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滄桑洗塵世,潮間留真言 第1024章 舊世落幕 (1)
關燈
小
中
大
【1024是個有魔力的數字,作為一個形式主義強迫癥患者,匪頭很想在這一章結尾,不過想到還有點東西沒說完,所以這一章還結束不了,只能等下一章了。】
建州朝鮮的形勢演進太快,英華上層也沒想到“建滿”垮臺會這麽利索,事後分析,應該是這二十年裏,建滿權力爭鬥翻來覆去,變化無常,而族爭血脈論和大同新義這兩股思潮湧進去後,更將舊世人心依憑粉碎殆盡。
除了最上層的一些人,建滿政權機器的中下層已經完全喪失機能。高朱二人舉起最時髦最激進的道義大旗,營造了一股人心大勢,建滿一方已成沙樓,應風而解。
不過高朱二人能這麽順利成事的原因,還在於英華的態度,英華若是更敏感一些,就只是跟韓國、燕國和日本長州藩遞個眼色,再稍稍約束遼東方面,高朱二人別說起兵舉義,恐怕吃飯都會成問題。
未央宮裏,深入討論前,李克載帶著眾人作了如此檢討,定下了這樣一條原則:就算要放任,也得保證事態一直在英華掌控之中,不能再像這次,大變之後才醒覺。
聽李克載這隱隱有推翻皇帝定策的結論,袁世泰有些擔心地問:“陛下知道此事了嗎?”
回想父親在學堂中的教誨,還有遞給自己那本《論文明》的用意,李克載搖頭道:“不清楚,父皇既讓我監國,我總得有所擔當,若是父皇另有它意,到時再論不遲。”
李克載這個態度跟以前有所差異,眾人微微凜然,趙漢湘沈吟片刻,點頭道:“確是如此。”
作為軍方中樞的代言人,趙漢湘的表態就像是路標,袁世泰、陳潤、劉旦沒再想著去找皇帝表態,同時拱手稱喏。
大英一國的軍事和外交大權,就在這一瞬間完成了轉換,落到了李克載身上。而這樣的轉換無比自然,自然得沒人覺得有什麽變化。
立下了這個原則後,建州朝鮮的應對之策也很快出臺了。英華沒必要去趟這灘渾水,但是建州朝鮮高舉的大同新義卻是英華不容的,因此在臺面上必須譴責,並且擺出相應的敵對態勢。
通事院將發表文告,將建州朝鮮人民大同共和國列為“非義之國”,斷絕與建州朝鮮的民間商貿往來,組織國中輿論討伐建州朝鮮的大同新義,總帥部向遼東大都護府發布戒備動員令,樞密院也將組織義勇軍加強邊境巡守。
這是明的一面,暗的一面,由通事院和樞密院北洋司通過北洋公司以及燕國的關系,跟盤踞在苦夷島上的東滿接觸,推著他們表態,討伐建州朝鮮斷絕建滿愛新覺羅血統的“罪行”,由此主張建州朝鮮的統治繼承權。相關諜報機構將扶持東滿勢力與建州朝鮮新政權下肯定會出現的敵對勢力接觸乃至融合,為下一次“翻鍋”作好準備。
除此之外,英華對建州朝鮮就再無實質的敵對行動,甚至默許高朱二人的提議,通過仁川港繼續保持商貿往來,英華之前在建州朝鮮的投資合作,也由新政權代替舊政權,繼續實施。而新政權為表恭順之心,獻上的海關特許權和礦產壟斷權,英華也一一笑納。
“只求不被征討,似乎不必付出這麽大代價吧……”
陳潤對高朱兩人將姿態放得這麽低,割出的肉這麽肥美有些不解。
“這是在為之後的罵戰提前付款,話雖沒明說,意思卻清楚得很。他們二人鼓搗起的大同新義,沒有外敵可立不起來,而我們英華當然是絕佳的標靶。”
袁世泰看得透,一句話就點破高朱兩人的用心。
身為單純武人,趙漢湘很不理解:“他們若是舉我們英華的天人大義,不僅青史留名,也能得權柄,還不會有基業之憂。為何非要鼓搗什麽大同新義,冒著絕大風險,在我天朝眼皮子底下走鋼絲?”
李克載嗤笑道:“天人大義是求公利,舉起了天人大義,大家都可以自此大義中求利,他們還怎麽求自家私利?”
陳潤皺眉道:“他們所倚的大同新義,號稱也是天人大義一脈,而且還是超於我英華的新世正義,例如……不要皇帝,這一條跟早年我英華的三賢一流不謀而合。”
劉旦冷哼道:“不要皇帝,就來了人民?他們高朱二人,沒有皇帝之位,其權卻遠勝皇帝!當年建滿要開國,永和皇帝也不敢獨自跟我們密約,都得跟朝臣討論好了再來談。他們二人可是利索,根本不必在意國中人心。”
趙漢湘大致明白了,皺眉道:“他們就不怕咱們抖出底細?”
袁世泰等人同時詫異地看住他,李克載撫額道:“趙叔啊,咱們為什麽要抖出底細?”
劉旦精算,眼珠子一轉就道:“高朱二人讓出的建州朝鮮之利,每年所得,足以養一個紅衣師……”
趙漢湘眼角一跳,臉色驟冷:“今日所議都是絕密!誰洩露出去,誰就得上大判廷!”
包括李克載在內,大家都笑了。
建州朝鮮人民大同共和國就此“崛起”於中洲北洋,如李克載等人所料,該國立起後,就以今世大義之主自居,討伐周邊各國的樁樁不義,聲稱要將大同新義的旗幟插遍全球,要解放寰宇人民。
北洋形勢也為之一變,兆惠所掌的東滿忽然富了起來,開始跳上北洋政治舞臺出聲。燕國和日本受其大同新義的影響,國人紛亂人心再亂上一截,憎恨英華的明暗勢力又多出一樁人心武器外,但除了這些政治鼓噪之外,北洋勢力格局並未產生任何實質變化。
此後北洋又多出一樁熱鬧,那就是建州朝鮮與周邊各國的罵戰,形勢也幾度緊張,緊張到多數人都認為已劍拔弩張,硝煙隨時都會彌漫而起,可每一次都會有各種臺階冒出來,化解了危局。
高朱二人從來都懂得,先跟周邊各國,尤其是英華暗中通氣交底,再來搞明面上的對抗。相比之下,另一個位面,同一片土地,二百多年後的某位新嫩“人民領袖”就太過生澀。沒先跟“外敵”各方達成足夠的默契,就來搞這一套借外敵聚權固位的招數,險些玩脫了。
新的建州朝鮮會往何處去,聖道四十四年的英華國人並不怎麽關心,寰宇大戰依舊是大家的註意焦點,就只在北洋之內,相比建州朝鮮,日本的天人黨起義還更抓人眼球。因此國中報紙對建州朝鮮之變的報道很少,就算是特別關註周邊局勢的《中流》,也只在副版裏發了篇小報道,文章標題還是滿溢著驚悚味道的“建滿愛新覺羅氏絕族”。
崇明島滿洋沙靠海之處,一片建築掩於松杉之間,三面高墻圍住,寧靜中帶著一絲肅穆的冷意。靠海的沙灘上,一條泊船木橋深入海中,正是退潮時,棧橋支柱根根露出。
棧橋上,一具輪椅停在橋頭,輪椅後是兩個侍女。一個侍女舉傘擋著冷風,另一個侍女扶著架在輪椅上的架子,架子上是一份報紙。輪椅上一個沒了臂腿四肢的老婦人看罷一頁,就恩一聲,再由侍女翻頁。
侍女都是附近招來的民女,為這老婦人氣度所攝,服侍得無微不至,但一直都不明白老婦人的根底,也感受不到喜怒。因此當老婦人的身體微微抖了起來,咽喉中也響起格格細聲時,都份外不解。
再仔細看去,兩個侍女都嚇了一跳,老婦人兩眼暴著精光,緊緊盯住報紙某處,似乎能如透鏡聚光,即將點燃報紙,而一張似幹枯橘皮的臉頰也升起火紅光潤,整個人再不覆多年來的淡漠之氣,就像一只正在爆炸邊緣的大炮仗。
“退下!”
老婦人粗著嗓門道,侍女對視,猶豫不定。她們是官府所聘的看護,並不是老婦人的私屬,職責是保證老婦人的安全健康,可不是對老婦人百依百順。
“沒聽到嗎!退下!滾!滾到我看不到的地方!”
老婦人怒了,可她沒有臂腿,除了言語外,就只有用下巴去撞報架,以展現她的怒意。
“一刻之後來接我,讓我安靜安靜。”
侍女更不敢離開,老婦人沒轍了,語調轉柔,透出一股瘆人的淒涼,兩個侍女終於離開了。
“永琪……兒啊,為什麽……為什麽……嗚嗚……”
待侍女離開,馬爾泰·茹喜,曾經的大清慈淳太後,驟然嚎啕大哭,用腦袋撞著報架,淚水飛濺,痛苦至極。
茹喜落到今日,都是親生兒子永琪害的,可她卻生不出一絲恨意。如果說她這輩子還有什麽所求,那就是盼著兒子能幡然醒悟,認自己這個親生母親。
認罪愧疚什麽的都不必了,只要認自己這個娘,讓自己這輩子還能品到母子相親的滋味,哪怕只有一刻時間,哪怕只有一絲真意,她都無憾了。
就是這樣的心意支撐著她活下來,支撐著她在這座荒島的“療養院”裏,坐看潮起潮落,船來船去。
有時候,她甚至都在盼著,李肆能揮兵入朝鮮,把她兒子抓了回來,跟她關在一起。可再想到刀槍無眼,說不定會傷了兒子,又轉為幻想英華一國轟然垮塌,兒子帶著滿人,舉著黃龍旗入關,再次紫氣東來,統治中原。這樣的母子相會,不是更全了公私之義嗎?
可惜,她在這崇明島上待了十多年,親眼看著南面的吳淞船廠和碼頭吊架林立,無帆大船日日增多,汽笛聲充塞兩耳,黑白煙氣與如雲船帆並立。英華國勢日新月異,她一一看在眼裏。如報上所說,舊世一去不覆返,華夏已入今人世,她的幻想註定只是虛妄。
於是她漸漸消沈了,國家怎麽樣,人世怎麽樣,滿人怎麽樣,她都不在意的,她只在意她的兒子。
可沒想到,今日看報,建州朝鮮大亂,整個建滿的愛新覺羅都被殺光了!兒子永琪一家三十多口,被篡位逆賊盡數槍決,全家屍首吊在平壤城外,曝屍十日示眾,再剁碎焚為灰燼,挫骨揚灰。
這噩耗太過驚駭,茹喜的血液似乎都化作了淚水,怎麽都停不下來,整個人也恍恍惚惚,對人世再無半分留戀。
“早就該死的,為什麽還要活著?還要受這番罪!悔啊!”
一刻早已過去,侍女聽到哭聲,退得更遠了,就等她自己平靜下來。可沒想到,平靜下來的茹喜,已經有了決斷。對她來說,這決斷已下得太遲了。
艱辛地用腦袋頂開報架,茹喜將沒了四肢的身體壓在輪椅一側,心中再念一句“兒啊,親爸爸來了”。
腦袋引著身體猛然一傾,輪椅翻倒,茹喜撲入棧橋下的海水裏,砸起一朵浪花,涼意從頭頂侵透全身的瞬間,茹喜感覺到了一股從未體驗過的輕松,吸足了福壽膏也難以領略到的輕松。
噗……
想象中的沈海之狀並沒有倒來,反而是腦袋沖進了柔軟的沙子裏,一直陷到額頭,海水的冰涼感只到胸口,半個身子還露在水面之上。自棧橋上看下去,沒了四肢的茹喜,身體就如長茄一般,直直紮在水中。
“為什麽……為什麽老天不讓我死!”
憤怒沖頭,瞬間消退,茹喜悲涼地想著,她竟然忘了,海水還未漲潮。
死志也消散了,茹喜甩頭掙出了沙子,身體也噗通傾入水中,若是有腿的話,水深該才過膝而已,怎麽也死不了。
“死不了,那就活下去吧,兒子沒了,還有什麽呢?”
茹喜迷茫地想著,這時一股強烈的沖動又溢滿全身,福壽膏,她想抽福壽膏。
英華官府不是白養著她的,靠著跟國史館合作,交代舊清時代的國務決策和宮闈隱秘之事,茹喜每月也有若幹進項。而她就拿這些進項全數買了上好的福壽膏,只有福壽膏才能讓她忘卻身殘苦痛,以及大志破滅,親子無依的淒涼。
“回去好好抽個夠……”
兒子已經死了,說不定抽足了福壽膏,可以靈魂出竅,跟兒子相會呢?
茹喜下意識地想從水中坐起來,除了福壽膏之外,她還想起了更多可作的事情,比如……見見弘歷,見見李肆。
是的,胤禛死了,兒子永琪死了,她的姐妹茹安死了,但她在人世還有人,還有兩個男人,怎麽也該記得她。
相比之下,弘歷不過是肉體相交過,而她跟李肆卻是心志相交過,她曾經是世上最了解李肆,至少是最先了解李肆的人。她想見見李肆,或許能贏得他的憐憫,就算只是一聲嘆息,她也滿足了。
茹喜非但不再想死,反而生出強烈的生念,可這下意識的一動卻毫無反應,整個身體還泡在深僅過膝的海水裏。因這一動,嘴巴下意識地張起,一口海水還灌進咽喉,噎得她直翻白眼。
該死,沒了臂腿,她怎麽坐起來!?
茹喜慌張了,唔唔大叫著呼救,可伸足了脖子,腦袋依舊冒不出水面,就只吐出一個個水泡。
“不,我不想死!”
幾口海水灌下去,茹喜兩眼翻白,意識也迷糊了,就只在心中大喊著。
棧橋下,海水汩汩翻騰,一個身影在水下搖擺著腦袋,卻始終沒露出水面,乍一看就像一只裹著衣服的海龜。
片刻後,水泡漸漸稀疏了,最後一個水泡冒出來時,晚潮也開始微微蕩漾,那身影被潮水推著,漸漸離了棧橋,沒入無盡海洋。
第十九卷 滄桑洗塵世,潮間留真言 第1025章 聖道去,末聖至(大結局)
聖道四十八年,西元1766年,寰宇大戰進入到第七個年頭,硝煙不僅未見消散,反而更趨白熱化。
歐洲戰場的進程沒有如另一個位面那般戲劇化,不列顛國王喬治二世好好活著,對漢諾威領地絕不放手,好戰的首相皮特穩穩在位,君臣兩人繼續推著不列顛深陷歐陸戰場。而俄羅斯的伊麗莎白女沙皇也好好活著,如瑪麗亞·特蕾莎那般,與腓特烈二世不死不休,她那崇拜腓特烈到了極致的愚蠢外甥沒能登基,幫腓特烈送上瘋狂的和平。
腓特烈二世繼續頂在歐陸血火風眼中,如果他能明白這場戰爭之所以這麽漫長艱辛的某個關鍵原因,是賽裏斯所主導的“無國界醫生聯合會”大大改觀了歐洲醫療觀念,這些關鍵人物受益於賽裏斯所傳播的先進醫療技術,廢止了放血療法等宗教儀式般的醫療手段,從而逃脫了教士醫生的謀殺,他一定不會再熱情地擁抱賽裏斯歐洲派遣軍新一任司令官,賽裏斯三皇子李克沖,並且封贈柏林公爵這般尊貴的榮譽頭銜。
不過僅僅只是歐陸戰爭,已非腓特烈二世所能單獨掌控,戰場也不限於普魯士。波蘭被深深卷入到這場戰爭中,如果要追溯起源,恐怕還跟賽裏斯大規模招募波蘭雇傭兵有關。
大量波蘭基層貴族進入賽裏斯歐洲軍團服役,由此牽動了波蘭國內的政治立場,引發了俄羅斯的深切忌憚,逼迫波蘭貴族加入到協約陣營,與普魯士、賽裏斯和不列顛作戰。波蘭上層貴族在兩方拉扯的力量下,各自作出了痛苦的選擇,整個波蘭分裂了。
投向盟約陣營的波蘭貴族將這場戰爭引向“重建波蘭王權”的方向,這個方向不僅讓俄羅斯恐懼,丹麥、瑞典也絕不願看到,歐陸戰爭就此演進為普魯士崛起戰爭和第二次大北方戰爭的集合。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焦點在歐洲,不僅有歐陸戰爭,還有圍繞制海權展開的海戰。一方是不列顛和賽裏斯,一方是法蘭西和西班牙。依靠與賽裏斯的軍事合作,不列顛的火炮技術突飛猛進,法蘭西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遭受沈重打擊,由此也對美洲戰局產生了直接影響。
賽裏斯海軍在地中海的行動只是間接與歐洲戰場有關,除了壓制法蘭西和西班牙海軍在地中海的行動外,賽裏斯海軍更多是在為疏通地中海航路而努力。這些努力包括一連串的海盜清剿行動,針對亞歷山大港,不,聖道港的登陸戰,以及對埃及的海上封鎖。
賽裏斯海軍在地中海的最精彩表演是與奧斯曼土耳其海軍進行的愛琴海海戰,發生於西元1764年的這場海戰,讓風帆海戰技術體系還未攀升到頂點,就提前謝幕了。蒸汽動力、線膛後裝炮和鐵甲的威力,使海上交戰距離擴展至千米外。龐大的奧斯曼土耳其風帆艦隊在賽裏斯鐵甲蒸汽戰艦下,就如兩三百年前面對歐洲風帆戰艦的印度艦隊一樣,淪為時代的犧牲品。
奧斯曼土耳其海軍近百艘戰艦(雖然絕大多數都是不超過二百噸的武裝帆船)沈海,三萬人死傷,在如此顯赫的戰績下,賽裏斯海軍三艘巡航艦,一艘戰列艦的損失似乎並不嚴重,而艦隊司令官,二皇子李克銘的受傷,在歐洲海戰中也是家常便飯的小事。但自這場海戰後,賽裏斯歐洲艦隊與重建後的奧斯曼土耳其海軍達成某種默契,以塞浦路斯為線,再沒任何接觸,由此也看出賽裏斯對鐵甲蒸汽戰艦這股力量並未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接替李克銘的孟松海將艦隊目標鎖定在埃及和北非海域,奧斯曼也無力再施以援手,賽裏斯由此一步步奠定奪取埃及統治權的基礎,具體的行動還要等到幾年後的北非戰爭。
在地球另一端的美洲,戰爭烈度數倍於另一個位面。不列顛與法蘭西、西班牙在加勒比海、中美洲、圭亞那一帶的爭奪,以上百次海上單艦對決和艦隊攻取港口的戰鬥體現。加勒比海盜時代很快終結,所有海盜也搖身變作私掠船,被納入到戰爭體系中。
哈瓦那、太子港、聖多明各、聖胡安,原本屬於法蘭西和西班牙的加勒比海據點一一落於不列顛手中,再加上南美圭亞那殖民地的擴張,原本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一帶的殖民三國演義格局,已變作不列顛一家獨大。這也得益於賽裏斯歐洲艦隊在地中海的存在,不僅牽制了法蘭西和西班牙兩國至少三分之一海軍主力,戰前不列顛受賽裏斯啟發,大批建造的超級巡航艦(也稱重型護衛艦)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對協約陣營主力法蘭西來說,兵力投送範圍受到限制也是好壞皆有,眼見海軍半廢,丟失加勒比海據點之勢已難以挽回,路易十五對北美殖民地更加上心了。專註於北美戰場的結果是,不列顛在加拿大沒能抵擋法蘭西的侵入,戰火在三大湖南面,密西西比河上游東岸燒得通紅。
相比之下,不列顛在歐陸戰場和加勒比海投入過多,影響到了北美力量。不列顛不得不盡力發動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力量,同時默許賽裏斯以USA(美利堅聯合酋長國)為代理,整合印第安人,共同對付法蘭西人。由此埋下的一系列隱患,以及戰後為彌補國庫,對十三州的橫征暴斂,以及翻臉不認美國的短視之行,直接導致十三州獨立,阿美利加聯邦,另一個USA誕生。
聖道四十八年,西元1766年,中亞烽煙由熾轉緩。
賽裏斯所組的中亞汗國同盟牢牢占據鹹海地域,兵鋒抵達裏海東北岸,距離莫斯科不過一千六百公裏。這讓俄羅斯人心中深埋了五百年的恐懼再度翻騰起來。
賽裏斯所掀起的“哥薩克—烏恩齊運動”,即向俄羅斯統治下的哥薩克農奴許諾授予賽裏斯烏恩齊人身份,引發了俄羅斯南部哥薩克的大規模起義。在另一個位面裏攪動俄羅斯的哥薩克英雄普加喬夫,提前十來年參與到反抗俄羅斯統治的哥薩克義軍中。
巨大的壓力逼得俄羅斯幾度認真考慮過退出歐洲戰場,全力應對賽裏斯的西進。但因歐陸波蘭的攪局,引得丹麥和瑞典全力加盟,再加上波蘭親俄勢力的凝聚,使得俄羅斯能在歐陸方向稍稍松氣,能在中亞投入更多資源。
除了不斷增兵中亞戰場外,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的同盟關系進一步深化,雙方所扶持的波斯傀儡政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漸漸對賽裏斯西進鋒頭形成了包圍之勢。
賽裏斯原本還有一個更大的包圍格局,那就是針對波斯的西域—天竺南北夾擊,可賽裏斯天竺當局在處理天竺北方伊斯蘭勢力的政策上出現了方向性失誤,加上國內工商資本對天竺這塊現成市場和原料地的興趣遠勝遙遠且貧瘠的波斯,不願意不計成本收益地繼續向西進發,天竺沒能發揮側擊作用。
在這一年,賽裏斯最不希望看到的局勢終於出現,那就是奧斯曼波斯聯軍在南,俄羅斯在北,上下鉗住了賽裏斯西進之勢。
年初在希瓦汗國花剌子模綠洲爆發的花剌子模會戰,是賽裏斯西進中亞以來規模最大一場戰役。作戰雙方分屬二三十個勢力,各個附屬勢力在戰鬥期間的反叛投敵行為令人眼花繚亂。
持續近月的會戰由一系列中小規模戰鬥構成,鑒於同時橫在雙方主力之前的補給難題,賽裏斯、俄羅斯和奧斯曼三國正規軍並沒有貿然投入決戰,而是靠各自的附從軍作戰。如此一來,一月之內,雙方接近二十萬的人員死傷也就毫無意義,難以靠其評判勝負。
如果說這場會戰有什麽收獲,那就得全歸結到政治領域。賽裏斯意識到了克服補給難題前,不可能靠單純的軍事力量有效地控制裏海東岸。而俄羅斯和奧斯曼也意識到了,除非改善自己在中亞政治環境中的地位,否則難以靠軍事手段將賽裏斯打回蔥嶺以東,賽裏斯在中亞已經有效組織起一個汗國聯盟。
由此在中亞一帶,大規模戰事漸漸消沈,取而代之的是小規模的襲擾和密集的外交博弈。相比之下,陳兵二十萬的俄羅斯和陳兵三十萬的奧斯曼波斯聯盟,幾乎被軍費壓垮了脊梁,而賽裏斯雖也面臨財政壓力,卻遠比敵人輕松。花剌子模會戰後,中亞局勢轉為對峙,議和已是大勢所趨。
寰宇大戰的影響無處不在,俄羅斯左右支拙的後果是,中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被全部放棄。班第一派的北滿由此獲益,以雅庫茨克為據點,將薩哈諸族人納入統治,在冰天雪地裏繼續茍延殘喘。而兆惠的東滿則高舉愛新覺羅舊清大旗,在英華的暗中扶持下,與新生的建州朝鮮不死不休地糾纏起來。
戰爭還在繼續,對英華國人來說,這場戰爭已跟勝敗無關,而是戰後能分得多少利益。就在這一年的十月,國人更將戰爭拋在腦後,他們的心神被一件事緊緊拽住,拔起深沈而覆雜的情懷。
十月九日,聖道皇帝退位,太子李克載登基,年號憲武。
未央宮正殿裏,聖道皇帝將十二旒冕冠授予同樣身著十二章袞服的太子時,殿內數百文武官員,殿外廣場數千各界人士同時山呼萬歲,呼聲中彌散著濃烈的感傷。如聖道皇帝,不,太上皇所言,他所掌的新舊交替時代終結,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十月十五,太上皇啟程,乘龍舟巡行長江後,由湖南入廣東,回應天府白城老家頤養天年。連續數日,從江陰到鎮江直至金陵,百萬人沿江守候,為太上皇送行。整個大江南北,鮮花香燭一掃而空,衣莊布店也賣個底清。龍舟行船三百公裏,沿岸鼓樂聲未曾停過。與鼓樂聲一同,哭聲也未絕過,不斷能見哭暈了的老人被擡走救護。
船過金陵,行至南北兩岸的火車渡口,無數人聚集此處,同聲高呼萬歲。
“這不是在喚皇帝,而是在喚國父……”
老態龍鐘,在金陵頤養天年的鄭燮向龍舟深深下拜,心中這般慨嘆道。
“不止是國父,還是我的學知之父,心路之父……”
金陵女子學院山長,訟師會執事李香玉朝龍舟盈盈下拜,身旁是她丈夫,身後是一大堆兒孫。
“舊世已去,《紅樓夢》也該落筆了。”
年逾五旬,任江蘇巡撫的曹沾向龍舟長拜時,眼角瞄到了李香玉,心中也泛起深深唏噓,舊世如夢,已經過去了。
“陛下留步!”
龍舟將過渡口時,人群猛然爆發出如潮呼喚,一個清瘦身影出現在船頭,朝兩岸人群招手,呼喚聲更大,江水似乎都在一刻停流。
“百川入海,其勢滔滔,朕想留,江水也不留朕……”
即便掌國半個世紀,置身這股人心之潮中,李肆也是心胸激蕩,吩咐侍從將這話傳過去,以慰民心。
“人心就是江河,陛下永駐人心!”
“陛下仁德永昌,當壽與天齊!”
兩個身著藍衣紅褲,領袖皆黑,鑲著黃金雲紋的年輕軍官漲紅著臉,大膽反駁李肆的話,這是兩個來自伏波軍的侍衛親軍。即便李肆退位,依舊由禁衛署和侍衛親軍負責安保。
若是在平日,這般話語就是赤果果的逢迎,可置身此時此境,這話該是兩個年輕軍官的心聲,不帶一絲雜念。
李肆了然地笑笑,淡淡道:“還好你們沒說萬壽無疆,否則朕可要惱了,報上名來。”
兩人膚色黝黑,卻眼眉清秀,顯是在海外有過豐富歷練。聽得李肆用開玩笑的語氣輕嗔,還問姓名,更是激動難抑。並不是為富貴,能從基層部隊調到侍衛親軍,本身就是尊榮,一年後不是報送更高級的軍事學院,就是委以重任,富貴已在前方,他們是為自己的名字能入太上皇之耳激動。
“職下傅康安!”
“職下常和珅!”
兩人昂首挺胸,踏步行禮,有力地呼喝道。
“哦……嗯,不錯……”
李肆眼色微微一蕩,福康安,和珅,果然是優秀人才,在這新世依舊能冒出頭來,另展風采,就不知會為英華成就怎樣一番功業。
“好好幹!英華就靠你們這一輩了!”
李肆的勉勵讓兩人眉梢都快飛了起來,直到李肆身影消失,兩人才略略回神。
“咱們沒說自己是滿人,是不是不太妥當?”
“滿人?你非要抱著滿人之心,別扯上我。”
“我不是那個意思……”
“沒有滿人了,我們的軍籍,我們的戶籍,哪裏還寫著滿人?不都是大英之人,不都是華人麽?”
兩人嘀咕一陣,心結消失,自得嚼著太上皇的勉勵之語,再凝起心神,各守崗位。
船艙裏,李肆展開報紙,退位後他就吩咐秘書監不再向他遞報,而只對皇帝負責。從現在開始,他要知國事,就得自己看報紙了。
“南洲東院院事紀昀貪瀆事發……”
報紙上全是稱頌自己,緬懷聖道年代的文章,李肆只能從幾角旮旯裏找到一些時政報道。看到這一則消息時微微一楞,紀昀……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啊。
再看內容,這個紀昀任南洲東院院事時,收受北方鋼鐵公司賄賂三千兩,給東國院南洲院事施壓,要其推動北方煤鐵業補貼議案,違反院事議權令,被控以貪瀆罪名。
李肆嘆氣,心道兒子接下的攤子,可不是那麽光鮮。
接著他猛然醒悟,紀昀,不就是紀曉嵐紀大煙袋麽?這家夥怎麽跑到南洲,還當起了院事呢?本還以為這個人物早已沈於歷史了。
再細看報道,出身珊瑚州院事,珊瑚州……
另一個壓在記憶箱底多年的名字跳了起來:鐘上位,當年魯漢陜跟他提起過,鐘上位跑到南洲,建立了珊瑚州,位置就在另一個位面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海岸,當時李肆還說這胖子真是條死豬命。
之後另有一事跟鐘上位相關,那就是四五年前,翰林院和福興銀行兩面都傳來消息,說福興銀行跟猶太人上層有了接觸,猶太人對在埃及先尋得一塊回鄉的落腳地很有興趣,願意在蘇伊士運河上給予協助。
當時李肆沒太在意猶太人之事,只吩咐通事院跟進,倒是此事的肇始者讓他留了點心,鐘三日,鐘上位的兒子。
可那也只是瞬間一念,旋即就忘了,蘇伊士運河跟猶太人之事都不是短期能辦到的,給通事院打個招呼,鐘三日就有了支持,不必細究。
招呼跟著自己一起回鄉養老的老伴當楊適去查鐘上位的情況,李肆人老心也老了,跟鐘上位的恩怨再已不放在心上,就想見見舊人,嘮叨舊事,算算鐘上位也該八十多歲了,不知是不是還活著。
幾日後船至武昌,李肆才得知鐘上位的下落,此人還活著,就在白城附近的家宅養病,李肆心說正好。吩咐侍從先傳去消息,到了白城後,再擇日接見。
船至武昌,稍事停靠,同樣是民人齊聚,擁在岸邊相送。一個老者被引上龍舟,正要跪拜,卻被李肆一把拉住。
“獨眼,還沒老糊塗吧……”
“我沒老糊塗,陛下……四哥兒怕有些糊塗了,當著萬人的面,怎能嬉鬧呢?”
李肆拉起範晉,兩人相對大笑。
範晉已引退多年,在武昌陸軍學院任山長,潛心整理軍學著述。李肆此來,不僅是見他,也是要接他一同回白城養老。
“大橋還建不起來,太多問題解決不了,只能先擴渡口……”
大江兩岸的火車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建州朝鮮的形勢演進太快,英華上層也沒想到“建滿”垮臺會這麽利索,事後分析,應該是這二十年裏,建滿權力爭鬥翻來覆去,變化無常,而族爭血脈論和大同新義這兩股思潮湧進去後,更將舊世人心依憑粉碎殆盡。
除了最上層的一些人,建滿政權機器的中下層已經完全喪失機能。高朱二人舉起最時髦最激進的道義大旗,營造了一股人心大勢,建滿一方已成沙樓,應風而解。
不過高朱二人能這麽順利成事的原因,還在於英華的態度,英華若是更敏感一些,就只是跟韓國、燕國和日本長州藩遞個眼色,再稍稍約束遼東方面,高朱二人別說起兵舉義,恐怕吃飯都會成問題。
未央宮裏,深入討論前,李克載帶著眾人作了如此檢討,定下了這樣一條原則:就算要放任,也得保證事態一直在英華掌控之中,不能再像這次,大變之後才醒覺。
聽李克載這隱隱有推翻皇帝定策的結論,袁世泰有些擔心地問:“陛下知道此事了嗎?”
回想父親在學堂中的教誨,還有遞給自己那本《論文明》的用意,李克載搖頭道:“不清楚,父皇既讓我監國,我總得有所擔當,若是父皇另有它意,到時再論不遲。”
李克載這個態度跟以前有所差異,眾人微微凜然,趙漢湘沈吟片刻,點頭道:“確是如此。”
作為軍方中樞的代言人,趙漢湘的表態就像是路標,袁世泰、陳潤、劉旦沒再想著去找皇帝表態,同時拱手稱喏。
大英一國的軍事和外交大權,就在這一瞬間完成了轉換,落到了李克載身上。而這樣的轉換無比自然,自然得沒人覺得有什麽變化。
立下了這個原則後,建州朝鮮的應對之策也很快出臺了。英華沒必要去趟這灘渾水,但是建州朝鮮高舉的大同新義卻是英華不容的,因此在臺面上必須譴責,並且擺出相應的敵對態勢。
通事院將發表文告,將建州朝鮮人民大同共和國列為“非義之國”,斷絕與建州朝鮮的民間商貿往來,組織國中輿論討伐建州朝鮮的大同新義,總帥部向遼東大都護府發布戒備動員令,樞密院也將組織義勇軍加強邊境巡守。
這是明的一面,暗的一面,由通事院和樞密院北洋司通過北洋公司以及燕國的關系,跟盤踞在苦夷島上的東滿接觸,推著他們表態,討伐建州朝鮮斷絕建滿愛新覺羅血統的“罪行”,由此主張建州朝鮮的統治繼承權。相關諜報機構將扶持東滿勢力與建州朝鮮新政權下肯定會出現的敵對勢力接觸乃至融合,為下一次“翻鍋”作好準備。
除此之外,英華對建州朝鮮就再無實質的敵對行動,甚至默許高朱二人的提議,通過仁川港繼續保持商貿往來,英華之前在建州朝鮮的投資合作,也由新政權代替舊政權,繼續實施。而新政權為表恭順之心,獻上的海關特許權和礦產壟斷權,英華也一一笑納。
“只求不被征討,似乎不必付出這麽大代價吧……”
陳潤對高朱兩人將姿態放得這麽低,割出的肉這麽肥美有些不解。
“這是在為之後的罵戰提前付款,話雖沒明說,意思卻清楚得很。他們二人鼓搗起的大同新義,沒有外敵可立不起來,而我們英華當然是絕佳的標靶。”
袁世泰看得透,一句話就點破高朱兩人的用心。
身為單純武人,趙漢湘很不理解:“他們若是舉我們英華的天人大義,不僅青史留名,也能得權柄,還不會有基業之憂。為何非要鼓搗什麽大同新義,冒著絕大風險,在我天朝眼皮子底下走鋼絲?”
李克載嗤笑道:“天人大義是求公利,舉起了天人大義,大家都可以自此大義中求利,他們還怎麽求自家私利?”
陳潤皺眉道:“他們所倚的大同新義,號稱也是天人大義一脈,而且還是超於我英華的新世正義,例如……不要皇帝,這一條跟早年我英華的三賢一流不謀而合。”
劉旦冷哼道:“不要皇帝,就來了人民?他們高朱二人,沒有皇帝之位,其權卻遠勝皇帝!當年建滿要開國,永和皇帝也不敢獨自跟我們密約,都得跟朝臣討論好了再來談。他們二人可是利索,根本不必在意國中人心。”
趙漢湘大致明白了,皺眉道:“他們就不怕咱們抖出底細?”
袁世泰等人同時詫異地看住他,李克載撫額道:“趙叔啊,咱們為什麽要抖出底細?”
劉旦精算,眼珠子一轉就道:“高朱二人讓出的建州朝鮮之利,每年所得,足以養一個紅衣師……”
趙漢湘眼角一跳,臉色驟冷:“今日所議都是絕密!誰洩露出去,誰就得上大判廷!”
包括李克載在內,大家都笑了。
建州朝鮮人民大同共和國就此“崛起”於中洲北洋,如李克載等人所料,該國立起後,就以今世大義之主自居,討伐周邊各國的樁樁不義,聲稱要將大同新義的旗幟插遍全球,要解放寰宇人民。
北洋形勢也為之一變,兆惠所掌的東滿忽然富了起來,開始跳上北洋政治舞臺出聲。燕國和日本受其大同新義的影響,國人紛亂人心再亂上一截,憎恨英華的明暗勢力又多出一樁人心武器外,但除了這些政治鼓噪之外,北洋勢力格局並未產生任何實質變化。
此後北洋又多出一樁熱鬧,那就是建州朝鮮與周邊各國的罵戰,形勢也幾度緊張,緊張到多數人都認為已劍拔弩張,硝煙隨時都會彌漫而起,可每一次都會有各種臺階冒出來,化解了危局。
高朱二人從來都懂得,先跟周邊各國,尤其是英華暗中通氣交底,再來搞明面上的對抗。相比之下,另一個位面,同一片土地,二百多年後的某位新嫩“人民領袖”就太過生澀。沒先跟“外敵”各方達成足夠的默契,就來搞這一套借外敵聚權固位的招數,險些玩脫了。
新的建州朝鮮會往何處去,聖道四十四年的英華國人並不怎麽關心,寰宇大戰依舊是大家的註意焦點,就只在北洋之內,相比建州朝鮮,日本的天人黨起義還更抓人眼球。因此國中報紙對建州朝鮮之變的報道很少,就算是特別關註周邊局勢的《中流》,也只在副版裏發了篇小報道,文章標題還是滿溢著驚悚味道的“建滿愛新覺羅氏絕族”。
崇明島滿洋沙靠海之處,一片建築掩於松杉之間,三面高墻圍住,寧靜中帶著一絲肅穆的冷意。靠海的沙灘上,一條泊船木橋深入海中,正是退潮時,棧橋支柱根根露出。
棧橋上,一具輪椅停在橋頭,輪椅後是兩個侍女。一個侍女舉傘擋著冷風,另一個侍女扶著架在輪椅上的架子,架子上是一份報紙。輪椅上一個沒了臂腿四肢的老婦人看罷一頁,就恩一聲,再由侍女翻頁。
侍女都是附近招來的民女,為這老婦人氣度所攝,服侍得無微不至,但一直都不明白老婦人的根底,也感受不到喜怒。因此當老婦人的身體微微抖了起來,咽喉中也響起格格細聲時,都份外不解。
再仔細看去,兩個侍女都嚇了一跳,老婦人兩眼暴著精光,緊緊盯住報紙某處,似乎能如透鏡聚光,即將點燃報紙,而一張似幹枯橘皮的臉頰也升起火紅光潤,整個人再不覆多年來的淡漠之氣,就像一只正在爆炸邊緣的大炮仗。
“退下!”
老婦人粗著嗓門道,侍女對視,猶豫不定。她們是官府所聘的看護,並不是老婦人的私屬,職責是保證老婦人的安全健康,可不是對老婦人百依百順。
“沒聽到嗎!退下!滾!滾到我看不到的地方!”
老婦人怒了,可她沒有臂腿,除了言語外,就只有用下巴去撞報架,以展現她的怒意。
“一刻之後來接我,讓我安靜安靜。”
侍女更不敢離開,老婦人沒轍了,語調轉柔,透出一股瘆人的淒涼,兩個侍女終於離開了。
“永琪……兒啊,為什麽……為什麽……嗚嗚……”
待侍女離開,馬爾泰·茹喜,曾經的大清慈淳太後,驟然嚎啕大哭,用腦袋撞著報架,淚水飛濺,痛苦至極。
茹喜落到今日,都是親生兒子永琪害的,可她卻生不出一絲恨意。如果說她這輩子還有什麽所求,那就是盼著兒子能幡然醒悟,認自己這個親生母親。
認罪愧疚什麽的都不必了,只要認自己這個娘,讓自己這輩子還能品到母子相親的滋味,哪怕只有一刻時間,哪怕只有一絲真意,她都無憾了。
就是這樣的心意支撐著她活下來,支撐著她在這座荒島的“療養院”裏,坐看潮起潮落,船來船去。
有時候,她甚至都在盼著,李肆能揮兵入朝鮮,把她兒子抓了回來,跟她關在一起。可再想到刀槍無眼,說不定會傷了兒子,又轉為幻想英華一國轟然垮塌,兒子帶著滿人,舉著黃龍旗入關,再次紫氣東來,統治中原。這樣的母子相會,不是更全了公私之義嗎?
可惜,她在這崇明島上待了十多年,親眼看著南面的吳淞船廠和碼頭吊架林立,無帆大船日日增多,汽笛聲充塞兩耳,黑白煙氣與如雲船帆並立。英華國勢日新月異,她一一看在眼裏。如報上所說,舊世一去不覆返,華夏已入今人世,她的幻想註定只是虛妄。
於是她漸漸消沈了,國家怎麽樣,人世怎麽樣,滿人怎麽樣,她都不在意的,她只在意她的兒子。
可沒想到,今日看報,建州朝鮮大亂,整個建滿的愛新覺羅都被殺光了!兒子永琪一家三十多口,被篡位逆賊盡數槍決,全家屍首吊在平壤城外,曝屍十日示眾,再剁碎焚為灰燼,挫骨揚灰。
這噩耗太過驚駭,茹喜的血液似乎都化作了淚水,怎麽都停不下來,整個人也恍恍惚惚,對人世再無半分留戀。
“早就該死的,為什麽還要活著?還要受這番罪!悔啊!”
一刻早已過去,侍女聽到哭聲,退得更遠了,就等她自己平靜下來。可沒想到,平靜下來的茹喜,已經有了決斷。對她來說,這決斷已下得太遲了。
艱辛地用腦袋頂開報架,茹喜將沒了四肢的身體壓在輪椅一側,心中再念一句“兒啊,親爸爸來了”。
腦袋引著身體猛然一傾,輪椅翻倒,茹喜撲入棧橋下的海水裏,砸起一朵浪花,涼意從頭頂侵透全身的瞬間,茹喜感覺到了一股從未體驗過的輕松,吸足了福壽膏也難以領略到的輕松。
噗……
想象中的沈海之狀並沒有倒來,反而是腦袋沖進了柔軟的沙子裏,一直陷到額頭,海水的冰涼感只到胸口,半個身子還露在水面之上。自棧橋上看下去,沒了四肢的茹喜,身體就如長茄一般,直直紮在水中。
“為什麽……為什麽老天不讓我死!”
憤怒沖頭,瞬間消退,茹喜悲涼地想著,她竟然忘了,海水還未漲潮。
死志也消散了,茹喜甩頭掙出了沙子,身體也噗通傾入水中,若是有腿的話,水深該才過膝而已,怎麽也死不了。
“死不了,那就活下去吧,兒子沒了,還有什麽呢?”
茹喜迷茫地想著,這時一股強烈的沖動又溢滿全身,福壽膏,她想抽福壽膏。
英華官府不是白養著她的,靠著跟國史館合作,交代舊清時代的國務決策和宮闈隱秘之事,茹喜每月也有若幹進項。而她就拿這些進項全數買了上好的福壽膏,只有福壽膏才能讓她忘卻身殘苦痛,以及大志破滅,親子無依的淒涼。
“回去好好抽個夠……”
兒子已經死了,說不定抽足了福壽膏,可以靈魂出竅,跟兒子相會呢?
茹喜下意識地想從水中坐起來,除了福壽膏之外,她還想起了更多可作的事情,比如……見見弘歷,見見李肆。
是的,胤禛死了,兒子永琪死了,她的姐妹茹安死了,但她在人世還有人,還有兩個男人,怎麽也該記得她。
相比之下,弘歷不過是肉體相交過,而她跟李肆卻是心志相交過,她曾經是世上最了解李肆,至少是最先了解李肆的人。她想見見李肆,或許能贏得他的憐憫,就算只是一聲嘆息,她也滿足了。
茹喜非但不再想死,反而生出強烈的生念,可這下意識的一動卻毫無反應,整個身體還泡在深僅過膝的海水裏。因這一動,嘴巴下意識地張起,一口海水還灌進咽喉,噎得她直翻白眼。
該死,沒了臂腿,她怎麽坐起來!?
茹喜慌張了,唔唔大叫著呼救,可伸足了脖子,腦袋依舊冒不出水面,就只吐出一個個水泡。
“不,我不想死!”
幾口海水灌下去,茹喜兩眼翻白,意識也迷糊了,就只在心中大喊著。
棧橋下,海水汩汩翻騰,一個身影在水下搖擺著腦袋,卻始終沒露出水面,乍一看就像一只裹著衣服的海龜。
片刻後,水泡漸漸稀疏了,最後一個水泡冒出來時,晚潮也開始微微蕩漾,那身影被潮水推著,漸漸離了棧橋,沒入無盡海洋。
第十九卷 滄桑洗塵世,潮間留真言 第1025章 聖道去,末聖至(大結局)
聖道四十八年,西元1766年,寰宇大戰進入到第七個年頭,硝煙不僅未見消散,反而更趨白熱化。
歐洲戰場的進程沒有如另一個位面那般戲劇化,不列顛國王喬治二世好好活著,對漢諾威領地絕不放手,好戰的首相皮特穩穩在位,君臣兩人繼續推著不列顛深陷歐陸戰場。而俄羅斯的伊麗莎白女沙皇也好好活著,如瑪麗亞·特蕾莎那般,與腓特烈二世不死不休,她那崇拜腓特烈到了極致的愚蠢外甥沒能登基,幫腓特烈送上瘋狂的和平。
腓特烈二世繼續頂在歐陸血火風眼中,如果他能明白這場戰爭之所以這麽漫長艱辛的某個關鍵原因,是賽裏斯所主導的“無國界醫生聯合會”大大改觀了歐洲醫療觀念,這些關鍵人物受益於賽裏斯所傳播的先進醫療技術,廢止了放血療法等宗教儀式般的醫療手段,從而逃脫了教士醫生的謀殺,他一定不會再熱情地擁抱賽裏斯歐洲派遣軍新一任司令官,賽裏斯三皇子李克沖,並且封贈柏林公爵這般尊貴的榮譽頭銜。
不過僅僅只是歐陸戰爭,已非腓特烈二世所能單獨掌控,戰場也不限於普魯士。波蘭被深深卷入到這場戰爭中,如果要追溯起源,恐怕還跟賽裏斯大規模招募波蘭雇傭兵有關。
大量波蘭基層貴族進入賽裏斯歐洲軍團服役,由此牽動了波蘭國內的政治立場,引發了俄羅斯的深切忌憚,逼迫波蘭貴族加入到協約陣營,與普魯士、賽裏斯和不列顛作戰。波蘭上層貴族在兩方拉扯的力量下,各自作出了痛苦的選擇,整個波蘭分裂了。
投向盟約陣營的波蘭貴族將這場戰爭引向“重建波蘭王權”的方向,這個方向不僅讓俄羅斯恐懼,丹麥、瑞典也絕不願看到,歐陸戰爭就此演進為普魯士崛起戰爭和第二次大北方戰爭的集合。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焦點在歐洲,不僅有歐陸戰爭,還有圍繞制海權展開的海戰。一方是不列顛和賽裏斯,一方是法蘭西和西班牙。依靠與賽裏斯的軍事合作,不列顛的火炮技術突飛猛進,法蘭西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遭受沈重打擊,由此也對美洲戰局產生了直接影響。
賽裏斯海軍在地中海的行動只是間接與歐洲戰場有關,除了壓制法蘭西和西班牙海軍在地中海的行動外,賽裏斯海軍更多是在為疏通地中海航路而努力。這些努力包括一連串的海盜清剿行動,針對亞歷山大港,不,聖道港的登陸戰,以及對埃及的海上封鎖。
賽裏斯海軍在地中海的最精彩表演是與奧斯曼土耳其海軍進行的愛琴海海戰,發生於西元1764年的這場海戰,讓風帆海戰技術體系還未攀升到頂點,就提前謝幕了。蒸汽動力、線膛後裝炮和鐵甲的威力,使海上交戰距離擴展至千米外。龐大的奧斯曼土耳其風帆艦隊在賽裏斯鐵甲蒸汽戰艦下,就如兩三百年前面對歐洲風帆戰艦的印度艦隊一樣,淪為時代的犧牲品。
奧斯曼土耳其海軍近百艘戰艦(雖然絕大多數都是不超過二百噸的武裝帆船)沈海,三萬人死傷,在如此顯赫的戰績下,賽裏斯海軍三艘巡航艦,一艘戰列艦的損失似乎並不嚴重,而艦隊司令官,二皇子李克銘的受傷,在歐洲海戰中也是家常便飯的小事。但自這場海戰後,賽裏斯歐洲艦隊與重建後的奧斯曼土耳其海軍達成某種默契,以塞浦路斯為線,再沒任何接觸,由此也看出賽裏斯對鐵甲蒸汽戰艦這股力量並未抱有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
接替李克銘的孟松海將艦隊目標鎖定在埃及和北非海域,奧斯曼也無力再施以援手,賽裏斯由此一步步奠定奪取埃及統治權的基礎,具體的行動還要等到幾年後的北非戰爭。
在地球另一端的美洲,戰爭烈度數倍於另一個位面。不列顛與法蘭西、西班牙在加勒比海、中美洲、圭亞那一帶的爭奪,以上百次海上單艦對決和艦隊攻取港口的戰鬥體現。加勒比海盜時代很快終結,所有海盜也搖身變作私掠船,被納入到戰爭體系中。
哈瓦那、太子港、聖多明各、聖胡安,原本屬於法蘭西和西班牙的加勒比海據點一一落於不列顛手中,再加上南美圭亞那殖民地的擴張,原本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一帶的殖民三國演義格局,已變作不列顛一家獨大。這也得益於賽裏斯歐洲艦隊在地中海的存在,不僅牽制了法蘭西和西班牙兩國至少三分之一海軍主力,戰前不列顛受賽裏斯啟發,大批建造的超級巡航艦(也稱重型護衛艦)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對協約陣營主力法蘭西來說,兵力投送範圍受到限制也是好壞皆有,眼見海軍半廢,丟失加勒比海據點之勢已難以挽回,路易十五對北美殖民地更加上心了。專註於北美戰場的結果是,不列顛在加拿大沒能抵擋法蘭西的侵入,戰火在三大湖南面,密西西比河上游東岸燒得通紅。
相比之下,不列顛在歐陸戰場和加勒比海投入過多,影響到了北美力量。不列顛不得不盡力發動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力量,同時默許賽裏斯以USA(美利堅聯合酋長國)為代理,整合印第安人,共同對付法蘭西人。由此埋下的一系列隱患,以及戰後為彌補國庫,對十三州的橫征暴斂,以及翻臉不認美國的短視之行,直接導致十三州獨立,阿美利加聯邦,另一個USA誕生。
聖道四十八年,西元1766年,中亞烽煙由熾轉緩。
賽裏斯所組的中亞汗國同盟牢牢占據鹹海地域,兵鋒抵達裏海東北岸,距離莫斯科不過一千六百公裏。這讓俄羅斯人心中深埋了五百年的恐懼再度翻騰起來。
賽裏斯所掀起的“哥薩克—烏恩齊運動”,即向俄羅斯統治下的哥薩克農奴許諾授予賽裏斯烏恩齊人身份,引發了俄羅斯南部哥薩克的大規模起義。在另一個位面裏攪動俄羅斯的哥薩克英雄普加喬夫,提前十來年參與到反抗俄羅斯統治的哥薩克義軍中。
巨大的壓力逼得俄羅斯幾度認真考慮過退出歐洲戰場,全力應對賽裏斯的西進。但因歐陸波蘭的攪局,引得丹麥和瑞典全力加盟,再加上波蘭親俄勢力的凝聚,使得俄羅斯能在歐陸方向稍稍松氣,能在中亞投入更多資源。
除了不斷增兵中亞戰場外,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的同盟關系進一步深化,雙方所扶持的波斯傀儡政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漸漸對賽裏斯西進鋒頭形成了包圍之勢。
賽裏斯原本還有一個更大的包圍格局,那就是針對波斯的西域—天竺南北夾擊,可賽裏斯天竺當局在處理天竺北方伊斯蘭勢力的政策上出現了方向性失誤,加上國內工商資本對天竺這塊現成市場和原料地的興趣遠勝遙遠且貧瘠的波斯,不願意不計成本收益地繼續向西進發,天竺沒能發揮側擊作用。
在這一年,賽裏斯最不希望看到的局勢終於出現,那就是奧斯曼波斯聯軍在南,俄羅斯在北,上下鉗住了賽裏斯西進之勢。
年初在希瓦汗國花剌子模綠洲爆發的花剌子模會戰,是賽裏斯西進中亞以來規模最大一場戰役。作戰雙方分屬二三十個勢力,各個附屬勢力在戰鬥期間的反叛投敵行為令人眼花繚亂。
持續近月的會戰由一系列中小規模戰鬥構成,鑒於同時橫在雙方主力之前的補給難題,賽裏斯、俄羅斯和奧斯曼三國正規軍並沒有貿然投入決戰,而是靠各自的附從軍作戰。如此一來,一月之內,雙方接近二十萬的人員死傷也就毫無意義,難以靠其評判勝負。
如果說這場會戰有什麽收獲,那就得全歸結到政治領域。賽裏斯意識到了克服補給難題前,不可能靠單純的軍事力量有效地控制裏海東岸。而俄羅斯和奧斯曼也意識到了,除非改善自己在中亞政治環境中的地位,否則難以靠軍事手段將賽裏斯打回蔥嶺以東,賽裏斯在中亞已經有效組織起一個汗國聯盟。
由此在中亞一帶,大規模戰事漸漸消沈,取而代之的是小規模的襲擾和密集的外交博弈。相比之下,陳兵二十萬的俄羅斯和陳兵三十萬的奧斯曼波斯聯盟,幾乎被軍費壓垮了脊梁,而賽裏斯雖也面臨財政壓力,卻遠比敵人輕松。花剌子模會戰後,中亞局勢轉為對峙,議和已是大勢所趨。
寰宇大戰的影響無處不在,俄羅斯左右支拙的後果是,中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被全部放棄。班第一派的北滿由此獲益,以雅庫茨克為據點,將薩哈諸族人納入統治,在冰天雪地裏繼續茍延殘喘。而兆惠的東滿則高舉愛新覺羅舊清大旗,在英華的暗中扶持下,與新生的建州朝鮮不死不休地糾纏起來。
戰爭還在繼續,對英華國人來說,這場戰爭已跟勝敗無關,而是戰後能分得多少利益。就在這一年的十月,國人更將戰爭拋在腦後,他們的心神被一件事緊緊拽住,拔起深沈而覆雜的情懷。
十月九日,聖道皇帝退位,太子李克載登基,年號憲武。
未央宮正殿裏,聖道皇帝將十二旒冕冠授予同樣身著十二章袞服的太子時,殿內數百文武官員,殿外廣場數千各界人士同時山呼萬歲,呼聲中彌散著濃烈的感傷。如聖道皇帝,不,太上皇所言,他所掌的新舊交替時代終結,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十月十五,太上皇啟程,乘龍舟巡行長江後,由湖南入廣東,回應天府白城老家頤養天年。連續數日,從江陰到鎮江直至金陵,百萬人沿江守候,為太上皇送行。整個大江南北,鮮花香燭一掃而空,衣莊布店也賣個底清。龍舟行船三百公裏,沿岸鼓樂聲未曾停過。與鼓樂聲一同,哭聲也未絕過,不斷能見哭暈了的老人被擡走救護。
船過金陵,行至南北兩岸的火車渡口,無數人聚集此處,同聲高呼萬歲。
“這不是在喚皇帝,而是在喚國父……”
老態龍鐘,在金陵頤養天年的鄭燮向龍舟深深下拜,心中這般慨嘆道。
“不止是國父,還是我的學知之父,心路之父……”
金陵女子學院山長,訟師會執事李香玉朝龍舟盈盈下拜,身旁是她丈夫,身後是一大堆兒孫。
“舊世已去,《紅樓夢》也該落筆了。”
年逾五旬,任江蘇巡撫的曹沾向龍舟長拜時,眼角瞄到了李香玉,心中也泛起深深唏噓,舊世如夢,已經過去了。
“陛下留步!”
龍舟將過渡口時,人群猛然爆發出如潮呼喚,一個清瘦身影出現在船頭,朝兩岸人群招手,呼喚聲更大,江水似乎都在一刻停流。
“百川入海,其勢滔滔,朕想留,江水也不留朕……”
即便掌國半個世紀,置身這股人心之潮中,李肆也是心胸激蕩,吩咐侍從將這話傳過去,以慰民心。
“人心就是江河,陛下永駐人心!”
“陛下仁德永昌,當壽與天齊!”
兩個身著藍衣紅褲,領袖皆黑,鑲著黃金雲紋的年輕軍官漲紅著臉,大膽反駁李肆的話,這是兩個來自伏波軍的侍衛親軍。即便李肆退位,依舊由禁衛署和侍衛親軍負責安保。
若是在平日,這般話語就是赤果果的逢迎,可置身此時此境,這話該是兩個年輕軍官的心聲,不帶一絲雜念。
李肆了然地笑笑,淡淡道:“還好你們沒說萬壽無疆,否則朕可要惱了,報上名來。”
兩人膚色黝黑,卻眼眉清秀,顯是在海外有過豐富歷練。聽得李肆用開玩笑的語氣輕嗔,還問姓名,更是激動難抑。並不是為富貴,能從基層部隊調到侍衛親軍,本身就是尊榮,一年後不是報送更高級的軍事學院,就是委以重任,富貴已在前方,他們是為自己的名字能入太上皇之耳激動。
“職下傅康安!”
“職下常和珅!”
兩人昂首挺胸,踏步行禮,有力地呼喝道。
“哦……嗯,不錯……”
李肆眼色微微一蕩,福康安,和珅,果然是優秀人才,在這新世依舊能冒出頭來,另展風采,就不知會為英華成就怎樣一番功業。
“好好幹!英華就靠你們這一輩了!”
李肆的勉勵讓兩人眉梢都快飛了起來,直到李肆身影消失,兩人才略略回神。
“咱們沒說自己是滿人,是不是不太妥當?”
“滿人?你非要抱著滿人之心,別扯上我。”
“我不是那個意思……”
“沒有滿人了,我們的軍籍,我們的戶籍,哪裏還寫著滿人?不都是大英之人,不都是華人麽?”
兩人嘀咕一陣,心結消失,自得嚼著太上皇的勉勵之語,再凝起心神,各守崗位。
船艙裏,李肆展開報紙,退位後他就吩咐秘書監不再向他遞報,而只對皇帝負責。從現在開始,他要知國事,就得自己看報紙了。
“南洲東院院事紀昀貪瀆事發……”
報紙上全是稱頌自己,緬懷聖道年代的文章,李肆只能從幾角旮旯裏找到一些時政報道。看到這一則消息時微微一楞,紀昀……這個名字有些熟悉啊。
再看內容,這個紀昀任南洲東院院事時,收受北方鋼鐵公司賄賂三千兩,給東國院南洲院事施壓,要其推動北方煤鐵業補貼議案,違反院事議權令,被控以貪瀆罪名。
李肆嘆氣,心道兒子接下的攤子,可不是那麽光鮮。
接著他猛然醒悟,紀昀,不就是紀曉嵐紀大煙袋麽?這家夥怎麽跑到南洲,還當起了院事呢?本還以為這個人物早已沈於歷史了。
再細看報道,出身珊瑚州院事,珊瑚州……
另一個壓在記憶箱底多年的名字跳了起來:鐘上位,當年魯漢陜跟他提起過,鐘上位跑到南洲,建立了珊瑚州,位置就在另一個位面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海岸,當時李肆還說這胖子真是條死豬命。
之後另有一事跟鐘上位相關,那就是四五年前,翰林院和福興銀行兩面都傳來消息,說福興銀行跟猶太人上層有了接觸,猶太人對在埃及先尋得一塊回鄉的落腳地很有興趣,願意在蘇伊士運河上給予協助。
當時李肆沒太在意猶太人之事,只吩咐通事院跟進,倒是此事的肇始者讓他留了點心,鐘三日,鐘上位的兒子。
可那也只是瞬間一念,旋即就忘了,蘇伊士運河跟猶太人之事都不是短期能辦到的,給通事院打個招呼,鐘三日就有了支持,不必細究。
招呼跟著自己一起回鄉養老的老伴當楊適去查鐘上位的情況,李肆人老心也老了,跟鐘上位的恩怨再已不放在心上,就想見見舊人,嘮叨舊事,算算鐘上位也該八十多歲了,不知是不是還活著。
幾日後船至武昌,李肆才得知鐘上位的下落,此人還活著,就在白城附近的家宅養病,李肆心說正好。吩咐侍從先傳去消息,到了白城後,再擇日接見。
船至武昌,稍事停靠,同樣是民人齊聚,擁在岸邊相送。一個老者被引上龍舟,正要跪拜,卻被李肆一把拉住。
“獨眼,還沒老糊塗吧……”
“我沒老糊塗,陛下……四哥兒怕有些糊塗了,當著萬人的面,怎能嬉鬧呢?”
李肆拉起範晉,兩人相對大笑。
範晉已引退多年,在武昌陸軍學院任山長,潛心整理軍學著述。李肆此來,不僅是見他,也是要接他一同回白城養老。
“大橋還建不起來,太多問題解決不了,只能先擴渡口……”
大江兩岸的火車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