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元光三年的時候, 常昀總算有了幾分皇帝的模樣。
這並不是說他開始註重帝王的威儀, 努力模仿古書中的歷代君王, 事實上他依舊不肯好好穿天子的冕服,不願出席那些禮儀繁瑣的祭典。他之所以變得像是一個帝王了,那是因他身邊的隨從越來越多了。
從元光元年至元光三年,太和殿的宦官、衛兵數目增長了一倍有餘, 常昀出門無論去哪裏,都是一片前呼後擁浩浩蕩蕩。
常昀性情不好,因此需要更多的人伺候在身邊,他和權臣的關系也不好,得隨時防備著臣下作亂,因此太和殿外必需有重重衛兵戍守。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衛兵的確是用來保護他的, 但他們日夜操練,為得也是有朝一日能夠為他清除某個障礙;宦官的用處則是更多了, 常昀留在皇宮,宦官則是他的耳目唇舌, 替他探聽八方,為他傳達旨意。
宦官是天子家奴,家奴總比臣子要聽話好用。
當然,重用宦官也不是沒有弊端的。至少名聲會變得非常不好。內侍被斥為閹豎, 後漢那麽多任用宦官的皇帝,哪一個不是在史書中被罵作了昏君?
更別說常昀他還寵幸方士,性情偶爾也陰沈不定。
“而今每日都有臣子上書說我昏庸說我無道, 將我比作夏桀商紂,我就奇怪了,我是搶他們家的妻女了?還是濫殺哪位無辜了?”重明殿內,常昀抱著黑貓坐在地上,同鐘長生抱怨道。
皇宮何其大,奈何也只有鐘長生所在的重明殿內有幾分清靜。常昀也喜歡同這個看似不正經的老方士說話。鐘長生閱歷遠勝於他,且十分聰明。
鐘長生一邊在煉丹爐前忙碌,一邊回應道:“陛下理會那些人做什麽,他們碎嘴他們的,陛下依舊是這九重深宮中至高無上的皇帝。”
“皇帝?”常昀嗤笑了一聲。
“陛下難道不是皇帝麽?”鐘長生在說話的同時也在丹爐前專註的做著什麽。片刻後他從爐子裏摸出了兩塊烤的焦黃的面餅,“臣有美食,獻與陛下。”
“朕是皇帝你就給朕吃這個?”常昀瞪了鐘長生一眼,但還是抱著貓走了過來,然後在鐘長生身邊坐下。
面餅滋味不錯,酥香的面皮上還撒著一層胡麻,嘗起來格外可口。
“這黃銅鎏金的煉丹爐,我費了好大的心思才給你找來。你不用來好好煉丹,拿來烤餅吃?”吃的時候常昀半點也不含糊,吃完之後照樣挑鼻子挑眼。
“無論是用來煉丹還是用來烤餅,爐子都是爐子,同理,陛下論事是昏君還是明君,不都是皇帝麽?”鐘長生一本正經的扯歪理。
“明君被供上宗廟萬載流芳,昏君被眾人唾罵被天下厭棄,或許還有被廢被殺的危險。”常昀冷哼,“等等,你說著話的意思是朕是昏君?”
身為君王“佞幸”之一的鐘長生連忙擺手。
但在元光三年,整個王朝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皇帝重用宦官,而是北疆的戰事。
樓巡之亂後,北境將才雕零,與赫蘭的戰事陷入著膠。情勢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這一年依舊沒有西域的消息傳來洛陽,戰亂阻絕了道路。
洛陽城西,楊氏宅邸。
新陽公主對著燈燭細細看著一份名單,這些名單上的人都是宦官,且都是她這些年來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送到常昀身邊的人。
她的父親,死去好幾年的成帝,在許多人口中都被形容成了無用的庸君,一輩子什麽都沒有做成,只能被褚氏父女所操控。
但新陽想說,她的父親才不會廢物,至少——皇宮絕不如人們所想的那樣完全落入褚亭之手,成帝也在暗中培養了不少他的心腹,那些人在他死後交到了新陽手中,現在又被新陽用各種方式調到了太和殿。
可以說,現在的常昀,身邊盡是她的人。
新陽希望能以自己的意志影響常昀的決斷,但又害怕會惹來不必要的警覺,所以只能借奴仆之口。
人對自己身邊的人往往不會有太高的警惕,而某個觀念而是由長期待在身邊的奴仆反覆念叨,即便是再意志堅定的上位者,也會不自覺的將其記入心中。
這些宦官會在常昀身邊,不停的告訴他褚相不可信,用盡一切辦法挑撥這對君臣之間的關系。
但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就算常昀徹底厭惡褚相那又如何?現在的常昀根本沒有辦法反抗褚相。
不過好在他畢竟是皇帝,占有名分上的優勢。皇帝生殺予奪,是這世上唯一有資格有權力殺死褚相的人——將常昀扶上帝位之時,那個老人一定沒有想到這一點。
“楊氏乃巨富之家,然若有一日權勢不再,千金之財必如流沙散去。”她這樣同自己的丈夫楊七郎說道,“夫君聽妾一言,宜趁早為日後做打算。”
楊七郎時任虎賁中郎將,執掌部分禁軍——楊氏一族雖因血緣關系受褚相重用,但那個老人畢竟不能完全信任他們,未曾將全部的禁軍都交給楊氏。以楊七郎手裏的那點兵力,什麽事也做不成,但那幾百名虎賁郎,也總比沒有的要好。按照她的吩咐,楊七郎趁著褚相體力漸衰,精力不濟之時,暗中以大批財物私賄虎賁郎,逐漸將這支最靠近天子的軍隊,變成了他的雇軍。
但在常昀那邊的行動卻不是那樣順利。
常昀這人的想法,一向令人難以捉摸。再加上這些年來他的性情越發喜怒不定,叫人畏懼,待在太和殿的宦官都害怕他,反倒不敢搬弄是非。
於是接下來新陽又借著楊氏的人手,安排了幾場針對常昀的刺殺。
每一次刺殺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每一次都留下了若隱若現的證據指向褚相。
奈何常昀依然不為所動,讓人猜不出他對褚淮究竟是怎樣的態度。
“楊氏可供驅使的人還很多,不如我們再刺殺陛下幾次?”楊七郎提議。
“不可。”新陽毫不猶豫否決,“言多必有失,行動多了,留下的破綻也一定會多,夫君切記謹慎。”
新陽在隱忍與慎重這點與她的父親成帝極其相似,為了不惹來褚家人的懷疑,這些年來她都盡可能的將自己藏在了角落裏。
自宣朝開國以來,做公主的無論是皇帝的女兒、姊妹還是姑母,大多都是驕矜奢靡之輩,而新陽和她們都不一樣,她不與貴胄比富,不同貴婦人爭艷,不蓄面首、不著華服,低調到讓人幾乎都想不起來這洛陽還有新陽公主這號人。
想不起她才好,這樣她才有機會去做自己的事。
借著常昀幾次被刺殺的由頭,新陽暗中指使官僚提議擴充禁軍數目。
但是褚相並沒有將這一部分禁軍交到楊七郎手上。褚黨從來不缺人才,他將禁軍軍權剖分為好幾個部分,分別授予自己所器重的年輕人。
楊七郎氣結,新陽在這時提議道:“夫君不妨以退為進?”
“怎麽個以退為進?”
“我們再刺殺陛下一次。”新陽說:“之前那幾次刺殺,為了擔心將夫君你牽扯其中,規模安排得都不算大。不如我們就來一次狠的——夫君故意放幾個刺客進入宮闈,潛入陛下身邊。但是又別讓他們真的殺了陛下。那幾人最好是肯為楊氏效死的忠貞之士,我也不要求他們刻意去留什麽證據,他們刺殺不成後,就需即刻自殺。”
“我刻意放人進宮,陛下難道不會懷疑到我身上麽?”
“當然會。但是夫君,你可相國的侄孫,他的心腹。”
“你這是要我賠上身家去嫁禍相國?”
“不,是以退為進。”新陽說:“你是相國的孫輩,在陛下眼裏,刺殺之事是相國指使你而為之;在相國眼中,則是陛下想要對付他,故而借遇刺而興風作浪。無論如何,你都只是一個可憐的犧牲品。”
“但是,你又是一個地位關鍵的犧牲品。”新陽繼續道:“褚黨發展多年,內部早已不是鐵板一片。你的獲罪,將會使多少人心寒,那些人則可以為你所用。”
“你這計劃太草率了。”楊七郎搖頭,“萬一我不能覆起呢?萬一我們的計策被識破了呢?”
新陽低垂眉目,“說來也是,既然夫君不同意,那就算了吧。”
元光三年,新陽與楊七郎已經有了一個健康的兒子,她將全身心都撲在了相夫教子上,放下了公主的架子侍奉翁姑,楊氏上下皆以“賢”字誇讚她,偌大的家族,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她。
就這樣一晃眼到了元光四年。
元光四年沒什麽大事發生,北邊依舊在打仗,朝堂依舊在褚相的壓制下暗流湧動,常昀也依舊寵幸方士任用宦官。
但是有一件事,卻被提上了議程——立後。
重新挑起這一話題,是因為東安君之女褚念。
元光四年,瑯琊的東安君忽然大張旗鼓的將自己的女兒送上了前往洛陽的馬車,所有人都在猜測,這位褚家的外孫,是否就是未來的皇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並不是說他開始註重帝王的威儀, 努力模仿古書中的歷代君王, 事實上他依舊不肯好好穿天子的冕服,不願出席那些禮儀繁瑣的祭典。他之所以變得像是一個帝王了,那是因他身邊的隨從越來越多了。
從元光元年至元光三年,太和殿的宦官、衛兵數目增長了一倍有餘, 常昀出門無論去哪裏,都是一片前呼後擁浩浩蕩蕩。
常昀性情不好,因此需要更多的人伺候在身邊,他和權臣的關系也不好,得隨時防備著臣下作亂,因此太和殿外必需有重重衛兵戍守。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理由,衛兵的確是用來保護他的, 但他們日夜操練,為得也是有朝一日能夠為他清除某個障礙;宦官的用處則是更多了, 常昀留在皇宮,宦官則是他的耳目唇舌, 替他探聽八方,為他傳達旨意。
宦官是天子家奴,家奴總比臣子要聽話好用。
當然,重用宦官也不是沒有弊端的。至少名聲會變得非常不好。內侍被斥為閹豎, 後漢那麽多任用宦官的皇帝,哪一個不是在史書中被罵作了昏君?
更別說常昀他還寵幸方士,性情偶爾也陰沈不定。
“而今每日都有臣子上書說我昏庸說我無道, 將我比作夏桀商紂,我就奇怪了,我是搶他們家的妻女了?還是濫殺哪位無辜了?”重明殿內,常昀抱著黑貓坐在地上,同鐘長生抱怨道。
皇宮何其大,奈何也只有鐘長生所在的重明殿內有幾分清靜。常昀也喜歡同這個看似不正經的老方士說話。鐘長生閱歷遠勝於他,且十分聰明。
鐘長生一邊在煉丹爐前忙碌,一邊回應道:“陛下理會那些人做什麽,他們碎嘴他們的,陛下依舊是這九重深宮中至高無上的皇帝。”
“皇帝?”常昀嗤笑了一聲。
“陛下難道不是皇帝麽?”鐘長生在說話的同時也在丹爐前專註的做著什麽。片刻後他從爐子裏摸出了兩塊烤的焦黃的面餅,“臣有美食,獻與陛下。”
“朕是皇帝你就給朕吃這個?”常昀瞪了鐘長生一眼,但還是抱著貓走了過來,然後在鐘長生身邊坐下。
面餅滋味不錯,酥香的面皮上還撒著一層胡麻,嘗起來格外可口。
“這黃銅鎏金的煉丹爐,我費了好大的心思才給你找來。你不用來好好煉丹,拿來烤餅吃?”吃的時候常昀半點也不含糊,吃完之後照樣挑鼻子挑眼。
“無論是用來煉丹還是用來烤餅,爐子都是爐子,同理,陛下論事是昏君還是明君,不都是皇帝麽?”鐘長生一本正經的扯歪理。
“明君被供上宗廟萬載流芳,昏君被眾人唾罵被天下厭棄,或許還有被廢被殺的危險。”常昀冷哼,“等等,你說著話的意思是朕是昏君?”
身為君王“佞幸”之一的鐘長生連忙擺手。
但在元光三年,整個王朝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皇帝重用宦官,而是北疆的戰事。
樓巡之亂後,北境將才雕零,與赫蘭的戰事陷入著膠。情勢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
這一年依舊沒有西域的消息傳來洛陽,戰亂阻絕了道路。
洛陽城西,楊氏宅邸。
新陽公主對著燈燭細細看著一份名單,這些名單上的人都是宦官,且都是她這些年來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送到常昀身邊的人。
她的父親,死去好幾年的成帝,在許多人口中都被形容成了無用的庸君,一輩子什麽都沒有做成,只能被褚氏父女所操控。
但新陽想說,她的父親才不會廢物,至少——皇宮絕不如人們所想的那樣完全落入褚亭之手,成帝也在暗中培養了不少他的心腹,那些人在他死後交到了新陽手中,現在又被新陽用各種方式調到了太和殿。
可以說,現在的常昀,身邊盡是她的人。
新陽希望能以自己的意志影響常昀的決斷,但又害怕會惹來不必要的警覺,所以只能借奴仆之口。
人對自己身邊的人往往不會有太高的警惕,而某個觀念而是由長期待在身邊的奴仆反覆念叨,即便是再意志堅定的上位者,也會不自覺的將其記入心中。
這些宦官會在常昀身邊,不停的告訴他褚相不可信,用盡一切辦法挑撥這對君臣之間的關系。
但僅僅是這樣還不夠。
就算常昀徹底厭惡褚相那又如何?現在的常昀根本沒有辦法反抗褚相。
不過好在他畢竟是皇帝,占有名分上的優勢。皇帝生殺予奪,是這世上唯一有資格有權力殺死褚相的人——將常昀扶上帝位之時,那個老人一定沒有想到這一點。
“楊氏乃巨富之家,然若有一日權勢不再,千金之財必如流沙散去。”她這樣同自己的丈夫楊七郎說道,“夫君聽妾一言,宜趁早為日後做打算。”
楊七郎時任虎賁中郎將,執掌部分禁軍——楊氏一族雖因血緣關系受褚相重用,但那個老人畢竟不能完全信任他們,未曾將全部的禁軍都交給楊氏。以楊七郎手裏的那點兵力,什麽事也做不成,但那幾百名虎賁郎,也總比沒有的要好。按照她的吩咐,楊七郎趁著褚相體力漸衰,精力不濟之時,暗中以大批財物私賄虎賁郎,逐漸將這支最靠近天子的軍隊,變成了他的雇軍。
但在常昀那邊的行動卻不是那樣順利。
常昀這人的想法,一向令人難以捉摸。再加上這些年來他的性情越發喜怒不定,叫人畏懼,待在太和殿的宦官都害怕他,反倒不敢搬弄是非。
於是接下來新陽又借著楊氏的人手,安排了幾場針對常昀的刺殺。
每一次刺殺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每一次都留下了若隱若現的證據指向褚相。
奈何常昀依然不為所動,讓人猜不出他對褚淮究竟是怎樣的態度。
“楊氏可供驅使的人還很多,不如我們再刺殺陛下幾次?”楊七郎提議。
“不可。”新陽毫不猶豫否決,“言多必有失,行動多了,留下的破綻也一定會多,夫君切記謹慎。”
新陽在隱忍與慎重這點與她的父親成帝極其相似,為了不惹來褚家人的懷疑,這些年來她都盡可能的將自己藏在了角落裏。
自宣朝開國以來,做公主的無論是皇帝的女兒、姊妹還是姑母,大多都是驕矜奢靡之輩,而新陽和她們都不一樣,她不與貴胄比富,不同貴婦人爭艷,不蓄面首、不著華服,低調到讓人幾乎都想不起來這洛陽還有新陽公主這號人。
想不起她才好,這樣她才有機會去做自己的事。
借著常昀幾次被刺殺的由頭,新陽暗中指使官僚提議擴充禁軍數目。
但是褚相並沒有將這一部分禁軍交到楊七郎手上。褚黨從來不缺人才,他將禁軍軍權剖分為好幾個部分,分別授予自己所器重的年輕人。
楊七郎氣結,新陽在這時提議道:“夫君不妨以退為進?”
“怎麽個以退為進?”
“我們再刺殺陛下一次。”新陽說:“之前那幾次刺殺,為了擔心將夫君你牽扯其中,規模安排得都不算大。不如我們就來一次狠的——夫君故意放幾個刺客進入宮闈,潛入陛下身邊。但是又別讓他們真的殺了陛下。那幾人最好是肯為楊氏效死的忠貞之士,我也不要求他們刻意去留什麽證據,他們刺殺不成後,就需即刻自殺。”
“我刻意放人進宮,陛下難道不會懷疑到我身上麽?”
“當然會。但是夫君,你可相國的侄孫,他的心腹。”
“你這是要我賠上身家去嫁禍相國?”
“不,是以退為進。”新陽說:“你是相國的孫輩,在陛下眼裏,刺殺之事是相國指使你而為之;在相國眼中,則是陛下想要對付他,故而借遇刺而興風作浪。無論如何,你都只是一個可憐的犧牲品。”
“但是,你又是一個地位關鍵的犧牲品。”新陽繼續道:“褚黨發展多年,內部早已不是鐵板一片。你的獲罪,將會使多少人心寒,那些人則可以為你所用。”
“你這計劃太草率了。”楊七郎搖頭,“萬一我不能覆起呢?萬一我們的計策被識破了呢?”
新陽低垂眉目,“說來也是,既然夫君不同意,那就算了吧。”
元光三年,新陽與楊七郎已經有了一個健康的兒子,她將全身心都撲在了相夫教子上,放下了公主的架子侍奉翁姑,楊氏上下皆以“賢”字誇讚她,偌大的家族,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她。
就這樣一晃眼到了元光四年。
元光四年沒什麽大事發生,北邊依舊在打仗,朝堂依舊在褚相的壓制下暗流湧動,常昀也依舊寵幸方士任用宦官。
但是有一件事,卻被提上了議程——立後。
重新挑起這一話題,是因為東安君之女褚念。
元光四年,瑯琊的東安君忽然大張旗鼓的將自己的女兒送上了前往洛陽的馬車,所有人都在猜測,這位褚家的外孫,是否就是未來的皇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