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鬼方舞陽城
關燈
小
中
大
這舞陽城位於舞陽河畔,它的四周都是山。河水蜿蜒,成“S”形穿城而過。北岸是以前的府城,南岸是過去的衛城,遠遠看來很像一個太極圖。城內外,那些古代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城東的青龍洞,是一組規模極其宏大的宗教建築群,其間既有佛教寺廟,又有道教宮觀和儒家祠廟,三教合一,蔚為壯觀。此外,沿舞陽河畔還有天後宮、吳王洞、石屏山、鐵溪等旅游景點。
據史書記載,這舞陽城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它是由苗族先民從黃河以南一個叫“舞陽”的地方遷徙到這裏,後來定名為舞陽城的。這裏既是黔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是湘黔交通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有“欲通雲貴,先守舞陽”之說。《苗疆聞見錄》上也有“欲據滇楚,必占舞陽”的論述。有一首詩這樣描述了舞陽城地勢的雄奇:“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
基叔六人此時正走在舞陽城的街道上。環兒和三妹子二人同時停下腳步,擡起頭來手搭涼棚向上望:“嗳喲喲不得了!這上面的石頭掉下來豈不正好砸著人頭嗎?”
馬車老板呵呵大笑道:“二位姑娘,你們放一千個心一萬個心,這上面的石頭絕不會掉下來的,不然人家這房子怎麽還建在這地方呢?並且整整一座舞陽城都建在這裏,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
“說起來這是一個遙遠的傳說。很久以前,這裏還沒有人居住,舞陽一帶的居民把這裏叫著‘豎眼大田溪洞’,是鬼居住的地方,也就跟長江三峽的‘鬼城’差不多吧。後來黃河以南有一個叫‘舞陽’的地方發生瘟疫,死了很多人,那裏的居民覺得那地方不吉利,於是整個家族遷徙到這裏。但是房舍建什麽地方好呢?大家商量著這問題,於是大家決定請一位有道高士為他們選擇住地。”馬車老板說到這裏停了下來。
“那有道高士請來了嗎?”
“看你們好急的。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個當地人指著不遠處的一個石洞說:‘那石洞叫著青龍洞,洞裏住著一位有道高士,據說是太上老君的徒弟,人稱張天師,你們要選擇吉地,請他來看看,保管萬無一失。”馬車老板停了停,繼續說:
“於是,家族裏面的兩位長者去那青龍洞請張天師。張天師來到眾人面前,問大家:‘聽說你們要選擇吉地安家,現在有一個好去處,只是不知你們有沒有膽量。眾人紛紛表示:‘我們只怕瘟疫,別的什麽都不怕!’張天師高興地說道:‘好!大家看,這一堵石壁下面,實在是按寨居家的絕好寶地,如在此地修建村寨,數百年之後必然大興大旺,成為遠近聞名的繁榮都市,貧道向大家恭喜了!”
一席話說得大家心情激動。但也有一部分人看著那高高的陡峭石壁有些擔憂,這時又聽得張天師道:“大家不要擔心,待貧道為大家解除後顧之憂!”只見張天師微閉雙目,口中念念有詞,一雙手不停地舞動,接著,張天師一連聲的“捆、捆、捆捆捆~~~~~~”最後,張天師的右手高高舉起,高聲道:“此方神靈聽吾指令:此石壁已被捆住,千秋萬世不得有半點松動,切記!切記!”
原來這張天師動用了太上老君的“捆山術”,將這石壁牢牢地捆住了,所以自古以來這裏沒掉下過一塊石頭,環兒和三妹子都松了一口氣。
由於青龍洞就在附近,加上那裏還有許多值得觀賞的景點,於是大家決定下午去青龍洞那邊看看。
其實青龍洞是一個總稱,它是一個旅游景點的建築群。當你漫步在這舞陽古城的街頭,舉目遠眺,映入眼簾的就是大唐疆域中著名的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共有單體建築三十六座,共由六個部分組成,依次為祝聖橋、中元禪院、紫陽書院、玉皇閣、萬壽宮、香爐巖等處。它背靠青山,面臨綠水,依洞傍崖,貼壁臨空;這裏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畫棟雕梁,青瓦紅墻,錯落有致,曲徑回廊,庭院幽靜。既有園林韻味,又具寺院風格。
現在基叔一行人走過祝聖橋,就到了中元禪院,這中元禪院的布局是佛寺的建築風格,又具園林建築的韻味。它的大佛殿是建在一塊平臺上,後面六角亭又是建築在中元洞的洞口邊,獨柱亭則建在一塊形同孤島的巖頂部。
從中元禪寺往上走,就到了望星樓。望星樓更是奇特。所謂奇特就奇特在這座三層六角飛檐閣樓的基址是建在巖石壁的頂端,它腰部半滿,下部微削,頂部呈錐形體而又石梭萬狀、孔穴千般。人們把它叫著“千佛巖”(因為原來在大大小小的巖隙裏都各擺放著一個大小不等的佛像,這樣的佛像一共有上千尊,所以稱著“千佛巖”)。這些佛像的造型極其多樣生動,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這座飛檐閣樓是一座底層為吊腳樓式的走廊,中層和上層是重檐六角攢尖頂的閣。登上頂樓極目遠眺,的確有“銜遠山,吞長江”之感。若是在那滿天星鬥的夜晚登上這座樓,那麽擡頭可以看到夜空裏那密密麻麻無法數得清的星星,向下俯瞰可以看到潕水河中碧水沈星。“望星樓”,這個美好的名稱,恐怕也就是這樣來的。這座閣樓房架,梁柱,連同底層的走廊,分內外兩圈。內圈的柱腳,全部落在錐形巖體上,外圈柱腳則落在梯形臺階上,而所有內外圈的腳又都不是落在一個水平面上,內圈的樓柱,僅有一根落在巖體的尖端,恰巧在水平面上,其餘五根全都落在水平面以下的不同位置。有兩根剛好分毫不差地落在巖體兩側的邊緣,十分玄妙。凡是到這裏觀光的游客,全都為這種巧妙的構思和設計而叫絕。
大家繼續沿著巖壁上的走廊往前走。這時大家忽然發現,在那數丈高的巖壁上,題著一首詩,寫的是:“題中和
山——峭嶂嵯峨蟄龍踞,一朝破壁橫飛去。龍飛變化誰覆知,盤寓尚認雲深處。危樓高構山之巔,水微茫茫掛檻前。憑欄未敢多立時,生恐淩風便上天。”
基叔忙讚嘆:“好詩好詩!想不到此地也有如此高人!”
從青龍洞下來,時間已經不早,大家吃過晚餐,回房歇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據史書記載,這舞陽城古稱“豎眼大田溪洞”,屬“鬼方”。它是由苗族先民從黃河以南一個叫“舞陽”的地方遷徙到這裏,後來定名為舞陽城的。這裏既是黔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是湘黔交通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有“欲通雲貴,先守舞陽”之說。《苗疆聞見錄》上也有“欲據滇楚,必占舞陽”的論述。有一首詩這樣描述了舞陽城地勢的雄奇:“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
基叔六人此時正走在舞陽城的街道上。環兒和三妹子二人同時停下腳步,擡起頭來手搭涼棚向上望:“嗳喲喲不得了!這上面的石頭掉下來豈不正好砸著人頭嗎?”
馬車老板呵呵大笑道:“二位姑娘,你們放一千個心一萬個心,這上面的石頭絕不會掉下來的,不然人家這房子怎麽還建在這地方呢?並且整整一座舞陽城都建在這裏,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為什麽?”
“說起來這是一個遙遠的傳說。很久以前,這裏還沒有人居住,舞陽一帶的居民把這裏叫著‘豎眼大田溪洞’,是鬼居住的地方,也就跟長江三峽的‘鬼城’差不多吧。後來黃河以南有一個叫‘舞陽’的地方發生瘟疫,死了很多人,那裏的居民覺得那地方不吉利,於是整個家族遷徙到這裏。但是房舍建什麽地方好呢?大家商量著這問題,於是大家決定請一位有道高士為他們選擇住地。”馬車老板說到這裏停了下來。
“那有道高士請來了嗎?”
“看你們好急的。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一個當地人指著不遠處的一個石洞說:‘那石洞叫著青龍洞,洞裏住著一位有道高士,據說是太上老君的徒弟,人稱張天師,你們要選擇吉地,請他來看看,保管萬無一失。”馬車老板停了停,繼續說:
“於是,家族裏面的兩位長者去那青龍洞請張天師。張天師來到眾人面前,問大家:‘聽說你們要選擇吉地安家,現在有一個好去處,只是不知你們有沒有膽量。眾人紛紛表示:‘我們只怕瘟疫,別的什麽都不怕!’張天師高興地說道:‘好!大家看,這一堵石壁下面,實在是按寨居家的絕好寶地,如在此地修建村寨,數百年之後必然大興大旺,成為遠近聞名的繁榮都市,貧道向大家恭喜了!”
一席話說得大家心情激動。但也有一部分人看著那高高的陡峭石壁有些擔憂,這時又聽得張天師道:“大家不要擔心,待貧道為大家解除後顧之憂!”只見張天師微閉雙目,口中念念有詞,一雙手不停地舞動,接著,張天師一連聲的“捆、捆、捆捆捆~~~~~~”最後,張天師的右手高高舉起,高聲道:“此方神靈聽吾指令:此石壁已被捆住,千秋萬世不得有半點松動,切記!切記!”
原來這張天師動用了太上老君的“捆山術”,將這石壁牢牢地捆住了,所以自古以來這裏沒掉下過一塊石頭,環兒和三妹子都松了一口氣。
由於青龍洞就在附近,加上那裏還有許多值得觀賞的景點,於是大家決定下午去青龍洞那邊看看。
其實青龍洞是一個總稱,它是一個旅游景點的建築群。當你漫步在這舞陽古城的街頭,舉目遠眺,映入眼簾的就是大唐疆域中著名的青龍洞古建築群。青龍洞共有單體建築三十六座,共由六個部分組成,依次為祝聖橋、中元禪院、紫陽書院、玉皇閣、萬壽宮、香爐巖等處。它背靠青山,面臨綠水,依洞傍崖,貼壁臨空;這裏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翹翼飛檐,畫棟雕梁,青瓦紅墻,錯落有致,曲徑回廊,庭院幽靜。既有園林韻味,又具寺院風格。
現在基叔一行人走過祝聖橋,就到了中元禪院,這中元禪院的布局是佛寺的建築風格,又具園林建築的韻味。它的大佛殿是建在一塊平臺上,後面六角亭又是建築在中元洞的洞口邊,獨柱亭則建在一塊形同孤島的巖頂部。
從中元禪寺往上走,就到了望星樓。望星樓更是奇特。所謂奇特就奇特在這座三層六角飛檐閣樓的基址是建在巖石壁的頂端,它腰部半滿,下部微削,頂部呈錐形體而又石梭萬狀、孔穴千般。人們把它叫著“千佛巖”(因為原來在大大小小的巖隙裏都各擺放著一個大小不等的佛像,這樣的佛像一共有上千尊,所以稱著“千佛巖”)。這些佛像的造型極其多樣生動,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這座飛檐閣樓是一座底層為吊腳樓式的走廊,中層和上層是重檐六角攢尖頂的閣。登上頂樓極目遠眺,的確有“銜遠山,吞長江”之感。若是在那滿天星鬥的夜晚登上這座樓,那麽擡頭可以看到夜空裏那密密麻麻無法數得清的星星,向下俯瞰可以看到潕水河中碧水沈星。“望星樓”,這個美好的名稱,恐怕也就是這樣來的。這座閣樓房架,梁柱,連同底層的走廊,分內外兩圈。內圈的柱腳,全部落在錐形巖體上,外圈柱腳則落在梯形臺階上,而所有內外圈的腳又都不是落在一個水平面上,內圈的樓柱,僅有一根落在巖體的尖端,恰巧在水平面上,其餘五根全都落在水平面以下的不同位置。有兩根剛好分毫不差地落在巖體兩側的邊緣,十分玄妙。凡是到這裏觀光的游客,全都為這種巧妙的構思和設計而叫絕。
大家繼續沿著巖壁上的走廊往前走。這時大家忽然發現,在那數丈高的巖壁上,題著一首詩,寫的是:“題中和
山——峭嶂嵯峨蟄龍踞,一朝破壁橫飛去。龍飛變化誰覆知,盤寓尚認雲深處。危樓高構山之巔,水微茫茫掛檻前。憑欄未敢多立時,生恐淩風便上天。”
基叔忙讚嘆:“好詩好詩!想不到此地也有如此高人!”
從青龍洞下來,時間已經不早,大家吃過晚餐,回房歇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