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第6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06章 第6章
“陛下賜婚了?”
慕容煜回府後,雲啟聽聞父親被召進宮為的竟是此事,一時難以置信。
父子站在內府花園的湖心亭,看雨水淅瀝成簾,朦朧浸潤著雁北帝都,令人恍如錯入江南。
回想方才在天安殿面聖的情景,慕容煜此時再與長子談起,身上的惶冷之意覆又泛起。
他向魏帝說明女兒已與裴家定親,再嫁越王恐折皇家顏面。
而魏帝笑言不在乎,回頭會親自向裴老太師解釋。
他稱女兒自小喪母,養在鄉下,缺乏管教言行無狀,配不上殿下。
而魏帝卻說無妨,自己那五子常在山野閑蕩,也是個無約束的。
他苦道女兒今後若隨五殿下雲游四海,父女鮮少見面,難解相思。
而魏帝則讓他放心,已令越王定居京師,以後不會遠行。
他還要尋理由拒婚,誰知魏帝滿臉不悅,“行了!與朕做兒女親家可是光宗耀祖求而不得的幸事,怎麽到了安國公頭上卻一而再三推拒,難道是瞧不上這樁婚事?”
慕容煜趕忙認錯,不敢多語。
皇家向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聯姻,如果不是為著兒女情長,那這姻親便不能算作家事,魏帝定是有意為之。
薄煙霏雨在慕容煜眉間凝成一縷覆雜愁緒,有昭著的憐愛,還有一抹愛極而生的擔憂。
他默默坐於石凳上,對長子和緩道:“戰場廝殺,刀劍無眼,你最是清楚。沛梵雖出身將門,但為父從未對她予過精忠報國、立功揚名的厚望,只願她一生安穩自在。此前,幾位皇子都曾向我以姻親之聯示好,我只得把沛梵藏起來,再給她尋門親綁著,一來不願你繼母過分為難,二來就是想向陛下表明我慕容煜絕不涉黨爭。”
雲啟最能體味父親的良苦用心,長嘆:“北境軍四十萬鐵騎太過誘人,陛下豈會不知,被誰拉攏都不如親自掌控。”
慕容煜扶上前額,心事飛掠而過。
領兵作戰,輔佐君主近三十年,朝中怕是沒有幾人比他更了解這位君王。作為助其榮登大寶的功臣,若不是自己謹言慎行,藏鋒斂銳這麽些年,也難保不落得個鳥盡弓藏的慘淡下場。
他,北境軍,作為臣下,永遠都只是君王手中的一把利器。
慕容煜起身走向亭外,一手搭在湖邊的玉欄上,口中碎念了幾聲:“越王……”他在盡力拼湊與此人有關的記憶,“要不是那流言,為父都快把這位殿下給忘了……”
雲啟也跟著回憶:“越王殿下常年不在京師,頗有些神秘,許多朝臣對他的為人都不甚了解,孩兒也與他並無交情……”
“孩兒只記得當年審理景明寺一案時,雖種種跡象表明梁王有謀反之心,策劃此案最是可疑,但陛下還未下詔處置,越王便借探望皇叔之名,用一杯毒酒令梁王慘死獄中。要知道,梁王無子,越王是他最喜歡的侄兒,如此狠心,想想都令人齒寒。梁王死後,此案便也了結,陛下為顧顏面,雖稱梁王是畏罪自盡,罪名就此坐實,但眾人頗有微詞,覺得越王無顧朝廷法度,唯心行事,若今後肆虐成性,後果不堪設想。”
慕容煜的心像被狠狠抻了一下,但又要找理由說服自己:“殺母之仇啊……越王那時年紀還小,一時悲慟為母弟報仇也情有可原。再說那寧貴妃乃崔相之女,賢德之名在外,教養子女不會如此不齒,可能另有隱情吧……”說到最後似是覺得話越說越糊塗,心煩地擺擺手,叫著罷了罷了,多說無用,命該如此。
他轉身,惆悵地拍了拍長子肩頭,“沛軒,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註)。”雲啟接了後半句。
為著數代人鎮守邊疆的功業,頂著慕容氏全族的人頭,該怎麽辦還怎麽辦。
慕容煜回頭,看了眼雲靜空蕩蕩的閨房,吩咐:“今日天色已晚,聖旨也不會急下,明日一早,讓你三弟把沛梵從佛寺接回府備婚吧。”
雲啟應過,目送父親遠去。
他剛要撐傘,卻發現雨早就停了。天邊升起一輪皎月,映在湖面上,亮起粼粼微光。
翌日一早,慕容雲祥就套了馬車,趕去長覺寺接雲靜。
而此時的端門外,元珩及眾皇子臣工列隊入殿早朝。
他與雲靜的三日約已至,她沒有來還折扇,照理會現身朝堂。
太極殿環繞群臣山呼的回響,魏帝身著玄色十二章紋纁裳端坐中央高處,俯瞰殿內眾人。金頭獸面的玄龍內使肅立四周,透著不可靠近的威嚴。階下,眾皇子叩拜於前,天家子嗣,朝服金冠,樣貌氣度皆是不凡。
魏帝看著幾個英姿勃發的兒子,笑得合不攏嘴,目光依次向朝臣身上掃過,最終凝在裴旸身上,“小裴卿,徐州老夫婦告禦狀一案,可查出些眉目了?”
金階不遠處,身著紫袍的年輕中尉穩步出列,冷峻的臉上,一對如玉雙眸緩慢擡起,淩厲眼尾的透徹冷意,讓他身邊方寸都令人生畏。
裴旸不急不緩奏道:“啟稟陛下,臣此次派一名侍禦史(註2)前往徐州查案,卻一路被人跟蹤,多次險遭暗殺,怕是有人百般阻撓,致禦史臺取證艱難。”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都慨嘆裴大人果然身居高位,這等隱情也敢擺在明面上,當真膽識過人。沒準兒謝義的靠山或派出殺手的人就在人群中呢。
魏帝微怒,“膽敢刺殺禦史?查明兇手後可就地斬殺,不必來回朕!”
見聖上亮了尚方寶劍,臣子們霎時噤聲。
此時,隊列後一內侍走入殿中,附耳與龐玉說了些什麽。
魏帝又轉向六皇子問道:“老六,聽聞幾日前,你率豹騎衛在城郊處置了不少暴匪,是否與禦史被追殺有關,可有報禦史臺和都官部(註3)查明?”
一朝君主果然手眼通天,什麽都知曉。
代王正要上前回稟,見龐玉在魏帝邊上耳語了幾句。
魏帝驚疑地挑了挑眉頭,略一思索,命:“傳!”
龐玉擡首,中氣十足:“帶人進殿!”
語畢,大殿的門被打開,燦耀的日光中走入一襲天碧色裙裳。門緩緩關上,光散去後,露出慕容雲靜秀致的臉龐。她走至階下,落落大方提著裙擺跪拜。
武臣中,慕容煜父子皆是一楞,訝異到無計可施,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
入殿的雲靜渾然不知,三弟已趕到長覺寺接她回府待詔,不想卻撲了個空。
她一眼瞥見皇子列裏有個蒙面的恁恨之人,正朝她站立的方向微微偏首。
魏帝命她平身,開門見山直問:“你方才托人稟朕,親眼所見代王捉拿的暴匪實則欲刺殺皇子。事關重大,你所言可屬實?
雲靜答:“稟陛下,臣女絕無虛言!”
魏帝問:“暴匪要刺殺的是哪位皇子啊?”
雲靜略微轉身,目光停留在元珩身上。
忽然,她將目光一移,望向六皇子道:“他們要殺的人,正是代王殿下!”
代王元瑞先是楞了下,後瞟了身旁的元珩一眼,不語。
這兩日,雲靜苦心琢磨“移花接木,一箭雙雕”究竟是什麽意思。一箭雙雕不難猜,元珩想憑此事獲利,順便在聖上面前證她二人清白。
但他到底想獲什麽利?
回京那晚,他看見代王後,輕易便亮了身份,說明他對朝中局勢一清二楚,知道那些黑衣人不是代王的人,而代王為何偏又出現的那樣巧,只能證明代王也想捉拿黑衣人,回頭再可扣上“刺殺五皇子”的罪名,扳到自己的對手罷了。
而元珩不想讓這扳倒對手的機會,落在代王手上。
他知道雲靜是個局外人,也必不會讓她描述更多細節,只要有她這個“證人”在場便可。
雲靜又說:“當晚看見代王殿下遇刺的不止臣女一人,還有越王殿下。”
話音既遞給了對方,元珩便接招,上前一步道:“兒臣那晚回京,於京郊遇見六弟,他說正忙著抓捕謝義一案的證人。兒臣想,六弟既控豹騎衛,協助禦史臺辦案,強京畿巡防乃是天責,便與六弟同行,沒想到竟有人要對六弟痛下殺手。”
雲靜面露懼色,顫抖著說:“臣女也是在那晚回京,恰巧撞見兩位殿下,那幫黑衣殺手不管不顧還要殺臣女,幸得越王殿下相救。”
代王見他倆一唱一和的樣子,默默翻了個白眼,心底一笑:一個一本正經,一個楚楚可憐,都在胡說八道。
但他只能全盤接下這番說辭,因為盼謝義同黨落馬的心思是何等急切。
魏帝猶疑地望向代王,“老六,果真如此?那名人證又在哪兒?”
元瑞出列,拱手道:“五皇兄和慕容姑娘所言句句屬實,這謝義實在膽大包天,應立即拘押,送京候審!人證……”他根本不知道什麽人證,但老五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估摸著在他手裏,當下只能先回話,“人證現在我處養傷,待他傷好後,兒臣會立即移送小裴大人。”
雲靜聽見“小裴大人”幾個字,驟然擡目。
她向列隊前方掃了一圈,高階官員皆是一身深紫官袍,手握笏板頷首站立,與他幾年沒見,單看背影似乎有些認不清了。
這時,魏帝沈下臉,雙目閃著厲色,“阻撓禦史查案,甚至刺殺皇子,如此大罪,豈能輕饒!“
“父皇!”八皇子楚王突然跳了出來,“兒臣以為,縱然六哥遇刺,但尚不能證實刺客與此案有關,許是六哥的私怨呢?怕是還需詳查。”他又轉問元瑞,“不知那晚六哥是否審問過捉拿的刺客?”
元瑞眨巴了下那雙彎月眼,“一個活口都沒有。”
楚王輕笑,“死無對證的事,誰都可以空口憑說。”
元瑞理了理袖口,勾唇,意有所指道:“說起那些黑衣人還真是忠肝義膽,眼見被俘,服毒自殺,也不知是聽命哪位權勢滔天的主子啊。”
魏帝背倚龍座,威目下垂,太極殿內一片靜默。
許久,他笑了幾聲道:“京畿重地,還都是些高手,若不是和此案有關,誰會頂著誅九族的大罪行刺皇子?此案已涉及皇子安危,需從嚴監審。中書省擬旨——立即拘押徐州刺史謝義,送京交禦史臺、都官部和廷尉寺三法司嚴審,人證物證由禦史臺和都官共同監管!”
三法司主官出列領旨時,雲靜才看清三人中最年輕的那道身影。
裴郎君是言官,雖不似習武之人英武,卻是滿身蕭肅,翩翩而立。他沒轉身,雲靜僅憑多年前模糊的記憶回想他的容貌,印象裏,很是儀表堂堂。
龍椅上,魏帝思忖了片刻,威目凝在元珩身上,“此案非同小可,特由越王全程監審,務必明了!”
楚王立刻急著上言:“父皇,那晚五皇兄也在場,讓他監審此案恐有失公允!兒臣願監審此案,為父皇分憂……”
“老八——”楚王話音未落,便聽魏帝低沈喚了他一聲。
這一聲聽似再尋常不過的平靜,卻突然令楚王感到一絲戰栗,膝蓋一彎,跪應道:“兒臣在!”
魏帝笑望著他反問:“有失誰的公允?”隨後,前移上身,緊盯八子,不緊不慢道,“謝義的嗎?”
寶座上的這位君王,曾在先帝諸王奪儲的血戰中,廝殺出一條通向至尊之位的大道。登基後施展雄才大略,平定北境邊陲,起兵南伐,以至如今南朝絲毫不敢有所僭越。執掌生殺大權二十餘年,焉能不知階下之人心懷鬼胎。
重臣頭埋的極低,無人再敢言語。
魏帝並未理睬他,宣道:“此事朕已定奪,不可更改!”後又問向各臣工:“還有何事要奏?”
元珩突然跪奏:“那晚六弟遇刺之時,兒臣曾救過慕容姑娘,但不知為何會招致流言四起。眼下諸事明了,兒臣與姑娘僅有一面之緣,還請父皇做主,證我二人清白!
一旁的元瑞眼望天,摸了摸鼻梁。
在文武百官面前談及兒女情長,竟讓魏帝的心一時軟下來,慈笑著說:“昨日,朕已與崔卿和安國公商議,決定將慕容氏許給你。既然你二人都在場,朕正好命中書即刻下詔——”
“欽定安國公嫡次女為越王正妃,務必於貴妃祀典之前完婚,以告慰至親。以後誰再敢說慕容氏是奕塵的寵妾,杖責八十!”
旨意來得突然,元珩的身影乍然凝固。
雲靜一急,磕頭想要挽回:“陛下有所不知,臣女與禦史中尉裴大人早有婚約!”
“朕知道。”魏帝雲淡風輕,指了指裴旸問,“裴愛卿是當事人,不知你有何說辭?”
裴旸不慌不忙走出,深揖一禮回稟:“越王殿下乃天家之子,臣與殿下尚有君臣之別,哪有資格與殿下相提並論。既是陛下旨意,臣自當遵從,然在此恭賀越王殿下了!”
他此言真誠無暇,毫不留私,聽的雲靜心頭發緊,撐在地上的掌心全是冷汗。
聖旨已下,哪家臣子會愚蠢到敢得罪陛下。
她斜睨了眼元珩,寄希望於這位五殿下當廷拒婚,於皇室樊籠中放她飛去,誰想那蒙住的半邊臉辨不出半分顏色,跪在那兒無動於衷。
也是了,王府裏缺個嫡妻,娶誰不是娶,犯不著當著眾臣忤逆聖意。
魏帝卻欣悅得很,又命祠部選好吉日,務必禮數周全。後見無事奏報,便揮手散朝了。
出了大殿,崔文敬叫住元珩:“舅父私自做主,請陛下賜了這樁婚事,殿下勿怪。”
元珩本不願在這些私事上做文章,但迫於局勢,他明白舅父能順利為他爭取到安國公這個軍方立場,天時地利人和缺一樣都不行,笑著搖頭說怎會怪罪:“王妃入府後,本王供著敬著,好吃好喝待著便可,花不了太多心思。”
“舅舅從前不是說過麽,若想不溺於深淵,就得守住一方天地,自主沈浮。朝堂兇險,羽翼完備才可一爭。”他遠眺宮門,眸中帶刃,言語犀利,“不然,那景明寺下的亡靈,永遠都只能是孤魂野鬼!”
舊人舊事忽現,崔文敬滿眼悵然,望著元珩遠去的背影,頓覺艱難,暗自長嘆。
元珩走出端門,灰暗穹宇早已變回了平城獨有的澄澈碧天。
他忽然停駐,看見馬車邊立著一抹與天同色的俏麗身影。他的準王妃正透過幃帽白紗憤恨地盯著他。
少頃,她不再理他,鉆入馬車,徐徐駛離宮門。
馬車轉彎時,突從窗牖裏飛出一個東西。
他走近一看,居然是自己那把牙骨折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陛下賜婚了?”
慕容煜回府後,雲啟聽聞父親被召進宮為的竟是此事,一時難以置信。
父子站在內府花園的湖心亭,看雨水淅瀝成簾,朦朧浸潤著雁北帝都,令人恍如錯入江南。
回想方才在天安殿面聖的情景,慕容煜此時再與長子談起,身上的惶冷之意覆又泛起。
他向魏帝說明女兒已與裴家定親,再嫁越王恐折皇家顏面。
而魏帝笑言不在乎,回頭會親自向裴老太師解釋。
他稱女兒自小喪母,養在鄉下,缺乏管教言行無狀,配不上殿下。
而魏帝卻說無妨,自己那五子常在山野閑蕩,也是個無約束的。
他苦道女兒今後若隨五殿下雲游四海,父女鮮少見面,難解相思。
而魏帝則讓他放心,已令越王定居京師,以後不會遠行。
他還要尋理由拒婚,誰知魏帝滿臉不悅,“行了!與朕做兒女親家可是光宗耀祖求而不得的幸事,怎麽到了安國公頭上卻一而再三推拒,難道是瞧不上這樁婚事?”
慕容煜趕忙認錯,不敢多語。
皇家向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聯姻,如果不是為著兒女情長,那這姻親便不能算作家事,魏帝定是有意為之。
薄煙霏雨在慕容煜眉間凝成一縷覆雜愁緒,有昭著的憐愛,還有一抹愛極而生的擔憂。
他默默坐於石凳上,對長子和緩道:“戰場廝殺,刀劍無眼,你最是清楚。沛梵雖出身將門,但為父從未對她予過精忠報國、立功揚名的厚望,只願她一生安穩自在。此前,幾位皇子都曾向我以姻親之聯示好,我只得把沛梵藏起來,再給她尋門親綁著,一來不願你繼母過分為難,二來就是想向陛下表明我慕容煜絕不涉黨爭。”
雲啟最能體味父親的良苦用心,長嘆:“北境軍四十萬鐵騎太過誘人,陛下豈會不知,被誰拉攏都不如親自掌控。”
慕容煜扶上前額,心事飛掠而過。
領兵作戰,輔佐君主近三十年,朝中怕是沒有幾人比他更了解這位君王。作為助其榮登大寶的功臣,若不是自己謹言慎行,藏鋒斂銳這麽些年,也難保不落得個鳥盡弓藏的慘淡下場。
他,北境軍,作為臣下,永遠都只是君王手中的一把利器。
慕容煜起身走向亭外,一手搭在湖邊的玉欄上,口中碎念了幾聲:“越王……”他在盡力拼湊與此人有關的記憶,“要不是那流言,為父都快把這位殿下給忘了……”
雲啟也跟著回憶:“越王殿下常年不在京師,頗有些神秘,許多朝臣對他的為人都不甚了解,孩兒也與他並無交情……”
“孩兒只記得當年審理景明寺一案時,雖種種跡象表明梁王有謀反之心,策劃此案最是可疑,但陛下還未下詔處置,越王便借探望皇叔之名,用一杯毒酒令梁王慘死獄中。要知道,梁王無子,越王是他最喜歡的侄兒,如此狠心,想想都令人齒寒。梁王死後,此案便也了結,陛下為顧顏面,雖稱梁王是畏罪自盡,罪名就此坐實,但眾人頗有微詞,覺得越王無顧朝廷法度,唯心行事,若今後肆虐成性,後果不堪設想。”
慕容煜的心像被狠狠抻了一下,但又要找理由說服自己:“殺母之仇啊……越王那時年紀還小,一時悲慟為母弟報仇也情有可原。再說那寧貴妃乃崔相之女,賢德之名在外,教養子女不會如此不齒,可能另有隱情吧……”說到最後似是覺得話越說越糊塗,心煩地擺擺手,叫著罷了罷了,多說無用,命該如此。
他轉身,惆悵地拍了拍長子肩頭,“沛軒,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註)。”雲啟接了後半句。
為著數代人鎮守邊疆的功業,頂著慕容氏全族的人頭,該怎麽辦還怎麽辦。
慕容煜回頭,看了眼雲靜空蕩蕩的閨房,吩咐:“今日天色已晚,聖旨也不會急下,明日一早,讓你三弟把沛梵從佛寺接回府備婚吧。”
雲啟應過,目送父親遠去。
他剛要撐傘,卻發現雨早就停了。天邊升起一輪皎月,映在湖面上,亮起粼粼微光。
翌日一早,慕容雲祥就套了馬車,趕去長覺寺接雲靜。
而此時的端門外,元珩及眾皇子臣工列隊入殿早朝。
他與雲靜的三日約已至,她沒有來還折扇,照理會現身朝堂。
太極殿環繞群臣山呼的回響,魏帝身著玄色十二章紋纁裳端坐中央高處,俯瞰殿內眾人。金頭獸面的玄龍內使肅立四周,透著不可靠近的威嚴。階下,眾皇子叩拜於前,天家子嗣,朝服金冠,樣貌氣度皆是不凡。
魏帝看著幾個英姿勃發的兒子,笑得合不攏嘴,目光依次向朝臣身上掃過,最終凝在裴旸身上,“小裴卿,徐州老夫婦告禦狀一案,可查出些眉目了?”
金階不遠處,身著紫袍的年輕中尉穩步出列,冷峻的臉上,一對如玉雙眸緩慢擡起,淩厲眼尾的透徹冷意,讓他身邊方寸都令人生畏。
裴旸不急不緩奏道:“啟稟陛下,臣此次派一名侍禦史(註2)前往徐州查案,卻一路被人跟蹤,多次險遭暗殺,怕是有人百般阻撓,致禦史臺取證艱難。”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
都慨嘆裴大人果然身居高位,這等隱情也敢擺在明面上,當真膽識過人。沒準兒謝義的靠山或派出殺手的人就在人群中呢。
魏帝微怒,“膽敢刺殺禦史?查明兇手後可就地斬殺,不必來回朕!”
見聖上亮了尚方寶劍,臣子們霎時噤聲。
此時,隊列後一內侍走入殿中,附耳與龐玉說了些什麽。
魏帝又轉向六皇子問道:“老六,聽聞幾日前,你率豹騎衛在城郊處置了不少暴匪,是否與禦史被追殺有關,可有報禦史臺和都官部(註3)查明?”
一朝君主果然手眼通天,什麽都知曉。
代王正要上前回稟,見龐玉在魏帝邊上耳語了幾句。
魏帝驚疑地挑了挑眉頭,略一思索,命:“傳!”
龐玉擡首,中氣十足:“帶人進殿!”
語畢,大殿的門被打開,燦耀的日光中走入一襲天碧色裙裳。門緩緩關上,光散去後,露出慕容雲靜秀致的臉龐。她走至階下,落落大方提著裙擺跪拜。
武臣中,慕容煜父子皆是一楞,訝異到無計可施,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
入殿的雲靜渾然不知,三弟已趕到長覺寺接她回府待詔,不想卻撲了個空。
她一眼瞥見皇子列裏有個蒙面的恁恨之人,正朝她站立的方向微微偏首。
魏帝命她平身,開門見山直問:“你方才托人稟朕,親眼所見代王捉拿的暴匪實則欲刺殺皇子。事關重大,你所言可屬實?
雲靜答:“稟陛下,臣女絕無虛言!”
魏帝問:“暴匪要刺殺的是哪位皇子啊?”
雲靜略微轉身,目光停留在元珩身上。
忽然,她將目光一移,望向六皇子道:“他們要殺的人,正是代王殿下!”
代王元瑞先是楞了下,後瞟了身旁的元珩一眼,不語。
這兩日,雲靜苦心琢磨“移花接木,一箭雙雕”究竟是什麽意思。一箭雙雕不難猜,元珩想憑此事獲利,順便在聖上面前證她二人清白。
但他到底想獲什麽利?
回京那晚,他看見代王後,輕易便亮了身份,說明他對朝中局勢一清二楚,知道那些黑衣人不是代王的人,而代王為何偏又出現的那樣巧,只能證明代王也想捉拿黑衣人,回頭再可扣上“刺殺五皇子”的罪名,扳到自己的對手罷了。
而元珩不想讓這扳倒對手的機會,落在代王手上。
他知道雲靜是個局外人,也必不會讓她描述更多細節,只要有她這個“證人”在場便可。
雲靜又說:“當晚看見代王殿下遇刺的不止臣女一人,還有越王殿下。”
話音既遞給了對方,元珩便接招,上前一步道:“兒臣那晚回京,於京郊遇見六弟,他說正忙著抓捕謝義一案的證人。兒臣想,六弟既控豹騎衛,協助禦史臺辦案,強京畿巡防乃是天責,便與六弟同行,沒想到竟有人要對六弟痛下殺手。”
雲靜面露懼色,顫抖著說:“臣女也是在那晚回京,恰巧撞見兩位殿下,那幫黑衣殺手不管不顧還要殺臣女,幸得越王殿下相救。”
代王見他倆一唱一和的樣子,默默翻了個白眼,心底一笑:一個一本正經,一個楚楚可憐,都在胡說八道。
但他只能全盤接下這番說辭,因為盼謝義同黨落馬的心思是何等急切。
魏帝猶疑地望向代王,“老六,果真如此?那名人證又在哪兒?”
元瑞出列,拱手道:“五皇兄和慕容姑娘所言句句屬實,這謝義實在膽大包天,應立即拘押,送京候審!人證……”他根本不知道什麽人證,但老五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的,估摸著在他手裏,當下只能先回話,“人證現在我處養傷,待他傷好後,兒臣會立即移送小裴大人。”
雲靜聽見“小裴大人”幾個字,驟然擡目。
她向列隊前方掃了一圈,高階官員皆是一身深紫官袍,手握笏板頷首站立,與他幾年沒見,單看背影似乎有些認不清了。
這時,魏帝沈下臉,雙目閃著厲色,“阻撓禦史查案,甚至刺殺皇子,如此大罪,豈能輕饒!“
“父皇!”八皇子楚王突然跳了出來,“兒臣以為,縱然六哥遇刺,但尚不能證實刺客與此案有關,許是六哥的私怨呢?怕是還需詳查。”他又轉問元瑞,“不知那晚六哥是否審問過捉拿的刺客?”
元瑞眨巴了下那雙彎月眼,“一個活口都沒有。”
楚王輕笑,“死無對證的事,誰都可以空口憑說。”
元瑞理了理袖口,勾唇,意有所指道:“說起那些黑衣人還真是忠肝義膽,眼見被俘,服毒自殺,也不知是聽命哪位權勢滔天的主子啊。”
魏帝背倚龍座,威目下垂,太極殿內一片靜默。
許久,他笑了幾聲道:“京畿重地,還都是些高手,若不是和此案有關,誰會頂著誅九族的大罪行刺皇子?此案已涉及皇子安危,需從嚴監審。中書省擬旨——立即拘押徐州刺史謝義,送京交禦史臺、都官部和廷尉寺三法司嚴審,人證物證由禦史臺和都官共同監管!”
三法司主官出列領旨時,雲靜才看清三人中最年輕的那道身影。
裴郎君是言官,雖不似習武之人英武,卻是滿身蕭肅,翩翩而立。他沒轉身,雲靜僅憑多年前模糊的記憶回想他的容貌,印象裏,很是儀表堂堂。
龍椅上,魏帝思忖了片刻,威目凝在元珩身上,“此案非同小可,特由越王全程監審,務必明了!”
楚王立刻急著上言:“父皇,那晚五皇兄也在場,讓他監審此案恐有失公允!兒臣願監審此案,為父皇分憂……”
“老八——”楚王話音未落,便聽魏帝低沈喚了他一聲。
這一聲聽似再尋常不過的平靜,卻突然令楚王感到一絲戰栗,膝蓋一彎,跪應道:“兒臣在!”
魏帝笑望著他反問:“有失誰的公允?”隨後,前移上身,緊盯八子,不緊不慢道,“謝義的嗎?”
寶座上的這位君王,曾在先帝諸王奪儲的血戰中,廝殺出一條通向至尊之位的大道。登基後施展雄才大略,平定北境邊陲,起兵南伐,以至如今南朝絲毫不敢有所僭越。執掌生殺大權二十餘年,焉能不知階下之人心懷鬼胎。
重臣頭埋的極低,無人再敢言語。
魏帝並未理睬他,宣道:“此事朕已定奪,不可更改!”後又問向各臣工:“還有何事要奏?”
元珩突然跪奏:“那晚六弟遇刺之時,兒臣曾救過慕容姑娘,但不知為何會招致流言四起。眼下諸事明了,兒臣與姑娘僅有一面之緣,還請父皇做主,證我二人清白!
一旁的元瑞眼望天,摸了摸鼻梁。
在文武百官面前談及兒女情長,竟讓魏帝的心一時軟下來,慈笑著說:“昨日,朕已與崔卿和安國公商議,決定將慕容氏許給你。既然你二人都在場,朕正好命中書即刻下詔——”
“欽定安國公嫡次女為越王正妃,務必於貴妃祀典之前完婚,以告慰至親。以後誰再敢說慕容氏是奕塵的寵妾,杖責八十!”
旨意來得突然,元珩的身影乍然凝固。
雲靜一急,磕頭想要挽回:“陛下有所不知,臣女與禦史中尉裴大人早有婚約!”
“朕知道。”魏帝雲淡風輕,指了指裴旸問,“裴愛卿是當事人,不知你有何說辭?”
裴旸不慌不忙走出,深揖一禮回稟:“越王殿下乃天家之子,臣與殿下尚有君臣之別,哪有資格與殿下相提並論。既是陛下旨意,臣自當遵從,然在此恭賀越王殿下了!”
他此言真誠無暇,毫不留私,聽的雲靜心頭發緊,撐在地上的掌心全是冷汗。
聖旨已下,哪家臣子會愚蠢到敢得罪陛下。
她斜睨了眼元珩,寄希望於這位五殿下當廷拒婚,於皇室樊籠中放她飛去,誰想那蒙住的半邊臉辨不出半分顏色,跪在那兒無動於衷。
也是了,王府裏缺個嫡妻,娶誰不是娶,犯不著當著眾臣忤逆聖意。
魏帝卻欣悅得很,又命祠部選好吉日,務必禮數周全。後見無事奏報,便揮手散朝了。
出了大殿,崔文敬叫住元珩:“舅父私自做主,請陛下賜了這樁婚事,殿下勿怪。”
元珩本不願在這些私事上做文章,但迫於局勢,他明白舅父能順利為他爭取到安國公這個軍方立場,天時地利人和缺一樣都不行,笑著搖頭說怎會怪罪:“王妃入府後,本王供著敬著,好吃好喝待著便可,花不了太多心思。”
“舅舅從前不是說過麽,若想不溺於深淵,就得守住一方天地,自主沈浮。朝堂兇險,羽翼完備才可一爭。”他遠眺宮門,眸中帶刃,言語犀利,“不然,那景明寺下的亡靈,永遠都只能是孤魂野鬼!”
舊人舊事忽現,崔文敬滿眼悵然,望著元珩遠去的背影,頓覺艱難,暗自長嘆。
元珩走出端門,灰暗穹宇早已變回了平城獨有的澄澈碧天。
他忽然停駐,看見馬車邊立著一抹與天同色的俏麗身影。他的準王妃正透過幃帽白紗憤恨地盯著他。
少頃,她不再理他,鉆入馬車,徐徐駛離宮門。
馬車轉彎時,突從窗牖裏飛出一個東西。
他走近一看,居然是自己那把牙骨折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