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第13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13章 第13章
是錯覺麽?
這五個字的語氣不像在怪她離太遠。
從見他的第一眼起,他從裏到外,從頭到腳都是冷的,為何雲靜卻從這五個字中聽出一絲脆弱。
可脆弱也有很多種,或是不堪一擊,或是通透易碎,或是作繭自縛悔不當初……但他都不是。
是一種孤獨地挺立,是在身後群山巍峨、前方天高水遠的決然中夾雜的些許無奈。
還有某種柔軟的渴望。
殿外忽有一陣孩童的腳步聲在靠近,“五皇兄醒了就能帶我去玩兒嗎?我想去徐州……”
“先讓五哥把傷養好,別不懂事!”是一女子之音,清脆如鈴,好聽得很。
聽見有人來了,雲靜從元珩懷裏掙脫,站起身。
一個小人兒搗騰著碎步跑了進來,正是今日在祀典上大喊看見七皇兄玉佩的元琮。
他身後跟一年輕姑娘,身形高挑,梳著靈蛇髻,也是一身素服,見著雲靜便挽起她胳膊親切地叫慕容阿姊。看了元珩一眼,似覺出不對,立馬改口:“這下終於見著皇嫂真人兒了!”
雲靜反應了一下,才猜出這女子大概就是十公主懷玲,是賢妃獨女。她大婚時,懷玲還在皇陵依例為賢妃守孝,未趕回來。
賢妃沮渠氏原是北涼送來大魏和親的公主,三年前因難產去世,聽聞如若賢妃順利產子,幺皇子就不是十二殿下元琮了。
北涼早在十年前就已被大魏吞並,如今宮中尚在的北涼王族貴女就只剩八皇子元琪的生母,如今執掌後宮之權的慧貴妃。
邢總管同她提起過,寧貴妃與賢妃生前最是要好,賢妃誕下十公主後,體虛多病,公主曾一度養在安樂殿,寧貴妃待她視如己出,因此公主對寧貴妃的兩位皇子自然要比別人親近些。
雲靜好生端詳了下懷玲的樣貌。
不同於鮮卑王族女兒的秀美,她混合了生母的西域血統,高鼻深眼,那對雙眸泛著幽藍,晶瑩清澈,這獨妙的風姿絕對是宮城裏的孤品,怪不得父皇視她為掌上明珠。
元琮進殿之前,似乎看見了雲靜和元珩那一幕,黑黝黝的眼珠瞟了瞟兄嫂後,拽著元珩的手說:“皇兄,你和皇嫂趕快生個侄兒陪我玩兒!”
無忌童言引的懷玲放聲大笑,她才不管一旁無地自容的雲靜,只顧玩樂,“你皇兄傷的這麽重,怎麽給你生侄兒!”
“這倒是不影響。”劉太醫極正經地解釋,“就是傷口疼痛會帶來諸多不便。”
雲靜沒照鏡子,但此時的臉已燙得無知覺了。
元珩沒心情陪一整屋子人鬧嘴,問懷玲:“今日祀典怎麽沒見你?我記得,五天前你守孝日就已結束。”
懷玲面顯愧疚,說正是為此來解釋呢:“我從皇陵回來就上吐下瀉,午後高熱才退,誤了寧娘娘和七哥的祀典,這不聽說又出事了,趕快過來看看你。”
元珩見她臉色依舊暗沈,但人已是生龍活虎,便放心說好了就行。
轉而又沖元琮笑了笑,拍了下榻上的空位,讓他坐在自己跟前,和顏悅色問:“奕臨,你今日是什麽時候看見七皇兄玉佩的?”
“他們說殿裏起火了,我跑過去看,就發現了。”
元珩又問:“來之前,有人和你說過什麽話嗎?”
元琮認真點頭,“有,是母妃。母妃說父皇很看重寧娘娘和七皇兄,讓我不要在祭典上調皮,不然父皇會生氣。”
懷玲見元珩一連幾問奇怪得很,蹙眉道:“五哥別是毒入血髓,人也跟著癡傻了吧?他才八歲,能知道什麽!”
元琮一臉天真望著他。
元珩垂目思索,自己確實有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能因為元琮是第一個跑過去指石頭的人就胡亂猜疑。那石頭放在如此醒目的地方,誰走近都會發現,不是元琮,也會有別人。
劉太醫要給元珩換藥,把殿裏的人都請了出去,本來沒打算讓雲靜走,結果一不留神兒,人被懷玲拽走了。
懷玲看上去很喜歡雲靜:“月前父皇送了我一套魯班鎖,我怎麽也解不開,嫂嫂快來我宮裏指點一二。婢子們剛熬好了酪漿,我這幾日病著也沒口福,正好你嘗嘗。”
雲靜無奈,被她一路拉入寢宮。
這十公主雖有一副傾國傾城的絕色容顏,但舉手投足卻不拘小節,是個率真脾性,招呼好雲靜吃喝,就把那套魯班鎖拿來讓她解,“父皇總說我沒耐性,三天兩頭拿這些東西考我。之前給了我副玉連環,我憋在屋裏整整一天也沒琢磨出來,婢子們見不得我受折磨,說這連環摔地上砸碎就算解開了,容易得很。可這魯班鎖砸也砸不開呀。”
她這番話甚是可愛,把雲靜逗樂了,“那連環若是玉制的能摔,換做金銀的你想摔也摔不碎啊。這是婢子們為討你歡心,出的懶主意罷了。細活都是要見真功夫的,一步步來才有成就感吶。況且這魯班鎖拆起來不難,只要找到突破口,牽一發就會動全身了。”她隨手拿起個十四根鎖,一掰最上方的橫木,整個鎖就如松了般散開。
懷玲不停拍手喊妙,又拿起一個心鎖,這兒敲敲,那兒掰掰,很快便找到下面能推動的木塊。
她身後的傅母高興道:“也是奇了,先前陛下派幾位郎官為公主講這機關妙計,她聽得直打瞌睡,越王妃幾句話就把公主降服,看來公主是找到投緣的人啦!”
素日裏,懷玲見多了那些忸怩做作的貴女,雲靜亭亭孑立,親和大方的模樣讓她眼前一亮,竟揚起下巴控訴起聖上來:“父皇這次倒是疼了五哥一回,指給他一個好王妃。”
雲靜怕她言語有僭越,趕緊勸她喝湯藥,但懷玲不以為然,拍著她的手背保證:“嫂嫂,五哥一向謹身清正,你千萬別信外面那些傳言。”
看來,外界對元珩的議論,公主也心知肚明。
自嫁入王府,已無人敢當著雲靜的面碎語。這半月來的短暫相處,她雖摸不透元珩性情,但先前聽到的那些議論,確實無理無據能讓人盡信。
只是她仍不明白,眾人沖著一位皇子非議,陛下和寧貴妃為何不想法制止,便委婉問懷玲:“世人對殿下這些不敬之詞一直如此荒誕嗎?”
“寧娘娘在的時候其實還好,景明寺一案後就嚴重起來。”懷玲深嘆,“五哥從小不打眼,也不愛圍在父皇身邊,只要不惹麻煩,父皇都是放任自流。不過男兒在世總歸要成家立業,這次八成是他表了誠心要盡孝,父皇一高興,就賜給他這麽出眾的嫂嫂。”
“而且……”她又驚喜道,“方才我去給父皇問安時,父皇正和朝臣們議今日遇刺一案,還說五哥替他擋刀勇氣可嘉,要重賞他呢!”
即便父子多年生疏,感情淡薄,元珩還是會義無反顧沖上去竭救。
只是出於本能。
今日魏帝身邊嬪妃子女站了一群,而最終擋在前的只有他這位不受疼愛的五子。
不過擋了一刀是不假,可雲靜看得清楚,那刺客最開始是準備對元珩下手的。
懷玲說:“父皇已命都官部和廷尉寺查清此案,聽說只這半日就有些眉目了。朝中誰人不知,這兩位主官辦案雷厲風行,手段堪稱一絕。”見雲靜眉間愁聚,她立刻讓婢子盛了碗酪漿端過去,“這可是弒君大案,參與者皆是重罪,定讓他們償還五哥受的傷!”
元珩回京還無多時日,怎就招來了殺身之禍?
還有謝義一案,那時雲靜急於讓他證清白,相助他作了偽證也並未多想。現在看來,他對所行之事似乎有所隱瞞。
公主的酪漿與鮮卑人愛喝的味道略有差別,濃郁但少甜味,雲靜想著案子心不在焉,也沒嘗出什麽滋味。
元珩傷勢好轉,與雲靜留在天安殿也不是辦法。但魏帝憂心,不肯放他回府,允他挪去端門外的朱明閣暫住,還特意囑咐讓他聽完弒君案的結果再回去。
這日,廷尉寺丞王宥堂站在朱明閣門外等著迎接魏帝,與他一起的還有都官尚書狄顥。
兩人寧肯頂著大太陽說悄悄話,也不敢靠近涼爽的門口。
王宥堂話裏總帶軟刺:“三法司許是與越王殿下犯沖,近來大案一個接一個他都沾邊兒。謝義的案子還沒結,又來一個弒君案,本寺前半年加起來都沒這兩個月忙活,以後還是離這位殿下遠些為好。”
狄顥面朝廊柱,整個人就如一座木雕,渾身上下看不出哪兒動,只有嘴,“如今謝義案的監審權在越王手中,這弒君案還得給他個交待。王大人看越王是煞星,可在越王眼裏,三法司可是人家的福星呢。都說盧氏好景不長,但鄭、王兩家也別高興得太早,你以為如今最大的獲益者是誰……”他終於動了一根手指,朝閣內戳了戳,“咱們為這兩個案子忙得頭腳倒懸,那都是給裏頭那位當墊腳石呢。”
剛說沒幾句,魏帝就從端門出來了,身後還跟著崔文敬。走到近前,王宥堂和狄顥躬身隨駕進了朱明閣。
元珩見魏帝忽至,趕忙拜下去,卻被魏帝免了禮,直接命王、狄二人稟起案子的結果來。
“刺客法號濟釋,七年前入昭玄寺。據沙門統與其他僧人供述,從未發現此人舉止行跡有任何異常,也並不知曉他為何要行刺。起火的經幡就在他身後,可以推斷出是他一人所為。那日,入殿誦經的二十位僧人,均為昭玄寺高階僧人,無案底前科,履歷清白。”
“兇器呢?”元珩問起疑點,“入殿搜身時沒發現嗎?”
王宥堂回道:“是玄龍內使親自搜的身,臣等已問過內使幾位統領,刺客入殿時並未攜兇器。而這類短刀在宮中常見,極有可能在僧人入殿前就已經藏匿於殿中,但能提前進入殿內的侍官和宮女不計其數。”
玄龍內使只遵聖命,三位統領兆東、兆南和兆北都是魏帝心腹,若在這種事上下文章,魏帝恐早就性命不保了。
狄顥上前一揖,“刺客已死,線索並不明朗,也追查不出所以然。但臣鬥膽推測,因當年景明寺一案,許多不辯是非的僧侶,對陛下處置昭玄寺心懷不滿,難免有一兩個偏激著魔的會做出這等蠢事來。”
“大膽!”魏帝狠厲喝道,“那可是朕的貴妃皇子!出事時昭玄寺侍奉不周,救助不力,當為死罪!看來這昭玄寺又該清理了……傳旨,昭玄寺沙門統瀆職罷黜,祀典當日入殿誦經的僧人全部杖殺!”
傷口一陣刺痛,血霎時湧向頭頂,元珩只覺雙眼暈眩,額角炸裂。
魏帝見他臉色仍未恢覆,便囑咐劉仞,待殿下回府後要派得力醫官覆診,及時將殿下病情上呈禦前,不可輕視。
言訖,帶著一眾官員離開。
崔文敬自稱要過問一下外甥病情,單獨留下了。
此案已結,元珩的面色依舊沒有舒展,崔文敬坐在榻前問:“殿下對陛下的處置不滿?”
“我怎敢!”元珩勉強牽了下唇角,“五年前,父皇一氣之下血洗昭玄寺,眾多官員被判死罪,嵇老禦史死諫都無力挽回,即便萬般不滿又有何用!”他冷笑,“母妃和七弟無辜,但那些被冤至死的朝臣僧人又何其無辜!若母妃知道還有這麽多無辜鮮血為自己陪葬,恐怕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我不想親人死得不明不白,也不願喪失底線,嗜血無情!”
他告訴崔文敬刺客起先要殺的人是自己,還有回京後,算上盛師爺逃跑那次被人圍剿,這已是第二次遭毒手。
崔文敬氣得直咬牙:“如此單人獨馬的行刺,鮮少能查出真相。如受人指使,這類暗衛泰半都是極早被安插,一朝得令參與行動,無所謂是否得手,終會自盡了事。”
謀劃之人像是十分了解魏帝,若行事不成,魏帝自會下殺令,可能留下的線索就一並被清除掉,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元珩安慰舅父也不用太擔心:“此等行刺勝算雖大,但過於冒險,繼續兵行險招,恐引火上身遭疑。事不過三,若他是個聰明人,接下來便不會再有動作了。”
崔文敬越想越覺得可怖,這人隱在暗處,生怕元珩回京重新徹查景明寺一案,所以才千方百計要他的命。
又想到那刺客何以又去弒魏帝,不禁毛骨悚然:“殺了殿下,可清除阻礙;若弒君成功,國中無儲,必將大亂啊!到時候便沒有什麽順承繼統,就只有成王敗寇了!”
如此居心叵測,恐不是一日之功。
崔文敬又道:“幸而你背後還有安國公,若真走到那一步,北境三十萬大軍……”
“不會有那一步。”元珩及時制止了他。國君尚在,言語一不小心就會觸碰禁區。他目中冰雪如凈,“我與慕容氏聯姻乃時局所需,不是用以黨爭的利器。就是坐上了儲君之位,是非仍舊不清,真相仍舊不明,又談何為政清明!”
景明寺是紮在他心裏的一根刺,必要把它拔出來。只是現在這案情看起來撲朔迷離,難以立時塵埃落定。
向無夜仍沒有回音,羽舟還在與他周旋。此人本就不受控制,他尋了兩年,到也不在乎這些天。
他原想晾著禦史臺,探其究竟拖著謝義的案子意欲何為,現下怕也要盡快上手了。
此時,雲靜剛在閣外指點下人裝好車,便進去問元珩什麽時候動身回府,繞過殿中屏風,就見寢宮的門緊閉。
許征候在門外,看見她過來,先是躬了個禮,見她直直走向寢宮,立刻攔下,半跪請罪:“尚書令大人在與殿下議事,王妃還是不要上前的好。”
雲靜楞了下,又一想自己是後院女眷,許是談話涉及密要,不便讓外人知,就把要問的話讓許征代為轉告,自己去懷玲宮裏了。
崔文敬走後,許征告訴元珩王妃來過。
元珩試著身上的傷已無礙,便命他傳話:“本王這幾日要處理謝義一案,暫留宿宮中,讓王妃不必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是錯覺麽?
這五個字的語氣不像在怪她離太遠。
從見他的第一眼起,他從裏到外,從頭到腳都是冷的,為何雲靜卻從這五個字中聽出一絲脆弱。
可脆弱也有很多種,或是不堪一擊,或是通透易碎,或是作繭自縛悔不當初……但他都不是。
是一種孤獨地挺立,是在身後群山巍峨、前方天高水遠的決然中夾雜的些許無奈。
還有某種柔軟的渴望。
殿外忽有一陣孩童的腳步聲在靠近,“五皇兄醒了就能帶我去玩兒嗎?我想去徐州……”
“先讓五哥把傷養好,別不懂事!”是一女子之音,清脆如鈴,好聽得很。
聽見有人來了,雲靜從元珩懷裏掙脫,站起身。
一個小人兒搗騰著碎步跑了進來,正是今日在祀典上大喊看見七皇兄玉佩的元琮。
他身後跟一年輕姑娘,身形高挑,梳著靈蛇髻,也是一身素服,見著雲靜便挽起她胳膊親切地叫慕容阿姊。看了元珩一眼,似覺出不對,立馬改口:“這下終於見著皇嫂真人兒了!”
雲靜反應了一下,才猜出這女子大概就是十公主懷玲,是賢妃獨女。她大婚時,懷玲還在皇陵依例為賢妃守孝,未趕回來。
賢妃沮渠氏原是北涼送來大魏和親的公主,三年前因難產去世,聽聞如若賢妃順利產子,幺皇子就不是十二殿下元琮了。
北涼早在十年前就已被大魏吞並,如今宮中尚在的北涼王族貴女就只剩八皇子元琪的生母,如今執掌後宮之權的慧貴妃。
邢總管同她提起過,寧貴妃與賢妃生前最是要好,賢妃誕下十公主後,體虛多病,公主曾一度養在安樂殿,寧貴妃待她視如己出,因此公主對寧貴妃的兩位皇子自然要比別人親近些。
雲靜好生端詳了下懷玲的樣貌。
不同於鮮卑王族女兒的秀美,她混合了生母的西域血統,高鼻深眼,那對雙眸泛著幽藍,晶瑩清澈,這獨妙的風姿絕對是宮城裏的孤品,怪不得父皇視她為掌上明珠。
元琮進殿之前,似乎看見了雲靜和元珩那一幕,黑黝黝的眼珠瞟了瞟兄嫂後,拽著元珩的手說:“皇兄,你和皇嫂趕快生個侄兒陪我玩兒!”
無忌童言引的懷玲放聲大笑,她才不管一旁無地自容的雲靜,只顧玩樂,“你皇兄傷的這麽重,怎麽給你生侄兒!”
“這倒是不影響。”劉太醫極正經地解釋,“就是傷口疼痛會帶來諸多不便。”
雲靜沒照鏡子,但此時的臉已燙得無知覺了。
元珩沒心情陪一整屋子人鬧嘴,問懷玲:“今日祀典怎麽沒見你?我記得,五天前你守孝日就已結束。”
懷玲面顯愧疚,說正是為此來解釋呢:“我從皇陵回來就上吐下瀉,午後高熱才退,誤了寧娘娘和七哥的祀典,這不聽說又出事了,趕快過來看看你。”
元珩見她臉色依舊暗沈,但人已是生龍活虎,便放心說好了就行。
轉而又沖元琮笑了笑,拍了下榻上的空位,讓他坐在自己跟前,和顏悅色問:“奕臨,你今日是什麽時候看見七皇兄玉佩的?”
“他們說殿裏起火了,我跑過去看,就發現了。”
元珩又問:“來之前,有人和你說過什麽話嗎?”
元琮認真點頭,“有,是母妃。母妃說父皇很看重寧娘娘和七皇兄,讓我不要在祭典上調皮,不然父皇會生氣。”
懷玲見元珩一連幾問奇怪得很,蹙眉道:“五哥別是毒入血髓,人也跟著癡傻了吧?他才八歲,能知道什麽!”
元琮一臉天真望著他。
元珩垂目思索,自己確實有些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能因為元琮是第一個跑過去指石頭的人就胡亂猜疑。那石頭放在如此醒目的地方,誰走近都會發現,不是元琮,也會有別人。
劉太醫要給元珩換藥,把殿裏的人都請了出去,本來沒打算讓雲靜走,結果一不留神兒,人被懷玲拽走了。
懷玲看上去很喜歡雲靜:“月前父皇送了我一套魯班鎖,我怎麽也解不開,嫂嫂快來我宮裏指點一二。婢子們剛熬好了酪漿,我這幾日病著也沒口福,正好你嘗嘗。”
雲靜無奈,被她一路拉入寢宮。
這十公主雖有一副傾國傾城的絕色容顏,但舉手投足卻不拘小節,是個率真脾性,招呼好雲靜吃喝,就把那套魯班鎖拿來讓她解,“父皇總說我沒耐性,三天兩頭拿這些東西考我。之前給了我副玉連環,我憋在屋裏整整一天也沒琢磨出來,婢子們見不得我受折磨,說這連環摔地上砸碎就算解開了,容易得很。可這魯班鎖砸也砸不開呀。”
她這番話甚是可愛,把雲靜逗樂了,“那連環若是玉制的能摔,換做金銀的你想摔也摔不碎啊。這是婢子們為討你歡心,出的懶主意罷了。細活都是要見真功夫的,一步步來才有成就感吶。況且這魯班鎖拆起來不難,只要找到突破口,牽一發就會動全身了。”她隨手拿起個十四根鎖,一掰最上方的橫木,整個鎖就如松了般散開。
懷玲不停拍手喊妙,又拿起一個心鎖,這兒敲敲,那兒掰掰,很快便找到下面能推動的木塊。
她身後的傅母高興道:“也是奇了,先前陛下派幾位郎官為公主講這機關妙計,她聽得直打瞌睡,越王妃幾句話就把公主降服,看來公主是找到投緣的人啦!”
素日裏,懷玲見多了那些忸怩做作的貴女,雲靜亭亭孑立,親和大方的模樣讓她眼前一亮,竟揚起下巴控訴起聖上來:“父皇這次倒是疼了五哥一回,指給他一個好王妃。”
雲靜怕她言語有僭越,趕緊勸她喝湯藥,但懷玲不以為然,拍著她的手背保證:“嫂嫂,五哥一向謹身清正,你千萬別信外面那些傳言。”
看來,外界對元珩的議論,公主也心知肚明。
自嫁入王府,已無人敢當著雲靜的面碎語。這半月來的短暫相處,她雖摸不透元珩性情,但先前聽到的那些議論,確實無理無據能讓人盡信。
只是她仍不明白,眾人沖著一位皇子非議,陛下和寧貴妃為何不想法制止,便委婉問懷玲:“世人對殿下這些不敬之詞一直如此荒誕嗎?”
“寧娘娘在的時候其實還好,景明寺一案後就嚴重起來。”懷玲深嘆,“五哥從小不打眼,也不愛圍在父皇身邊,只要不惹麻煩,父皇都是放任自流。不過男兒在世總歸要成家立業,這次八成是他表了誠心要盡孝,父皇一高興,就賜給他這麽出眾的嫂嫂。”
“而且……”她又驚喜道,“方才我去給父皇問安時,父皇正和朝臣們議今日遇刺一案,還說五哥替他擋刀勇氣可嘉,要重賞他呢!”
即便父子多年生疏,感情淡薄,元珩還是會義無反顧沖上去竭救。
只是出於本能。
今日魏帝身邊嬪妃子女站了一群,而最終擋在前的只有他這位不受疼愛的五子。
不過擋了一刀是不假,可雲靜看得清楚,那刺客最開始是準備對元珩下手的。
懷玲說:“父皇已命都官部和廷尉寺查清此案,聽說只這半日就有些眉目了。朝中誰人不知,這兩位主官辦案雷厲風行,手段堪稱一絕。”見雲靜眉間愁聚,她立刻讓婢子盛了碗酪漿端過去,“這可是弒君大案,參與者皆是重罪,定讓他們償還五哥受的傷!”
元珩回京還無多時日,怎就招來了殺身之禍?
還有謝義一案,那時雲靜急於讓他證清白,相助他作了偽證也並未多想。現在看來,他對所行之事似乎有所隱瞞。
公主的酪漿與鮮卑人愛喝的味道略有差別,濃郁但少甜味,雲靜想著案子心不在焉,也沒嘗出什麽滋味。
元珩傷勢好轉,與雲靜留在天安殿也不是辦法。但魏帝憂心,不肯放他回府,允他挪去端門外的朱明閣暫住,還特意囑咐讓他聽完弒君案的結果再回去。
這日,廷尉寺丞王宥堂站在朱明閣門外等著迎接魏帝,與他一起的還有都官尚書狄顥。
兩人寧肯頂著大太陽說悄悄話,也不敢靠近涼爽的門口。
王宥堂話裏總帶軟刺:“三法司許是與越王殿下犯沖,近來大案一個接一個他都沾邊兒。謝義的案子還沒結,又來一個弒君案,本寺前半年加起來都沒這兩個月忙活,以後還是離這位殿下遠些為好。”
狄顥面朝廊柱,整個人就如一座木雕,渾身上下看不出哪兒動,只有嘴,“如今謝義案的監審權在越王手中,這弒君案還得給他個交待。王大人看越王是煞星,可在越王眼裏,三法司可是人家的福星呢。都說盧氏好景不長,但鄭、王兩家也別高興得太早,你以為如今最大的獲益者是誰……”他終於動了一根手指,朝閣內戳了戳,“咱們為這兩個案子忙得頭腳倒懸,那都是給裏頭那位當墊腳石呢。”
剛說沒幾句,魏帝就從端門出來了,身後還跟著崔文敬。走到近前,王宥堂和狄顥躬身隨駕進了朱明閣。
元珩見魏帝忽至,趕忙拜下去,卻被魏帝免了禮,直接命王、狄二人稟起案子的結果來。
“刺客法號濟釋,七年前入昭玄寺。據沙門統與其他僧人供述,從未發現此人舉止行跡有任何異常,也並不知曉他為何要行刺。起火的經幡就在他身後,可以推斷出是他一人所為。那日,入殿誦經的二十位僧人,均為昭玄寺高階僧人,無案底前科,履歷清白。”
“兇器呢?”元珩問起疑點,“入殿搜身時沒發現嗎?”
王宥堂回道:“是玄龍內使親自搜的身,臣等已問過內使幾位統領,刺客入殿時並未攜兇器。而這類短刀在宮中常見,極有可能在僧人入殿前就已經藏匿於殿中,但能提前進入殿內的侍官和宮女不計其數。”
玄龍內使只遵聖命,三位統領兆東、兆南和兆北都是魏帝心腹,若在這種事上下文章,魏帝恐早就性命不保了。
狄顥上前一揖,“刺客已死,線索並不明朗,也追查不出所以然。但臣鬥膽推測,因當年景明寺一案,許多不辯是非的僧侶,對陛下處置昭玄寺心懷不滿,難免有一兩個偏激著魔的會做出這等蠢事來。”
“大膽!”魏帝狠厲喝道,“那可是朕的貴妃皇子!出事時昭玄寺侍奉不周,救助不力,當為死罪!看來這昭玄寺又該清理了……傳旨,昭玄寺沙門統瀆職罷黜,祀典當日入殿誦經的僧人全部杖殺!”
傷口一陣刺痛,血霎時湧向頭頂,元珩只覺雙眼暈眩,額角炸裂。
魏帝見他臉色仍未恢覆,便囑咐劉仞,待殿下回府後要派得力醫官覆診,及時將殿下病情上呈禦前,不可輕視。
言訖,帶著一眾官員離開。
崔文敬自稱要過問一下外甥病情,單獨留下了。
此案已結,元珩的面色依舊沒有舒展,崔文敬坐在榻前問:“殿下對陛下的處置不滿?”
“我怎敢!”元珩勉強牽了下唇角,“五年前,父皇一氣之下血洗昭玄寺,眾多官員被判死罪,嵇老禦史死諫都無力挽回,即便萬般不滿又有何用!”他冷笑,“母妃和七弟無辜,但那些被冤至死的朝臣僧人又何其無辜!若母妃知道還有這麽多無辜鮮血為自己陪葬,恐怕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我不想親人死得不明不白,也不願喪失底線,嗜血無情!”
他告訴崔文敬刺客起先要殺的人是自己,還有回京後,算上盛師爺逃跑那次被人圍剿,這已是第二次遭毒手。
崔文敬氣得直咬牙:“如此單人獨馬的行刺,鮮少能查出真相。如受人指使,這類暗衛泰半都是極早被安插,一朝得令參與行動,無所謂是否得手,終會自盡了事。”
謀劃之人像是十分了解魏帝,若行事不成,魏帝自會下殺令,可能留下的線索就一並被清除掉,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元珩安慰舅父也不用太擔心:“此等行刺勝算雖大,但過於冒險,繼續兵行險招,恐引火上身遭疑。事不過三,若他是個聰明人,接下來便不會再有動作了。”
崔文敬越想越覺得可怖,這人隱在暗處,生怕元珩回京重新徹查景明寺一案,所以才千方百計要他的命。
又想到那刺客何以又去弒魏帝,不禁毛骨悚然:“殺了殿下,可清除阻礙;若弒君成功,國中無儲,必將大亂啊!到時候便沒有什麽順承繼統,就只有成王敗寇了!”
如此居心叵測,恐不是一日之功。
崔文敬又道:“幸而你背後還有安國公,若真走到那一步,北境三十萬大軍……”
“不會有那一步。”元珩及時制止了他。國君尚在,言語一不小心就會觸碰禁區。他目中冰雪如凈,“我與慕容氏聯姻乃時局所需,不是用以黨爭的利器。就是坐上了儲君之位,是非仍舊不清,真相仍舊不明,又談何為政清明!”
景明寺是紮在他心裏的一根刺,必要把它拔出來。只是現在這案情看起來撲朔迷離,難以立時塵埃落定。
向無夜仍沒有回音,羽舟還在與他周旋。此人本就不受控制,他尋了兩年,到也不在乎這些天。
他原想晾著禦史臺,探其究竟拖著謝義的案子意欲何為,現下怕也要盡快上手了。
此時,雲靜剛在閣外指點下人裝好車,便進去問元珩什麽時候動身回府,繞過殿中屏風,就見寢宮的門緊閉。
許征候在門外,看見她過來,先是躬了個禮,見她直直走向寢宮,立刻攔下,半跪請罪:“尚書令大人在與殿下議事,王妃還是不要上前的好。”
雲靜楞了下,又一想自己是後院女眷,許是談話涉及密要,不便讓外人知,就把要問的話讓許征代為轉告,自己去懷玲宮裏了。
崔文敬走後,許征告訴元珩王妃來過。
元珩試著身上的傷已無礙,便命他傳話:“本王這幾日要處理謝義一案,暫留宿宮中,讓王妃不必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