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各有籌謀
關燈
小
中
大
太上皇於臘月底過世,註定整個京城都無法如常過年了。
禛順皇帝白至臻是大燕朝二百八十多年來頭一位太上皇,本朝從未有過給遜帝辦喪儀的先例,而在古代人活著就談論身後事向來都是大忌,太上皇雖已纏綿病榻兩年之久,各方人士早都知道他命不久長,也不可能有人趁他還活著的時候就公開商議他死後的喪儀怎麽辦。
是以等太上皇真的過世了,禮部難免有點抓瞎,不知這喪儀該按什麽規格操辦。辦得太過隆重未免顯得對現任皇帝不敬,辦得稍顯簡慢又怕帶累了現任皇帝的孝道。
“一切依照皇帝大行規格操辦,不得有半點簡慢。”皇帝陛下倒是十分爽快,沒等聽完禮部尚書的支吾措辭,就明確給出指示。
新晉禮部尚書不免對皇帝的至孝稱道歌頌了一番。
依照皇帝大行規格,其實也只是說著容易。依照本朝舊歷,皇帝駕崩,需由內閣首輔為之草擬遺詔,這是皇帝晏駕之後即刻就要走的一個重要步驟,然後就是嗣皇帝的登基大典,後妃的冊封等等儀式,這些放到現在來看,顯然都是要變更的了。禮部以及一系列相關衙門難免還是好一陣忙碌。
不過在現階段,這些都還只是小事。
朝臣們無論品秩高低,資質優劣,立場如何,無一例外都明白太上皇的過世將會是個分水嶺,這樁大事發生過後,緊接著就將是今上與三王爺的終極對決。到時鹿死誰手,誰也沒有定論。是以聽聞了太上皇喪訊之時起,眾朝臣便都紛紛提起了心。
古往今來儲位之爭屢見不鮮,後果影響可大可小,難以預料。相比那些早已站好了隊、已暗中得主子分派了任務的朝臣,騎墻觀望的人們在這種境況下反而更加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對即將到來的風波是既盼也怕。
而事實上即便是外人眼中立場鮮明的人,也並非個個都對內情知之甚詳。
“邱兄可否明示,今上究竟做何打算?難道時至今日,粟某之忠心尚不能得今上信任?”吏部尚書粟仟英身為文臣當中最受今上信任之人,眼看著太上皇過世已然數日過去,潭黨成員蠢蠢欲動,似在積極備戰,而自己卻只通過邱昱得到了今上只言片語類似“不要輕舉妄動”的簡單指示,自是心下焦急,趁著進宮哭靈中途來到朝房休息的當口,便拉著邱昱詢問。
邱昱搖頭道:“粟兄且稍安勿躁,今上對我一樣除了加強警戒、處處留心之外再無指示。我一樣不知他作何打算,但今上絕非莽撞之人,想必是心裏已有了成算。咱們且安心待命即是。”
他說話間一派坦蕩磊落,顯見並沒故弄玄虛,粟仟英心知他比自己更得今上信重,聽他也這般說就無話可問了,心卻半點也未放下。
對方潭黨成員這幾日頻繁往來,甚至有了從暗到明、不再懼怕為人所知的架勢,竟似十拿九穩,志在必得。今上有何打算,卻連他們心腹都不知會,難道竟是想以一人之力與對方幾十人甚至更多人去對戰?
今上是深藏不露之人,對臣下都保持著距離,其秉性智謀究竟如何,他們沒人能拿得準。從之前的一年多以來與潭黨的拉鋸爭鬥來看,今上怕是聰敏有餘,狡詐不足,作風大多偏向光明磊落,甚至時不時便有魯莽冒進之嫌,這樣的人還想以一人之力對付整個潭黨集團?
當然,一個魯莽冒進的人會有這種想法是好想象的,但那樣又怎可能有著勝算?粟大人實在愁得不行。
其實早在太上皇喪訊公布當日,眾臣躬換上孝服齊聚皇極殿奔喪之時,就已經出過一次變故。
因今上聽聞太上皇喪訊後立即下令緝拿了喬安國並準備處以磔刑,當時身為兵科給事中的吳崇勳就在皇極殿上進言勸道:“喬安國畢竟為先帝信重之人,先帝在天有靈,一定不忍看見自己前腳剛走,昔日大伴便慘遭極刑,望聖上看在先帝屍骨未寒的份上,為其故人暫留一條生路。”
皇帝一身斬衰重孝,血色淡淡的臉上陰沈似水,比平素更顯威嚴逼人,冷冷回覆:“喬安國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其中一條重罪便是結黨營私,把持朝綱。吳卿家如此傾力為他進言,可見昔日與他交情匪淺,必是其朋黨之一。來人,將吳崇勳即刻收押,送詔獄刑訊,府邸查封,家眷暫時羈留府中聽候訊問!”
當時皇極殿上滿朝文武官員齊聚,聽聞此言全場皆驚。
本朝皇帝處置朝臣一向謹慎,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綱常到了本朝早已淡化得多了,即便雷厲風行如皇帝這般,要降罪朝臣也需要經過一系列審查核實的步驟,從來不會是一句話就擼進詔獄這麽簡單。
而今皇帝竟然只因吳崇勳為喬安國求了一句情,而且還只是請求暫緩處置而已,就將其一擼到底,直接緝拿下獄,這可是十分極端又反常的舉動。
幾名臣子立時進言求情,皇帝也未加理睬,還毫不隱晦地放言:“朕正有意追查喬安國黨羽,再有出言求情者,一概作閹黨論罪!”
這一下連粟仟英為首的保皇一黨都忍不住惴惴琢磨:今上這是怎麽了?處置喬安國本來是我方占理的事,遇人求情想要反駁,大可以搬出喬安國進獻丹藥導致先帝崩逝這一最強有力的說辭,而這般淩厲下手,倒像是不屑於與之講理。
吳崇勳那番話其實有其道理,先帝剛剛辭世就處置其近身大伴,再怎樣順應民意也有不孝不敬之嫌。如今正是潭王一黨伺機而動的關鍵時刻,最該處處謹慎小心,不露鋒芒才是,緝拿喬安國也就罷了,還要對朝臣如此手段淩厲,不是明擺著授人以柄麽?
看起來這越來越像是一場穩敗不勝的仗,保皇一族都是憂心忡忡,也不排除其中有人已經萌生怯意,有心倒戈。而被眾人質疑的皇帝陛下卻看起來對此毫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
往昔的大行皇帝都會在乾元宮停靈,如今好在皇帝也不住在乾元宮,此事便宜處置。
其實為多數前廷朝臣們知之不詳的是,在第二天的頭上,後廷又出了一樁變故。
太上皇後與太上皇之間的情意雖比不得皇帝與綺雯,卻也算得上伉儷情深,這從太上皇一共留下三個兒女,其中兩個都是太上皇後所生便可見一斑。
也正因情意使然,太上皇遜位避居慈清宮後,就僅留了太上皇後一人在身邊,將其餘九名妃嬪都遷去了摯陽宮以東的禦苑居住,之後的一年多除了重大節慶之外,都沒與這些嬪妃見過面。幾乎等於是讓那九位娘娘提前體驗上了守寡生活。
太上皇晏駕當日一切都著手倉促,竟都沒人想起禦苑裏的九位嬪妃,讓她們棲棲遑遑地幹等了一整天,次日才有人安排了她們受封太妃並過來乾元宮哭靈。
太上皇後,也就是剛剛受封的皇太後,雖對丈夫去世早有預料,也還是難免悲苦郁結,整日病懨懨的毫無精神,將將還沒病倒,支撐著身體守靈哭靈,未成想那九位剛受封太妃的姐妹竟還亟不可待地來找事兒了。
“臣妾知道您這一年多來受苦了,時時盼著能有機會到您跟前侍奉,卻無奈為人作梗,一直未能成行。想不到您就這麽去了。早知如此,臣妾縱是拼上性命,也要趕來親手伺候您,又何至於讓您受了這許久的慢待,走得如此冷清,如此冤枉啊!”
“你在胡說些什麽!”太後難以置信地睜大紅腫的雙目,厲聲叱問。
自從今日一早招了這九名太妃過來,就聽見她們哭靈之間句句意有所指,似是在旁敲側擊地指責她與今上母子聯手怠慢太上皇,甚至是直接導致太上皇被延誤了病情至死。
太後本來腦子昏沈,還懷疑是自己多心了,等聽到徐莊太妃這番再明白不過的哭訴,她才確定下來,忍不住出言叱責。
一旁的程嫻太妃輕攙著太後手臂勸道:“姐姐您切莫介懷,徐姐姐也是傷心先帝爺過世,一時倉皇才口無遮攔。畢竟我們姐妹這一年來統共只見過先帝爺一兩面,再怎麽憂心其病情也使不上力,難免心中悲苦。”
這還不是一樣在指責有能力常伴太上皇左右的人大有疏忽嫌疑?
不等太後說話,又一太妃勸解道:“我等都知道太後娘娘一人照顧先帝爺也是左支右拙,聽聞今上近期愈發縮減宮廷用度,娘娘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怎麽想要盡心盡力,也是無能為力。眾所周知先帝爺常年與今上父子不睦,我等也有目共睹,今上如此回報,其實也毫不稀奇。”
太後滿心訝然,睜大了紅腫的雙目:“你說的什麽話?源琛可從未克扣過慈清宮的份例……”
“喲!”又上來一個太妃截住了她的話頭,陰陽怪氣道,“我奉勸姐姐,姐姐與今上雖是親生母子,想要為其開脫也要慎言才好。今上縱為一國之君,做出這等有違孝道之事,到哪兒都是講不出理去的。大燕素以孝道治天下,君王不孝便是失德,這事兒……端得是可大可小呢!”
這一回竟還用上威脅了。太後著實被驚了個張口結舌,這難道也是源瑢布的局,目標又是針對源琛那皇位的?
耳邊一片女人們嘰嘰喳喳地怨憤議論,一邊倒地指責皇帝慢待生父,致使先帝過世,如何地大逆不道。
太後本就心力交瘁,堪堪撐著一口氣才勉強留在這裏盡著責任,聽了這些強詞奪理又無事生非的鬼話,一時急怒攻心,恨不得大罵出口,卻完全沒了力氣……
隔著一道思善門,裏面是女眷守靈哭靈的場所,外面則是皇帝帶領一眾勳貴朝臣守靈哭靈的地帶。這樣的全天候哭靈一直要持續三天,三天後變為每日早晚各哭一回。
事發後沒多久,皇帝就聽見了奏報。坐在廡房裏稍作休息時聽見王智敘說了這番原委,他先是深深一嘆,轉而問:“源瑢沒有去探望過吧?”
王智道:“沒有,三王爺想必也已得到消息,但面上還是裝作不知情,未見有何動向。”
源瑢根本無需“得到消息”,而是早在排演這出戲的時候就早該猜知會是這樣的結果了。這一回,是連母後也做了他的棄子啊!
皇帝這一年來縮減了除慈清宮外的所有用度,那幾位太上皇妃不但被限制了行動,受著太上皇的冷落,還因他的“克扣”,日子過得遠不如從前寬裕舒適,自然都對他有著怨責,被人一鼓動,一利誘,也就站出來對他出手了。說到底這些女人為的只是能吃好穿好而已。
皇帝真覺得沒話可說,原來還沒想到,源瑢安排的先頭部隊竟是這群姨娘們,這簡直就是鬧劇一場,鬧出的動靜這麽大,要是把皇家的臉丟到外廷上去,又對他能有多大好處?
今日是立春,京城卻還尋不到一絲半縷的春日氣息。薄陰的天氣又濕又冷,仿若整個天地都是渾然一片令人不喜的淺灰色。
去慈清宮看望母後,他刻意讓人繞了路,沒去驚動思善門內的女人們。他知道皇後這兩天也是忙得連軸轉,想必太後被太妃們擠兌病倒的時候,她根本不在跟前,也就不好出言相幫,不過就她那種懦弱性子,幫也幫不上大忙,要是換了綺雯還差不多。
可惜綺雯現在的身份依舊是個從七品宮女,現下連陪著墻裏那些內外命婦伏地哭靈的資格都沒,倒也正好落得輕松——哭靈可是個身心煎熬的辛苦活。
乘坐肩輿行在夾道裏,皇帝思及此事隱隱覺得好笑,讓綺雯去幫母後吵架?這種情景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出現。
太後的身體沒有大礙,其實就是身心疲憊,又動了氣,一時撐不住了而已。在慈清宮前殿東梢間的炕上迷了一覺,精神就恢覆了些。
睜開眼時陡然見到一身重孝的皇帝坐在炕邊望著她,倒把太後唬了一跳。
也不知從何年何月開始,見到兒子那張冷毅漠然的臉後,她的第一反應都是恐懼,就好像兒子是個討債鬼,一見他上門自己就麻煩臨頭了似的。
皇帝未發一言,取過旁邊一個絲絨靠墊放到她身旁,又提了煨在熏籠上的銅壺下來為炕桌上的茶壺添了少許熱水,斟好一杯茶,捏著茶杯試了試溫度,才將其推至母親跟前。
太後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內閃了閃,竭力忍耐,才終於沒有哭出來。她坐起身端茶飲了一口,張了張嘴,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很多話她都很想問,她想問“源瑢的籌謀你都知道麽?知道多少?可有對策?”,甚至是“若有難處,可有我能幫得上你的地方?”
可這些話她又如何能問得出口?這已經不僅限於是否情願認錯的範疇,二十多年的母子之情無可抹殺,她即使看清了源瑢的做派,明白了自己該持的立場,也還是真心不想去對付源瑢,不想看其落個淒慘結果的啊。
她真盼著自己幹脆睡死過去醒不過來,好逃避開這個必須在兩個兒子之間選擇其一、將另一個置於死地的可怕境地。
“您別想太多了,保重身體才最要緊。”他簡簡單單地做了這一句話的安撫,就要起身告退了。
而臨到此時都還不願麻煩母親,非但不出一言抱怨,連一個字的求助都不流露,這才是他至孝的表現。
“你……到底……”太後欠了欠身,無比艱澀地吐出這三個字,還是問不下去。
他回眸望來,目光透出暖意,似是欣慰於見到母親流露出的這份關切,隨後並起雙手,朝她端正施了一禮:“母後保重,兒子先行告退。”
太後緊緊望著他的背影離去,雖半晌沒有動彈,心神卻都追著他走了,就好像這一回見他走了,就沒機會再見了似的。
皇帝出得慈清宮正殿,在濕冷的空氣中呼出一口白色蒸汽,回首望了一眼,心裏卻是一派輕松。
只有他自己最清楚,這看似毫無意義的一次會面,實則對自己意義重大,也可以說,對大燕朝的未來都意義重大。
皇帝朝周圍游目望去,宮殿各處懸掛白幡,檐下燈籠罩著白紗,過往下人均著白衣。
時至今日,在這一片白茫茫的摯陽宮裏,無論前廷後廷,人們皆在觀望之中惶然等待。而真正知悉他心中打算的,僅有那一個人。
想象不出她正在做些什麽,侍寢的事已然傳遍後宮,現今沒人會再拿她當宮女差遣,但因沒有名分,也無需她去盡嬪妃的義務,大概她現在只是在某處閑呆著,也在呆呆推想他在做些什麽。
皇帝不自覺地勾了勾唇角。父親去世的第二天,母親又剛剛心力交瘁地病倒,這當口他實在不宜露出什麽愉快的情緒在臉上。只是一想到她,心底便有愉悅不自覺地延展開來,仿若臨風而放的朝顏花……
皇極殿中的哭靈聲比乾元宮低沈了許多,有內侍不著痕跡地溜著邊沿繞過跪在堂前的朝臣們,來到守在靈牌跟前的潭王身邊,對其耳語了幾句。待潭王點頭過後,內侍就卻行離開。
跪在朝臣第二排上的粟仟英對這情景冷眼旁觀,揣測不出三王爺又在做著什麽布局,心下難免又是一陣焦慮。
潭王依舊垂著目光,面上不露喜怒。慈清宮裏那寥寥幾句母子對話被一字不漏地轉述給他,聽起來並沒什麽異樣。
事態看起來沒有一絲一毫偏離預想,處處都很順利。不過若說異樣,也正是這順利有些過了頭,順得超乎想象。
他想要二哥等父皇一死就立即處置喬安國,二哥便照辦了,他想要二哥一聽見有人替喬安國求情就翻臉降罪,二哥也照辦了,二哥未免太聽話了些,簡直就是乖乖順著他劃的道兒走,巴巴地把他想要扣過去的不孝罪名主動攬到自己頭上。
這未免太過奇怪。難道二哥真就是個表裏如一的楞頭青?
潭王真是拿不準這位二哥的性子,可思來想去,又著實挑不出自己這策略上的漏洞。似乎除了相信二哥就是一個沖動冒進、不計後果的庸人之外,找不出別的解釋。
一塵不染的金磚地面光亮如鏡,潭王垂著目光思量一陣,默默安撫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也只好走下去了。
至少表面看來,自己還是很有勝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禛順皇帝白至臻是大燕朝二百八十多年來頭一位太上皇,本朝從未有過給遜帝辦喪儀的先例,而在古代人活著就談論身後事向來都是大忌,太上皇雖已纏綿病榻兩年之久,各方人士早都知道他命不久長,也不可能有人趁他還活著的時候就公開商議他死後的喪儀怎麽辦。
是以等太上皇真的過世了,禮部難免有點抓瞎,不知這喪儀該按什麽規格操辦。辦得太過隆重未免顯得對現任皇帝不敬,辦得稍顯簡慢又怕帶累了現任皇帝的孝道。
“一切依照皇帝大行規格操辦,不得有半點簡慢。”皇帝陛下倒是十分爽快,沒等聽完禮部尚書的支吾措辭,就明確給出指示。
新晉禮部尚書不免對皇帝的至孝稱道歌頌了一番。
依照皇帝大行規格,其實也只是說著容易。依照本朝舊歷,皇帝駕崩,需由內閣首輔為之草擬遺詔,這是皇帝晏駕之後即刻就要走的一個重要步驟,然後就是嗣皇帝的登基大典,後妃的冊封等等儀式,這些放到現在來看,顯然都是要變更的了。禮部以及一系列相關衙門難免還是好一陣忙碌。
不過在現階段,這些都還只是小事。
朝臣們無論品秩高低,資質優劣,立場如何,無一例外都明白太上皇的過世將會是個分水嶺,這樁大事發生過後,緊接著就將是今上與三王爺的終極對決。到時鹿死誰手,誰也沒有定論。是以聽聞了太上皇喪訊之時起,眾朝臣便都紛紛提起了心。
古往今來儲位之爭屢見不鮮,後果影響可大可小,難以預料。相比那些早已站好了隊、已暗中得主子分派了任務的朝臣,騎墻觀望的人們在這種境況下反而更加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對即將到來的風波是既盼也怕。
而事實上即便是外人眼中立場鮮明的人,也並非個個都對內情知之甚詳。
“邱兄可否明示,今上究竟做何打算?難道時至今日,粟某之忠心尚不能得今上信任?”吏部尚書粟仟英身為文臣當中最受今上信任之人,眼看著太上皇過世已然數日過去,潭黨成員蠢蠢欲動,似在積極備戰,而自己卻只通過邱昱得到了今上只言片語類似“不要輕舉妄動”的簡單指示,自是心下焦急,趁著進宮哭靈中途來到朝房休息的當口,便拉著邱昱詢問。
邱昱搖頭道:“粟兄且稍安勿躁,今上對我一樣除了加強警戒、處處留心之外再無指示。我一樣不知他作何打算,但今上絕非莽撞之人,想必是心裏已有了成算。咱們且安心待命即是。”
他說話間一派坦蕩磊落,顯見並沒故弄玄虛,粟仟英心知他比自己更得今上信重,聽他也這般說就無話可問了,心卻半點也未放下。
對方潭黨成員這幾日頻繁往來,甚至有了從暗到明、不再懼怕為人所知的架勢,竟似十拿九穩,志在必得。今上有何打算,卻連他們心腹都不知會,難道竟是想以一人之力與對方幾十人甚至更多人去對戰?
今上是深藏不露之人,對臣下都保持著距離,其秉性智謀究竟如何,他們沒人能拿得準。從之前的一年多以來與潭黨的拉鋸爭鬥來看,今上怕是聰敏有餘,狡詐不足,作風大多偏向光明磊落,甚至時不時便有魯莽冒進之嫌,這樣的人還想以一人之力對付整個潭黨集團?
當然,一個魯莽冒進的人會有這種想法是好想象的,但那樣又怎可能有著勝算?粟大人實在愁得不行。
其實早在太上皇喪訊公布當日,眾臣躬換上孝服齊聚皇極殿奔喪之時,就已經出過一次變故。
因今上聽聞太上皇喪訊後立即下令緝拿了喬安國並準備處以磔刑,當時身為兵科給事中的吳崇勳就在皇極殿上進言勸道:“喬安國畢竟為先帝信重之人,先帝在天有靈,一定不忍看見自己前腳剛走,昔日大伴便慘遭極刑,望聖上看在先帝屍骨未寒的份上,為其故人暫留一條生路。”
皇帝一身斬衰重孝,血色淡淡的臉上陰沈似水,比平素更顯威嚴逼人,冷冷回覆:“喬安國罪行累累,罄竹難書,其中一條重罪便是結黨營私,把持朝綱。吳卿家如此傾力為他進言,可見昔日與他交情匪淺,必是其朋黨之一。來人,將吳崇勳即刻收押,送詔獄刑訊,府邸查封,家眷暫時羈留府中聽候訊問!”
當時皇極殿上滿朝文武官員齊聚,聽聞此言全場皆驚。
本朝皇帝處置朝臣一向謹慎,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綱常到了本朝早已淡化得多了,即便雷厲風行如皇帝這般,要降罪朝臣也需要經過一系列審查核實的步驟,從來不會是一句話就擼進詔獄這麽簡單。
而今皇帝竟然只因吳崇勳為喬安國求了一句情,而且還只是請求暫緩處置而已,就將其一擼到底,直接緝拿下獄,這可是十分極端又反常的舉動。
幾名臣子立時進言求情,皇帝也未加理睬,還毫不隱晦地放言:“朕正有意追查喬安國黨羽,再有出言求情者,一概作閹黨論罪!”
這一下連粟仟英為首的保皇一黨都忍不住惴惴琢磨:今上這是怎麽了?處置喬安國本來是我方占理的事,遇人求情想要反駁,大可以搬出喬安國進獻丹藥導致先帝崩逝這一最強有力的說辭,而這般淩厲下手,倒像是不屑於與之講理。
吳崇勳那番話其實有其道理,先帝剛剛辭世就處置其近身大伴,再怎樣順應民意也有不孝不敬之嫌。如今正是潭王一黨伺機而動的關鍵時刻,最該處處謹慎小心,不露鋒芒才是,緝拿喬安國也就罷了,還要對朝臣如此手段淩厲,不是明擺著授人以柄麽?
看起來這越來越像是一場穩敗不勝的仗,保皇一族都是憂心忡忡,也不排除其中有人已經萌生怯意,有心倒戈。而被眾人質疑的皇帝陛下卻看起來對此毫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
往昔的大行皇帝都會在乾元宮停靈,如今好在皇帝也不住在乾元宮,此事便宜處置。
其實為多數前廷朝臣們知之不詳的是,在第二天的頭上,後廷又出了一樁變故。
太上皇後與太上皇之間的情意雖比不得皇帝與綺雯,卻也算得上伉儷情深,這從太上皇一共留下三個兒女,其中兩個都是太上皇後所生便可見一斑。
也正因情意使然,太上皇遜位避居慈清宮後,就僅留了太上皇後一人在身邊,將其餘九名妃嬪都遷去了摯陽宮以東的禦苑居住,之後的一年多除了重大節慶之外,都沒與這些嬪妃見過面。幾乎等於是讓那九位娘娘提前體驗上了守寡生活。
太上皇晏駕當日一切都著手倉促,竟都沒人想起禦苑裏的九位嬪妃,讓她們棲棲遑遑地幹等了一整天,次日才有人安排了她們受封太妃並過來乾元宮哭靈。
太上皇後,也就是剛剛受封的皇太後,雖對丈夫去世早有預料,也還是難免悲苦郁結,整日病懨懨的毫無精神,將將還沒病倒,支撐著身體守靈哭靈,未成想那九位剛受封太妃的姐妹竟還亟不可待地來找事兒了。
“臣妾知道您這一年多來受苦了,時時盼著能有機會到您跟前侍奉,卻無奈為人作梗,一直未能成行。想不到您就這麽去了。早知如此,臣妾縱是拼上性命,也要趕來親手伺候您,又何至於讓您受了這許久的慢待,走得如此冷清,如此冤枉啊!”
“你在胡說些什麽!”太後難以置信地睜大紅腫的雙目,厲聲叱問。
自從今日一早招了這九名太妃過來,就聽見她們哭靈之間句句意有所指,似是在旁敲側擊地指責她與今上母子聯手怠慢太上皇,甚至是直接導致太上皇被延誤了病情至死。
太後本來腦子昏沈,還懷疑是自己多心了,等聽到徐莊太妃這番再明白不過的哭訴,她才確定下來,忍不住出言叱責。
一旁的程嫻太妃輕攙著太後手臂勸道:“姐姐您切莫介懷,徐姐姐也是傷心先帝爺過世,一時倉皇才口無遮攔。畢竟我們姐妹這一年來統共只見過先帝爺一兩面,再怎麽憂心其病情也使不上力,難免心中悲苦。”
這還不是一樣在指責有能力常伴太上皇左右的人大有疏忽嫌疑?
不等太後說話,又一太妃勸解道:“我等都知道太後娘娘一人照顧先帝爺也是左支右拙,聽聞今上近期愈發縮減宮廷用度,娘娘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怎麽想要盡心盡力,也是無能為力。眾所周知先帝爺常年與今上父子不睦,我等也有目共睹,今上如此回報,其實也毫不稀奇。”
太後滿心訝然,睜大了紅腫的雙目:“你說的什麽話?源琛可從未克扣過慈清宮的份例……”
“喲!”又上來一個太妃截住了她的話頭,陰陽怪氣道,“我奉勸姐姐,姐姐與今上雖是親生母子,想要為其開脫也要慎言才好。今上縱為一國之君,做出這等有違孝道之事,到哪兒都是講不出理去的。大燕素以孝道治天下,君王不孝便是失德,這事兒……端得是可大可小呢!”
這一回竟還用上威脅了。太後著實被驚了個張口結舌,這難道也是源瑢布的局,目標又是針對源琛那皇位的?
耳邊一片女人們嘰嘰喳喳地怨憤議論,一邊倒地指責皇帝慢待生父,致使先帝過世,如何地大逆不道。
太後本就心力交瘁,堪堪撐著一口氣才勉強留在這裏盡著責任,聽了這些強詞奪理又無事生非的鬼話,一時急怒攻心,恨不得大罵出口,卻完全沒了力氣……
隔著一道思善門,裏面是女眷守靈哭靈的場所,外面則是皇帝帶領一眾勳貴朝臣守靈哭靈的地帶。這樣的全天候哭靈一直要持續三天,三天後變為每日早晚各哭一回。
事發後沒多久,皇帝就聽見了奏報。坐在廡房裏稍作休息時聽見王智敘說了這番原委,他先是深深一嘆,轉而問:“源瑢沒有去探望過吧?”
王智道:“沒有,三王爺想必也已得到消息,但面上還是裝作不知情,未見有何動向。”
源瑢根本無需“得到消息”,而是早在排演這出戲的時候就早該猜知會是這樣的結果了。這一回,是連母後也做了他的棄子啊!
皇帝這一年來縮減了除慈清宮外的所有用度,那幾位太上皇妃不但被限制了行動,受著太上皇的冷落,還因他的“克扣”,日子過得遠不如從前寬裕舒適,自然都對他有著怨責,被人一鼓動,一利誘,也就站出來對他出手了。說到底這些女人為的只是能吃好穿好而已。
皇帝真覺得沒話可說,原來還沒想到,源瑢安排的先頭部隊竟是這群姨娘們,這簡直就是鬧劇一場,鬧出的動靜這麽大,要是把皇家的臉丟到外廷上去,又對他能有多大好處?
今日是立春,京城卻還尋不到一絲半縷的春日氣息。薄陰的天氣又濕又冷,仿若整個天地都是渾然一片令人不喜的淺灰色。
去慈清宮看望母後,他刻意讓人繞了路,沒去驚動思善門內的女人們。他知道皇後這兩天也是忙得連軸轉,想必太後被太妃們擠兌病倒的時候,她根本不在跟前,也就不好出言相幫,不過就她那種懦弱性子,幫也幫不上大忙,要是換了綺雯還差不多。
可惜綺雯現在的身份依舊是個從七品宮女,現下連陪著墻裏那些內外命婦伏地哭靈的資格都沒,倒也正好落得輕松——哭靈可是個身心煎熬的辛苦活。
乘坐肩輿行在夾道裏,皇帝思及此事隱隱覺得好笑,讓綺雯去幫母後吵架?這種情景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出現。
太後的身體沒有大礙,其實就是身心疲憊,又動了氣,一時撐不住了而已。在慈清宮前殿東梢間的炕上迷了一覺,精神就恢覆了些。
睜開眼時陡然見到一身重孝的皇帝坐在炕邊望著她,倒把太後唬了一跳。
也不知從何年何月開始,見到兒子那張冷毅漠然的臉後,她的第一反應都是恐懼,就好像兒子是個討債鬼,一見他上門自己就麻煩臨頭了似的。
皇帝未發一言,取過旁邊一個絲絨靠墊放到她身旁,又提了煨在熏籠上的銅壺下來為炕桌上的茶壺添了少許熱水,斟好一杯茶,捏著茶杯試了試溫度,才將其推至母親跟前。
太後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內閃了閃,竭力忍耐,才終於沒有哭出來。她坐起身端茶飲了一口,張了張嘴,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很多話她都很想問,她想問“源瑢的籌謀你都知道麽?知道多少?可有對策?”,甚至是“若有難處,可有我能幫得上你的地方?”
可這些話她又如何能問得出口?這已經不僅限於是否情願認錯的範疇,二十多年的母子之情無可抹殺,她即使看清了源瑢的做派,明白了自己該持的立場,也還是真心不想去對付源瑢,不想看其落個淒慘結果的啊。
她真盼著自己幹脆睡死過去醒不過來,好逃避開這個必須在兩個兒子之間選擇其一、將另一個置於死地的可怕境地。
“您別想太多了,保重身體才最要緊。”他簡簡單單地做了這一句話的安撫,就要起身告退了。
而臨到此時都還不願麻煩母親,非但不出一言抱怨,連一個字的求助都不流露,這才是他至孝的表現。
“你……到底……”太後欠了欠身,無比艱澀地吐出這三個字,還是問不下去。
他回眸望來,目光透出暖意,似是欣慰於見到母親流露出的這份關切,隨後並起雙手,朝她端正施了一禮:“母後保重,兒子先行告退。”
太後緊緊望著他的背影離去,雖半晌沒有動彈,心神卻都追著他走了,就好像這一回見他走了,就沒機會再見了似的。
皇帝出得慈清宮正殿,在濕冷的空氣中呼出一口白色蒸汽,回首望了一眼,心裏卻是一派輕松。
只有他自己最清楚,這看似毫無意義的一次會面,實則對自己意義重大,也可以說,對大燕朝的未來都意義重大。
皇帝朝周圍游目望去,宮殿各處懸掛白幡,檐下燈籠罩著白紗,過往下人均著白衣。
時至今日,在這一片白茫茫的摯陽宮裏,無論前廷後廷,人們皆在觀望之中惶然等待。而真正知悉他心中打算的,僅有那一個人。
想象不出她正在做些什麽,侍寢的事已然傳遍後宮,現今沒人會再拿她當宮女差遣,但因沒有名分,也無需她去盡嬪妃的義務,大概她現在只是在某處閑呆著,也在呆呆推想他在做些什麽。
皇帝不自覺地勾了勾唇角。父親去世的第二天,母親又剛剛心力交瘁地病倒,這當口他實在不宜露出什麽愉快的情緒在臉上。只是一想到她,心底便有愉悅不自覺地延展開來,仿若臨風而放的朝顏花……
皇極殿中的哭靈聲比乾元宮低沈了許多,有內侍不著痕跡地溜著邊沿繞過跪在堂前的朝臣們,來到守在靈牌跟前的潭王身邊,對其耳語了幾句。待潭王點頭過後,內侍就卻行離開。
跪在朝臣第二排上的粟仟英對這情景冷眼旁觀,揣測不出三王爺又在做著什麽布局,心下難免又是一陣焦慮。
潭王依舊垂著目光,面上不露喜怒。慈清宮裏那寥寥幾句母子對話被一字不漏地轉述給他,聽起來並沒什麽異樣。
事態看起來沒有一絲一毫偏離預想,處處都很順利。不過若說異樣,也正是這順利有些過了頭,順得超乎想象。
他想要二哥等父皇一死就立即處置喬安國,二哥便照辦了,他想要二哥一聽見有人替喬安國求情就翻臉降罪,二哥也照辦了,二哥未免太聽話了些,簡直就是乖乖順著他劃的道兒走,巴巴地把他想要扣過去的不孝罪名主動攬到自己頭上。
這未免太過奇怪。難道二哥真就是個表裏如一的楞頭青?
潭王真是拿不準這位二哥的性子,可思來想去,又著實挑不出自己這策略上的漏洞。似乎除了相信二哥就是一個沖動冒進、不計後果的庸人之外,找不出別的解釋。
一塵不染的金磚地面光亮如鏡,潭王垂著目光思量一陣,默默安撫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也只好走下去了。
至少表面看來,自己還是很有勝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