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水禍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年在田莊學習的學徒有七成回到了各自的村莊,他們是第一批種植苞米、土豆的百姓,溫彩兌踐承諾,在他們的去年秋天離開的時候,每人分發了苞米、土豆種子,他們知道是種子,是舍不得吃的,全都帶回家種了起來,聽說今年秋天便收了不少,那些原是村子裏只種一戶的,這一收明年春天整個村子的人都能種上。
而今春又新收了三百名學徒到田莊,又是秋天了,又到了他們離開要領種子回家的時候。但跟著牛莊頭學習全套種植技術的學徒還在,他們得繼續學下去。
近來,西北各州的知州、知縣紛紛寫信來,請求慕容恒也幫他們培養一批種植能人。
慕容恒應了,要他們明年二月將選來的人送到肅州應選。
翌年暨天乾二十五年五月,西北大地發生了一件大事:黃河泛濫,黃河沿岸的民田民宅被毀,無數百姓無家可歸。
肅州因慕容恒整治河道,雖被沖毀一部分,卻是整個西北受災最小之地。除了離黃河較近的百姓受災,其他百姓安然無佯。水災後,慕容恒給肅州受災百姓補發了一批苞米、土豆種子,又派各地官員幫助百姓盡快恢覆生產,再建家園。
西北其他地方的百姓聽說肅州因整治河道受災極輕,又聞肅州百姓有苞米、土豆,以為肅州百姓不挨餓,災民紛紛往肅州一帶雲集,一時間肅州城內人滿為患。
溫彩當機立斷,從京城的陪嫁莊子急調苞米、土豆種子到肅州,京城
幾大鏢行、漕運全部被雍王府征用運糧、運糧種進入西北。
肅州知州與雍王府二管家站在肅州城墻上,看著城外密密麻麻的百姓,拖家帶口,或全村逃難,或全鎮逃難,大聲喊道:“百姓們、鄉親們,朝廷知道你們的家園被毀,會盡快派人來賑災,現已調集糧種、糧食來西北,會盡快發放到各州府、縣衙。你們盡快回家,領取糧食、糧種,朝廷來的官員會幫助你們重建家園。”
城內人滿為患,為恐生出事端,肅州知州當機立斷下令不許災民再入肅州城。可就算如此,還是有西北各地的百姓雲集肅州,其間亦有一部分災民往京城方向、未遭災之地轉移。
種在田地裏的莊稼被沖毀,家宅被毀,就連一些人也被活活淹死了。黃河泛濫,洪水奔湧,像一片無邊無際的地獄在口,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親人被卷入洪浪著,自此了無音信。
災民們從數百裏、乃至近千裏之地趕來,就是希望能在肅州吃上幾口熱粥、熱飯,雖然雍王妃令府中婆子、小廝在城外搭了三處粥棚,怎耐粥棚太少,災民太多,每人連半碗都分不到,就是如此,每天雍王府也要投入上百擔的糧食。
慕容恒夫婦從京城而來,雖然雍王府有五千畝試種田,可這大部分種的都是苞米、土豆,收了之後,便變成種子,分發到肅州各縣(鎮),惠及肅州百姓。府中的餘糧原就不多,就是現在拿出來的糧食,也是肅州糧庫的。
有幾個百姓仰頭望著城墻,彼此相望,他們好不容易來了,怎能就這樣離開。
“肅州是四皇子的封地,只管肅州百姓,有了好處也是肅州第一個得到。早前好些天,四皇子就把糧種給肅州受災百姓發下去了,聽說苞米苗都從地裏長出來了,還有土豆苗也長出來了,甚至在臨河一帶補插了薯蕷苗。”
“這薯蕷苗可是好東西,以前只有南方有,這回我們西北也能種了,可這些好東西,我們西北其他幾州的百姓就沒有。”
他們聽說這都是因為肅州是雍王的封地,他一到肅州就替肅州做了不少的好事:整治河道、教百姓種植苞米、土豆,甚至於對以前種植莊稼不對的地方也進行了糾正。現在肅州百姓一提到雍王、雍王妃,誰不讚上幾句:“這是我們肅州的福星,雍王仁厚,雍王妃更是菩薩轉世。”“我們雍王聰慧神武,文武兼備,雍王妃更是個天仙般的人物,人長得美,心腸也是最好的……”
這會子,有帶頭的百姓大喝道:“我看肅州知州就是故意要趕我們離開,朝廷賑災的官員哪有這麽快就來的。”
“一定是騙我們的,是要趕我們離開肅州。”
“我們不能走,一離開這兒就只有活活被餓死的份兒。是我帶著村裏年輕力壯的人出來逃難,就是希望雍王能發發善心,能給我們村分點糧種帶回去,沒有糧種,我可沒臉見全村父老鄉親。”
百姓們越發議論得厲害了,七嘴八舌,嗡嗡的議論聚在一處,卻有著海浪一般的呼嘯聲,最後將肅州知州的聲音淹沒。
肅州知州無奈地看著二管家,抱拳道:“秦二管家,你看這兒……”
二管家道:“雍王府哪裏還有糧食、糧種,殿下已經下令各州放倉派糧,只要那邊一派糧,他們得了消息就會各回家園。”
站在城墻根下的幾個百姓大聲道:“我們不要糧食,我們要糧種,我們要肅州百姓一樣的待遇,我們要種苞米、土豆。”
他們來到肅州,一路上都見到百姓們種著這些莊稼,又聽早前種過的百姓稱讚,說這產量高,又說雍王府的人還教會了他們打儲存土豆的地窖,把土豆存到地窖能吃上一年的時間,且這土豆可作菜,可做糧食食用,最是填肚管飽的食物。
知州大人擰著眉頭:“得讓各州官員把他們的百姓帶走,聚在我肅州城算怎麽回事?”
要是發生民變,原不是肅州百姓,倒成了他的過錯。
知州大人撫額,壓力頗大,一轉身對旁邊的師爺道:“給西北各州送遞官文,讓他們來此領回各自百姓,要是逾期不領,本知州便把百姓留在肅州。”
他詭異一笑。
若是各州沒了百姓,這也是他們的失職。
☆、第314-315章 匪襲
若是各州沒了百姓,這也是他們的失職。
人群中,幾個戴著籬帽的男人相互凝望,看著肅州城墻上站著的官員高喝聲,幾聲退出了人群,在一邊的僻靜處坐了下來。
“大燕種成了苞米、土豆、木棉,聽說就連麥子、稻子的收成也比以往提高二三成不等。”
“若是我們西涼也能得到種子和種植技術,百姓們就不會再餓肚子。”
從海外引進了糧食新品,且還有極好的種植技術,這讓他們眼饞得發狂。
幾人目光齊聚在其間一個眉目英俊的少年身上屋。
這次西北黃河泛濫,許多百姓受災嚴重,就連西涼也有幾州遭受災害。他們一路扮成客商,穿過邊陲重鎮來到此地,就是想弄到糧種帶回西涼。
肅州原是西北的貧寒之地,卻因是西北最早一批種植苞米、土豆的地方,百姓們也最先一部解決了餓肚問題。對百姓們來說,他們不管誰做皇帝、誰當官,只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能過平安踏實的太平日子,他們就支持誰,誰就是好皇帝,就是他們的福星、是他們心目中的菩薩、聖人。
肅州百姓們聽說糧食是慕容恒先預先發放出來的,心生感激,聽了農事官的話,正積極幫著農活,進行補種。
現聚在肅州城的災民不是肅州百姓,而是從西北各地雲聚到此的,他們聽說肅州去年大豐收,肅州百姓家家都有吃不完的餘糧,便希望能在這裏吃上飽飯,當然傳說中的苞米、土豆也對他們有著極大的誘惑。
“主子,以奴才之見,這次大燕朝廷為了挽回損失,定會給西北百姓發放糧食。這幾年,大燕各地都在種苞米、土豆,這可是好東西,到時候我們可以……”他比劃了一番,做出一個搶強糧種的動作。
“只有糧種沒有種植人才也是惘然。”
早前大燕也曾種過,皆都失敗。
入京城搶糧種、人才,這不現實,京城離西涼太遠了,弄過不好,途中就會生變。最好的法子,就是在肅州搶人才,再從各地派發的糧種裏進行搶劫。
英俊少年使了眼色,他們要借著這次洪澇想渾水摸魚,從中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其中一人走入百姓中,大聲喝道:“雍王的封地在肅州,他只顧肅州百姓,我們外地人的死活就不管了?我們見不到朝廷的賑災糧,見不到糧種就不離開。雍王是肅州的雍王,也是大燕的雍王,他得把我們西北的事稟告朝廷,讓朝廷來幫我們。我們要糧種,我們要糧食……”
肅州知州凝著眉頭,“先寫通告張帖城外,各州開倉放糧,至於糧種的事……他們想得可真簡單,這糧種都是稀罕物,豈能說給就給,各地春播早已結束,哪裏還有多餘的糧種。”
與二管家嘀咕了一陣,肅州知州下了城墻。
雍王府。
慕容恒愁眉苦臉地坐在花廳上,王府在城外設了三處粥棚,顯然遠遠不夠,城外已經有人開始強奪食物的事,甚至還有百姓因此丟了性命。
他從肅州衛軍所調了一千官兵到城外維護秩序,可這些人的吃食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雍王府並沒有多少存糧,若在京城,溫彩和他府中的田莊還有不少糧食,許能支撐一陣,可現在雍王府已經拿不出糧食了。
再拿,連王府內的人都要喝西北風。
試種田莊上的糧食也不能動,剩下的那些都要供田莊吃用,也勉強只夠他們的量。
溫彩將點心遞過,“你莫要擔心,八百裏加急文書朝廷定是收到了,相信賑災官員會盡快趕抵西北。各州一旦開倉放糧,百姓們得到消息會離開。”
二安子垂著頭,“以屬下之見,這些百姓不是為糧食而來,也不是為了喝肅州的粥,他們想要糧種。”
有了糧種,才能進行補種,年底才有糧食吃。
百姓們的心思與願意都是最簡單的,家被沖毀了,可以重建,但人必須得吃糧食。
青鶯沈默了許久,“黃河泛濫,受災最重的還是黃河兩岸的百姓,整個西北,不是所有百姓都居住在黃河兩岸,怎麽有這麽多的災民?”
慕容恒起身,負手於後,來回踱步:“本王已派機警小廝、護衛混到百姓中間了,以恐發生意外。再等十天,各州開倉放糧的消息就會傳來,相信百姓聽聞後就會陸續離開。”
溫彩吐了口氣,“他們要糧種,我們就給。百姓若非實在過不下去,怎會數百裏之遙跑到肅州來。只恐有人渾水摸魚,由各州派人領取糧種,且,只派給黃河兩岸的受災百姓。
初春的時候,各州、各縣都有人在我們的田莊上學習種植技術,先讓一部分人回去教百姓們種植苞米、土豆,田莊上還有一片薯蕷苗,先給離肅州近的百姓種上,他們離黃河近,也最適合插薯蕷苗。”
麻嬤嬤懷裏的慕容標,此刻強打精神,一雙明亮的眸子在父母身上流轉。
慕容恒輕嘆一聲,“我與府中幕僚
tang再商議一番。”
接下來幾日,很是艱難。
城外粥棚的粥熬得更稀了,為此二管有與知州大人帶人號召城中大戶捐糧,好歹是有了一些糧食,勉強將粥棚開下去,知州原想放糧,可肅州知州衙門接到慕容恒的命令最早,糧庫裏已經沒糧可放,肅州受災百姓早已忙碌地開始生產生活,有些快的,已經過上了未受災時的正常日子,一家家民宅重新拔立而起,一戶戶百姓家再度升騰起炊煙。
城外災民雲集處,有人一邊跑,一邊喊道:“河西府開倉放糧了!河西府的百姓快回家領糧,聽說河西府各縣、各鎮都派人去領了。”
“隴西開倉放糧了!”
一撥又一撥的百姓來報信兒,還有幾個是來找自家親人、同村百姓的:“二叔,快回家吧,我們村領到一車糧食。村長說,知縣大人放出話,讓我們村派一隊人去黃河碼頭,說接到了消息,朝廷賑災官員到了,要給我們縣發放糧種,是苞米和土豆,農事官說,這個時候補種還來得及,再晚就不成了。”
話音一落,有相熟的人隨之起身,將他圍在中間,一陣問長問短。
“真的派發糧食了?”
“是,不僅有糧食,還有糧種,上塬縣已有人領到糧種。還把各家的人聚在一處學習如何種植苞米和土豆,我們村兒有幾個人去瞧了,是真的呢,真的是苞米種子和土豆,早前在肅州試種田莊學習的後生都回村兒裏了,他們就是為了鄉親們補種回來的。”
他的話,給眾人希望,不多會兒,便有幾十個人跟著走了,又有認識其間之人的,問了幾句,也跟著走了。
走了幾裏路,卻見路口擺了一個茶棚,竟有人在那兒吆喝:“回鄉的百姓們,每人發放五個黑面饅頭,你們拿了饅頭就快快回家,莫要耽擱,回家把糧食種到地裏,到秋天後還能收到些。朝廷已經下令,免西北受災百姓稅賦兩年。”
百姓們陸陸續續地離開了,很快便有百姓聽說一旦離開還能領黑面饅頭。
肅州這邊,已經有朝廷送來的賑災糧。這些黑面饅頭就是用賑災糧做的。
西北各地的消息源源不斷地傳來,開倉放糧、朝廷賑災,工部農局派出官員指導百姓補種糧食等等。
肅州城的災民陸續散去,肅州城又恢覆了往昔的平靜。
皇帝下旨,讓慕容恒暫時統領西北全局,就連賑災欽差也要聽他差遣,這事落在他頭上,卻讓他頗是頭疼。
受災百姓們回返家園,可同時又發生了一件大事:有蒙面沙匪沿途搶奪糧種。
慕容恒坐在案前,手指不停叩擊,聽著這兩日西北各地傳來的稟報,更令他心急如焚,這些人還真是膽大,在這當口搶奪糧種。
這已經是第五個被搶糧種的縣了,雖然朝廷給各縣的糧種只得兩車,但對百姓來說這糧種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在運河碼頭領到糧種後,便要回家,卻在途中冒出了一群蒙面沙匪,來勢洶洶,殺人越貨,大喝:“放下糧種,饒爾等不死!”
這護送糧種的,皆是縣衙官兵和各縣百姓,哪是他們的對手,不到片刻,就被他們殘忍殺害,還丟了兩車糧種。
後來,有幾縣的官兵學聰明,一聽他們吼話,丟下糧種保命,可同行的百姓卻不依,他們皆是各鎮、各村奉了一鎮、一村之托來領糧種回家,怎肯辜負了鄉親們托付,雖無武功卻執著棍棒拼命,竟生生被蒙面沙匪殺害。
這些糧種對百姓們來說都是保命的命根子,對大燕來說是寶貝,卻這樣屢屢被人強奪了去。
百姓們聽說後心痛,便是慕容恒也惱火。
溫彩沈聲道:“丟了幾次後,朝廷不是派了禦林軍護送麽?”
“可這又有什麽用,今兒一早隴西來報上河縣的糧種被劫,同行的百姓不肯放棄,被盡數殺害。”
官兵們想保命,丟下百姓就跑;雖有護送禦林軍,可朝廷賑災統共隨行的才三百禦林軍,西北各縣都要派人護送,一隊也不過三四人相護,只得這三四人護衛又如何能保護糧種和百姓,況且蒙面沙匪個個心狠手辣,武功高強。
慕容恒擡頭:“不成,本王不能再待在雍王府,我得帶人趕往運河碼頭,督促官府護送糧種。”
百姓們是無辜的,尤其是這些自願請命護送糧種的百姓,他們更是看重這批糧種。
溫彩沈默片刻:“我已寫信回京城,讓陪嫁莊子的莊頭再湊糧種火速送來西北。”
就算是最快,怕也得半月時間。
現在天氣炎熱,若在半月前下種,地裏的苞米、土豆都長出來了。
再晚,就錯過了最後的時節,到了秋天收不上苞米和土豆。
慕容恒暖聲道:“我帶人去看看,盡快回來。”又對候在花廳外的青鶯道:“青鶯,本王要出門一趟,你在府中保護好王妃與世子。”
“屬下遵命!”
紅燕在他們離開京城時嫁給了雍王府的一位侍衛為妻,現在那
侍衛是京城王府的侍衛長。溫彩沒帶她同來,而是將他們夫婦皆留在京城。冬葵的信中提到,紅燕已生了一個乖巧的女兒,與冬葵所生的兒子訂了娃娃親。
暢園的杜鵑與卓世績結為夫妻後,添了個玉雪可人的女兒,夫妻倆視為掌上明珠。
溫彩給慕容恒備了幹糧與水袋,親自將他送至王府大門口。
在王府外的僻靜處,有兩個躡手躡腳、戴著幡籬帽的人,如鷹隼般的目光正凝視著雍王府大門,靜默關註著裏頭的一舉一動。
“慕容恒出門了?”
“小王爺帶人頻繁得手,慕容恒被授予西北賑災官員,怎麽可能穩坐肅州城。”
兩個相視而笑,“聽說雍王妃是個大美人。”
這樣的女子落到他們手裏,定讓慕容恒成為笑柄,一個連妻子都護不了的男人,還算是什麽男人?
想到此,二人就樂。
“雍王妃更是個一等一的種植能手,那些種植能人全都是她培養出來的,有了她,我們西涼也能國富民強。”
“你先留下盯著這裏,小王爺現在隴西,他成功了,我們也不能失手,我這就去召集人手。”
溫彩此次懷孕,倒也輕松,不像她懷慕容標時那樣,鎮日都想吐,若不是溫橙妻呂氏從娘家尋來的保胎止吐的偏方,還不知道要嘔心作吐到何時。她吃那偏方的藥,一直吃到了慕容標出生時才停了。
而今再度有孕,這孩子在肚子裏乖巧得很,不吵不鬧,只每日清晨起來有惡心感,因想著上回的難受,麻嬤嬤便照了偏方配藥給她熬水喝。
青鶯見慕容恒出門,拘著慕容標在棲霞院的內院裏練武功,她比劃一式,慕容標就跟著學一式,瞧得麻嬤嬤和雙雙等人直樂。
雙雙誇道:“世子真聰明。”
雪雁面露憂色,“世子都快兩歲了,怎麽還不會說話?”
想懷疑他是不是啞巴,可哭鬧起來時的嗓門比誰都大。
說到哭,幾人都發現世子很久沒哭,每次也就是幹嚎兩聲哭音。
麻嬤嬤道:“男孩子說話晚,總會說話的。”
雙雙道:“紅燕的女兒都會喊爹娘了。”
說到這兒,雙雙面露羨色,怎麽慕容標就不說話呢。
溫彩有些困乏,回偏廳暖榻上小歇,一覺就睡到了天黑時分,醒來時,麻嬤嬤正在花廳裏餵慕容標吃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而今春又新收了三百名學徒到田莊,又是秋天了,又到了他們離開要領種子回家的時候。但跟著牛莊頭學習全套種植技術的學徒還在,他們得繼續學下去。
近來,西北各州的知州、知縣紛紛寫信來,請求慕容恒也幫他們培養一批種植能人。
慕容恒應了,要他們明年二月將選來的人送到肅州應選。
翌年暨天乾二十五年五月,西北大地發生了一件大事:黃河泛濫,黃河沿岸的民田民宅被毀,無數百姓無家可歸。
肅州因慕容恒整治河道,雖被沖毀一部分,卻是整個西北受災最小之地。除了離黃河較近的百姓受災,其他百姓安然無佯。水災後,慕容恒給肅州受災百姓補發了一批苞米、土豆種子,又派各地官員幫助百姓盡快恢覆生產,再建家園。
西北其他地方的百姓聽說肅州因整治河道受災極輕,又聞肅州百姓有苞米、土豆,以為肅州百姓不挨餓,災民紛紛往肅州一帶雲集,一時間肅州城內人滿為患。
溫彩當機立斷,從京城的陪嫁莊子急調苞米、土豆種子到肅州,京城
幾大鏢行、漕運全部被雍王府征用運糧、運糧種進入西北。
肅州知州與雍王府二管家站在肅州城墻上,看著城外密密麻麻的百姓,拖家帶口,或全村逃難,或全鎮逃難,大聲喊道:“百姓們、鄉親們,朝廷知道你們的家園被毀,會盡快派人來賑災,現已調集糧種、糧食來西北,會盡快發放到各州府、縣衙。你們盡快回家,領取糧食、糧種,朝廷來的官員會幫助你們重建家園。”
城內人滿為患,為恐生出事端,肅州知州當機立斷下令不許災民再入肅州城。可就算如此,還是有西北各地的百姓雲集肅州,其間亦有一部分災民往京城方向、未遭災之地轉移。
種在田地裏的莊稼被沖毀,家宅被毀,就連一些人也被活活淹死了。黃河泛濫,洪水奔湧,像一片無邊無際的地獄在口,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親人被卷入洪浪著,自此了無音信。
災民們從數百裏、乃至近千裏之地趕來,就是希望能在肅州吃上幾口熱粥、熱飯,雖然雍王妃令府中婆子、小廝在城外搭了三處粥棚,怎耐粥棚太少,災民太多,每人連半碗都分不到,就是如此,每天雍王府也要投入上百擔的糧食。
慕容恒夫婦從京城而來,雖然雍王府有五千畝試種田,可這大部分種的都是苞米、土豆,收了之後,便變成種子,分發到肅州各縣(鎮),惠及肅州百姓。府中的餘糧原就不多,就是現在拿出來的糧食,也是肅州糧庫的。
有幾個百姓仰頭望著城墻,彼此相望,他們好不容易來了,怎能就這樣離開。
“肅州是四皇子的封地,只管肅州百姓,有了好處也是肅州第一個得到。早前好些天,四皇子就把糧種給肅州受災百姓發下去了,聽說苞米苗都從地裏長出來了,還有土豆苗也長出來了,甚至在臨河一帶補插了薯蕷苗。”
“這薯蕷苗可是好東西,以前只有南方有,這回我們西北也能種了,可這些好東西,我們西北其他幾州的百姓就沒有。”
他們聽說這都是因為肅州是雍王的封地,他一到肅州就替肅州做了不少的好事:整治河道、教百姓種植苞米、土豆,甚至於對以前種植莊稼不對的地方也進行了糾正。現在肅州百姓一提到雍王、雍王妃,誰不讚上幾句:“這是我們肅州的福星,雍王仁厚,雍王妃更是菩薩轉世。”“我們雍王聰慧神武,文武兼備,雍王妃更是個天仙般的人物,人長得美,心腸也是最好的……”
這會子,有帶頭的百姓大喝道:“我看肅州知州就是故意要趕我們離開,朝廷賑災的官員哪有這麽快就來的。”
“一定是騙我們的,是要趕我們離開肅州。”
“我們不能走,一離開這兒就只有活活被餓死的份兒。是我帶著村裏年輕力壯的人出來逃難,就是希望雍王能發發善心,能給我們村分點糧種帶回去,沒有糧種,我可沒臉見全村父老鄉親。”
百姓們越發議論得厲害了,七嘴八舌,嗡嗡的議論聚在一處,卻有著海浪一般的呼嘯聲,最後將肅州知州的聲音淹沒。
肅州知州無奈地看著二管家,抱拳道:“秦二管家,你看這兒……”
二管家道:“雍王府哪裏還有糧食、糧種,殿下已經下令各州放倉派糧,只要那邊一派糧,他們得了消息就會各回家園。”
站在城墻根下的幾個百姓大聲道:“我們不要糧食,我們要糧種,我們要肅州百姓一樣的待遇,我們要種苞米、土豆。”
他們來到肅州,一路上都見到百姓們種著這些莊稼,又聽早前種過的百姓稱讚,說這產量高,又說雍王府的人還教會了他們打儲存土豆的地窖,把土豆存到地窖能吃上一年的時間,且這土豆可作菜,可做糧食食用,最是填肚管飽的食物。
知州大人擰著眉頭:“得讓各州官員把他們的百姓帶走,聚在我肅州城算怎麽回事?”
要是發生民變,原不是肅州百姓,倒成了他的過錯。
知州大人撫額,壓力頗大,一轉身對旁邊的師爺道:“給西北各州送遞官文,讓他們來此領回各自百姓,要是逾期不領,本知州便把百姓留在肅州。”
他詭異一笑。
若是各州沒了百姓,這也是他們的失職。
☆、第314-315章 匪襲
若是各州沒了百姓,這也是他們的失職。
人群中,幾個戴著籬帽的男人相互凝望,看著肅州城墻上站著的官員高喝聲,幾聲退出了人群,在一邊的僻靜處坐了下來。
“大燕種成了苞米、土豆、木棉,聽說就連麥子、稻子的收成也比以往提高二三成不等。”
“若是我們西涼也能得到種子和種植技術,百姓們就不會再餓肚子。”
從海外引進了糧食新品,且還有極好的種植技術,這讓他們眼饞得發狂。
幾人目光齊聚在其間一個眉目英俊的少年身上屋。
這次西北黃河泛濫,許多百姓受災嚴重,就連西涼也有幾州遭受災害。他們一路扮成客商,穿過邊陲重鎮來到此地,就是想弄到糧種帶回西涼。
肅州原是西北的貧寒之地,卻因是西北最早一批種植苞米、土豆的地方,百姓們也最先一部解決了餓肚問題。對百姓們來說,他們不管誰做皇帝、誰當官,只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能過平安踏實的太平日子,他們就支持誰,誰就是好皇帝,就是他們的福星、是他們心目中的菩薩、聖人。
肅州百姓們聽說糧食是慕容恒先預先發放出來的,心生感激,聽了農事官的話,正積極幫著農活,進行補種。
現聚在肅州城的災民不是肅州百姓,而是從西北各地雲聚到此的,他們聽說肅州去年大豐收,肅州百姓家家都有吃不完的餘糧,便希望能在這裏吃上飽飯,當然傳說中的苞米、土豆也對他們有著極大的誘惑。
“主子,以奴才之見,這次大燕朝廷為了挽回損失,定會給西北百姓發放糧食。這幾年,大燕各地都在種苞米、土豆,這可是好東西,到時候我們可以……”他比劃了一番,做出一個搶強糧種的動作。
“只有糧種沒有種植人才也是惘然。”
早前大燕也曾種過,皆都失敗。
入京城搶糧種、人才,這不現實,京城離西涼太遠了,弄過不好,途中就會生變。最好的法子,就是在肅州搶人才,再從各地派發的糧種裏進行搶劫。
英俊少年使了眼色,他們要借著這次洪澇想渾水摸魚,從中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其中一人走入百姓中,大聲喝道:“雍王的封地在肅州,他只顧肅州百姓,我們外地人的死活就不管了?我們見不到朝廷的賑災糧,見不到糧種就不離開。雍王是肅州的雍王,也是大燕的雍王,他得把我們西北的事稟告朝廷,讓朝廷來幫我們。我們要糧種,我們要糧食……”
肅州知州凝著眉頭,“先寫通告張帖城外,各州開倉放糧,至於糧種的事……他們想得可真簡單,這糧種都是稀罕物,豈能說給就給,各地春播早已結束,哪裏還有多餘的糧種。”
與二管家嘀咕了一陣,肅州知州下了城墻。
雍王府。
慕容恒愁眉苦臉地坐在花廳上,王府在城外設了三處粥棚,顯然遠遠不夠,城外已經有人開始強奪食物的事,甚至還有百姓因此丟了性命。
他從肅州衛軍所調了一千官兵到城外維護秩序,可這些人的吃食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雍王府並沒有多少存糧,若在京城,溫彩和他府中的田莊還有不少糧食,許能支撐一陣,可現在雍王府已經拿不出糧食了。
再拿,連王府內的人都要喝西北風。
試種田莊上的糧食也不能動,剩下的那些都要供田莊吃用,也勉強只夠他們的量。
溫彩將點心遞過,“你莫要擔心,八百裏加急文書朝廷定是收到了,相信賑災官員會盡快趕抵西北。各州一旦開倉放糧,百姓們得到消息會離開。”
二安子垂著頭,“以屬下之見,這些百姓不是為糧食而來,也不是為了喝肅州的粥,他們想要糧種。”
有了糧種,才能進行補種,年底才有糧食吃。
百姓們的心思與願意都是最簡單的,家被沖毀了,可以重建,但人必須得吃糧食。
青鶯沈默了許久,“黃河泛濫,受災最重的還是黃河兩岸的百姓,整個西北,不是所有百姓都居住在黃河兩岸,怎麽有這麽多的災民?”
慕容恒起身,負手於後,來回踱步:“本王已派機警小廝、護衛混到百姓中間了,以恐發生意外。再等十天,各州開倉放糧的消息就會傳來,相信百姓聽聞後就會陸續離開。”
溫彩吐了口氣,“他們要糧種,我們就給。百姓若非實在過不下去,怎會數百裏之遙跑到肅州來。只恐有人渾水摸魚,由各州派人領取糧種,且,只派給黃河兩岸的受災百姓。
初春的時候,各州、各縣都有人在我們的田莊上學習種植技術,先讓一部分人回去教百姓們種植苞米、土豆,田莊上還有一片薯蕷苗,先給離肅州近的百姓種上,他們離黃河近,也最適合插薯蕷苗。”
麻嬤嬤懷裏的慕容標,此刻強打精神,一雙明亮的眸子在父母身上流轉。
慕容恒輕嘆一聲,“我與府中幕僚
tang再商議一番。”
接下來幾日,很是艱難。
城外粥棚的粥熬得更稀了,為此二管有與知州大人帶人號召城中大戶捐糧,好歹是有了一些糧食,勉強將粥棚開下去,知州原想放糧,可肅州知州衙門接到慕容恒的命令最早,糧庫裏已經沒糧可放,肅州受災百姓早已忙碌地開始生產生活,有些快的,已經過上了未受災時的正常日子,一家家民宅重新拔立而起,一戶戶百姓家再度升騰起炊煙。
城外災民雲集處,有人一邊跑,一邊喊道:“河西府開倉放糧了!河西府的百姓快回家領糧,聽說河西府各縣、各鎮都派人去領了。”
“隴西開倉放糧了!”
一撥又一撥的百姓來報信兒,還有幾個是來找自家親人、同村百姓的:“二叔,快回家吧,我們村領到一車糧食。村長說,知縣大人放出話,讓我們村派一隊人去黃河碼頭,說接到了消息,朝廷賑災官員到了,要給我們縣發放糧種,是苞米和土豆,農事官說,這個時候補種還來得及,再晚就不成了。”
話音一落,有相熟的人隨之起身,將他圍在中間,一陣問長問短。
“真的派發糧食了?”
“是,不僅有糧食,還有糧種,上塬縣已有人領到糧種。還把各家的人聚在一處學習如何種植苞米和土豆,我們村兒有幾個人去瞧了,是真的呢,真的是苞米種子和土豆,早前在肅州試種田莊學習的後生都回村兒裏了,他們就是為了鄉親們補種回來的。”
他的話,給眾人希望,不多會兒,便有幾十個人跟著走了,又有認識其間之人的,問了幾句,也跟著走了。
走了幾裏路,卻見路口擺了一個茶棚,竟有人在那兒吆喝:“回鄉的百姓們,每人發放五個黑面饅頭,你們拿了饅頭就快快回家,莫要耽擱,回家把糧食種到地裏,到秋天後還能收到些。朝廷已經下令,免西北受災百姓稅賦兩年。”
百姓們陸陸續續地離開了,很快便有百姓聽說一旦離開還能領黑面饅頭。
肅州這邊,已經有朝廷送來的賑災糧。這些黑面饅頭就是用賑災糧做的。
西北各地的消息源源不斷地傳來,開倉放糧、朝廷賑災,工部農局派出官員指導百姓補種糧食等等。
肅州城的災民陸續散去,肅州城又恢覆了往昔的平靜。
皇帝下旨,讓慕容恒暫時統領西北全局,就連賑災欽差也要聽他差遣,這事落在他頭上,卻讓他頗是頭疼。
受災百姓們回返家園,可同時又發生了一件大事:有蒙面沙匪沿途搶奪糧種。
慕容恒坐在案前,手指不停叩擊,聽著這兩日西北各地傳來的稟報,更令他心急如焚,這些人還真是膽大,在這當口搶奪糧種。
這已經是第五個被搶糧種的縣了,雖然朝廷給各縣的糧種只得兩車,但對百姓來說這糧種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在運河碼頭領到糧種後,便要回家,卻在途中冒出了一群蒙面沙匪,來勢洶洶,殺人越貨,大喝:“放下糧種,饒爾等不死!”
這護送糧種的,皆是縣衙官兵和各縣百姓,哪是他們的對手,不到片刻,就被他們殘忍殺害,還丟了兩車糧種。
後來,有幾縣的官兵學聰明,一聽他們吼話,丟下糧種保命,可同行的百姓卻不依,他們皆是各鎮、各村奉了一鎮、一村之托來領糧種回家,怎肯辜負了鄉親們托付,雖無武功卻執著棍棒拼命,竟生生被蒙面沙匪殺害。
這些糧種對百姓們來說都是保命的命根子,對大燕來說是寶貝,卻這樣屢屢被人強奪了去。
百姓們聽說後心痛,便是慕容恒也惱火。
溫彩沈聲道:“丟了幾次後,朝廷不是派了禦林軍護送麽?”
“可這又有什麽用,今兒一早隴西來報上河縣的糧種被劫,同行的百姓不肯放棄,被盡數殺害。”
官兵們想保命,丟下百姓就跑;雖有護送禦林軍,可朝廷賑災統共隨行的才三百禦林軍,西北各縣都要派人護送,一隊也不過三四人相護,只得這三四人護衛又如何能保護糧種和百姓,況且蒙面沙匪個個心狠手辣,武功高強。
慕容恒擡頭:“不成,本王不能再待在雍王府,我得帶人趕往運河碼頭,督促官府護送糧種。”
百姓們是無辜的,尤其是這些自願請命護送糧種的百姓,他們更是看重這批糧種。
溫彩沈默片刻:“我已寫信回京城,讓陪嫁莊子的莊頭再湊糧種火速送來西北。”
就算是最快,怕也得半月時間。
現在天氣炎熱,若在半月前下種,地裏的苞米、土豆都長出來了。
再晚,就錯過了最後的時節,到了秋天收不上苞米和土豆。
慕容恒暖聲道:“我帶人去看看,盡快回來。”又對候在花廳外的青鶯道:“青鶯,本王要出門一趟,你在府中保護好王妃與世子。”
“屬下遵命!”
紅燕在他們離開京城時嫁給了雍王府的一位侍衛為妻,現在那
侍衛是京城王府的侍衛長。溫彩沒帶她同來,而是將他們夫婦皆留在京城。冬葵的信中提到,紅燕已生了一個乖巧的女兒,與冬葵所生的兒子訂了娃娃親。
暢園的杜鵑與卓世績結為夫妻後,添了個玉雪可人的女兒,夫妻倆視為掌上明珠。
溫彩給慕容恒備了幹糧與水袋,親自將他送至王府大門口。
在王府外的僻靜處,有兩個躡手躡腳、戴著幡籬帽的人,如鷹隼般的目光正凝視著雍王府大門,靜默關註著裏頭的一舉一動。
“慕容恒出門了?”
“小王爺帶人頻繁得手,慕容恒被授予西北賑災官員,怎麽可能穩坐肅州城。”
兩個相視而笑,“聽說雍王妃是個大美人。”
這樣的女子落到他們手裏,定讓慕容恒成為笑柄,一個連妻子都護不了的男人,還算是什麽男人?
想到此,二人就樂。
“雍王妃更是個一等一的種植能手,那些種植能人全都是她培養出來的,有了她,我們西涼也能國富民強。”
“你先留下盯著這裏,小王爺現在隴西,他成功了,我們也不能失手,我這就去召集人手。”
溫彩此次懷孕,倒也輕松,不像她懷慕容標時那樣,鎮日都想吐,若不是溫橙妻呂氏從娘家尋來的保胎止吐的偏方,還不知道要嘔心作吐到何時。她吃那偏方的藥,一直吃到了慕容標出生時才停了。
而今再度有孕,這孩子在肚子裏乖巧得很,不吵不鬧,只每日清晨起來有惡心感,因想著上回的難受,麻嬤嬤便照了偏方配藥給她熬水喝。
青鶯見慕容恒出門,拘著慕容標在棲霞院的內院裏練武功,她比劃一式,慕容標就跟著學一式,瞧得麻嬤嬤和雙雙等人直樂。
雙雙誇道:“世子真聰明。”
雪雁面露憂色,“世子都快兩歲了,怎麽還不會說話?”
想懷疑他是不是啞巴,可哭鬧起來時的嗓門比誰都大。
說到哭,幾人都發現世子很久沒哭,每次也就是幹嚎兩聲哭音。
麻嬤嬤道:“男孩子說話晚,總會說話的。”
雙雙道:“紅燕的女兒都會喊爹娘了。”
說到這兒,雙雙面露羨色,怎麽慕容標就不說話呢。
溫彩有些困乏,回偏廳暖榻上小歇,一覺就睡到了天黑時分,醒來時,麻嬤嬤正在花廳裏餵慕容標吃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