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關燈
小
中
大
蔣蘭一句話,得罪了兩撥人。
高科代表作壁上觀,淡定從容看人表演,突然被她的怒斥逗笑了。
“沈氏科技的蔣總是吧。”代表人態度溫和,並不是因為他脾氣軟,“六千萬的實驗設備對貴公司來說可能有點多,可是對高科來說,不過是一個實驗項目十分之一的經費,用來支援學校重建實驗室,為國家的未來培養更多人才,我們公司覺得很值得。”
蔣蘭被人這麽一說,臉上無光。
高科是什麽小公司,她根本聽都沒聽過,然而代表人的意思是:高科隨隨便便做個實驗都要六億?
沈氏科技二十年發展,大大小小實驗不勝枚舉,哪怕是影響整個沈氏關鍵的大項目,經費也沒超過五千萬。
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一直是沈氏科技運營理念,蔣蘭知道這次要花大錢,可六千萬絕對不行。
合同僵在手上,面子卻不能掉。
蔣蘭說:“我們公司做的是信息科技方面,對實驗設備不是很熟,捐一定要捐,不過得等兩天。”
臺階找得非常精明,說捐,但不是現在。
“這樣啊,讚助肯定是多多益善,我建議學校還是收下蔣總的一片心意。”
高科代表笑得格外嚴格,“沒有六千萬,讚助一千萬也不會丟了沈氏科技的面子。”
蔣蘭本想一兩百萬打發學校。
高科直接把底線提高到千萬水平,她怎麽可能同意!
但現在不是爭口氣的時候,蔣蘭臉色不好,仍是揚起下巴附和道:“那是肯定的。”
杜校長不跟她計較,點點頭,從她那兒抽回合同。
“行,蔣總慢慢準備,我們就先跟高科簽合同了。”
不過一天時間,實驗室裏已經配上了沈明洲急需的設備。
邵煉提供的設備屬於新型號,操作簡單,性能高效,給沈明洲測量光電轉換數據省了不少步驟。
距離創新科技大賽報名只剩四十天。
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套完整的技術理論,沈明洲眉頭瞬間皺了起來。
難倒他的不是技術方向,而是——
怎麽才能讓他提供的太陽能技術,在當前科技層面看起來不像天方夜譚?
他不得不將記憶裏關於太陽能轉換效率一切內容,逐一與太陽能光電轉換文獻進行對照。
實驗數據、實驗材料寫滿了文檔,沈明洲將整個晚上交給了文獻報告。
等到歐陽博藝整理好心情,回到實驗室準備從零開始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搭檔,獨自完成了新型太陽能轉換技術實驗建模!
屏幕上清楚列出了模擬實驗結果,52.19%、48.92%、41.89%,每一項波動值都超過了她的理解範圍。
轉換效率提高到14%,已經是國際平均水平,這臺機器卻告訴她,沈明洲寫了一套理論數據,可以將轉換率提高到國際水平的三四倍?!
歐陽甚至懷疑,高科公司讚助的新設備出現了嚴重的系統問題!
“這是幹擾數據嗎沈明洲?你在測試設備性能嗎?”
她顧不得去為逝去的密封艙悲傷,差點被三組實驗數據刺激得暈厥。
沈明洲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皺著眉說:“這只是在做理論模型,我們已經沒有時間重做一次應用,所以我改成了技術理論。按照我選擇的吸光材料還有轉換方式,轉換率應該穩定在60%。但是我測了一晚上,轉換率始終上不去,現在的材料性能太差了。”
太差了……
太差了?
歐陽博藝盯著沈明洲,覺得自己在看神仙。
“你居然想做60%的太陽能轉換技術!”
“嗯。”沈明洲點點頭,打開電腦裏的各項文獻,重新挑選材料,“既然日本的光房和英國的漏鬥能做到,說明現在的技術足夠支撐60%的轉換技術,所以我要盡快將實驗條件模擬出來,才能寫參賽報告。”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歐陽的震驚和詫異,眉宇間略帶疲憊的說:“新型材料的信息還是太少了,我們短時間內要進行大量的比對試驗,嘗試從材料方面去除實驗幹擾。”
時限如利劍懸頭,研發的動力和激情就會驟然爆發。
沈明洲有條不紊的安排,歐陽博藝收起全部的感嘆和震撼,立刻投入到全新的太陽能項目之中。
轉換效率高達60%的技術,聽起來像是鏡花水月,可歐陽見到沈明洲略帶疲憊卻沈穩改寫實驗模型的樣子,心裏升起滿滿的鎮定。
實驗研究的本質,就是將不可能驗證為可能。
既然日本能做到,英國能做到,他們為什麽不可以?
澄明實驗室的燈經常亮整晚。
歐陽打著呵欠聽沈明洲講解接下來應該做什麽,完全成為了慣例。
實驗室的同學們完全習慣了這組實驗狂魔。
他們進入實驗室,這兩人在測試。
他們離開實驗室,這兩人還在測試。
曾經,歐陽博藝都被自己熬夜讀論文查數據的精神感動。
現在,和一天只睡三小時,常常留宿實驗室的沈明洲比起來,她都覺得自己太懶了,難怪連能量轉換算式都寫不出來。
古青來看在眼裏,心裏夾雜著欣慰和惋惜。
如果不是沈浩搞破壞,這兩個孩子根本不需要熬夜趕進度。
原本,他打算沈浩回學校之後,好好跟沈浩談心。
沒想到沈浩去了派出所的第二天,學校特地召集教職工開會,不允許再提這件事情,並且以沈浩請假回家準備比賽告終。
聽楚立輝說,蔣蘭想讚助學校,要求學校放棄追究沈浩的責任。
雖然學校沒收讚助,但是出於對學生未來的考慮,仍是放棄了追責,認可警方只處罰砸破實驗室犯人的決定。
而沈明洲專註於實驗,並不意外這樣的結果。
又是一次簡單的重覆實驗。
沈明洲指導著歐陽博藝,嘗試改寫催化劑差值,驗證新型材料的效率。
實驗室外忽然變得吵雜,不少學生探出頭去看熱鬧。
“哇!有記者啊。”
“記者來做什麽?采訪實驗室重建?”
實驗室外來了扛著攝像機和長焦相機的記者,聲勢浩大。
領路的人是袁廣副校長,他身邊還有一位盛裝打扮的美麗婦人,笑容溫柔的接受著他的噓寒問暖。
蔣蘭花了三四天,終於把適合澄明中學的設備湊好了。
就算學校拒絕了賠償,面對她請來的記者,也不得不請出副校長,來接受這次捐贈。
果然,設備到位,記者當前。
袁廣給足了蔣蘭面子,熱情的誇獎道:“沈氏科技一直關心我們澄明中學的教育情況,學校非常感謝熱心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不過今天不太巧,杜校長開會去了,所以由我作為校方代表,請蔣總不要介意。”
蔣蘭當然不介意。
她吃了杜校長好幾次閉門羹,終於撂下狠話說要帶報社記者上門之後,才換來了這次機會。
大家其樂融融,到場的記者、攝影師看向蔣蘭的目光,都透著對成功人士的艷羨。
沈氏科技舍得捐三百萬的設備,這樣的新聞發出去,不僅他們生活報有了話題度,沈氏科技、澄明中學也有了正面宣傳。
雙贏局面,何樂而不為。
走到實驗室外,蔣蘭一副愛心人士的樣子說道:“雖然高中生科技不能和大學專業水平相比,我們公司也願意對高中實驗室進行投資。哪怕只是小孩子嘗試對科技進行探索,做一點兒微不足道的小研究、小發明,我們也非常支持。”
袁廣聽了她這話,奇怪的說道:“蔣總這是對我們學校不太了解啊,澄明的實驗室遠近聞名,這幾年在創新科技大賽拿的獎項,獲得了不少專利,跟很多企業都簽了商業合同,可不是什麽小發明而已。”
“而且,最近高科直接點名讚助實驗室,就是看上了我們的學生做的新技術。花了六千萬呢!”
媒體人忽然來了興趣,“六千萬?袁校長,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設備都運進來了,好多系統機器我見都沒見過。”袁廣笑容滿面,“這是企業對我們學生實驗的認可啊。”
他們在這兒熱烈討論高科的讚助,蔣蘭面色一僵,才發現這位不知內情的副校長,比其他人更不留情面。
袁廣可不知道蔣蘭跟高科那出戲。
他出差回來,就只聽說了六千萬捐贈,現在記者們有了興趣,他立刻熱情歡迎道:“來,我帶大家看看學校的新設備。”
校長欣然領路,蔣蘭再焦躁也只能忍著。
澄明中學實驗室裏滿滿當當,嶄新儀器井然有序的擺放著。
攝影師和記者身經百戰,去過不少大學實驗室,都沒有像澄明中學實驗室這樣全副武裝,連設備塗層都透著不同一般金錢氣息的。
他們走了兩步,心裏只剩驚嘆了,這哪裏是什麽高中實驗室,說是國內一流研發公司的實驗室都有人信!
他們擡手就拍照,比對待外面的剪彩紙箱熱情多了。
身邊還有袁副校長充當臨時解說員,指著儀器跟他們聊價格。
“瞧,這臺小儀器都要四百多萬!”
攝影師一頓猛拍。
“這邊這一套據說不單賣,整套一千多萬!”
記者們嘖嘖稱奇,手機都拿出來合影留念。
實驗室裏隨隨便便一臺設備,都比蔣蘭的三百萬貴。
蔣蘭見記者們全然忘了什麽沈氏科技,眼裏心裏全是高科的名字,略帶急切的說:“學生實驗有什麽好拍的,設備再好學生也不會用啊。”
然而,袁廣眼神一臉詫異的看著她,“蔣總,我們學生用這些設備好多天了,不存在不會用的啊!你別看設備貴,但是好用著呢!”
蔣蘭只想把袁廣罵個半死,卻只能訕訕笑道:“這樣啊,那學生們可真厲害。”
報社攝影師向來自由發揮,拍照片隨心所欲。
在滿是高新設備的實驗室轉了一圈,他們發現了角落裏一臺占據了半面墻的設備系統。
體型大,造型搶眼。
攝影師立刻舉起相機,在他按下快門瞬間,鏡頭裏出現了一位身材高挑的學生。
他穿著一身白色實驗服,渾身透著研究員似的專業。
攝影師低頭看了看剛才的拍照,果然,設備照片的邊緣出現了少年的虛影。
他心想,這些小孩兒真會蹭鏡頭。
攝影師趕緊低聲知會同事,“你去叫他讓開一下,我要給這套儀器取全景。”
記者趕緊上前,將話筒對準了沈明洲,試圖將他帶離儀器。
“這位同學,可以采訪你一下嗎?我們是生活報的。”
沈明洲擡眼看了看他們的記者證,平靜的點點頭。
“你這是在做實驗吧,能不能可以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實驗項目?”
沈明洲習慣了記者和媒體人的好奇心,他點開面板,將整套太陽能技術轉換雛形投放在屏幕上。
他說:“這是我們研究的太陽能轉換技術,可以將光能轉換為電能,提供新能源廣泛應用的可能性。根據現有材料和實驗測試,初步估計這項技術能夠穩定達到55%以上的轉換效率。”
記者舉著話筒哦哦哦了半天,其實並聽不懂什麽新能源,什麽太陽能。
他試圖往後退幾步,引導沈明洲追隨話筒離開,卻徒勞的發現,這臺設備牢牢抓住了沈明洲的註意力,對方連頭都懶得擡一下。
他不甘心,繼續追問,妄想引起沈明洲註意力,“那現在世面普及的太陽能轉換率是多少呢?”
沈明洲專註的凝視著屏幕數據,隨口答道:“普及?普及的商用技術大約是20.56%,實驗環境技術約為60%。”
專業要素過多,采訪的記者眼神滿是懷疑。
高中生要做55%的太陽能技術,又說60%是國際水平,四舍五入就是吹噓自己能夠達到國際水平了吧?
雖然他們是地方生活報,作為媒體他們也是經歷過各種造假風波,深知廣大人民多愛撒謊給自己鍍金。
年齡越小越虛榮。
於是,記者端著一副成年人的善解人意,客套敷衍道:“這麽厲害啊,加油哦。”
沈明洲看出他不懂,毫無興趣的點點頭,繼續專註於實驗。
從頭到尾,沈明洲都沒離開過這臺一看就很貴的設備。
攝影師惋惜於拍不到儀器全貌,低頭看了鏡頭,卻又舍不得刪他的照片。
青澀的側臉,高挑的身材,如果今天是人物專訪,倒是可以用這張照片做配圖。
可惜,儀器才是主角,學生長得再俊俏有什麽用。
哪怕回到報社,生活報的人都在討論實驗室裏幾千萬設備到底真的假的。
“誰知道啊,這些儀器設備看起來那麽大個,說不定成本才幾千。”
“我也覺得不可能六千萬,高科什麽企業根本沒聽過,這麽多錢也不怕送破產。”
主編端著水杯,突然在他們身邊停下來,“今天你們去哪兒取材了?”
大家熱烈歡迎主編加入閑聊,說:“沈氏科技的蔣總邀請我們去澄明中學,報道他們捐了三百萬的儀器。但是我們去了,發現有家公司說是捐了六千萬,給高中生做實驗。”
旁邊有人笑著補充,“而且啊,裏面還有個學生說自己的研究成果,跟國際水平一樣,野心不小呢。”
本來是想講笑話給主編聽,誰知主編視線落在屏幕上一頓,詫異問道:“你們說的是他?”
屏幕上正放著一張少年側顏。
他穿著白色的寬大實驗服,專註凝視一臺冰冷的實驗儀器。
“對,怎麽了?”攝影師疑惑問。
主編順手把杯子往桌上一放,指著圖片催促,“趕緊寫新聞,就配這張圖。”
報社的人楞了,“寫、寫什麽啊?”
“你們有沒有新聞敏感度,知不知道什麽叫話題性?!三百萬有什麽好報道的,直接報道六千萬,高中生,國際水平比肩大牛!天才、厲害、還有錢!”
報社的人被主編這一通說,確實很心動。
自己平時逛網頁,都會順著這種內容,點進去瞧兩眼看熱鬧。
“萬一六千萬是假的呢?”有人猶豫的說道。
“假的?那更好!有質疑、有聲討就有熱度。你提醒我了,寫,趕緊寫,內容越震撼越好!”
不過半天,生活報的網絡號發布了重磅消息——
《十六歲天才少年獲利千萬,新研究成果超過國際水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高科代表作壁上觀,淡定從容看人表演,突然被她的怒斥逗笑了。
“沈氏科技的蔣總是吧。”代表人態度溫和,並不是因為他脾氣軟,“六千萬的實驗設備對貴公司來說可能有點多,可是對高科來說,不過是一個實驗項目十分之一的經費,用來支援學校重建實驗室,為國家的未來培養更多人才,我們公司覺得很值得。”
蔣蘭被人這麽一說,臉上無光。
高科是什麽小公司,她根本聽都沒聽過,然而代表人的意思是:高科隨隨便便做個實驗都要六億?
沈氏科技二十年發展,大大小小實驗不勝枚舉,哪怕是影響整個沈氏關鍵的大項目,經費也沒超過五千萬。
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一直是沈氏科技運營理念,蔣蘭知道這次要花大錢,可六千萬絕對不行。
合同僵在手上,面子卻不能掉。
蔣蘭說:“我們公司做的是信息科技方面,對實驗設備不是很熟,捐一定要捐,不過得等兩天。”
臺階找得非常精明,說捐,但不是現在。
“這樣啊,讚助肯定是多多益善,我建議學校還是收下蔣總的一片心意。”
高科代表笑得格外嚴格,“沒有六千萬,讚助一千萬也不會丟了沈氏科技的面子。”
蔣蘭本想一兩百萬打發學校。
高科直接把底線提高到千萬水平,她怎麽可能同意!
但現在不是爭口氣的時候,蔣蘭臉色不好,仍是揚起下巴附和道:“那是肯定的。”
杜校長不跟她計較,點點頭,從她那兒抽回合同。
“行,蔣總慢慢準備,我們就先跟高科簽合同了。”
不過一天時間,實驗室裏已經配上了沈明洲急需的設備。
邵煉提供的設備屬於新型號,操作簡單,性能高效,給沈明洲測量光電轉換數據省了不少步驟。
距離創新科技大賽報名只剩四十天。
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套完整的技術理論,沈明洲眉頭瞬間皺了起來。
難倒他的不是技術方向,而是——
怎麽才能讓他提供的太陽能技術,在當前科技層面看起來不像天方夜譚?
他不得不將記憶裏關於太陽能轉換效率一切內容,逐一與太陽能光電轉換文獻進行對照。
實驗數據、實驗材料寫滿了文檔,沈明洲將整個晚上交給了文獻報告。
等到歐陽博藝整理好心情,回到實驗室準備從零開始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搭檔,獨自完成了新型太陽能轉換技術實驗建模!
屏幕上清楚列出了模擬實驗結果,52.19%、48.92%、41.89%,每一項波動值都超過了她的理解範圍。
轉換效率提高到14%,已經是國際平均水平,這臺機器卻告訴她,沈明洲寫了一套理論數據,可以將轉換率提高到國際水平的三四倍?!
歐陽甚至懷疑,高科公司讚助的新設備出現了嚴重的系統問題!
“這是幹擾數據嗎沈明洲?你在測試設備性能嗎?”
她顧不得去為逝去的密封艙悲傷,差點被三組實驗數據刺激得暈厥。
沈明洲揉了揉脹痛的太陽穴,皺著眉說:“這只是在做理論模型,我們已經沒有時間重做一次應用,所以我改成了技術理論。按照我選擇的吸光材料還有轉換方式,轉換率應該穩定在60%。但是我測了一晚上,轉換率始終上不去,現在的材料性能太差了。”
太差了……
太差了?
歐陽博藝盯著沈明洲,覺得自己在看神仙。
“你居然想做60%的太陽能轉換技術!”
“嗯。”沈明洲點點頭,打開電腦裏的各項文獻,重新挑選材料,“既然日本的光房和英國的漏鬥能做到,說明現在的技術足夠支撐60%的轉換技術,所以我要盡快將實驗條件模擬出來,才能寫參賽報告。”
他完全沒有意識到歐陽的震驚和詫異,眉宇間略帶疲憊的說:“新型材料的信息還是太少了,我們短時間內要進行大量的比對試驗,嘗試從材料方面去除實驗幹擾。”
時限如利劍懸頭,研發的動力和激情就會驟然爆發。
沈明洲有條不紊的安排,歐陽博藝收起全部的感嘆和震撼,立刻投入到全新的太陽能項目之中。
轉換效率高達60%的技術,聽起來像是鏡花水月,可歐陽見到沈明洲略帶疲憊卻沈穩改寫實驗模型的樣子,心裏升起滿滿的鎮定。
實驗研究的本質,就是將不可能驗證為可能。
既然日本能做到,英國能做到,他們為什麽不可以?
澄明實驗室的燈經常亮整晚。
歐陽打著呵欠聽沈明洲講解接下來應該做什麽,完全成為了慣例。
實驗室的同學們完全習慣了這組實驗狂魔。
他們進入實驗室,這兩人在測試。
他們離開實驗室,這兩人還在測試。
曾經,歐陽博藝都被自己熬夜讀論文查數據的精神感動。
現在,和一天只睡三小時,常常留宿實驗室的沈明洲比起來,她都覺得自己太懶了,難怪連能量轉換算式都寫不出來。
古青來看在眼裏,心裏夾雜著欣慰和惋惜。
如果不是沈浩搞破壞,這兩個孩子根本不需要熬夜趕進度。
原本,他打算沈浩回學校之後,好好跟沈浩談心。
沒想到沈浩去了派出所的第二天,學校特地召集教職工開會,不允許再提這件事情,並且以沈浩請假回家準備比賽告終。
聽楚立輝說,蔣蘭想讚助學校,要求學校放棄追究沈浩的責任。
雖然學校沒收讚助,但是出於對學生未來的考慮,仍是放棄了追責,認可警方只處罰砸破實驗室犯人的決定。
而沈明洲專註於實驗,並不意外這樣的結果。
又是一次簡單的重覆實驗。
沈明洲指導著歐陽博藝,嘗試改寫催化劑差值,驗證新型材料的效率。
實驗室外忽然變得吵雜,不少學生探出頭去看熱鬧。
“哇!有記者啊。”
“記者來做什麽?采訪實驗室重建?”
實驗室外來了扛著攝像機和長焦相機的記者,聲勢浩大。
領路的人是袁廣副校長,他身邊還有一位盛裝打扮的美麗婦人,笑容溫柔的接受著他的噓寒問暖。
蔣蘭花了三四天,終於把適合澄明中學的設備湊好了。
就算學校拒絕了賠償,面對她請來的記者,也不得不請出副校長,來接受這次捐贈。
果然,設備到位,記者當前。
袁廣給足了蔣蘭面子,熱情的誇獎道:“沈氏科技一直關心我們澄明中學的教育情況,學校非常感謝熱心企業的支持和幫助。不過今天不太巧,杜校長開會去了,所以由我作為校方代表,請蔣總不要介意。”
蔣蘭當然不介意。
她吃了杜校長好幾次閉門羹,終於撂下狠話說要帶報社記者上門之後,才換來了這次機會。
大家其樂融融,到場的記者、攝影師看向蔣蘭的目光,都透著對成功人士的艷羨。
沈氏科技舍得捐三百萬的設備,這樣的新聞發出去,不僅他們生活報有了話題度,沈氏科技、澄明中學也有了正面宣傳。
雙贏局面,何樂而不為。
走到實驗室外,蔣蘭一副愛心人士的樣子說道:“雖然高中生科技不能和大學專業水平相比,我們公司也願意對高中實驗室進行投資。哪怕只是小孩子嘗試對科技進行探索,做一點兒微不足道的小研究、小發明,我們也非常支持。”
袁廣聽了她這話,奇怪的說道:“蔣總這是對我們學校不太了解啊,澄明的實驗室遠近聞名,這幾年在創新科技大賽拿的獎項,獲得了不少專利,跟很多企業都簽了商業合同,可不是什麽小發明而已。”
“而且,最近高科直接點名讚助實驗室,就是看上了我們的學生做的新技術。花了六千萬呢!”
媒體人忽然來了興趣,“六千萬?袁校長,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設備都運進來了,好多系統機器我見都沒見過。”袁廣笑容滿面,“這是企業對我們學生實驗的認可啊。”
他們在這兒熱烈討論高科的讚助,蔣蘭面色一僵,才發現這位不知內情的副校長,比其他人更不留情面。
袁廣可不知道蔣蘭跟高科那出戲。
他出差回來,就只聽說了六千萬捐贈,現在記者們有了興趣,他立刻熱情歡迎道:“來,我帶大家看看學校的新設備。”
校長欣然領路,蔣蘭再焦躁也只能忍著。
澄明中學實驗室裏滿滿當當,嶄新儀器井然有序的擺放著。
攝影師和記者身經百戰,去過不少大學實驗室,都沒有像澄明中學實驗室這樣全副武裝,連設備塗層都透著不同一般金錢氣息的。
他們走了兩步,心裏只剩驚嘆了,這哪裏是什麽高中實驗室,說是國內一流研發公司的實驗室都有人信!
他們擡手就拍照,比對待外面的剪彩紙箱熱情多了。
身邊還有袁副校長充當臨時解說員,指著儀器跟他們聊價格。
“瞧,這臺小儀器都要四百多萬!”
攝影師一頓猛拍。
“這邊這一套據說不單賣,整套一千多萬!”
記者們嘖嘖稱奇,手機都拿出來合影留念。
實驗室裏隨隨便便一臺設備,都比蔣蘭的三百萬貴。
蔣蘭見記者們全然忘了什麽沈氏科技,眼裏心裏全是高科的名字,略帶急切的說:“學生實驗有什麽好拍的,設備再好學生也不會用啊。”
然而,袁廣眼神一臉詫異的看著她,“蔣總,我們學生用這些設備好多天了,不存在不會用的啊!你別看設備貴,但是好用著呢!”
蔣蘭只想把袁廣罵個半死,卻只能訕訕笑道:“這樣啊,那學生們可真厲害。”
報社攝影師向來自由發揮,拍照片隨心所欲。
在滿是高新設備的實驗室轉了一圈,他們發現了角落裏一臺占據了半面墻的設備系統。
體型大,造型搶眼。
攝影師立刻舉起相機,在他按下快門瞬間,鏡頭裏出現了一位身材高挑的學生。
他穿著一身白色實驗服,渾身透著研究員似的專業。
攝影師低頭看了看剛才的拍照,果然,設備照片的邊緣出現了少年的虛影。
他心想,這些小孩兒真會蹭鏡頭。
攝影師趕緊低聲知會同事,“你去叫他讓開一下,我要給這套儀器取全景。”
記者趕緊上前,將話筒對準了沈明洲,試圖將他帶離儀器。
“這位同學,可以采訪你一下嗎?我們是生活報的。”
沈明洲擡眼看了看他們的記者證,平靜的點點頭。
“你這是在做實驗吧,能不能可以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的實驗項目?”
沈明洲習慣了記者和媒體人的好奇心,他點開面板,將整套太陽能技術轉換雛形投放在屏幕上。
他說:“這是我們研究的太陽能轉換技術,可以將光能轉換為電能,提供新能源廣泛應用的可能性。根據現有材料和實驗測試,初步估計這項技術能夠穩定達到55%以上的轉換效率。”
記者舉著話筒哦哦哦了半天,其實並聽不懂什麽新能源,什麽太陽能。
他試圖往後退幾步,引導沈明洲追隨話筒離開,卻徒勞的發現,這臺設備牢牢抓住了沈明洲的註意力,對方連頭都懶得擡一下。
他不甘心,繼續追問,妄想引起沈明洲註意力,“那現在世面普及的太陽能轉換率是多少呢?”
沈明洲專註的凝視著屏幕數據,隨口答道:“普及?普及的商用技術大約是20.56%,實驗環境技術約為60%。”
專業要素過多,采訪的記者眼神滿是懷疑。
高中生要做55%的太陽能技術,又說60%是國際水平,四舍五入就是吹噓自己能夠達到國際水平了吧?
雖然他們是地方生活報,作為媒體他們也是經歷過各種造假風波,深知廣大人民多愛撒謊給自己鍍金。
年齡越小越虛榮。
於是,記者端著一副成年人的善解人意,客套敷衍道:“這麽厲害啊,加油哦。”
沈明洲看出他不懂,毫無興趣的點點頭,繼續專註於實驗。
從頭到尾,沈明洲都沒離開過這臺一看就很貴的設備。
攝影師惋惜於拍不到儀器全貌,低頭看了鏡頭,卻又舍不得刪他的照片。
青澀的側臉,高挑的身材,如果今天是人物專訪,倒是可以用這張照片做配圖。
可惜,儀器才是主角,學生長得再俊俏有什麽用。
哪怕回到報社,生活報的人都在討論實驗室裏幾千萬設備到底真的假的。
“誰知道啊,這些儀器設備看起來那麽大個,說不定成本才幾千。”
“我也覺得不可能六千萬,高科什麽企業根本沒聽過,這麽多錢也不怕送破產。”
主編端著水杯,突然在他們身邊停下來,“今天你們去哪兒取材了?”
大家熱烈歡迎主編加入閑聊,說:“沈氏科技的蔣總邀請我們去澄明中學,報道他們捐了三百萬的儀器。但是我們去了,發現有家公司說是捐了六千萬,給高中生做實驗。”
旁邊有人笑著補充,“而且啊,裏面還有個學生說自己的研究成果,跟國際水平一樣,野心不小呢。”
本來是想講笑話給主編聽,誰知主編視線落在屏幕上一頓,詫異問道:“你們說的是他?”
屏幕上正放著一張少年側顏。
他穿著白色的寬大實驗服,專註凝視一臺冰冷的實驗儀器。
“對,怎麽了?”攝影師疑惑問。
主編順手把杯子往桌上一放,指著圖片催促,“趕緊寫新聞,就配這張圖。”
報社的人楞了,“寫、寫什麽啊?”
“你們有沒有新聞敏感度,知不知道什麽叫話題性?!三百萬有什麽好報道的,直接報道六千萬,高中生,國際水平比肩大牛!天才、厲害、還有錢!”
報社的人被主編這一通說,確實很心動。
自己平時逛網頁,都會順著這種內容,點進去瞧兩眼看熱鬧。
“萬一六千萬是假的呢?”有人猶豫的說道。
“假的?那更好!有質疑、有聲討就有熱度。你提醒我了,寫,趕緊寫,內容越震撼越好!”
不過半天,生活報的網絡號發布了重磅消息——
《十六歲天才少年獲利千萬,新研究成果超過國際水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