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一章胡宗憲

關燈
胡宗憲

很多人都覺得胡宗憲一直都是俞大猷的頂頭上司,而且比俞大猷官大很多很多,然後就覺得胡宗憲一定很老,但其實胡宗憲比俞大猷小近十歲。

我還看到不少明朝抗倭電影裏面為了突出戚繼光,經常有戚繼光跟胡宗憲對坐談論軍事,或者跟胡宗憲並肩而行的畫面,其實這也是很扯的,連俞大猷都沒這資格,那個時候的戚繼光還是個小萌新,就像連長跟司令一樣,能拜見一面都算幸運了,哪能哥倆好的平起平坐。

但現在有些人為了引起別人註意,就故意嘩眾取寵,語不驚人死不休。說論剿倭功勞胡宗憲才是第一,比俞戚二將都高。這個我不讚同,我們不能因為胡宗憲官大,就說他的剿倭功勞最大,還得看他都幹出了多少成績。這裏當然不是說他沒功,只是說現在一談抗倭英雄就會先想到俞戚二將,再想其他人,普遍的價值觀總不至於有太大偏差。胡宗憲跟俞戚二將比還是差了些。

咱們先說胡宗憲官怎麽大的。他在攀上嚴嵩這棵大樹前官也很小,基本都是縣令。後來當上了巡按禦史,也是七品芝麻官,但非常關鍵,因為從此以後就跟嚴嵩的義子趙文華混了,並借助趙文華攀上了嚴嵩。

在跟趙文華混的日子裏,胡宗憲親眼看到張經、李天寵那樣的朝廷大員雖然忠心報國,而且抗倭取得了大勝,可就因為趙文華搶他們功勞,他們不像俞大猷那樣自認倒黴,而是選擇反抗,最後被趙文華陷害冤死。自這以後胡宗憲學聰明了,送錢送女人拍馬屁裝孫子要幹什麽幹什麽,總之就是竭力討好趙文華,乃至討好嚴嵩。這樣一個有本事能打仗,又聽話懂事的人自然得到了趙文華和嚴嵩的青睞,從此以後官就大了,基本抗倭的事都是他負責。

在胡宗憲剿倭的時候,手下招攬了大批牛人,文的有江南四大才子裏的文徵明,大文學家徐渭,武的就是俞戚二將,戚繼光能組建義烏兵也多虧了胡宗憲的支持。

再說胡宗憲的功勞吧,其他不說了,主要還是抗倭的功勞。當時是明朝倭患最嚴重的時期,而汪直就是歷史最強倭寇,汪直強到了什麽程度?南面稱孤,是真正的海上帝王。而胡宗憲就把汪直、徐海這一對歷史最強倭寇二人組給殺了。但他殺汪直、徐海的手段非常不光彩,我都不好意思細說。而且造成了三個後果,第一,他本人名聲大損,從此以後胡宗憲就被貼上了權術過人的標簽,就連後世史學家都說“胡宗憲雖引刃自殺,卻應該無顏見徐海、汪直二巨賊於地下”。第二,國家信譽大損,經此一事大明朝所謂的天朝上國也成了笑話,最後的遮羞底褲都讓自己敗光了,從此以後朝廷的任何承諾在外人看來都是放屁,再也沒有了招降倭寇的可能。第三,胡宗憲雖然用權術騙殺了汪直和徐海,可是倭寇的有生力量沒有消滅,而且因為他的手段太不光彩,直接引發了倭寇的瘋狂報覆。汪直在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倭寇都聽他的,汪直一死,幾十個新的倭寇首領瞬間出現。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汪直死後,倭寇對老百姓的殘害更嚴重。得虧了戰無不勝的戚家軍剛好這個時候開始組建。

所以論打仗,胡宗憲沒有戚繼光厲害,連俞大猷都不如,怎麽打都打不過汪直,最後用詭計害死了人家,但只殺首領,沒能剿滅倭寇,倭患還是沒有除掉。功勞肯定是有的,但還是前面那句話,說他的功勞比俞戚二將還大,那就過了。

事實上胡宗憲這個人是真心想為國出力,想幹出一些成績的,從這方面講他絕對算是一個合格的官。他也很貪,很好色,很奢靡,而且拼命討好嚴嵩,但瑕不掩瑜。只是胡宗憲的個人能力不是那麽強,以至於位高權重卻沒有什麽太令人深刻成績。他跟汪直、徐海談判的時候,最開始也是真心談判的,沒想陰謀害人家。可後來胡宗憲想按承諾保住汪直的命,並且請求朝廷開關準許海上貿易的時候,突然有人告他勾結倭寇,裏通叛國,這直接把胡宗憲嚇傻了,沒辦法,為了自保只能背信棄義。

胡宗憲依靠嚴嵩得勢,也隨著嚴嵩倒臺倒了大黴。咱們《僵夜》裏面說嚴嵩的政敵要對嚴黨趕盡殺絕,也要弄死他,最後還是主角念在一起抗倭的份上,保了他一命,只是罷官。歷史上就是如此,我們《僵夜》沒有亂說。但胡宗憲罷官兩年後,嚴世蕃、羅龍文被抄家,《僵夜》裏也提到了,但《僵夜》裏並沒有說這次抄家,還發現了胡宗憲假擬聖旨的證據,這個罪大家都懂的,神仙也救不了,胡宗憲自殺,終年五十四歲。好在七年後隆慶皇帝給他平反,總算能瞑目於九泉。

……

三大名將說完,咱們《僵夜》裏也提到了其他的抗倭名將,如朱紈、張經、譚倫、劉顯等,也分別說一下歷史上的他們。

按順序先說朱紈,這個人不光有些抗倭功勞,而且算是最早意識到明朝倭患最大的根源在於海禁,不給沿海老百姓活路。但是他沒有上書建議取消海禁,相反他嚴格執行國家律法,可惜這條海禁律法原本就不得民心,巨坑無比。朱紈可以說是忠君不愛民,最後殺了不少人,民怨沸騰,老百姓恨他入骨,於是就有政敵借機參他,他覺得很委屈,一心為國為君,朝廷、老百姓兩頭不是人,自殺了。

再說張經,張經當浙江總督那會,對面就是大倭寇汪直,大狠人一個。可以說能打贏一次夠吹一年的。結果張經還真的打贏了,而且是大勝仗,然後嚴嵩的義子趙文華搶功勞,張經不服,於是就被趙文華和嚴嵩給弄死了,冤的不行。張經要是有俞大猷那脾氣,估計還能活。胡宗憲就是親眼看到他不聽話被弄死,所以才徹徹底底不惜代價,不計尊嚴的巴結嚴嵩,果然張經被冤殺以後,胡宗憲接過了抗倭總指揮的大旗。嚴嵩倒臺,胡宗憲也倒了,緊接著接過抗倭總指揮大旗的就是譚倫了。

嘉靖後期譚倫一直都是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的上司,而且跟戚繼光年齡差不多,兩人關系也特別好,絕對的好哥們。論抗倭功勞不比胡宗憲小,而且是少有的善終的大臣。主要是他命好,他起勢的時候嚴嵩、嚴世蕃、趙文華那幫人死的死,罷官的罷官,朝裏頭都是徐階、高拱、張居正等名臣,沒人跟他搶功,也沒人動不動要陷害他。一直到他死,還是張居正當家呢,朝政一片清明。所以善終了。他要是再多活幾年,等張居正掛了,萬歷大坑貨正式掌權,那就指不定能不能善終了,我們的戰神戚繼光就是例子。

劉顯,跟咱們《僵夜》裏提到的一樣,在興化之戰中和俞大猷、戚繼光一起剿倭,當然名氣就差許多了,也是幸運遇上了政治最清明的一段時間,善終。他的兒子劉綎,在《僵夜》新一代天下十絕中名列天下第三,僅次於張沐、戚夫人,歷史上也是真正的大狠人,萬歷年間的武狀元,晚明第一猛將,參加過很多大戰,幾乎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可惜薩爾滸大戰,明軍四路出擊,他帶的一路嘩嘩直沖,深入好幾百裏,結果其他三路一路比一路坑,一個全軍覆沒,一個還沒打呢自己的軍隊潰亂了,第三個聽說有一路全軍覆沒,自己也不進攻了,趕緊原地防守。那時候也沒電話,等劉綎知道情況時,說好的四路進攻變成了他一路孤軍深入,趕緊往回撤,可惜幾百裏的戰線,回撤的路上,清軍前追後堵,層層圍困,最終還是沒能殺出來。值得一提的是戚繼光的戚家軍也在這一戰中被一起團滅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