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鐵壁合圍
關燈
小
中
大
在慕尼黑戰役的“戰場樞紐”,米爾多夫,連日的炮火已將古老的城區變成不折不扣的焦土,大大小小的彈坑有時是雙方官兵躲避槍炮侵襲的掩體,有時是草草掩埋陣亡將士的墓穴。得到帝國精銳部隊的增援之後,德國軍隊一改之前被動防禦的姿態,利用夜戰以及化學煙霧掩護連續發動戰術反擊,勇敢的鬥牛犬竟逼得龐大的蠻牛步步後退。為了打開米爾多夫之戰的不利局面,砸開德軍重兵構制的包圍圈,蘇軍不斷加大炮擊強度和持續時間,炮擊範圍也從米爾多夫城區擴大到了伊薩爾河對岸。在發起總攻之前,近千門蘇軍火炮和火箭炮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向德軍防區傾瀉了數千噸炮彈,米爾多夫超出地表部分基本已經消失,但頑強的德國守軍仍在堅持戰鬥。由於火炮數量和射程處於絕對劣勢,部署在伊沙爾河南岸的德軍炮兵只好繼續呆在用各種偽裝手段保護起來的陣地內,直到蘇軍第二波步兵沖擊發起之後,這些火炮才適時地支援城內守軍。這一次,蘇軍一口氣投入了20多個步兵營和四百多輛坦克、裝甲車,在戰鬥機和輕型轟炸機的支援下,勇敢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不計傷亡地向前推進,而利用殘存的建築和街道地形,德軍的精細戰術發揮了比炮火更為兇猛的威力。兩個小時之內,蘇軍陣亡者竟達到了3000人之多,大量的傷亡迫使蘇軍減緩攻勢,而這又引發了一段長達兩個小時的炮轟——由於持續炮擊對彈藥的巨大消耗,蘇軍動用大批車輛往前線彈藥。隨著夜幕的降臨,這條重要的供應線成了德軍傘兵突擊部隊利刃所向的新目標。
入夜,德軍第1空降營分乘四十多架運輸機由巴伐利亞中部飛往北部,在四個預定地點實施傘降突擊。盡管蘇聯空軍的夜間攔截能力較差,出於安全考慮,德軍派出夜間戰鬥機全程掩護。經過大約一小時的夜間飛行,運輸機群各自抵達目的地,這第1空降營是民主德國組建的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空降部隊。該營以第三帝國時期的傘兵人員為班底組建,除接受嚴苛的訓練之外,還創造性地引入了裝甲空降兵的概念,在軍事演習中曾有過技驚四座的表現。秉承了第三帝國時期的主要戰術,德軍傘兵們繼續使用RZ型快速傘,從極限高度跳出機艙之後,他們只需十幾秒就能夠接觸地面,具有相當強的突然性和攻擊性。只是這一次出於作戰方式的特殊性,他們引以為豪的空降車輛和火炮並沒有隨同降落,略顯孤獨的傘兵們主要依靠制式槍械和手榴彈、輕迫擊炮、反坦克火箭筒作戰。
降落過程中,多數德軍傘兵未遭蘇軍部隊攔截。收攏兵員和戰鬥裝備之後,四個戰鬥分隊迅即朝著各自的預定攻擊目標挺進,這些目標皆位於連接蘇軍後方與米爾多夫前線的交通要道附近,有的是巴伐利亞小村莊,有的是俯瞰公路的制高點。至於那些對於維持交通線至關重要且受到蘇軍重兵保護的橋梁,德軍傘兵並不打算以弱攻強,而是以迂回方式進行破壞。臨近午夜,四個空降分隊相繼抵達預定區域,他們猶如擅長夜間捕獵的山貓,以非常隱蔽而敏捷的方式靠近獵物,趁其不備發起致命一擊。在德國境內,蘇軍官兵由於隨時可能受到襲擊而保持著高度警惕,但在德軍傘兵們的突襲中,許多人甚至沒來得及拿起自己的武器就成了槍下的亡魂,而戰鬥之順利也充分體現出了這支德軍空降部隊的實力。接受了全面訓練的德國傘兵們利用繳獲的蘇軍武器彈藥增強了戰鬥火力,並在敵人反擊部隊的必經之路上布設地雷和炸藥。與此同時,攜帶無線電導航裝置的傘兵潛行至橋梁附近,引導己方轟炸機前來實施定點攻擊。
軟肋遭到襲擊,蘇軍指揮部迅速調集兵力實施反撲,四支德軍傘兵分隊能戰則戰,見當面之敵過於強大,便一面破壞交通設施一面引敵後撤。淩晨3時許,6架搭載X-1型制導炸彈的德國戰機飛抵目標區域,盡管夜戰條件降低了它們的命中率,得益於精益求精的訓練,他們投擲的炸彈有三枚成功命中目標,炸塌、重創橋梁各一座,使得蘇軍交通補給線瞬間趨於停滯。
當晚,慕尼黑城內的戰鬥迎來了最後的高潮。近四十萬德軍圍攻部隊從四面八方發動進攻,十數萬蘇軍部隊據守的西城區籠罩在戰爭的暴風驟雨之中。
在伊薩爾河以東的一片街區,佩戴著德國陸軍第5輕步兵師袖標的官兵們毅然帶著滿身倦怠與傷痕投入這場至關重要的戰鬥。後方的德國炮兵不斷向空中發射照明彈,殘破不堪的街道從黑暗中顯露出來,一支支以連、排為單位的德軍部隊緊跟著為數不多的裝甲車離開陣地向西推進——直接沖向敵方陣地對人們的精神亦是一種另類的考驗,尤其當裝甲車無意碾過那些一息尚存的蘇軍士兵,撕心裂肺的嚎叫聲令人心悸。
“註意腳下!保持警惕!”
經驗豐富的士官們一邊小步快跑,一邊提醒剛剛適應軍旅生涯的青年們。戰場上的屍體橫七豎八,這其中不乏裝死或者被炮彈震暈的蘇軍士兵,但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清理戰場。模糊的視線中,投入反擊的德軍部隊正以一條歪歪扭扭的散兵隊形向著並不明確的目標推進,黑暗中,嘩嘩啦啦的腳步聲聽起來少說也有千人,官兵們身上的水壺、刀鞘、手榴彈等物件相互摩擦,發出特有的悉索聲。接下來是會遭遇到蘇軍有組織的抵抗,還是演變成為一場暢快的擊潰戰,誰心裏也沒有底。正常情況下,步兵們將在遭遇抵抗後放緩腳步甚至直接穩妥地停下來構築新的陣地——它們不需要以標準戰壕的模式出現,如果時間急迫,士兵們甚至來不及挖掘一條可以側著容身的射擊掩體。
在即將穿過戰場的時候,德軍散兵隊列終於遭到了蘇軍攔截。德什卡重機槍響亮的吼叫聲中,暗紅色的光點在視線中亂竄,不少德軍官兵應聲倒下,但這些蘇軍機槍並沒能阻擋住德軍的反擊腳步。黑暗中,火光暴露出了這些機槍的準確位置,稍事調整,德軍隊列中的輪式裝甲車便以機槍和機關炮進行逐一清理,而德軍步兵們也不甘示弱,由於戰鬥發生時雙方之間的距離還不到300米,就地射擊的MG-42能夠憑借射速優勢輕而易舉地壓制對方,不等步兵們攜帶的輕型迫擊炮加入戰鬥,蘇軍遺留下來的機槍組就已經被清理殆盡——前沿陣地上的蘇軍官兵幾乎都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來,在快速行進了十來分鐘之後,跟隨裝甲車輛投入反擊的德軍步兵已經將先前的戰場已經被遠遠拋到了身後。
穿過了白天已進行了反覆沖殺的街區,德軍官兵們逐漸深入到了蘇軍戰線縱深,自從一個多星期前丟失這些區域以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回到這裏。在亂糟糟的城市巷戰中,常規偵察很難提供有關敵人兵力配置、武器部署等相關情況,深邃的黑暗中突然火光一閃,火炮射擊的轟鳴聲旋即傳來,當即有人喊道:“臥倒!”
連日苦戰磨礪了戰士們的素質,也起到了優勝劣汰的作用,餘下之人莫不在關鍵時刻展現出敏捷的反應力。噴射火焰的炮口看起來就在機槍射程之內,附近兩輛德軍裝甲車幾乎在爆炸聲消逝的剎那開火了,成串的機槍子彈飛向了黑暗深處,若那是蘇軍未來得及撤退的榴彈炮,炮手們壓根逃不過如此及時的反擊——薄弱的炮盾根本不能抵擋住機關炮的掃射。可是德軍這邊還在射擊,黑暗中突然出現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火光閃耀,偏差不大的位置上,懵懂的黑影讓一些眼尖的德國士兵交道:“坦克!敵人的坦克!”
聽到這個喊叫聲,匍匐在地的軍官們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作為輕步兵,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以快速穿插作戰來破壞敵人的防線,有時候甚至是收攏成群結隊的投降者,任何一個時期的勝利都不像那時候輕松易得,然而在擁有巨大數量優勢的蘇軍面前,德軍步兵們往往需要和己方坦克一起抵擋蘇軍的裝甲洪流。步兵對抗坦克,這不僅僅需要超凡的勇氣,更需要純熟的作戰技巧,經過短期的針對性訓練,年輕的德軍士兵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這些要素,但這次快速突擊是他們真正在戰場上進行實踐的頭一回!
“機槍組掩護,各反坦克小組突進!”
軍官的命令打破了短暫的僵持,盡管懷揣對未知的恐懼,德軍士兵們依舊毫不猶豫地跟向前推進,他們很快發現黑暗中迸射出的炮火基本上固定幾個位置,它們無懼於德軍槍炮且炮火威力十足,只幾輪射擊,德軍隊列中就有一輛裝甲車被打中起火,而其他裝甲車見狀不敢呆在原地,它們分開向兩翼迂回前進,試圖從側後方尋找突破的機會,但蘇軍的炮火並沒有被它們所吸引,依然非常有規律地進行炮擊,而等到德軍步兵們距離它們只有幾十米的時候,黑暗中又出現了機槍噴射的火舌,連串的子彈幹倒了幾名猝不及防的德國士兵,進攻隨之受到了遏制。
“別怕,它們只是一些失去了行動能力的鐵家夥,靠上去幹掉它們!”
在一處廢墟後面,沈著冷靜的士官不僅用語言給士兵們打起,更身先士卒地拿起火箭筒投入戰鬥,他靈巧地躲過了敵人的機槍掃射,穿過坍塌的樓房迂回到了另一側,然後發射反坦克火箭彈。只聽轟然一聲爆響,黑暗中騰起了刺眼的火球,守軍火力當即受到削弱。緊接著,幾名士兵依葫蘆畫瓢地迂回攻擊,雖然他們中有人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但勇敢的突擊很快打破了戰場上的僵局,隨著蘇軍坦克一輛接著一輛被擊毀,德軍步兵們得以重新朝著勝利前進……
臨近天明,慕尼黑城內的槍炮聲已減弱許多。這座著名的啤酒之都曾經是巴伐利亞的驕傲所在,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築把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展覽館,無數的啤酒館、咖啡館以及豐富的廣場藝術賦予它旺盛生命力,高聳的煙囪和宏大的廠房彰顯它作為工業城市的強勁心跳,現如今卻已成為遍布瓦礫的廢墟,那些來不及處理的陣亡者遺骸橫七豎八地散布其間,給人以一種格外悲涼的深切感觸。
“俄國士兵們,野心家和陰謀家——赫魯曉夫,為個人利益所發動的侵略戰爭已經招致失徹底的失敗,繼續留在戰場上,你們只會成為殉葬品!放下武器,我們對你們過去所做的一切不予追究!放下武器,這樣你們才能夠平安回到家人身旁……”
架設在裝甲車上的大喇叭不厭其煩地重覆著勸降的內容,但在蘇聯軍勢猶盛的大環境下,這種心理戰對蘇軍官兵的作用並不明顯。在一些孤零零的房舍或地下室內,陷入絕境的蘇軍士兵依然戰鬥到了最後一刻,而這座城市龐大的下水道系統也成了數千名蘇軍官兵拒不接受失敗命運的寄托,而他們的倔強終極無法改變這場戰役的結局。在殲滅困守慕尼黑的蘇軍部隊後,德軍參戰部隊不顧持續作戰的疲勞奔赴下一處戰場——在慕尼黑以東,十萬蘇軍部隊被分割包圍在了格拉芬和瓦瑟堡地區,他們的實力雖然沒有之前困守慕尼黑的蘇軍強大,但也同樣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而且只要蘇軍突破米爾多夫陣地,他們的受困局面就能得到極大的改善。希望越大,蘇軍官兵們的抵抗意識自然越加強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入夜,德軍第1空降營分乘四十多架運輸機由巴伐利亞中部飛往北部,在四個預定地點實施傘降突擊。盡管蘇聯空軍的夜間攔截能力較差,出於安全考慮,德軍派出夜間戰鬥機全程掩護。經過大約一小時的夜間飛行,運輸機群各自抵達目的地,這第1空降營是民主德國組建的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空降部隊。該營以第三帝國時期的傘兵人員為班底組建,除接受嚴苛的訓練之外,還創造性地引入了裝甲空降兵的概念,在軍事演習中曾有過技驚四座的表現。秉承了第三帝國時期的主要戰術,德軍傘兵們繼續使用RZ型快速傘,從極限高度跳出機艙之後,他們只需十幾秒就能夠接觸地面,具有相當強的突然性和攻擊性。只是這一次出於作戰方式的特殊性,他們引以為豪的空降車輛和火炮並沒有隨同降落,略顯孤獨的傘兵們主要依靠制式槍械和手榴彈、輕迫擊炮、反坦克火箭筒作戰。
降落過程中,多數德軍傘兵未遭蘇軍部隊攔截。收攏兵員和戰鬥裝備之後,四個戰鬥分隊迅即朝著各自的預定攻擊目標挺進,這些目標皆位於連接蘇軍後方與米爾多夫前線的交通要道附近,有的是巴伐利亞小村莊,有的是俯瞰公路的制高點。至於那些對於維持交通線至關重要且受到蘇軍重兵保護的橋梁,德軍傘兵並不打算以弱攻強,而是以迂回方式進行破壞。臨近午夜,四個空降分隊相繼抵達預定區域,他們猶如擅長夜間捕獵的山貓,以非常隱蔽而敏捷的方式靠近獵物,趁其不備發起致命一擊。在德國境內,蘇軍官兵由於隨時可能受到襲擊而保持著高度警惕,但在德軍傘兵們的突襲中,許多人甚至沒來得及拿起自己的武器就成了槍下的亡魂,而戰鬥之順利也充分體現出了這支德軍空降部隊的實力。接受了全面訓練的德國傘兵們利用繳獲的蘇軍武器彈藥增強了戰鬥火力,並在敵人反擊部隊的必經之路上布設地雷和炸藥。與此同時,攜帶無線電導航裝置的傘兵潛行至橋梁附近,引導己方轟炸機前來實施定點攻擊。
軟肋遭到襲擊,蘇軍指揮部迅速調集兵力實施反撲,四支德軍傘兵分隊能戰則戰,見當面之敵過於強大,便一面破壞交通設施一面引敵後撤。淩晨3時許,6架搭載X-1型制導炸彈的德國戰機飛抵目標區域,盡管夜戰條件降低了它們的命中率,得益於精益求精的訓練,他們投擲的炸彈有三枚成功命中目標,炸塌、重創橋梁各一座,使得蘇軍交通補給線瞬間趨於停滯。
當晚,慕尼黑城內的戰鬥迎來了最後的高潮。近四十萬德軍圍攻部隊從四面八方發動進攻,十數萬蘇軍部隊據守的西城區籠罩在戰爭的暴風驟雨之中。
在伊薩爾河以東的一片街區,佩戴著德國陸軍第5輕步兵師袖標的官兵們毅然帶著滿身倦怠與傷痕投入這場至關重要的戰鬥。後方的德國炮兵不斷向空中發射照明彈,殘破不堪的街道從黑暗中顯露出來,一支支以連、排為單位的德軍部隊緊跟著為數不多的裝甲車離開陣地向西推進——直接沖向敵方陣地對人們的精神亦是一種另類的考驗,尤其當裝甲車無意碾過那些一息尚存的蘇軍士兵,撕心裂肺的嚎叫聲令人心悸。
“註意腳下!保持警惕!”
經驗豐富的士官們一邊小步快跑,一邊提醒剛剛適應軍旅生涯的青年們。戰場上的屍體橫七豎八,這其中不乏裝死或者被炮彈震暈的蘇軍士兵,但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清理戰場。模糊的視線中,投入反擊的德軍部隊正以一條歪歪扭扭的散兵隊形向著並不明確的目標推進,黑暗中,嘩嘩啦啦的腳步聲聽起來少說也有千人,官兵們身上的水壺、刀鞘、手榴彈等物件相互摩擦,發出特有的悉索聲。接下來是會遭遇到蘇軍有組織的抵抗,還是演變成為一場暢快的擊潰戰,誰心裏也沒有底。正常情況下,步兵們將在遭遇抵抗後放緩腳步甚至直接穩妥地停下來構築新的陣地——它們不需要以標準戰壕的模式出現,如果時間急迫,士兵們甚至來不及挖掘一條可以側著容身的射擊掩體。
在即將穿過戰場的時候,德軍散兵隊列終於遭到了蘇軍攔截。德什卡重機槍響亮的吼叫聲中,暗紅色的光點在視線中亂竄,不少德軍官兵應聲倒下,但這些蘇軍機槍並沒能阻擋住德軍的反擊腳步。黑暗中,火光暴露出了這些機槍的準確位置,稍事調整,德軍隊列中的輪式裝甲車便以機槍和機關炮進行逐一清理,而德軍步兵們也不甘示弱,由於戰鬥發生時雙方之間的距離還不到300米,就地射擊的MG-42能夠憑借射速優勢輕而易舉地壓制對方,不等步兵們攜帶的輕型迫擊炮加入戰鬥,蘇軍遺留下來的機槍組就已經被清理殆盡——前沿陣地上的蘇軍官兵幾乎都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來,在快速行進了十來分鐘之後,跟隨裝甲車輛投入反擊的德軍步兵已經將先前的戰場已經被遠遠拋到了身後。
穿過了白天已進行了反覆沖殺的街區,德軍官兵們逐漸深入到了蘇軍戰線縱深,自從一個多星期前丟失這些區域以來,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回到這裏。在亂糟糟的城市巷戰中,常規偵察很難提供有關敵人兵力配置、武器部署等相關情況,深邃的黑暗中突然火光一閃,火炮射擊的轟鳴聲旋即傳來,當即有人喊道:“臥倒!”
連日苦戰磨礪了戰士們的素質,也起到了優勝劣汰的作用,餘下之人莫不在關鍵時刻展現出敏捷的反應力。噴射火焰的炮口看起來就在機槍射程之內,附近兩輛德軍裝甲車幾乎在爆炸聲消逝的剎那開火了,成串的機槍子彈飛向了黑暗深處,若那是蘇軍未來得及撤退的榴彈炮,炮手們壓根逃不過如此及時的反擊——薄弱的炮盾根本不能抵擋住機關炮的掃射。可是德軍這邊還在射擊,黑暗中突然出現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火光閃耀,偏差不大的位置上,懵懂的黑影讓一些眼尖的德國士兵交道:“坦克!敵人的坦克!”
聽到這個喊叫聲,匍匐在地的軍官們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作為輕步兵,他們所要做的就是以快速穿插作戰來破壞敵人的防線,有時候甚至是收攏成群結隊的投降者,任何一個時期的勝利都不像那時候輕松易得,然而在擁有巨大數量優勢的蘇軍面前,德軍步兵們往往需要和己方坦克一起抵擋蘇軍的裝甲洪流。步兵對抗坦克,這不僅僅需要超凡的勇氣,更需要純熟的作戰技巧,經過短期的針對性訓練,年輕的德軍士兵們已經初步具備了這些要素,但這次快速突擊是他們真正在戰場上進行實踐的頭一回!
“機槍組掩護,各反坦克小組突進!”
軍官的命令打破了短暫的僵持,盡管懷揣對未知的恐懼,德軍士兵們依舊毫不猶豫地跟向前推進,他們很快發現黑暗中迸射出的炮火基本上固定幾個位置,它們無懼於德軍槍炮且炮火威力十足,只幾輪射擊,德軍隊列中就有一輛裝甲車被打中起火,而其他裝甲車見狀不敢呆在原地,它們分開向兩翼迂回前進,試圖從側後方尋找突破的機會,但蘇軍的炮火並沒有被它們所吸引,依然非常有規律地進行炮擊,而等到德軍步兵們距離它們只有幾十米的時候,黑暗中又出現了機槍噴射的火舌,連串的子彈幹倒了幾名猝不及防的德國士兵,進攻隨之受到了遏制。
“別怕,它們只是一些失去了行動能力的鐵家夥,靠上去幹掉它們!”
在一處廢墟後面,沈著冷靜的士官不僅用語言給士兵們打起,更身先士卒地拿起火箭筒投入戰鬥,他靈巧地躲過了敵人的機槍掃射,穿過坍塌的樓房迂回到了另一側,然後發射反坦克火箭彈。只聽轟然一聲爆響,黑暗中騰起了刺眼的火球,守軍火力當即受到削弱。緊接著,幾名士兵依葫蘆畫瓢地迂回攻擊,雖然他們中有人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但勇敢的突擊很快打破了戰場上的僵局,隨著蘇軍坦克一輛接著一輛被擊毀,德軍步兵們得以重新朝著勝利前進……
臨近天明,慕尼黑城內的槍炮聲已減弱許多。這座著名的啤酒之都曾經是巴伐利亞的驕傲所在,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築把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展覽館,無數的啤酒館、咖啡館以及豐富的廣場藝術賦予它旺盛生命力,高聳的煙囪和宏大的廠房彰顯它作為工業城市的強勁心跳,現如今卻已成為遍布瓦礫的廢墟,那些來不及處理的陣亡者遺骸橫七豎八地散布其間,給人以一種格外悲涼的深切感觸。
“俄國士兵們,野心家和陰謀家——赫魯曉夫,為個人利益所發動的侵略戰爭已經招致失徹底的失敗,繼續留在戰場上,你們只會成為殉葬品!放下武器,我們對你們過去所做的一切不予追究!放下武器,這樣你們才能夠平安回到家人身旁……”
架設在裝甲車上的大喇叭不厭其煩地重覆著勸降的內容,但在蘇聯軍勢猶盛的大環境下,這種心理戰對蘇軍官兵的作用並不明顯。在一些孤零零的房舍或地下室內,陷入絕境的蘇軍士兵依然戰鬥到了最後一刻,而這座城市龐大的下水道系統也成了數千名蘇軍官兵拒不接受失敗命運的寄托,而他們的倔強終極無法改變這場戰役的結局。在殲滅困守慕尼黑的蘇軍部隊後,德軍參戰部隊不顧持續作戰的疲勞奔赴下一處戰場——在慕尼黑以東,十萬蘇軍部隊被分割包圍在了格拉芬和瓦瑟堡地區,他們的實力雖然沒有之前困守慕尼黑的蘇軍強大,但也同樣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而且只要蘇軍突破米爾多夫陣地,他們的受困局面就能得到極大的改善。希望越大,蘇軍官兵們的抵抗意識自然越加強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