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人丁興旺
關燈
小
中
大
雖然村子裏的人想法怪異了些, 可你不得不說,這災荒年頭娶媳婦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最起碼十分的省錢。旁的不說,就說隔壁王大娘家吧,這速度, 這性價比就絕對是杠杠的。
不過是三天的功夫,在焦裕豐幫著查證信息的情況下,就迅速的領回來一個十六歲的姑娘,雖然還附帶有一個9歲的男娃, 需要幫著撫養到十五歲,可到底是一個銅板沒花,就得了個媳婦, 還是個長相清秀,據說還認識幾個字的媳婦,這妥妥就是徹底拔高了一層老王家底蘊的好投資。
要說這姑娘吧,那也是個倒黴的,她爹老於頭是個考了一輩子,沒考出秀才功名的童生, 甚至因為考試還將家裏的產業基本全給搭進去了, 還累的她娘都早喪。不過總算老於頭人還不算迂腐到魔怔,沒蠢到賣孩子讀書,而且在媳婦死了之後,人也總算是有了點養孩子養家的念頭,雖然對未來沒了指望, 哭的稀裏嘩啦的,但還是拋下了那一輩子的書本,反過來開始掙錢了。
雖然這人一輩子沒幹過類似的事兒,有點不知道怎麽幹,可有樣學樣的時候還算不笨,日常不是去城隍廟門口幫人寫信,就是尋點抄書之類的簡單活計,零零碎碎的掙得雖然不多,可好歹也算是有了點出息,再加上自家閨女,哦,就是那於氏能繡花補貼,兒子能在茶樓跑腿掙點賞錢,這一家子三口人倒是也能湊合著過下去。
按照常理來說,若是這麽一直下去,這老頭慢慢的許是能因為童生的身份,混個什麽賬房之流的活計,改善家裏,閨女可能許給不錯的人家,混點聘禮,然後靠著這個,慢慢的將兒子再往這科舉的路上推。若是那兒子爭氣,將來指不定老於家就有騰達的一天。
可誰讓他們時運不濟呢,這雪災一來,那多少年沒的老屋,或者說從來就沒有修房子這個概念的老於頭忽視下勉強只能容身的老屋,就一下子壽終正寢了,不但如此,因為塌下來的時候,正沖著老於頭的書房,這老頭下意識想去拯救那些攢了一輩子的書籍,一個不小心,得,人沒了。
別看這往日老於頭似乎掙得少花的多,不像是個頂門立戶的樣,可正緊的沒了他,這姐弟兩個才發現,這日子立馬就變得更艱難了,不說那宅子不能住了,還能去哪兒,就是往日因為老於頭童生的名頭而有些收斂的街上潑皮都開始往她們這裏晃悠了,等著好容易發喪了老爹,家裏餘錢零落,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那於氏姑娘是真發愁啊,生怕一個不小心,將弟弟給餓死了,她可還記得自家老爹臨死,讓她養大弟弟的話呢。
如此一來,當聽到隔壁出嫁到西北面,賈家後街的某個嬸子說起這賈家教習焦家的人,在幫著村子裏的人家尋媳婦的時候,她心裏就是一動。
當然一開始沒多想別的,雖然也想過靠著嫁人來擺脫麻煩,卻也沒想過嫁到什麽農戶家,好歹也是童生的閨女對吧。當時只想著城裏住著麻煩多,那若是去了鄉下是不是能好些,所以想尋著這個關系詢問一二,可等著遇上了王大娘,讓王大娘那一籮筐的介紹條件那麽一說,她算是徹底讓老王家給套住了。
二十五畝的田地?甚至開春還會繼續開荒?將來即使分家,作為次子的那個也有可能有十五畝?這個不錯啊,這年頭,能有十畝地,基本就不愁吃喝了,有這麽些地,而且聽著還有打獵的本事,這將來日子能差?再不濟,只怕也比她爹在的時候,日子好過些。
等著王大娘在知道她是童生的閨女,弟弟也讀了幾年書的時候,開出來條件說,只要她嫁過去之後,能幫著教導家裏的娃子讀書識字,王家就肯幫著養大她弟弟到十五歲,甚至在她弟弟十五歲之前,幫著他們二房攢錢,將那城裏塌了一半的宅子修好,讓她弟弟不至於連個家都沒有的時候,這於氏那是半點的猶豫都沒有
了。
那塌了大半,基本已經沒法子住人的宅子是她不知道轉了多少想頭,都覺得絕望的大問題,連著吃飯都成問題了,你說,她能有幾個錢修房子?若非那宅子好歹是祖宅,要留給弟弟唯一的財產,她真的是連賣了房子的心都有了,那是越看越頭疼。
如今好了,只要不要聘禮,她就徹底放下撫養弟弟的負擔不說,連著這房子都能翻修保住,真是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什麽?嫁妝?雖然他家不是什麽大戶,可女孩子從小攢嫁妝的規矩還是遵守的,再怎麽艱難,她娘多少也給她留下了一些東西,旁的不說,針線啊,匣子啊,總有那麽幾個。再不濟家裏的書本家具也能暫時充當一下,等著將來房子好了,家具總是要新作的,書也能給他弟弟重抄一份。
如此一來,你說,這王大娘這媳婦娶得是不是很實惠?雖然讓家裏多了長嘴,未來六年多了攢修房子錢的事兒,可好歹,暫時是不用花大錢了,大兒媳婦也不會吃味了,家裏這一碗水妥妥的十分平穩。
而除了王大娘,趙老爹也順利的在托了焦裕豐和王大娘之後,給自家兒子,諢名五子,大名趙多壽的兒子尋到了合適的媳婦。這一個更絕,因為那是帶著侄女嫁過來的,還是自己送上門來的。
至於為什麽?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這個周氏,她哥雪災的時候死了,又沒有兒子,所以嫂子在第一時間讓娘家給帶回去了,正準備再嫁好給娘家再換一次好處,度過雪災。而家裏原本的一個小院及零星的東西,則讓近來損失頗大,急著弄錢買糧修屋子的族人給霸占了。這一家子如今只留下光溜溜的這麽一個5歲的侄女,和這個周氏15歲的姑娘,除了身上的衣裳,什麽都沒給不說,還差點被賣了。若非時機不對,雪災中族裏死了不少人,各家事兒多,又有前頭分刮她家老哥的遺產分贓不均的事兒在,這會兒她們姑侄兩個還不定在哪兒呢。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婚事說的比於氏都容易,為了不被賣到骯臟地兒去,在聽到好心的某個族人偷偷傳來的消息之後,她急匆匆的就帶著侄女來了焦家,通過王大娘和老趙家說好了,只要幫著養活侄女,一直到侄女嫁人就成,她也沒嫁妝,更不需要聘禮,唯一麻煩的就是壓制住族人,免得他們尋上門來生事兒。畢竟這年頭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這自己給自己說親,可不和規矩,容易讓人詬病。
生事兒?通過焦家保媒的婚事,哪個敢生事兒?老賈家的門楣這個時候還是很個不字?別說是焦裕豐和焦大了,就是王大娘都敢打包票。只要傳回去,不單沒事兒,只怕還會乖乖的來兩個族中長輩,在婚書上簽字,將這臉面給糊弄住,混個紅包什麽的,因為他們惹不起啊。
至於這侄女?那更不是事兒,他們村子如今的局面很明顯,那就是村中男娃比女娃多,這樣的情況下,多一個未來的可從小看到大,知道品行的聯姻對象,只有歡迎的,沒有決絕拒絕的道理。至於周家?只怕也沒人願意養這麽一個小閨女吧。所以親姑姑帶走,合情合理的很。
有了這麽兩個,接下來有關於二奶奶關於要給他家善哥兒尋個童養媳的事兒就更簡單了。都不用焦大出面,城門口的木頭就幫著尋出了他轄區內知道的,品行還算可以的,剛死了唯一血親祖父(城東打更人),成為孤兒的一個11歲小女娃。只要幫著葬了那老人,這孩子直接就能帶走。
這一家更沒有家產糾葛,因為那老頭也產業,早年沒了兒子兒媳的時候,就賣了唯一的破窩棚,租住在城門口兵丁宿夜的營帳門口,白天幫著看門,晚上打更,靠著這個,硬撐著養活了孫女。
也因為硬撐的太久,身子有些不好,所以雪災一來,他雖然沒被
壓死,卻得了風寒,最終病死了。留下這麽一個不上不下的閨女,兵丁們正不知道怎麽辦呢,這童養媳的事兒來的是正好啊,不但是給這孩子尋了個活路出來,也讓他們免去了麻煩。為此,木頭這隊正獲得了周圍屬下一致的點讚。能幫著解決麻煩,還是完美解決麻煩的老大,絕對是好老大。
第四個需要焦裕豐幫忙的家庭是劉大叔家,他家的石頭怎麽說呢,年級不大,不過是16歲,按說慢慢找也是來得及的,可問題是,這小子吧,一來人長得壯實,看著有些兇相,而來條人老實的也有些憨,尋常找媳婦,確實有人嫌棄過他不夠機靈,如此一來,這兩口子心下也憋了氣,想給兒子尋個好的,最起碼不至於是往日他們看不上的人家來湊合。如此一來,這王大娘尋兒媳婦的事兒自然是要插一腳的,一來是不想放過一絲一毫撿便宜的好事兒,二來則是即使這尋不到像是王大娘家這樣,讀書識字的,可好歹也能算是城裏的媳婦,說出去總比鄉下醜姑娘長臉些。
而他們確實也尋到了一門合適的,這江家的姑娘一不是什麽孤兒,二不用帶著小輩,只有一條不妥當,那就是在這雪災裏,正巧死了未婚夫,還是在成親的前三天,為此被人說是克夫不說,還被夫家幾個潑婦親戚找上門來鬧騰了好些日子。娘家的爹媽雖然心疼她,知道她冤的很,就是哥哥弟弟,也覺得她委屈,可哪怕是為了家裏安生,為了妹妹侄女將來不至於受到牽累,她也不得不趕緊的外嫁,以求早些消除影響。
如此一來,這山溝溝裏的村子自然是合適的,即使聘禮基本沒有,可好歹也算是離著遠了對吧,甚至說出去,夫家再來鬧騰就該是他們的不是了。更要緊的是,她那嫁妝:因為這些人鬧騰已經被打碎了好幾樣陪嫁的家具,家裏已經無力重新置辦,而她也已經17了,在這樣的名聲下,想等著影響小些再尋摸,也有變成老姑娘嫁不出去的可能。還不如尋這樣的人家,嫁妝少些也不在意的,趕緊出門子更利索。所以啊,這劉大叔家,那也算是撿了個不錯的便宜,畢竟那一家子即使家底不厚實,可好歹確實是正緊的城裏人家,還是個有手藝的漆匠家,比尋常村裏的農戶不知道強多少去。
最後一個需要解決的,那是王秋生家的王大樹,也不知道這王秋生兩口子是怎麽想的,明明兒子才15歲,人也機靈,雖然長得普通了些,卻也不是娶不到媳婦的模樣,這居然就著急起給兒子尋媳婦了?難道是讓王大娘刺激的?還是感覺這樣大範圍撒網容易撿著便宜?再或者是對村子裏男多女少的情況著急了?
不管哪一種情況吧,這家子確實托了王大娘,而且還真的尋到了合適的,12歲的羅氏。唯一不同於其他家的就是,這個羅氏,是沒了父母,被舅舅撫養的孩子,就是林妹妹那個情況。只是吧,這舅家人品卻不差,雖然對著羅氏可能未必有對自家孩子那麽好,因為日子過得苦,幹活什麽的也沒少幹,可總算也挺盡心,養活了她不下四年,從8歲,養到12歲,便是鄰裏都覺得這舅家的兩口子人不壞,和表兄弟表姐妹,關系也算不錯。可誰讓這時運不濟呢,她舅舅在雪災中斷了腿,家裏為了給舅舅治病掏光了家底,舅母已經開始發愁要不要賣孩子了,偏偏那表兄弟,表姐妹,一個個的都比她小,你說,這羅氏會怎麽想?不管是歲數,還是血緣,她似乎都會是最先被賣的一個。再她不想被賣的情況下,有什麽比嫁出去更合適的?用這聘禮給舅舅治病也好,養活一家子也罷,也算是報答了舅家的養育之恩,也免去了自己的困境,重新有一個自己的家了。哪怕因為年歲小,類似童養媳,聘禮可能不多,可這真的是這麽一個12歲的孩子,能給自己尋到的最好的路。
面對這樣的情況,別說有些感性的王大娘了,就是焦裕豐都感覺心酸,並為這個孩子自己尋上門來,自己說親的孩子的決斷讚
賞不已。人情世故上如此通透,還知恩圖報,果決聰慧,這孩子若是個男孩,哪怕在底層,只怕也能爬出一片天來。可惜了,這個時代的的女人天然的就失去了太多的機會。
因為讚賞,焦裕豐難得的,還和這孩子細細的說了這王秋生家的一切情況和眾人的性情,指點了這村中的未來前景,以安羅氏的心。並表示在這王秋生家送來聘禮之前,他可以墊付些銀錢,幫著尋個好大夫,去給他舅舅看病看,還會送些糧食過去,免得家中斷炊,讓這鼓起勇氣而來的孩子能更安心些。
看著這因為他的保證而松了一口氣,滿臉感激的羅氏,老實說,若非這孩子比自家兒子大的有些多,看起來有些不合適,他甚至都想著是不是直接領到自家去了。這樣的孩子真的是很難得,王秋生家這一遭湊熱鬧還真是湊著了。
連著五家,基本算是解決了最近村子裏的婚娶大問題,即使再有,想來沒個三五年,都不用費心了。因為基本在年齡線上的,全都一股腦掃幹凈了,接下來最大的。。。居然是兩個十歲的女娃?他們村子女娃能愁嫁?呵呵,看樣子這男女比例的差距問題,那是基本解決了。
焦裕豐這媒婆的活計做的十分順利,讓村子裏有需求的基本都得到了滿足,連著跟來好方便相看的王大娘都滿面喜色,只覺得這一趟京城來的相當的利索和滿意。所以這回去的路上啊,那是走的十分輕快,甚至還有時間商討一下,那幾家需要上門商量婚期的人家,該怎麽操作,弄得焦裕豐被冷風一吹,有些回神的時候都忍不住自嘲,這是幹媒婆幹出癮頭了。嗯,不過不得不說啊,這喜事兒什麽的,參與一下,感覺還是蠻好的,最起碼這村子裏眼見著人丁就要興旺了對吧,這絕對是個好兆頭,特別是他們村子一家家的日子逐步開始好過的時候。
而除此之外,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這幾天裏,村子裏的人口同樣在迅速的增加,而這增加的方式嘛,那就有些不怎麽好說了。
許是村子裏今年日子好過,修房子的事兒眾人皆知,首先這家裏遭了災來投靠的就多了好幾戶,不過這都是要走人的,不算什麽,最多就是近來麻煩了些。可剩下的一戶則不一樣了,因為人家是來落戶的。這是為什麽呢?嗨,還不是那小山頭的緣故?開荒什麽的,在這附近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而沒田沒屋,附近沒山,這村子裏又有親戚,想著來搏一把的,自然也就不是沒有了對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過是三天的功夫,在焦裕豐幫著查證信息的情況下,就迅速的領回來一個十六歲的姑娘,雖然還附帶有一個9歲的男娃, 需要幫著撫養到十五歲,可到底是一個銅板沒花,就得了個媳婦, 還是個長相清秀,據說還認識幾個字的媳婦,這妥妥就是徹底拔高了一層老王家底蘊的好投資。
要說這姑娘吧,那也是個倒黴的,她爹老於頭是個考了一輩子,沒考出秀才功名的童生, 甚至因為考試還將家裏的產業基本全給搭進去了, 還累的她娘都早喪。不過總算老於頭人還不算迂腐到魔怔,沒蠢到賣孩子讀書,而且在媳婦死了之後,人也總算是有了點養孩子養家的念頭,雖然對未來沒了指望, 哭的稀裏嘩啦的,但還是拋下了那一輩子的書本,反過來開始掙錢了。
雖然這人一輩子沒幹過類似的事兒,有點不知道怎麽幹,可有樣學樣的時候還算不笨,日常不是去城隍廟門口幫人寫信,就是尋點抄書之類的簡單活計,零零碎碎的掙得雖然不多,可好歹也算是有了點出息,再加上自家閨女,哦,就是那於氏能繡花補貼,兒子能在茶樓跑腿掙點賞錢,這一家子三口人倒是也能湊合著過下去。
按照常理來說,若是這麽一直下去,這老頭慢慢的許是能因為童生的身份,混個什麽賬房之流的活計,改善家裏,閨女可能許給不錯的人家,混點聘禮,然後靠著這個,慢慢的將兒子再往這科舉的路上推。若是那兒子爭氣,將來指不定老於家就有騰達的一天。
可誰讓他們時運不濟呢,這雪災一來,那多少年沒的老屋,或者說從來就沒有修房子這個概念的老於頭忽視下勉強只能容身的老屋,就一下子壽終正寢了,不但如此,因為塌下來的時候,正沖著老於頭的書房,這老頭下意識想去拯救那些攢了一輩子的書籍,一個不小心,得,人沒了。
別看這往日老於頭似乎掙得少花的多,不像是個頂門立戶的樣,可正緊的沒了他,這姐弟兩個才發現,這日子立馬就變得更艱難了,不說那宅子不能住了,還能去哪兒,就是往日因為老於頭童生的名頭而有些收斂的街上潑皮都開始往她們這裏晃悠了,等著好容易發喪了老爹,家裏餘錢零落,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那於氏姑娘是真發愁啊,生怕一個不小心,將弟弟給餓死了,她可還記得自家老爹臨死,讓她養大弟弟的話呢。
如此一來,當聽到隔壁出嫁到西北面,賈家後街的某個嬸子說起這賈家教習焦家的人,在幫著村子裏的人家尋媳婦的時候,她心裏就是一動。
當然一開始沒多想別的,雖然也想過靠著嫁人來擺脫麻煩,卻也沒想過嫁到什麽農戶家,好歹也是童生的閨女對吧。當時只想著城裏住著麻煩多,那若是去了鄉下是不是能好些,所以想尋著這個關系詢問一二,可等著遇上了王大娘,讓王大娘那一籮筐的介紹條件那麽一說,她算是徹底讓老王家給套住了。
二十五畝的田地?甚至開春還會繼續開荒?將來即使分家,作為次子的那個也有可能有十五畝?這個不錯啊,這年頭,能有十畝地,基本就不愁吃喝了,有這麽些地,而且聽著還有打獵的本事,這將來日子能差?再不濟,只怕也比她爹在的時候,日子好過些。
等著王大娘在知道她是童生的閨女,弟弟也讀了幾年書的時候,開出來條件說,只要她嫁過去之後,能幫著教導家裏的娃子讀書識字,王家就肯幫著養大她弟弟到十五歲,甚至在她弟弟十五歲之前,幫著他們二房攢錢,將那城裏塌了一半的宅子修好,讓她弟弟不至於連個家都沒有的時候,這於氏那是半點的猶豫都沒有
了。
那塌了大半,基本已經沒法子住人的宅子是她不知道轉了多少想頭,都覺得絕望的大問題,連著吃飯都成問題了,你說,她能有幾個錢修房子?若非那宅子好歹是祖宅,要留給弟弟唯一的財產,她真的是連賣了房子的心都有了,那是越看越頭疼。
如今好了,只要不要聘禮,她就徹底放下撫養弟弟的負擔不說,連著這房子都能翻修保住,真是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什麽?嫁妝?雖然他家不是什麽大戶,可女孩子從小攢嫁妝的規矩還是遵守的,再怎麽艱難,她娘多少也給她留下了一些東西,旁的不說,針線啊,匣子啊,總有那麽幾個。再不濟家裏的書本家具也能暫時充當一下,等著將來房子好了,家具總是要新作的,書也能給他弟弟重抄一份。
如此一來,你說,這王大娘這媳婦娶得是不是很實惠?雖然讓家裏多了長嘴,未來六年多了攢修房子錢的事兒,可好歹,暫時是不用花大錢了,大兒媳婦也不會吃味了,家裏這一碗水妥妥的十分平穩。
而除了王大娘,趙老爹也順利的在托了焦裕豐和王大娘之後,給自家兒子,諢名五子,大名趙多壽的兒子尋到了合適的媳婦。這一個更絕,因為那是帶著侄女嫁過來的,還是自己送上門來的。
至於為什麽?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這個周氏,她哥雪災的時候死了,又沒有兒子,所以嫂子在第一時間讓娘家給帶回去了,正準備再嫁好給娘家再換一次好處,度過雪災。而家裏原本的一個小院及零星的東西,則讓近來損失頗大,急著弄錢買糧修屋子的族人給霸占了。這一家子如今只留下光溜溜的這麽一個5歲的侄女,和這個周氏15歲的姑娘,除了身上的衣裳,什麽都沒給不說,還差點被賣了。若非時機不對,雪災中族裏死了不少人,各家事兒多,又有前頭分刮她家老哥的遺產分贓不均的事兒在,這會兒她們姑侄兩個還不定在哪兒呢。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婚事說的比於氏都容易,為了不被賣到骯臟地兒去,在聽到好心的某個族人偷偷傳來的消息之後,她急匆匆的就帶著侄女來了焦家,通過王大娘和老趙家說好了,只要幫著養活侄女,一直到侄女嫁人就成,她也沒嫁妝,更不需要聘禮,唯一麻煩的就是壓制住族人,免得他們尋上門來生事兒。畢竟這年頭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這自己給自己說親,可不和規矩,容易讓人詬病。
生事兒?通過焦家保媒的婚事,哪個敢生事兒?老賈家的門楣這個時候還是很個不字?別說是焦裕豐和焦大了,就是王大娘都敢打包票。只要傳回去,不單沒事兒,只怕還會乖乖的來兩個族中長輩,在婚書上簽字,將這臉面給糊弄住,混個紅包什麽的,因為他們惹不起啊。
至於這侄女?那更不是事兒,他們村子如今的局面很明顯,那就是村中男娃比女娃多,這樣的情況下,多一個未來的可從小看到大,知道品行的聯姻對象,只有歡迎的,沒有決絕拒絕的道理。至於周家?只怕也沒人願意養這麽一個小閨女吧。所以親姑姑帶走,合情合理的很。
有了這麽兩個,接下來有關於二奶奶關於要給他家善哥兒尋個童養媳的事兒就更簡單了。都不用焦大出面,城門口的木頭就幫著尋出了他轄區內知道的,品行還算可以的,剛死了唯一血親祖父(城東打更人),成為孤兒的一個11歲小女娃。只要幫著葬了那老人,這孩子直接就能帶走。
這一家更沒有家產糾葛,因為那老頭也產業,早年沒了兒子兒媳的時候,就賣了唯一的破窩棚,租住在城門口兵丁宿夜的營帳門口,白天幫著看門,晚上打更,靠著這個,硬撐著養活了孫女。
也因為硬撐的太久,身子有些不好,所以雪災一來,他雖然沒被
壓死,卻得了風寒,最終病死了。留下這麽一個不上不下的閨女,兵丁們正不知道怎麽辦呢,這童養媳的事兒來的是正好啊,不但是給這孩子尋了個活路出來,也讓他們免去了麻煩。為此,木頭這隊正獲得了周圍屬下一致的點讚。能幫著解決麻煩,還是完美解決麻煩的老大,絕對是好老大。
第四個需要焦裕豐幫忙的家庭是劉大叔家,他家的石頭怎麽說呢,年級不大,不過是16歲,按說慢慢找也是來得及的,可問題是,這小子吧,一來人長得壯實,看著有些兇相,而來條人老實的也有些憨,尋常找媳婦,確實有人嫌棄過他不夠機靈,如此一來,這兩口子心下也憋了氣,想給兒子尋個好的,最起碼不至於是往日他們看不上的人家來湊合。如此一來,這王大娘尋兒媳婦的事兒自然是要插一腳的,一來是不想放過一絲一毫撿便宜的好事兒,二來則是即使這尋不到像是王大娘家這樣,讀書識字的,可好歹也能算是城裏的媳婦,說出去總比鄉下醜姑娘長臉些。
而他們確實也尋到了一門合適的,這江家的姑娘一不是什麽孤兒,二不用帶著小輩,只有一條不妥當,那就是在這雪災裏,正巧死了未婚夫,還是在成親的前三天,為此被人說是克夫不說,還被夫家幾個潑婦親戚找上門來鬧騰了好些日子。娘家的爹媽雖然心疼她,知道她冤的很,就是哥哥弟弟,也覺得她委屈,可哪怕是為了家裏安生,為了妹妹侄女將來不至於受到牽累,她也不得不趕緊的外嫁,以求早些消除影響。
如此一來,這山溝溝裏的村子自然是合適的,即使聘禮基本沒有,可好歹也算是離著遠了對吧,甚至說出去,夫家再來鬧騰就該是他們的不是了。更要緊的是,她那嫁妝:因為這些人鬧騰已經被打碎了好幾樣陪嫁的家具,家裏已經無力重新置辦,而她也已經17了,在這樣的名聲下,想等著影響小些再尋摸,也有變成老姑娘嫁不出去的可能。還不如尋這樣的人家,嫁妝少些也不在意的,趕緊出門子更利索。所以啊,這劉大叔家,那也算是撿了個不錯的便宜,畢竟那一家子即使家底不厚實,可好歹確實是正緊的城裏人家,還是個有手藝的漆匠家,比尋常村裏的農戶不知道強多少去。
最後一個需要解決的,那是王秋生家的王大樹,也不知道這王秋生兩口子是怎麽想的,明明兒子才15歲,人也機靈,雖然長得普通了些,卻也不是娶不到媳婦的模樣,這居然就著急起給兒子尋媳婦了?難道是讓王大娘刺激的?還是感覺這樣大範圍撒網容易撿著便宜?再或者是對村子裏男多女少的情況著急了?
不管哪一種情況吧,這家子確實托了王大娘,而且還真的尋到了合適的,12歲的羅氏。唯一不同於其他家的就是,這個羅氏,是沒了父母,被舅舅撫養的孩子,就是林妹妹那個情況。只是吧,這舅家人品卻不差,雖然對著羅氏可能未必有對自家孩子那麽好,因為日子過得苦,幹活什麽的也沒少幹,可總算也挺盡心,養活了她不下四年,從8歲,養到12歲,便是鄰裏都覺得這舅家的兩口子人不壞,和表兄弟表姐妹,關系也算不錯。可誰讓這時運不濟呢,她舅舅在雪災中斷了腿,家裏為了給舅舅治病掏光了家底,舅母已經開始發愁要不要賣孩子了,偏偏那表兄弟,表姐妹,一個個的都比她小,你說,這羅氏會怎麽想?不管是歲數,還是血緣,她似乎都會是最先被賣的一個。再她不想被賣的情況下,有什麽比嫁出去更合適的?用這聘禮給舅舅治病也好,養活一家子也罷,也算是報答了舅家的養育之恩,也免去了自己的困境,重新有一個自己的家了。哪怕因為年歲小,類似童養媳,聘禮可能不多,可這真的是這麽一個12歲的孩子,能給自己尋到的最好的路。
面對這樣的情況,別說有些感性的王大娘了,就是焦裕豐都感覺心酸,並為這個孩子自己尋上門來,自己說親的孩子的決斷讚
賞不已。人情世故上如此通透,還知恩圖報,果決聰慧,這孩子若是個男孩,哪怕在底層,只怕也能爬出一片天來。可惜了,這個時代的的女人天然的就失去了太多的機會。
因為讚賞,焦裕豐難得的,還和這孩子細細的說了這王秋生家的一切情況和眾人的性情,指點了這村中的未來前景,以安羅氏的心。並表示在這王秋生家送來聘禮之前,他可以墊付些銀錢,幫著尋個好大夫,去給他舅舅看病看,還會送些糧食過去,免得家中斷炊,讓這鼓起勇氣而來的孩子能更安心些。
看著這因為他的保證而松了一口氣,滿臉感激的羅氏,老實說,若非這孩子比自家兒子大的有些多,看起來有些不合適,他甚至都想著是不是直接領到自家去了。這樣的孩子真的是很難得,王秋生家這一遭湊熱鬧還真是湊著了。
連著五家,基本算是解決了最近村子裏的婚娶大問題,即使再有,想來沒個三五年,都不用費心了。因為基本在年齡線上的,全都一股腦掃幹凈了,接下來最大的。。。居然是兩個十歲的女娃?他們村子女娃能愁嫁?呵呵,看樣子這男女比例的差距問題,那是基本解決了。
焦裕豐這媒婆的活計做的十分順利,讓村子裏有需求的基本都得到了滿足,連著跟來好方便相看的王大娘都滿面喜色,只覺得這一趟京城來的相當的利索和滿意。所以這回去的路上啊,那是走的十分輕快,甚至還有時間商討一下,那幾家需要上門商量婚期的人家,該怎麽操作,弄得焦裕豐被冷風一吹,有些回神的時候都忍不住自嘲,這是幹媒婆幹出癮頭了。嗯,不過不得不說啊,這喜事兒什麽的,參與一下,感覺還是蠻好的,最起碼這村子裏眼見著人丁就要興旺了對吧,這絕對是個好兆頭,特別是他們村子一家家的日子逐步開始好過的時候。
而除此之外,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這幾天裏,村子裏的人口同樣在迅速的增加,而這增加的方式嘛,那就有些不怎麽好說了。
許是村子裏今年日子好過,修房子的事兒眾人皆知,首先這家裏遭了災來投靠的就多了好幾戶,不過這都是要走人的,不算什麽,最多就是近來麻煩了些。可剩下的一戶則不一樣了,因為人家是來落戶的。這是為什麽呢?嗨,還不是那小山頭的緣故?開荒什麽的,在這附近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而沒田沒屋,附近沒山,這村子裏又有親戚,想著來搏一把的,自然也就不是沒有了對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