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節
關燈
小
中
大
,只不過今天發生太多波折,大小姐又突然過世,皇帝和梅貴妃又想插手,小姐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所以才會失眠吧?
董琰嘆了口氣,望著放置在床邊小幾上的火盆,說:「我雖然是你們的小姐,可是我自己的婚姻大事,也輪不到我來做主。」
在自家姊姊剛去世的夜晚,就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婚姻大事,聽起來好像太過自私無情,董琰也不願意這樣,但事情已經迫在眉睫,皇帝打算指婚,要她嫁給九王爺,藉此來替皇家沖喜,她又能怎麽辦呢?
逆來順受嗎?
九王爺好嗎?還是不好?
他會是一個好丈夫的人選嗎?
還有她之前曾經擔憂過的心理年齡差距,就算她自己不在乎姊弟戀,可是她能和才十八歲的蕭維欽好好相處嗎?
僅憑今天短暫的接觸,以及小董氏本人留下的記憶印象,董淡無法客觀判斷,更不能確定他是不是適合自己'能不能與自己一同白首?
董琰越想越無奈,可是她已經變成了小董氏,已經身處古代,她就算不嫁給九王爺,又能嫁給誰呢?
不管嫁誰,她都不會了解對方,自由戀愛根本是不可能。
如此想來,原本歷史上的小董氏雖然與紀王私通在先,但也算積極主動追尋心中所愛了,畢竟,她最終也算嫁給了她想嫁的那個人。
不過董琰還是覺得這個結論有哪裏不對勁,畢竟她一直不讚同小董氏「搶姊夫」的行為呀!但與她此時的困境相比,董琰還真的難以評判,她和那位小董氏到底是誰更勇敢一些?
穿越到古代,難道她就真的只能這樣被動接受別人對她的安排,甚至連小董氏都不如了嗎?
董琰越想越煩悶,更是睡不著了。
次日,是忙亂而悲傷的一天。
一大早,就有人陸陸續續登門吊唁六王妃,董琰一直陪在董崔氏身邊,女眷們哭靈完畢後,會走到一邊安慰董崔氏,說些「請節哀」的話。
偌大的京城,官宦女眷們很多,雖然每個人說的話都很類似,董崔氏卻不得不每個都道聲感謝。
第三天,董琬就落葬了。
她被葬在皇陵中的皇子皇孫墓區,占了紀王府的一個位置,按照規矩,日後紀王逝世後,應該與他的這位原配嫡妻合葬。
皇陵距離京城頗遠,送葬隊伍無法當天折返,而且落葬之後,大郎、二郎作為孝子,還要守靈七天。
因為古有白發人不送黑發人的習俗,所以董從益和董崔氏夫妻作為長輩不能親自送女兒最後一程,又因為董家沒有其他男丁,作為董琬唯一的娘家至親,董琰就代表了董家人前去送葬。
而作為紀王的兄弟,九王爺蕭維欽是眾皇子中唯一一個一直陪伴在紀王身邊的人,他一直跟著忙這忙那,這個才十八歲的青年,在整個喪儀過程中,都表現得頗為成熟穩重、可圈可點。
皇陵附近有專門為皇家建立的行宮,當然,為了體現哀傷之意,這裏的行宮都建得頗為簡樸。
當夜,來送葬的諸人便留宿在行宮裏。
用完素淡的晚飯後,董琰請蕭維欽過來到偏廳一談,為了證明兩人的清白,她要丫鬢打開了所有的窗戶和門。
寒冷空氣不斷往屋裏鉆,董琰凍得四肢都快麻木了,手心裏捧著的暖手爐根本就暖不了她的身體。
明天,梅貴妃或許就要派人去她家提親了,她不得不冒險先見上蕭維欽一面,與蕭維欽當面把話說清楚。
蕭維欽走進門時,董淡正不時地小小跳著取暖,她穿著顏色素淡的衣裳,頭發上除了一根銀簪子,別無其他飾物,可越是素淡越能襯托出她那令人沈迷的柔美,就像在寒意剛消時悄悄綻放的花朵,嫩嫩的顏色,小巧的花瓣,讓人欣喜,也惹人憐愛。
蕭維欽停下腳步,解下自己身上的貂毛緞織錦鬥篷,在董琰轉身的時候,輕輕為她披在身上。
兩人距離很近,董琰楞了一下,並未拒絕蕭維欽的這份體貼,她伸手拉緊鬥篷,淡淡的沈香伴隨著溫暖的體溫包圍了她。
還好不是龍延香,董琰低著頭胡亂想著,雖然後人都說龍延香很名貴,好像還是皇室專用,但是她一點也不喜歡龍延香,她也不喜歡味道濃郁的檀香、麝香,蕭維欽的這個沈香還可以接受,她更喜歡的是清淡幽遠的花香,比如梅、蘭、荷等等,以後或許可以和蕭維欽商量一下用什麽香……
董琰的思緒飄得老遠,蕭維欽也不開口打斷她,兩人靜靜站在屋子中央,董琰低著頭,蕭維欽也低頭看著她。
「你真的想娶我嗎?」董琰忽然開口發問,打破了寧靜,說話的同時,她稍微後退兩步,拉開了一點與蕭維欽的距離。
蕭維欽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想了一下,才認真回答:「起初不是那麽想,現在是有點想。」
這是什麽回答?
董琰忍不住擡頭看他,蕭維欽對她微微一笑,卻並沒有再解釋。
起初,梅貴妃主動對蕭維欽提起董琰,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這位禮部尚書府的二小姐,梅貴妃在後宮見過董琰幾次,覺得她是一個性格單純又活潑的少女,沒什麽城府,這種女子應該比較好掌握,而且通常不會太想完全掌控自己的丈夫。
但更關鍵的一點是,梅貴妃最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意,說她是善解人意也好,說她是諂媚也好,反正就是因為梅貴妃的這種機靈,文宣帝這麽多年才一直對她寵愛有加,從未冷落過。
在梅貴妃看來,當年文宣帝之所以把董琬嫁給紀王,而沒有讓董琬做太子妃,是因為董從益本來就是太子少師,他已經是太子黨,把董從益的女兒嫁給紀王,反而有利於拉近紀王與太子的關系。
文宣帝不是傻子,他其實很早就已經隱隱覺察太子與紀王之間並不像他們表面上那麽兄友弟恭,他們之間有些小嫌隙,就像靜海下的暗流,最後會發展成什麽樣,連皇帝也摸不透,所以他只好盡可能用盡辦法來緩和他們的兄弟關系。
雖然總是說皇家無親情,但是皇帝也是血肉之軀,就算明知皇位爭奪起來,註定會是腥風血雨,但是每個在任的皇帝依然會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兄友弟恭、手足情深。
現在董琬過世,文宣帝需要一件大喜事來沖沖喜,女方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董琬的妹妹,可要她嫁給誰呢?
其實文宣帝也想過要董琰續嫁給蕭維澤,自己這個六兒子似乎也挺喜歡董琰那小丫頭,而董琰嫁進紀王府,想必也不會虧待董琬留下的兩個兒子……但董琬畢竟新喪,讓董琰在孝期就立即嫁入紀王府為皇家沖喜,會不會被外人說三道四啊?外人也許會猜測,這兩人在董琬病重時就有了私情什麽的,這樣會不會有損自家小六的清譽啊……
就在文宣帝反覆思量時,梅貴妃就在一旁推薦了自己所生的九皇子,畢竟董琬去世之前,梅貴妃就特地向文宣帝提過打算為蕭維欽迎娶董琰,當時文宣帝覺得自己的兒子們沒必要都娶董家的女兒,所以略過了梅貴妃的提議,現在文宣帝想起來,仔細一琢磨卻覺得這個提議挺好,這樣不但不會損害小六的清譽,還能拉近小九和小六的關系,畢竟這樣一來,兩人不僅是兄弟,還成了連襟。
梅貴妃的這份總是恰到好處的機靈討巧,讓文宣帝大為滿意。
梅貴妃是個聰明的女人,她不認為太子就一定會登基,歷史上被廢的太子不在少數,而且從一些蛛絲馬跡判斷,梅貴妃並不太看好當今的太子蕭維楨。
皇帝雖然看起來很看重自己的儲君,但皇帝內心到底是如何想,他到底真心偏愛誰,除了皇帝自己之外,恐怕沒有人比梅貴妃揣摩得更透徹、更清楚了。
就是因為這份透徹和清楚,所以梅貴妃完全沒有野心推自己的兒子上位,她只希望兒子能在未來的皇帝繼承人面前能過上好日子,而這個最終的勝利者無論是太子還是紀王,在梅貴妃看來,都沒有差。
如果是太子登基,那麽看在太子少師董從益的面子上,太子不會虧待董琰和她的丈夫。
如果是紀王登基,那麽看在亡妻的面子上,紀王也不會虧待董琰和她的丈夫。
只要蕭維欽不想爭權奪位,不去觸碰未來皇帝的底線,那麽他與太子和紀王之間的這點親近關系,就足夠維持他逍遙快活的生活了。
當然如意算盤容易打,實際做起來卻有點難,一開始蕭維欽並不想順從母親的安排,他以前聽到過一些流言,類似「小姨子和姊夫」什麽的香艷故事,他聽過好幾個版本。
梅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董琰嘆了口氣,望著放置在床邊小幾上的火盆,說:「我雖然是你們的小姐,可是我自己的婚姻大事,也輪不到我來做主。」
在自家姊姊剛去世的夜晚,就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婚姻大事,聽起來好像太過自私無情,董琰也不願意這樣,但事情已經迫在眉睫,皇帝打算指婚,要她嫁給九王爺,藉此來替皇家沖喜,她又能怎麽辦呢?
逆來順受嗎?
九王爺好嗎?還是不好?
他會是一個好丈夫的人選嗎?
還有她之前曾經擔憂過的心理年齡差距,就算她自己不在乎姊弟戀,可是她能和才十八歲的蕭維欽好好相處嗎?
僅憑今天短暫的接觸,以及小董氏本人留下的記憶印象,董淡無法客觀判斷,更不能確定他是不是適合自己'能不能與自己一同白首?
董琰越想越無奈,可是她已經變成了小董氏,已經身處古代,她就算不嫁給九王爺,又能嫁給誰呢?
不管嫁誰,她都不會了解對方,自由戀愛根本是不可能。
如此想來,原本歷史上的小董氏雖然與紀王私通在先,但也算積極主動追尋心中所愛了,畢竟,她最終也算嫁給了她想嫁的那個人。
不過董琰還是覺得這個結論有哪裏不對勁,畢竟她一直不讚同小董氏「搶姊夫」的行為呀!但與她此時的困境相比,董琰還真的難以評判,她和那位小董氏到底是誰更勇敢一些?
穿越到古代,難道她就真的只能這樣被動接受別人對她的安排,甚至連小董氏都不如了嗎?
董琰越想越煩悶,更是睡不著了。
次日,是忙亂而悲傷的一天。
一大早,就有人陸陸續續登門吊唁六王妃,董琰一直陪在董崔氏身邊,女眷們哭靈完畢後,會走到一邊安慰董崔氏,說些「請節哀」的話。
偌大的京城,官宦女眷們很多,雖然每個人說的話都很類似,董崔氏卻不得不每個都道聲感謝。
第三天,董琬就落葬了。
她被葬在皇陵中的皇子皇孫墓區,占了紀王府的一個位置,按照規矩,日後紀王逝世後,應該與他的這位原配嫡妻合葬。
皇陵距離京城頗遠,送葬隊伍無法當天折返,而且落葬之後,大郎、二郎作為孝子,還要守靈七天。
因為古有白發人不送黑發人的習俗,所以董從益和董崔氏夫妻作為長輩不能親自送女兒最後一程,又因為董家沒有其他男丁,作為董琬唯一的娘家至親,董琰就代表了董家人前去送葬。
而作為紀王的兄弟,九王爺蕭維欽是眾皇子中唯一一個一直陪伴在紀王身邊的人,他一直跟著忙這忙那,這個才十八歲的青年,在整個喪儀過程中,都表現得頗為成熟穩重、可圈可點。
皇陵附近有專門為皇家建立的行宮,當然,為了體現哀傷之意,這裏的行宮都建得頗為簡樸。
當夜,來送葬的諸人便留宿在行宮裏。
用完素淡的晚飯後,董琰請蕭維欽過來到偏廳一談,為了證明兩人的清白,她要丫鬢打開了所有的窗戶和門。
寒冷空氣不斷往屋裏鉆,董琰凍得四肢都快麻木了,手心裏捧著的暖手爐根本就暖不了她的身體。
明天,梅貴妃或許就要派人去她家提親了,她不得不冒險先見上蕭維欽一面,與蕭維欽當面把話說清楚。
蕭維欽走進門時,董淡正不時地小小跳著取暖,她穿著顏色素淡的衣裳,頭發上除了一根銀簪子,別無其他飾物,可越是素淡越能襯托出她那令人沈迷的柔美,就像在寒意剛消時悄悄綻放的花朵,嫩嫩的顏色,小巧的花瓣,讓人欣喜,也惹人憐愛。
蕭維欽停下腳步,解下自己身上的貂毛緞織錦鬥篷,在董琰轉身的時候,輕輕為她披在身上。
兩人距離很近,董琰楞了一下,並未拒絕蕭維欽的這份體貼,她伸手拉緊鬥篷,淡淡的沈香伴隨著溫暖的體溫包圍了她。
還好不是龍延香,董琰低著頭胡亂想著,雖然後人都說龍延香很名貴,好像還是皇室專用,但是她一點也不喜歡龍延香,她也不喜歡味道濃郁的檀香、麝香,蕭維欽的這個沈香還可以接受,她更喜歡的是清淡幽遠的花香,比如梅、蘭、荷等等,以後或許可以和蕭維欽商量一下用什麽香……
董琰的思緒飄得老遠,蕭維欽也不開口打斷她,兩人靜靜站在屋子中央,董琰低著頭,蕭維欽也低頭看著她。
「你真的想娶我嗎?」董琰忽然開口發問,打破了寧靜,說話的同時,她稍微後退兩步,拉開了一點與蕭維欽的距離。
蕭維欽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想了一下,才認真回答:「起初不是那麽想,現在是有點想。」
這是什麽回答?
董琰忍不住擡頭看他,蕭維欽對她微微一笑,卻並沒有再解釋。
起初,梅貴妃主動對蕭維欽提起董琰,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這位禮部尚書府的二小姐,梅貴妃在後宮見過董琰幾次,覺得她是一個性格單純又活潑的少女,沒什麽城府,這種女子應該比較好掌握,而且通常不會太想完全掌控自己的丈夫。
但更關鍵的一點是,梅貴妃最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意,說她是善解人意也好,說她是諂媚也好,反正就是因為梅貴妃的這種機靈,文宣帝這麽多年才一直對她寵愛有加,從未冷落過。
在梅貴妃看來,當年文宣帝之所以把董琬嫁給紀王,而沒有讓董琬做太子妃,是因為董從益本來就是太子少師,他已經是太子黨,把董從益的女兒嫁給紀王,反而有利於拉近紀王與太子的關系。
文宣帝不是傻子,他其實很早就已經隱隱覺察太子與紀王之間並不像他們表面上那麽兄友弟恭,他們之間有些小嫌隙,就像靜海下的暗流,最後會發展成什麽樣,連皇帝也摸不透,所以他只好盡可能用盡辦法來緩和他們的兄弟關系。
雖然總是說皇家無親情,但是皇帝也是血肉之軀,就算明知皇位爭奪起來,註定會是腥風血雨,但是每個在任的皇帝依然會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兄友弟恭、手足情深。
現在董琬過世,文宣帝需要一件大喜事來沖沖喜,女方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董琬的妹妹,可要她嫁給誰呢?
其實文宣帝也想過要董琰續嫁給蕭維澤,自己這個六兒子似乎也挺喜歡董琰那小丫頭,而董琰嫁進紀王府,想必也不會虧待董琬留下的兩個兒子……但董琬畢竟新喪,讓董琰在孝期就立即嫁入紀王府為皇家沖喜,會不會被外人說三道四啊?外人也許會猜測,這兩人在董琬病重時就有了私情什麽的,這樣會不會有損自家小六的清譽啊……
就在文宣帝反覆思量時,梅貴妃就在一旁推薦了自己所生的九皇子,畢竟董琬去世之前,梅貴妃就特地向文宣帝提過打算為蕭維欽迎娶董琰,當時文宣帝覺得自己的兒子們沒必要都娶董家的女兒,所以略過了梅貴妃的提議,現在文宣帝想起來,仔細一琢磨卻覺得這個提議挺好,這樣不但不會損害小六的清譽,還能拉近小九和小六的關系,畢竟這樣一來,兩人不僅是兄弟,還成了連襟。
梅貴妃的這份總是恰到好處的機靈討巧,讓文宣帝大為滿意。
梅貴妃是個聰明的女人,她不認為太子就一定會登基,歷史上被廢的太子不在少數,而且從一些蛛絲馬跡判斷,梅貴妃並不太看好當今的太子蕭維楨。
皇帝雖然看起來很看重自己的儲君,但皇帝內心到底是如何想,他到底真心偏愛誰,除了皇帝自己之外,恐怕沒有人比梅貴妃揣摩得更透徹、更清楚了。
就是因為這份透徹和清楚,所以梅貴妃完全沒有野心推自己的兒子上位,她只希望兒子能在未來的皇帝繼承人面前能過上好日子,而這個最終的勝利者無論是太子還是紀王,在梅貴妃看來,都沒有差。
如果是太子登基,那麽看在太子少師董從益的面子上,太子不會虧待董琰和她的丈夫。
如果是紀王登基,那麽看在亡妻的面子上,紀王也不會虧待董琰和她的丈夫。
只要蕭維欽不想爭權奪位,不去觸碰未來皇帝的底線,那麽他與太子和紀王之間的這點親近關系,就足夠維持他逍遙快活的生活了。
當然如意算盤容易打,實際做起來卻有點難,一開始蕭維欽並不想順從母親的安排,他以前聽到過一些流言,類似「小姨子和姊夫」什麽的香艷故事,他聽過好幾個版本。
梅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