個年紀是要送到正經學堂讀書的。桂生極其喜歡和門前的孩子蹲著丟石子玩,魯曉顰閑暇時便倚門望著桂生,有時望著桂生仿佛看見了鬙殷。此時劉紹才已經娶妻生子,魯曉顰不像以往那般見了遠遠地躲著,見他路過家門望著自己,也點頭回禮。
魯曉顰尋了一遍學堂,將它們仔細做了比較,得知竢實學堂與老舊學堂不一樣,開設中文、算學、西文、體操課,既彌補重文不重體能教育的缺憾,其他知識也有所普及,便帶著孩子慕名而去,學校起先因孩子年紀尚小為由拒收。桂生見校長不收自己,母親一臉的沮喪站在一旁低聲說著好話,便靈機一動用稚嫩的嗓音朗誦了母親教自己背誦的泰戈爾《飛鳥集》中的一段:
“Stray birds of summer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which have no songs,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①
校長聽到桂生不慌不忙地用童音背誦西文詩歌,背起雙手左右打量桂生一番,高興地笑道:“魯女士,您的孩子聰明得緊吶……也看得出來您教子有方。”便破例收下他為學生。
魯曉顰看孩子爭氣開心地攥緊他的手一路走著笑著回了家,在家門口卻被蘇金旺老伯給攔了下來。
“先生,出事了!”蘇金旺老伯說話激動得連下頜處的胡須也跟著不斷抖動,他那只蒼勁有力的大手不斷著急地拍打自己的大腿。
“蘇老伯,不要著急!有話慢慢說……出了什麽事?”魯曉顰輕柔地說著,示意蘇金旺老伯慢一點說話。
蘇老伯擺擺手,臉都氣紅了說道:“剛才來了一些官老爺,說咱們的稅錢沒有交,把咱們的院子砸得七零八落,連同夥計鬧得雞飛狗跳!”
“有什麽錢沒有交?”魯曉顰詫異地反問,“我們不是按月納稅嗎?一分錢都不曾落下,怎麽會出現這種事?”
“我也不清楚……他們一來就砸東西……布匹也給扔得一地都是……先生,您看怎麽辦?”
“他們人可還在?”魯曉顰聽蘇金旺老伯如此一說,料想必是惹到了麻煩,急忙問道。
“已經走了……人散了……我才來敢找你……我知道你今天要送少東家去學堂念書,所以現在才來找你……”
“走……看看去……”魯曉顰不由分說帶著桂生一道和蘇金旺老伯去了織布坊。
魯曉顰的織布坊離家不過幾步路遠,幾分鐘便到了。竹竿東倒西歪倒在一邊,竹竿上晾著的白布給扯得沒了形狀,皺巴巴地摞在了一處。染缸裏扔進了幾匹布,染料星星點點撒了一地,幾名夥計彎著身子拾撿地上的布匹,看見魯曉顰來了都齊齊地站直了身子喊道:“先生!”
魯曉顰撒開桂生的手,快步走進門內,她擱在天井中繡架上的繡品給撕成幾塊,魯曉顰心疼地把綢布抓在手裏驚問:“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韋福貴在嗎?”韋福貴是魯曉顰請的賬房先生,平時賬本魯曉顰必定要一頁頁翻看,可巧最近忙於孩子的就學便旁擱了,卻沒料到遇到這種事。
“在的……”韋福貴聽見魯曉顰喚自己彎了腰從擠了的人群裏站出。
“你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們這個月……布匹銷量並不是很好……那些太太小姐瞧著西洋布新鮮,都去買西洋布了……”
“我不是讓你們以一搭一銷售嗎?”
幾位師傅面面相覷不解其意,聽魯曉顰道:“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然而我華夏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豈是一朝一夕能抹去的?絲綢飄逸清靈最能襯托女子溫婉之美,料質舒適也可貼身穿著。裁剪旗袍非絲綢莫屬。以買賣布匹搭售小件繡品,便是捆綁。”
“先生是要調低價格嗎?”
“不!擡高價格……物以稀為貴……那些闊太太們越是貴了越瞧著上等。有我的名號做保障還怕什麽……”
“只是這個月的稅金……”韋福貴為難地皺了眉頭。
“交了……難不成還讓他們砸一次?”經過這些年的歷淘,魯曉顰變得已經能夠獨當一面,而非那位軟弱的小姐了。
“先生……稅賦過重……我們一時拿不出那麽多錢……”韋福貴拉慫腦袋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日軍侵略,無錫淪陷。魯曉顰帶著桂生逃避戰火,一時間與織錦失去聯系。魯曉顰心生愧疚不能自已。到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重回舊宅的魯曉顰忽然又收到了熟悉的信件。她拆開信件,裏面依然是四個字:“姑娘放心!”
魯曉顰才知織錦一直不負所托,遵守之前的約定,那時她已無從知曉織錦以後的生活,在信中她從未吐露自己的生活狀況,這和從前在魯府時期的她截然不同……
後來在斷斷續續互相書信來往中,她得知消息楚翹在1963年因病去世,日軍侵華期間雖然魯曉顰避禍,東躲西藏,一直未收到織錦的信件,但對方卻一直按照原地址不斷投信。自1927年起織錦照顧她三十六年之久,既是堅守了魯曉顰對她的囑咐,也是因自己與楚翹有金蘭之誼,又是從小玩到大的。而織錦自己則在1978年走完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織錦有三個孩子,老大老小皆是兒子,老二是個女兒。1980年織錦的大兒子水根帶著母親的遺願去無錫找到年近八旬的魯曉顰,他手裏捧著家鄉帶來的脆麻花、王府井的烤鴨一進門便親切地喊她為“魯媽媽”。此時的魯曉顰牙已松動,看著兒時的食物依然高興得很,她望著同樣兩鬢斑白的孩子不禁感慨頗多……仿佛回到那年冷月拂照松間的冬季……這已然是後話了……
話說民國十六年的秋天,魯曉顰沒有尋到二叔公也沒有找到織錦、楚翹二人,便去了城外的白雲寺,想通過僧人打探哥哥魯少陵的下落……其實魯曉顰頭天從齊府離開,聽齊家大少爺齊思元說把自己寫給齊府的信件交給魯少陵時,心裏便有了新的想法:“哥哥不會到無錫尋自己去了吧?”
想歸想還是抱住桂生坐了三輪車去了地處偏遠的白雲寺。白雲寺並不大,鴉色舊磚砌成的古剎矮矮地俯臥在斷開的石板上,門前僅擺了一個香客進香的香爐和功德箱,香爐中殘香已斷。只有一位穿著褪色僧袍的老和尚拿著長條竹帚清掃僧院,幾片秋黃的梧桐樹葉落到石板上,僧人低著頭將落葉掃在一塊,忽然擡頭見一位俏麗的女施主抱著孩子站在自己的面前,老和尚舉起一只手置於胸前道:“阿彌陀佛,女施主遠道而來所謂何事?”
魯曉顰見寺廟裏只有一個和尚,便向他打聽魯少陵的下落。
老和尚遂將雙手合十又念了句“阿彌陀佛”道:“此處沒有魯少陵,只有‘法戒’。”
魯曉顰聽老和尚回得巧妙,沈思道:“二哥果然是在這裏出家。這名老和尚之乎者也,喜歡套話說,只能一一留意了他話裏的意思。”
“有勞方丈能否向‘法戒’法師傳達從無錫來的遠客要拜見求佛?”魯曉顰又低聲討問道。
“紅塵煩惱絲皆由六根生,今世業報前世因。女施主,‘法戒’不肯放下紅塵事,已於兩年前離開此地。”老和尚說完,又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魯曉顰早有了心理準備並無打擊,哥哥的行蹤始終是她的心病,於是進一步問道:“方丈可知他去了哪裏?”
“五湖四海皆為家。”
魯曉顰心想再問也問不出所以然,向老和尚道了聲謝,離開了白雲寺……
她緩步出了寺院,又朝那座黑色的古剎回頭遙望了幾眼,老僧已經不在門前。
魯曉顰無奈地仰望天穹嘆息:“二哥你在哪裏?”這世間又留下自己和桂生了……如果二哥去了無錫……他又將在哪裏落腳呢?
十一月,魯曉顰從北京回無錫已經有兩個月了,照例亦如往常忙碌織紡的運作,晚上教授桂生讀書,她尋思哥哥既然兩年前離開了白雲寺,必是找自己去了,倘若在這無錫城裏,為何不來找自己?想到這裏她哀婉地嘆息。
她又想到遠在馬來西亞的鬙殷一直等著自己,盼著與自己和孩子團聚,自己何嘗不想與他相見?她感激鬙殷對自己的深情厚誼,這麽多年孤苦一人也未曾再娶。現在哥哥找不到,愛郎也未去見。她萬般皆苦卻無法用語言來細述,只能放入心內,熬著,痛著。痛思許久魯曉顰拿出信紙,徐徐寫下觸感而發的五言律詩:
“雲結映山紅,淩崖孕蘭芝。
籠雞唱初曉,竹耙覓火荻。
南風亂淩波,曉鏡寄詩詞。
飄絮更兼情,誰解其中意?”
不吐不快的話在紙張中宣洩,郁結的不快稍稍化開一些。魯曉顰經常在夢裏見到自己的親人,他們指責自己害死了他們……也夢見到齊鬙殷站在廣安門的老宅前始終背對著自己……她呼喚著他們努力向他們靠近,卻被他們一甩袖推開……一夜驚夢擁被而起,魯曉顰抹幹額頭上的虛汗凝想,大約是見到織錦和楚翹慘景的緣故,自從北京回來她常做著這樣的噩夢。
民國十九年,桂生已經八歲了,這個年紀是要送到正經學堂讀書的。桂生極其喜歡和門前的孩子蹲著丟石子玩,魯曉顰閑暇時便倚門望著桂生,有時望著桂生仿佛看見了鬙殷。此時劉紹才已經娶妻生子,魯曉顰不像以往那般見了遠遠地躲著,見他路過家門望著自己,也點頭回禮。
魯曉顰尋了一遍學堂,將它們仔細做了比較,得知竢實學堂與老舊學堂不一樣,開設中文、算學、西文、體操課,既彌補重文不重體能教育的缺憾,其他知識也有所普及,便帶著孩子慕名而去,學校起先因孩子年紀尚小為由拒收。桂生見校長不收自己,母親一臉的沮喪站在一旁低聲說著好話,便靈機一動用稚嫩的嗓音朗誦了母親教自己背誦的泰戈爾《飛鳥集》中的一段:
“Stray birds of summer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which have no songs,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①
校長聽到桂生不慌不忙地用童音背誦西文詩歌,背起雙手左右打量桂生一番,高興地笑道:“魯女士,您的孩子聰明得緊吶……也看得出來您教子有方。”便破例收下他為學生。
魯曉顰看孩子爭氣開心地攥緊他的手一路走著笑著回了家,在家門口卻被蘇金旺老伯給攔了下來。
“先生,出事了!”蘇金旺老伯說話激動得連下頜處的胡須也跟著不斷抖動,他那只蒼勁有力的大手不斷著急地拍打自己的大腿。
“蘇老伯,不要著急!有話慢慢說……出了什麽事?”魯曉顰輕柔地說著,示意蘇金旺老伯慢一點說話。
蘇老伯擺擺手,臉都氣紅了說道:“剛才來了一些官老爺,說咱們的稅錢沒有交,把咱們的院子砸得七零八落,連同夥計鬧得雞飛狗跳!”
“有什麽錢沒有交?”魯曉顰詫異地反問,“我們不是按月納稅嗎?一分錢都不曾落下,怎麽會出現這種事?”
“我也不清楚……他們一來就砸東西……布匹也給扔得一地都是……先生,您看怎麽辦?”
“他們人可還在?”魯曉顰聽蘇金旺老伯如此一說,料想必是惹到了麻煩,急忙問道。
“已經走了……人散了……我才來敢找你……我知道你今天要送少東家去學堂念書,所以現在才來找你……”
“走……看看去……”魯曉顰不由分說帶著桂生一道和蘇金旺老伯去了織布坊。
魯曉顰的織布坊離家不過幾步路遠,幾分鐘便到了。竹竿東倒西歪倒在一邊,竹竿上晾著的白布給扯得沒了形狀,皺巴巴地摞在了一處。染缸裏扔進了幾匹布,染料星星點點撒了一地,幾名夥計彎著身子拾撿地上的布匹,看見魯曉顰來了都齊齊地站直了身子喊道:“先生!”
魯曉顰撒開桂生的手,快步走進門內,她擱在天井中繡架上的繡品給撕成幾塊,魯曉顰心疼地把綢布抓在手裏驚問:“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
“韋福貴在嗎?”韋福貴是魯曉顰請的賬房先生,平時賬本魯曉顰必定要一頁頁翻看,可巧最近忙於孩子的就學便旁擱了,卻沒料到遇到這種事。
“在的……”韋福貴聽見魯曉顰喚自己彎了腰從擠了的人群裏站出。
“你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們這個月……布匹銷量並不是很好……那些太太小姐瞧著西洋布新鮮,都去買西洋布了……”
“我不是讓你們以一搭一銷售嗎?”
幾位師傅面面相覷不解其意,聽魯曉顰道:“喜新厭舊是人之常情,然而我華夏五千年的璀璨文化豈是一朝一夕能抹去的?絲綢飄逸清靈最能襯托女子溫婉之美,料質舒適也可貼身穿著。裁剪旗袍非絲綢莫屬。以買賣布匹搭售小件繡品,便是捆綁。”
“先生是要調低價格嗎?”
“不!擡高價格……物以稀為貴……那些闊太太們越是貴了越瞧著上等。有我的名號做保障還怕什麽……”
“只是這個月的稅金……”韋福貴為難地皺了眉頭。
“交了……難不成還讓他們砸一次?”經過這些年的歷淘,魯曉顰變得已經能夠獨當一面,而非那位軟弱的小姐了。
“先生……稅賦過重……我們一時拿不出那麽多錢……”韋福貴拉慫腦袋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