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設小雷音四眾皆逢大厄難

關燈
名字來源:有黃色的眉毛,主人是彌勒佛祖,自己也妄想成佛,所以自稱黃眉老祖。

結局:被制服。彌勒佛祖笑呵呵踏雲而來,教悟空誘使妖怪出洞,彌勒佛變成種瓜叟,讓妖魔把悟空變成的西瓜吃進肚子,治服了黃眉大王,彌勒佛也趁機收回了後天人種袋等寶物。

番外,科普西游知識

第十三回開始,唐僧走到了大唐國界的邊境線,開始了他茫茫異國取經之旅。從此以後,他由孤身一人的背包客,通過觀音的安排,陸續找了孫悟空、豬八戒等驢友

孫悟空毫無懸念的成為了取經特戰隊的隊長,帶領隊友們一起組隊打妖怪升級。在這大唐的邊境上,矗立著一座巍峨的山。在原著中,獵戶劉伯欽曾介紹過,從天而降,名曰五行山,後因大唐開疆拓土到此便改成了兩界山。那麽問題來了,同一座山,為什麽在西游記裏分了兩個名字?難道就是為了配合一下劇情?如來五指化山,故為五行山。到了大唐成了界碑的標志就改叫兩界山了?如果這麽淺顯的去理解,就太小看了原著的含義了。這山名稱兩次的變更,其中有著佛派深奧的內涵在裏面。這篇,我先給大家解析一下五行山

1、悟空沒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如來五指化作山,本應稱作五指山,可小說後來一直稱為五行山。其含義就是指,如來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來壓制孫悟空。也許有人會說,悟空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再五行中了,這五行如何壓得住?

這個問題本人觀點只能說孫悟空吹了牛。

悟空所謂跳出三界外,是道家的“三界”天界、地界、人界。不在五行中,指的是他已經得道成了太乙散仙,可以運用五行規律,奪天地五行造化,脫離了生死輪回而已。規範的說應該是悟空是掌握五行中,免輪回於三界外才對。孫悟空本是女媧補天的靈石而生的天產石猴,這塊石頭集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孕育胎胞。

介紹他出生的那塊石頭也明確說明尺寸有周天、二十四節氣、九宮八卦之數,還有九孔八竅。很明顯,這猴子雖不是肉身,但絕對是由物質構成的,符合三界內的理數。是物質就脫離不開五行,裏對五行進行過系統的總結,在這裏我只能淺顯的和大家解釋一下。伏羲把世間萬物的“象”歸納成了八種類型八卦,又將八卦統歸分成了五種屬性。五行是一切物質和形態的最終屬性,無論它以什麽形態出現,最終都會有自己的獨特屬性。

五行是個循環系統,相互相生相克,五行要是單一出現就會凸顯其特性,掌握了規律就可利用另一種特性去克制和生養。比如想用木料,就用金屬做斧頭砍木頭金克木,想讓金屬斧頭克不動木,就給木頭泡在水裏,水飽和了,砍起來就費勁因為水生木。如來相當於用五行的相互作用做了一個陣局,暫時壓制了悟空。

悟空因懂得五行的規律,利用規律化解壓力,所以開始的時候還能動一動,差點把山頂開。但是孫悟空忘了一件事,你跳出了道家的“三界”還忘了有佛家的“三界”。佛家的三界叫做“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能單純理解為色情的色界,是有形世界。一道“六字真言”金貼,就將悟空死死的壓在了山下,再也出不去這“三界”了。這也就是叫五行山的要旨,孫悟空是沒有脫離五行的屬性的。

2、孫悟空在五行山500年的“五行”養生之道

孫悟空是猴,五行屬“金”。土裏生金,所以五行山下,埋了悟空,表面上是鎮壓,其實是在蓄養悟空“金”的銳氣。但銳氣過盛,不等到悟空刑滿,悟空就會破土越獄,所以山上草木叢生,“木克土”把山的養分吸走一部分,限制土對金的生養,小猴子就乖乖的服刑吧。有山必有水,金生麗水,水是金養著的,會消耗悟空的金氣,還有就是“火”,猴子在老君爐裏被燒了49天,雖然躲在“巽”位出風口,沒被燒死,但“火克金”肯定也是元氣大傷。因為水和火對於“金”來說都是不利於孫悟空養生,很難保存悟空的戰鬥力。所以如來特意安排五方揭諦在悟空餓了時吃鐵丸子,渴了,喝銅汁,這銅鐵就屬“金”相當於“渴了、餓了喝紅牛”,補足了損耗的“金”氣。要說如來真是高手中的高手,即利用了五行壓制悟空,同時又利用“五行”養生了悟空。看看吧,這就是天道循環,大道至簡,萬事有陰陽兩面性,這五行就是對付悟空的一把雙刃劍。

3、五行屬性培養了相生相克的取經團隊

西游記諸多章回總有什麽“金公”木母““江流”一類象征人物的標題,這是什麽含義呢?

這些寒意都是吳承恩特別制造的,誰也想不到,但是偏偏咱們後來有這麽多人研究,慢慢也想到了。

那就是:

這其實就是如來已經安排好取經五人團成員名字。師徒五人就是“五行”的代表,早就布局好了。這五行,相生相克,各自發揮作用和牽制,保障取經成功,也是取經團隊成員多樣化的一個表現。江流就是唐僧,顧名思義屬“水”;”猴子肯定按劇情一看就知道是“金公”了。八戒則是“木母”,沙和尚的沙屬“土”,白龍馬為“火”證據為在入化龍池裏曾“水火既濟”,那池子為水,龍自然就是“火”了,馬本身還是”午火”。

孫悟空“金”生著唐僧的“水”,所以老唐同志一路平安;孫悟空“金”克著豬八戒的的“木”,所以總遭悟空戲弄和欺負;沙和尚屬“土”生著孫悟空的“金”,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偏袒悟空“大師兄說的對啊!”唐僧屬”水“克著白龍馬的”火“所以只能給唐僧當坐騎。看到了吧,這如來老爺子大手一揮,伸出五個手指頭,意義非凡。當年如來佛祖這一招大日如來神掌,一巴掌拍在五行山這個坐標上,已經規劃出佛派未來取經的起點靈山的總路線,還有取經團隊的人數預言。

番外,西游記明代禁書的秘密

西游記裏面,有很多值得讓人深思的東西,尤其是那些人物的名字,分別代表了他們的出身,還有一些習慣秉性,不信你來看。

《西游記》中三位徒弟的姓氏,分別是孫、豬、沙。孫,據說是取自“猢猻”的“猻”字,只不過去掉一個反犬旁而已。而沙呢,則與流沙河有莫大關系。可是豬八戒呢?為什麽就不能取一個諧音用“朱”,而必須直接用豬呢?

凡事必有緣故,猢猻可以姓孫,老豬卻萬萬不可姓朱,因為大明的皇帝,就姓朱。

《西游記》原本裏,說老豬原是神仙界的高層人物,具體官職叫做“天蓬元帥”,其實說白了也就是負責天河的水利工作,並不是真正帶兵打仗的軍事幹部。只是因為革命工作間隙不小心喝醉酒,乃至於動色心居然敢去調戲婦聯副主席嫦娥同志,於是觸怒了天廷的最高領導人,這被貶到凡間做基層工作,而恰恰在投胎的時候呢,又錯投了豬胎,以至於成為一副豬模樣的“豬剛鬣”。

神話小說就是如此,可是老豬的原型究竟是誰呢?曾有這麽一個傳說,說吳承恩的老家淮安有個二流子,名字就叫作朱八,此人又懶又饞,又愛貪小便宜。吳承恩這便把他當作原型,設計出豬八戒這麽個人物來。

呵呵,這種傳說,估摸著就是街談巷議的水準,倘若吳承恩真是如此,那麽他的構思水準也就僅限於街道辦幹部乃至鄉裏文宣幹事那一層,如何能寫出《西游記》這樣的鴻篇巨制來呢?

可為什麽說朱元璋會是“豬八戒”原型呢?

首先,你就要知道朱元璋的早期出身,他其實就是一個僧人,17歲他便出家為僧,足足做了七年和尚。

這段經歷,後來便成為了朱元璋心中的大忌。據說杭州有個教授,寫了篇文章,裏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等幾個詞,朱元璋居然就能看見且牽強附會,說“光”就是光頭,“生”就是“僧”,你這是在罵我當過和尚啊!速速拉出去斬了。

好嘛,可見老朱真是當過和尚了,那麽他的法號又是什麽呢?

據說是叫如凈,跟豬八戒的法號悟能似乎有些差距,倒是有點像沙和尚的法號悟凈。可你又知否?朱元璋有個叔叔叫朱五六,他的法號就是悟空。哈哈,這便有些名堂了。再想想,朱元璋有個小名,叫做重八,朱重八、豬八戒,這兩個名字又有幾分相似呢?

再提一句,我們如今在電視劇裏看到的豬八戒顯然是一頭大白豬的喜慶模樣,可若是一頭野豬呢?蘇東坡曾說過:“(豬肉)富家不肯吃,貧家不解煮。”其實一直到宋代,漢人吃的主要肉食都是牛與羊,豬肉屬於下層一般勞苦大眾沒法子才吃的食物,這與整個世界的吃肉習俗都是一致的。

宋朝的使節出使遼國,才看到遼人的酒席之上,居然有豬肉,一問才知道,因為遼人在草原之上,牛羊多而豬少,所謂物以稀為貴,他們這是拿難得的豬肉來招待貴賓。而中原呢?恰恰是以羊肉為美,所以遼宋互市一項最有特色的交易,就是宋朝的豬與遼國的肥羊互換,換完了雙方還都很高興。

到大明萬歷年間,中國人依舊吃牛羊肉為主,豬肉少見,肉價自然也稍貴些。萬歷二十年,當時一千斤牛羊肉大概是15兩銀子,而同等斤兩的豬肉,卻要20兩銀子。豬肉比牛羊肉貴,本身就說明國人的飲食,依舊是牛羊肉。

一直要到大清,中國人才不得已改吃豬肉,在當時的美食家袁枚筆下,便出現了“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這樣的詞句。

而在《西游記》成書的那個年代,豬還曾一度被禁養做家畜,理由很簡單,皇帝姓朱,你居然還殺豬,豈不是要造反麽?

不許養家豬,那大明的“豬”豈不就是野豬麽?《西游記》中的豬八戒,最早的形象就是一頭長著獠牙的野豬啊!

事實上,就連大明皇室也把“豬”與“朱”聯系起來,也就是說,哪怕你吳承恩的用意,豬八戒就不是朱元璋,明朝的官員也會大怒。

更何況還有一點。不管是家豬還是野豬,長得都不容樂觀,而偏偏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據說相貌也是極醜——

而且,就在大明開國的洪武年間,朱元璋也曾派和尚去南亞取經,其中有一個叫做慧曇,曾抵達今天的斯裏蘭卡並死在那裏。而後一撥和尚,則成功返回,往返六年光陰,取回了。

更要命的是,還有另一樁事情也很巧合,《西游記》說豬八戒入贅高老莊,而朱元璋呢,也曾被郭子興招為女婿,其實也算是某種形式的入贅。

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西游記》中,唐僧每到一個國家,都要去和國王交換外交度牒,還總要宣揚自己來自東土大國,你們有麻煩嗎?我可以幫你們搞定——自然,《西游記》中真正的搞定者是他的徒弟孫悟空,唐僧只負責吹牛而已。

這是當年玄奘取經時幹的事嗎?不!這顯然就是大明的官方邏輯。也就是因為這種邏輯,稍後的鄭和下西洋,才會一不要你土地、二不要你錢,咱就是來顯擺的!

(相比較而言,電視版《西游記》中的八戒,還真是英俊和善呢!)

在朱元璋時代,還曾打印度來了一個叫做“來覆”的僧人,他給老朱講了一大通佛理之後,據說便想回去,可偏偏在出發之際,他寫了一首詩給老朱,據說有這麽兩句:“殊域及自慚,無德頌陶唐。”

好嘛,老朱立馬就腦洞大開了,殊,那不就是“歹朱”嗎?無德,這不就是罵我麽?好嘞,來覆你也甭回去了,小的麽,立即把他給我拉出去砍啰!

據說,這位不遠萬裏打印度來到大明的“來覆”,就這麽被砍了。

如此一來,《西游》會成為大明禁書的緣故,想必你也該明白了吧!

番外,六耳獼猴代替悟空取經

今天閑著無聊又翻開了《西游記》大體看了遍,一重大發現,吳承恩竟然在《西游記》有一重大伏筆。。。

看《西游記》第五十七回,說是“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後又和孫悟空大打出手。。。這位假孫悟空,實力不用多說了吧,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緊箍咒,兩個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個真假;到天宮:拖塔天王拿照妖鏡照,也看不出;又到觀音那:觀音也看不出。最後到幽冥處閻羅那,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卻說:“我看出來了,卻不敢說”。。。最後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出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這是整個故事,看似很簡單,很完整,不過,我發現一個天大的伏筆。

咱現在先假設一下,被打死的那個是悟空,活的那個是六耳獼猴。我這不是胡說的,是有道理的,以下是我的一些理論:

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誰也看不出來,就算如來騙大家說六耳獼猴就是真的悟空,而這個謊言,也只有如來知道真相,真正的孫悟空,他只是個啞巴吃黃連。

二、六耳獼猴很有可能是如來安排的一個托兒,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叛逆者,而如來是西天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統治者會允許一個叛逆者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孫悟空一向不敬重如來。所以如來會想方設法消滅孫悟空。當然不能明白著把孫悟空直接殺了,所以才出現一個一模一樣的悟空,殺孫悟空於無形。而這個也是有證據的。1:比如在地府裏面,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明知道真假,卻不敢說,其想法肯定不是怕兩個悟空大鬧地府,而是這個六耳獼猴有很強大的後臺,那就是如來。所以,“諦聽”自然不敢說出真相。2:其次,可以證明“諦聽”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鬧地府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法力很強的人,當然,不是閻羅,閻羅和這人比,是天壤之別,這人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何許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與觀音、文殊、普賢齊名,可見此人厲害。既然有這麽厲害的佛門中人在此,難道“諦聽”還擔心這兩潑猴會鬧了地府不成?

三、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何許人?《封神榜》上有個線索,就是“混鯤祖師”的徒弟,而恰巧,“混鯤祖師”弟子無數,而讓他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兩位聖人是同門師兄,且《封神榜》中曾經略提到過,說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如來)間發生了什麽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這是一個很有力度的線索,證明二人之間有矛盾。然後再回到孫悟空,而孫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如來見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領,不想方設法除之更待何時?

四、西游記上講述了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了一身法術之後神通廣大。而恰巧,和冒充孫悟空的六耳獼猴卻也擁有和孫悟空一模一樣的法術,甚至連長相聲音裝的都完全一樣?這是巧合嗎?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只學個72變和筋鬥雲都學了幾年,六耳獼猴不可能不學就天生就有這本領吧?肯定有和孫悟空同門出處的高人指點,自然菩提祖師不會在此之列,因為老人家既然有了孫悟空這樣有情有義的徒弟,難道還要在造出一個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幹嗎?所以,指點六耳獼猴來和孫悟空對著幹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菩提祖師的同門師兄,如來。

五、再回到《西游記》第五十八回,話說,二猴打鬧到如來這裏要如來辯個真假。。。如來卻對眾佛說:“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經如來這麽一說,眾佛知道了,原來天下眾生中還有這麽一個叫“六耳獼猴”,而西游記的讀者們卻忽略了如來的這一句話裏的一個線索:如來說的意思是,此猴和孫悟空不同,孫悟空是“靈明石猴”,同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而六耳獼猴是“知前後,萬物皆明”。很厲害吧,竟然知道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一切事。這是一個很大的破綻!!!既然六耳獼猴知道他的未來將要被如來制服,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他為什麽還要和孫悟空到如來處辯真假,那不是自討苦吃嗎?所以只有一個可能,如來早都把事情安排的妥當,在他的說明下,讓眾佛都以為六耳獼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卻被當成了“六耳獼猴”被如來制服,然後被一棒打死。而當“六耳獼猴”被打死之後,一向慈悲為懷的如來卻沒一點怪罪之意,只是合並雙手,道了句:“善哉,善哉!”。。。大家都知道,以如來的本領,當“孫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獼猴”的話,如來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見,如來本意就是想讓他死。而“六耳獼猴”本無太大的罪過,也就是和孫悟空大鬧了下,一向慈悲的如來何必要讓他死呢,想當年孫悟空鬧了龍宮,鬧了地府,鬧了天宮,如來都還沒讓他死呢,怎麽“六耳獼猴”這麽一個小小的錯誤就要必須死呢?這裏面肯定有隱情。所以那個隱情就是,如來是真正想處死的是孫悟空,而被一棒子打死的,卻恰好是真正的孫悟空。

六、大家會以為,孫悟空不是已經被生死薄刪除了名字,又吃了那麽多蟠桃和仙丹,早都可以長生不老,也有了金剛不壞之軀,怎麽能這麽容易就給打死了呢。這個也許就只有如來自己知道了,大家可以想象,如來既然當年有能力把孫悟空壓打五行山,現在雖然殺不了孫悟空,當然也肯定有辦法讓孫悟空永遠消失的活著。

七、又回到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這。西游記裏曾經記載,孫悟空在大鬧天宮之後,惹了一大堆麻煩只好跟著唐僧西天取經,遇到困難又回去找他師傅“菩提祖師”的時候,“菩提祖師”早已不見蹤影,只是和孫悟空隔空說話,並不見面。這是為什麽呢?想必孫悟空用“菩提祖師”所教的本領大腦天宮之後,如來必有察覺,肯定會發現此七十二變和筋鬥雲正是同門法術。

剛才我也說過了,菩提祖師和如來曾經因為一些矛盾,後來菩提祖師隱居了。如果如來看到孫悟空的本領後,肯定便知此本領肯定是菩提祖師所受,自然要追尋這個消失已久的仇人。所以,菩提祖師得知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為防止不必要的麻煩,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而話又說回來了,菩提祖師本領並不亞於如來,這個可以從《西游記》第八回看出。。。其中有一段,如來說:“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大家註意了,如來說,“西牛賀州,雖無上真”,這恰恰說明,菩提在西牛賀洲傳道能逃過如來法眼,說明菩提不比如來差。?

八、大家發現沒,在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孫悟空並不完全都聽唐僧的話,甚至有時候,還鬧個小矛盾,導致唐僧只好念緊箍咒,典型的一個叛逆者形象。可自從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後,孫悟空從此保護唐僧安安分分。而以此事可以看出,孫悟空前後可判若兩人。不排除,孫悟空已被如來利用六耳獼猴一戰中,安安靜靜、無人知曉的收服了。

西游記本相(大結局,完本感言)

我喜歡看《西游記》永遠看不夠哈!

羨慕悟空的72般變化,唐生的執著,八戒的隨性,沙僧的任勞任怨,白龍馬的意念;鐘情於作者的場景設置與人物刻畫,敬佩制作團隊的水平與努力,還有帶給我對於我商業的啟發與思考?

今天拍攝2016梧桐生態雙創公開課第二季視頻,其中一個環節就是從商業的角度解讀《西游記》,今天轉載一篇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西游記的文章,堪稱經典,與大家分享。

有人說,當你有一天真正讀懂了《西游記》,你也就懂得了世間所有苦難的真諦,也就懂得了整個人生的真諦!小孩子是根本讀不懂西游記的。個人認為,《西游記》可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而且它還是世間最偉大的一部成功學!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實是告訴人們如何戰勝心魔的成功學。吳承恩通過西天取經的神話故事,引領我們在人生路上不斷地去克服內心、戰勝心魔,最終取得真經、成就人生。

《西游記》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這師徒五人只是一個人!孫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豬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龍馬是人的意志力。

孫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師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個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嗎?三星不就是那三點嗎?),所以孫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這一顆騷動不安的心,於天堂地獄善惡之間自由穿梭。《楞嚴經》上說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72變,世人的心非常善變,瞬息間七十二變。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黃帝八十一難經》上說“人晝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氣。什麽東西能夠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層地獄;大能通天,小之則如繡花針呢?不就是人的氣度嗎?

煉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爐燒不死反而能讓孫悟空煉成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著心眼明亮了)。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裏,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五行山壓住悟空,象征著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樣強大地壓住了那顆上天入地的心。五行山也象征著佛學中的“貪、嗔、癡、慢、疑”,佛祖說這五個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孫悟空,依舊逃不出這五個字。鬧天宮時的孫悟空正是被這五毒所困。現實中,又有多少佛門弟子,自以為有所悟,精心力修“戒、定、慧”,到頭來依舊不離“貪、嗔、癡”,只因不了解“貪、嗔、癡”的本質。五行山後為兩界山,過了這一山,曾經那顆騷動不安的心終於跳出三界了。

孫悟空一個筋鬥就十萬八千裏,正好是靈山的距離,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靈山再遠也就是心的一個念頭就到了!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師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實指的就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經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真正的靈山,就在我們的心中。這也就是孫悟空常常對唐僧說的那句話:“只要你見性志成,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還有唐僧剛開始踏上取經路時,烏巢禪師傳授他一部《心經》,並且也對他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但是唐僧聽不懂啥意思,最後直到抵達靈山,由孫悟空點醒了他之後,他才明白。因為要靠心來點醒自己,才能明白,而且那時候心魔全都除掉了,也就領悟了。

“定心真言”緊箍咒能定心、約束心,讓心疼了又疼。收伏悟空之後,也就歸正了那顆七十二變的心。孫悟空一上路就打死了六個強盜,在原著中,六個強盜的名字分別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身本憂、意見欲”,這就是六根。孫悟空打死了六根,說明六根清凈乃取經之本。白龍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馬,只有確定了前進的目標,才能專心專意的取得真經。收伏小白龍,達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堅定,沒有到不了的西天。後來又收了八戒和沙僧,“身、心、情、性、意”這個最完美的團隊就組成了。

西天路上,悟空化齋前經常在地上劃一個圈,這是心給人定的界限,但人的身體(唐僧)總是會被欲望(豬八戒)牽著走!於是人(師徒幾個)就容易離開內心(悟空)設定的界限(劃的圈),於是一出界限便遇上種種心魔(妖怪)。

心(悟空)引領著人(師徒幾個)不斷前進,一路上悟空降妖,說的就是心去降心魔。西天路上的每一個妖怪都是有含義的!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個比喻!全都是心魔的幻化。每一個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世間那些牽絆人的東西,都是一個人自己的心魔!西天取經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去除心魔的過程。師徒五人在取經路上不斷的去除妖怪,指的就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不斷的戰勝心魔!

例如,黑熊怪是心魔,悟空的嗔念使他催火燒了觀音禪院,於是出現了阻礙他成佛的心魔,於是黑熊怪就來了。

牛魔王也是悟空心魔所變,紅孩兒、牛魔王、火焰山都是心頭上的火焰。牛魔王與悟空為結拜兄弟,又勢均力敵,所以發火就是自己跟自己較勁。火焰山形成原因是早年孫悟空踢下一塊火磚,火焰山大火正是悟空出八卦爐後為出一口惡氣而放的,到頭來卻燒傷了自己。火焰山這一難是由孫悟空早年頑空之心所生,所以說“牛王本是心猿變”,要“打破頑空參佛面”,在這裏孫悟空剪除了頑空之心。

紅孩兒象征著仇恨之火,一個人活在仇恨中,到頭來只會燒傷自己的心(紅孩兒燒傷了悟空)。此外,紅孩兒還象征著“赤子”,我們要保住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在人生路上保住赤子之心,不要被自己的“三昧真火”燒毀了,要保住那份童心(赤子被菩薩保住了)。

黃風怪會吹三昧神風,他代表社會風氣,社會風氣能使人心(悟空)迷失方向。

白骨精的三個形象分別代表了一個人的情、愛、欲,心將它們全部打死,說明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愛、欲,不要讓其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此外,白骨精也象征人皮面具,人皮面具(白骨精)能引出人的本能欲望(所以豬八戒開始挑撥離間),使人迷失了自己的內心(所以唐僧把孫悟空趕走了),人總是會被世間種種美麗表象所迷。

金錢(金角大王、銀角大王)能把人心捆住、封住,難以逃脫。作者將這個道理比喻成了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用幌金繩把孫悟空捆住了,用紫金葫蘆把孫悟空封住了。後面在小西天,冒充佛祖的那個黃眉怪用金鐃把孫悟空封住了,金鐃這個法寶也象征金錢,金錢能把心困住。

七個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結的網一樣,能把人困住。世人因思(絲)生情,被情絲纏繞。蜈蚣精身上有千只眼睛,乃是人眼所見的各種物質欲望的象征。

蠍子精代表美色,美色就像蠍子一樣會勾人,所以師徒幾個都敵不過她。

真假美猴王,一個真心向佛的悟空擊敗了一個不真心向佛的悟空,其實是自己的兩種意志互鬥,是一個人的兩顆心。書中很明確的說到這一難是由師徒四人的心魔所生,孫悟空的“神狂之心”,唐僧不辨真假的“道昧之心”,豬八戒沙僧不肯說情的“嫉妒之心”,師徒師兄弟之間的“猜忌之心”。生出了“二心”,就必須除掉第二顆心,只有打消二心,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假孫悟空被打死了,師徒幾人才得以繼續上路。

在比丘國,鹿精要吃一千個小孩的心,象征“多心”。孫悟空變做假唐僧,比喻這時的唐僧和悟空合二為一,他剖開自己的肚皮滾出了一堆心來,也是象征“多心”。我們常說“心頭鹿撞”,人有“二心”就會生出災禍,更何況這多心。收服了這個鹿精,心頭也就沒有鹿撞,“多心”就會變成“一心”,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悟空三兄弟好為人師,在玉華州收了國王的三個兒子為徒弟,教他們習武。好為人師,不謙虛,因此惹出一窩獅子精。獅者,師也。

九靈元聖是西天路上最厲害的妖怪之一,是一只九頭獅子,可妙擒孫悟空。九頭獅子象征“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一個人如果做到了九思就可以成聖,九思成聖,所以叫九靈元聖。

九思分別指的是:

1)視思明:當我們看事物時,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

2)耳思聰:如果我們能管住我們的耳朵,辨別出真假是非,那我們將不再被外物所傷。

3)色思溫:色代表情緒,溫代表喜怒哀樂皆不發。成大事,情緒控制要達到喜怒哀樂皆不發。

4)貌思恭:貌代表形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應有一份恭敬心去對待。

5)言思忠:言代表言語,此句意為不說謊話。

6)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應全心全意的去做。

7)疑思問:“君子不恥下問”就為此理。

8)忿思難:忿代表忿忿不平,生氣的時候要想到後果災難,不可以意氣用事。當我們遇到別人對自己發火時,也應該換位思考一下他的難處,可能就不再生氣了。

9)見得思義:君子看到的都是義,小人看到的都是利。無論別人給予了我們多少,我們都要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做到了這九思,就可成聖了。孫悟空代表的只是世人之心,怎麽可能打得過已成聖的九靈元聖?

師徒在寇員外家裏借宿,遭遇打劫,寇員外被強盜打死,唐僧被冤枉入獄。寇員外姓寇而被寇,唐僧求道而得盜,因為善惡不過是一念間。

最後的玉兔精,真假公主,求真去假之後,離真理也就不遠了。

對唐僧師徒而言,歷經磨難,去除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終於到達靈山了,也就成佛了。對一個人而言,克服了自身的種種習氣,魔障消滅,即見靈山。

最後心(孫悟空)被封為鬥戰聖佛,無論我們從事什麽,只要懂得約束自己的內心,終可成功。身體(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得真經。情欲(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情欲是戒不掉的,所以最終只被封為使者。本性(沙和尚)被封為金身羅漢,因為本性像金一樣珍貴。意志力(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護法,我們要時刻捍衛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為護法。

至於書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國家裏所發生的荒誕怪事則是對當時社會的辛辣諷刺。獅駝城是一個巨大的妖精王國,也是黑暗時代的一個巨大折射。

最後佛祖之所以給師徒無字經,是因為無字經才是真經,無字經的“經”是“經歷”的意思,這一路上的“經歷”才是更重要的“經”,遠遠勝過那些個文字。一個人,若在經歷世間一切事之後,依然能保持一顆真心,即使未到西天,而心中早已成佛。堅定不移,寓為金剛,既然心已成金剛,那麽心頭(悟空的頭)上的金剛箍便不必存在了。佛之經典,正為《金剛經》。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讀同一段文字,他的體會是不一樣的。比如《西游記》,同一個人在幾歲時讀和二十幾歲讀,他的體會是完全不同的!再過二十年再讀,體會又會不同!

作者吳承恩在開篇寫到“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諦,那就必須看西游記!”。可惜,看懂《西游記》的人實在太少。

創世的書,《最孽妖唐僧》完本了……

當小霸打完這行字的時候,眼眶忍不住濕潤了。從2017年12月15日到現在,一路走來,實在太多激動人心的時刻,太多的感動和不舍。

小霸給大夥先鞠一躬了!

感謝編輯小夢的推薦,感謝舵主們和執事們,還有學徒弟子們的支持和跟隨,你們帶給小霸太多感動,帶給聖僧大妖王太多驚喜。

這本書是小霸第一本書,成績還是很棒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小霸初次寫西游類型,不懂得揚道抑佛,在一百多章的時候,卡掉了好多讀者,深以為憾。

但是,咱們還有廣大的書迷支持,各位的鼎力相助,終於過了這一道坎,咱們的唐生還有幾個徒弟,得以一路向西,繼續前行。

在這期間,編輯對小霸的文筆,給予了高度肯定,使得小霸對下一本書有了更大的抱負。而正好《最強妖孽唐生》這本書的主人公,我們的唐生,也打敗了黑如來,走到了大千世界之中。

小霸覺得,讓故事永遠停留在這一刻,是最好的選擇。至於大千世界中有什麽東西在等待著唐生,相信一千個讀者心中,都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唐生會在那裏和孫悟空八戒沙僧,白龍貓,還有觀世音,唐舞媛,白骨精,娜紮,高玉蘭,高香蘭等等的熟人相遇的。

再見了西游,再見了唐舞媛,再見了我們的聖僧大妖王!

(下一本書,允許小霸賣個關子,但是將在下個月發布,你們可以保留這本書的收藏,到時候點擊小霸的名字,就可以看到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