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從印度出發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從印度出發
美麗的地中海成為了一個漩渦,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吞噬著雙方的血肉。而在遠東地區,人們除了關心剛發表的《開普敦宣言》外,心思依舊放在身邊的戰爭上。持續兩年多的戰爭,已經影響到國家社會的各個方面,報紙電臺全是戰爭的消息,大街小巷貼滿各式各樣的海報,大中小學都圍繞著戰爭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廠裏的機器也都超負荷運轉,連國家和世界地圖都改版數次。近千萬軍人,數千萬為戰爭服務的醫療隊、運輸隊、工程隊……大量勞動力離開土地,吃著國家軍糧的同時,也使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主食逐漸減少,雜糧的供應已經比戰前提高了整整一倍。
很多生活必需品都開始限量供應,再建的大型工程項目也都因鋼鐵供應減少而延誤,數以萬計的工人遠赴各地,從遙遠關島到東南沿海,從冰寒的鄂霍次克海到遙遠的中亞,無數巨大地國防工程日以繼夜的進行著。三十年繁榮的積蓄,眨眼間被擠壓幹凈。有牢騷有怨言,也有憤慨,但絕大多數國民選擇了義無反顧地支持。教育和掃盲的是深入,已經讓很多人懂得了什麽是大國,什麽是崛起之路。所以他們知道,想實現每個人心中的大國夢想,就必須在國仇家恨中經歷煎熬,經歷血與火的洗禮。時間越是深入,經歷過數千年戰爭,早已把苦難深深鐫刻進血髓中的堅韌頑強、勤勞忍耐的民族精神,終於綻放出最璀璨的一面。年輕人穿上軍裝,告別父母奔向戰爭,女人們走出家門,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工人嚼著饅頭,一絲不茍盯著一毫米一毫米的刻度表,農民們送走親人在田野裏揮灑汗水,將飽滿的谷粒送上軍列……所有人都昂著頭挺起胸,坦然面對著這場不知何時能結束的世界大戰。
但有一些人想得更遠,當苦寒的烏拉爾槍炮漸漸減弱,中蘇的決鬥再次因為天氣而變緩後,親眼見證三十年世界政治動蕩,身逢最美好也是最殘酷時代的新一代政治家們,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利用漫長冬季結束東亞主要戰事,緩解人民壓力,為國家多保留幾分元氣。
戒嚴的加爾各答港內,數十輛畫著越南國旗的UBT7坦克沿著敞開的艙橋,駛入寬大的坦克登陸艦內。粗糙的駕駛技術,使得艙內不斷傳來發動機的振喘和碰撞聲,他們的中國裝甲教官掩面而泣,暗暗咒罵自己的學生,實在是糟蹋了以快速靈活見長的蘇制BT坦克。
包著頭巾的印度工人將大炮吊上甲板,將沈重的彈藥和大炮拽近船艙。整個碼頭,都是這樣的場景,印度人底下的效率,讓四十幾艘從波斯戰區調來的登陸艦內,全是海軍不滿的叫嚷聲。唯有最靠外面的主泊位上,安安靜靜,憲兵們親自動手,忙碌的將一只只密封大木箱搬上“安江”號輕巡洋艦。磨損的木箱細縫裏,隱隱透出金黃色的光芒。“這是第幾批了?”巡洋艦旁,準備啟程的進攻安達曼的李宗仁正和費文華等軍官談笑風生。
“第七批了,等打完這場仗,起碼得十五六批。”費文華裂開滿嘴白牙,一個勁的發笑。
別人不清楚,但他卻很清楚,自從在印度站穩腳跟後,印度集團軍就以清剿蘇印部隊為由,在印度各處大肆搜刮,光是黃金和白銀就運走了上百噸,文物什麽的更是不計其數,要不是考慮到影響,他都想派部隊把著名的阿育王柱給搬到北京國家博物館去。除了浮財外,源源不斷的粗鋼、銅錠、烙鐵和稀土等戰略資源也順著密支那軍用鐵路被運回國,數量更是大得驚人。以至於總參謀部只要說起印度集團軍,全都蹺拇指。沒辦法,別的地方打仗都是虧本,只有這裏不僅不虧本,每月還起碼通過鐵路往回送上價值千萬的好東西。
去年底在印度站穩腳跟後,因為後勤不暢,李宗仁和印度集團軍一直沒法進行較大的軍事行動。直到今年5月初調動十萬戰俘和民工,將需要翻越野人山的密支那軍用鐵路一直修到石油城迪格博伊後,才終於得到穩定的補給。在鐵路的支援下,李宗仁首先就是修覆了波卡羅鋼城和英印煉銅廠等一大批工礦,然後把印度工人重新召回繼續生產,還加大了迪格博伊油田和煉油廠的生產規模。在他的調度下,八月初時,印度集團軍占領區的粗鋼產量就恢覆到每月30萬噸、銅6000噸、焦煤3萬噸、釷、烙、鉀鹽鎂礬、雲母、矽線石、石棉這些重要甚至戰略礦石開采量更增至每月30萬噸,原油也增加到每月20萬噸,而這些東西絕大部分也都被運回國內。
這些源源不斷運回的物資,也讓參謀部愈發看中印度,雖然按照協議戰後要撤出,但卻不妨礙趁現在大撈一票。於是總參謀部不僅再次增調2個步兵師給李宗仁,還從越南國防軍中抽調15個師。越軍的戰鬥力不怎麽樣,可要說搜刮做壞事,那絕對是非常厲害。於是李宗仁幹脆利用他們,借機不斷向印度中部和南方推進,截至目前,最南已經打到海德拉巴,最西深入到中央邦的占西,沿途也都被搜刮幹凈,就連一些價值較大的礦產都貼上了標簽,然後讓戰俘和當地人沒日沒夜的開采運回國。
英軍印度司令奎南中將不知道抗議了多少次,連英國外交部都致電北京要求嚴懲越軍“暴行”,每每接到這種電報,李宗仁就會抓幾個鬧事的越南士兵當替罪羊,發筆錢趕回國,然後繼續埋頭發財。對此英國政府也毫無辦法,因為李宗仁在“搶劫”的時候,也沒忘記本職工作,擁兵40萬的他不斷向蘇印軍根據地發起進攻,還在九月初時還一舉攻占加爾各答和整個西孟加拉,將早就想撤退的日軍全趕回緬甸和安達曼島。當然,富饒的加爾各答也不免再次被“洗劫”一遍,光是日軍來不及運走的黃金和各類外匯就有幾十噸。不過李宗仁自己知道,他這支雜牌軍能連戰連捷,其實是因為崔可夫和日軍為保存實力,不作正面抵抗的結果。
無可奈何地英國政府最後幹脆不聞不問,反正你再能挖,也不可能把印度半島移到中國。不過在收覆加爾各答後,李宗仁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因為總參已經決定,將由印度集團軍承擔進攻安達曼和緬甸西部的主要任務,而且在馬六甲沒打通前,這裏也是一個主要的向波斯灣轉運物資的後勤站。
安達曼群島不好打,李宗仁心裏清楚。
從加爾各答撤退時,日軍就預感到中國會搶奪安達曼,進而將其作為夾擊緬甸和馬來亞的據點。所以搜刮了大量的糧食和補給品運往那裏,還從巴達維亞調來一個由日本僑民和印尼士兵組成的師團,總兵力已增至5萬,還有一支小驅逐艦隊和幾艘潛艇在群島內活動。而且為了給南洋的部隊鼓氣,裕仁把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派到菲律賓,讓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負責整個東南半島的戰事,連安達曼都讓多田駿來坐鎮,可見是想頑抗到底。
相反,李宗仁此刻手上最可靠的只有第109摩步師、第153、154、166、183和226步兵師這六個本國部隊,原先最能打的吳煥先和第16高原旅已經在八月初回國休整,據說明年初將部署到烏拉爾高原。此外,鮑斯的印度國民軍也增至7個師,費文華的孟加拉軍也增至3個師,再加上越軍15個師,數字看是已經是安達曼日軍的八倍。但打仗不是看兵力的,先不說這些仆從軍管不管用,光是安達曼覆雜的水紋和地形就讓人頭疼。島上山高林密全都是原始森林,很適合作風頑強的日軍發揮散兵戰術,所以即便是把國內的五個海軍陸戰隊全調來,都沒法速戰速決,何況是他這樣一支雜牌軍。
因為他後面還有個崔可夫!
根據最新的情報,尼赫魯和印共已經全面攜手,還讓崔可夫出任全印度部隊的總司令。崔可夫也沒讓他失望,對李宗仁采取避讓政策的同時,卻不斷伏擊和迂回等戰術,打擊英軍。根據統計,至少有2個英印師被全殲,還有大量美國援助的武器彈藥落入崔可夫手中,使其部隊總數膨脹至近90萬。
可再難打也得打,不僅是為夾擊馬來亞和緬甸,也是為戰後控制和威懾印度洋。
李宗仁不放心崔可夫和蘇印軍,所以此次登陸只帶了153和166師,其它都是越南軍。即使如此,登艦前他還是拉住費文華關照道:“文華,這裏暫時就靠你們幾個了。一定要小心崔可夫,此人作戰膽大心細,前段時間又故意保存兵力,分明是想讓我們拉長戰線。”
“司令放心,我回去就讓部隊收縮就地防禦,等您凱旋後再與他較量。”費文華點點頭,讓李宗仁放心。
一小時後,由47艘登陸艦和商船組成的船隊駛離加爾各答港,並在外海匯合護航的驅巡編隊後,向安達曼海駛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美麗的地中海成為了一個漩渦,規模越來越大的戰爭吞噬著雙方的血肉。而在遠東地區,人們除了關心剛發表的《開普敦宣言》外,心思依舊放在身邊的戰爭上。持續兩年多的戰爭,已經影響到國家社會的各個方面,報紙電臺全是戰爭的消息,大街小巷貼滿各式各樣的海報,大中小學都圍繞著戰爭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廠裏的機器也都超負荷運轉,連國家和世界地圖都改版數次。近千萬軍人,數千萬為戰爭服務的醫療隊、運輸隊、工程隊……大量勞動力離開土地,吃著國家軍糧的同時,也使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主食逐漸減少,雜糧的供應已經比戰前提高了整整一倍。
很多生活必需品都開始限量供應,再建的大型工程項目也都因鋼鐵供應減少而延誤,數以萬計的工人遠赴各地,從遙遠關島到東南沿海,從冰寒的鄂霍次克海到遙遠的中亞,無數巨大地國防工程日以繼夜的進行著。三十年繁榮的積蓄,眨眼間被擠壓幹凈。有牢騷有怨言,也有憤慨,但絕大多數國民選擇了義無反顧地支持。教育和掃盲的是深入,已經讓很多人懂得了什麽是大國,什麽是崛起之路。所以他們知道,想實現每個人心中的大國夢想,就必須在國仇家恨中經歷煎熬,經歷血與火的洗禮。時間越是深入,經歷過數千年戰爭,早已把苦難深深鐫刻進血髓中的堅韌頑強、勤勞忍耐的民族精神,終於綻放出最璀璨的一面。年輕人穿上軍裝,告別父母奔向戰爭,女人們走出家門,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工人嚼著饅頭,一絲不茍盯著一毫米一毫米的刻度表,農民們送走親人在田野裏揮灑汗水,將飽滿的谷粒送上軍列……所有人都昂著頭挺起胸,坦然面對著這場不知何時能結束的世界大戰。
但有一些人想得更遠,當苦寒的烏拉爾槍炮漸漸減弱,中蘇的決鬥再次因為天氣而變緩後,親眼見證三十年世界政治動蕩,身逢最美好也是最殘酷時代的新一代政治家們,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利用漫長冬季結束東亞主要戰事,緩解人民壓力,為國家多保留幾分元氣。
戒嚴的加爾各答港內,數十輛畫著越南國旗的UBT7坦克沿著敞開的艙橋,駛入寬大的坦克登陸艦內。粗糙的駕駛技術,使得艙內不斷傳來發動機的振喘和碰撞聲,他們的中國裝甲教官掩面而泣,暗暗咒罵自己的學生,實在是糟蹋了以快速靈活見長的蘇制BT坦克。
包著頭巾的印度工人將大炮吊上甲板,將沈重的彈藥和大炮拽近船艙。整個碼頭,都是這樣的場景,印度人底下的效率,讓四十幾艘從波斯戰區調來的登陸艦內,全是海軍不滿的叫嚷聲。唯有最靠外面的主泊位上,安安靜靜,憲兵們親自動手,忙碌的將一只只密封大木箱搬上“安江”號輕巡洋艦。磨損的木箱細縫裏,隱隱透出金黃色的光芒。“這是第幾批了?”巡洋艦旁,準備啟程的進攻安達曼的李宗仁正和費文華等軍官談笑風生。
“第七批了,等打完這場仗,起碼得十五六批。”費文華裂開滿嘴白牙,一個勁的發笑。
別人不清楚,但他卻很清楚,自從在印度站穩腳跟後,印度集團軍就以清剿蘇印部隊為由,在印度各處大肆搜刮,光是黃金和白銀就運走了上百噸,文物什麽的更是不計其數,要不是考慮到影響,他都想派部隊把著名的阿育王柱給搬到北京國家博物館去。除了浮財外,源源不斷的粗鋼、銅錠、烙鐵和稀土等戰略資源也順著密支那軍用鐵路被運回國,數量更是大得驚人。以至於總參謀部只要說起印度集團軍,全都蹺拇指。沒辦法,別的地方打仗都是虧本,只有這裏不僅不虧本,每月還起碼通過鐵路往回送上價值千萬的好東西。
去年底在印度站穩腳跟後,因為後勤不暢,李宗仁和印度集團軍一直沒法進行較大的軍事行動。直到今年5月初調動十萬戰俘和民工,將需要翻越野人山的密支那軍用鐵路一直修到石油城迪格博伊後,才終於得到穩定的補給。在鐵路的支援下,李宗仁首先就是修覆了波卡羅鋼城和英印煉銅廠等一大批工礦,然後把印度工人重新召回繼續生產,還加大了迪格博伊油田和煉油廠的生產規模。在他的調度下,八月初時,印度集團軍占領區的粗鋼產量就恢覆到每月30萬噸、銅6000噸、焦煤3萬噸、釷、烙、鉀鹽鎂礬、雲母、矽線石、石棉這些重要甚至戰略礦石開采量更增至每月30萬噸,原油也增加到每月20萬噸,而這些東西絕大部分也都被運回國內。
這些源源不斷運回的物資,也讓參謀部愈發看中印度,雖然按照協議戰後要撤出,但卻不妨礙趁現在大撈一票。於是總參謀部不僅再次增調2個步兵師給李宗仁,還從越南國防軍中抽調15個師。越軍的戰鬥力不怎麽樣,可要說搜刮做壞事,那絕對是非常厲害。於是李宗仁幹脆利用他們,借機不斷向印度中部和南方推進,截至目前,最南已經打到海德拉巴,最西深入到中央邦的占西,沿途也都被搜刮幹凈,就連一些價值較大的礦產都貼上了標簽,然後讓戰俘和當地人沒日沒夜的開采運回國。
英軍印度司令奎南中將不知道抗議了多少次,連英國外交部都致電北京要求嚴懲越軍“暴行”,每每接到這種電報,李宗仁就會抓幾個鬧事的越南士兵當替罪羊,發筆錢趕回國,然後繼續埋頭發財。對此英國政府也毫無辦法,因為李宗仁在“搶劫”的時候,也沒忘記本職工作,擁兵40萬的他不斷向蘇印軍根據地發起進攻,還在九月初時還一舉攻占加爾各答和整個西孟加拉,將早就想撤退的日軍全趕回緬甸和安達曼島。當然,富饒的加爾各答也不免再次被“洗劫”一遍,光是日軍來不及運走的黃金和各類外匯就有幾十噸。不過李宗仁自己知道,他這支雜牌軍能連戰連捷,其實是因為崔可夫和日軍為保存實力,不作正面抵抗的結果。
無可奈何地英國政府最後幹脆不聞不問,反正你再能挖,也不可能把印度半島移到中國。不過在收覆加爾各答後,李宗仁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因為總參已經決定,將由印度集團軍承擔進攻安達曼和緬甸西部的主要任務,而且在馬六甲沒打通前,這裏也是一個主要的向波斯灣轉運物資的後勤站。
安達曼群島不好打,李宗仁心裏清楚。
從加爾各答撤退時,日軍就預感到中國會搶奪安達曼,進而將其作為夾擊緬甸和馬來亞的據點。所以搜刮了大量的糧食和補給品運往那裏,還從巴達維亞調來一個由日本僑民和印尼士兵組成的師團,總兵力已增至5萬,還有一支小驅逐艦隊和幾艘潛艇在群島內活動。而且為了給南洋的部隊鼓氣,裕仁把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派到菲律賓,讓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負責整個東南半島的戰事,連安達曼都讓多田駿來坐鎮,可見是想頑抗到底。
相反,李宗仁此刻手上最可靠的只有第109摩步師、第153、154、166、183和226步兵師這六個本國部隊,原先最能打的吳煥先和第16高原旅已經在八月初回國休整,據說明年初將部署到烏拉爾高原。此外,鮑斯的印度國民軍也增至7個師,費文華的孟加拉軍也增至3個師,再加上越軍15個師,數字看是已經是安達曼日軍的八倍。但打仗不是看兵力的,先不說這些仆從軍管不管用,光是安達曼覆雜的水紋和地形就讓人頭疼。島上山高林密全都是原始森林,很適合作風頑強的日軍發揮散兵戰術,所以即便是把國內的五個海軍陸戰隊全調來,都沒法速戰速決,何況是他這樣一支雜牌軍。
因為他後面還有個崔可夫!
根據最新的情報,尼赫魯和印共已經全面攜手,還讓崔可夫出任全印度部隊的總司令。崔可夫也沒讓他失望,對李宗仁采取避讓政策的同時,卻不斷伏擊和迂回等戰術,打擊英軍。根據統計,至少有2個英印師被全殲,還有大量美國援助的武器彈藥落入崔可夫手中,使其部隊總數膨脹至近90萬。
可再難打也得打,不僅是為夾擊馬來亞和緬甸,也是為戰後控制和威懾印度洋。
李宗仁不放心崔可夫和蘇印軍,所以此次登陸只帶了153和166師,其它都是越南軍。即使如此,登艦前他還是拉住費文華關照道:“文華,這裏暫時就靠你們幾個了。一定要小心崔可夫,此人作戰膽大心細,前段時間又故意保存兵力,分明是想讓我們拉長戰線。”
“司令放心,我回去就讓部隊收縮就地防禦,等您凱旋後再與他較量。”費文華點點頭,讓李宗仁放心。
一小時後,由47艘登陸艦和商船組成的船隊駛離加爾各答港,並在外海匯合護航的驅巡編隊後,向安達曼海駛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