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紀念日》
關燈
小
中
大
席餘燼覺得該勞逸結合,寫稿的同時,也會去虛擬圖書館看看銹族是否蘇醒。但除了蹦蹦跳跳的小銹族,其他銹族都窩在蛋裏安然地熱眠。小銹族告訴他,當初銹族認為那個火山爆發是場滅世大災禍,所以每個銹族凝出的銹殼特別厚重,醒來時間預計在很久以後。
席餘燼就和伽諾和小銹族在會客廳喝茶,圍觀深空監獄裏種種新鮮事物。不得不說,這裏的網購行業十分發達,席餘燼沒忍住買了許多無用的文藝品。伽諾在旁邊記賬做語言練習。
智械論壇的氣氛頗有幾分風雨欲來的熱鬧。
約定好文學交流的日子轉瞬即至。
迷幻文學先發布匯總帖子,歸納雙方的帖子鏈接。迷幻文學這邊有三位小說家出手,分別寫了《走不盡的車輪》、《繁花繁星》與《一位潘西》。
聚集效應的威力是不可小覷的,它們剛發布第一章,立刻有許多讀者留言,還有許多與迷幻文學品牌交好的小說家前來送上友情推薦。
“我們的旅途,就如走不盡的車輪,被反覆碾過、壓過,遇見尖銳的石子,也只能壓在上面走,沒有逃避的權利……迷幻文學的語言一日既往地令生物驚艷。”
文學交流並不限定長短篇,只要雙方覺得合適就行。但長篇能積攢的熱度更多,迷幻文學也需要細細品讀。因此外星小說家們發了前半部分就沒發了,矜持地與讀者們交流。
這時,藍星文明也掛上品牌名和交流名發帖了。
發帖人在眾生物看來有些陌生,叫做浮靈。
一位外星生物迅速查看浮靈的資料,只知道她是位藍星官方小說家,沒有對外發表的作品。
“就算不少種族是以官方名義駐紮在這裏的,也不能派出官方小說家吧?自由小說家寫作的作品更多一點。”
“話不能這麽說,官方小說家寫命題還是能寫出新意,這或許是策略之一……”
不等浮靈把正文貼上來,許多外星生物已經在前排放出友情推薦。
不少物種都是席餘燼在領航巨輪裏認識的種族。它們都和藍星是友好外交關系。原本席餘燼以為只需要逢年過節問候一聲就好,沒想到它們居然在這個場合都來支持了,顯得浮靈這邊的氣勢不弱於迷幻學派。
>小說連載-《紀念日》作者:浮靈[藍星文明][迷幻文學交流日]
“今天是土星作家恩圖撒以著作《土星戰爭追憶錄》獲得太陽系文學獎的10周年紀念日,也是她在太陽紀2666年逝世後的第十年。”
發完這段話,小銹族恰好蹦去了隔壁右艙,與黑箱來了個親密接觸,潮平號的網絡出了點意外。席餘燼馬上把小銹族拎起,語重心長地教育小朋友。小銹族在席餘燼的皮膚表面蹭出一抹煤黑色。伽諾把它拎走。
“不過你也挺厲害,居然能影響硬件設施。”席餘燼基於小銹族長得可愛,誇了一句,“讓我找找黑箱維護服務……”他嚴謹挑選維修師傅,只找其他飛船上活生生的生物,絕不讓智械族有可趁之機。
他只覺得是一個小小的意外,論壇卻因此群魔亂舞!
>智械論壇
-不會吧?這就沒了?藍星文明,這就是你的實力嗎?
-我們都知道,迷幻文學需要一定門檻來閱讀,不像網文那麽好讀懂。迷幻文學的精髓在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些微妙的情緒變化,是需要功底來理解的。藍星只寫這麽短?是不是對迷幻文學存在誤讀現象呢?這種情況出現在一個文學交流日裏,難免讓生物感覺在看笑話。
-能寫出迷幻文學的都不是泛泛之輩,還是說藍星覺得太難寫了,棄筆認輸?
-奇怪,其他藍星文明的小說家一個都沒出現,對自己的夥伴這麽自信嗎?
等黑箱維修好後,浮靈的帖子已經有許多頁回覆,更多讀者跑進來看熱鬧。
然後它們往下刷新一下,居然刷出了大片的正文。它們揉揉眼,確認自己沒有看錯,抱著“我要看看你能寫出個什麽”的心情仔細看下去。
其中一個讀者叫做呼可,它同時也是《走不盡的車輪》的作者,是迷幻文學派的知名代表小說家。它在原來的星系時便年少成名,出來旅游後,更是走到哪都收獲一批追捧,心中早有傲氣。
呼可原本是不想來看對手的小說的,可聽其他讀者說什麽“只發了一段話的小說”,還是忍不住來看熱鬧。
現在既然浮靈更新了,它就勉為其難看下去吧,希望藍星不要讓它太失望。文學交流沒有能與之匹敵的對手,也是十分寂寞的啊。
《紀念日》分成三卷,主要講述了土星著名小說家獲獎紀念日的這一天發生以及回憶的事。
席餘燼把拉美文學置於整個太陽系的背景,一來是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想要提及近現代的拉美文學,必須先了解其歷史;二來是為了方便敘述,其歷史仍有許多不能講明白的東西,還是科幻一點寫作比較好。
第一卷 是《木星來客》。敘述視角是木星記者莉迪西婭,正文比較長,但劇情十分簡要。
莉迪西婭原本是土星原住民,因為戰亂被父母送去木星讀書,在大學和男友認識,找到一份記者的工作。她認為自己熱愛這份工作,好像熱愛這片土地。
對於土星,她已經覺得十分陌生,甚至有些猶如每夜的噩夢那般可怕。但土星小說是太陽系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她可以利用她的原住民身份,做一次出色的報道。
為了解悶,她約了男友一起來土星的恩圖撒紀念碑。她一邊回看恩圖撒的著作,一邊觀察紀念日這天有什麽值得報道的。
土星原本有豐富而和平的原始文化,可都被以木星為首的外星勢力破壞殆盡。殖民與入侵,使土星陷入了黑暗的奴隸時期,存活的青年不知道該信仰何物,未來在哪裏。恩圖撒就出生在這個黑暗動蕩時期。
盡管本土文化被破壞,但土星從侵略者木星找到了思想的曙光。反對獨裁、爭取自由的思想在土星蔓延。多場漫長的戰爭後,土星總算在名義上獨立了。可土星本地的各方勢力又因為地緣關系燃起戰火,和平好像是一片虛浮的羽毛……
在這種情況下,恩圖撒投身於寫作事業,她凝視土星的現狀,幻想土星原始神話突然覆蘇,將現實與幻想圓潤而融合在一起,寫下獨一無二的土星社會繪卷。她寫對話從來都采用間接引用,好像一個衰老的婦人在講睡前故事。
莉迪西婭試圖寫出一篇完美的報道,在恩圖撒的紀念墓碑前隨機找人采訪,一點點拼湊出這個城市的原本模樣,原本這裏有個將軍,每天搶掠不同的少女,藏在蚊帳中,藏在油桶裏,藏在巨輪底層。這些事和恩圖撒一點關系都沒有。
報道寫不下去,但還有愛人。莉迪西婭的男友對恩圖撒的寫作手法大肆表揚,卻讓莉迪西婭覺得兩人的隔閡變深了。她回憶起與男友的分分合合,記憶裏那繁華的木星城市是顏色鮮艷和冷冰冰的。她甩開男友,走在街上,街上的人都喊她木星貴客。忽然她看見土星原始神話的巨鳥飛過天空,像恩圖撒書裏寫過的那樣。她的眼神跟著巨鳥俯瞰這座傷痕累累的城市,墜入落日餘暉之中。
……
呼可看完第一卷 深受震撼。
它好像看到一種更加迷幻的寫法,一種全新的寫法。
這種寫法帶來強烈的失落感。結尾看似沒有講完這個故事,實際在暗示莉迪西婭什麽也改變不了。她從故鄉出生,在木星接受學識,但木星偏偏是她故鄉的侵略者。故鄉的人認為她是木星貴客,她的男友僅把恩圖薩當做一個厲害的小說家,只有她看到了家鄉掩不住的傷痛。兩種身份的沖突使她十分迷茫,而她無法改變。
“但不僅是劇情的安排,還有這種奇異的寫作手法……”呼可喃喃道,迫不及待地看第二卷 。或許看完後,它能有更鮮明的感受。
第二卷 名為《文學異客》。
黛爾嘉娜是一個窮困潦倒的作家。她來紀念墓碑前尋找靈感。
她一生做過許多工作,自認為最有天賦、最熱愛的工作是寫作。她比恩圖撒年輕一些,只經歷過土星內戰。她原本替一個富貴人家做家庭教師,後來戰爭來了,她被一個茶杯砸出來了。她做了一段時間的農婦,指甲間滿是蝦和泥的惡臭。這時,恩圖撒的去世和獲獎消息一起傳遍整個太陽系。
土星居然有文學!
這顆平平無奇的土星,被稱為“木星的後花園”,突然獲得了在太陽系倍受矚目的地位。外星對恩圖撒的作品追捧至極,還花費巨款在土星建造了她的紀念墓碑。
黛爾嘉娜突然發現,只有寫作是最適合這顆行星的工作。
土星離太陽太遠,離木星太近,文化也不像地球那樣有著不間斷的傳承,如浮萍在時局裏游蕩。他們只能學著像恩圖撒一樣把幻想揉進文學裏。那種割裂的、魔幻的文學表達,是他們這種邊緣文明能向整個太陽系發出的最大聲響。
黛爾嘉娜決定重拾寫作。她習慣了吸食成癮物品,一邊寫詩、創辦雜志,每夜有不同的靈感,獲得許多同志者。可不久後雜志社被燒了,黑煙滾滾整座城市都能看見,大雨下了整整三年才熄滅了它的火。雨水保留了文字的罪證,同志接連被逮捕沈海。
黛爾嘉娜心灰意冷地回到老家,年幼的青梅已經嫁給本地將領,每天被灌了迷藥安置在蚊帳內,將軍在旁跪著喊母親。這些隱私全城人都知道。教堂的鐘聲一天天都在響,送走了她的鄰居。她決定乘坐巴士和大船,來到恩圖撒的紀念墓碑前,等待一個新的靈感。
第三卷 名為《他鄉怪客》
阿爾瓦多原本是名法官,因為做出不收賄賂的壯舉而倍受矚目。她在土星宣布獨立後風雨兼程地趕到首都,希望為和平派出一份力。然而另一個武裝派在她到達首都後立刻發起了政變。他們往地上鑿了一口深井,湧出的黑泥淹沒了整個城市,並且頃刻間變得凝固。武裝派走在凝固的土地上,問土地裏的人是否服從他們,服從的話就挖他們出來。
阿爾瓦多假意服從,擔任了將軍的法律顧問,幫將軍操辦了外交學校。將軍問能不能娶自己的母親,阿爾瓦多戰戰兢兢地回覆也許能娶一個像母親的人。
阿爾瓦多與她潛藏的同黨決議暗殺將軍,可將軍身負異相,他寬厚的後背有魚鱗的紋印,聲如隆鐘從不會有鳥為他停留,衣服也擋不住他身上的疝氣。有著特異能力的將軍怎麽也殺不死,用鉛封印在棺材裏第二天還會如常起床,然後大發雷霆處死一批人。
阿爾瓦多每日祈禱著,幾乎要放棄了。可某一天,她下給老鼠的藥無意間放進將軍的杯子裏,將軍竟然毒發身亡。人們歡慶著將軍的專制統治終於結束了,搖著五顏六色旗幟的汽車駛過街道。
這座城市開始選拔新市長。可重新登場掌權的都是她不認識的人,報紙忽然聲稱他們獲得民眾愛戴,連遠在木星的報刊都發來喜報。她的同志去哪呢?她感到十分迷茫,想來恩圖撒的墓碑看看,發現墓碑有一行字:
我死後我的文字必定值錢,致這偉大下藏著卑劣的文學界。
……
《紀念日》的三卷一口氣發出,外星讀者們也一口氣讀完。這裏的讀者閱讀水平都比較高,所以讀完後都感到一陣思想碰撞的暢快,仿佛全身上下都被貫通了,後勁猛烈讓它們呆坐光腦前。
“這是——何等有魔力的文字啊——”
無數位外星讀者腦中不約而同地浮現這句話。
然後思路開始活躍,無數的想法雪花般蹦出來,它們迅速地在論壇寫下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這是一次全景式的寫作。它寫的十分細致,借用不同的視角,將一個地方的歷史與未來,細節與整體都以一種奇妙的文筆覆蘇。”
一位回覆帖子十分活躍的讀者說道。不少外星生物熟悉它的ID,那是論壇內著名的批評家。
“《紀念日》三卷的主人公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命運緊密交匯。她們都與土星經歷的多場戰爭有關,各自的回憶故事描述出一個強權下衰亡枯萎的小城市,以及不同角色如何在時事中隨波逐流地活著。她們好像把大作家恩圖撒當做希望,但實際上過去的傷疤還隱隱作痛,未來的命途依舊飄渺虛無。
“而我佩服浮靈的是,這三位主人公都具有群體指涉性。”
讀者都習慣了批評員總要生造點詞出來,連忙問“群體指涉性”是什麽意思。
“即一種群體的代表。像是第一卷 的莉迪西婭,她就是被送去外星的知識分子,可回來後卻對自己的歸屬地感到迷茫與陣痛,漂泊無根。
“第二卷 的黛爾嘉娜指代固守故土的詩人,在戰火中流離顛沛,食不果腹,哪怕戰爭結束了也找不到自己的未來。她想學恩圖薩,那是唯一能用文學發出聲音的前輩,可光靠筆桿子,文人的力量還是太弱了,根本無法徹底改變現狀。
“第三卷 的阿爾瓦多是有志向的行動派知識分子,可在權力的陰謀漩渦中也只能如提線木偶般活著……她終於行刺成功,獨.裁的將軍倒臺了,但她的故鄉為何還不能擺脫另一個行星的控制呢?到底哪裏才是自由的方向?
“無力感和迷茫感貫徹三卷。這些描寫都全景式地呈現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猶如那個時代的百科全書。這種全景式寫法太磅礴迷人了!我認為藍星小說家不比這裏任何小說家要差!”
“我也覺得很好看,瑞磊語的翻譯文本太對味了。”
“一口氣讀完,腦子都是暈暈的……”
看完批評員的看法,一位讀者弱弱地提問:
“我還沒看,但你說她寫的是現實,豈不是文不對題?這可是迷幻文學交流日。”
誰知後面立刻招惹了許多反駁。
“這怎麽可能不是迷幻!”
“你要看正文,那種感覺,對,感覺,說不出啦,只能意會。”
“是讓人上癮的魔幻。”
“這是……比迷幻文學更迷幻的魔幻現實文學!”
一個重量級評論貼在論壇激起許多回響,這居然是迷幻文學品牌的小說家發出來的!
那正是呼可,它的長評一發出來,就占據了大幅度頁面,讓讀者們無法忽視。
讀者們沒有心情看熱鬧,而是專心地看它的評論,迫切有個點評學者將它們的疑問與情緒宣洩出來。
“我一直以為,抓住思想變化後的片刻感想,是最迷幻的文學。這種文學不需要現實的參與。但我今天從浮靈女士身上見識到了,現實與幻想交織帶來的冰火兩重天,才是最深入骨髓的寫法!這是一種全新的敘事手段!
“大家有沒有註意到,為什麽讀起來有種割裂又自洽的感覺。因為浮靈女士總是從現實中多寫一筆,帶到了幻想之中,浮靈女士寫雜志社被燒,天下大雨,這是現實,偏偏要加上一句下了整整三年的雨以及三年不息的火焰,使得證據都保全了,這是幻想。二者銜接得非常圓滑,讓生物第一眼看時會懷疑難道是真的,可又馬上憑借自己的常識判斷那是假的。
“真假結合,虛實相映,偏偏浮靈女士沒有放大這種幻想,仿佛只是隨手蕩開一筆,以至於現實沈重的基調一直揮之不去,魔幻的部分也成了現實的一部分。這種寫法我聞所未聞,設計得太奇妙了,冰冷又迷幻,讓我為之上癮!
“可讓生物膽寒的是,難道書裏描寫的現實部分就不魔幻嗎?頻繁的內戰,靠吸食成癮物品尋找靈感,邊緣文化的吶喊……這些在我們今天每個擁有道德的文明看來,那是多麽的荒謬。與之相比,書中神話再現,都顯得更加現實了。
“魔幻現實文學……如此新穎的創作,如此沈痛的創作,我認為《紀念日》應當被稱為驚世之作!”
這位來自迷幻文學的小說家絲毫不在意地打了自家品牌的臉。它之前還擔心藍星實力太弱,沒想到事實截然相反。藍星拿出了重量級的文學來交流。它並不覺得自己落入下風很丟臉,反而認為藍星如此認真,自己真是得到了相當隆重的待遇!
呼可自認分析得很好,誰知下一秒有同品牌的小說家跑出來反駁了。
“你怎麽敢說那不是現實?”
這位反駁者的問號似乎藏著無限血淚。
“我忘了,你是別的種族來我們品牌的……但是,瑞磊星系,原本就是一個他人眼中的邊緣文明,靠著囈語文學才有在宇宙大舞臺的立足之地。邊緣文明的吶喊,難道就是魔幻嗎?
“看完恩圖撒的墓志銘,我從未如此感同身受。偉大,大家都說它偉大,甚至為它立碑。它們為文字立碑,將那種藏著刀鋒的文學變成一個無害的神像。恩圖薩拼盡全力用文學發聲,可後來人仍然被木星無形地壓迫著,找不到出路。恩圖薩早就知道立碑之舉都是在捧殺,所以才留下那個墓志銘——偉大下藏著卑劣的文學!
“書中說,恩圖薩自創的寫法,是現實融入了神話,和書外浮靈的寫法一致。可是這顆行星,這顆土星,原本明明有自己的原始文化啊!
“本地的原始神話出現在本地,難道不是天地規律,榮光覆蘇,為什麽當它出現時,我們和書內的看客,都覺得滿紙荒誕,無數血淚呢?”
這些質問擲地有聲。無數旁觀的讀者陷入深思,在不同書評人的引導下,它們更加體會到《紀念日》的魅力。
兩位迷幻文學小說家在現實空間裏相互看了一眼,繼續在論壇上回覆道。
“我覺得不同讀者對它的多層評價,也是一種魔幻現實……”
作者有話說:
*“我談的是美洲的NA(UI作家們,然而事實上,我要說的是這整個看似偉岸其實卑劣的文學界。”——羅貝托·波拉尼奧(文中文靈感源於他的諸多著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席餘燼就和伽諾和小銹族在會客廳喝茶,圍觀深空監獄裏種種新鮮事物。不得不說,這裏的網購行業十分發達,席餘燼沒忍住買了許多無用的文藝品。伽諾在旁邊記賬做語言練習。
智械論壇的氣氛頗有幾分風雨欲來的熱鬧。
約定好文學交流的日子轉瞬即至。
迷幻文學先發布匯總帖子,歸納雙方的帖子鏈接。迷幻文學這邊有三位小說家出手,分別寫了《走不盡的車輪》、《繁花繁星》與《一位潘西》。
聚集效應的威力是不可小覷的,它們剛發布第一章,立刻有許多讀者留言,還有許多與迷幻文學品牌交好的小說家前來送上友情推薦。
“我們的旅途,就如走不盡的車輪,被反覆碾過、壓過,遇見尖銳的石子,也只能壓在上面走,沒有逃避的權利……迷幻文學的語言一日既往地令生物驚艷。”
文學交流並不限定長短篇,只要雙方覺得合適就行。但長篇能積攢的熱度更多,迷幻文學也需要細細品讀。因此外星小說家們發了前半部分就沒發了,矜持地與讀者們交流。
這時,藍星文明也掛上品牌名和交流名發帖了。
發帖人在眾生物看來有些陌生,叫做浮靈。
一位外星生物迅速查看浮靈的資料,只知道她是位藍星官方小說家,沒有對外發表的作品。
“就算不少種族是以官方名義駐紮在這裏的,也不能派出官方小說家吧?自由小說家寫作的作品更多一點。”
“話不能這麽說,官方小說家寫命題還是能寫出新意,這或許是策略之一……”
不等浮靈把正文貼上來,許多外星生物已經在前排放出友情推薦。
不少物種都是席餘燼在領航巨輪裏認識的種族。它們都和藍星是友好外交關系。原本席餘燼以為只需要逢年過節問候一聲就好,沒想到它們居然在這個場合都來支持了,顯得浮靈這邊的氣勢不弱於迷幻學派。
>小說連載-《紀念日》作者:浮靈[藍星文明][迷幻文學交流日]
“今天是土星作家恩圖撒以著作《土星戰爭追憶錄》獲得太陽系文學獎的10周年紀念日,也是她在太陽紀2666年逝世後的第十年。”
發完這段話,小銹族恰好蹦去了隔壁右艙,與黑箱來了個親密接觸,潮平號的網絡出了點意外。席餘燼馬上把小銹族拎起,語重心長地教育小朋友。小銹族在席餘燼的皮膚表面蹭出一抹煤黑色。伽諾把它拎走。
“不過你也挺厲害,居然能影響硬件設施。”席餘燼基於小銹族長得可愛,誇了一句,“讓我找找黑箱維護服務……”他嚴謹挑選維修師傅,只找其他飛船上活生生的生物,絕不讓智械族有可趁之機。
他只覺得是一個小小的意外,論壇卻因此群魔亂舞!
>智械論壇
-不會吧?這就沒了?藍星文明,這就是你的實力嗎?
-我們都知道,迷幻文學需要一定門檻來閱讀,不像網文那麽好讀懂。迷幻文學的精髓在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些微妙的情緒變化,是需要功底來理解的。藍星只寫這麽短?是不是對迷幻文學存在誤讀現象呢?這種情況出現在一個文學交流日裏,難免讓生物感覺在看笑話。
-能寫出迷幻文學的都不是泛泛之輩,還是說藍星覺得太難寫了,棄筆認輸?
-奇怪,其他藍星文明的小說家一個都沒出現,對自己的夥伴這麽自信嗎?
等黑箱維修好後,浮靈的帖子已經有許多頁回覆,更多讀者跑進來看熱鬧。
然後它們往下刷新一下,居然刷出了大片的正文。它們揉揉眼,確認自己沒有看錯,抱著“我要看看你能寫出個什麽”的心情仔細看下去。
其中一個讀者叫做呼可,它同時也是《走不盡的車輪》的作者,是迷幻文學派的知名代表小說家。它在原來的星系時便年少成名,出來旅游後,更是走到哪都收獲一批追捧,心中早有傲氣。
呼可原本是不想來看對手的小說的,可聽其他讀者說什麽“只發了一段話的小說”,還是忍不住來看熱鬧。
現在既然浮靈更新了,它就勉為其難看下去吧,希望藍星不要讓它太失望。文學交流沒有能與之匹敵的對手,也是十分寂寞的啊。
《紀念日》分成三卷,主要講述了土星著名小說家獲獎紀念日的這一天發生以及回憶的事。
席餘燼把拉美文學置於整個太陽系的背景,一來是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想要提及近現代的拉美文學,必須先了解其歷史;二來是為了方便敘述,其歷史仍有許多不能講明白的東西,還是科幻一點寫作比較好。
第一卷 是《木星來客》。敘述視角是木星記者莉迪西婭,正文比較長,但劇情十分簡要。
莉迪西婭原本是土星原住民,因為戰亂被父母送去木星讀書,在大學和男友認識,找到一份記者的工作。她認為自己熱愛這份工作,好像熱愛這片土地。
對於土星,她已經覺得十分陌生,甚至有些猶如每夜的噩夢那般可怕。但土星小說是太陽系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她可以利用她的原住民身份,做一次出色的報道。
為了解悶,她約了男友一起來土星的恩圖撒紀念碑。她一邊回看恩圖撒的著作,一邊觀察紀念日這天有什麽值得報道的。
土星原本有豐富而和平的原始文化,可都被以木星為首的外星勢力破壞殆盡。殖民與入侵,使土星陷入了黑暗的奴隸時期,存活的青年不知道該信仰何物,未來在哪裏。恩圖撒就出生在這個黑暗動蕩時期。
盡管本土文化被破壞,但土星從侵略者木星找到了思想的曙光。反對獨裁、爭取自由的思想在土星蔓延。多場漫長的戰爭後,土星總算在名義上獨立了。可土星本地的各方勢力又因為地緣關系燃起戰火,和平好像是一片虛浮的羽毛……
在這種情況下,恩圖撒投身於寫作事業,她凝視土星的現狀,幻想土星原始神話突然覆蘇,將現實與幻想圓潤而融合在一起,寫下獨一無二的土星社會繪卷。她寫對話從來都采用間接引用,好像一個衰老的婦人在講睡前故事。
莉迪西婭試圖寫出一篇完美的報道,在恩圖撒的紀念墓碑前隨機找人采訪,一點點拼湊出這個城市的原本模樣,原本這裏有個將軍,每天搶掠不同的少女,藏在蚊帳中,藏在油桶裏,藏在巨輪底層。這些事和恩圖撒一點關系都沒有。
報道寫不下去,但還有愛人。莉迪西婭的男友對恩圖撒的寫作手法大肆表揚,卻讓莉迪西婭覺得兩人的隔閡變深了。她回憶起與男友的分分合合,記憶裏那繁華的木星城市是顏色鮮艷和冷冰冰的。她甩開男友,走在街上,街上的人都喊她木星貴客。忽然她看見土星原始神話的巨鳥飛過天空,像恩圖撒書裏寫過的那樣。她的眼神跟著巨鳥俯瞰這座傷痕累累的城市,墜入落日餘暉之中。
……
呼可看完第一卷 深受震撼。
它好像看到一種更加迷幻的寫法,一種全新的寫法。
這種寫法帶來強烈的失落感。結尾看似沒有講完這個故事,實際在暗示莉迪西婭什麽也改變不了。她從故鄉出生,在木星接受學識,但木星偏偏是她故鄉的侵略者。故鄉的人認為她是木星貴客,她的男友僅把恩圖薩當做一個厲害的小說家,只有她看到了家鄉掩不住的傷痛。兩種身份的沖突使她十分迷茫,而她無法改變。
“但不僅是劇情的安排,還有這種奇異的寫作手法……”呼可喃喃道,迫不及待地看第二卷 。或許看完後,它能有更鮮明的感受。
第二卷 名為《文學異客》。
黛爾嘉娜是一個窮困潦倒的作家。她來紀念墓碑前尋找靈感。
她一生做過許多工作,自認為最有天賦、最熱愛的工作是寫作。她比恩圖撒年輕一些,只經歷過土星內戰。她原本替一個富貴人家做家庭教師,後來戰爭來了,她被一個茶杯砸出來了。她做了一段時間的農婦,指甲間滿是蝦和泥的惡臭。這時,恩圖撒的去世和獲獎消息一起傳遍整個太陽系。
土星居然有文學!
這顆平平無奇的土星,被稱為“木星的後花園”,突然獲得了在太陽系倍受矚目的地位。外星對恩圖撒的作品追捧至極,還花費巨款在土星建造了她的紀念墓碑。
黛爾嘉娜突然發現,只有寫作是最適合這顆行星的工作。
土星離太陽太遠,離木星太近,文化也不像地球那樣有著不間斷的傳承,如浮萍在時局裏游蕩。他們只能學著像恩圖撒一樣把幻想揉進文學裏。那種割裂的、魔幻的文學表達,是他們這種邊緣文明能向整個太陽系發出的最大聲響。
黛爾嘉娜決定重拾寫作。她習慣了吸食成癮物品,一邊寫詩、創辦雜志,每夜有不同的靈感,獲得許多同志者。可不久後雜志社被燒了,黑煙滾滾整座城市都能看見,大雨下了整整三年才熄滅了它的火。雨水保留了文字的罪證,同志接連被逮捕沈海。
黛爾嘉娜心灰意冷地回到老家,年幼的青梅已經嫁給本地將領,每天被灌了迷藥安置在蚊帳內,將軍在旁跪著喊母親。這些隱私全城人都知道。教堂的鐘聲一天天都在響,送走了她的鄰居。她決定乘坐巴士和大船,來到恩圖撒的紀念墓碑前,等待一個新的靈感。
第三卷 名為《他鄉怪客》
阿爾瓦多原本是名法官,因為做出不收賄賂的壯舉而倍受矚目。她在土星宣布獨立後風雨兼程地趕到首都,希望為和平派出一份力。然而另一個武裝派在她到達首都後立刻發起了政變。他們往地上鑿了一口深井,湧出的黑泥淹沒了整個城市,並且頃刻間變得凝固。武裝派走在凝固的土地上,問土地裏的人是否服從他們,服從的話就挖他們出來。
阿爾瓦多假意服從,擔任了將軍的法律顧問,幫將軍操辦了外交學校。將軍問能不能娶自己的母親,阿爾瓦多戰戰兢兢地回覆也許能娶一個像母親的人。
阿爾瓦多與她潛藏的同黨決議暗殺將軍,可將軍身負異相,他寬厚的後背有魚鱗的紋印,聲如隆鐘從不會有鳥為他停留,衣服也擋不住他身上的疝氣。有著特異能力的將軍怎麽也殺不死,用鉛封印在棺材裏第二天還會如常起床,然後大發雷霆處死一批人。
阿爾瓦多每日祈禱著,幾乎要放棄了。可某一天,她下給老鼠的藥無意間放進將軍的杯子裏,將軍竟然毒發身亡。人們歡慶著將軍的專制統治終於結束了,搖著五顏六色旗幟的汽車駛過街道。
這座城市開始選拔新市長。可重新登場掌權的都是她不認識的人,報紙忽然聲稱他們獲得民眾愛戴,連遠在木星的報刊都發來喜報。她的同志去哪呢?她感到十分迷茫,想來恩圖撒的墓碑看看,發現墓碑有一行字:
我死後我的文字必定值錢,致這偉大下藏著卑劣的文學界。
……
《紀念日》的三卷一口氣發出,外星讀者們也一口氣讀完。這裏的讀者閱讀水平都比較高,所以讀完後都感到一陣思想碰撞的暢快,仿佛全身上下都被貫通了,後勁猛烈讓它們呆坐光腦前。
“這是——何等有魔力的文字啊——”
無數位外星讀者腦中不約而同地浮現這句話。
然後思路開始活躍,無數的想法雪花般蹦出來,它們迅速地在論壇寫下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這是一次全景式的寫作。它寫的十分細致,借用不同的視角,將一個地方的歷史與未來,細節與整體都以一種奇妙的文筆覆蘇。”
一位回覆帖子十分活躍的讀者說道。不少外星生物熟悉它的ID,那是論壇內著名的批評家。
“《紀念日》三卷的主人公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命運緊密交匯。她們都與土星經歷的多場戰爭有關,各自的回憶故事描述出一個強權下衰亡枯萎的小城市,以及不同角色如何在時事中隨波逐流地活著。她們好像把大作家恩圖撒當做希望,但實際上過去的傷疤還隱隱作痛,未來的命途依舊飄渺虛無。
“而我佩服浮靈的是,這三位主人公都具有群體指涉性。”
讀者都習慣了批評員總要生造點詞出來,連忙問“群體指涉性”是什麽意思。
“即一種群體的代表。像是第一卷 的莉迪西婭,她就是被送去外星的知識分子,可回來後卻對自己的歸屬地感到迷茫與陣痛,漂泊無根。
“第二卷 的黛爾嘉娜指代固守故土的詩人,在戰火中流離顛沛,食不果腹,哪怕戰爭結束了也找不到自己的未來。她想學恩圖薩,那是唯一能用文學發出聲音的前輩,可光靠筆桿子,文人的力量還是太弱了,根本無法徹底改變現狀。
“第三卷 的阿爾瓦多是有志向的行動派知識分子,可在權力的陰謀漩渦中也只能如提線木偶般活著……她終於行刺成功,獨.裁的將軍倒臺了,但她的故鄉為何還不能擺脫另一個行星的控制呢?到底哪裏才是自由的方向?
“無力感和迷茫感貫徹三卷。這些描寫都全景式地呈現了那個時期的政.治,猶如那個時代的百科全書。這種全景式寫法太磅礴迷人了!我認為藍星小說家不比這裏任何小說家要差!”
“我也覺得很好看,瑞磊語的翻譯文本太對味了。”
“一口氣讀完,腦子都是暈暈的……”
看完批評員的看法,一位讀者弱弱地提問:
“我還沒看,但你說她寫的是現實,豈不是文不對題?這可是迷幻文學交流日。”
誰知後面立刻招惹了許多反駁。
“這怎麽可能不是迷幻!”
“你要看正文,那種感覺,對,感覺,說不出啦,只能意會。”
“是讓人上癮的魔幻。”
“這是……比迷幻文學更迷幻的魔幻現實文學!”
一個重量級評論貼在論壇激起許多回響,這居然是迷幻文學品牌的小說家發出來的!
那正是呼可,它的長評一發出來,就占據了大幅度頁面,讓讀者們無法忽視。
讀者們沒有心情看熱鬧,而是專心地看它的評論,迫切有個點評學者將它們的疑問與情緒宣洩出來。
“我一直以為,抓住思想變化後的片刻感想,是最迷幻的文學。這種文學不需要現實的參與。但我今天從浮靈女士身上見識到了,現實與幻想交織帶來的冰火兩重天,才是最深入骨髓的寫法!這是一種全新的敘事手段!
“大家有沒有註意到,為什麽讀起來有種割裂又自洽的感覺。因為浮靈女士總是從現實中多寫一筆,帶到了幻想之中,浮靈女士寫雜志社被燒,天下大雨,這是現實,偏偏要加上一句下了整整三年的雨以及三年不息的火焰,使得證據都保全了,這是幻想。二者銜接得非常圓滑,讓生物第一眼看時會懷疑難道是真的,可又馬上憑借自己的常識判斷那是假的。
“真假結合,虛實相映,偏偏浮靈女士沒有放大這種幻想,仿佛只是隨手蕩開一筆,以至於現實沈重的基調一直揮之不去,魔幻的部分也成了現實的一部分。這種寫法我聞所未聞,設計得太奇妙了,冰冷又迷幻,讓我為之上癮!
“可讓生物膽寒的是,難道書裏描寫的現實部分就不魔幻嗎?頻繁的內戰,靠吸食成癮物品尋找靈感,邊緣文化的吶喊……這些在我們今天每個擁有道德的文明看來,那是多麽的荒謬。與之相比,書中神話再現,都顯得更加現實了。
“魔幻現實文學……如此新穎的創作,如此沈痛的創作,我認為《紀念日》應當被稱為驚世之作!”
這位來自迷幻文學的小說家絲毫不在意地打了自家品牌的臉。它之前還擔心藍星實力太弱,沒想到事實截然相反。藍星拿出了重量級的文學來交流。它並不覺得自己落入下風很丟臉,反而認為藍星如此認真,自己真是得到了相當隆重的待遇!
呼可自認分析得很好,誰知下一秒有同品牌的小說家跑出來反駁了。
“你怎麽敢說那不是現實?”
這位反駁者的問號似乎藏著無限血淚。
“我忘了,你是別的種族來我們品牌的……但是,瑞磊星系,原本就是一個他人眼中的邊緣文明,靠著囈語文學才有在宇宙大舞臺的立足之地。邊緣文明的吶喊,難道就是魔幻嗎?
“看完恩圖撒的墓志銘,我從未如此感同身受。偉大,大家都說它偉大,甚至為它立碑。它們為文字立碑,將那種藏著刀鋒的文學變成一個無害的神像。恩圖薩拼盡全力用文學發聲,可後來人仍然被木星無形地壓迫著,找不到出路。恩圖薩早就知道立碑之舉都是在捧殺,所以才留下那個墓志銘——偉大下藏著卑劣的文學!
“書中說,恩圖薩自創的寫法,是現實融入了神話,和書外浮靈的寫法一致。可是這顆行星,這顆土星,原本明明有自己的原始文化啊!
“本地的原始神話出現在本地,難道不是天地規律,榮光覆蘇,為什麽當它出現時,我們和書內的看客,都覺得滿紙荒誕,無數血淚呢?”
這些質問擲地有聲。無數旁觀的讀者陷入深思,在不同書評人的引導下,它們更加體會到《紀念日》的魅力。
兩位迷幻文學小說家在現實空間裏相互看了一眼,繼續在論壇上回覆道。
“我覺得不同讀者對它的多層評價,也是一種魔幻現實……”
作者有話說:
*“我談的是美洲的NA(UI作家們,然而事實上,我要說的是這整個看似偉岸其實卑劣的文學界。”——羅貝托·波拉尼奧(文中文靈感源於他的諸多著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