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的下半截:“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此詩作於大唐乾元二年,時在秦州,史思明已叛,陷洛陽,正是兵荒馬亂、劫灰彌漫之秋。家父轉而忖道:寫這詩的人恐怕不是因為紙張狹仄、全詩書寫不下才只寫了半首;實乃以欲語還休之勢明說杜子美前半首之文,以寓後半首之意。在那一刻,家父還以為寫這半首詩的人是有鑒於“反攻大陸”之無望,而要家父同感其羈旅思鄉的情懷。
此後,備考檔再也沒有增加任何字謎;家父懵然無覺,自然不會以為“寄書長不達”所指的是家父並沒有善加利用這些另有意旨的資料——在當時,他甚至不認識這些資料。
一個孤立、偶發的事件——或者一則失落了和其他材料之間任何關系的材料——是不具意義的。倘若我如此寫:“一九六七年一月,家父收到半首寫在一小塊百葉柬上的杜詩。”便毫無意義。然則,讓我們試著去發現,環繞在此事前後一些散落的、飄零的、支離破碎的片段。之所以令我著意於此、不可自拔的還是書袋裏的七本書:一九六七年一月是《上海小刀會沿革及洪門旁行秘本之研究》出版的日子,此前的三本書是連續在一年又兩個月之間密集出版的,此後的三本書卻每隔五年才出版一本。這裏面難道不該有一個“為什麽”嗎?
在我生命的歷程中,一九六七年一月是模糊到幾乎不存在的。我的小學四年級念了一半,渴望著家裏能擁有一臺電視機——那樣我就不必趴在對面鄰居的空心磚墻上看《斷刀上尉》和《勇士們》。和我一起趴在那墻上看美國影集的還有小五和小五背上的孫小六,我們都不知道孫小六即將在半年之後遭到生平第一次的綁架,也不知道孫媽媽將因之而鬧自殺,孫老虎也從而以“在家進修”的方式離職,開起計程車來。我們大約都承認生活是靜止的、平淡的、一成不變的——誰家也買不起電視機,直到永遠。我們甚至不知道全村將在三年之內全數遷出,搬到這城市的另一頭去,住進四層樓的公寓,認識雙和市場邊巷子裏的彭師父、彭師母;更不知道我們將在咫尺有如天涯的水泥樓房中漸漸長大,滋生令人血脈賁張臟腑悸動的情感,遇見早已在暗中改變我們命運的人。我們最不可能知道的是,在很多很多年之後,我們竟然想不起一九六七年一月間發生過什麽。
就我記憶所及,距離這段時間最近的“一件事”其實是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中旬的一個深夜發生的。當時我們稱之為“戶口普查”。據說在我出生前幾個月也曾經普查過一次,那一次全島聯播電臺播放出十二響鐘鳴之後,有十五萬個普查員同時出動,到臺灣全島各地進行查訪。為了讓這普查工作順利無礙,政府規定各個城市鄉鎮的街道上不許行駛任何車輛;人人留待家中,門戶通宵開放,燈火齊明,以守候普查員來向每一個公民查詢其年籍、身份、職業和生活狀況。
上一次我錯過了,可這第二次我卻全程參與,且印象深刻。
上門來的普查員是個走路有點兒跛的年輕人,一進屋便喊了家父一聲:“啟京先生。”家父楞了一會兒,道:“你是——”普查員湊到家父跟前低聲說了兩句話,又昂聲道:“其實合該有緣,不必見外——咱們還是同一條船來的,只那時候兒我還小,才十來歲,啟京先生一定不記得了。”說完徑自一屁股坐進一張藤圈椅裏,一手往茶幾上擱下一個厚甸甸的紙冊子,另只手往椅腳邊拄起一支大約有茶杯口粗細的長條筒子。
家父在這一刻改了語氣:“怎麽?怎麽是您——您怎麽親自來了?這,不是戶口普查麽?”
“若不趁著這個機會來拜望拜望,就太失禮了。啟京先生投師忒早,是‘理’字輩兒前人,無論如何我也得親自登門請教的。”
“這怎麽敢當呢?”家父從家母手裏接過一杯熱茶,捧上前就幾面放下,倒退一步,甩兩下袖子,右膝打個彎顫——分神見我坐在一旁,狠狠白了我一眼,我連忙彈站起來。那普查員卻笑道:“別介!孩子是空子,您也不必多禮。我這腿子前兩年行功岔脈,不靈便了。咱們坐著敘罷。”
家父倒也奇怪,始終沒坐下。其情狀好似我們在學校裏給叫到訓導處捱罵的一般——雙手貼緊褲縫、微垂著腦袋,嘴唇一開一闔,仿佛應答著,可卻出不了聲。
“我聽二才他們說啟京先生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是風雅中人。因此尋思,要給啟京先生帶個什麽見面禮兒好些——什麽南北貨也罷、舶來品也罷,哪怕是金珠瑪瑙,恐怕都嫌傖俗了呢!我於是在祖宗家門兒翻箱倒籠,尋覓了半天,給找著這個——”普查員說著,朝椅腳邊那長條筒子一指,繼續說道,“是‘老爺子’生前珍藏的一幅畫,上下皆無款識,看起來倒極像是‘老爺子’的先師方先生的筆墨。鳳梧公的畫——啟京先生是知道的——可說是價值連城了。庋而藏之,可以傳世;哪怕是真有什麽應急之需,到處也都有識貨的行家。尤其是沒有題款,脫手更方便——”
“您太客氣了。這禮物太貴重,張某人不敢收,也收不起。我只身在外行走多年,兩度投軍,早已是逃家光棍,豈能再糟踐老爺子的珍藏、鳳梧公的墨寶?不不不,您還是拿回去罷。”
說也奇怪,這普查員自此根本就不理這個茬兒了,另岔一題,問道:“聽說這一趟啟京先生回部任差,是一位李資政給薦的,可有此事?”
“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薦這差使的是位王代表,至於王代表又請托了什麽貴人,我就不太清楚了。”
“那麽,您也沒見過李資政嘍?”
“王代表是介紹過一位先生見了一面,到差之後也沒再會過。”
“那好。”普查員伸手捧起茶杯,掀開蓋兒撥散了浮葉,卻沒喝,又把蓋兒闔上,笑道:“啟京先生應該聽說這兩年匪諜潛伏分子十分猖獗的情況罷?”
家父囁嚅著,好像應了句什麽。
“這一向都有情報說,暗裏不少活動,要破壞咱們的大業。啟京先生既然人在部裏,也就不需要我多嘴多舌地嚼咕什麽了——一切,都以救國救民的任務為先。啟京先生請千萬留意,若有什麽不尷不尬的人物動靜,務必同二才方面知會一聲。”
說完,普查員拾起幾上的紙冊,朝家父晃了晃,意思仿佛是說“就這樣兒了”,隨即一拱手,左掌右拳揖了揖。家父更是虔敬異常,當下分甩雙袖,右膝打個彎顫,道:“恭送尊駕——”
“免免免——”普查員扭身推門,出去的時候朝我擠了擠眼睛,又揚聲沖家父道,“別忘了!我是來普查的。”
老實說,原本期待著像過年守歲一樣通宵待客、接受“普查”的我其實是失望的。再加上日後從小三、小四甚至徐老三等別家的夥子們口中所得知的情況,也頗令我不快——在旁人家,那一夜的確熱鬧非凡。有人說普查員談笑風生、言辭親和;有人說普查員容貌嬌美、艷光四射。接待他們的家庭總竭盡所有地端出瓜子糖果,有如迎迓一位遠道而來的嬌客,眾人圍眾閑話,笑逐顏開——果真像過了個大年一樣。我能湊什麽說的?我說我家來了個長了條木腿的情報人員,那條腿是被匪諜打傷之後鋸斷、重新配置的義肢。除了小五之外,沒有誰相信我編的故事。
倒是那普查員送給家父的一張畫有些意思。當年在南京東路、遼寧街的老眷舍家戶之間,都是竹篾子芯兒糊黏土砌成的土墻,逢上地震就裂,長長一道璺子,現成是個鑿壁引光的態勢。家母便把那畫張掛起來,正擋住那裂痕,也屏阻了隔壁劉家小鬼窺伺的眉眼。
畫是裝裱過了的,橫幅左右約可六尺、上下高二尺有餘,一旦展開,差堪是整面客廳的寬度。畫面左首是一片樹林,林外有院墻,林中是個亭子。亭裏一張石桌,桌上置布酒菜。繞桌只坐著兩位古人,臉兒大的一個著紅袍、頭戴官帽,正抻臂攤掌,仿佛侃侃談論著什麽。坐在他右手邊的一個臉子小些,耳朵卻出奇的長,紮個包頭巾,身上一襲藍衣。但見長耳之人右手指間夾著一只筷子,另一只則似乎半欹半斜地剛從指縫之中滑落,筷子尖兒輕輕點著盤中的一條魚——這個細節是我先發現的,設若當時沒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杜甫此詩作於大唐乾元二年,時在秦州,史思明已叛,陷洛陽,正是兵荒馬亂、劫灰彌漫之秋。家父轉而忖道:寫這詩的人恐怕不是因為紙張狹仄、全詩書寫不下才只寫了半首;實乃以欲語還休之勢明說杜子美前半首之文,以寓後半首之意。在那一刻,家父還以為寫這半首詩的人是有鑒於“反攻大陸”之無望,而要家父同感其羈旅思鄉的情懷。
此後,備考檔再也沒有增加任何字謎;家父懵然無覺,自然不會以為“寄書長不達”所指的是家父並沒有善加利用這些另有意旨的資料——在當時,他甚至不認識這些資料。
一個孤立、偶發的事件——或者一則失落了和其他材料之間任何關系的材料——是不具意義的。倘若我如此寫:“一九六七年一月,家父收到半首寫在一小塊百葉柬上的杜詩。”便毫無意義。然則,讓我們試著去發現,環繞在此事前後一些散落的、飄零的、支離破碎的片段。之所以令我著意於此、不可自拔的還是書袋裏的七本書:一九六七年一月是《上海小刀會沿革及洪門旁行秘本之研究》出版的日子,此前的三本書是連續在一年又兩個月之間密集出版的,此後的三本書卻每隔五年才出版一本。這裏面難道不該有一個“為什麽”嗎?
在我生命的歷程中,一九六七年一月是模糊到幾乎不存在的。我的小學四年級念了一半,渴望著家裏能擁有一臺電視機——那樣我就不必趴在對面鄰居的空心磚墻上看《斷刀上尉》和《勇士們》。和我一起趴在那墻上看美國影集的還有小五和小五背上的孫小六,我們都不知道孫小六即將在半年之後遭到生平第一次的綁架,也不知道孫媽媽將因之而鬧自殺,孫老虎也從而以“在家進修”的方式離職,開起計程車來。我們大約都承認生活是靜止的、平淡的、一成不變的——誰家也買不起電視機,直到永遠。我們甚至不知道全村將在三年之內全數遷出,搬到這城市的另一頭去,住進四層樓的公寓,認識雙和市場邊巷子裏的彭師父、彭師母;更不知道我們將在咫尺有如天涯的水泥樓房中漸漸長大,滋生令人血脈賁張臟腑悸動的情感,遇見早已在暗中改變我們命運的人。我們最不可能知道的是,在很多很多年之後,我們竟然想不起一九六七年一月間發生過什麽。
就我記憶所及,距離這段時間最近的“一件事”其實是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中旬的一個深夜發生的。當時我們稱之為“戶口普查”。據說在我出生前幾個月也曾經普查過一次,那一次全島聯播電臺播放出十二響鐘鳴之後,有十五萬個普查員同時出動,到臺灣全島各地進行查訪。為了讓這普查工作順利無礙,政府規定各個城市鄉鎮的街道上不許行駛任何車輛;人人留待家中,門戶通宵開放,燈火齊明,以守候普查員來向每一個公民查詢其年籍、身份、職業和生活狀況。
上一次我錯過了,可這第二次我卻全程參與,且印象深刻。
上門來的普查員是個走路有點兒跛的年輕人,一進屋便喊了家父一聲:“啟京先生。”家父楞了一會兒,道:“你是——”普查員湊到家父跟前低聲說了兩句話,又昂聲道:“其實合該有緣,不必見外——咱們還是同一條船來的,只那時候兒我還小,才十來歲,啟京先生一定不記得了。”說完徑自一屁股坐進一張藤圈椅裏,一手往茶幾上擱下一個厚甸甸的紙冊子,另只手往椅腳邊拄起一支大約有茶杯口粗細的長條筒子。
家父在這一刻改了語氣:“怎麽?怎麽是您——您怎麽親自來了?這,不是戶口普查麽?”
“若不趁著這個機會來拜望拜望,就太失禮了。啟京先生投師忒早,是‘理’字輩兒前人,無論如何我也得親自登門請教的。”
“這怎麽敢當呢?”家父從家母手裏接過一杯熱茶,捧上前就幾面放下,倒退一步,甩兩下袖子,右膝打個彎顫——分神見我坐在一旁,狠狠白了我一眼,我連忙彈站起來。那普查員卻笑道:“別介!孩子是空子,您也不必多禮。我這腿子前兩年行功岔脈,不靈便了。咱們坐著敘罷。”
家父倒也奇怪,始終沒坐下。其情狀好似我們在學校裏給叫到訓導處捱罵的一般——雙手貼緊褲縫、微垂著腦袋,嘴唇一開一闔,仿佛應答著,可卻出不了聲。
“我聽二才他們說啟京先生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是風雅中人。因此尋思,要給啟京先生帶個什麽見面禮兒好些——什麽南北貨也罷、舶來品也罷,哪怕是金珠瑪瑙,恐怕都嫌傖俗了呢!我於是在祖宗家門兒翻箱倒籠,尋覓了半天,給找著這個——”普查員說著,朝椅腳邊那長條筒子一指,繼續說道,“是‘老爺子’生前珍藏的一幅畫,上下皆無款識,看起來倒極像是‘老爺子’的先師方先生的筆墨。鳳梧公的畫——啟京先生是知道的——可說是價值連城了。庋而藏之,可以傳世;哪怕是真有什麽應急之需,到處也都有識貨的行家。尤其是沒有題款,脫手更方便——”
“您太客氣了。這禮物太貴重,張某人不敢收,也收不起。我只身在外行走多年,兩度投軍,早已是逃家光棍,豈能再糟踐老爺子的珍藏、鳳梧公的墨寶?不不不,您還是拿回去罷。”
說也奇怪,這普查員自此根本就不理這個茬兒了,另岔一題,問道:“聽說這一趟啟京先生回部任差,是一位李資政給薦的,可有此事?”
“這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薦這差使的是位王代表,至於王代表又請托了什麽貴人,我就不太清楚了。”
“那麽,您也沒見過李資政嘍?”
“王代表是介紹過一位先生見了一面,到差之後也沒再會過。”
“那好。”普查員伸手捧起茶杯,掀開蓋兒撥散了浮葉,卻沒喝,又把蓋兒闔上,笑道:“啟京先生應該聽說這兩年匪諜潛伏分子十分猖獗的情況罷?”
家父囁嚅著,好像應了句什麽。
“這一向都有情報說,暗裏不少活動,要破壞咱們的大業。啟京先生既然人在部裏,也就不需要我多嘴多舌地嚼咕什麽了——一切,都以救國救民的任務為先。啟京先生請千萬留意,若有什麽不尷不尬的人物動靜,務必同二才方面知會一聲。”
說完,普查員拾起幾上的紙冊,朝家父晃了晃,意思仿佛是說“就這樣兒了”,隨即一拱手,左掌右拳揖了揖。家父更是虔敬異常,當下分甩雙袖,右膝打個彎顫,道:“恭送尊駕——”
“免免免——”普查員扭身推門,出去的時候朝我擠了擠眼睛,又揚聲沖家父道,“別忘了!我是來普查的。”
老實說,原本期待著像過年守歲一樣通宵待客、接受“普查”的我其實是失望的。再加上日後從小三、小四甚至徐老三等別家的夥子們口中所得知的情況,也頗令我不快——在旁人家,那一夜的確熱鬧非凡。有人說普查員談笑風生、言辭親和;有人說普查員容貌嬌美、艷光四射。接待他們的家庭總竭盡所有地端出瓜子糖果,有如迎迓一位遠道而來的嬌客,眾人圍眾閑話,笑逐顏開——果真像過了個大年一樣。我能湊什麽說的?我說我家來了個長了條木腿的情報人員,那條腿是被匪諜打傷之後鋸斷、重新配置的義肢。除了小五之外,沒有誰相信我編的故事。
倒是那普查員送給家父的一張畫有些意思。當年在南京東路、遼寧街的老眷舍家戶之間,都是竹篾子芯兒糊黏土砌成的土墻,逢上地震就裂,長長一道璺子,現成是個鑿壁引光的態勢。家母便把那畫張掛起來,正擋住那裂痕,也屏阻了隔壁劉家小鬼窺伺的眉眼。
畫是裝裱過了的,橫幅左右約可六尺、上下高二尺有餘,一旦展開,差堪是整面客廳的寬度。畫面左首是一片樹林,林外有院墻,林中是個亭子。亭裏一張石桌,桌上置布酒菜。繞桌只坐著兩位古人,臉兒大的一個著紅袍、頭戴官帽,正抻臂攤掌,仿佛侃侃談論著什麽。坐在他右手邊的一個臉子小些,耳朵卻出奇的長,紮個包頭巾,身上一襲藍衣。但見長耳之人右手指間夾著一只筷子,另一只則似乎半欹半斜地剛從指縫之中滑落,筷子尖兒輕輕點著盤中的一條魚——這個細節是我先發現的,設若當時沒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