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老先生贈書
關燈
小
中
大
昨天,那土司祖師殿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現在,在這去靈溪的驛道上,路兩旁的景物自然值得關註,但對於基叔來說,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有關土家族和苗族的一些民族問題。令基叔頗感遂心的是,昨天傍晚,基叔居然極其偶然地如其所願——得到一本關於土家族苗族的小書,這一小小的收獲,對於一般人來說不過像在大路旁拾得一枚極為不起眼的銅幣,但對於基叔來說,就是如獲至寶了!
回憶起來,昨天傍晚那位贈書的老先生倒也不是平庸之輩。當時,基叔等六人正打算利用晚飯後到外面走走,剛從那“保靖府永樂客棧”出來,就看見那街道上有一個小書鋪。基叔對那小書鋪一下來了興趣,跟大家一招手,一起向那小書鋪走來。原來那些書全都是用線裝的手抄書。基叔微感訝異,心想這偏遠邊城倒有書鋪。看官且聽筆者插兩句,當今唯有那珍貴無比的佛教經典可以雕刻成字板,印刷成書,其他的書全靠手抄。所以一本書費時費力頗多,故而這手抄書極為珍貴,一般民間極少有書買,就是那繁華的京都,買書也頗不容易。想不到這三亭縣保靖府竟然有人以書鋪為藝。基叔來到那書鋪前面,與書鋪主人——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作揖打躬道:“敢問老先生,鋪上之書,可否一觀?”
老先生心內一驚,看眼前此人相貌奇異,儀態不俗,龍準虎目,聲如洪鐘,定非等閑之輩!於是謹慎答道:“若高人賞光,盡管自便!”
於是基叔便翻閱起來。《幼兒啟蒙》、《三字經》、《百家姓》、《土家族苗族朔源》、《土家族習俗》、《苗族服裝》……書的種類倒不少,多為土家族苗族的地方文化。於是基叔與書鋪老先生攀談起來。
“敢問老先生,這些書都出自當地文士之手吧?”
“不瞞客官說,這些書大多出自鄙人拙作,一部分轉抄於他作,一部分是鄙人根據當地民間傳說編撰而成,像這本書,就是鄙人根據我地民間傳說編撰而成的。”老先生拿著那本《土家族苗族朔源》,有幾分得意地說。
“這書的署名‘五溪山人’是何人也?”
老先生爽朗一笑:“不瞞客官,‘五溪山人’實乃鄙人假托的筆名耳。”
“果然是先生大名,看來先生實為這邊城的飽學之士?”
“不敢不敢,客官不是本地人吧?”
“也不遠,就龍標過來的。”
“喲,龍標我也常去,那地方富庶繁榮哪,據說龍標那芙蓉樓是大唐著名大詩人王昌齡先生所建,滿樓全是詩,好氣派喲!”
“老先生也常去芙蓉樓?”
“只要到了龍標,芙蓉樓沒有不去的,鄙人沒什麽特長,就喜歡個弄弄文墨,看來客官也喜歡詩文?”
“說來慚愧,鄙人頗喜詩文,只是沒什麽建樹,大半生碌碌無為。”
於是二人越談越投機,越談越親近起來。老先生忽地舉起那本《土家族苗族朔源》,有點激動地說:“客官,鄙人冒昧叫一句‘弟兄’,如蒙不棄,小弟願交個朋友,將此書奉送做個見面禮,也表表小弟誠意。不瞞老哥說,這本書是我平生最得意之作。”
這一著基叔倒沒料到。原來基叔對那本《土家族苗族朔源》早就有興趣,不過想打探一下是否可以買,現在老先生既然提出交朋友,把那本書作為禮物贈送,基叔也就順水推舟,領下了這個人情,以後看機會報答吧,於是忙答應道:“多謝兄弟贈書厚意,他日有緣,必當厚報!”於是接書在手,心內頗有感激。
現在基叔又翻開了這本小書,雖然是手抄,書上字跡倒也工整秀麗,足見書寫者筆墨功底不淺。基叔要急於弄清楚的,是這土家族苗族的文化究竟在五溪文化中占有多大比重。於是基叔就在這馬車上認認真真的翻閱起來。
“土家族具有長遠的歷史淵源。據考證,鳳凰土家族可能是‘廩君蠻巴人’後裔。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巴蜀、黔四省邊界,一直居住在長江、沅水之間,是一個較穩定的民族。作為族稱的‘巴人’,曾經是一個多部落的統一體,其祖先一般認為是今鄂西的巴東、建始地區的‘南猿人’以及長陽地區的‘長陽人’。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到了漢代,稱巴郡南郡蠻、武陵蠻、婁中蠻、澧水蠻與中沔蠻(屠山蠻)等。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稱武溪蠻、西溪蠻、天門蠻、黔陽蠻、建平蠻等。隋代稱‘岳左’。後來又稱北江諸蠻。還有的稱蠻區人為土民、土蠻、土官等。也有的稱土夷、土蠻、土家。到了本朝才出現‘土家’與‘客家’的漢語稱呼。所謂‘土家’,是相對於‘客家’而言的,而所謂‘客家’,又主要是指漢人而言的。‘土家’意為‘本地人’,‘客家’則意為‘外來人’,這些說法只有在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地區以後才出現。本來,土家族自稱‘畢茲族’,古代巴人也是這樣自稱的,但‘畢茲’不等於就是‘本地人’。‘畢茲’是土家族的自稱,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後來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區以後才出現的漢語稱謂。……”
這一大段,把個土家族的淵源說得一清二楚。再看看苗族的淵源,基叔這麽想著,翻到了苗族的一頁,那上面寫著:
“苗族,是鳳凰縣最古老的民族。遠古苗族生活在黃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與炎黃部落作戰,失敗後苗裔退居江漢、洞庭湖一帶,建立三苗國。商周時,三苗被破,苗祖遷徙到湘西‘五溪’一帶,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又由湘西分遷到西南各地。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的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湘西苗族以遠古驤蔸部落的仡熊仡夷為主體,融合三苗、盤瓠兩個部落中的一部分先民組成。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制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回憶起來,昨天傍晚那位贈書的老先生倒也不是平庸之輩。當時,基叔等六人正打算利用晚飯後到外面走走,剛從那“保靖府永樂客棧”出來,就看見那街道上有一個小書鋪。基叔對那小書鋪一下來了興趣,跟大家一招手,一起向那小書鋪走來。原來那些書全都是用線裝的手抄書。基叔微感訝異,心想這偏遠邊城倒有書鋪。看官且聽筆者插兩句,當今唯有那珍貴無比的佛教經典可以雕刻成字板,印刷成書,其他的書全靠手抄。所以一本書費時費力頗多,故而這手抄書極為珍貴,一般民間極少有書買,就是那繁華的京都,買書也頗不容易。想不到這三亭縣保靖府竟然有人以書鋪為藝。基叔來到那書鋪前面,與書鋪主人——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作揖打躬道:“敢問老先生,鋪上之書,可否一觀?”
老先生心內一驚,看眼前此人相貌奇異,儀態不俗,龍準虎目,聲如洪鐘,定非等閑之輩!於是謹慎答道:“若高人賞光,盡管自便!”
於是基叔便翻閱起來。《幼兒啟蒙》、《三字經》、《百家姓》、《土家族苗族朔源》、《土家族習俗》、《苗族服裝》……書的種類倒不少,多為土家族苗族的地方文化。於是基叔與書鋪老先生攀談起來。
“敢問老先生,這些書都出自當地文士之手吧?”
“不瞞客官說,這些書大多出自鄙人拙作,一部分轉抄於他作,一部分是鄙人根據當地民間傳說編撰而成,像這本書,就是鄙人根據我地民間傳說編撰而成的。”老先生拿著那本《土家族苗族朔源》,有幾分得意地說。
“這書的署名‘五溪山人’是何人也?”
老先生爽朗一笑:“不瞞客官,‘五溪山人’實乃鄙人假托的筆名耳。”
“果然是先生大名,看來先生實為這邊城的飽學之士?”
“不敢不敢,客官不是本地人吧?”
“也不遠,就龍標過來的。”
“喲,龍標我也常去,那地方富庶繁榮哪,據說龍標那芙蓉樓是大唐著名大詩人王昌齡先生所建,滿樓全是詩,好氣派喲!”
“老先生也常去芙蓉樓?”
“只要到了龍標,芙蓉樓沒有不去的,鄙人沒什麽特長,就喜歡個弄弄文墨,看來客官也喜歡詩文?”
“說來慚愧,鄙人頗喜詩文,只是沒什麽建樹,大半生碌碌無為。”
於是二人越談越投機,越談越親近起來。老先生忽地舉起那本《土家族苗族朔源》,有點激動地說:“客官,鄙人冒昧叫一句‘弟兄’,如蒙不棄,小弟願交個朋友,將此書奉送做個見面禮,也表表小弟誠意。不瞞老哥說,這本書是我平生最得意之作。”
這一著基叔倒沒料到。原來基叔對那本《土家族苗族朔源》早就有興趣,不過想打探一下是否可以買,現在老先生既然提出交朋友,把那本書作為禮物贈送,基叔也就順水推舟,領下了這個人情,以後看機會報答吧,於是忙答應道:“多謝兄弟贈書厚意,他日有緣,必當厚報!”於是接書在手,心內頗有感激。
現在基叔又翻開了這本小書,雖然是手抄,書上字跡倒也工整秀麗,足見書寫者筆墨功底不淺。基叔要急於弄清楚的,是這土家族苗族的文化究竟在五溪文化中占有多大比重。於是基叔就在這馬車上認認真真的翻閱起來。
“土家族具有長遠的歷史淵源。據考證,鳳凰土家族可能是‘廩君蠻巴人’後裔。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巴蜀、黔四省邊界,一直居住在長江、沅水之間,是一個較穩定的民族。作為族稱的‘巴人’,曾經是一個多部落的統一體,其祖先一般認為是今鄂西的巴東、建始地區的‘南猿人’以及長陽地區的‘長陽人’。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到了漢代,稱巴郡南郡蠻、武陵蠻、婁中蠻、澧水蠻與中沔蠻(屠山蠻)等。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稱武溪蠻、西溪蠻、天門蠻、黔陽蠻、建平蠻等。隋代稱‘岳左’。後來又稱北江諸蠻。還有的稱蠻區人為土民、土蠻、土官等。也有的稱土夷、土蠻、土家。到了本朝才出現‘土家’與‘客家’的漢語稱呼。所謂‘土家’,是相對於‘客家’而言的,而所謂‘客家’,又主要是指漢人而言的。‘土家’意為‘本地人’,‘客家’則意為‘外來人’,這些說法只有在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地區以後才出現。本來,土家族自稱‘畢茲族’,古代巴人也是這樣自稱的,但‘畢茲’不等於就是‘本地人’。‘畢茲’是土家族的自稱,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後來較多的漢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區以後才出現的漢語稱謂。……”
這一大段,把個土家族的淵源說得一清二楚。再看看苗族的淵源,基叔這麽想著,翻到了苗族的一頁,那上面寫著:
“苗族,是鳳凰縣最古老的民族。遠古苗族生活在黃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與炎黃部落作戰,失敗後苗裔退居江漢、洞庭湖一帶,建立三苗國。商周時,三苗被破,苗祖遷徙到湘西‘五溪’一帶,即今湘西、黔東等地,又由湘西分遷到西南各地。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的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湘西苗族以遠古驤蔸部落的仡熊仡夷為主體,融合三苗、盤瓠兩個部落中的一部分先民組成。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苗族地區以農業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制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