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二王反叛
關燈
小
中
大
於是,大越的文武百官,清流還是貪官,第一次達成了一致決定,呼啦啦跪了一大片,徹底堵死了通往宮門的道路。
“殿下,求您開恩啊!“
"殿下留步!”
有幾個老臣忠心,實在顧不得那麽多,也學了老太監的辦法抱了公治明的大腿。
公治明臉色漲紅,即便千軍萬馬前也沒有這般狼狽。眼見須發皆白的老人家哭得老淚縱橫,他實在不忍心一腳踢出去。
如此折騰了良久,魏老爺子也是看不得了,嘆氣道,“小子,實在不成就留到燒過頭七吧?”
帝王喪,停靈柩三日出殯,七日燒皇表祭天,之後新皇登基。若是按照魏老爺子的說法,就要在大越皇宮多留十日。
公治明剛要開口拒絕,幾個抱了大腿的老臣卻是放聲大哭起來,“殿下,殿下,求您就讓皇上安心歸天吧,求你就送皇上一程吧!”
“求殿下開恩,求殿下開恩!”
一眾文武百官哪有不懂“以退為進”的道理,先把人留下,至於十日之後如何,那就到時候再說了。總比如今就把人放跑,群龍無首要好啊。
安哥兒人小鬼大,又被娘親教導的最是善良敬老,眼見自己腳下一群老頭兒在哭,就趴在爹爹耳邊小聲說道,“爹爹,他們好可憐。咱們等晚上他們睡覺了再偷偷回家吧!”
公治明嘆氣,反手拍了拍兒子,沈吟半晌道,“只留十日!”
說罷,轉身就背著兒子又回了後殿。
文武百官們喜得恨不得抱頭痛哭,傳言裏這位三殿下很是冷情,打定主意就不會輕易改變,他們今日居然逼迫得他妥協,這恐怕也是能記入史書的一筆了吧。
老太監小跑追上去,手裏捧了一大一小兩件白麻布袍子,待得出來的時候,雖然大袍子還在,但小袍子卻是被留下了。
眾人更是松了一口氣,最怕的就是三殿下不願承認自己是大越血脈。如今雖然他依舊不肯為先皇披麻戴孝,卻讓自己的兒子遵從了孝禮。這麽看來,把人留下,也不是沒有希望。
眾人心裏胡亂琢磨著,一邊忙碌個不停。
公治明也不理會前殿的喧鬧,喊了尉遲悔等人盡皆進宮,選了不遠處一座不大的宮殿宿營。宮殿相對來說,有些破敗,但卻好在挨近皇宮北門。同東昊皇宮一般,北門通常是留作進出雜物的門戶。門外也是百姓聚居,無論是采買吃用之物,還是走動都很方便。
公治明接替了魏老爺子的活計,每日帶著安哥兒和大娃紮馬步,練字讀書,好似在自家一般悠閑自如。除了出殯那日請魏老爺子帶了安哥兒去前殿磕了幾個頭,就再也沒出過門。
一晃兒,就過了五六日,眼見頭七就要到了,三殿下還是可有留下登基的跡象,一眾文武百官們也越來越著急。
許是老天爺也不願意拋下大越,在這樣的時候給了一線轉機。
這一日正午,就在眾人都是困得磕頭打盹的時候,突然有八百裏加緊快馬趕到,一路風塵仆仆,馬蹄聲聲,驚得眾人都是猛然驚醒。
“出了什麽事?”
“對啊,怎麽有快馬進城?”
“不會是邊關不安寧吧?”
最後這個人其實不過是隨口一說,哪裏想到一語成讖,八百裏加急的兵卒身後背著的竹筒塗了刺眼的紅漆,這是加急戰報的標志。
“呀,真是戰報,到底哪裏打起來了?”
不過時日功夫,多年不響的銅鐘接連響了兩次,一次發配了兩個皇子,一次死了皇帝,如今又是加急戰報。即便眾人的神經粗得堪比官路,也經不住這麽折騰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是老天爺許是真又不把眾人嚇暈不罷休的想法,先前的八百裏不等到皇宮門口,又有一個騎兵瘋跑趕來。
這下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商賈走卒都看出事情不妙了,全都抻長了脖子往皇宮方向張望。
很快,消息就從皇宮傳了出來。
大皇子起兵造反,二皇子緊隨其後,兩兄弟有志一同,南北夾擊,直指大越都城。
時隔二十年,大越再次燃起了硝煙滾滾,不是外敵來犯,反倒是自家人內訌。
這麽多年,大越擔心過南疆的蠱族進犯,擔心西邊沙漠的紮哈人,也擔心過東昊那位揚名天下的大將軍直接把大越當鐵勒一樣滅掉了。不想如今,這位大將軍成了未來的新皇,反倒是作威作福了二十年的兩個皇子興起刀兵。
“這兩個畜生!”
“就是,欺壓了咱們這麽多年,好不容易把瘟神送走了,居然又要自家人打自家人!”
“就是,老皇上還是太糊塗了,直接把他們賜死多好,怎麽就送去邊城還得了兵權。”
百姓們議論紛紛,人人自危,朝中的文武百官同樣也是炸了國。
有些心思沒那麽深沈的,同百姓一般在心裏抱怨老皇帝沒有把兩個禍害兒子解決了再走。但也有心思靈活的,忍不住嘆一句,“皇上真是布了好大的棋局啊!”
至於屬於老奸巨猾一類的老丞相和另外四個尚書,聚在一起說了兩句,卻達成了一個共識,這樣的時候,絕對不能放三殿下走出都城!
不說老皇帝有遺旨,大越江山傳承給三殿下,就是如今兩個皇子各自帶領大軍逼近。而都城裏要兵沒有幾萬之數,要糧食不夠兩月之備,興許還有兩個皇子的留下的內應,可以說幾乎是必敗無疑。
這個時候,若是不能留下三殿下,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但是要怎麽才能留下三殿下,都說無欲則剛,這個詞如今形容三殿下是最正確不過了。首選他自小長在東昊,對大越沒有半分親近之。再者說秦家血脈也不是他所願,甚至不肯為老皇帝戴孝,可見父子間絕對有沒解開的仇疙瘩。最後再說大越江山,旱災水災輪流交替,吏治不堪,稅賦年年增長,民不聊生,幾乎就是個爛攤子。
從頭選到尾巴,從尾巴再扒拉到頭兒,就沒有一樣能留人的東西。
即便老丞相等人,一輩子都在玩心眼兒,這時候也有些犯愁了。
後來到底是老丞相跺跺腳,說了一個主意,也震驚的眾人好久沒敢說話,轉而卻是恭敬行禮…
不知是從哪一時刻開始,都城的大街小巷就開始傳說,好似先皇遺旨裏交托江山的三殿下根本不想留在都城,甚至不想做皇帝。
原本就因為兩路大軍逼近,內訌在即而人心惶惶的都城百姓就更慌了神。
做買賣的無心在賣貨,農人無心伺候莊稼,就是各家的淘氣小子們都被老娘扯著耳朵拎回家裏關了起來。
同性命相比,沒什麽更重要。
平日熱鬧之極的酒樓茶館裏,也是安靜的讓人覺得壓抑。
不知道是誰嘀咕了一句,“聽說汶水城那邊家家戶戶幾乎都供奉的雲菩薩,就是三殿下的夫人。當初雲菩薩可是不畏生死,救了汶水上下幾萬人。按理說三殿下也該是個體恤百姓之人,咱們若是跪下來求情,三殿下會不會留下來?”
這話說的合情合理,對於陷入了絕望深淵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指出了一條明路啊。
“對啊,求一求殿下。殿下一定會留下來,一定不會看著咱們大越被毀了!”
“若是三殿下征兵對戰那兩個反王,我一定當兵上戰場!”
“我也去,三殿下是出了名的愛兵知兵,東昊那些退伍老兵都有差事,戰死的燒埋銀子高,傷殘了也每月有銅錢領,日子比一般人都好。”
這樣對話,幾乎在所有茶館和酒樓都曾說起。於是一股合力留人的風潮漸漸在都城內刮起,而且越演越烈。
民間有習俗,逝者停靈三日入葬,七日燒裱紙,之後逝者靈魂就會徹底進入黃泉道,再無回返的可能。
所以,十日一過,即便死掉的人貴為皇上,黃城和都城內外也都恢覆了三分鮮活。
這一日早起,公治明親手扒了兒子身上的孝服,就帶著老老少少們再出了後殿。
不必說,黑甲護衛們也不是吃素的,這些時日沒少把外邊的消息傳進來。公治明自然也知道眾人會再次攔阻他歸家的腳步,但他卻沒想到會是這般的慘烈。
數百文武百官盡皆跪在金鑾殿前,沒人喊口令,也沒人說話,只是在公治明現身的一刻就開始用力扣頭。
“梆!梆!梆!”
一聲又一聲,或老或少,或者花白或者烏黑的頭顱撞擊著漢白玉,發出沈悶的聲音。
幾乎整個皇宮的太監和宮女們也遠遠跪了黑壓壓一片,他們甚至連上前磕頭懇求的資格都沒有,只能那麽沈默的跪著。有宮女忍不住,低低啜泣出聲。
公治明腳步一頓,卻依舊旁若無人一般背了兒子從眾人身旁走過。
誰也不是天生的鐵石心腸,眼見幾個忠心的老臣磕得額頭血跡模糊,公治明心裏不是不觸動。但自小驕傲的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那個老狐貍謀殺操控了他的半生,臨死還要再逼迫他接受大越這個爛攤子。
他不仇恨大越的臣子,大越的百姓,但卻也沒有為了他們停下腳步的打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殿下,求您開恩啊!“
"殿下留步!”
有幾個老臣忠心,實在顧不得那麽多,也學了老太監的辦法抱了公治明的大腿。
公治明臉色漲紅,即便千軍萬馬前也沒有這般狼狽。眼見須發皆白的老人家哭得老淚縱橫,他實在不忍心一腳踢出去。
如此折騰了良久,魏老爺子也是看不得了,嘆氣道,“小子,實在不成就留到燒過頭七吧?”
帝王喪,停靈柩三日出殯,七日燒皇表祭天,之後新皇登基。若是按照魏老爺子的說法,就要在大越皇宮多留十日。
公治明剛要開口拒絕,幾個抱了大腿的老臣卻是放聲大哭起來,“殿下,殿下,求您就讓皇上安心歸天吧,求你就送皇上一程吧!”
“求殿下開恩,求殿下開恩!”
一眾文武百官哪有不懂“以退為進”的道理,先把人留下,至於十日之後如何,那就到時候再說了。總比如今就把人放跑,群龍無首要好啊。
安哥兒人小鬼大,又被娘親教導的最是善良敬老,眼見自己腳下一群老頭兒在哭,就趴在爹爹耳邊小聲說道,“爹爹,他們好可憐。咱們等晚上他們睡覺了再偷偷回家吧!”
公治明嘆氣,反手拍了拍兒子,沈吟半晌道,“只留十日!”
說罷,轉身就背著兒子又回了後殿。
文武百官們喜得恨不得抱頭痛哭,傳言裏這位三殿下很是冷情,打定主意就不會輕易改變,他們今日居然逼迫得他妥協,這恐怕也是能記入史書的一筆了吧。
老太監小跑追上去,手裏捧了一大一小兩件白麻布袍子,待得出來的時候,雖然大袍子還在,但小袍子卻是被留下了。
眾人更是松了一口氣,最怕的就是三殿下不願承認自己是大越血脈。如今雖然他依舊不肯為先皇披麻戴孝,卻讓自己的兒子遵從了孝禮。這麽看來,把人留下,也不是沒有希望。
眾人心裏胡亂琢磨著,一邊忙碌個不停。
公治明也不理會前殿的喧鬧,喊了尉遲悔等人盡皆進宮,選了不遠處一座不大的宮殿宿營。宮殿相對來說,有些破敗,但卻好在挨近皇宮北門。同東昊皇宮一般,北門通常是留作進出雜物的門戶。門外也是百姓聚居,無論是采買吃用之物,還是走動都很方便。
公治明接替了魏老爺子的活計,每日帶著安哥兒和大娃紮馬步,練字讀書,好似在自家一般悠閑自如。除了出殯那日請魏老爺子帶了安哥兒去前殿磕了幾個頭,就再也沒出過門。
一晃兒,就過了五六日,眼見頭七就要到了,三殿下還是可有留下登基的跡象,一眾文武百官們也越來越著急。
許是老天爺也不願意拋下大越,在這樣的時候給了一線轉機。
這一日正午,就在眾人都是困得磕頭打盹的時候,突然有八百裏加緊快馬趕到,一路風塵仆仆,馬蹄聲聲,驚得眾人都是猛然驚醒。
“出了什麽事?”
“對啊,怎麽有快馬進城?”
“不會是邊關不安寧吧?”
最後這個人其實不過是隨口一說,哪裏想到一語成讖,八百裏加急的兵卒身後背著的竹筒塗了刺眼的紅漆,這是加急戰報的標志。
“呀,真是戰報,到底哪裏打起來了?”
不過時日功夫,多年不響的銅鐘接連響了兩次,一次發配了兩個皇子,一次死了皇帝,如今又是加急戰報。即便眾人的神經粗得堪比官路,也經不住這麽折騰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可是老天爺許是真又不把眾人嚇暈不罷休的想法,先前的八百裏不等到皇宮門口,又有一個騎兵瘋跑趕來。
這下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商賈走卒都看出事情不妙了,全都抻長了脖子往皇宮方向張望。
很快,消息就從皇宮傳了出來。
大皇子起兵造反,二皇子緊隨其後,兩兄弟有志一同,南北夾擊,直指大越都城。
時隔二十年,大越再次燃起了硝煙滾滾,不是外敵來犯,反倒是自家人內訌。
這麽多年,大越擔心過南疆的蠱族進犯,擔心西邊沙漠的紮哈人,也擔心過東昊那位揚名天下的大將軍直接把大越當鐵勒一樣滅掉了。不想如今,這位大將軍成了未來的新皇,反倒是作威作福了二十年的兩個皇子興起刀兵。
“這兩個畜生!”
“就是,欺壓了咱們這麽多年,好不容易把瘟神送走了,居然又要自家人打自家人!”
“就是,老皇上還是太糊塗了,直接把他們賜死多好,怎麽就送去邊城還得了兵權。”
百姓們議論紛紛,人人自危,朝中的文武百官同樣也是炸了國。
有些心思沒那麽深沈的,同百姓一般在心裏抱怨老皇帝沒有把兩個禍害兒子解決了再走。但也有心思靈活的,忍不住嘆一句,“皇上真是布了好大的棋局啊!”
至於屬於老奸巨猾一類的老丞相和另外四個尚書,聚在一起說了兩句,卻達成了一個共識,這樣的時候,絕對不能放三殿下走出都城!
不說老皇帝有遺旨,大越江山傳承給三殿下,就是如今兩個皇子各自帶領大軍逼近。而都城裏要兵沒有幾萬之數,要糧食不夠兩月之備,興許還有兩個皇子的留下的內應,可以說幾乎是必敗無疑。
這個時候,若是不能留下三殿下,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但是要怎麽才能留下三殿下,都說無欲則剛,這個詞如今形容三殿下是最正確不過了。首選他自小長在東昊,對大越沒有半分親近之。再者說秦家血脈也不是他所願,甚至不肯為老皇帝戴孝,可見父子間絕對有沒解開的仇疙瘩。最後再說大越江山,旱災水災輪流交替,吏治不堪,稅賦年年增長,民不聊生,幾乎就是個爛攤子。
從頭選到尾巴,從尾巴再扒拉到頭兒,就沒有一樣能留人的東西。
即便老丞相等人,一輩子都在玩心眼兒,這時候也有些犯愁了。
後來到底是老丞相跺跺腳,說了一個主意,也震驚的眾人好久沒敢說話,轉而卻是恭敬行禮…
不知是從哪一時刻開始,都城的大街小巷就開始傳說,好似先皇遺旨裏交托江山的三殿下根本不想留在都城,甚至不想做皇帝。
原本就因為兩路大軍逼近,內訌在即而人心惶惶的都城百姓就更慌了神。
做買賣的無心在賣貨,農人無心伺候莊稼,就是各家的淘氣小子們都被老娘扯著耳朵拎回家裏關了起來。
同性命相比,沒什麽更重要。
平日熱鬧之極的酒樓茶館裏,也是安靜的讓人覺得壓抑。
不知道是誰嘀咕了一句,“聽說汶水城那邊家家戶戶幾乎都供奉的雲菩薩,就是三殿下的夫人。當初雲菩薩可是不畏生死,救了汶水上下幾萬人。按理說三殿下也該是個體恤百姓之人,咱們若是跪下來求情,三殿下會不會留下來?”
這話說的合情合理,對於陷入了絕望深淵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指出了一條明路啊。
“對啊,求一求殿下。殿下一定會留下來,一定不會看著咱們大越被毀了!”
“若是三殿下征兵對戰那兩個反王,我一定當兵上戰場!”
“我也去,三殿下是出了名的愛兵知兵,東昊那些退伍老兵都有差事,戰死的燒埋銀子高,傷殘了也每月有銅錢領,日子比一般人都好。”
這樣對話,幾乎在所有茶館和酒樓都曾說起。於是一股合力留人的風潮漸漸在都城內刮起,而且越演越烈。
民間有習俗,逝者停靈三日入葬,七日燒裱紙,之後逝者靈魂就會徹底進入黃泉道,再無回返的可能。
所以,十日一過,即便死掉的人貴為皇上,黃城和都城內外也都恢覆了三分鮮活。
這一日早起,公治明親手扒了兒子身上的孝服,就帶著老老少少們再出了後殿。
不必說,黑甲護衛們也不是吃素的,這些時日沒少把外邊的消息傳進來。公治明自然也知道眾人會再次攔阻他歸家的腳步,但他卻沒想到會是這般的慘烈。
數百文武百官盡皆跪在金鑾殿前,沒人喊口令,也沒人說話,只是在公治明現身的一刻就開始用力扣頭。
“梆!梆!梆!”
一聲又一聲,或老或少,或者花白或者烏黑的頭顱撞擊著漢白玉,發出沈悶的聲音。
幾乎整個皇宮的太監和宮女們也遠遠跪了黑壓壓一片,他們甚至連上前磕頭懇求的資格都沒有,只能那麽沈默的跪著。有宮女忍不住,低低啜泣出聲。
公治明腳步一頓,卻依舊旁若無人一般背了兒子從眾人身旁走過。
誰也不是天生的鐵石心腸,眼見幾個忠心的老臣磕得額頭血跡模糊,公治明心裏不是不觸動。但自小驕傲的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那個老狐貍謀殺操控了他的半生,臨死還要再逼迫他接受大越這個爛攤子。
他不仇恨大越的臣子,大越的百姓,但卻也沒有為了他們停下腳步的打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