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1 章節

關燈
黃鳥

作者:納蘭朗月

簡介:

你問我在考古隊有沒有遇上過什麽奇怪的事情? 來,我慢慢講給你聽。 考古x克蘇魯

調查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考古工作者。

雖然外界把我們的工作傳得神乎其神,但實際上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常識以外的事件。

直到最近。

事情的不對勁,是從一座被盜墓葬開始的。

我所在的考古隊是一個由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國家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家單位共同組成的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

前不久寧夏自治區考古所加入,就成了六家單位。

領隊是我的導師梁教授,負責現場的執行領隊是甘肅所的工作人員,我們叫他侯哥。

管理駐地庫房的則是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外號二哥。

發掘點在天水某個位於渭河南岸的村子裏,我們初到這裏進行野外調查時,非常絕望:一條沖溝將村後荒涼的二級臺地剖成東西兩半,羊腸小徑從鎮上煤電廠後蜿蜒爬上山坡,整整齊齊的梯田早已不再種植農作物,地裏盜洞密布,平均每平方米至少兩個盜洞。

那些盜洞平面呈圓角長方形,洞壁上有粗糙挖成的腳窩,洞口僅能容一個瘦小的人擠下去,六月裏,盜洞像許多張黑洞洞的嘴巴,向外吐著寒氣。

我們心全都涼了——被盜這麽嚴重,有效信息基本全部被破壞,發掘幾乎已經沒有意義。

我們垂頭喪氣地下山,侯哥嘆著氣跟梁老師說:“要不然我們還是去禮縣……”

“禮縣盜墓更厲害!”二哥語帶諷刺,引得侯哥瞪他一眼。

大家都不說話了,背著器械默默走路,走路時必須小心翼翼,萬一不小心摔進盜洞裏,難免頭破血流。

就在這時,二哥突然叫起來:“哎我這腦子!溝西我們不還沒去嗎?”

溝東溝西,只隔著一條寬不足三十米的沖溝,能有什麽區別?

盜墓賊還能只盜這邊不盜那邊嗎?

我這樣想著,懷著一種“反正不要錢,隨便去看看”的心態,跟著大部隊行動。

這時候要是下山繞開沖溝,再從西邊上山,那可就太遠了,梁老師觀察一下地形:“還成,不算陡,直接穿這條溝過去。”

跑野外調查嘛,為了節省體力,從三米高的斷崖上往下跳算常規操作,十幾米的斷崖,只要有緩沖坡度,也能跳,一米五的身高並不能使我成為例外。

背包往斜坡上一扔,手鏟紮進崖壁上,半小跑半自由落體進沖溝裏。

老師和師兄哈哈笑:“你質量比較小,直接掉下去也沒什麽事……”

這條溝真不算深,站在上頭目測不超過十五米,但一下來就覺得格外陰涼,一絲陽光都不會落到溝底。

溝底土質綿軟,踩上去微微下陷,就像……女人的腹部,會呼吸。

我們在六月份的烈日下曬了一天,一下來大家都打寒噤,嚷嚷:“好涼快啊,不想上去曬太陽。”

侯哥,一個靈活的胖子,飛快地順著沖溝西壁往上爬:“你們愛留就留下,我看完溝西就去鎮上吃火鍋!”

“侯哥,不要扔下師父!”我們連忙追上去。

我個子矮腿短,最後爬上去那一下有點吃力,幾乎是被師兄提上去的。

師兄還順手上下掂了掂:“跟一袋大米差不多。”

我:“……誰家大米這麽大袋子啊?”

話沒說完就覺得氣氛不對勁,定睛一看,旁邊一個白胡子老大爺,正臉色鐵青地瞪著我們。

跑調查時,遇到當地老鄉,我們通常跟人嘮幾句,問問當地有沒有挖出過什麽“破罐子”“爛瓦片子”,往往大有收獲。

但這個老大爺臉色太難看了些,好像隨時能揚起鐝頭給我們一下。

我們互相看看,最後還是由一看就是學問人的梁老師出馬:“老鄉,你是下邊那個村子的吧?我們呢,是考古隊的……”

梁老師話沒說完,大爺就大叫大嚷起來,他口音重,我們沒有一個人能聽得懂,不過看大爺神情,肯定不是什麽熱烈歡迎之類的好話。

師兄是蘭州人,蘭州離天水不算遠,他豎起耳朵聽了一陣,小聲說:“好像有幾句臟話我聽懂了……”

我:“……這個不用翻譯。”

大爺這一陣動靜不小,沒多久,就有幾個中年人扛著鐝頭連枷沖來助陣。

侯哥一看架勢不對,連忙把工作證拿出來,強調:“我們是國家的考古隊!下來前讓縣公安局給各村子都打過招呼的,你們沒收到嗎?”

國家還是有威懾力的,中年人當中最油膩的那個堆出一臉尬笑,用帶一點普通話口音的方言道:“弄錯了,弄錯了,原來是考古隊的。”

這位尬笑叔,就是下面村子的支書,也是白胡子大爺的兒子。

得知我們的來意,尬笑叔立刻擺出十分配合的態度:“走走,我先安排你們吃飯去,嘗嘗我們這兒的特色,然然、刮刮可都是好東西,別處沒有。”

侯哥連忙推辭:“我們吃飯用公務卡,不麻煩了。你能不能出個人,帶我們在這邊臺地上走一走?”

尬笑叔笑容漸漸消失,露出很不情願的樣子。侯哥又拿北大、國博的名頭出來,尬笑叔才很勉強地點點頭:“那我帶你們看吧,不過最好看快點……”

梁老師身為學者,一路上問題很多,從歷史建制問到村子得名,從沖溝的形成時間問到當地風俗習慣,尬笑叔一律搪塞:“我沒文化,不知道。”

二哥小聲跟師兄嘀咕:“第一次見到這麽不配合的老鄉……”

很快我們就顧不上尬笑叔的態度了,因為我們驚喜地發現,位於溝西的這片臺地竟然沒有盜洞。

田埂上、路邊隨處可見繩紋灰陶片,崖壁上掛著不少明顯的灰坑和墓葬,這麽豐富的遺存,沒道理能從兇殘的盜墓賊手下幸存啊。

我們一邊奇怪,一邊忙著撿陶片、拍照、記錄坐標,梁老師興奮了:“清華簡記載秦人西遷朱圄,早在十年前我就猜測朱圄在這一帶,很快就能驗證我的猜想了!”

唯一的問題是尬笑叔不許我們動手清理崖壁上的灰坑,一個勁兒地催下山吃飯,又指著北方說朱圄在那邊,他小時候就有考古隊來考察過,從來都是去北邊的朱圄山。

當地確實有一座山叫朱圄,就在渭河北岸,正對著這個村子。西斜的日光下,朱圄山的砂巖閃耀著不祥的紅色。

終於采集到足夠的標本後,我們收拾裝備下山,尬笑叔走得飛快,好像這山上有鬼要追他一般。

我回頭望一眼溝東,無端覺得身後那條沖溝好像一道猙獰的傷口,而溝東盜洞密布的臺地無比遙遠……

盜洞

回到縣城賓館,洗幹凈采集來的陶片,進行簡單的歸類後,大家都很高興:除去少量彩陶殘片,大部分陶片都處在西周到戰國這個時間段內。

根據《史記》記載,秦人原本是一個東夷民族,武王伐紂後西遷,最終從西部崛起,覆滅六國、統一天下。

但秦人西遷的時間節點和地理位置一直存在很大爭議,我們這支考古隊的成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在符合文獻記載的地點,找到了相應時期的遺存,對我們而言是個好兆頭。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沿著渭河,又陸續跑了許多地點,但都和溝東一樣,存在非常嚴重的盜掘現象。

調查還沒結束,所有人都隱隱有所預感:將來的工作,肯定要在那個村子的溝西開展了。

調查結束後我就回學校忙畢業的事,梁老師和侯哥他們在向國家文物局申報發掘項目,這事兒我幫不上忙,隔上十天半個月聽一耳朵消息。

一開始申報還挺順利的,請地方給予協助的時候,就出問題了。

市裏相當配合,到縣裏,他們就開始推諉;鎮上竭力想讓我們把駐地設在距溝西半小時車程的鎮上,而不是村裏。

村裏呢,簡直把我們當成洪水猛獸,據侯哥說,他提著一條吉祥蘭州都沒能讓尬笑叔給他一個好臉,尬笑叔不但拒絕征地,還拒絕出人工幫忙。

要知道考古隊在地方上通常會就近招募民工,幫我們做一些搬運土方之類的工作,地方上往往也很高興,畢竟能增加收入,沒道理不配合。

有些村子,甚至只有支書的親支近派,才能搶到來考古隊幫忙的機會。

這個村子,真的好奇怪啊。

一拖就拖到第二年四月份,不知道侯哥走了什麽門路,終於打通地方關系,可以在溝西開始發掘。

駐地就設在鎮上廢棄的小學裏。

這時候我已經研一了,我們學校的慣例,研究生課程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