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很快, 張靈坤就知道桐桐說的“狐假虎威”啥意思了。
在華都西南邊, 有個小村子, 以前是一個跟無數華國農村一樣別無二致的村子,土房,牛羊,春種秋收。這兩年隨著華都開發範圍擴大, 許多企業往周邊遷移, 當地田地被占, 失地農民幹起了出租車司機、貨車司機等工作。
但貨車司機也並非每天都有貨, 經常是隔天去一次機場,把貨物運到廠區,華大經管學院是其必經之路。
如果有人願意幫忙順路帶貨,雨桐在學校門口等著卸貨的話, 這段距離就不是問題了。況且順風車不耽擱司機時間,還能按單收費,每單五毛錢, 十件就是五塊,隨便跑個單邊就能多掙一頓飯錢。
不掙白不掙啊。
當林雨桐再拿出跟郵遞局簽訂的合同時,競爭者如雲。這可是跟大單位合作的有保障,大單位一天不倒閉, 他們外快門路一天不會斷!報名的爭先恐後,舅甥倆登記不過來,幹脆搞了場考試,篩選出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個人品德都不錯的工人, 當場簽訂兼職合同。
感謝當初“榮安老林”註冊資金交的多,袁凱麗幫忙又給加了一項經營業務——貨運,以公司名義簽合同,對雙方來說都更有安全感。
華都解決了,又依法炮制在省城班車站和機場之間找到兩名工人,負責短距離的中轉。
有了“郵遞局合作商”的大旗,機場貨運也好辦,黃光榮負責接洽,以“榮安老林”的名義,在機場物流城租下固定倉庫,專門負責裝卸分揀。
對,雨桐把黃光榮拉進夥了,她總覺著戰友關系啥的,不一定有利益關系可靠。給他部分分紅,不止前期能用上他的人脈,即使是後期公司運作出啥問題也可以找他取經。
一切準備就緒,九月初簽訂承包合同,下旬招聘分揀工人,十月一號正式開始營業。
“一開始只想開線路,哪成想還承包分揀的活,以後有得忙咯。”張靈坤活動活動四肢,嘴上抱怨,心裏都快樂開花了,他已經有預感,這兩項業務幹好了,比種地還掙錢。
有好事自然不能忘了村裏人,挑著耳聰目明,眼勤手快的年輕人招了十個,第二天上省城當分揀工人。黃光榮給找了名熟手教他們,一個上午上手,下午就能開始正式工作。
張家在機場附近租了幾間民房作集體宿舍,水電任用,一日三餐補貼飯錢,十個工人三班倒,硬是把分揀的活兒擔下來。
既然有自個兒一份分紅,黃光榮肯定得賣力,有他個業務科長出面,郵遞局員工想找麻煩也沒轍。
怎麽滴,五十名正式工還幹不過十名臨時工,你們還他媽有臉了?
後期,隨著貨運量幾何式增長,榮安老林的十名工人也不夠用了,又陸續從村裏招了二十人去,日夜不停的分揀,倒是大大提高了中轉速度。
要不怎麽說村裏人淳樸呢,正式工要雙休要節假日加班得給加班費還不願上夜班,榮安的工人不怕苦不怕累,一個月休四天三班倒,工資只有正式工的一半……黃光榮真是看得牙癢癢。
這份穩定工作對於世世代代種地的陳家坪人來說,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男人上班,老人和女人在家種地,孩子在教學質量奇高的學校上學……公司幫買了保險,每個月還有四天團聚,簡直美滋滋!
不出半年,三十個分揀工人人手一部手機,每家一部電話,想家裏人再也不用讓他們跑對面老楊叔家接了。
如此這般,工人積極性更高,個頂個的能幹,工作效率極高。
速度就是快遞行業的生命,就是金錢。每個月光分揀頭上就能掙五萬塊,裝卸兩萬多,工人工資食宿費用刨除,也還剩四萬多,林雨桐睡覺都能笑醒。因為當時是以公司名義簽下的合同,除了每月給舅舅開一萬塊“工資”,其他都是公司的凈盈利。
況且,打通白雲山專屬航線後,山上的水果、鮮花、野味兒,甚至村民們的大米、菜籽油,都能運到華都去,最短兩天,最慢六天,原汁原味的土特產就能到達首都人的廚房,“榮安老林”口碑越來越好。
村民們有了穩定工作,有了錢,紛紛蓋起小洋樓,甚至有人為了來往省城方便,買了車,雨桐放寒假回家的時候發現,村口停滿了面包車小汽車,少說也有十五六輛。
據說還有其他停不下的,開回自家院裏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且說通了快遞專線,最初幾個月張靈坤都兩頭跑,省城工人要看著,家裏白雲山果子蜜蜂野味兒要參與,孩子老婆也要照顧,真是忙得腳不沾地。
林雨桐也不清閑,每天收到訂單後第一時間發回家,下午按時在校門口等著師傅接貨,清點完畢再依次送到宿舍,除了專業課,連社團都給退了。
就這還瘦了五斤,雙頰凹陷,鎖骨窩都出來了。
發現凡事親力親為也不行,很快,她在學生勤工助學辦公室找到幾名男生,炮制求知書屋的模式,清點、裝卸、送貨井井有條。漸漸的,因為他們快捷的運輸速度,周到的服務態度,許多需要郵寄東西的師生都慕名而來,哪怕多花錢也不在乎。
至此,這條運輸線不再是單箭頭,而是有來有往的生態循環,貨運量越來越大,很多時候當天的包裹派送不完。雨桐不得不租下學校不遠處一間屋子,用作暫時的倉庫,也不再送貨入宿舍,通過電話短信的方式通知師生,讓他們出來自提。
可饒是如此,也依然客流如雲。
隨著華國加入世貿組織,華國的經濟水平飛速發展,天南海北貨物流轉越來越頻繁,林張兩家的生意蒸蒸日上,說“日進鬥金”亦不為過。
2004年春節,林雨桐回家第一天就被榮安景象嚇一跳。原本一眼望到頭的土房中,三四層洋樓拔地而起,占了整個鎮子三分之一。以前擺攤賣菜賣豬賣雞的土街子,清一色鋪上了青石板,兩旁的危房全部拆除改建,換成紅木色門窗屋檐,大門兩側富貴牡丹和迎客松的瓷磚鋥亮,整個鎮子煥然一新。
這樣的榮安,哪怕上輩子她也沒見過。
整個榮安鎮,數陳家坪最為富裕。以前的土公路鋪成柏油馬路,路上各色汽車絡繹不絕,林大伯眼角餘光瞥見閨女驚訝的模樣,爽朗大笑。
“這兩年日子越來越好過咯,你瞧瞧,咱山腳下有多少賣菜的。”
順著手指,雨桐看見一溜兒的菜攤子,都是一根扁擔挑著兩個竹籮筐,綠油油的小茴香菠菜茼蒿,粉紅粉紅的番茄,圓溜溜的大土豆……都是農家常見的,“咱村現在都不種菜,改買了嗎?”
會不會太奢侈?
林大伯噴笑,“多多少少還種點,她們是來賣給城裏人的,你看——”
一輛黑色小轎車停在菜攤前,下來四個打扮洋氣的中年女人。
車門一開,賣菜的阿婆就熱情的招呼起來:“白雲山小青菜,來點兒不?保證比果子還好吃嘞!”
“真是白雲山的?”
一群阿婆拍胸脯保證,“咋還不是,同樣的水土種出來,一點兒沒差。”
城裏人被她們唬得一楞一楞的,立馬挑揀起來,菜攤子很快空了。
林家父女倆對視一眼,同時笑起來。這塊活招牌現在不止是兩家人的,還是附近十裏八村的,甚至整個榮安鎮的。
剛到家門口,就見一群男娃撒丫子往二樓書房跑。那是專門為兄妹仨裝修的,放著大大小小上千本書,雨桐怕他們玩火啥的,趕緊追上去。
“強子哥這真能看電視?那為啥沒小鍋蓋呢?”
“去去去,比電視機高級多了!”
“就是,這可是能跟人聊天的。”
“咋聊?打電話嗎?”
一群孩子湊上去,將強子眾星拱月。
“幹嘛呢?”
“姐你回來啦,快教我咋聊天。”強子把她拽過去,原來桌上有一臺“電視機”,屏幕上的草原藍天白雲是久違的熟悉,熟悉到讓雨桐眼眶發酸。以前覺著巨難用的x系統,現在可是香餑餑。
“電腦?!”
“大伯買的,說是能跟外頭的人聊天,姐快教教我。”
林雨桐呆楞著,訥訥道:“q……qq?”
“姐說啥呢,咋聽不懂。”十三歲的強子站起來比她高,撓後腦勺的動作跟三叔如出一轍。
“就是一款聊天軟件啊,在上頭可以交到全國各地的朋友,對方看不見你,你也看不見他,不知道他多大年齡,是男是女,可以隨心所欲想說啥說啥……”話未說完,一群孩子鬧著快給他們搞一個。
可惜,現在的qq不開放註冊,號得花錢買。
孩子們哀嚎,幸好雨桐在學校聽別的同學說過,現在很流行“uc”聊天,她試了一下,可以免費註冊!
有了號,大家夥連飯也不吃了,七嘴八舌給id改昵稱,有說叫“李尋歡的小李飛刀”,也有說叫“包黑炭”,更有甚者叫“孫悟空”,最後還是強子一錘定音,改成“冷狼”。
一聽就很酷呢。
林雨桐憋笑憋到肚子疼,就饒有興味的看著“冷狼”在大廳裏找“房間”,加入後可以看見圖文並茂的不停跳動的聊天內容。
然而,這群孩子裏很多都才一二年級,字都認不全呢,奉行“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原則,一字一句,錯洞百出。
強子受不了了,“能不能別出聲,還讓不讓人好好聊天了?”
然後僵直著手指,艱難的,慢慢的一個個敲出漢字來——“你好,你叫什麽名字呀?”
房間裏很快有人回覆他——“冷狼你叫什麽?”
“快回啊強子哥。”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等等,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叫林宇強,多土啊……”咬著嘴唇,半晌後終於艱難的打出“獨孤戰天”四個大字,為了增強可信度,追上一句“20歲”。
點了發送鍵後,他驕傲的挺起胸膛,仿佛已經見到這狂拽酷炫“真名”閃瞎對方狗眼的畫面……旁邊認識這幾個字的孩子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強子哥真厲害!這可是覆姓,這名兒一聽就牛掰!”
林雨桐嘴角抽搐:“……”
好,行,你們開心就好,我撤了。順便心疼一波對面跟“冷狼”聊得熱火朝天的某人,真是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啊弟弟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華都西南邊, 有個小村子, 以前是一個跟無數華國農村一樣別無二致的村子,土房,牛羊,春種秋收。這兩年隨著華都開發範圍擴大, 許多企業往周邊遷移, 當地田地被占, 失地農民幹起了出租車司機、貨車司機等工作。
但貨車司機也並非每天都有貨, 經常是隔天去一次機場,把貨物運到廠區,華大經管學院是其必經之路。
如果有人願意幫忙順路帶貨,雨桐在學校門口等著卸貨的話, 這段距離就不是問題了。況且順風車不耽擱司機時間,還能按單收費,每單五毛錢, 十件就是五塊,隨便跑個單邊就能多掙一頓飯錢。
不掙白不掙啊。
當林雨桐再拿出跟郵遞局簽訂的合同時,競爭者如雲。這可是跟大單位合作的有保障,大單位一天不倒閉, 他們外快門路一天不會斷!報名的爭先恐後,舅甥倆登記不過來,幹脆搞了場考試,篩選出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個人品德都不錯的工人, 當場簽訂兼職合同。
感謝當初“榮安老林”註冊資金交的多,袁凱麗幫忙又給加了一項經營業務——貨運,以公司名義簽合同,對雙方來說都更有安全感。
華都解決了,又依法炮制在省城班車站和機場之間找到兩名工人,負責短距離的中轉。
有了“郵遞局合作商”的大旗,機場貨運也好辦,黃光榮負責接洽,以“榮安老林”的名義,在機場物流城租下固定倉庫,專門負責裝卸分揀。
對,雨桐把黃光榮拉進夥了,她總覺著戰友關系啥的,不一定有利益關系可靠。給他部分分紅,不止前期能用上他的人脈,即使是後期公司運作出啥問題也可以找他取經。
一切準備就緒,九月初簽訂承包合同,下旬招聘分揀工人,十月一號正式開始營業。
“一開始只想開線路,哪成想還承包分揀的活,以後有得忙咯。”張靈坤活動活動四肢,嘴上抱怨,心裏都快樂開花了,他已經有預感,這兩項業務幹好了,比種地還掙錢。
有好事自然不能忘了村裏人,挑著耳聰目明,眼勤手快的年輕人招了十個,第二天上省城當分揀工人。黃光榮給找了名熟手教他們,一個上午上手,下午就能開始正式工作。
張家在機場附近租了幾間民房作集體宿舍,水電任用,一日三餐補貼飯錢,十個工人三班倒,硬是把分揀的活兒擔下來。
既然有自個兒一份分紅,黃光榮肯定得賣力,有他個業務科長出面,郵遞局員工想找麻煩也沒轍。
怎麽滴,五十名正式工還幹不過十名臨時工,你們還他媽有臉了?
後期,隨著貨運量幾何式增長,榮安老林的十名工人也不夠用了,又陸續從村裏招了二十人去,日夜不停的分揀,倒是大大提高了中轉速度。
要不怎麽說村裏人淳樸呢,正式工要雙休要節假日加班得給加班費還不願上夜班,榮安的工人不怕苦不怕累,一個月休四天三班倒,工資只有正式工的一半……黃光榮真是看得牙癢癢。
這份穩定工作對於世世代代種地的陳家坪人來說,簡直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男人上班,老人和女人在家種地,孩子在教學質量奇高的學校上學……公司幫買了保險,每個月還有四天團聚,簡直美滋滋!
不出半年,三十個分揀工人人手一部手機,每家一部電話,想家裏人再也不用讓他們跑對面老楊叔家接了。
如此這般,工人積極性更高,個頂個的能幹,工作效率極高。
速度就是快遞行業的生命,就是金錢。每個月光分揀頭上就能掙五萬塊,裝卸兩萬多,工人工資食宿費用刨除,也還剩四萬多,林雨桐睡覺都能笑醒。因為當時是以公司名義簽下的合同,除了每月給舅舅開一萬塊“工資”,其他都是公司的凈盈利。
況且,打通白雲山專屬航線後,山上的水果、鮮花、野味兒,甚至村民們的大米、菜籽油,都能運到華都去,最短兩天,最慢六天,原汁原味的土特產就能到達首都人的廚房,“榮安老林”口碑越來越好。
村民們有了穩定工作,有了錢,紛紛蓋起小洋樓,甚至有人為了來往省城方便,買了車,雨桐放寒假回家的時候發現,村口停滿了面包車小汽車,少說也有十五六輛。
據說還有其他停不下的,開回自家院裏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且說通了快遞專線,最初幾個月張靈坤都兩頭跑,省城工人要看著,家裏白雲山果子蜜蜂野味兒要參與,孩子老婆也要照顧,真是忙得腳不沾地。
林雨桐也不清閑,每天收到訂單後第一時間發回家,下午按時在校門口等著師傅接貨,清點完畢再依次送到宿舍,除了專業課,連社團都給退了。
就這還瘦了五斤,雙頰凹陷,鎖骨窩都出來了。
發現凡事親力親為也不行,很快,她在學生勤工助學辦公室找到幾名男生,炮制求知書屋的模式,清點、裝卸、送貨井井有條。漸漸的,因為他們快捷的運輸速度,周到的服務態度,許多需要郵寄東西的師生都慕名而來,哪怕多花錢也不在乎。
至此,這條運輸線不再是單箭頭,而是有來有往的生態循環,貨運量越來越大,很多時候當天的包裹派送不完。雨桐不得不租下學校不遠處一間屋子,用作暫時的倉庫,也不再送貨入宿舍,通過電話短信的方式通知師生,讓他們出來自提。
可饒是如此,也依然客流如雲。
隨著華國加入世貿組織,華國的經濟水平飛速發展,天南海北貨物流轉越來越頻繁,林張兩家的生意蒸蒸日上,說“日進鬥金”亦不為過。
2004年春節,林雨桐回家第一天就被榮安景象嚇一跳。原本一眼望到頭的土房中,三四層洋樓拔地而起,占了整個鎮子三分之一。以前擺攤賣菜賣豬賣雞的土街子,清一色鋪上了青石板,兩旁的危房全部拆除改建,換成紅木色門窗屋檐,大門兩側富貴牡丹和迎客松的瓷磚鋥亮,整個鎮子煥然一新。
這樣的榮安,哪怕上輩子她也沒見過。
整個榮安鎮,數陳家坪最為富裕。以前的土公路鋪成柏油馬路,路上各色汽車絡繹不絕,林大伯眼角餘光瞥見閨女驚訝的模樣,爽朗大笑。
“這兩年日子越來越好過咯,你瞧瞧,咱山腳下有多少賣菜的。”
順著手指,雨桐看見一溜兒的菜攤子,都是一根扁擔挑著兩個竹籮筐,綠油油的小茴香菠菜茼蒿,粉紅粉紅的番茄,圓溜溜的大土豆……都是農家常見的,“咱村現在都不種菜,改買了嗎?”
會不會太奢侈?
林大伯噴笑,“多多少少還種點,她們是來賣給城裏人的,你看——”
一輛黑色小轎車停在菜攤前,下來四個打扮洋氣的中年女人。
車門一開,賣菜的阿婆就熱情的招呼起來:“白雲山小青菜,來點兒不?保證比果子還好吃嘞!”
“真是白雲山的?”
一群阿婆拍胸脯保證,“咋還不是,同樣的水土種出來,一點兒沒差。”
城裏人被她們唬得一楞一楞的,立馬挑揀起來,菜攤子很快空了。
林家父女倆對視一眼,同時笑起來。這塊活招牌現在不止是兩家人的,還是附近十裏八村的,甚至整個榮安鎮的。
剛到家門口,就見一群男娃撒丫子往二樓書房跑。那是專門為兄妹仨裝修的,放著大大小小上千本書,雨桐怕他們玩火啥的,趕緊追上去。
“強子哥這真能看電視?那為啥沒小鍋蓋呢?”
“去去去,比電視機高級多了!”
“就是,這可是能跟人聊天的。”
“咋聊?打電話嗎?”
一群孩子湊上去,將強子眾星拱月。
“幹嘛呢?”
“姐你回來啦,快教我咋聊天。”強子把她拽過去,原來桌上有一臺“電視機”,屏幕上的草原藍天白雲是久違的熟悉,熟悉到讓雨桐眼眶發酸。以前覺著巨難用的x系統,現在可是香餑餑。
“電腦?!”
“大伯買的,說是能跟外頭的人聊天,姐快教教我。”
林雨桐呆楞著,訥訥道:“q……qq?”
“姐說啥呢,咋聽不懂。”十三歲的強子站起來比她高,撓後腦勺的動作跟三叔如出一轍。
“就是一款聊天軟件啊,在上頭可以交到全國各地的朋友,對方看不見你,你也看不見他,不知道他多大年齡,是男是女,可以隨心所欲想說啥說啥……”話未說完,一群孩子鬧著快給他們搞一個。
可惜,現在的qq不開放註冊,號得花錢買。
孩子們哀嚎,幸好雨桐在學校聽別的同學說過,現在很流行“uc”聊天,她試了一下,可以免費註冊!
有了號,大家夥連飯也不吃了,七嘴八舌給id改昵稱,有說叫“李尋歡的小李飛刀”,也有說叫“包黑炭”,更有甚者叫“孫悟空”,最後還是強子一錘定音,改成“冷狼”。
一聽就很酷呢。
林雨桐憋笑憋到肚子疼,就饒有興味的看著“冷狼”在大廳裏找“房間”,加入後可以看見圖文並茂的不停跳動的聊天內容。
然而,這群孩子裏很多都才一二年級,字都認不全呢,奉行“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原則,一字一句,錯洞百出。
強子受不了了,“能不能別出聲,還讓不讓人好好聊天了?”
然後僵直著手指,艱難的,慢慢的一個個敲出漢字來——“你好,你叫什麽名字呀?”
房間裏很快有人回覆他——“冷狼你叫什麽?”
“快回啊強子哥。”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等等,不能讓他們知道我叫林宇強,多土啊……”咬著嘴唇,半晌後終於艱難的打出“獨孤戰天”四個大字,為了增強可信度,追上一句“20歲”。
點了發送鍵後,他驕傲的挺起胸膛,仿佛已經見到這狂拽酷炫“真名”閃瞎對方狗眼的畫面……旁邊認識這幾個字的孩子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強子哥真厲害!這可是覆姓,這名兒一聽就牛掰!”
林雨桐嘴角抽搐:“……”
好,行,你們開心就好,我撤了。順便心疼一波對面跟“冷狼”聊得熱火朝天的某人,真是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啊弟弟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