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就。是。老。漕。幫。啊。”這時,他嘆出那口氣來,將鋼筆插回筆套之中。
第一串葡萄是老漕幫,它的發展到一九六五年秋天突然中止,傳言說這是因為老漕幫的總舵主——人稱老爺子的萬硯方——在練功的時候走火入魔、氣血逆行而死。萬老爺子就是徐老三圖中第二個身上打“X”的小人兒。此後老漕幫由萬老爺子的養子萬熙管事,作了相當大膽、劇烈也相當受人爭議的改革。萬熙就是徐老三圖中一手抓著一大串葡萄的家夥。
萬熙初掌老漕幫的前兩年,徐老三還不曾被一大紮冥紙嚇得生了場怪病、一連大半年不敢出門,結果被血旗幫開香堂除名,還給逼得了個大光頭,從此不再打打殺殺。血旗幫不太重要,連排名第十四號的小葡萄串都算不上,所以圖中沒有——徐老三自然也沒把自己畫上去。可是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七年之間,徐老三已經註意到,臺灣的整個幫派生態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首先,萬熙為萬硯方保留了“老爺子”這個尊稱——也就是說,從萬熙本人開始,老漕幫只有總舵主,而不稱“老爺子”。這在一整部老漕幫的發展史上可謂創舉,對於萬硯方來說,也是前所未有的榮譽。但是——徐老三認為,這裏面其實包藏著幾個收攬人心的動機,不只是尊敬死去的長者而已。從最表面的一個層次來看,萬熙當時才二十八九歲,如何能在眾光棍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自居“老”、“爺”二字?其次,照萬熙日後的改革行徑來看,當時他已經有聯合大陸來臺的天地會分支哥老會結成同盟的打算,但是老漕幫中許多人對天地會這個系統——也就是俗稱為“洪門”的系統——懷有極深的敵意,其中有不少堅持“清洪分流”的光棍風聞萬熙有意與世仇結盟,竟憤而請出當年萬老爺子為鼓勵光棍從戎抗日而立下的一個“離家出走”的老規矩,成了逃家光棍。為了緩和這種眾叛親離的緊張關系,萬熙保留“老爺子”尊稱而不用,當然不無故意謙退作態,以免謗議的居心。然而真正的麻煩並沒有減輕——萬熙還是要搞“清洪合流”,因為他眼中還有更大的敵人。
依照徐老三在血旗幫最後那兩年裏聽到的風聞來看,萬熙當時不惜任令數以百計的老漕幫光棍“離家出走”,乃是為了拉攏那哥老會的世襲首領洪達展、洪子瞻父子;拉攏這一對父子,又是為了防堵那第三到第十串葡萄逐漸坐大的勢力。這些葡萄串在圖上看起來並不怎麽大,卻各有響亮的名號。它們分別是飛鷹、血盟、成功、南京、萬國一家、四四、竹聯和南機場等八個幫派,散處於臺北縣、市各地。
從五十年代開始,幾乎像是一種時髦的風潮,以各地眷村為範圍的外省軍公子弟紛紛成立了各種名曰幫、會、聯盟的青少年械鬥組織。有的還舉行歃血儀式,出入組織所在的地區時需盤查口令、勘驗信物,儼然有雄霸一方之勢。這種類似小孩子辦家家酒的游戲很快便有了成長和發展——不只在數量上時見增加擴大,本質上也有了重大的改變——隨著參與成員年齡的增長,原先打架滋事、發洩精力的活動,變成有系統、有目的、更有種種策略手段的火並行為。幫派與幫派之間因為彼此看不順眼而導致的意氣之爭,也逐漸演變成染有圖利色彩的地盤糾紛。據說始作俑者是一爿開設在衡陽路的綢緞莊。一九五三年,血盟和萬國一家兩路人馬相約在北門公園談判——名為談判,實則就是找一兩句不得體的言語為口實打打群架而已。這一架從北門公園打到臺北郵局,再沿著博愛路自北而南一路灑血。有幾個傷重不支或體力不繼的叫中山堂附近的憲警人員給扣下了,剩下些壯碩兇猛的繼續賈勇前進。據說,撐到衡陽路口之際只剩下三個血盟幫的大哥和兩個萬國一家的護法——其中某一護法還是個架雙拐、穿鐵鞋的小兒麻痹癥患者。這五人的殊死之戰已經殺到血沸眼紅的地步,哪裏還管得著身外之物?眼見已然砸毀了一個香煙攤、一個算命攤,正待打入那綢緞莊時,戰圈之中忽然躥入一名赤手空拳的中年漢子,就地轉了個輪影,再一挺身,只見他面皮煞赤、衣袍膨鼓,好似吹起了一只偌大的氣球,一時之間將紛紛劈下的木劍、武士刀、鐵拐等兵刃彈了個七零八落,斷的斷、折的折,無一完好者。如此僅不過一兩秒鐘的工夫,五個狠鬥少年也給一口氣彈進了綢緞莊,撞翻了不知多少個貨架,綾羅布疋纏覆絞裹,可謂狼狽之極。那中年漢子出手之後朝騎樓地上啐了一口,向那擺算命攤的蔔者問道:“傷著了沒有?”
蔔者笑了笑,道:“真正是虎落平陽,好在老筋老骨、頑健如昔,只可惜了苦石老道長傳下來這幅相圖沾了些狗血,看來需費我一番手腳,得重新畫過了才能再開張了。你呢?”
“不過是折損了幾條香煙。”赤臉漢子隨即轉身沖店內那五個東倒西歪的少年道,“有那麽些氣力沒處使喚,何不上前線殺他幾個敵寇奸匪去?要是連我這小小不言的一招‘漫天花雨’都抵敵不過,還逞什麽狗熊?”
人家綢緞莊可是大買賣家,唯恐失了和氣,掌櫃的連忙搶上前來,掏出一厚疊五圓、拾圓的新臺幣錢鈔,分別塞進赤臉漢子和蔔者的衣袋之中,說是一幹折損俱由小號支應償付,這些孩子家不懂事,沖撞了孫爺、趙爺,還望孫爺、趙爺看在小號薄面,寬恕則個。那孫、趙二位爺聞言一笑,不約而同地將鈔票往店中一撒,扭身便走了。
倒是血盟和萬國一家的少年得了便宜,就地拾起鈔票,也不打架了,出門之後二一添作五,老實撈了一筆。此後中華路火車道以東、新公園以西、火車站前中正路以南、小南門愛國路以北,除了中樞所在的公家機關、法院、銀行和學校之外,這一方圈圍成的區域之內便由這兩個幫派負責“把握”——換言之,衡陽路那爿老字號的綢緞莊可謂商家交付給新興少年械鬥團體的第一筆保護費。也就從血盟幫和萬國一家這虎頭蛇尾的一役開始,新興少年械鬥團體被賦予了兩個代稱,一曰“新幫”,一曰“小太保”。新幫自然是相對於老漕幫、哥老會這一類渡海來臺的老外省掛而言,雖然其成員中之絕大多數仍然是些一九四九年以後渡海移民的第二代子弟,然而其系統、組織、行動和宗旨與老幫會絕不相類,故稱之為新。至於“小太保”,則是一個帶有貶抑和嘲謔意味的詞兒。根據我們中文系學生讀閑書所得到的小知識,早在元代無名氏雜劇《黃花峪》(又名《宋江出陣》)裏就有以“太保”兩字尊稱江湖豪俠的例子。可是在老幫老會光棍口中的“小太保”,則不外有指之為“兔崽仔”、“小癟三”等用意。
徐老三還在混小太保的最後幾年裏——他自己已經不記得那是一九六四、六五還是六六年了——在一次聯合另外幾個小幫派去同萬國一家拼地盤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怪人。此人原非任何新幫分子,但是粗頭大臉、南人北相,雖不過十五六歲年紀,卻頗有一身豪氣,只緣著同學之誼,便答應前來助夥。那一日雙方人馬約在新公園網球場比鬥。才擺開陣式,這怪人大吼了一聲,便自行列中躥出,其聲如洪鐘,震得眾人耳鼓嗡然作響;正錯愕間,他驀地掀開書包蓋,雙手往裏一插,從裏頭夾出八個玻璃瓶子來,瓶中盛滿了粉紅色不知究竟是何物事的汁液。彼時敵我雙方皆不明其意,卻見他嘿嘿嗬嗬一連怪笑了片刻,忽然擡起一只右腳,用鞋底朝那書包蓋上奮力一磨,登時磨出一陣火樹銀花,那書包便有如兜在他臂膀彎處的一枚大火球,不停地左搖右曳。這且不說,怪人的十根手指頭也一剎不曾閑著,三兩秒鐘之間便好似特技團裏耍“大出手”的演員那般將八只玻璃瓶子扔入半空之中——說得慢了,瓶子便要落下地來;說得再快,也快不過當時的情景——八只玻璃瓶一一擲出,繞了個直徑約在五尺左右的圈子,一旦墮下,便讓怪人臂彎裏的書包火球承住、再彈起,這就在瓶口之上點燃了個三兩寸長的小火苗,怪人順勢縮腰出腿,一踢恰將瓶子踢入敵陣之中,落在不論什麽人的身上,端的是一聲轟然爆響。那挨著的家夥當下即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第一串葡萄是老漕幫,它的發展到一九六五年秋天突然中止,傳言說這是因為老漕幫的總舵主——人稱老爺子的萬硯方——在練功的時候走火入魔、氣血逆行而死。萬老爺子就是徐老三圖中第二個身上打“X”的小人兒。此後老漕幫由萬老爺子的養子萬熙管事,作了相當大膽、劇烈也相當受人爭議的改革。萬熙就是徐老三圖中一手抓著一大串葡萄的家夥。
萬熙初掌老漕幫的前兩年,徐老三還不曾被一大紮冥紙嚇得生了場怪病、一連大半年不敢出門,結果被血旗幫開香堂除名,還給逼得了個大光頭,從此不再打打殺殺。血旗幫不太重要,連排名第十四號的小葡萄串都算不上,所以圖中沒有——徐老三自然也沒把自己畫上去。可是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七年之間,徐老三已經註意到,臺灣的整個幫派生態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首先,萬熙為萬硯方保留了“老爺子”這個尊稱——也就是說,從萬熙本人開始,老漕幫只有總舵主,而不稱“老爺子”。這在一整部老漕幫的發展史上可謂創舉,對於萬硯方來說,也是前所未有的榮譽。但是——徐老三認為,這裏面其實包藏著幾個收攬人心的動機,不只是尊敬死去的長者而已。從最表面的一個層次來看,萬熙當時才二十八九歲,如何能在眾光棍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自居“老”、“爺”二字?其次,照萬熙日後的改革行徑來看,當時他已經有聯合大陸來臺的天地會分支哥老會結成同盟的打算,但是老漕幫中許多人對天地會這個系統——也就是俗稱為“洪門”的系統——懷有極深的敵意,其中有不少堅持“清洪分流”的光棍風聞萬熙有意與世仇結盟,竟憤而請出當年萬老爺子為鼓勵光棍從戎抗日而立下的一個“離家出走”的老規矩,成了逃家光棍。為了緩和這種眾叛親離的緊張關系,萬熙保留“老爺子”尊稱而不用,當然不無故意謙退作態,以免謗議的居心。然而真正的麻煩並沒有減輕——萬熙還是要搞“清洪合流”,因為他眼中還有更大的敵人。
依照徐老三在血旗幫最後那兩年裏聽到的風聞來看,萬熙當時不惜任令數以百計的老漕幫光棍“離家出走”,乃是為了拉攏那哥老會的世襲首領洪達展、洪子瞻父子;拉攏這一對父子,又是為了防堵那第三到第十串葡萄逐漸坐大的勢力。這些葡萄串在圖上看起來並不怎麽大,卻各有響亮的名號。它們分別是飛鷹、血盟、成功、南京、萬國一家、四四、竹聯和南機場等八個幫派,散處於臺北縣、市各地。
從五十年代開始,幾乎像是一種時髦的風潮,以各地眷村為範圍的外省軍公子弟紛紛成立了各種名曰幫、會、聯盟的青少年械鬥組織。有的還舉行歃血儀式,出入組織所在的地區時需盤查口令、勘驗信物,儼然有雄霸一方之勢。這種類似小孩子辦家家酒的游戲很快便有了成長和發展——不只在數量上時見增加擴大,本質上也有了重大的改變——隨著參與成員年齡的增長,原先打架滋事、發洩精力的活動,變成有系統、有目的、更有種種策略手段的火並行為。幫派與幫派之間因為彼此看不順眼而導致的意氣之爭,也逐漸演變成染有圖利色彩的地盤糾紛。據說始作俑者是一爿開設在衡陽路的綢緞莊。一九五三年,血盟和萬國一家兩路人馬相約在北門公園談判——名為談判,實則就是找一兩句不得體的言語為口實打打群架而已。這一架從北門公園打到臺北郵局,再沿著博愛路自北而南一路灑血。有幾個傷重不支或體力不繼的叫中山堂附近的憲警人員給扣下了,剩下些壯碩兇猛的繼續賈勇前進。據說,撐到衡陽路口之際只剩下三個血盟幫的大哥和兩個萬國一家的護法——其中某一護法還是個架雙拐、穿鐵鞋的小兒麻痹癥患者。這五人的殊死之戰已經殺到血沸眼紅的地步,哪裏還管得著身外之物?眼見已然砸毀了一個香煙攤、一個算命攤,正待打入那綢緞莊時,戰圈之中忽然躥入一名赤手空拳的中年漢子,就地轉了個輪影,再一挺身,只見他面皮煞赤、衣袍膨鼓,好似吹起了一只偌大的氣球,一時之間將紛紛劈下的木劍、武士刀、鐵拐等兵刃彈了個七零八落,斷的斷、折的折,無一完好者。如此僅不過一兩秒鐘的工夫,五個狠鬥少年也給一口氣彈進了綢緞莊,撞翻了不知多少個貨架,綾羅布疋纏覆絞裹,可謂狼狽之極。那中年漢子出手之後朝騎樓地上啐了一口,向那擺算命攤的蔔者問道:“傷著了沒有?”
蔔者笑了笑,道:“真正是虎落平陽,好在老筋老骨、頑健如昔,只可惜了苦石老道長傳下來這幅相圖沾了些狗血,看來需費我一番手腳,得重新畫過了才能再開張了。你呢?”
“不過是折損了幾條香煙。”赤臉漢子隨即轉身沖店內那五個東倒西歪的少年道,“有那麽些氣力沒處使喚,何不上前線殺他幾個敵寇奸匪去?要是連我這小小不言的一招‘漫天花雨’都抵敵不過,還逞什麽狗熊?”
人家綢緞莊可是大買賣家,唯恐失了和氣,掌櫃的連忙搶上前來,掏出一厚疊五圓、拾圓的新臺幣錢鈔,分別塞進赤臉漢子和蔔者的衣袋之中,說是一幹折損俱由小號支應償付,這些孩子家不懂事,沖撞了孫爺、趙爺,還望孫爺、趙爺看在小號薄面,寬恕則個。那孫、趙二位爺聞言一笑,不約而同地將鈔票往店中一撒,扭身便走了。
倒是血盟和萬國一家的少年得了便宜,就地拾起鈔票,也不打架了,出門之後二一添作五,老實撈了一筆。此後中華路火車道以東、新公園以西、火車站前中正路以南、小南門愛國路以北,除了中樞所在的公家機關、法院、銀行和學校之外,這一方圈圍成的區域之內便由這兩個幫派負責“把握”——換言之,衡陽路那爿老字號的綢緞莊可謂商家交付給新興少年械鬥團體的第一筆保護費。也就從血盟幫和萬國一家這虎頭蛇尾的一役開始,新興少年械鬥團體被賦予了兩個代稱,一曰“新幫”,一曰“小太保”。新幫自然是相對於老漕幫、哥老會這一類渡海來臺的老外省掛而言,雖然其成員中之絕大多數仍然是些一九四九年以後渡海移民的第二代子弟,然而其系統、組織、行動和宗旨與老幫會絕不相類,故稱之為新。至於“小太保”,則是一個帶有貶抑和嘲謔意味的詞兒。根據我們中文系學生讀閑書所得到的小知識,早在元代無名氏雜劇《黃花峪》(又名《宋江出陣》)裏就有以“太保”兩字尊稱江湖豪俠的例子。可是在老幫老會光棍口中的“小太保”,則不外有指之為“兔崽仔”、“小癟三”等用意。
徐老三還在混小太保的最後幾年裏——他自己已經不記得那是一九六四、六五還是六六年了——在一次聯合另外幾個小幫派去同萬國一家拼地盤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怪人。此人原非任何新幫分子,但是粗頭大臉、南人北相,雖不過十五六歲年紀,卻頗有一身豪氣,只緣著同學之誼,便答應前來助夥。那一日雙方人馬約在新公園網球場比鬥。才擺開陣式,這怪人大吼了一聲,便自行列中躥出,其聲如洪鐘,震得眾人耳鼓嗡然作響;正錯愕間,他驀地掀開書包蓋,雙手往裏一插,從裏頭夾出八個玻璃瓶子來,瓶中盛滿了粉紅色不知究竟是何物事的汁液。彼時敵我雙方皆不明其意,卻見他嘿嘿嗬嗬一連怪笑了片刻,忽然擡起一只右腳,用鞋底朝那書包蓋上奮力一磨,登時磨出一陣火樹銀花,那書包便有如兜在他臂膀彎處的一枚大火球,不停地左搖右曳。這且不說,怪人的十根手指頭也一剎不曾閑著,三兩秒鐘之間便好似特技團裏耍“大出手”的演員那般將八只玻璃瓶子扔入半空之中——說得慢了,瓶子便要落下地來;說得再快,也快不過當時的情景——八只玻璃瓶一一擲出,繞了個直徑約在五尺左右的圈子,一旦墮下,便讓怪人臂彎裏的書包火球承住、再彈起,這就在瓶口之上點燃了個三兩寸長的小火苗,怪人順勢縮腰出腿,一踢恰將瓶子踢入敵陣之中,落在不論什麽人的身上,端的是一聲轟然爆響。那挨著的家夥當下即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