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蛋
關燈
小
中
大
荷包蛋
秋霞讀初中時就是個才女,能說會寫,還能歌善舞,初中畢業很有可能升重點高中。與秋霞很要好的女孩林芬讀祠堂街民中。
林芬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尹長江,瘦高個子,白凈面皮,高中畢業後當過礦工和車工,因為喜歡舞文弄墨,在報刊上發表過一些東西,祠堂街民辦中學調他來教語文。
這次動員城市知青下鄉,民中畢業學生是重點動員對象。民中歸街道辦事處管。尹長江為兩個待業在家的雙胞胎妹妹工作的事,多次找過辦事處主任。他這次又去,正好入其彀中。
主任說你兩個妹妹都是這次動員下鄉的對象,但是你如果願意下鄉,並能以自己的行動帶動一批學生的話,兩個妹妹都可以不下鄉,而且工作單位隨便挑。
然後主任就拿招工的材料給他看,上面有132公司、420公司、棉紡一廠等本市最好的廠礦企業。
並向他暗示,等這批知青下鄉走後,招工就會展開。
尹長江一方面關心兩個妹妹,一方面性格開朗,覺得鄉村生活清苦,但也充滿詩意,就毅然答應了。後來祠堂街民中光他班上就有十一個學生報名下鄉,林芬是其中之一。
秋霞以往常聽林芬以崇拜的口吻說尹老師如何,都聽得耳朵起繭巴了,這次又聽林芬說尹老師要跟學生一起下鄉,覺得好新鮮。
這天民中為要走的師生開歡送會,她去看了,回來連續幾天心潮澎湃,夜不能寐,遂瞞著家裏跑到辦事處報了名。
家裏對她搞的突然襲擊猝不及防,母親氣得要病倒,但沒有辦法,只得由她。這時離下鄉出發只有三天了,準備工作包括下戶口和買東西這些,都差點來不及。
他們下鄉的村子叫宛丘,是個大隊,有好幾百戶人。過去是個有名的驛站,據說紅軍長征時,朱毛二人騎著高頭大馬率部隊經過這裏,看見的人說朱毛的頭都高出了兩邊屋檐。
朱毛曾在街上朱三娘茶館吃茶議事,再北上,前面等著的就是金沙江、大渡河的惡戰了。
當年,紅軍經過的這條古道上旅客商人、挑夫馬幫絡繹不絕。宛丘街上過去有旅店、馬腳店、雜貨店、菜市、米市、柴市和肉案等,又有回族人開的牛羊肉館子,街邊賣的小吃有米涼粉、油炸糕、黃煎糕、糍粑、紅糖鍋魁。
賣豆腐、豆花的劉姐兒,每天賣好幾磨豆腐、豆花。街背後又有五六家酒坊。經過這裏的馬幫需要大量皮貨工具,故宛丘的皮貨也遠近聞名,聽說清朝連縣衙門的皮革刑具——皮鞭、皮銬子等也由這裏上貢的,作為納稅。
四九年前後有個楊皮匠,一塊黑黑硬硬的羊皮,他用堿泡了,再拿小鏟子鏟呀鏟呀鏟得又軟又白。這白白的羊皮做成背心、坎肩之類,賣價頗高。
他進而又做皮鞋,由他和大兒掌刀,其他兒女媳婦搓麻線、上底納幫、縫鑲鞋口,忙不贏了還請來幫工,日產可達數十雙,稱楊家鞋,天還沒亮就有人等在門外領貨。後因土改時評了地主,家業一落千丈。
開茶館的朱三娘後來又開旅店、馬腳店,土改評成份時她說朱毛曾在她茶館吃過茶,土改委員會叫她拿證據來。
早先又不興照相,又不興名人題字,她只好到處找證人。等她終於湊齊證人,又說吃茶又怎樣?你收茶資沒有?你可有朱毛打的欠條?問得她張口結舌、淚珠兒漣漣。
幸好可能上級說了話,才評的“工商兼地主”,工商在前,算人民內部。另外打鐵的王國成是“地主兼工商”,賣豆腐的劉姐兒、開馬腳店的王德明均為地主。
宛丘街子依山傍水。鋪石板的街道約有一裏長。秋霞和林芬住在街背後一道山麓的半坡上。從巷子穿出後,沿山坡登一段石梯,便來到一座石頭壘的拱形小門前,進去小院有斜對著的兩幢房屋。一幢是朱三娘夫婦的,一幢是她們。
小院其實是坐落在一塊橢圓形灰白的巖石上,從遠處看像被整個鎮子和樹木托著一樣,尹長江笑說有詩意,頗像只蝸牛,稱之為蝸居。
尹長江和秋霞坐在小院說她的名字:“你的名字取得好,取春霞就很俗。”
“啊,那春霞為什麽俗哇?”
“春霞的感覺就像桃花,你說如果取名叫‘桃花’那俗不俗?哈哈!”
秋霞覺得他的說法牽強,笑著斜他一眼:“那秋霞呢?”
“秋霞呀,秋霞呀……那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很艷麗,很明亮,使人神清氣爽……就像石榴花。”
“像石榴花?”
秋霞尖聲應一句,“咯咯”笑個不停。蝸居小院裏開著兩株石榴花,秋霞和林芬房間窗臺上也放著瓶石榴花。
長江被她放肆的笑弄得很尷尬,等她笑完了才說:“我喜歡石榴花!青春似火,石榴花正像一團燃燒的火。你可能想,連桃花我都說俗,石榴花不俗?哈,人不俗,花咋會俗?”
說著他走到窗邊,背對著拿起這瓶石榴花,秋霞看出他在花上吻了一下。
表露含蓄而又直白,秋霞側臉去看樹上的石榴花,等他繼續說。尹長江放回花瓶,回頭問:“呃,林芬呢?”
“哎,她在後面栽菜,我都忘了!”
長江笑道:“難怪剛才你手上拿把小鋤頭兒!”
“我回來拿小鋤頭,你來了,就搞忘了!”
蝸居小院南端有塊菜地,被房屋擋著,林芬在栽茄秧,擡頭看見長江和秋霞,笑道:“嘿,尹老師來了!”
用手背揩臉上的細汗。她早聽見尹長江說話的聲音。長江笑著說:“我來澆水。”
去拿地溝裏的瓜瓢。這裏水瓢和舀糞的糞瓢都是用葫蘆瓜剖開做的,所以叫瓜瓢,比木瓢輕,而且耐用。秋霞蹲在另一廂地裏栽辣椒秧。
長江說:“你栽密了,一排只栽三窩。”
秋霞吐舌頭道:“密了?我還怕稀了!”
秋霞初來不會做飯洗衣,也用不來針。後來會做飯了,但有時飯要燒糊。會洗衣了,但每月供應那一塊肥皂洗不了兩次,肥皂用完了就找農民施舍皂角。
有回她縫紐扣,針從背面穿不進扣眼,尹長江看她笨手笨腳的樣子,癡迷得像看一幅畫,讀一首詩。
秋霞冷不防穿過扣眼,不料是拇指尖正按在那裏的另一個扣眼,刺出了血。長江趕緊給她找藥棉花止血,說:“我來幫你縫!”
她硬不肯,仍自己縫好了。
尹長江拿過去看了說:“你縫得太死了,我來教你。”
拿剪刀剪了重來。完了秋霞拿過來看,果然和衣服上的其他紐扣一樣,並不緊貼在布面上,這樣才好扣。她留意看尹老師衣袖和褲腿上補的疤,平平順順,針腳又細又勻。
“咦,尹老師好能幹!”
“我該和你分在一組,好照顧你。”
尹長江不經意說。秋霞斜睨著眼珠:“尹老師,你組上的周瑛、馮學敏,你給不給她們釘扣子呀?”
把長江問啞了,一笑了之。下鄉之初,這樣溫馨的場面和親密之間就隔一張紙。
尹長江從高一開始投稿,他將所發表的東西剪貼成一本,便於攜帶。下鄉後當了《米縣群眾報》的通訊員。
尹長江對“通訊員”這個職稱心中有數,市裏他就兼過好幾家報社的通訊員,曉得這只是報紙聯系群眾和抓新聞的一種方式,一種不花錢或花錢少的方式。
可他又想,因“知青”這種特殊身份,從“通訊員”這步階梯進入報社,這也是可能的呀!
他有篇“通訊”題目叫《貧下中農的荷包蛋》,是編的故事,說自己生病躺在床上,隔壁貧下中農大娘端來了一碗荷包蛋……
凡有經驗的人都曉得發表一篇文章是要驚喜兩回的,見報一回,拿到稿費一回。
鄉郵員來他正在地裏澆棉花水,鄉郵員遠遠喊道:“尹長江!尹長江在不在?又有匯款!”
同組他的學生張岳陽幫他跑去拿,叫道:“尹老師,他不給我,說知青中你的匯款單最多了,你該請回客!”
尹長江笑著自己走去,接過匯款單看了,是三元六角四分錢。他從身上掏出幾張票子,有四五角錢,笑著塞給鄉郵員:“好,好,請你吃頓飯!”
張岳陽笑道:“尹老師,你不請我們一回?”
“請!”
次日趕場,尹長江花三塊錢買了一斤多瘟豬肉,加上自己餵的一只雞,用來請客。
農村公社毛豬站(有的稱食品站)賣出的肉要憑證,專賣給公社管委會、學校、糧站、獸醫站等單位的“國家職工”,大隊幹部都沒有資格。
若沒有票證想吃肉,一是找農民買過年殺豬腌的鹽肉,二就是趕場買這種瘟豬肉——豬病死了,或將要病死趕快殺了,把肉拿到鄉場上遮遮掩掩的賣。
瘟豬肉一般是半大豬,膘很薄。如果是病死豬的話,因為沒有放血,肉是紅的。
長江所請的客就是宛丘大隊他的十來個學生,其他學生因在別的大隊隔得遠就算了。
大家先傳看這張登有《貧下中農的荷包蛋》的報紙,六隊的青豆看了,忍了忍,還是笑著說了:“尹老師,你隔壁住的是劉姐兒哪,你把她寫成貧下中農?”
劉姐兒過去是街上賣豆腐的,後來置了一二十畝地,當了地主。太出名了,至今還叫她劉姐兒。
長江微笑道:“實話說吧,是編的,想點錢用。”
青豆笑道:“那,尹老師,你多寫點!”
秋霞笑道:“多寫點,多請你吃兩回!其實尹老師不光是想錢用,是想當記者,當作家。”
長江笑道:“有那一天當然更好。”
林芬在幫著做飯。青豆說的問題她也想到的,怕說了煞風景。青豆既已說了,便過來說道:“尹老師,你要當心,這篇文章不要給公社的人看到了,還以為真的有這回事情,你和地主劃不清界線。”
青豆說:“公社的人,咋曉得劉姐兒住在尹老師隔壁?”
林芬說:“尹老師出名哪!”
秋霞笑著補充:“因為雙方都出名!”
這問題尹長江寫稿時不是沒有想到,掉以輕心而已,現被學生提出來了,暗中竟有點發怵。
但他此時還是把這苦惱事丟在一邊,笑著把自己發表文章剪輯的本子拿出來給大家看,竟有好幾十篇,《為了一個知青的生命》這篇最長,有三千字,其他都是千把字、幾百字。
報紙有市裏的日報和晚報、采礦報、建築工人報、教育戰線報等。名字有的用尹長江,有的卻是筆名。
秋霞笑問:“尹老師,這怎麽能證明就是你寫的?”
他正色道:“呃,我都有底稿,有報社匯款單。”
目光從學生們笑悠悠的臉上掃過:“你們想,不是我寫的我這麽珍貴的剪輯起來?再說如果要冒用,我不如把那些大報紙《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文藝報》上的文章剪下來?”
學生們臉上莫測其意的笑容就都抹掉了。
學生聚完餐走後,關於劉姐兒的事又浮上心頭。他想馬上去公社解釋一下,又擔心會弄巧成拙。
次日他駕牛犁田,心裏還在想這件事。不防犁頭插得過深,牛不走了。他揮動鞭子,牛甩了甩角,用力一掙,“哢嚓”,犁彎斷了。他只好讓牛在地邊啃草,要扛了斷犁彎回去換。
林芬來了,站在田埂上笑。
林芬問:“尹老師,你犁彎都犁斷了,是不是還在想昨天劉姐兒的事?”
長江聽了半張著嘴,想說你簡直是鉆心蟲呀,忍住了。
林芬笑微微的,一定有什麽辦法,乃與之對笑了數秒,盡管知道這顯得有些發傻。
下鄉後林芬和秋霞一個組,秋霞把林芬遮擋完了。此時他扛著爛犁彎與之對望,發覺她跟學生時代比,完全變了,變成個成熟可人善解人意的大姑娘了。
林芬見他短短半分鐘,驚訝,微笑,發呆三部曲都表演了,打個抿笑,說到公社去了一趟,便從褲兜裏抽出張卷成一筒的報紙,說是從公社報夾上偷偷取下來的,走攏遞給他。
長江說:“謝謝你!林芬!”接過來,手和報紙都在抖。
林芬看他激動得這樣,便說:“好了呀,你去換犁彎吧,我走了!”
拋了個媚眼,轉身而去。
她眼珠這的一“飛揚的斜睨”因為是從心窩裏跳出來的,是少女的第一次,給長江的感受比那張報紙還要刺激萬倍,算是把他徹底收降了。
告別了秋霞,不留下一點雲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秋霞讀初中時就是個才女,能說會寫,還能歌善舞,初中畢業很有可能升重點高中。與秋霞很要好的女孩林芬讀祠堂街民中。
林芬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尹長江,瘦高個子,白凈面皮,高中畢業後當過礦工和車工,因為喜歡舞文弄墨,在報刊上發表過一些東西,祠堂街民辦中學調他來教語文。
這次動員城市知青下鄉,民中畢業學生是重點動員對象。民中歸街道辦事處管。尹長江為兩個待業在家的雙胞胎妹妹工作的事,多次找過辦事處主任。他這次又去,正好入其彀中。
主任說你兩個妹妹都是這次動員下鄉的對象,但是你如果願意下鄉,並能以自己的行動帶動一批學生的話,兩個妹妹都可以不下鄉,而且工作單位隨便挑。
然後主任就拿招工的材料給他看,上面有132公司、420公司、棉紡一廠等本市最好的廠礦企業。
並向他暗示,等這批知青下鄉走後,招工就會展開。
尹長江一方面關心兩個妹妹,一方面性格開朗,覺得鄉村生活清苦,但也充滿詩意,就毅然答應了。後來祠堂街民中光他班上就有十一個學生報名下鄉,林芬是其中之一。
秋霞以往常聽林芬以崇拜的口吻說尹老師如何,都聽得耳朵起繭巴了,這次又聽林芬說尹老師要跟學生一起下鄉,覺得好新鮮。
這天民中為要走的師生開歡送會,她去看了,回來連續幾天心潮澎湃,夜不能寐,遂瞞著家裏跑到辦事處報了名。
家裏對她搞的突然襲擊猝不及防,母親氣得要病倒,但沒有辦法,只得由她。這時離下鄉出發只有三天了,準備工作包括下戶口和買東西這些,都差點來不及。
他們下鄉的村子叫宛丘,是個大隊,有好幾百戶人。過去是個有名的驛站,據說紅軍長征時,朱毛二人騎著高頭大馬率部隊經過這裏,看見的人說朱毛的頭都高出了兩邊屋檐。
朱毛曾在街上朱三娘茶館吃茶議事,再北上,前面等著的就是金沙江、大渡河的惡戰了。
當年,紅軍經過的這條古道上旅客商人、挑夫馬幫絡繹不絕。宛丘街上過去有旅店、馬腳店、雜貨店、菜市、米市、柴市和肉案等,又有回族人開的牛羊肉館子,街邊賣的小吃有米涼粉、油炸糕、黃煎糕、糍粑、紅糖鍋魁。
賣豆腐、豆花的劉姐兒,每天賣好幾磨豆腐、豆花。街背後又有五六家酒坊。經過這裏的馬幫需要大量皮貨工具,故宛丘的皮貨也遠近聞名,聽說清朝連縣衙門的皮革刑具——皮鞭、皮銬子等也由這裏上貢的,作為納稅。
四九年前後有個楊皮匠,一塊黑黑硬硬的羊皮,他用堿泡了,再拿小鏟子鏟呀鏟呀鏟得又軟又白。這白白的羊皮做成背心、坎肩之類,賣價頗高。
他進而又做皮鞋,由他和大兒掌刀,其他兒女媳婦搓麻線、上底納幫、縫鑲鞋口,忙不贏了還請來幫工,日產可達數十雙,稱楊家鞋,天還沒亮就有人等在門外領貨。後因土改時評了地主,家業一落千丈。
開茶館的朱三娘後來又開旅店、馬腳店,土改評成份時她說朱毛曾在她茶館吃過茶,土改委員會叫她拿證據來。
早先又不興照相,又不興名人題字,她只好到處找證人。等她終於湊齊證人,又說吃茶又怎樣?你收茶資沒有?你可有朱毛打的欠條?問得她張口結舌、淚珠兒漣漣。
幸好可能上級說了話,才評的“工商兼地主”,工商在前,算人民內部。另外打鐵的王國成是“地主兼工商”,賣豆腐的劉姐兒、開馬腳店的王德明均為地主。
宛丘街子依山傍水。鋪石板的街道約有一裏長。秋霞和林芬住在街背後一道山麓的半坡上。從巷子穿出後,沿山坡登一段石梯,便來到一座石頭壘的拱形小門前,進去小院有斜對著的兩幢房屋。一幢是朱三娘夫婦的,一幢是她們。
小院其實是坐落在一塊橢圓形灰白的巖石上,從遠處看像被整個鎮子和樹木托著一樣,尹長江笑說有詩意,頗像只蝸牛,稱之為蝸居。
尹長江和秋霞坐在小院說她的名字:“你的名字取得好,取春霞就很俗。”
“啊,那春霞為什麽俗哇?”
“春霞的感覺就像桃花,你說如果取名叫‘桃花’那俗不俗?哈哈!”
秋霞覺得他的說法牽強,笑著斜他一眼:“那秋霞呢?”
“秋霞呀,秋霞呀……那就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很艷麗,很明亮,使人神清氣爽……就像石榴花。”
“像石榴花?”
秋霞尖聲應一句,“咯咯”笑個不停。蝸居小院裏開著兩株石榴花,秋霞和林芬房間窗臺上也放著瓶石榴花。
長江被她放肆的笑弄得很尷尬,等她笑完了才說:“我喜歡石榴花!青春似火,石榴花正像一團燃燒的火。你可能想,連桃花我都說俗,石榴花不俗?哈,人不俗,花咋會俗?”
說著他走到窗邊,背對著拿起這瓶石榴花,秋霞看出他在花上吻了一下。
表露含蓄而又直白,秋霞側臉去看樹上的石榴花,等他繼續說。尹長江放回花瓶,回頭問:“呃,林芬呢?”
“哎,她在後面栽菜,我都忘了!”
長江笑道:“難怪剛才你手上拿把小鋤頭兒!”
“我回來拿小鋤頭,你來了,就搞忘了!”
蝸居小院南端有塊菜地,被房屋擋著,林芬在栽茄秧,擡頭看見長江和秋霞,笑道:“嘿,尹老師來了!”
用手背揩臉上的細汗。她早聽見尹長江說話的聲音。長江笑著說:“我來澆水。”
去拿地溝裏的瓜瓢。這裏水瓢和舀糞的糞瓢都是用葫蘆瓜剖開做的,所以叫瓜瓢,比木瓢輕,而且耐用。秋霞蹲在另一廂地裏栽辣椒秧。
長江說:“你栽密了,一排只栽三窩。”
秋霞吐舌頭道:“密了?我還怕稀了!”
秋霞初來不會做飯洗衣,也用不來針。後來會做飯了,但有時飯要燒糊。會洗衣了,但每月供應那一塊肥皂洗不了兩次,肥皂用完了就找農民施舍皂角。
有回她縫紐扣,針從背面穿不進扣眼,尹長江看她笨手笨腳的樣子,癡迷得像看一幅畫,讀一首詩。
秋霞冷不防穿過扣眼,不料是拇指尖正按在那裏的另一個扣眼,刺出了血。長江趕緊給她找藥棉花止血,說:“我來幫你縫!”
她硬不肯,仍自己縫好了。
尹長江拿過去看了說:“你縫得太死了,我來教你。”
拿剪刀剪了重來。完了秋霞拿過來看,果然和衣服上的其他紐扣一樣,並不緊貼在布面上,這樣才好扣。她留意看尹老師衣袖和褲腿上補的疤,平平順順,針腳又細又勻。
“咦,尹老師好能幹!”
“我該和你分在一組,好照顧你。”
尹長江不經意說。秋霞斜睨著眼珠:“尹老師,你組上的周瑛、馮學敏,你給不給她們釘扣子呀?”
把長江問啞了,一笑了之。下鄉之初,這樣溫馨的場面和親密之間就隔一張紙。
尹長江從高一開始投稿,他將所發表的東西剪貼成一本,便於攜帶。下鄉後當了《米縣群眾報》的通訊員。
尹長江對“通訊員”這個職稱心中有數,市裏他就兼過好幾家報社的通訊員,曉得這只是報紙聯系群眾和抓新聞的一種方式,一種不花錢或花錢少的方式。
可他又想,因“知青”這種特殊身份,從“通訊員”這步階梯進入報社,這也是可能的呀!
他有篇“通訊”題目叫《貧下中農的荷包蛋》,是編的故事,說自己生病躺在床上,隔壁貧下中農大娘端來了一碗荷包蛋……
凡有經驗的人都曉得發表一篇文章是要驚喜兩回的,見報一回,拿到稿費一回。
鄉郵員來他正在地裏澆棉花水,鄉郵員遠遠喊道:“尹長江!尹長江在不在?又有匯款!”
同組他的學生張岳陽幫他跑去拿,叫道:“尹老師,他不給我,說知青中你的匯款單最多了,你該請回客!”
尹長江笑著自己走去,接過匯款單看了,是三元六角四分錢。他從身上掏出幾張票子,有四五角錢,笑著塞給鄉郵員:“好,好,請你吃頓飯!”
張岳陽笑道:“尹老師,你不請我們一回?”
“請!”
次日趕場,尹長江花三塊錢買了一斤多瘟豬肉,加上自己餵的一只雞,用來請客。
農村公社毛豬站(有的稱食品站)賣出的肉要憑證,專賣給公社管委會、學校、糧站、獸醫站等單位的“國家職工”,大隊幹部都沒有資格。
若沒有票證想吃肉,一是找農民買過年殺豬腌的鹽肉,二就是趕場買這種瘟豬肉——豬病死了,或將要病死趕快殺了,把肉拿到鄉場上遮遮掩掩的賣。
瘟豬肉一般是半大豬,膘很薄。如果是病死豬的話,因為沒有放血,肉是紅的。
長江所請的客就是宛丘大隊他的十來個學生,其他學生因在別的大隊隔得遠就算了。
大家先傳看這張登有《貧下中農的荷包蛋》的報紙,六隊的青豆看了,忍了忍,還是笑著說了:“尹老師,你隔壁住的是劉姐兒哪,你把她寫成貧下中農?”
劉姐兒過去是街上賣豆腐的,後來置了一二十畝地,當了地主。太出名了,至今還叫她劉姐兒。
長江微笑道:“實話說吧,是編的,想點錢用。”
青豆笑道:“那,尹老師,你多寫點!”
秋霞笑道:“多寫點,多請你吃兩回!其實尹老師不光是想錢用,是想當記者,當作家。”
長江笑道:“有那一天當然更好。”
林芬在幫著做飯。青豆說的問題她也想到的,怕說了煞風景。青豆既已說了,便過來說道:“尹老師,你要當心,這篇文章不要給公社的人看到了,還以為真的有這回事情,你和地主劃不清界線。”
青豆說:“公社的人,咋曉得劉姐兒住在尹老師隔壁?”
林芬說:“尹老師出名哪!”
秋霞笑著補充:“因為雙方都出名!”
這問題尹長江寫稿時不是沒有想到,掉以輕心而已,現被學生提出來了,暗中竟有點發怵。
但他此時還是把這苦惱事丟在一邊,笑著把自己發表文章剪輯的本子拿出來給大家看,竟有好幾十篇,《為了一個知青的生命》這篇最長,有三千字,其他都是千把字、幾百字。
報紙有市裏的日報和晚報、采礦報、建築工人報、教育戰線報等。名字有的用尹長江,有的卻是筆名。
秋霞笑問:“尹老師,這怎麽能證明就是你寫的?”
他正色道:“呃,我都有底稿,有報社匯款單。”
目光從學生們笑悠悠的臉上掃過:“你們想,不是我寫的我這麽珍貴的剪輯起來?再說如果要冒用,我不如把那些大報紙《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文藝報》上的文章剪下來?”
學生們臉上莫測其意的笑容就都抹掉了。
學生聚完餐走後,關於劉姐兒的事又浮上心頭。他想馬上去公社解釋一下,又擔心會弄巧成拙。
次日他駕牛犁田,心裏還在想這件事。不防犁頭插得過深,牛不走了。他揮動鞭子,牛甩了甩角,用力一掙,“哢嚓”,犁彎斷了。他只好讓牛在地邊啃草,要扛了斷犁彎回去換。
林芬來了,站在田埂上笑。
林芬問:“尹老師,你犁彎都犁斷了,是不是還在想昨天劉姐兒的事?”
長江聽了半張著嘴,想說你簡直是鉆心蟲呀,忍住了。
林芬笑微微的,一定有什麽辦法,乃與之對笑了數秒,盡管知道這顯得有些發傻。
下鄉後林芬和秋霞一個組,秋霞把林芬遮擋完了。此時他扛著爛犁彎與之對望,發覺她跟學生時代比,完全變了,變成個成熟可人善解人意的大姑娘了。
林芬見他短短半分鐘,驚訝,微笑,發呆三部曲都表演了,打個抿笑,說到公社去了一趟,便從褲兜裏抽出張卷成一筒的報紙,說是從公社報夾上偷偷取下來的,走攏遞給他。
長江說:“謝謝你!林芬!”接過來,手和報紙都在抖。
林芬看他激動得這樣,便說:“好了呀,你去換犁彎吧,我走了!”
拋了個媚眼,轉身而去。
她眼珠這的一“飛揚的斜睨”因為是從心窩裏跳出來的,是少女的第一次,給長江的感受比那張報紙還要刺激萬倍,算是把他徹底收降了。
告別了秋霞,不留下一點雲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