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賭註
關燈
小
中
大
至天明時分,林恩一行人已經在冰天雪地裏跋涉了二十多公裏,這對於飛機而言只是彈指一瞬間的行程,也沒有超過一門遠程火炮的有效射程,但惡劣的天氣和艱難的路途時時刻刻都在考驗著這群日耳曼戰士的意志與軀體。好在,隊伍裏既沒有傷號也沒有老弱病殘,他們個個都是從同齡人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經受過嚴格的專門訓練和嚴酷的戰爭洗禮。大多數時候,他們默默前行,待到險峻之處才會相互協助,以團隊的力量克服大自然的困阻。
漫天風雪幾近停止,位於隊伍中後部的林恩自行走到一旁駐足歇息,幾個月的溫柔夢鄉沒有摧垮他的信念,可缺乏了系統訓練,體能出現下滑的驅使是較為明顯的,這一路雖然沒有掉隊,但特遣隊員們可都背負著至少十幾公斤的裝備物資,弗朗茨也負重不少,唯獨他基本上是輕裝前行的。對於這種狀況,林恩既有些慚愧,又有所警醒。慶幸的是,這副健壯軀體的生理年齡也才24歲,還未完全達到一個成年男性的正常巔峰期,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只要繼續加強鍛煉,輔以科學的調整,取得大幅突破不說,至少能夠將原有的良好體能保持若幹年。
背著私人行囊的弗朗茨跟著在路旁落腳,他們不約而同地回頭觀望。不知不覺中,那稀落的“雨聲”從耳邊消失已久,只是難以判斷這是超出聲音傳播距離的緣故,還是殿後人員阻擊的告結。整夜飄雪,此時視線中一片白芒,肉眼甚至很難區分遠處山巒與平地的分界,一叢叢杉樹、樺樹以及其他寒帶植被就像是突兀的巖石躺在冰封山谷之間。在第一次蘇芬戰爭期間,芬蘭士兵們就是利用這樣的天然環境給予五倍優勢的蘇軍沈重打擊,全世界都為此驚呼——也正是芬蘭勇士的表現過於紮眼,第三帝國的高層領導者低估了蘇聯軍隊的作戰能力,加上蘇德戰爭初期的閃擊成效,他們才會接連犯下分散兵力的大忌,以至於失去了一擊定乾坤的絕佳機會……
如今回過頭思考這些,多少還有些亡羊補牢的意義。在林恩眼中,若是紅色帝國的獨裁者提前數年死去,蘇聯政局的走向應該會與歷史產生較大的偏離。站在相對客觀的立場上,他並不喜歡赫魯曉夫的大躍進思維,也不喜歡繼承和發揚大國沙文主義的波日涅列夫。冷戰格局的形成不單單是杜魯門主義的產物,采取軍備競賽策略的蘇聯領導者同樣“功不可沒”,這也為蘇聯的解體早早埋下了伏筆。相較而言,世人之中有許多都覺得貝利亞這個革新派領袖是本可以讓蘇聯走上另一條道路的關鍵,雖然是“大清洗”的主要執行者,可他個人反對以清洗、迫害和殺戮的極端方式鞏固政權,倡導改革舊體制,倡導發展經濟、優先發展農業和輕工業——在歷史上,貝利亞多次就“大清洗”是否錯誤地擴大化以及社會主義市場問題提出不同意見,雖因此遭到了斯大林的嚴厲批評,但在黨內威望大為提升,可以說他在黨內獲得的支持是僅次於斯大林本人的。1953年斯大林死後,貝利亞在新組建的中央領導班子中排名第二,並將名義上的國家領導者馬林科夫置於附庸地位。從這時起到同年6月份被捕,在短短三個半月的時間內,他主導和推動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調整措施:在平反冤假錯案方面,他發布命令,要求內務部對斯大林逝世前幾年中制造的幾個案件——克裏姆林宮醫生間諜案、被指控建立猶太覆國主義反革命組織的安全部工作人員案、蘇聯國防部炮兵總局被捕工作人員案以及格魯吉亞“米格列爾人案”、控告蘇聯空軍和航空工業部前領導人案等重大案件進行重審,並將內務部對這些案件的重審結果一一向中央作了匯報,敦請中央對其平反。短期之內,蘇共中央主席團就批準了內務部關於克裏姆林宮醫生間諜案的建議,即釋放因所謂的“醫生——破壞分子案”而被捕的醫生及其家庭成員共37人並為其徹底平反,對那些想方設法捏造這一挑撥性案件並粗暴違反蘇聯法律的前安全部的工作人員追究刑事責任,建議蘇聯前國家安全部長伊格納季耶夫就國家安全部極端粗暴地違反蘇聯法律並偽造調查材料一事向蘇共中央主席團作出解釋,而內務部也隨之向全國發布了為該案平反的通告。緊接著,蘇共中央主席團又先後為格魯吉亞“米格列爾人案”、蘇聯空軍和航空工業部前領導人案等案件平反昭雪。
縱觀歷史,斯大林及其後來繼任者在民族政策上的做法一直備受批評,然而在1953年那個短暫而又特別的時期,貝利亞同樣嘗試了糾正這一點。他提出在各加盟共和國中,用當地民族的幹部取代中央為控制這些共和國而派去的俄羅斯族幹部,糾正對某些少數民族強制遷徙的錯誤。他主張逐步恢覆蘇聯-南斯拉夫作為兄弟國家之間的關系,主張認同南斯拉夫的特色社會主義模式,允許當時處於困難和動蕩狀態的東歐加盟共和國效仿進行改革,主張民主德國放棄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力爭使德國成為一個中立的、對蘇友好的統一國家,並在會議上發言時聲稱“不需要在東德建設社會主義,只要將西德和東德合並為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即可”。
若是這些提議獲得通過並實際執行,不僅俄國的改革將大踏步向前,包括東德在內的東歐加盟共和國都將加快改革步伐,很難說歷史上是否還會有後來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蘇軍1968年武裝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等等一系列惡性事件。除了糾正斯大林時期的冤假錯案,貝利亞還在揭露斯大林的罪行、批判個人崇拜問題上做出了努力。在他的指示下,報刊停止了對斯大林的歌頌,以至前幾年每天每頁40次至60次提到斯大林的《真理報》,自此難再見到斯大林的姓名,蘇共中央主席團根據貝利亞的倡議,通過了《關於國家節日期間游行者縱隊和企業、機關、團體建築物裝飾的決議》,其中規定,在國家節日期間不再用領袖畫像來裝飾游行者的縱隊和各種建築物——不過,在揭批貝利亞的1953年七月中央全會上,貝利亞反對個人崇拜的言行卻遭到了激烈抨擊。米高揚說,貝利亞這個惡棍“在斯大林死後的最初日子裏就主張反對個人迷信”。安德烈耶夫說:“不知從哪裏冒出了一個個人崇拜問題。為什麽要提這個問題?要知道它在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中早就解決了……而現在卻冒出了關於個人崇拜的問題。這是貝利亞搞的鬼。”這時伏羅希洛夫在座位上大聲喊:“對。”於是,蘇共中央主席團作出決定,撤銷它之前作出的那個不再用領袖畫像來裝飾游行者的縱隊和各種建築物的決議,人們高舉領袖畫像的場面依然是這個國家的一大特色……
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裏,貝利亞還主導了對國家保安機構的改革,包括將內務部各種“生產、經營和建築單位”轉交給各經濟部委,將勞改營勞改隊管理總局及其分支機構移交給司法部,停建內務部各單位施工一些非急迫的、必須的基建項目,以及嚴格限制內務部特別委員會的權力;在貝利亞的努力下,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了《關於特赦的命令》,根據這項命令,共有120多萬在勞改營、監獄和勞改隊關押的犯人獲得大赦,占到了被關押總人數的近一半。
貝利亞倡導並得以部分實施的這些改革、調整措施,有的被他的同僚視作對革命原則的背叛,有的則讓他們感到恐懼——他們在大鎮壓年代大都制造過冤假錯案,其罪行多難饒恕。連斯大林都敢碰的貝利亞,完全可以利用控制在手中的內務部和內務部掌握的各個案件及各個領導人的檔案材料,通過為過去的冤案平反的辦法,將他們一一揭露出來,置於死地(盡管貝利亞制造的冤案並不比他的同僚少,但既然他控制著內務部,他是不會去觸動自己制造的那些冤案的。)這種恐懼才是他們聯合起來將貝利亞搞掉的最根本的原因。
作為在德國已經除籍的“陣亡人員”,林恩和他的這些同僚們並沒有說支持誰在蘇聯主政的權力,他們所能夠做的就是將那個最不利於德意志覆興的蘇俄領袖幹掉,然後想盡一切辦法逃離險境、保全自我。盯著東方看了一會兒,林恩的視覺因為這過分單調的色彩而感覺疲倦,他隱約看到有個灰色的點在飄動,卻又覺得這好像是類似雪盲原理產生的視覺偏差,他讓弗朗茨幫著分辨,而不等弗朗茨開口,前面一名特遣隊員便大聲招呼說:“有敵機!隱蔽!”
在戰爭時期,不論東線還是西線,人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警報。不過這一回,林恩聽到的聲音既不驚慌也不急促,他轉頭看了看,以縱隊行進的這11人不急不躁地往路旁的樹林走去。經過連夜跋涉,幾乎所有人的帽子和外套上都沾了一層雪絨,距離較遠的情況下,並不很容易將他們與周圍的雪地辨別出來,何況出現在東面天際的飛行器並沒有直撲而來,等到發動機的轟鳴聲穿入耳際時,林恩他們已經站在了這一小片杉樹的庇護下。
同樣是螺旋槳飛機,蘇制單發戰鬥機在輪廓上和林恩所熟悉的梅塞施密特、福克-伍爾夫有著顯著的區別,機身上的紅色五星曾經是兒時的向往,然而此時此刻,他對那種形狀和顏色的標識有種奇怪的、發自心底的抵觸情緒。
在沒有外力幹擾的情況下,雅克戰鬥機在低溫環境下有些呆板地在數百米空域飛行,它並不是單線飛行,而是隔一陣子就改變方向,如此往覆地進行偵察巡視,全然沒有入室行竊者的謹慎和倉惶。幾個月前,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區域,美國戰鬥機也是以這種不請自來的方式進入了墨西哥領空。這兩個國家在實力上的差距也是非常懸殊的,喜食玉米和辣椒的墨西哥人滿腔憤慨卻只能擺擺樣子——林恩後來得知,那天氣勢洶洶帶兵向邊境進發的墨西哥軍官並沒有幹出令世界驚詫的大事來。他和他的士兵擋在越境的美軍特別巡邏隊前張牙舞爪一番,一彈未耗地幹擾了這隊美軍進一步深入墨西哥境內的計劃,但走其他路線的美軍部隊還是挺進到了距離邊境數十公裏處,他們搜查了一些村落,並在路口設崗盤查,直到五天之後才全部撤回到美國境內。
蘇聯飛機就在頭頂上空巡弋,避入樹林的特遣隊員們對這種情況像是習以為常了,他們靠著杉樹席地而坐,就這冰冷的口糧細嚼慢咽,用身體溫度融化水壺裏凍結的飲用水,偶爾和同伴們小聲交談。除了輪值的崗哨,他們幾乎不擡頭去看蘇聯飛機那囂張跋扈的姿態,也不埋頭擦拭武器。他們冷靜而耐心地休息,一直等到蘇軍飛機離開、耳邊再聽不到任何的機械轟鳴,才不慌不忙地背上裝備繼續向西前行。
在這個從天亮到天黑持續不過五六個小時的短暫白晝,林恩他們總共目睹了七架蘇軍飛機在芬蘭境內進行飛行,它們完全沒有任何偽裝掩飾的意圖,大多數時候都在較低的空域盤旋。芬蘭方面並沒有派出哪怕一架飛機前來驅逐或探察情況,地面上也遲遲未見有芬蘭軍隊的崗哨和軍營,難得一見的林間木屋也都是空空如也,仿佛芬蘭方面已經放棄了這片位於本國東北部、寒冷而荒蕪的領土,這與對面蘇聯境內崗哨林立、道路縱橫並且有鐵路大動脈的情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夜幕行將降臨之時,隊伍末尾的特遣隊員以帶有驚喜之意的口吻喚道:“嘿,夥計們,看啊,那似乎是卡魯爾長官他們……”
眾人連忙止步轉身,視線中,幾個黑點隱約出現在了東面的山谷腳下,遠遠看過去宛若雪地上掉了幾顆沙粒。林恩連忙打開望遠鏡盒套,將跟冰塊差不多手感的軍用望遠鏡拿起——為了防止它與自己的皮膚黏一起凍上,這時候必須將望遠鏡放在稍遠一點的位置,頗為別扭地觀察著。來者僅有三騎,皆是蘇軍裝束,在雪地裏飛快地縱馬奔馳,人和馬口鼻都在往外呼著熱騰騰的白氣,應該就是領隊軍官他們沒錯了。還有兩個人……是擔當拖後的清道夫還是已經在戰鬥中犧牲了?
啪!啪!
零落的兩聲槍響在遠處山谷中回蕩,林恩吃了一驚:蘇軍騎兵居然直接越境追來!
領隊軍官不在,林恩自然而然地發號施令道:“夥計們,那應該就是卡魯爾中校他們了,我們找地方設立伏擊陣地接應他們!”
特遣隊員們並沒有順從地執行命令,留有絡腮胡子的一人上前道:“長官,你和同志們先走,由我們在這裏接應卡魯爾長官!”
一個大概只有尉官軍階的特遣隊員竟然也用這種不容商量的口氣對林恩說話,他實在覺得不爽,反叱道:“這裏我是最高指揮官,服從我的命令!”
這名特遣隊員遲疑了一下,讓步道:“那您在後面樹林指揮,由我們在一線作戰。”
在戰場上,林恩的風格一貫是進攻果決、撤退堅定,審時度勢也是他一貫自信之處。眼下的局面容不得左搖右擺、猶豫不決,對方都是騎兵,速度不說,耐力也應該比徒步者好很多。所以,要麽以伏擊的方式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要麽幹脆早早隱匿到騎兵難以企及的山林深處去。
“這裏才幾個人,還分什麽一線二線!”說著,林恩環顧四周,選了北面一處傍山的樹林作為阻擊陣地。如果戰況極其不利,那還可以順著山勢躲避對方騎兵的沖擊。
正當一行人加快速度往樹林奔去,忽然聽得另一邊傳來馬匹嘶鳴以及沈悶的馬蹄聲,林恩大感意外,若是蘇軍以快馬從另一邊迂回,那境況可就非常糟糕了!
一窩蜂沖進樹林,特遣隊員和隨行情報人員連忙卸下沈重的包袱,各自端起武器警戒待戰。馬蹄聲迅速逼近,無須用望遠鏡就能觀察到自西面而來的騎兵,禦寒保暖的裝束讓他們看起來一個個像是熊包,長槍斜背在背上。同樣面臨寒冬低溫,戰場上的蘇聯和德國軍人大致還能保持軍容,而眼前這些人就像是一群土匪馬賊。
“是芬蘭人!可能是邊境巡邏隊!”身旁的特遣隊員小聲說道。
說話間,這支人數不到二十的“馬賊”在斜對面的樹林旁停了下來,為首的也拿著望遠鏡朝傳來槍聲的東邊觀望,他隨即呼喝著什麽,隨行的騎手們連人帶馬紛紛引入樹林之中。
他們也打算來一場伏擊戰?是幫蘇聯人緝拿逃犯還是對付蘇軍騎兵?
連串問題頓時從林恩腦海中蹦了出來,芬蘭軍民敬仰支持的曼納海姆元帥都迫於蘇聯壓力流亡海外了,數年戰爭損耗了元氣的芬蘭人還有膽量跟蘇聯人叫板?
正質疑這些,林恩聽另一名特遣隊員小聲說:“看來我們運氣不錯嘛!芬蘭人對於越境的俄國人素來不留情面,別看他們人數少,個個都是神槍手。”
端著望遠鏡朝芬蘭人藏身的樹林瞧了瞧,從外面已經觀察不到他們的身影了,再將視線轉回到東面,三名騎兵在前狂奔,後面追來了一大群人馬,看著少說也有五六十號人。若有芬蘭人幫忙,這場戰鬥應該是大有希望的,可是……如果蘇聯那邊橫蠻施壓,甚至以包庇兇手之名進攻芬蘭,芬蘭政府肯定沒有1939年時的底氣。在這種不難預見的前景下,芬蘭方面的巡邏隊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向越境的蘇軍騎兵開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漫天風雪幾近停止,位於隊伍中後部的林恩自行走到一旁駐足歇息,幾個月的溫柔夢鄉沒有摧垮他的信念,可缺乏了系統訓練,體能出現下滑的驅使是較為明顯的,這一路雖然沒有掉隊,但特遣隊員們可都背負著至少十幾公斤的裝備物資,弗朗茨也負重不少,唯獨他基本上是輕裝前行的。對於這種狀況,林恩既有些慚愧,又有所警醒。慶幸的是,這副健壯軀體的生理年齡也才24歲,還未完全達到一個成年男性的正常巔峰期,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只要繼續加強鍛煉,輔以科學的調整,取得大幅突破不說,至少能夠將原有的良好體能保持若幹年。
背著私人行囊的弗朗茨跟著在路旁落腳,他們不約而同地回頭觀望。不知不覺中,那稀落的“雨聲”從耳邊消失已久,只是難以判斷這是超出聲音傳播距離的緣故,還是殿後人員阻擊的告結。整夜飄雪,此時視線中一片白芒,肉眼甚至很難區分遠處山巒與平地的分界,一叢叢杉樹、樺樹以及其他寒帶植被就像是突兀的巖石躺在冰封山谷之間。在第一次蘇芬戰爭期間,芬蘭士兵們就是利用這樣的天然環境給予五倍優勢的蘇軍沈重打擊,全世界都為此驚呼——也正是芬蘭勇士的表現過於紮眼,第三帝國的高層領導者低估了蘇聯軍隊的作戰能力,加上蘇德戰爭初期的閃擊成效,他們才會接連犯下分散兵力的大忌,以至於失去了一擊定乾坤的絕佳機會……
如今回過頭思考這些,多少還有些亡羊補牢的意義。在林恩眼中,若是紅色帝國的獨裁者提前數年死去,蘇聯政局的走向應該會與歷史產生較大的偏離。站在相對客觀的立場上,他並不喜歡赫魯曉夫的大躍進思維,也不喜歡繼承和發揚大國沙文主義的波日涅列夫。冷戰格局的形成不單單是杜魯門主義的產物,采取軍備競賽策略的蘇聯領導者同樣“功不可沒”,這也為蘇聯的解體早早埋下了伏筆。相較而言,世人之中有許多都覺得貝利亞這個革新派領袖是本可以讓蘇聯走上另一條道路的關鍵,雖然是“大清洗”的主要執行者,可他個人反對以清洗、迫害和殺戮的極端方式鞏固政權,倡導改革舊體制,倡導發展經濟、優先發展農業和輕工業——在歷史上,貝利亞多次就“大清洗”是否錯誤地擴大化以及社會主義市場問題提出不同意見,雖因此遭到了斯大林的嚴厲批評,但在黨內威望大為提升,可以說他在黨內獲得的支持是僅次於斯大林本人的。1953年斯大林死後,貝利亞在新組建的中央領導班子中排名第二,並將名義上的國家領導者馬林科夫置於附庸地位。從這時起到同年6月份被捕,在短短三個半月的時間內,他主導和推動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調整措施:在平反冤假錯案方面,他發布命令,要求內務部對斯大林逝世前幾年中制造的幾個案件——克裏姆林宮醫生間諜案、被指控建立猶太覆國主義反革命組織的安全部工作人員案、蘇聯國防部炮兵總局被捕工作人員案以及格魯吉亞“米格列爾人案”、控告蘇聯空軍和航空工業部前領導人案等重大案件進行重審,並將內務部對這些案件的重審結果一一向中央作了匯報,敦請中央對其平反。短期之內,蘇共中央主席團就批準了內務部關於克裏姆林宮醫生間諜案的建議,即釋放因所謂的“醫生——破壞分子案”而被捕的醫生及其家庭成員共37人並為其徹底平反,對那些想方設法捏造這一挑撥性案件並粗暴違反蘇聯法律的前安全部的工作人員追究刑事責任,建議蘇聯前國家安全部長伊格納季耶夫就國家安全部極端粗暴地違反蘇聯法律並偽造調查材料一事向蘇共中央主席團作出解釋,而內務部也隨之向全國發布了為該案平反的通告。緊接著,蘇共中央主席團又先後為格魯吉亞“米格列爾人案”、蘇聯空軍和航空工業部前領導人案等案件平反昭雪。
縱觀歷史,斯大林及其後來繼任者在民族政策上的做法一直備受批評,然而在1953年那個短暫而又特別的時期,貝利亞同樣嘗試了糾正這一點。他提出在各加盟共和國中,用當地民族的幹部取代中央為控制這些共和國而派去的俄羅斯族幹部,糾正對某些少數民族強制遷徙的錯誤。他主張逐步恢覆蘇聯-南斯拉夫作為兄弟國家之間的關系,主張認同南斯拉夫的特色社會主義模式,允許當時處於困難和動蕩狀態的東歐加盟共和國效仿進行改革,主張民主德國放棄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力爭使德國成為一個中立的、對蘇友好的統一國家,並在會議上發言時聲稱“不需要在東德建設社會主義,只要將西德和東德合並為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即可”。
若是這些提議獲得通過並實際執行,不僅俄國的改革將大踏步向前,包括東德在內的東歐加盟共和國都將加快改革步伐,很難說歷史上是否還會有後來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蘇軍1968年武裝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等等一系列惡性事件。除了糾正斯大林時期的冤假錯案,貝利亞還在揭露斯大林的罪行、批判個人崇拜問題上做出了努力。在他的指示下,報刊停止了對斯大林的歌頌,以至前幾年每天每頁40次至60次提到斯大林的《真理報》,自此難再見到斯大林的姓名,蘇共中央主席團根據貝利亞的倡議,通過了《關於國家節日期間游行者縱隊和企業、機關、團體建築物裝飾的決議》,其中規定,在國家節日期間不再用領袖畫像來裝飾游行者的縱隊和各種建築物——不過,在揭批貝利亞的1953年七月中央全會上,貝利亞反對個人崇拜的言行卻遭到了激烈抨擊。米高揚說,貝利亞這個惡棍“在斯大林死後的最初日子裏就主張反對個人迷信”。安德烈耶夫說:“不知從哪裏冒出了一個個人崇拜問題。為什麽要提這個問題?要知道它在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中早就解決了……而現在卻冒出了關於個人崇拜的問題。這是貝利亞搞的鬼。”這時伏羅希洛夫在座位上大聲喊:“對。”於是,蘇共中央主席團作出決定,撤銷它之前作出的那個不再用領袖畫像來裝飾游行者的縱隊和各種建築物的決議,人們高舉領袖畫像的場面依然是這個國家的一大特色……
在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裏,貝利亞還主導了對國家保安機構的改革,包括將內務部各種“生產、經營和建築單位”轉交給各經濟部委,將勞改營勞改隊管理總局及其分支機構移交給司法部,停建內務部各單位施工一些非急迫的、必須的基建項目,以及嚴格限制內務部特別委員會的權力;在貝利亞的努力下,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了《關於特赦的命令》,根據這項命令,共有120多萬在勞改營、監獄和勞改隊關押的犯人獲得大赦,占到了被關押總人數的近一半。
貝利亞倡導並得以部分實施的這些改革、調整措施,有的被他的同僚視作對革命原則的背叛,有的則讓他們感到恐懼——他們在大鎮壓年代大都制造過冤假錯案,其罪行多難饒恕。連斯大林都敢碰的貝利亞,完全可以利用控制在手中的內務部和內務部掌握的各個案件及各個領導人的檔案材料,通過為過去的冤案平反的辦法,將他們一一揭露出來,置於死地(盡管貝利亞制造的冤案並不比他的同僚少,但既然他控制著內務部,他是不會去觸動自己制造的那些冤案的。)這種恐懼才是他們聯合起來將貝利亞搞掉的最根本的原因。
作為在德國已經除籍的“陣亡人員”,林恩和他的這些同僚們並沒有說支持誰在蘇聯主政的權力,他們所能夠做的就是將那個最不利於德意志覆興的蘇俄領袖幹掉,然後想盡一切辦法逃離險境、保全自我。盯著東方看了一會兒,林恩的視覺因為這過分單調的色彩而感覺疲倦,他隱約看到有個灰色的點在飄動,卻又覺得這好像是類似雪盲原理產生的視覺偏差,他讓弗朗茨幫著分辨,而不等弗朗茨開口,前面一名特遣隊員便大聲招呼說:“有敵機!隱蔽!”
在戰爭時期,不論東線還是西線,人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警報。不過這一回,林恩聽到的聲音既不驚慌也不急促,他轉頭看了看,以縱隊行進的這11人不急不躁地往路旁的樹林走去。經過連夜跋涉,幾乎所有人的帽子和外套上都沾了一層雪絨,距離較遠的情況下,並不很容易將他們與周圍的雪地辨別出來,何況出現在東面天際的飛行器並沒有直撲而來,等到發動機的轟鳴聲穿入耳際時,林恩他們已經站在了這一小片杉樹的庇護下。
同樣是螺旋槳飛機,蘇制單發戰鬥機在輪廓上和林恩所熟悉的梅塞施密特、福克-伍爾夫有著顯著的區別,機身上的紅色五星曾經是兒時的向往,然而此時此刻,他對那種形狀和顏色的標識有種奇怪的、發自心底的抵觸情緒。
在沒有外力幹擾的情況下,雅克戰鬥機在低溫環境下有些呆板地在數百米空域飛行,它並不是單線飛行,而是隔一陣子就改變方向,如此往覆地進行偵察巡視,全然沒有入室行竊者的謹慎和倉惶。幾個月前,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區域,美國戰鬥機也是以這種不請自來的方式進入了墨西哥領空。這兩個國家在實力上的差距也是非常懸殊的,喜食玉米和辣椒的墨西哥人滿腔憤慨卻只能擺擺樣子——林恩後來得知,那天氣勢洶洶帶兵向邊境進發的墨西哥軍官並沒有幹出令世界驚詫的大事來。他和他的士兵擋在越境的美軍特別巡邏隊前張牙舞爪一番,一彈未耗地幹擾了這隊美軍進一步深入墨西哥境內的計劃,但走其他路線的美軍部隊還是挺進到了距離邊境數十公裏處,他們搜查了一些村落,並在路口設崗盤查,直到五天之後才全部撤回到美國境內。
蘇聯飛機就在頭頂上空巡弋,避入樹林的特遣隊員們對這種情況像是習以為常了,他們靠著杉樹席地而坐,就這冰冷的口糧細嚼慢咽,用身體溫度融化水壺裏凍結的飲用水,偶爾和同伴們小聲交談。除了輪值的崗哨,他們幾乎不擡頭去看蘇聯飛機那囂張跋扈的姿態,也不埋頭擦拭武器。他們冷靜而耐心地休息,一直等到蘇軍飛機離開、耳邊再聽不到任何的機械轟鳴,才不慌不忙地背上裝備繼續向西前行。
在這個從天亮到天黑持續不過五六個小時的短暫白晝,林恩他們總共目睹了七架蘇軍飛機在芬蘭境內進行飛行,它們完全沒有任何偽裝掩飾的意圖,大多數時候都在較低的空域盤旋。芬蘭方面並沒有派出哪怕一架飛機前來驅逐或探察情況,地面上也遲遲未見有芬蘭軍隊的崗哨和軍營,難得一見的林間木屋也都是空空如也,仿佛芬蘭方面已經放棄了這片位於本國東北部、寒冷而荒蕪的領土,這與對面蘇聯境內崗哨林立、道路縱橫並且有鐵路大動脈的情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夜幕行將降臨之時,隊伍末尾的特遣隊員以帶有驚喜之意的口吻喚道:“嘿,夥計們,看啊,那似乎是卡魯爾長官他們……”
眾人連忙止步轉身,視線中,幾個黑點隱約出現在了東面的山谷腳下,遠遠看過去宛若雪地上掉了幾顆沙粒。林恩連忙打開望遠鏡盒套,將跟冰塊差不多手感的軍用望遠鏡拿起——為了防止它與自己的皮膚黏一起凍上,這時候必須將望遠鏡放在稍遠一點的位置,頗為別扭地觀察著。來者僅有三騎,皆是蘇軍裝束,在雪地裏飛快地縱馬奔馳,人和馬口鼻都在往外呼著熱騰騰的白氣,應該就是領隊軍官他們沒錯了。還有兩個人……是擔當拖後的清道夫還是已經在戰鬥中犧牲了?
啪!啪!
零落的兩聲槍響在遠處山谷中回蕩,林恩吃了一驚:蘇軍騎兵居然直接越境追來!
領隊軍官不在,林恩自然而然地發號施令道:“夥計們,那應該就是卡魯爾中校他們了,我們找地方設立伏擊陣地接應他們!”
特遣隊員們並沒有順從地執行命令,留有絡腮胡子的一人上前道:“長官,你和同志們先走,由我們在這裏接應卡魯爾長官!”
一個大概只有尉官軍階的特遣隊員竟然也用這種不容商量的口氣對林恩說話,他實在覺得不爽,反叱道:“這裏我是最高指揮官,服從我的命令!”
這名特遣隊員遲疑了一下,讓步道:“那您在後面樹林指揮,由我們在一線作戰。”
在戰場上,林恩的風格一貫是進攻果決、撤退堅定,審時度勢也是他一貫自信之處。眼下的局面容不得左搖右擺、猶豫不決,對方都是騎兵,速度不說,耐力也應該比徒步者好很多。所以,要麽以伏擊的方式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要麽幹脆早早隱匿到騎兵難以企及的山林深處去。
“這裏才幾個人,還分什麽一線二線!”說著,林恩環顧四周,選了北面一處傍山的樹林作為阻擊陣地。如果戰況極其不利,那還可以順著山勢躲避對方騎兵的沖擊。
正當一行人加快速度往樹林奔去,忽然聽得另一邊傳來馬匹嘶鳴以及沈悶的馬蹄聲,林恩大感意外,若是蘇軍以快馬從另一邊迂回,那境況可就非常糟糕了!
一窩蜂沖進樹林,特遣隊員和隨行情報人員連忙卸下沈重的包袱,各自端起武器警戒待戰。馬蹄聲迅速逼近,無須用望遠鏡就能觀察到自西面而來的騎兵,禦寒保暖的裝束讓他們看起來一個個像是熊包,長槍斜背在背上。同樣面臨寒冬低溫,戰場上的蘇聯和德國軍人大致還能保持軍容,而眼前這些人就像是一群土匪馬賊。
“是芬蘭人!可能是邊境巡邏隊!”身旁的特遣隊員小聲說道。
說話間,這支人數不到二十的“馬賊”在斜對面的樹林旁停了下來,為首的也拿著望遠鏡朝傳來槍聲的東邊觀望,他隨即呼喝著什麽,隨行的騎手們連人帶馬紛紛引入樹林之中。
他們也打算來一場伏擊戰?是幫蘇聯人緝拿逃犯還是對付蘇軍騎兵?
連串問題頓時從林恩腦海中蹦了出來,芬蘭軍民敬仰支持的曼納海姆元帥都迫於蘇聯壓力流亡海外了,數年戰爭損耗了元氣的芬蘭人還有膽量跟蘇聯人叫板?
正質疑這些,林恩聽另一名特遣隊員小聲說:“看來我們運氣不錯嘛!芬蘭人對於越境的俄國人素來不留情面,別看他們人數少,個個都是神槍手。”
端著望遠鏡朝芬蘭人藏身的樹林瞧了瞧,從外面已經觀察不到他們的身影了,再將視線轉回到東面,三名騎兵在前狂奔,後面追來了一大群人馬,看著少說也有五六十號人。若有芬蘭人幫忙,這場戰鬥應該是大有希望的,可是……如果蘇聯那邊橫蠻施壓,甚至以包庇兇手之名進攻芬蘭,芬蘭政府肯定沒有1939年時的底氣。在這種不難預見的前景下,芬蘭方面的巡邏隊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向越境的蘇軍騎兵開槍?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