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268、一針見血
關燈
小
中
大
第269章.268、一針見血
《思凡》的劇情,是小尼姑色空在仙桃庵內度日如年不忍寂寞,她思戀凡間生活逃下山來。
而《下山》,則主要講的是一個法號本無的小和尚,同樣受盡了寺裏的清冷孤寂,趁著師父出去,從碧桃寺下山。
糅合到一起,兩人下山的路上遇見,然後發生一些事情,進而產生了感情。
正因為此,所以叫雙下山。
因為一個從仙桃庵出來,一個從碧桃寺出來,在孟輝筆下,給他們叫做‘逃之夭夭’。
又因為都有‘桃’,所以也念做桃之夭夭,引申到詩經的《桃夭》上: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本就是賀新婚詩歌,把桃花比作新娘,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此一來,也跟這出話劇的本意相符,同樣是小尼姑和小和尚追求美好生活,在當時是離經叛道,但卻敢於打破世俗,追求自由,也批判那種思想的禁錮。
至於《十日談》,描繪的則是十個青年男女一起外出游玩,白天很有趣,但晚上很無聊,為了打發時間,就商量每人每晚講一個故事,十天下來,就有了一百個故事,集結成了十日談。
“當初我們還在華戲念書,整天就想著對話劇的形式作出一些改變,你看,小劇場話劇其實在英文裏,就叫做Experimental Theater,但這個詞的原意,其實就是實驗戲劇。那時候我們就是什麽都敢排,而且很多時候連劇本都沒有,邊排邊商量著接下來的劇情和臺詞,慢慢就有了脈絡,所以對大家來說,這就是一個很新奇的東西,也讓我們越來越有興趣。”
寧遠知道,孟輝學歷挺高,正兒八經的碩士。
當初他本科是在京師大上的,期間加入了京師大師兄牟森擔任導演的蛙實驗劇團,86年畢業後,他分配到學校當老師。
雖然這樣,但孟輝對表演依然沒有丟棄,87年的時候,蛙實驗劇團將法國劇作家尤涅斯庫的荒誕劇《犀牛》搬上舞臺,孟輝在其中主演了一頭名叫‘讓’的犀牛。
這,是孟輝第一次走上華戲的舞臺,也是他跟犀牛的猿糞。
因為這樣的經歷,讓孟輝覺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當年他就決定報考華戲,第二年,他如願以償的拿到華戲導演系研究生的通知書。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迸發了孟輝最大的創作熱情,跟他的同學們廢寢忘食的排演新戲。
“那時候,我們最引人註目的地方,就是大膽打破編劇、導演、演員之間的界線,以集體創作和即興表演為主,倡導那種“生氣勃勃、具有懷疑精神和反叛能量”的表演。”
“91到92年,我跟華戲的十幾個戲劇狂熱分子一起組成的創作集體,我作為導演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演員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編戲,一邊即興表演。”
“那個時候,演員裏就有胡君和他老婆盧芳,還有徐番、何兵、陳曉藝、韓清、龔麗君、郭滔這些人,還有刁一男、寥梅、張楊、霍昕這些主創。”
孟輝感嘆道:“現在,他們都紅了,不過好在他們還沒有忘記話劇,但大部分都跑到人藝那邊去了,就我和寥梅、郭滔來了咱們劇院,可惜郭滔這小子還不老實。”
“不過說到這個思凡,當初就是我們一起碰撞出來的經典,那時候真的沒有劇本,還是呂小品拿來昆曲《下山》的劇本,我就跟他們一邊朗誦一邊修改增添,然後即興發揮的去排,最後,就是呂小品演小和尚本無,小尼姑色空,是劉天弛演的。”
寧遠當然知道這個版本,93年的第一版,盡管這會兒這倆人依然默默無名,但未來都通過不同方式紅了。
這會兒呂小品已經演過《我愛我家》,還在英答的另一部《華夏餐館》裏演過,而他跟英答的合作,一直持續,就在今年,他還被英答投資,自導自演了一部《網蟲日記》,擔綱主角,女主角是代樂樂——俞白眉的老婆。
其實這部劇,就是俞白眉和寧財神的聯合之作,其中男二男三號,就分別叫他們的名字,飾演俞白眉的……是黃教主。
到明年的《東北一家人》,呂小品就演牛家兒子,那個整天掛著“為什麽倒黴的總是我”口頭禪的家夥。
至於劉天弛,還得十來年後,靠綜藝節目中她的‘咆哮式’教法走紅。不過她的出道之作,卻是幾年前張義謀的《活著》,在裏面演福貴的女兒,那個最後因為難產而死的啞巴女兒鳳霞。
實際上,他們還是有能耐的,否則就算這出《思凡》再好,他們演不出來效果,也沒法造成轟動。
“在排演的時候,有一天我看到《十日談》,就想著,為什麽不加入點新鮮的東西呢,於是,又開始加工,重新排……”
在話劇裏,孟輝加了兩個《十日談》的故事糅合,其中一個是第三天的第二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馬夫冒充國王,和王後睡覺,國王發覺了這事,不動聲色,當夜把那馬夫偵查出來,剪去他一把頭發,不料那馬夫把別人的頭發也同樣都剪了,因此逃過了懲罰。
另一個,是第九天的第六個故事,講的兩個年輕人結伴外出,在一戶人家裏過夜。
其中一青年半夜爬上主人女兒的床廝混,主人的妻子又錯上了另一個年輕人的床;而第一個人完事之後,錯爬上姑娘父親的床,誤將他當作自己的同伴,把剛才的樂事講給他聽。
這時候,自然吵鬧一團,弄清了一切的主婦爬到女兒床上,幾句話遮掩過去,平息了爭吵。
荒誕不經,看似毫無底線的混亂,但第一個故事,薄伽丘表現的主要是馬夫跟國王沒什麽區別,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而第二個,則是批判了每個人為了欲望的毫無節制。
“一個是追求,一個是追求過頭,用在話劇裏,想表現的就是那種均衡,追求幸福可以,但需要有一個度,否則就不是美好,而是混亂。”
聽到寧遠說的這番話,孟輝雙眼一亮:“嘿,知我者,小遠子是也!”
“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思凡》的劇情,是小尼姑色空在仙桃庵內度日如年不忍寂寞,她思戀凡間生活逃下山來。
而《下山》,則主要講的是一個法號本無的小和尚,同樣受盡了寺裏的清冷孤寂,趁著師父出去,從碧桃寺下山。
糅合到一起,兩人下山的路上遇見,然後發生一些事情,進而產生了感情。
正因為此,所以叫雙下山。
因為一個從仙桃庵出來,一個從碧桃寺出來,在孟輝筆下,給他們叫做‘逃之夭夭’。
又因為都有‘桃’,所以也念做桃之夭夭,引申到詩經的《桃夭》上: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原本就是賀新婚詩歌,把桃花比作新娘,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此一來,也跟這出話劇的本意相符,同樣是小尼姑和小和尚追求美好生活,在當時是離經叛道,但卻敢於打破世俗,追求自由,也批判那種思想的禁錮。
至於《十日談》,描繪的則是十個青年男女一起外出游玩,白天很有趣,但晚上很無聊,為了打發時間,就商量每人每晚講一個故事,十天下來,就有了一百個故事,集結成了十日談。
“當初我們還在華戲念書,整天就想著對話劇的形式作出一些改變,你看,小劇場話劇其實在英文裏,就叫做Experimental Theater,但這個詞的原意,其實就是實驗戲劇。那時候我們就是什麽都敢排,而且很多時候連劇本都沒有,邊排邊商量著接下來的劇情和臺詞,慢慢就有了脈絡,所以對大家來說,這就是一個很新奇的東西,也讓我們越來越有興趣。”
寧遠知道,孟輝學歷挺高,正兒八經的碩士。
當初他本科是在京師大上的,期間加入了京師大師兄牟森擔任導演的蛙實驗劇團,86年畢業後,他分配到學校當老師。
雖然這樣,但孟輝對表演依然沒有丟棄,87年的時候,蛙實驗劇團將法國劇作家尤涅斯庫的荒誕劇《犀牛》搬上舞臺,孟輝在其中主演了一頭名叫‘讓’的犀牛。
這,是孟輝第一次走上華戲的舞臺,也是他跟犀牛的猿糞。
因為這樣的經歷,讓孟輝覺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當年他就決定報考華戲,第二年,他如願以償的拿到華戲導演系研究生的通知書。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迸發了孟輝最大的創作熱情,跟他的同學們廢寢忘食的排演新戲。
“那時候,我們最引人註目的地方,就是大膽打破編劇、導演、演員之間的界線,以集體創作和即興表演為主,倡導那種“生氣勃勃、具有懷疑精神和反叛能量”的表演。”
“91到92年,我跟華戲的十幾個戲劇狂熱分子一起組成的創作集體,我作為導演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演員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編戲,一邊即興表演。”
“那個時候,演員裏就有胡君和他老婆盧芳,還有徐番、何兵、陳曉藝、韓清、龔麗君、郭滔這些人,還有刁一男、寥梅、張楊、霍昕這些主創。”
孟輝感嘆道:“現在,他們都紅了,不過好在他們還沒有忘記話劇,但大部分都跑到人藝那邊去了,就我和寥梅、郭滔來了咱們劇院,可惜郭滔這小子還不老實。”
“不過說到這個思凡,當初就是我們一起碰撞出來的經典,那時候真的沒有劇本,還是呂小品拿來昆曲《下山》的劇本,我就跟他們一邊朗誦一邊修改增添,然後即興發揮的去排,最後,就是呂小品演小和尚本無,小尼姑色空,是劉天弛演的。”
寧遠當然知道這個版本,93年的第一版,盡管這會兒這倆人依然默默無名,但未來都通過不同方式紅了。
這會兒呂小品已經演過《我愛我家》,還在英答的另一部《華夏餐館》裏演過,而他跟英答的合作,一直持續,就在今年,他還被英答投資,自導自演了一部《網蟲日記》,擔綱主角,女主角是代樂樂——俞白眉的老婆。
其實這部劇,就是俞白眉和寧財神的聯合之作,其中男二男三號,就分別叫他們的名字,飾演俞白眉的……是黃教主。
到明年的《東北一家人》,呂小品就演牛家兒子,那個整天掛著“為什麽倒黴的總是我”口頭禪的家夥。
至於劉天弛,還得十來年後,靠綜藝節目中她的‘咆哮式’教法走紅。不過她的出道之作,卻是幾年前張義謀的《活著》,在裏面演福貴的女兒,那個最後因為難產而死的啞巴女兒鳳霞。
實際上,他們還是有能耐的,否則就算這出《思凡》再好,他們演不出來效果,也沒法造成轟動。
“在排演的時候,有一天我看到《十日談》,就想著,為什麽不加入點新鮮的東西呢,於是,又開始加工,重新排……”
在話劇裏,孟輝加了兩個《十日談》的故事糅合,其中一個是第三天的第二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馬夫冒充國王,和王後睡覺,國王發覺了這事,不動聲色,當夜把那馬夫偵查出來,剪去他一把頭發,不料那馬夫把別人的頭發也同樣都剪了,因此逃過了懲罰。
另一個,是第九天的第六個故事,講的兩個年輕人結伴外出,在一戶人家裏過夜。
其中一青年半夜爬上主人女兒的床廝混,主人的妻子又錯上了另一個年輕人的床;而第一個人完事之後,錯爬上姑娘父親的床,誤將他當作自己的同伴,把剛才的樂事講給他聽。
這時候,自然吵鬧一團,弄清了一切的主婦爬到女兒床上,幾句話遮掩過去,平息了爭吵。
荒誕不經,看似毫無底線的混亂,但第一個故事,薄伽丘表現的主要是馬夫跟國王沒什麽區別,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而第二個,則是批判了每個人為了欲望的毫無節制。
“一個是追求,一個是追求過頭,用在話劇裏,想表現的就是那種均衡,追求幸福可以,但需要有一個度,否則就不是美好,而是混亂。”
聽到寧遠說的這番話,孟輝雙眼一亮:“嘿,知我者,小遠子是也!”
“滾!”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