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番外之天行常健,地勢恒坤 (1)
關燈
小
中
大
金鰲玉蝀橋西側、欞星門迤北的羊房夾道內,是西宮的安樂堂。因皇城北安門內也有一安樂堂,位處宮外,兩廂有內外之別,故此稱西內的安樂堂為內安樂堂。
內安樂堂的劉掌司是個略有些駝背的老內監,平素事務不算忙碌,因為此間有二三十個總事的,分攤下來倒也清閑。但自從數年前紀女史稱疾避居此處後,他與其他掌司的職責便悄然發生了變化。
如今後宮裏面萬貴妃專寵而妒,自其所生皇長子夭折後,因已近不惑難以再受孕,便越發妒橫偏執,後宮有娠者皆被其暗令人墮胎,五年前柏賢妃僥幸生下悼恭太子,都已被立為太子了,結果後來亦為其所害。這些幾乎是宮裏頭公開的秘密,萬歲對此也並非全無所知,但因著對萬貴妃的偏私,始終只作不聞。
劉掌司長嘆一息,端著熬好的藥進了院角一間晻霭的小屋。
紀女史當初偶因萬歲臨幸而孕珠,但宮裏誰人不知懷了龍種也留不住,紀女史惶遽無奈之下只好稱疾避居於此,庶幾躲過萬貴妃的戕害,平安生產。後萬幸順利誕下小皇子,眾人俱松了口氣,合力瞞住了。但小皇子降世後,卻是缺衣少食,連母乳都難喝上——紀女史平日裏也吃不上什麽好的,沒多少奶水,又不能時常來看望小皇子。
大夥兒沒奈何,只得常常將米搗碎了,熬些細軟易食的米糊糊,摻點蜂蜜進去,將就著哺餵。紀女史不在的時候,眾人便輪流照看。可小皇子實在太小,總這麽湊合著不是辦法,大家深以為憂,都擔心這個小皇子養不活。但他們都是卑微的奴婢,手裏都十分拮據,自顧尚且不暇,哪裏有餘錢拿出來補貼。後來幸而冷宮那邊的吳娘娘聞知此事後出手相幫,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小皇子的命是保住了,身體卻十分羸弱,極易生病。
劉掌司小心翼翼地把藥碗放到木桌上,瞧著眼前昏沈沈睡著的孩子,搖頭嘆氣。
怎麽能不弱呢,紀女史懷胎的時候就被強灌過一碗墮胎藥,幸得蒼天庇佑才沒將胎兒打掉。後來小皇子出生後又饑一頓飽一頓的,吳娘娘相援也只能保他不被餓死,畢竟她一個幽居冷宮多年的廢後,能力也有限,不能給小皇子調理身子。何況,不瞧瞧這待的是什麽地方。
這內安樂堂與北安門內的那個安樂堂功用差不多,但其實淒慘比之更甚。安樂堂是給宮內染病的內官、長隨、內使和小火預備的,送到那裏若是沒養好病死了,內官監給副棺木板兒,惜薪司給捆焚化柴,直接拉到凈樂堂焚化;若是醫治好了,倒還可回宮重新當差。而內安樂堂則是為宮裏或年老或有病亦或待罪的宮人們預備的,來這裏的,大多都是要等日久年深後發配到皇城外的浣衣局去等死的。
這就是個熬日子的地方,熬一天是一天。這裏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送進來,也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送出去,生老病死不斷上演。
這種地方待多了,好人也要悶出病來,何況是個四五歲的孩子呢。
劉掌司重重嘆息一下,輕聲喚醒了小床上的人。
小皇子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看見床邊的人,虛弱地喊了聲“伴伴”。劉掌司微笑著應了一聲,將小皇子扶起來,仔細餵了藥。
他正待退下,一轉身就瞧見有人走了進來。
“娘親!”剛剛躺下的小皇子看到來人,病懨懨的臉上現出興奮之色,歡喜地喚了一聲。
紀氏見兒子掙紮著要坐起來,趕忙緊走幾步上前按住他的手臂,輕聲連道:“快躺下。”又坐到床沿上,探了探他的額頭,微微蹙眉,“哥兒的燒還沒退。”
“我覺得已經好一些了。”小皇子仰起臉,朝母親笑了笑。
紀氏看著兒子憔悴的面色,知他不過是強打精神,不禁低嘆一聲,將他安置好,又細細掖了掖被角。
劉掌司走上來,笑道:“紀女史不必過憂,哥兒這是交秋受了些風寒,再將養幾日便好了。”
紀氏嘆口氣,對劉掌司道了句“辛苦”,正說著話,便見懷恩與張敏一前一後挑簾進來。
眾人簡單敘了禮,懷恩和張敏上前看了看小皇子的病況,笑著讓他好生休息,旋即轉頭示意紀氏出去說話。
“紀女史可想好了?”懷恩出去後便斂了笑意,肅容對紀氏道。
初秋的風已經帶了些肅殺蕭冷,吹在身上令人遍體生寒。紀氏垂眸沈默片刻後,道:“我想再與哥兒待半年。”
懷恩沈吟少頃,沈聲一嘆,道:“也罷,明年也可。屆時咱家與張公公找時機把哥兒這事透給萬歲。”
紀氏心裏重比千鈞,凜然點頭:“二位大恩,沒齒難忘。”
張敏笑道:“這是哪裏的話,分內事而已。”說著話,想起一些往事,笑容漸漸散了去。
當年萬貴妃聽聞紀氏腹中胎未墮掉,派他來溺死新落地的嬰兒。紀氏看到張敏前來時,只一瞬便明了了他的來意,當下護住懷中幼子,惶悚絕望,面無人色。張敏看著恬然安睡的嬰孩,忽然動了惻隱之心。
宮裏的悲悲慘慘已經夠多了,他又何必再增殺孽。何況萬歲爺子息單薄,眼下只一個柏賢妃生的小皇子,還不曉得能不能躲過萬貴妃的暗害,若是遭了毒手,那紀氏這孩子便是唯一的血脈了,他絕不能下殺手。
於是,他冒險幫紀氏藏起了這個孩子,回去稟告萬貴妃說紀氏未曾有孕。自此,他由一個被派來戮殺的屠夫,變成了一個堅定的保護者。
一保護就是四年。
其實不止是他,這裏的每一個人、甚至宮裏每一個知道這個秘密的人,都是保護者。宮裏私底下的消息傳得快,知道西內這邊藏了個小皇子的宮人內侍不在少數,但凡有一個奔著厚賞跑去跟萬貴妃告密,這事就兜不住了。
可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那麽做。
每一個知曉秘密的人似乎都保持著空前的默契,秘而不宣。
張敏攥了攥手。
他們都是給人為奴為婢的,他們卑賤,他們低微,他們看慣了宮裏的炎涼世情,但他們良知未泯。他們地位再低下,手連著手也總能做成一些事。
大家勠力同心之下,小皇子終於平安長大。但一直藏著也不是法子,況且小皇子如今虛齡五歲了,到了開蒙的年紀,總要正正經經讀書習字的。於是懷恩前陣子便同紀女史商量讓小皇子認祖歸宗的事。
張敏想起這個就直嘆氣。將來聖上與小皇子廝認了自然是好事,但這也必然牽動他們這些人的命運。萬貴妃第一個不會放過的就是紀氏,被瞞了四五年想來氣得不輕,這口惡氣必然會撒在紀氏身上,到時候紀氏的命保不保得住實在難說。
這紀女史是聰明人,個中利害自然清楚,如今說想再和小皇子待半年,不過是想再多看看兒子。
不過,他們這些人的命也是一同懸著的,尤其是他。紀女史深知他們擔著怎樣的風險,是以方才的言謝尤顯沈重。
但即使死又如何呢,如今柏賢妃的兒子也沒了,這孩子就是萬歲目前僅存的骨血。只要小皇子順利認父,他們雖死無憾。
晚間掌燈時分,吳氏帶了個褡褳來瞧小皇子。褡褳裏面是她給小皇子新做的一件小袍子。
“哥兒穿著還挺合身的,”吳氏眉目和藹,含笑看著眼前的小人兒,“那成,等我拿回去再把邊角修修,就給哥兒送來。眼瞧著就中秋了,我盡力在十五之前送來,到時候哥兒過節的時候就換上,好不好?”
小皇子仰起頭,睜著一雙大眼睛看著她,奶聲奶氣道:“吳娘娘不必那麽急。”
吳氏笑道:“哥兒不想穿新衣服?”
“嗯……不是,”他撓撓頭,看看自己身上這件剛換的新衣,又看看床上那件舊的,回頭看向吳氏,“我原來那身也沒破,還能繼續穿,另外還有一件替換的,所以不急。”
吳氏遽然沈默下來,須臾,噙笑看著小皇子:“哥兒不想要很多好看的新衣裳麽?”
“衣服夠穿不就好了,”他咧嘴笑笑,“而且,我也不想讓吳娘娘太辛苦呀。”他低了低頭,有些窘迫,“娘跟我說,我們已經麻煩吳娘娘很多了。”
吳氏抿了抿嘴,一時語塞。
她來幫紀氏母子,其實是出於私心。她出身不差,父親原本是羽林前衛指揮使,後來她被點為皇後,父親也提為都督同知。原本吳家也是風光無限,爭奈她當時年輕氣盛,見萬貴妃擅寵驕橫,心中氣不過,便挑了她的錯杖責了一通。吳氏本以為自己與萬歲好歹新婚燕爾,且又是中宮之主,萬貞兒再得寵也不過是個貴妃,萬歲不會把她怎樣。沒成想萬歲聞知此事後怒不可遏,竟以“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為由,下詔廢了她的後位,全無轉圜餘地。
她不過當了一個多月的皇後,就被廢了,如同棄履。她父親也被牽累,下獄戍邊。
吳氏譏誚地笑了笑。
她這一跤摔得太慘重,毀了自己,也害了父親。她當年才十幾歲,如今十年蹉跎,韶華空付,回頭去看,只覺悔恨交加。她太不了解萬歲,也太高看自己。這十年裏,她幽居冷宮,嘗盡了人情冷暖,歷盡了世態滄桑。然而這些都還不到頭,除非她死,不然永無解脫。但總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她幾度欲自裁,又幾度放棄。
她還很年輕啊,不想就這麽了斷。何況該死的是萬貞兒,她還沒看到萬貞兒死,怎麽甘心自戕呢。
原本她以為自己一輩子就這麽完了,真的要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熬到死。直到四年前,她知道了紀氏藏子於安樂堂的事情。她聽聞紀氏母子的狀況後,心中激蕩不已。
紀氏沒能力養活兒子,她可以施以援手。她縱然再落魄,也好歹還有些家底,供養一個孩子吃穿不成問題。雪中送炭最暖人心,紀氏母子一定會記得她這份恩情。而以萬貞兒的性子,這後宮裏怕是不會再有孩子出世。那麽,這個孩子一旦顯於眾前,便很可能被立為太子。他日若他登基,或可將她移出冷宮。
她翻身的所有希望,都系在這個孩子身上了。
不過她這幾年盡心盡力的照拂,也並非全是為了施恩。她早就跟這孩子處出了感情,將他視若己出。她這輩子都不可能會有自己的孩子,於是將所有的母愛都傾註在了這孩子身上。
吳氏哀嘆間,又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她父親當初為她所牽累,被發配去戍邊,如今也不知是生是死。
“吳娘娘怎麽不說話,”小皇子拉了拉她的衣袖,目光略帶忐忑,小聲道,“是不是我說錯話了?”
吳氏瞧著眼前瘦瘦小小的孩子,心裏酸澀更甚,忽然紅了眼圈。
本是金尊玉貴的皇子,卻要窩在這裏受這份罪,這是造的什麽冤孽!
吳氏偏頭抹了幾把淚,也分不清自己這是在哭哥兒還是在哭她自己。她將袍子重新收好,又摸了摸他的額頭,細細交代他些養病的瑣碎事,這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人定時的內安樂堂越發闃靜,只有秋蟲寥落的低鳴在沈沈黑夜裏無力地響。屋內小床上的人睡醒了一覺,暫且沒了困意,便支著身子慢慢坐了起來。
他圍著被子發了會兒呆,瞥眼間發現地上灑了些薄霜似的月光。他歪了歪頭,想起娘親前些日子教他的那首《水調歌頭》。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這裏沒有朱閣和綺戶,他也不知道朱閣和綺戶長什麽樣子。不過他如今確實睡不著,或許也算是應了最後一句。
娘親懂得很多,時不時會教他認幾個字背幾首詩詞,他記性好,學得很快。可娘親每每看著他時,眸中都藏著化不開的憂慮——他雖則年紀小,但心思十分細膩,對情緒的體察非常敏銳。
娘親在擔憂什麽呢?擔心壞人來抓他麽?
不過,娘親和伴伴們都害怕的壞人到底是誰呢?
今日戴先生和張伴伴好像不止是來看他的,他們似乎是來和娘親商量事情的。會不會是在商量去找爹爹的事的?
他思及此,突然有些興奮。
雖然他們都不告訴他爹爹到底是誰,但他覺得他的爹爹應該是個很厲害的大人物,等找到爹爹,他就不用害怕那個傳說中的壞人來抓他了。
娘親他們都認為他過得苦,其實他覺得不然。這裏每一個人都待他很好,吳娘娘和張伴伴他們也經常來看他,娘親也會抽空來探視。有很多疼他的人,怎麽會苦呢?
不過餓肚子和沒人說話的時候,倒是有些難熬。畢竟他們似乎都很忙,有時候也顧不上他。
他低下頭,沮喪地扁扁嘴。不一時,又覺得頭暈身楚,便重新撐著小胳膊原樣躺了回去。
他又發燒了,這已經不知道是這一年裏的第幾回了。好像自他記事開始,他就在不斷生病。他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這樣,他討厭生病,生病太難過了,還要喝苦藥汁子。
他平躺好,難受地按了按發燙的額頭,迷糊了一會兒,又想起了什麽,小手探入領口,掏出了一塊瑩透溫潤的玉佩。
娘親說這塊玉是他外祖母留給她的,玉石通靈又養人,讓他一定仔細戴著,還說會保他平平安安。
那能不能保他不生病呢?
他嘴唇微抿,手裏握著玉石,朦朦朧朧地睡了過去。
中秋節那天,眾人似乎格外忙碌,獨留他一人在院中。他蹲在樹下蟻垤旁托腮看了會兒,覺得無趣,又怕弄臟了吳娘娘做的新衣裳,便回了屋子。
後頭的事情,有點模糊。
他似乎聽到外面有動靜,出來看時,發現是個眼生的姐姐。
劉掌司他們不可能放壞人進來,況且哪有像她這樣一路彳亍一臉迷茫的壞人——她好像不認識路誒,不認識路還怎麽抓他?
想到這些,他放下戒心,邁步走了上去。這位姐姐好似認識他,瞧見他後大為驚詫,連問了他好些問題。他知道的都一一答了,她聽著聽著,面上神色變化莫測。他雖不明白她在想什麽,但覺得這樣在外頭說話似乎不大禮貌,便將她領進了屋。
她環視了這間逼仄的小屋,面上的笑漸漸斂了去。她方才在外面的時候仿佛是有意逗他,還扮兇嚇他,但她其實不知道,她扮得一點都不像。是善意是惡意他感受得很明白,大人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情緒大多藏在眼睛裏。而他覺得她眼眸裏仿似蘊藉著一份柔軟的小心,不過他不知道個中緣由。
起先在外面時,她還能與他說說笑笑的,眼下卻不知想到了什麽,似乎再輕松不起來。她問了他些衣食起居的問題,又瞧著他認真地扳著指頭給她數他有幾個伴伴,忽然扶額嘆氣,自言自語道:“怎麽感覺小時候有點傻呢。”
這種問題可得講清楚。他聞言側頭看她,一臉認真道:“我不傻。”他見她不以為然地笑笑,撓了撓頭,繼續解釋,“我真不傻,娘親他們教我的,我都能學會。”
她似乎想起了什麽,倒是來了興致:“他們都教你什麽?”
“娘親教我習字,蕭伴伴教我彈琴,戴先生教我明理,還說我身子太弱,給我找了個習武師父,還有……”
她沈吟著端量他一番,打斷道:“原來你對音律鐘之谙之,是蕭敬的功勞。”又小聲嘀咕一句,“音樂細胞果然要從小培養啊。”
他沒懂她的意思,正欲問,忽見她笑盈盈俯身對他道:“餓不餓?竈房在不在這裏?我給你做點吃的,嗯?我手藝特別好。”
他眨巴一下眼睛,訕訕道:“有點餓。不過廚房不在這邊,而且張伴伴他們說忙完了會帶好吃的來。”
她頓了一頓,蹲身與他平視,道:“你真的覺得這日子不苦麽?”
他睜著大眼睛覷她,老實地點了點頭。
她的目光在屋內簡陋的陳設上梭巡一圈,又瞧了瞧眼前幹幹瘦瘦的人,颯然淺笑道:“我告訴你,你將來會成為天底下最尊貴的人,臨禦四表,富有八荒。有穿不完的華服,享不盡的珍饈。天下人皆奉你為至尊,再無人敢欺你戕你。”
外間的天光投射進來,映得她一雙眼眸如含光春水,洌洌澄澄,如淌人心。
他低頭想了想,目露不解。
她見狀一拍腦門,道:“我忘了你還沒開始正經讀書,是不是沒聽懂意思?”
他搖頭道:“不是,我明白的。我只是在想,我要天下幹什麽?我現在只差一個爹爹。”
她聞言楞了楞,眼淚忽然便湧了上來。她連忙低頭揩了揩淚,又站起身背過臉去穩定了情緒,這才回身。她刻意岔開了話茬兒,同他說笑了會兒,見他似乎有些困倦,就讓他去睡中覺。
他的確乏了,讓她暫在屋內稍坐片刻,便先自上床睡下。可待他醒來,屋內已經沒了那位驀然出現的來客。他細細回想,腦中卻是一片混沌。他望了望窗外的婆娑樹影,茫然又困惑。
他方才好像做了個夢,一個模糊卻真實的夢。
然而他越去想那個夢,就越模糊。最後索性晃了晃頭,不再探尋。
歲月無痕,光陰荏苒,半年時光匆匆而過,成化十一年的暮春已然謝盡。
自悼恭太子薨後,宮中已再無後妃生下龍嗣。成化帝朱見深感慨老將至而無子,卻意外聽聞懷恩與張敏說有一小皇子已潛養於內安樂堂五年。朱見深大喜過望,當即駕臨西內,遣使迎接小皇子。
紀氏默然望著一眾宮人內侍給兒子更衣。她面上似乎沈靜無波,但袖內的雙手卻早已攥得青筋突起。
兒子收拾停當後,歡喜地跑過來拉住她,仰臉笑道:“娘親不跟我一起去麽?”
紀氏深吸口氣,低頭笑道:“哥兒先去。”
“那我讓爹爹把娘親也接去好不好?”
紀氏心底慟切翻攪上來,忽而俯身抱住兒子,壓抑不住地悲泣道:“哥兒先去吧。哥兒記得,穿著黃袍蓄著胡須的那個便是你父皇,他會保護你的。”
懷中小人有些迷惑,黃袍好理解,那胡須是什麽樣子的?伴伴們都沒有胡須,他從小到大也沒見過一個有胡須的人。
紀氏目送著兒子乘坐的小輿遠去,一時間百感交集。
她本是廣西瑤家土官的女兒,父慈母愛,衣食無憂。可韓雍平大藤峽之亂時,她與家人失散,又作為戰俘被擄了去,充入掖庭。後因她讀過書通曉文字,便授了內藏女史。
她哀過怨過,更思念下落未蔔的親人。但事已至此,不可挽回,她後來心境漸漸平覆,決定就這樣獨身一個平靜過活。然而聖上的偶然臨幸,卻將她推向了風口浪尖。
宮闈內的爭鬥傾軋她看了太多,她根本不想蹚渾水,卻偏偏被卷了進去。她仿徨而無力,但這幾年下來,她發覺自己內心更多的其實是感恩,感恩於上蒼將這個孩子賜予她。
哥兒的降生讓她嘗到了為人母的欣喜滿足。她與哥兒的日子雖過得清苦,但母子兩個相依為命倒也安和親睦,她真希望一輩子都這麽平平穩穩的。可她不能自私,哥兒不能一直這樣不見天日地活著。
她知道哥兒這一去,她怕是性命休矣,萬貴妃定然不會放過她。但她並不後悔,既是走出這一步,她便做好了準備。
用她的命來換兒子的未來,值得。
朱見深翹首等了許久,終於看到眾人將一個孩子簇擁至階下。
那孩子穿著緋色小袍,臉頰幹瘦,五官卻生得極為精致,一雙眼眸更是湛然純澈宛若墨色水玉。只是長披及地的胎發愈加顯得他身子單薄,緋色衣袍襯得他面容更見蒼白。
階下的孩子目光掃過在場的每個人,發現只有中間上首那個是穿著黃袍的。那個就是爹爹了吧?
他稍一猶豫,隨即邁腿跑上去撲到那人懷裏,脆生生喊了一聲“爹爹”。
朱見深一把將兒子抱到膝上,撫視良久,一時悲喜交加,感慨萬端,哽咽道:“確實是朕的兒子,像朕。”
坐在他膝上的小人好奇地打量他,忽然伸出小手扯了扯他的胡子,歪著頭道:“這個就是胡子麽?”
在場的宮人內侍皆是一驚。
朱見深卻沒惱,反而心中酸澀,摟緊兒子,落淚不已:“皇兒受苦了,爹爹帶你走。”
朱見深久無子嗣,心中終日惶惶,忽然得知自己竟在五年前就有了一子,著實驚喜。眼下又見兒子這般瘦弱,愧怍頓生,當即將兒子領回了乾清宮。隨後,又依兒子的意,將紀氏也接了出來。
同年五月十九,朱見深敕諭禮部,令其與翰林院商議皇子名。小皇子這一代是祐字輩,又依太-祖規定的五行相生取名法,朱見深名諱帶水,水生木,故此其實只需定一個含木的單字。禮部前後擬定數名,朱見深斟酌再三,最後選了“樘”字。
樘(g)者,柱也。國之擎天立柱,匡扶社稷也。
小皇子有了名字,成化帝也已答應秋涼後將其立為太子,紀氏母憑子貴入住長樂宮,似乎皆大歡喜。
但萬貴妃卻是氣個半死。
她當年滿以為紀氏未曾產子,沒成想竟被一群奴婢給騙了。她憤恨難平,氣得舊疾覆發、夜不能寐,誓要出這口惡氣。
她心中冷笑,紀氏你這賤人休要得意,有兒子傍身又如何?當年柏賢妃不也僥幸生了兒子,最後還不是被我暗裏使人弄死了。走著瞧,你和你兒子一個都跑不掉!
長樂宮裏花木蔥蘢,綠柳小荷形色可愛,怡人眼目。紀氏立在荷花池邊,眼望水中漣漪,微微出神。
她原本便生得清美殊麗,如今換上華服寶飾,越加光彩奕奕,令人移不開眼。朱見深久慣留情,早已經忘記了當年曾經臨幸過她,還是讓彤史查了根底才稍稍記起來一些。不過如今見她姿容這般出挑,她入住長樂宮後,他倒是來過好幾回。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她和樘兒的處境會好起來。她雖已在長樂宮待了一月有餘,但始終也沒名分。她對名分不甚在意,有了份位也是枉然,聖上雖風流,但萬貴妃才是聖上的心頭摯愛,她爭不過也不想爭。
她是擔心樘兒。
樘兒年紀太小,心性又單純,她自己是做好了死的準備,但一朝她身死,樘兒又當如何?如今唯望聖上能顧念父子之份,善待樘兒。
她正神思恍惚,忽聞身後傳來清脆的童聲。她回過身時,兒子已經跑到了她跟前。他拉住她的衣袖,仰起小臉,嗓音軟糯地問道:“娘親不高興?”
紀氏勉力壓下心事,溫柔低眉,輕輕摸了摸兒子的頭,笑道:“沒有,娘只是出來走走。”
“娘親騙人,”他撇撇嘴,“我都看出來了。難道娘還在害怕那個壞人?”
紀氏警惕地左右瞧了瞧,隨即俯身低聲道:“日後你要小心萬貴妃,也千萬記得莫與你父皇頂撞。還有,戴先生是個可以倚仗的人……”
“娘親為什麽要突然交代這麽多?”
紀氏笑得有些不自然:“娘怕日後忘了。”
祐樘看著自家娘親,疑惑道:“那個萬貴妃為什麽要害我們?我們又沒有得罪她。”
紀氏嘴唇緊抿,將兒子抱到懷裏,拍了拍他的脊背,輕聲道:“有些事情,樘兒將來自會明白。”她見兒子依偎在她懷裏不說話,不禁嘆息一聲,“娘若不在你身邊,你要學會保護自己。”
夏日清風拂煦而過,揚起池中芙蕖清新的淡香。
他安靜地趴在母親肩頭,過了好半晌,沮喪道:“我不要跟娘親分開。”
紀氏神情僵了僵。
他轉頭看向母親,明澈的眼神中帶著迷惑:“娘親為什麽要害怕萬貴妃,爹爹不會保護我們麽?”
紀氏苦笑連連,抱緊兒子,良久無言。
時光流轉無聲,天氣向炎,但紀氏心裏卻越來越冷。
萬貴妃來過一次長樂宮,耀武揚威,明諷暗嘲。她的態度十分明確,只要紀氏活著,小皇子就會步悼恭太子的後塵。
紀氏覺得諷刺,難道她死了,萬貞兒就會放過樘兒麽?
紀氏心裏越發不安,終於在朱見深一次駕幸長樂宮時,尋了機會,求朱見深能看在父子之份上,庇護樘兒。
朱見深起先覺得她這話沒頭沒腦,隨即再一想,倒是明白了幾分。
後宮裏這些事他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除非有誰敢欺負到他的貞兒頭上,否則他基本是不管。
他知曉貞兒痛恨紀氏,是以雖則心迷於紀氏的美貌,但也不敢常來長樂宮。不過紀氏的死活他其實也並不怎麽掛心,後宮裏這群女人裏,只有貞兒才是他真正放在心裏的人。貞兒與他是患難過來的,他當年落魄無依時,嘗盡人情冷暖,是貞兒不離不棄地陪伴他照顧他。其他後妃不過是在他登基後坐享富貴的,在他心裏根本無足輕重,連貞兒一個手指頭都及不上。
他對貌美的紀氏存了些憐惜,但卻不會因此護住紀氏。他護紀氏便是同貞兒作對,是以他選擇冷眼旁觀。後宮裏又不缺女人,紀氏死了就死了。
至於樘兒……
“樘哥兒是朕的兒子,朕自然會好好待他。”
紀氏知道朱見深這話是在避重就輕,遂挑明道:“萬娘娘對樘兒有成見,妾擔心萬娘娘會對樘兒不利,故而……”
朱見深忽地變了臉色,霍然起身,面色陰沈地盯著紀氏,道:“你這話是在暗指貞兒要謀害皇子麽!”
紀氏知道其實萬貞兒背後幹的那些事朱見深都清楚,眼下說出這等話不過是故作不知的維護,畢竟戕害皇嗣是大罪。眾人可以心知肚明,卻不可以說出來。
但事已至此,紀氏不得不把話說明。
她端端正正地朝著朱見深跪下,悲切痛陳道:“樘兒是陛下骨血,求陛下保他平安!妾賤命不足惜,但求樘兒能安穩長大。”
朱見深想想貞兒,又想想如今那唯一的兒子,心裏煩亂,轉身就走。
紀氏害怕朱見深會一去不回頭,思及自己目下境況,一時惶恐,也顧不得許多,當下急急膝行著去拉朱見深的袍角,哀哀乞求道:“樘兒尚年幼,求陛下顧憐相庇!妾來世願銜環結草報答陛下大恩!”
朱見深低頭望著泣如雨下的紀氏,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一把甩開她,快步走了出去。
紀氏眼望著朱見深遠去的背影,忽然像被抽光了所有氣力,頹然撲跌在地。她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但聖上卻不肯給她給個準話。然而她又安慰自己,樘兒到底是聖上的骨肉,縱然出於父子天性,想來聖上也不至於對樘兒的生死置之不理。
可是,悼恭太子呢?柏賢妃生的悼恭太子朱祐極,還不是養了不足三年便遭了萬貴妃的毒手。
紀氏悲苦萬狀,此刻只希望萬歲能看在社稷繼統的份上,保樘兒一命。
成化十一年六月二十八,天幕陰沈得似要傾壓下來。
練好了今日的字,又溫了會兒書,祐樘從書房出來,打算去尋母親。可他看到來往宮人行色匆忙,似乎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他心裏忽然慌得厲害,又正遇見一宮人忙忙來報說出事了,他不及聽完,便當即沒命似的一路跑往母親平日起居的偏殿。
他跑到殿門口時,瞧見裏面已經亂作一團。他累得喘不過氣,跌跌撞撞分開人叢沖進去。
他一眼便看到了歪倒在榻上的母親。母親臉色灰敗,雙目緊閉。
這樣的情狀,像極了他曾在安樂堂見過的那些被擡走的死人。
他嚇得面色一白,奔到榻邊拉住母親的手,驚慌地疊聲喚“娘親”。
紀氏一直撐著最後一口氣,如今聽到兒子的聲音,艱澀睜眼看過去,氣若游絲道:“樘兒記得娘親交代的話……”又似是想到了什麽,勉力拉住兒子的手,“樘兒若能承繼大統,定要做個治世賢主,如此方不負眾人的保育之恩。”
她說話間,已是出氣多進氣少。未幾,雙眼緊闔,氣絕而亡。
他石雕泥塑般的呆了須臾,旋即又想起什麽似的,緊緊拽著母親的手,顫聲喚了好幾回,可也再聽不到母親的應聲。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無措,他不知道要如何叫醒母親。炎炎暑日裏,他卻只覺寒氣砭骨,如墜冰窟。
太醫們趕到時,紀氏的屍體已經開始變冷。太醫們眼見這等光景,對著呆坐榻邊的小皇子道了幾句寬慰的話,便一個個退下了。
出去尋聖駕的宮人回來支支吾吾地稟告說,萬歲如今正和萬貴妃在宮後苑賞景,沒工夫過來。那宮人見小皇子聞言後全無反應,心裏打鼓,也惶惑不安地退了出去。
不知過了多久,榻邊坐著的人才動了一下。
祐樘面上淚痕幹涸,神情麻木。
他緩緩低頭,看了看自己衣緣上精致的刺繡滾邊,又回頭看了看身後空蕩蕩的大殿,繼而將目光調回母親身上。他拉住母親的手晃了晃,輕聲道:“娘親,我們回去好不好?這裏一點都不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內安樂堂的劉掌司是個略有些駝背的老內監,平素事務不算忙碌,因為此間有二三十個總事的,分攤下來倒也清閑。但自從數年前紀女史稱疾避居此處後,他與其他掌司的職責便悄然發生了變化。
如今後宮裏面萬貴妃專寵而妒,自其所生皇長子夭折後,因已近不惑難以再受孕,便越發妒橫偏執,後宮有娠者皆被其暗令人墮胎,五年前柏賢妃僥幸生下悼恭太子,都已被立為太子了,結果後來亦為其所害。這些幾乎是宮裏頭公開的秘密,萬歲對此也並非全無所知,但因著對萬貴妃的偏私,始終只作不聞。
劉掌司長嘆一息,端著熬好的藥進了院角一間晻霭的小屋。
紀女史當初偶因萬歲臨幸而孕珠,但宮裏誰人不知懷了龍種也留不住,紀女史惶遽無奈之下只好稱疾避居於此,庶幾躲過萬貴妃的戕害,平安生產。後萬幸順利誕下小皇子,眾人俱松了口氣,合力瞞住了。但小皇子降世後,卻是缺衣少食,連母乳都難喝上——紀女史平日裏也吃不上什麽好的,沒多少奶水,又不能時常來看望小皇子。
大夥兒沒奈何,只得常常將米搗碎了,熬些細軟易食的米糊糊,摻點蜂蜜進去,將就著哺餵。紀女史不在的時候,眾人便輪流照看。可小皇子實在太小,總這麽湊合著不是辦法,大家深以為憂,都擔心這個小皇子養不活。但他們都是卑微的奴婢,手裏都十分拮據,自顧尚且不暇,哪裏有餘錢拿出來補貼。後來幸而冷宮那邊的吳娘娘聞知此事後出手相幫,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小皇子的命是保住了,身體卻十分羸弱,極易生病。
劉掌司小心翼翼地把藥碗放到木桌上,瞧著眼前昏沈沈睡著的孩子,搖頭嘆氣。
怎麽能不弱呢,紀女史懷胎的時候就被強灌過一碗墮胎藥,幸得蒼天庇佑才沒將胎兒打掉。後來小皇子出生後又饑一頓飽一頓的,吳娘娘相援也只能保他不被餓死,畢竟她一個幽居冷宮多年的廢後,能力也有限,不能給小皇子調理身子。何況,不瞧瞧這待的是什麽地方。
這內安樂堂與北安門內的那個安樂堂功用差不多,但其實淒慘比之更甚。安樂堂是給宮內染病的內官、長隨、內使和小火預備的,送到那裏若是沒養好病死了,內官監給副棺木板兒,惜薪司給捆焚化柴,直接拉到凈樂堂焚化;若是醫治好了,倒還可回宮重新當差。而內安樂堂則是為宮裏或年老或有病亦或待罪的宮人們預備的,來這裏的,大多都是要等日久年深後發配到皇城外的浣衣局去等死的。
這就是個熬日子的地方,熬一天是一天。這裏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送進來,也幾乎每天都有人被送出去,生老病死不斷上演。
這種地方待多了,好人也要悶出病來,何況是個四五歲的孩子呢。
劉掌司重重嘆息一下,輕聲喚醒了小床上的人。
小皇子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看見床邊的人,虛弱地喊了聲“伴伴”。劉掌司微笑著應了一聲,將小皇子扶起來,仔細餵了藥。
他正待退下,一轉身就瞧見有人走了進來。
“娘親!”剛剛躺下的小皇子看到來人,病懨懨的臉上現出興奮之色,歡喜地喚了一聲。
紀氏見兒子掙紮著要坐起來,趕忙緊走幾步上前按住他的手臂,輕聲連道:“快躺下。”又坐到床沿上,探了探他的額頭,微微蹙眉,“哥兒的燒還沒退。”
“我覺得已經好一些了。”小皇子仰起臉,朝母親笑了笑。
紀氏看著兒子憔悴的面色,知他不過是強打精神,不禁低嘆一聲,將他安置好,又細細掖了掖被角。
劉掌司走上來,笑道:“紀女史不必過憂,哥兒這是交秋受了些風寒,再將養幾日便好了。”
紀氏嘆口氣,對劉掌司道了句“辛苦”,正說著話,便見懷恩與張敏一前一後挑簾進來。
眾人簡單敘了禮,懷恩和張敏上前看了看小皇子的病況,笑著讓他好生休息,旋即轉頭示意紀氏出去說話。
“紀女史可想好了?”懷恩出去後便斂了笑意,肅容對紀氏道。
初秋的風已經帶了些肅殺蕭冷,吹在身上令人遍體生寒。紀氏垂眸沈默片刻後,道:“我想再與哥兒待半年。”
懷恩沈吟少頃,沈聲一嘆,道:“也罷,明年也可。屆時咱家與張公公找時機把哥兒這事透給萬歲。”
紀氏心裏重比千鈞,凜然點頭:“二位大恩,沒齒難忘。”
張敏笑道:“這是哪裏的話,分內事而已。”說著話,想起一些往事,笑容漸漸散了去。
當年萬貴妃聽聞紀氏腹中胎未墮掉,派他來溺死新落地的嬰兒。紀氏看到張敏前來時,只一瞬便明了了他的來意,當下護住懷中幼子,惶悚絕望,面無人色。張敏看著恬然安睡的嬰孩,忽然動了惻隱之心。
宮裏的悲悲慘慘已經夠多了,他又何必再增殺孽。何況萬歲爺子息單薄,眼下只一個柏賢妃生的小皇子,還不曉得能不能躲過萬貴妃的暗害,若是遭了毒手,那紀氏這孩子便是唯一的血脈了,他絕不能下殺手。
於是,他冒險幫紀氏藏起了這個孩子,回去稟告萬貴妃說紀氏未曾有孕。自此,他由一個被派來戮殺的屠夫,變成了一個堅定的保護者。
一保護就是四年。
其實不止是他,這裏的每一個人、甚至宮裏每一個知道這個秘密的人,都是保護者。宮裏私底下的消息傳得快,知道西內這邊藏了個小皇子的宮人內侍不在少數,但凡有一個奔著厚賞跑去跟萬貴妃告密,這事就兜不住了。
可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那麽做。
每一個知曉秘密的人似乎都保持著空前的默契,秘而不宣。
張敏攥了攥手。
他們都是給人為奴為婢的,他們卑賤,他們低微,他們看慣了宮裏的炎涼世情,但他們良知未泯。他們地位再低下,手連著手也總能做成一些事。
大家勠力同心之下,小皇子終於平安長大。但一直藏著也不是法子,況且小皇子如今虛齡五歲了,到了開蒙的年紀,總要正正經經讀書習字的。於是懷恩前陣子便同紀女史商量讓小皇子認祖歸宗的事。
張敏想起這個就直嘆氣。將來聖上與小皇子廝認了自然是好事,但這也必然牽動他們這些人的命運。萬貴妃第一個不會放過的就是紀氏,被瞞了四五年想來氣得不輕,這口惡氣必然會撒在紀氏身上,到時候紀氏的命保不保得住實在難說。
這紀女史是聰明人,個中利害自然清楚,如今說想再和小皇子待半年,不過是想再多看看兒子。
不過,他們這些人的命也是一同懸著的,尤其是他。紀女史深知他們擔著怎樣的風險,是以方才的言謝尤顯沈重。
但即使死又如何呢,如今柏賢妃的兒子也沒了,這孩子就是萬歲目前僅存的骨血。只要小皇子順利認父,他們雖死無憾。
晚間掌燈時分,吳氏帶了個褡褳來瞧小皇子。褡褳裏面是她給小皇子新做的一件小袍子。
“哥兒穿著還挺合身的,”吳氏眉目和藹,含笑看著眼前的小人兒,“那成,等我拿回去再把邊角修修,就給哥兒送來。眼瞧著就中秋了,我盡力在十五之前送來,到時候哥兒過節的時候就換上,好不好?”
小皇子仰起頭,睜著一雙大眼睛看著她,奶聲奶氣道:“吳娘娘不必那麽急。”
吳氏笑道:“哥兒不想穿新衣服?”
“嗯……不是,”他撓撓頭,看看自己身上這件剛換的新衣,又看看床上那件舊的,回頭看向吳氏,“我原來那身也沒破,還能繼續穿,另外還有一件替換的,所以不急。”
吳氏遽然沈默下來,須臾,噙笑看著小皇子:“哥兒不想要很多好看的新衣裳麽?”
“衣服夠穿不就好了,”他咧嘴笑笑,“而且,我也不想讓吳娘娘太辛苦呀。”他低了低頭,有些窘迫,“娘跟我說,我們已經麻煩吳娘娘很多了。”
吳氏抿了抿嘴,一時語塞。
她來幫紀氏母子,其實是出於私心。她出身不差,父親原本是羽林前衛指揮使,後來她被點為皇後,父親也提為都督同知。原本吳家也是風光無限,爭奈她當時年輕氣盛,見萬貴妃擅寵驕橫,心中氣不過,便挑了她的錯杖責了一通。吳氏本以為自己與萬歲好歹新婚燕爾,且又是中宮之主,萬貞兒再得寵也不過是個貴妃,萬歲不會把她怎樣。沒成想萬歲聞知此事後怒不可遏,竟以“舉動輕佻,禮度率略,德不稱位”為由,下詔廢了她的後位,全無轉圜餘地。
她不過當了一個多月的皇後,就被廢了,如同棄履。她父親也被牽累,下獄戍邊。
吳氏譏誚地笑了笑。
她這一跤摔得太慘重,毀了自己,也害了父親。她當年才十幾歲,如今十年蹉跎,韶華空付,回頭去看,只覺悔恨交加。她太不了解萬歲,也太高看自己。這十年裏,她幽居冷宮,嘗盡了人情冷暖,歷盡了世態滄桑。然而這些都還不到頭,除非她死,不然永無解脫。但總是好死不如賴活著,她幾度欲自裁,又幾度放棄。
她還很年輕啊,不想就這麽了斷。何況該死的是萬貞兒,她還沒看到萬貞兒死,怎麽甘心自戕呢。
原本她以為自己一輩子就這麽完了,真的要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熬到死。直到四年前,她知道了紀氏藏子於安樂堂的事情。她聽聞紀氏母子的狀況後,心中激蕩不已。
紀氏沒能力養活兒子,她可以施以援手。她縱然再落魄,也好歹還有些家底,供養一個孩子吃穿不成問題。雪中送炭最暖人心,紀氏母子一定會記得她這份恩情。而以萬貞兒的性子,這後宮裏怕是不會再有孩子出世。那麽,這個孩子一旦顯於眾前,便很可能被立為太子。他日若他登基,或可將她移出冷宮。
她翻身的所有希望,都系在這個孩子身上了。
不過她這幾年盡心盡力的照拂,也並非全是為了施恩。她早就跟這孩子處出了感情,將他視若己出。她這輩子都不可能會有自己的孩子,於是將所有的母愛都傾註在了這孩子身上。
吳氏哀嘆間,又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她父親當初為她所牽累,被發配去戍邊,如今也不知是生是死。
“吳娘娘怎麽不說話,”小皇子拉了拉她的衣袖,目光略帶忐忑,小聲道,“是不是我說錯話了?”
吳氏瞧著眼前瘦瘦小小的孩子,心裏酸澀更甚,忽然紅了眼圈。
本是金尊玉貴的皇子,卻要窩在這裏受這份罪,這是造的什麽冤孽!
吳氏偏頭抹了幾把淚,也分不清自己這是在哭哥兒還是在哭她自己。她將袍子重新收好,又摸了摸他的額頭,細細交代他些養病的瑣碎事,這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人定時的內安樂堂越發闃靜,只有秋蟲寥落的低鳴在沈沈黑夜裏無力地響。屋內小床上的人睡醒了一覺,暫且沒了困意,便支著身子慢慢坐了起來。
他圍著被子發了會兒呆,瞥眼間發現地上灑了些薄霜似的月光。他歪了歪頭,想起娘親前些日子教他的那首《水調歌頭》。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這裏沒有朱閣和綺戶,他也不知道朱閣和綺戶長什麽樣子。不過他如今確實睡不著,或許也算是應了最後一句。
娘親懂得很多,時不時會教他認幾個字背幾首詩詞,他記性好,學得很快。可娘親每每看著他時,眸中都藏著化不開的憂慮——他雖則年紀小,但心思十分細膩,對情緒的體察非常敏銳。
娘親在擔憂什麽呢?擔心壞人來抓他麽?
不過,娘親和伴伴們都害怕的壞人到底是誰呢?
今日戴先生和張伴伴好像不止是來看他的,他們似乎是來和娘親商量事情的。會不會是在商量去找爹爹的事的?
他思及此,突然有些興奮。
雖然他們都不告訴他爹爹到底是誰,但他覺得他的爹爹應該是個很厲害的大人物,等找到爹爹,他就不用害怕那個傳說中的壞人來抓他了。
娘親他們都認為他過得苦,其實他覺得不然。這裏每一個人都待他很好,吳娘娘和張伴伴他們也經常來看他,娘親也會抽空來探視。有很多疼他的人,怎麽會苦呢?
不過餓肚子和沒人說話的時候,倒是有些難熬。畢竟他們似乎都很忙,有時候也顧不上他。
他低下頭,沮喪地扁扁嘴。不一時,又覺得頭暈身楚,便重新撐著小胳膊原樣躺了回去。
他又發燒了,這已經不知道是這一年裏的第幾回了。好像自他記事開始,他就在不斷生病。他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這樣,他討厭生病,生病太難過了,還要喝苦藥汁子。
他平躺好,難受地按了按發燙的額頭,迷糊了一會兒,又想起了什麽,小手探入領口,掏出了一塊瑩透溫潤的玉佩。
娘親說這塊玉是他外祖母留給她的,玉石通靈又養人,讓他一定仔細戴著,還說會保他平平安安。
那能不能保他不生病呢?
他嘴唇微抿,手裏握著玉石,朦朦朧朧地睡了過去。
中秋節那天,眾人似乎格外忙碌,獨留他一人在院中。他蹲在樹下蟻垤旁托腮看了會兒,覺得無趣,又怕弄臟了吳娘娘做的新衣裳,便回了屋子。
後頭的事情,有點模糊。
他似乎聽到外面有動靜,出來看時,發現是個眼生的姐姐。
劉掌司他們不可能放壞人進來,況且哪有像她這樣一路彳亍一臉迷茫的壞人——她好像不認識路誒,不認識路還怎麽抓他?
想到這些,他放下戒心,邁步走了上去。這位姐姐好似認識他,瞧見他後大為驚詫,連問了他好些問題。他知道的都一一答了,她聽著聽著,面上神色變化莫測。他雖不明白她在想什麽,但覺得這樣在外頭說話似乎不大禮貌,便將她領進了屋。
她環視了這間逼仄的小屋,面上的笑漸漸斂了去。她方才在外面的時候仿佛是有意逗他,還扮兇嚇他,但她其實不知道,她扮得一點都不像。是善意是惡意他感受得很明白,大人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情緒大多藏在眼睛裏。而他覺得她眼眸裏仿似蘊藉著一份柔軟的小心,不過他不知道個中緣由。
起先在外面時,她還能與他說說笑笑的,眼下卻不知想到了什麽,似乎再輕松不起來。她問了他些衣食起居的問題,又瞧著他認真地扳著指頭給她數他有幾個伴伴,忽然扶額嘆氣,自言自語道:“怎麽感覺小時候有點傻呢。”
這種問題可得講清楚。他聞言側頭看她,一臉認真道:“我不傻。”他見她不以為然地笑笑,撓了撓頭,繼續解釋,“我真不傻,娘親他們教我的,我都能學會。”
她似乎想起了什麽,倒是來了興致:“他們都教你什麽?”
“娘親教我習字,蕭伴伴教我彈琴,戴先生教我明理,還說我身子太弱,給我找了個習武師父,還有……”
她沈吟著端量他一番,打斷道:“原來你對音律鐘之谙之,是蕭敬的功勞。”又小聲嘀咕一句,“音樂細胞果然要從小培養啊。”
他沒懂她的意思,正欲問,忽見她笑盈盈俯身對他道:“餓不餓?竈房在不在這裏?我給你做點吃的,嗯?我手藝特別好。”
他眨巴一下眼睛,訕訕道:“有點餓。不過廚房不在這邊,而且張伴伴他們說忙完了會帶好吃的來。”
她頓了一頓,蹲身與他平視,道:“你真的覺得這日子不苦麽?”
他睜著大眼睛覷她,老實地點了點頭。
她的目光在屋內簡陋的陳設上梭巡一圈,又瞧了瞧眼前幹幹瘦瘦的人,颯然淺笑道:“我告訴你,你將來會成為天底下最尊貴的人,臨禦四表,富有八荒。有穿不完的華服,享不盡的珍饈。天下人皆奉你為至尊,再無人敢欺你戕你。”
外間的天光投射進來,映得她一雙眼眸如含光春水,洌洌澄澄,如淌人心。
他低頭想了想,目露不解。
她見狀一拍腦門,道:“我忘了你還沒開始正經讀書,是不是沒聽懂意思?”
他搖頭道:“不是,我明白的。我只是在想,我要天下幹什麽?我現在只差一個爹爹。”
她聞言楞了楞,眼淚忽然便湧了上來。她連忙低頭揩了揩淚,又站起身背過臉去穩定了情緒,這才回身。她刻意岔開了話茬兒,同他說笑了會兒,見他似乎有些困倦,就讓他去睡中覺。
他的確乏了,讓她暫在屋內稍坐片刻,便先自上床睡下。可待他醒來,屋內已經沒了那位驀然出現的來客。他細細回想,腦中卻是一片混沌。他望了望窗外的婆娑樹影,茫然又困惑。
他方才好像做了個夢,一個模糊卻真實的夢。
然而他越去想那個夢,就越模糊。最後索性晃了晃頭,不再探尋。
歲月無痕,光陰荏苒,半年時光匆匆而過,成化十一年的暮春已然謝盡。
自悼恭太子薨後,宮中已再無後妃生下龍嗣。成化帝朱見深感慨老將至而無子,卻意外聽聞懷恩與張敏說有一小皇子已潛養於內安樂堂五年。朱見深大喜過望,當即駕臨西內,遣使迎接小皇子。
紀氏默然望著一眾宮人內侍給兒子更衣。她面上似乎沈靜無波,但袖內的雙手卻早已攥得青筋突起。
兒子收拾停當後,歡喜地跑過來拉住她,仰臉笑道:“娘親不跟我一起去麽?”
紀氏深吸口氣,低頭笑道:“哥兒先去。”
“那我讓爹爹把娘親也接去好不好?”
紀氏心底慟切翻攪上來,忽而俯身抱住兒子,壓抑不住地悲泣道:“哥兒先去吧。哥兒記得,穿著黃袍蓄著胡須的那個便是你父皇,他會保護你的。”
懷中小人有些迷惑,黃袍好理解,那胡須是什麽樣子的?伴伴們都沒有胡須,他從小到大也沒見過一個有胡須的人。
紀氏目送著兒子乘坐的小輿遠去,一時間百感交集。
她本是廣西瑤家土官的女兒,父慈母愛,衣食無憂。可韓雍平大藤峽之亂時,她與家人失散,又作為戰俘被擄了去,充入掖庭。後因她讀過書通曉文字,便授了內藏女史。
她哀過怨過,更思念下落未蔔的親人。但事已至此,不可挽回,她後來心境漸漸平覆,決定就這樣獨身一個平靜過活。然而聖上的偶然臨幸,卻將她推向了風口浪尖。
宮闈內的爭鬥傾軋她看了太多,她根本不想蹚渾水,卻偏偏被卷了進去。她仿徨而無力,但這幾年下來,她發覺自己內心更多的其實是感恩,感恩於上蒼將這個孩子賜予她。
哥兒的降生讓她嘗到了為人母的欣喜滿足。她與哥兒的日子雖過得清苦,但母子兩個相依為命倒也安和親睦,她真希望一輩子都這麽平平穩穩的。可她不能自私,哥兒不能一直這樣不見天日地活著。
她知道哥兒這一去,她怕是性命休矣,萬貴妃定然不會放過她。但她並不後悔,既是走出這一步,她便做好了準備。
用她的命來換兒子的未來,值得。
朱見深翹首等了許久,終於看到眾人將一個孩子簇擁至階下。
那孩子穿著緋色小袍,臉頰幹瘦,五官卻生得極為精致,一雙眼眸更是湛然純澈宛若墨色水玉。只是長披及地的胎發愈加顯得他身子單薄,緋色衣袍襯得他面容更見蒼白。
階下的孩子目光掃過在場的每個人,發現只有中間上首那個是穿著黃袍的。那個就是爹爹了吧?
他稍一猶豫,隨即邁腿跑上去撲到那人懷裏,脆生生喊了一聲“爹爹”。
朱見深一把將兒子抱到膝上,撫視良久,一時悲喜交加,感慨萬端,哽咽道:“確實是朕的兒子,像朕。”
坐在他膝上的小人好奇地打量他,忽然伸出小手扯了扯他的胡子,歪著頭道:“這個就是胡子麽?”
在場的宮人內侍皆是一驚。
朱見深卻沒惱,反而心中酸澀,摟緊兒子,落淚不已:“皇兒受苦了,爹爹帶你走。”
朱見深久無子嗣,心中終日惶惶,忽然得知自己竟在五年前就有了一子,著實驚喜。眼下又見兒子這般瘦弱,愧怍頓生,當即將兒子領回了乾清宮。隨後,又依兒子的意,將紀氏也接了出來。
同年五月十九,朱見深敕諭禮部,令其與翰林院商議皇子名。小皇子這一代是祐字輩,又依太-祖規定的五行相生取名法,朱見深名諱帶水,水生木,故此其實只需定一個含木的單字。禮部前後擬定數名,朱見深斟酌再三,最後選了“樘”字。
樘(g)者,柱也。國之擎天立柱,匡扶社稷也。
小皇子有了名字,成化帝也已答應秋涼後將其立為太子,紀氏母憑子貴入住長樂宮,似乎皆大歡喜。
但萬貴妃卻是氣個半死。
她當年滿以為紀氏未曾產子,沒成想竟被一群奴婢給騙了。她憤恨難平,氣得舊疾覆發、夜不能寐,誓要出這口惡氣。
她心中冷笑,紀氏你這賤人休要得意,有兒子傍身又如何?當年柏賢妃不也僥幸生了兒子,最後還不是被我暗裏使人弄死了。走著瞧,你和你兒子一個都跑不掉!
長樂宮裏花木蔥蘢,綠柳小荷形色可愛,怡人眼目。紀氏立在荷花池邊,眼望水中漣漪,微微出神。
她原本便生得清美殊麗,如今換上華服寶飾,越加光彩奕奕,令人移不開眼。朱見深久慣留情,早已經忘記了當年曾經臨幸過她,還是讓彤史查了根底才稍稍記起來一些。不過如今見她姿容這般出挑,她入住長樂宮後,他倒是來過好幾回。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她和樘兒的處境會好起來。她雖已在長樂宮待了一月有餘,但始終也沒名分。她對名分不甚在意,有了份位也是枉然,聖上雖風流,但萬貴妃才是聖上的心頭摯愛,她爭不過也不想爭。
她是擔心樘兒。
樘兒年紀太小,心性又單純,她自己是做好了死的準備,但一朝她身死,樘兒又當如何?如今唯望聖上能顧念父子之份,善待樘兒。
她正神思恍惚,忽聞身後傳來清脆的童聲。她回過身時,兒子已經跑到了她跟前。他拉住她的衣袖,仰起小臉,嗓音軟糯地問道:“娘親不高興?”
紀氏勉力壓下心事,溫柔低眉,輕輕摸了摸兒子的頭,笑道:“沒有,娘只是出來走走。”
“娘親騙人,”他撇撇嘴,“我都看出來了。難道娘還在害怕那個壞人?”
紀氏警惕地左右瞧了瞧,隨即俯身低聲道:“日後你要小心萬貴妃,也千萬記得莫與你父皇頂撞。還有,戴先生是個可以倚仗的人……”
“娘親為什麽要突然交代這麽多?”
紀氏笑得有些不自然:“娘怕日後忘了。”
祐樘看著自家娘親,疑惑道:“那個萬貴妃為什麽要害我們?我們又沒有得罪她。”
紀氏嘴唇緊抿,將兒子抱到懷裏,拍了拍他的脊背,輕聲道:“有些事情,樘兒將來自會明白。”她見兒子依偎在她懷裏不說話,不禁嘆息一聲,“娘若不在你身邊,你要學會保護自己。”
夏日清風拂煦而過,揚起池中芙蕖清新的淡香。
他安靜地趴在母親肩頭,過了好半晌,沮喪道:“我不要跟娘親分開。”
紀氏神情僵了僵。
他轉頭看向母親,明澈的眼神中帶著迷惑:“娘親為什麽要害怕萬貴妃,爹爹不會保護我們麽?”
紀氏苦笑連連,抱緊兒子,良久無言。
時光流轉無聲,天氣向炎,但紀氏心裏卻越來越冷。
萬貴妃來過一次長樂宮,耀武揚威,明諷暗嘲。她的態度十分明確,只要紀氏活著,小皇子就會步悼恭太子的後塵。
紀氏覺得諷刺,難道她死了,萬貞兒就會放過樘兒麽?
紀氏心裏越發不安,終於在朱見深一次駕幸長樂宮時,尋了機會,求朱見深能看在父子之份上,庇護樘兒。
朱見深起先覺得她這話沒頭沒腦,隨即再一想,倒是明白了幾分。
後宮裏這些事他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除非有誰敢欺負到他的貞兒頭上,否則他基本是不管。
他知曉貞兒痛恨紀氏,是以雖則心迷於紀氏的美貌,但也不敢常來長樂宮。不過紀氏的死活他其實也並不怎麽掛心,後宮裏這群女人裏,只有貞兒才是他真正放在心裏的人。貞兒與他是患難過來的,他當年落魄無依時,嘗盡人情冷暖,是貞兒不離不棄地陪伴他照顧他。其他後妃不過是在他登基後坐享富貴的,在他心裏根本無足輕重,連貞兒一個手指頭都及不上。
他對貌美的紀氏存了些憐惜,但卻不會因此護住紀氏。他護紀氏便是同貞兒作對,是以他選擇冷眼旁觀。後宮裏又不缺女人,紀氏死了就死了。
至於樘兒……
“樘哥兒是朕的兒子,朕自然會好好待他。”
紀氏知道朱見深這話是在避重就輕,遂挑明道:“萬娘娘對樘兒有成見,妾擔心萬娘娘會對樘兒不利,故而……”
朱見深忽地變了臉色,霍然起身,面色陰沈地盯著紀氏,道:“你這話是在暗指貞兒要謀害皇子麽!”
紀氏知道其實萬貞兒背後幹的那些事朱見深都清楚,眼下說出這等話不過是故作不知的維護,畢竟戕害皇嗣是大罪。眾人可以心知肚明,卻不可以說出來。
但事已至此,紀氏不得不把話說明。
她端端正正地朝著朱見深跪下,悲切痛陳道:“樘兒是陛下骨血,求陛下保他平安!妾賤命不足惜,但求樘兒能安穩長大。”
朱見深想想貞兒,又想想如今那唯一的兒子,心裏煩亂,轉身就走。
紀氏害怕朱見深會一去不回頭,思及自己目下境況,一時惶恐,也顧不得許多,當下急急膝行著去拉朱見深的袍角,哀哀乞求道:“樘兒尚年幼,求陛下顧憐相庇!妾來世願銜環結草報答陛下大恩!”
朱見深低頭望著泣如雨下的紀氏,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一把甩開她,快步走了出去。
紀氏眼望著朱見深遠去的背影,忽然像被抽光了所有氣力,頹然撲跌在地。她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但聖上卻不肯給她給個準話。然而她又安慰自己,樘兒到底是聖上的骨肉,縱然出於父子天性,想來聖上也不至於對樘兒的生死置之不理。
可是,悼恭太子呢?柏賢妃生的悼恭太子朱祐極,還不是養了不足三年便遭了萬貴妃的毒手。
紀氏悲苦萬狀,此刻只希望萬歲能看在社稷繼統的份上,保樘兒一命。
成化十一年六月二十八,天幕陰沈得似要傾壓下來。
練好了今日的字,又溫了會兒書,祐樘從書房出來,打算去尋母親。可他看到來往宮人行色匆忙,似乎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他心裏忽然慌得厲害,又正遇見一宮人忙忙來報說出事了,他不及聽完,便當即沒命似的一路跑往母親平日起居的偏殿。
他跑到殿門口時,瞧見裏面已經亂作一團。他累得喘不過氣,跌跌撞撞分開人叢沖進去。
他一眼便看到了歪倒在榻上的母親。母親臉色灰敗,雙目緊閉。
這樣的情狀,像極了他曾在安樂堂見過的那些被擡走的死人。
他嚇得面色一白,奔到榻邊拉住母親的手,驚慌地疊聲喚“娘親”。
紀氏一直撐著最後一口氣,如今聽到兒子的聲音,艱澀睜眼看過去,氣若游絲道:“樘兒記得娘親交代的話……”又似是想到了什麽,勉力拉住兒子的手,“樘兒若能承繼大統,定要做個治世賢主,如此方不負眾人的保育之恩。”
她說話間,已是出氣多進氣少。未幾,雙眼緊闔,氣絕而亡。
他石雕泥塑般的呆了須臾,旋即又想起什麽似的,緊緊拽著母親的手,顫聲喚了好幾回,可也再聽不到母親的應聲。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無措,他不知道要如何叫醒母親。炎炎暑日裏,他卻只覺寒氣砭骨,如墜冰窟。
太醫們趕到時,紀氏的屍體已經開始變冷。太醫們眼見這等光景,對著呆坐榻邊的小皇子道了幾句寬慰的話,便一個個退下了。
出去尋聖駕的宮人回來支支吾吾地稟告說,萬歲如今正和萬貴妃在宮後苑賞景,沒工夫過來。那宮人見小皇子聞言後全無反應,心裏打鼓,也惶惑不安地退了出去。
不知過了多久,榻邊坐著的人才動了一下。
祐樘面上淚痕幹涸,神情麻木。
他緩緩低頭,看了看自己衣緣上精致的刺繡滾邊,又回頭看了看身後空蕩蕩的大殿,繼而將目光調回母親身上。他拉住母親的手晃了晃,輕聲道:“娘親,我們回去好不好?這裏一點都不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