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雲: (27)
關燈
小
中
大
不敢而退去,大象得以保住貞潔。
【原文】
勞生者,好與物交。嘗謂交物莫妙於雞,莫兇於犬。昔嘗交犬,其陰如炙,大病數月,服參蓍乃愈。真畏途也。由是出犬而寵雞。其他羽蹄雌牝,多充下陳。嘗欲汙象,見其龐然大,逡巡退去,象得以貞。
☆、癩蝦蟆
癩□□,是蛙屬中最醜陋的一種。然而利用它的功用,能吃掉蜈蚣還能囚禁蚊子,不可因為它的外貌而廢棄。癩□□張著口對著蜈蚣,蜈蚣立即伏下不動,然後慢慢爬進入癩□□嘴裏,又從癩□□□□裏爬出來。癩□□轉身張口對著它,又像前面那樣重覆進、出三四次,最後被癩□□消化了。吃東西的方法,沒有比這更奇怪的。當癩□□吃掉幾只蜈蚣之後,用丹砂強行餵給癩□□,捏住它的嘴倒掛起來,用盤子接住它流出的口涎。流盡後,放掉它。再用毛筆蘸上口誕,在紙上畫個圈子,貼在墻上,室中的蚊子都會飛到圈中集聚。如果拿掉圈子,蚊子又到處亂飛。
【原文】
癩蝦蟆,蛙屬之至陋者也。然其為用,能啖蜈蚣而囚蚊,不可以貌廢也。張口向蜈蚣,蜈蚣伏不動,徐徐入其口中,而出於尻竅。覆回身張口向中,又出入如前者三四,遂葬其腹矣。咀嚼之法,未有奇於此者。既啖數頭,乃強飼以丹砂,緘其口而倒懸之,以盤承其涎。既盡,放去,取筆濡誕,畫圈於紙,著壁上,室中之蚊鹹集圈中。去其圈,蚊覆飛去。
☆、範依
青年學生範依,跟從私塾老師讀書。時值清明,老師回家掃墓,範依便偷偷溜到野外游玩。遇見一個少女帶著一個年紀大的女傭人,坐在一個人力車上。範依因喜歡那女子而尾隨車子。車子走得很快,苦苦追趕始終沒能追上。追了好幾裏地,推車人渴了,在山下停住車,自己去附近村裏找水喝。當時小雨初晴,女子見杜鵑花已開,滿山坡被映成爛漫的紅色,便讓傭婦下車采摘。範依剛剛趕到,聽見女子要摘花的話,便摘了一束,贈給女子,女子笑著接受了。範依用些甜蜜的話相挑逗,女子不回應,但時時毫無掩飾地流露含情的眼神。不一會兒傭婦回來,見女子手中的花,驚訝地問是哪來的。女子似乎很羞慚,將花束扔到地上,而這時範依還站在車子的旁邊,徘徊著沒有離去。傭婦明白了,呵斥他道:“哪來的野小子,隨便就敢送我家阿姑花嗎?”範依惶恐失措,在傭婦前長長一揖。傭婦見他畢竟還小也笑了,慢慢問起他家在哪裏、姓甚名誰、在做什麽事。範依據實回答,女子私下一一記住了。這時推車人回來,推起車就走了。範依也滿懷惆悵地回到學校。
範依憋不住將此事偷偷地告訴了朋友,朋友隨便逗他說:“那是近村張朝奉的女兒(譯者註:朝奉,最初為官階,明清時一般用來尊稱有錢人),名叫瑩瑩,聽說還沒有許配婆家,最好趕快找人去說媒。”範依信以為真,打算先去拜訪一下。而老師對功課督促很嚴,一時找不到機會,於是在一張紙上寫上瑩瑩的名字,放在枕頭裏,飯前必要祈禱,夜裏則上香禮拜。
轉眼又是端午節,學館放假。範依趁機前往近村,訪到了張朝奉家,果然有個小女名叫瑩瑩的。便偷偷從角門溜進去,正好遇上老傭婦。傭婦認出了他說:“是範生嗎?”範依回答說:“是的。”傭婦小聲對他說:“阿姑為你得病了,快些請媒人來!”範依滿口答應並要求見一見女子。傭婦將他安頓到一間偏僻的小屋子裏藏身等著,將他的要求轉告了女子。女子不同意見面,讓老傭婦將自己的生辰告訴範依,催促他趕緊離開,並也囑咐說:“應當盡快請媒人來!”傭婦將範依帶出大門。
那天正好趕上朝奉出遠門訪親沒回,婢仆們都去河上看賽龍舟了,因而範依得以輕易地入出張家,沒有被任何人知道。範依回到家,不得已只好自己將心意稟告給母親。母親生氣地呵斥道:“你好好讀你的書,即便將來要娶,總也不會由你自己去找女人吧。”範依羞愧窘困無策可施,也得病了。母親有些後悔,托媒人去張家提親,張家不同意。範依聽說後,病情轉重。女孩兒也氣息奄奄。兩人在同一天都死了。後來兩人又先後覆蘇。張家高興地說:“女兒蘇醒了!”女子睜開眼睛說:“我是範依,不是瑩瑩!”範依覆蘇後,也說:“我瑩瑩,不是範依。”聲音情貌都不像本人。原來二人的魂魄已互換了軀體。兩家都非常驚駭,經雙方家人驗證才相信了這回事,於是舉行婚禮讓他們成了夫婦,具有男人情貌的為女子之身,具有女子情貌的卻是男人身,一時傳為異事。
【原文】
童子範依,從塾師受書。值清明,師歸展墓,依竊游郭外。遇少女偕一媼,共坐小車。依悅而尾之。車甚疾,苦弗能及。數裏,禦者渴,息轍山下,就近村取飲。時微雨新晴,女見杜鵑已開,映山紅爛,使媼下折之。依跡至,聞其語,適持一束,遂以贈女,女笑而受之。依挑以微詞。女不應,然時時卻扇流睞。頃之媼來。見女手中花,訝所從來。女慚,擲之地,而依尚立車右,低徊不去。媼悟,叱之曰:“何物郎子,輒敢貽阿姑花耶?”依惶恐失措,長揖媼前。媼亦笑憐其韶幼,徐問其裏居姓名,及執業。依具以實對,女私志之。禦者至,遂推車以去。依亦惆悵歸塾。
竊告其友,友漫紿之曰:“此近村張朝奉女,名瑩者也,聞尚待字,宜求之。”依以為信,欲往訪。而師督頗嚴,久不得閑,乃取尺箋書瑩名,置諸枕函,飲食必祝,夜則焚香而禮之。
會端午節近,師徒散歸。依即如近村,訪得張朝奉,果有次女名瑩者。潛登其角門,適遇媼。媼識之曰:“若非範生耶?”依應曰:“是也。”媼悄語之曰:“阿姑為汝病矣,宜速以媒來!”依唯唯求見女。媼納諸曲室,以告女。女不可,便媼貽之帨,促之去,亦屬曰:“宜速以媒來!”媼覆導依出。
是日朝奉訪遠親未還。仆婢皆游河上觀競渡,故依得入出張氏,卒無知者。依既歸,不得已自以意白母。母怒訶之曰:“汝好讀汝書,固將娶也,終不聽汝自求婦。”依羞窘無策,亦成疾。母悔之,為媒諸張氏,張氏弗許。依聞之,疾轉篤。女命亦劇。遂同日俱死。已而先後俱蘇。張氏喜曰:“女蘇矣!”女張目曰:“我依也,非瑩也!”依蘇,亦曰:“我瑩也,非依也。”音情皆不類。蓋已互易其舍矣。兩家駭極,交驗始信焉,遂婚為夫婦,男其情者女其身,女其情者男其形,一時以為異。
☆、過期孕婦
近來有傳言說某個商人的妻子,懷孕十四個月了。她丈夫夢見有人對他說:“你妻子於某某月必定會生,是男孩兒並且將來大貴,但你在這段時間裏一定不要出門,一出門你妻子就會產,產下後一定會被你妻子殺掉。你千萬不可出門!”她的公公也做了相同的夢,於是全家就相信了夢中之人所言。父子二人從此整月不出門,而媳婦也沒生。漸漸地感覺夢不靠譜,父與子開始輪換著出門。又過了五、六個月,一切依然如故,都說:“夢是假的。”父子就一同出了門。他們走後,孕婦腹痛產下一兒。兒落地就能跑,看他的臉竟是黑的。產婦嚇得不得了,抄起東西將他砸倒。旋即又起來跑,產婦又扔東西砸他,又被砸倒。而產婦的肚子又痛,產下一個紅臉的男孩兒,直接上前將黑臉男孩兒扶起來。產婦更加害怕,找來刀子將兩個男孩兒都殺了。產婦腹又痛再產一兒,這時她已經十分疲憊,管不過來,最後出生的小兒面色蒼白,行動很遲緩,上前看看兩個哥哥都已經死了,嘆了口氣:“噫!”就倒地死去。鄰裏有很多見過這件事的人。後來再沒有發生什麽奇怪的事。
【原文】
近傳賈人某氏婦,孕十四月矣。其夫夢人語之曰:“若婦是月也,必誕,男也且貴,然若必毋出,出而婦產,婦產必殺兒。若必毋出!”其舅之夢亦雲,遂信之。於是彌月皆不出,婦亦不產。亦漸疑其妄,父與子易而出焉。又五六月,如故也,皆曰:“夢妄耳。”遂同出。既出,婦腹痛產兒。兒墮地疾趨,視其面黟然黑也。婦駭甚,舉物投之仆。旋起,又投之,覆仆。而婦腹又痛,產兒面紅色,直前掖黑面者起。婦愈駭,尋刀並斫殺之。腹又痛產兒,婦體已憊甚,不能運視,兒面則白色,行甚緩,就視前二兒皆已死,嘆曰:“噫!”遂仆而絕。鄰裏多見之者。其後亦無他異焉。
☆、三都人
某公生來又蠢又笨,小時候偶然從家裏來到村外,找不到回家的路。老遠看到他叔叔在田裏耕作,竟然沒認出來。跑過去問路,並且連連喊叔叔為:“農、農(民)。”叔叔又生氣又好笑,戲弄地回答他說:“還農、農(膿),血、血吧。”公聽成“歇”,就在那裏歇下來,直到天黑才跟著叔叔回家。
長大後偶然聽見隔壁的婦人半夜裏喊冷,公心裏很同情她。第二天跑到隔壁對婦人說:“你沒被子蓋凍得怪可憐的,何不跟我睡?”婦人大罵。公被罵出來心裏憤憤不平,將這件事講給別人聽還說:“那女人太不知恩。”聽的人大笑。
後來公當上了某縣的縣令,有一個三都人來告狀。剛剛遞交訴狀,公立即先將告狀人杖責一頓。告狀人問自己有什麽罪?公說:“我還是秀才時,三都人屢屢欠我家租子,又譏諷侮辱我,所以我要打三都人。”有人告訴他說:“這個三都人不是那個三都人。”公明白了,慢慢笑著說:“我還真搞錯了,原來天下有兩個三都人。”
【原文】
某公性迂拙,偶出所居村外,迷不能歸。遙見其季父耕田間,不識也。從之問途,而連呼之曰:“農、農。”季父怒且笑,戲應之曰:“血、血。”公即其處歇息,至暮始引歸。
有鄰婦冬夜號寒,公意憐之。次日往謂曰:“汝無衾苦寒,盍就我宿?”婦大恚詈。公出,述其故於人曰:“彼婦殊不知恩。”聞者大笑。
他日宰某邑,有訟者,三都人也。甫投牒,公怒即杖之。訟者請罪,公曰:“吾作秀才時,三都人屢負吾租,又誚辱我,故耳。”或告曰:“此三都非彼三都。”公悟,徐笑曰:“我真誤,天下固有兩三都也。”
☆、沈利梁儀
湖州的沈利,本來是做毛筆買賣的。後來得到制筆的方子,就不再販賣毛筆。他所制的毛筆好用並且能用幾十年。他曾經說“制筆最難的是選豪。”凡是兔鼠皮毛等原料,見到後總要仔細辨別,特地從其中選出一、二根最好的,剩下的全都不用。按他的說法是:“豪毛年頭短了容易折損。凡是我所選的豪,都是經過十年以上雪霜鍛煉的,柔韌精勁。故而長期用不壞。”一年下來所積蓄的豪毛,剛剛才夠作一枝筆。其清洗、梳毛、束毛的方法,也與別的筆匠不同,可惜沒有傳下來。沈利後來也不知所終。
與他同時的有一個叫梁儀的,以制硯而聞名。梁儀是鎮江人,有人說這不是他的真實姓名而姓名大概已經沒人知道了。擅長制硯,對選擇石料十分嚴格,像沈利選筆豪一樣,即使是產於端州的石材稍有瑕疵的,總是丟棄不雕琢,大多需要好幾年才能制成一硯。有一天在某氏的花園游玩,止步在花壇旁,指著一塊石頭說:“這塊石頭能制硯。”某氏便將石頭交給了他。三年沒有制成,後來卻一天就做成了,取名為“井田硯”。硯臺水池中刻著一頭牛,墨堂中有“井”字文,隱隱凸起如線。他將硯臺還給某氏,某氏反覆看過後笑道:“奇倒是奇了。但是墨堂中這樣田間小路縱橫交錯,要牽牛下田哪!”梁儀讓他拿水來試試,放進水後則井字消失墨堂平滑,牛也在水池中栩栩如生,倒掉水又恢覆如初,這才為其鬼斧神工大感驚訝。梁儀說:“我是根據材料的特質而雕琢的。不是材質本身有這個特點就不會有井字紋了。之前我沒有找到好的方法,所以才這麽久沒制成。”
我心下感嘆,技能精湛像這兩人的,就是所謂“技進乎道” 嗎(譯者註:技進乎道,出自魏源“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意思是:當某項技藝達到巔峰後,再進一步前進便接觸到了“道”,即天地規律。)?李介夫講述這二人的事跡並大加讚賞,我將他們合為一傳記載。讓人感慨呀!選材必精,用材必當,僅僅限於筆、硯制作嗎?
【原文】
湖州沈利,故筆賈也。後得秘制,遂不覆賈,所制筆適用而壽可數十年。嘗曰“選豪極難。”兔鼠諸物,望輒辨之,徑拔其尤者一二豪,餘悉棄去。曰:“豪稚故易損。凡吾所選豪,皆雪霜鍛煉已經十年者,柔韌精勁。故卒不敗。”累歲積豪,始足制一筆。其洗伐束縛之法,亦與他工異。惜不傳矣。沈後不知所終。
同時有梁儀者,以制硯聞。梁儀者鎮江人,或曰姓名蓋逸矣。善制硯,嚴於選石,若沈利之選豪,雖端石略不佳者,輒置弗琢,率數歲乃成一硯。他日游某氏園,止花砌旁,指一石曰:“是可為硯。”某氏取付之。三年不成,一旦成之,命曰:“井田硯。”硯池中刻牛一頭,墨堂為“井”字文,隱起如線。以歸某氏,某氏睨之笑曰:“奇則奇矣。然分畦畫軫,將牽牛而蹊田耶!”梁使試以水,則井字沒與石平,牛亦轉動如生,水幹則覆,始訝其神。梁曰:“吾因其材而琢之。不然則廢井矣。向竊不得其制,是以久而弗成也。”
竊嘆精能如二子,所謂技進乎道者歟?李介夫述而稱之,餘為之合傳。嗟乎!選之必精,用之必當,獨筆硯乎哉?
☆、蜘蛛
俯瞰著海州城的馬耳山,有蜘蛛住在這座山上,不知是多少年的靈物東西了。它也往來於雲臺、伊蘆、大伊等山,能顯神弄怪。當地人經常見到它,有時能見到有東西如同寒月鑲嵌在天空中,上下位置總在變化,大小也不定,那是它修煉的珠。它偶爾來到海中,戲弄海船。一忽兒讓船只離水升空,一忽兒又將船只放進水中,但船上的器具等物,一點也不會顛簸搖晃。人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有位姓吳的人在路上行走,見西邊樹林出現一道黝黑的霧障,而其中有光閃爍。那霧障漸漸近身,立即感覺沙石撲面。急忙伏在地上,就聽驟風怒雹,擦身而過,一時間混沌不清。不一會兒一切都安定下來了。起身看西面的樹林,黑光已經移到東面去了。人們告訴他說:“這是蜘蛛從此經過。”再看吳的臉色如同塗了一層藍靛。一洗就幹凈,但洗臉水卻沒有一點藍色。海州城內,常有大風寒冷晦澀的天氣,而城外則旭日暄和,草木不搖,人們認為也是蜘蛛所為。
【原文】
馬耳山瞰海州城。有蜘蛛宅山上,不知幾何年物也,亦往來雲臺、伊蘆、大伊諸山,能神怪。土人往往見之,或如寒月嵌霄,倏忽上下,大小不常,蓋其珠也。間游海中,戲弄海舶。或離水升空,已覆在水,而舶中器具,略不搖撼。人亦習之,不為駭異。有吳某嘗出於道,見西林黝黑一障,而光爍可鑒。漸近,覺沙石撲面。急伏地,乃聞驟風怒雹,浮身而過,神智迷惑。須臾而定。起視西林,黑光東矣。人曰:“此蜘蛛過也。”視吳面色如傅靛。洗之乃去,而水不加藍。海州城內,常有大風寒晦,而城外暄旭,草木不搖,或以為亦蜘蛛所為也。
☆、書吏
山西有一個書吏(譯者註:書吏,地方政府機構辦事員,無出身、品級),從太原請假回鄉下老家,帶著兩個仆人趕著馱著行囊的毛驢。路上遇見一個年輕婦女,也騎著毛驢與他們時先時後同行,婦人有一個男孩跟著,原來是弟弟送姐姐回婆家的。書吏與婦人只不過略微寒暄,就通過眉來眼去達成了默契。男孩在一旁慢慢走著,見路旁一棵樹頂上有喜鵲窩,便偷偷爬上去逮小鳥。等他從樹上下來婦人已經走遠了,他估計姐姐已經到家,就不再往前追趕自個兒獨自回去了。婦人跟著書吏一路聊得很起勁,竟忘記了分道,也沒註意弟弟沒有跟來。
太陽偏西時抵達一個小村,書吏家在這裏有管理佃田的房舍,便留婦人在佃舍過夜。將近半夜時分,一路同來的兩個仆人合謀盜取了書吏的行囊跑了。走時騙照料佃舍的傭人說:“我們先回。”傭人相信了他們的話。不久聽見書吏發出很高的叫喊聲,急忙起身點上蠟燭去看,發現書吏與婦人都被強盜殺了,在血泊中看到了自己平時鍘草料的鍘刀。害怕因此而牽連到自己,就將兩具屍體運到郊外草草埋了。
幾天後,婦人的丈夫到她娘家去接她,她娘家人說已經回去了。詳細詢問那男孩,得知了男孩中途掏鳥、婦人與書吏同行的情況。急忙跟蹤去找,找到書吏家的佃舍,傭人說:“少爺已經回家了!”再找到書吏家,家人很驚訝地說:“沒有回來呀!”於是一起將佃舍的傭人抓起來送官府追究。傭人在堂上陳述了實情,並且斷定說:“一定是兩個仆人殺的,所以他們才會逃跑。”官府認為有道理,急忙將兩個仆人抓來審訊,他們卻堅持不承認,說:“盜竊逃竄一事不敢隱瞞,但並沒殺人。”官府派人去挖墳取屍體,則婦人的屍體不在,挖出來的是書吏和一個和尚的屍體,而和尚的屍體並無創傷,對這種詭異情況大家都感到驚駭。案子因此久拖不決。
在這個案子發生之前,佃舍傭人的女兒曾與鄰人的兒子有私情,後來又主動斷絕了與那男子的往來。這天夜裏鄰人的兒子又來糾纏佃舍傭人的女兒,剛剛趕上婦人與書吏睡在一起,鄰人兒子誤以為傭人的女兒跟別人好上了,十分忿怒,從牲口棚裏找到鍘草刀將二人殺掉後逃離。後來知道殺錯了人,就又跑去糾纏傭人之女,傭人之女堅決不從。鄰人的兒子生氣地罵道:“可恨那天夜裏沒能殺掉你!”女子對他的話感到驚詫,偷偷告訴了她父親並讓他向官府說明,官府逮捕了鄰人的兒子,一審訊就認罪。終因殺僧人的情節無法驗證,又沒有見到婦人的屍體,暫緩判決。派遣差役帶著婦人的弟弟,到他鄉別縣調查。一天,見有個婦人在河邊洗衣服,男孩說那就是他姐姐。婦人也吃驚地流著眼淚問弟弟怎麽會來到這裏的,弟弟就將前後事情告訴了她。
那天婦人被埋在郊外不久,天也快亮了,有兩個僧人路過埋人處,發覺土中一拱一拱地在動,扒開一看見到兩具屍體,婦人所受刀傷不是很重,扒出來後就蘇醒了。其中一個僧人想將她弄回去做老婆,又怕另外一個僧人從中作梗。立馬將他掐死,與書吏一並掩埋起來,將婦人背回廟中。偷偷地留起了頭發,然後換了衣帽,帶著婦人逃到外縣過起了日子。這天和尚出門了,婦人出來洗衣,得以遇到她弟弟。於是將和尚、鄰人的兒子抓起來抵罪,其餘有罪之人各按刑律分別處罰。
【原文】
山西有書吏,自太原假歸,攜二仆策蹇負囊。路遇少婦,亦騎驢相先後,從一童子,蓋弟送其姊歸其夫家者也。稍相問訊,遂與目成。童徐行,見道旁樹巔有鵲巢,潛上取鷇。既下而婦遠矣,度姊已至其家,遂不前而返。婦既諧吏行,乃忘分道,亦不知童子未從也。
日昃抵一村,吏之佃舍在焉,止婦與宿。夜將半,二仆相與謀攫囊橐逸去。紿佃舍傭者曰:“我先歸耳。”傭信之。已聞吏所聲甚嘩,亟起索燭往覘,則吏與婦並為盜所殺,浴血中得其家剉草刀。懼獲罪,即瘞屍郊外。
數日,婦夫迎婦於婦家,家以既歸對。詰諸童子,得中途探巢,婦與書吏偕行狀。急蹤跡之,至佃舍曰:“歸矣!”至吏家則訝曰:“未歸!”乃共執傭者訟之官。傭吐實,且曰:“必二仆殺之,故逃。”官以為然,亟捕二仆訊之,則堅不承,曰;“竊竄不敢隱,實未殺人。”既往發屍,婦屍已不見,吏與一僧屍耳,而僧屍固無創,莫不駭異。獄遂久不決。
先是,傭者女嘗與鄰人之子私,既而絕之。其夜鄰子覆往,值婦與吏寢,疑女別遇,忿甚,索得廄中剉草刀殺之,逃去。既而知其誤,覆歸調女,女不許。鄰子怒且罵曰:“恨爾夜不曾殺女!”女詫其語,竊告傭者白官,執鄰子,一鞫而伏,終以殺僧無驗,又不得婦屍,緩其獄。遣胥挾童子,廉諸他邑。有婦浣溪上,童子乃言直其姊也。婦亦驚涕相問,遂告以由。
方婦之瘞郊外也,遲明,有二僧過瘞所,覺土中觸觸動,掘視得二屍,婦傷刃未殊,已蘇矣。一僧欲取為梵嫂,慮此僧見梗。遽扼殺,並吏掩之,負婦歸寺中。潛蓄頂發,易衣冠,遁居他邑。至是僧他適,婦出浣衣,獲遇其弟雲。於是執僧及鄰子抵罪,餘各論律有差。
☆、魏翁
魏翁病重,將幾個兒子叫到床前來問:“你們看我怎麽樣了?”兒子們都說:“沒什麽可憂慮的。”又問姬妾們,諸位姬妾也說:“不必擔心。”翁曰:“假如我死了,你們怎麽辦?”兒子們哭著說:“萬一有什麽不好,父親平時所教誨的,我們必定遵行必定全力以赴,敬承遺志,絕不會給父親留下遺憾!”諸位姬妾也哭道:“公的恩德情誼太深厚了!有生之年,此身只屬於公,絕不敢有二志!”翁益發感到悲痛。恍惚之間,見有二人非常急迫地來催請他上路,不知不覺中隨他們走了。
來到一處宮殿,有幾位大人物打扮的人行禮讓座,其中一人說:“等候公多時,何以遲遲而來?”另一位說:“必定是在那裏與女人孩子糾纏,舍不得馬上離開。”翁唯唯諾諾不知如何應對,問:“這是什麽地方,諸為又是何人?”其中一位說:“這裏是陰曹地府,我們都是冥間判官。”翁這時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非常惶恐地伏在地上,哀求還生。其中一人說:“這又有什麽對不住公的,公竟然不願意?”翁哭著說:“樂意生而害怕死,是萬物的常情。家業的存在,都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就能有的;人的生命存在,反而不是自己努力去獲得就會有的。死生的區別,苦與樂的懸殊太大了。所以我的願望,是留在那邊而不是這陰曹地府。”其中一人說:“公能總不死也是快樂的事。然而公果真總不死的話,則苦難就沒有盡頭。公從來沒有想過罷了!”翁哭拜道:“是苦是樂現在沒工夫去計較,只要讓我覆生,只有感謝絕無怨言!”其中一人爽快地對其他人說:“此公也太俗氣,姑且讓他回去吧,讓他嘗嘗苦頭之後再信也不遲。”眾人微笑點頭同意,又讓領他來的兩個人送他回去。公霍然而蘇醒,從此病也痊愈了,家人親戚朋友奔走慶賀,翁自己也暗自慶幸,認為這命是自己求來的。
這年翁的大兒子鄉試中舉,第二年成進士。老二、老三相繼都成為讀書人(譯者註:青其衿,使動用法,使衣服領子變成青色,即穿上了青衿之衣。明清時期的秀才常穿青色交領的長衫。《詩鄭風子衿》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後青衿成為學子的代名詞),並取得廩生資格在學校享受國家的膳食補貼。幾個兒媳婦都為他添了孫輩,或男或女,家庭越來越興旺。翁的身體也越來越健旺,幾個姬妾大多相繼懷孕,連連為他生下幾個兒子。雞、豬、牛、馬之類的家禽家畜繁衍增殖,可謂六畜興旺。姻親互相連結,都是貴族大姓人家,在一方號稱“鼎盛”。
然而翁的晚年,卻食不充口,衣不蔽體,疾病無醫藥,並且死於上吊。家中一幫無依無靠的婦女小兒無能力給他辦理喪事,入殮的布囊、被子、棺材十分寒酸,就這還是向鄰裏討要湊來的。七日入斂,路人看著都感到悲哀。問其緣故:則大兒子為官犯罪而丟了性命;老二為哥哥的事東奔西走,遇強盜殺害陳屍路上。老三淫邪而奢侈,愛打官司又好賭博,與地方小吏相互勾結,為害鄉裏,人們對他害怕回避如避毒蟲蛇蠍。翁一直管他不了,後終於因犯罪而伏法。因此家道也逐漸衰敗。大孫子守不住貧困,跟從他岳父到貴州經商,不久客死他鄉。二孫子尚未成年,放棄學業到處閑游,忽然逃離家庭不知去向。從此魏家一門的成年男人差不多都沒了。翁既已多次遭受災禍變故,既驚又憂既愁又苦,開始不認為活著就快樂,而家裏的埋怨嘆氣之聲不絕於耳。諸位姬妾因饑寒交迫請求離去。翁不得已,最終寬宏大量地放她們各尋活路。而兒媳孫媳中的寡婦們也相繼改嫁。剩下的,只是些幼小的孩子,以及老二媳婦而已。翁那年將近八十,回想今昔,恍如兩世,親身經歷了眾多變故,神魂毀傷容貌憔悴,於是明白了冥司的說法是有根據的。常常將這些事情和道理講給人聽,十分後悔當年看不開,因此自縊而死。
【原文】
魏翁病革,呼諸子問曰:“視吾何如?”諸子曰:“固無慮。”又問諸姬,諸姬曰:“固無慮。”翁曰:“脫我死,爾曹何為?”諸子泣曰:“萬有不諱,翁所教畫,必遵必赴,敬承厥志,毋敢貽翁羞!”諸姬泣曰:“恩誼深矣!有生之年,皆公之身也,敢有二志!”翁乃益悲痛。恍惚之間,見二人催請甚急,不禁隨之。
行至一殿廷,有衣冠數人相揖就坐,其一曰:“候公許時,何遲遲其來?”其一曰:“必顧孺弄稚,不能遽舍。”翁唯唯,問:“此是何地,諸公何人也?”其一曰:“地則陰府,吾屬冥判耳。”翁始悟已死,大驚投地,哀籲求生。其一曰:“此何負於公,公乃不願?”翁泣曰:“樂生惡死,萬物之情也。夫家之所有,皆得而有之。乃身之所有,反不得而有。死生之判,苦樂懸絕矣。故吾所願。在彼不在此。”其一曰:“公終不死亦良樂。然公果終不死,則苦乃無盡。公固不思耳!”翁哭且拜曰:“苦樂所不暇計,但使我覆生,有感無怨!”其一忻然語眾曰:“此公亦太俗,姑聽其還,使嘗而後信可也。”眾微笑頷之,覆命前二人引還。霍然而蘇,由是病痊愈,家人親串走相慶,翁亦私心自幸,謂求而得之者也。
是歲長子舉於鄉,明年成進士。仲子、季子相繼青其衿,食餼於庠。諸子婦皆孫,以男以女,門閭寖興。翁步履益健,諸姬多孕,連舉數子,雞豚牛馬之畜,碩大蕃滋。其姻婭連結,皆貴家巨姓,鄉邑間號稱鼎盛。
然翁之季年,食不充口,衣不周體,疾病無藥餌,其死也以縊。煢煢婦孺不能為喪,衾冒棺槨之薄,猶匄於鄰裏。七日而後斂,行路哀之。問其故,則長子死於官矣;仲子奔之,遇盜殺而屍諸途。季子邪而侈者也,健訟而好博,與吏胥相倚,為鄉曲害,人避而畏之若蜂蠆。翁不能禁,後卒以得罪伏法。因是家亦傾。長孫畏貧,從其外舅賈於黔,尋客死。次孫齒未冠,失業游惰,忽亡去。於是魏氏一門丁壯殆盡矣。翁既累遭禍敗,驚憂愁苦,始不樂生,而家室怨嘆聲不絕耳。諸姬以凍餒求去。翁不得已,竟開閣。而子孫婦之寡者亦相率去帷。其存者,藐焉孩稚,及仲子之婦已。翁是時年幾八十,追維今昔,恍若兩世,身經眾故,魂傷貌悴,乃悟冥司之言有以也。每以述於人,而悔其向之不達,故縊而死。
☆、女湘
人死而轉生的故事太多了,再神奇的莫過於女湘。湘姓金,能記得前世的事。她(他)曾經是一個讀書人家的孩子,出生時有一根骨頭橫長在胸脯上。遇上一位道士為他相過面之後說:“這叫做‘情骨’,我能將它去掉,不然的話,生生世世將被它所累。”家裏人很討厭他這樣說,呵斥走那道士而將所謂情骨留下了。
稍微長大一點後,並無別的聰明智慧,只是極易傷感。無論是艷麗的花朵還是素潔的月光,淒苦的秋風還是連綿的細雨,都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原文】
勞生者,好與物交。嘗謂交物莫妙於雞,莫兇於犬。昔嘗交犬,其陰如炙,大病數月,服參蓍乃愈。真畏途也。由是出犬而寵雞。其他羽蹄雌牝,多充下陳。嘗欲汙象,見其龐然大,逡巡退去,象得以貞。
☆、癩蝦蟆
癩□□,是蛙屬中最醜陋的一種。然而利用它的功用,能吃掉蜈蚣還能囚禁蚊子,不可因為它的外貌而廢棄。癩□□張著口對著蜈蚣,蜈蚣立即伏下不動,然後慢慢爬進入癩□□嘴裏,又從癩□□□□裏爬出來。癩□□轉身張口對著它,又像前面那樣重覆進、出三四次,最後被癩□□消化了。吃東西的方法,沒有比這更奇怪的。當癩□□吃掉幾只蜈蚣之後,用丹砂強行餵給癩□□,捏住它的嘴倒掛起來,用盤子接住它流出的口涎。流盡後,放掉它。再用毛筆蘸上口誕,在紙上畫個圈子,貼在墻上,室中的蚊子都會飛到圈中集聚。如果拿掉圈子,蚊子又到處亂飛。
【原文】
癩蝦蟆,蛙屬之至陋者也。然其為用,能啖蜈蚣而囚蚊,不可以貌廢也。張口向蜈蚣,蜈蚣伏不動,徐徐入其口中,而出於尻竅。覆回身張口向中,又出入如前者三四,遂葬其腹矣。咀嚼之法,未有奇於此者。既啖數頭,乃強飼以丹砂,緘其口而倒懸之,以盤承其涎。既盡,放去,取筆濡誕,畫圈於紙,著壁上,室中之蚊鹹集圈中。去其圈,蚊覆飛去。
☆、範依
青年學生範依,跟從私塾老師讀書。時值清明,老師回家掃墓,範依便偷偷溜到野外游玩。遇見一個少女帶著一個年紀大的女傭人,坐在一個人力車上。範依因喜歡那女子而尾隨車子。車子走得很快,苦苦追趕始終沒能追上。追了好幾裏地,推車人渴了,在山下停住車,自己去附近村裏找水喝。當時小雨初晴,女子見杜鵑花已開,滿山坡被映成爛漫的紅色,便讓傭婦下車采摘。範依剛剛趕到,聽見女子要摘花的話,便摘了一束,贈給女子,女子笑著接受了。範依用些甜蜜的話相挑逗,女子不回應,但時時毫無掩飾地流露含情的眼神。不一會兒傭婦回來,見女子手中的花,驚訝地問是哪來的。女子似乎很羞慚,將花束扔到地上,而這時範依還站在車子的旁邊,徘徊著沒有離去。傭婦明白了,呵斥他道:“哪來的野小子,隨便就敢送我家阿姑花嗎?”範依惶恐失措,在傭婦前長長一揖。傭婦見他畢竟還小也笑了,慢慢問起他家在哪裏、姓甚名誰、在做什麽事。範依據實回答,女子私下一一記住了。這時推車人回來,推起車就走了。範依也滿懷惆悵地回到學校。
範依憋不住將此事偷偷地告訴了朋友,朋友隨便逗他說:“那是近村張朝奉的女兒(譯者註:朝奉,最初為官階,明清時一般用來尊稱有錢人),名叫瑩瑩,聽說還沒有許配婆家,最好趕快找人去說媒。”範依信以為真,打算先去拜訪一下。而老師對功課督促很嚴,一時找不到機會,於是在一張紙上寫上瑩瑩的名字,放在枕頭裏,飯前必要祈禱,夜裏則上香禮拜。
轉眼又是端午節,學館放假。範依趁機前往近村,訪到了張朝奉家,果然有個小女名叫瑩瑩的。便偷偷從角門溜進去,正好遇上老傭婦。傭婦認出了他說:“是範生嗎?”範依回答說:“是的。”傭婦小聲對他說:“阿姑為你得病了,快些請媒人來!”範依滿口答應並要求見一見女子。傭婦將他安頓到一間偏僻的小屋子裏藏身等著,將他的要求轉告了女子。女子不同意見面,讓老傭婦將自己的生辰告訴範依,催促他趕緊離開,並也囑咐說:“應當盡快請媒人來!”傭婦將範依帶出大門。
那天正好趕上朝奉出遠門訪親沒回,婢仆們都去河上看賽龍舟了,因而範依得以輕易地入出張家,沒有被任何人知道。範依回到家,不得已只好自己將心意稟告給母親。母親生氣地呵斥道:“你好好讀你的書,即便將來要娶,總也不會由你自己去找女人吧。”範依羞愧窘困無策可施,也得病了。母親有些後悔,托媒人去張家提親,張家不同意。範依聽說後,病情轉重。女孩兒也氣息奄奄。兩人在同一天都死了。後來兩人又先後覆蘇。張家高興地說:“女兒蘇醒了!”女子睜開眼睛說:“我是範依,不是瑩瑩!”範依覆蘇後,也說:“我瑩瑩,不是範依。”聲音情貌都不像本人。原來二人的魂魄已互換了軀體。兩家都非常驚駭,經雙方家人驗證才相信了這回事,於是舉行婚禮讓他們成了夫婦,具有男人情貌的為女子之身,具有女子情貌的卻是男人身,一時傳為異事。
【原文】
童子範依,從塾師受書。值清明,師歸展墓,依竊游郭外。遇少女偕一媼,共坐小車。依悅而尾之。車甚疾,苦弗能及。數裏,禦者渴,息轍山下,就近村取飲。時微雨新晴,女見杜鵑已開,映山紅爛,使媼下折之。依跡至,聞其語,適持一束,遂以贈女,女笑而受之。依挑以微詞。女不應,然時時卻扇流睞。頃之媼來。見女手中花,訝所從來。女慚,擲之地,而依尚立車右,低徊不去。媼悟,叱之曰:“何物郎子,輒敢貽阿姑花耶?”依惶恐失措,長揖媼前。媼亦笑憐其韶幼,徐問其裏居姓名,及執業。依具以實對,女私志之。禦者至,遂推車以去。依亦惆悵歸塾。
竊告其友,友漫紿之曰:“此近村張朝奉女,名瑩者也,聞尚待字,宜求之。”依以為信,欲往訪。而師督頗嚴,久不得閑,乃取尺箋書瑩名,置諸枕函,飲食必祝,夜則焚香而禮之。
會端午節近,師徒散歸。依即如近村,訪得張朝奉,果有次女名瑩者。潛登其角門,適遇媼。媼識之曰:“若非範生耶?”依應曰:“是也。”媼悄語之曰:“阿姑為汝病矣,宜速以媒來!”依唯唯求見女。媼納諸曲室,以告女。女不可,便媼貽之帨,促之去,亦屬曰:“宜速以媒來!”媼覆導依出。
是日朝奉訪遠親未還。仆婢皆游河上觀競渡,故依得入出張氏,卒無知者。依既歸,不得已自以意白母。母怒訶之曰:“汝好讀汝書,固將娶也,終不聽汝自求婦。”依羞窘無策,亦成疾。母悔之,為媒諸張氏,張氏弗許。依聞之,疾轉篤。女命亦劇。遂同日俱死。已而先後俱蘇。張氏喜曰:“女蘇矣!”女張目曰:“我依也,非瑩也!”依蘇,亦曰:“我瑩也,非依也。”音情皆不類。蓋已互易其舍矣。兩家駭極,交驗始信焉,遂婚為夫婦,男其情者女其身,女其情者男其形,一時以為異。
☆、過期孕婦
近來有傳言說某個商人的妻子,懷孕十四個月了。她丈夫夢見有人對他說:“你妻子於某某月必定會生,是男孩兒並且將來大貴,但你在這段時間裏一定不要出門,一出門你妻子就會產,產下後一定會被你妻子殺掉。你千萬不可出門!”她的公公也做了相同的夢,於是全家就相信了夢中之人所言。父子二人從此整月不出門,而媳婦也沒生。漸漸地感覺夢不靠譜,父與子開始輪換著出門。又過了五、六個月,一切依然如故,都說:“夢是假的。”父子就一同出了門。他們走後,孕婦腹痛產下一兒。兒落地就能跑,看他的臉竟是黑的。產婦嚇得不得了,抄起東西將他砸倒。旋即又起來跑,產婦又扔東西砸他,又被砸倒。而產婦的肚子又痛,產下一個紅臉的男孩兒,直接上前將黑臉男孩兒扶起來。產婦更加害怕,找來刀子將兩個男孩兒都殺了。產婦腹又痛再產一兒,這時她已經十分疲憊,管不過來,最後出生的小兒面色蒼白,行動很遲緩,上前看看兩個哥哥都已經死了,嘆了口氣:“噫!”就倒地死去。鄰裏有很多見過這件事的人。後來再沒有發生什麽奇怪的事。
【原文】
近傳賈人某氏婦,孕十四月矣。其夫夢人語之曰:“若婦是月也,必誕,男也且貴,然若必毋出,出而婦產,婦產必殺兒。若必毋出!”其舅之夢亦雲,遂信之。於是彌月皆不出,婦亦不產。亦漸疑其妄,父與子易而出焉。又五六月,如故也,皆曰:“夢妄耳。”遂同出。既出,婦腹痛產兒。兒墮地疾趨,視其面黟然黑也。婦駭甚,舉物投之仆。旋起,又投之,覆仆。而婦腹又痛,產兒面紅色,直前掖黑面者起。婦愈駭,尋刀並斫殺之。腹又痛產兒,婦體已憊甚,不能運視,兒面則白色,行甚緩,就視前二兒皆已死,嘆曰:“噫!”遂仆而絕。鄰裏多見之者。其後亦無他異焉。
☆、三都人
某公生來又蠢又笨,小時候偶然從家裏來到村外,找不到回家的路。老遠看到他叔叔在田裏耕作,竟然沒認出來。跑過去問路,並且連連喊叔叔為:“農、農(民)。”叔叔又生氣又好笑,戲弄地回答他說:“還農、農(膿),血、血吧。”公聽成“歇”,就在那裏歇下來,直到天黑才跟著叔叔回家。
長大後偶然聽見隔壁的婦人半夜裏喊冷,公心裏很同情她。第二天跑到隔壁對婦人說:“你沒被子蓋凍得怪可憐的,何不跟我睡?”婦人大罵。公被罵出來心裏憤憤不平,將這件事講給別人聽還說:“那女人太不知恩。”聽的人大笑。
後來公當上了某縣的縣令,有一個三都人來告狀。剛剛遞交訴狀,公立即先將告狀人杖責一頓。告狀人問自己有什麽罪?公說:“我還是秀才時,三都人屢屢欠我家租子,又譏諷侮辱我,所以我要打三都人。”有人告訴他說:“這個三都人不是那個三都人。”公明白了,慢慢笑著說:“我還真搞錯了,原來天下有兩個三都人。”
【原文】
某公性迂拙,偶出所居村外,迷不能歸。遙見其季父耕田間,不識也。從之問途,而連呼之曰:“農、農。”季父怒且笑,戲應之曰:“血、血。”公即其處歇息,至暮始引歸。
有鄰婦冬夜號寒,公意憐之。次日往謂曰:“汝無衾苦寒,盍就我宿?”婦大恚詈。公出,述其故於人曰:“彼婦殊不知恩。”聞者大笑。
他日宰某邑,有訟者,三都人也。甫投牒,公怒即杖之。訟者請罪,公曰:“吾作秀才時,三都人屢負吾租,又誚辱我,故耳。”或告曰:“此三都非彼三都。”公悟,徐笑曰:“我真誤,天下固有兩三都也。”
☆、沈利梁儀
湖州的沈利,本來是做毛筆買賣的。後來得到制筆的方子,就不再販賣毛筆。他所制的毛筆好用並且能用幾十年。他曾經說“制筆最難的是選豪。”凡是兔鼠皮毛等原料,見到後總要仔細辨別,特地從其中選出一、二根最好的,剩下的全都不用。按他的說法是:“豪毛年頭短了容易折損。凡是我所選的豪,都是經過十年以上雪霜鍛煉的,柔韌精勁。故而長期用不壞。”一年下來所積蓄的豪毛,剛剛才夠作一枝筆。其清洗、梳毛、束毛的方法,也與別的筆匠不同,可惜沒有傳下來。沈利後來也不知所終。
與他同時的有一個叫梁儀的,以制硯而聞名。梁儀是鎮江人,有人說這不是他的真實姓名而姓名大概已經沒人知道了。擅長制硯,對選擇石料十分嚴格,像沈利選筆豪一樣,即使是產於端州的石材稍有瑕疵的,總是丟棄不雕琢,大多需要好幾年才能制成一硯。有一天在某氏的花園游玩,止步在花壇旁,指著一塊石頭說:“這塊石頭能制硯。”某氏便將石頭交給了他。三年沒有制成,後來卻一天就做成了,取名為“井田硯”。硯臺水池中刻著一頭牛,墨堂中有“井”字文,隱隱凸起如線。他將硯臺還給某氏,某氏反覆看過後笑道:“奇倒是奇了。但是墨堂中這樣田間小路縱橫交錯,要牽牛下田哪!”梁儀讓他拿水來試試,放進水後則井字消失墨堂平滑,牛也在水池中栩栩如生,倒掉水又恢覆如初,這才為其鬼斧神工大感驚訝。梁儀說:“我是根據材料的特質而雕琢的。不是材質本身有這個特點就不會有井字紋了。之前我沒有找到好的方法,所以才這麽久沒制成。”
我心下感嘆,技能精湛像這兩人的,就是所謂“技進乎道” 嗎(譯者註:技進乎道,出自魏源“技可進乎道,藝可通乎神”。意思是:當某項技藝達到巔峰後,再進一步前進便接觸到了“道”,即天地規律。)?李介夫講述這二人的事跡並大加讚賞,我將他們合為一傳記載。讓人感慨呀!選材必精,用材必當,僅僅限於筆、硯制作嗎?
【原文】
湖州沈利,故筆賈也。後得秘制,遂不覆賈,所制筆適用而壽可數十年。嘗曰“選豪極難。”兔鼠諸物,望輒辨之,徑拔其尤者一二豪,餘悉棄去。曰:“豪稚故易損。凡吾所選豪,皆雪霜鍛煉已經十年者,柔韌精勁。故卒不敗。”累歲積豪,始足制一筆。其洗伐束縛之法,亦與他工異。惜不傳矣。沈後不知所終。
同時有梁儀者,以制硯聞。梁儀者鎮江人,或曰姓名蓋逸矣。善制硯,嚴於選石,若沈利之選豪,雖端石略不佳者,輒置弗琢,率數歲乃成一硯。他日游某氏園,止花砌旁,指一石曰:“是可為硯。”某氏取付之。三年不成,一旦成之,命曰:“井田硯。”硯池中刻牛一頭,墨堂為“井”字文,隱起如線。以歸某氏,某氏睨之笑曰:“奇則奇矣。然分畦畫軫,將牽牛而蹊田耶!”梁使試以水,則井字沒與石平,牛亦轉動如生,水幹則覆,始訝其神。梁曰:“吾因其材而琢之。不然則廢井矣。向竊不得其制,是以久而弗成也。”
竊嘆精能如二子,所謂技進乎道者歟?李介夫述而稱之,餘為之合傳。嗟乎!選之必精,用之必當,獨筆硯乎哉?
☆、蜘蛛
俯瞰著海州城的馬耳山,有蜘蛛住在這座山上,不知是多少年的靈物東西了。它也往來於雲臺、伊蘆、大伊等山,能顯神弄怪。當地人經常見到它,有時能見到有東西如同寒月鑲嵌在天空中,上下位置總在變化,大小也不定,那是它修煉的珠。它偶爾來到海中,戲弄海船。一忽兒讓船只離水升空,一忽兒又將船只放進水中,但船上的器具等物,一點也不會顛簸搖晃。人也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有位姓吳的人在路上行走,見西邊樹林出現一道黝黑的霧障,而其中有光閃爍。那霧障漸漸近身,立即感覺沙石撲面。急忙伏在地上,就聽驟風怒雹,擦身而過,一時間混沌不清。不一會兒一切都安定下來了。起身看西面的樹林,黑光已經移到東面去了。人們告訴他說:“這是蜘蛛從此經過。”再看吳的臉色如同塗了一層藍靛。一洗就幹凈,但洗臉水卻沒有一點藍色。海州城內,常有大風寒冷晦澀的天氣,而城外則旭日暄和,草木不搖,人們認為也是蜘蛛所為。
【原文】
馬耳山瞰海州城。有蜘蛛宅山上,不知幾何年物也,亦往來雲臺、伊蘆、大伊諸山,能神怪。土人往往見之,或如寒月嵌霄,倏忽上下,大小不常,蓋其珠也。間游海中,戲弄海舶。或離水升空,已覆在水,而舶中器具,略不搖撼。人亦習之,不為駭異。有吳某嘗出於道,見西林黝黑一障,而光爍可鑒。漸近,覺沙石撲面。急伏地,乃聞驟風怒雹,浮身而過,神智迷惑。須臾而定。起視西林,黑光東矣。人曰:“此蜘蛛過也。”視吳面色如傅靛。洗之乃去,而水不加藍。海州城內,常有大風寒晦,而城外暄旭,草木不搖,或以為亦蜘蛛所為也。
☆、書吏
山西有一個書吏(譯者註:書吏,地方政府機構辦事員,無出身、品級),從太原請假回鄉下老家,帶著兩個仆人趕著馱著行囊的毛驢。路上遇見一個年輕婦女,也騎著毛驢與他們時先時後同行,婦人有一個男孩跟著,原來是弟弟送姐姐回婆家的。書吏與婦人只不過略微寒暄,就通過眉來眼去達成了默契。男孩在一旁慢慢走著,見路旁一棵樹頂上有喜鵲窩,便偷偷爬上去逮小鳥。等他從樹上下來婦人已經走遠了,他估計姐姐已經到家,就不再往前追趕自個兒獨自回去了。婦人跟著書吏一路聊得很起勁,竟忘記了分道,也沒註意弟弟沒有跟來。
太陽偏西時抵達一個小村,書吏家在這裏有管理佃田的房舍,便留婦人在佃舍過夜。將近半夜時分,一路同來的兩個仆人合謀盜取了書吏的行囊跑了。走時騙照料佃舍的傭人說:“我們先回。”傭人相信了他們的話。不久聽見書吏發出很高的叫喊聲,急忙起身點上蠟燭去看,發現書吏與婦人都被強盜殺了,在血泊中看到了自己平時鍘草料的鍘刀。害怕因此而牽連到自己,就將兩具屍體運到郊外草草埋了。
幾天後,婦人的丈夫到她娘家去接她,她娘家人說已經回去了。詳細詢問那男孩,得知了男孩中途掏鳥、婦人與書吏同行的情況。急忙跟蹤去找,找到書吏家的佃舍,傭人說:“少爺已經回家了!”再找到書吏家,家人很驚訝地說:“沒有回來呀!”於是一起將佃舍的傭人抓起來送官府追究。傭人在堂上陳述了實情,並且斷定說:“一定是兩個仆人殺的,所以他們才會逃跑。”官府認為有道理,急忙將兩個仆人抓來審訊,他們卻堅持不承認,說:“盜竊逃竄一事不敢隱瞞,但並沒殺人。”官府派人去挖墳取屍體,則婦人的屍體不在,挖出來的是書吏和一個和尚的屍體,而和尚的屍體並無創傷,對這種詭異情況大家都感到驚駭。案子因此久拖不決。
在這個案子發生之前,佃舍傭人的女兒曾與鄰人的兒子有私情,後來又主動斷絕了與那男子的往來。這天夜裏鄰人的兒子又來糾纏佃舍傭人的女兒,剛剛趕上婦人與書吏睡在一起,鄰人兒子誤以為傭人的女兒跟別人好上了,十分忿怒,從牲口棚裏找到鍘草刀將二人殺掉後逃離。後來知道殺錯了人,就又跑去糾纏傭人之女,傭人之女堅決不從。鄰人的兒子生氣地罵道:“可恨那天夜裏沒能殺掉你!”女子對他的話感到驚詫,偷偷告訴了她父親並讓他向官府說明,官府逮捕了鄰人的兒子,一審訊就認罪。終因殺僧人的情節無法驗證,又沒有見到婦人的屍體,暫緩判決。派遣差役帶著婦人的弟弟,到他鄉別縣調查。一天,見有個婦人在河邊洗衣服,男孩說那就是他姐姐。婦人也吃驚地流著眼淚問弟弟怎麽會來到這裏的,弟弟就將前後事情告訴了她。
那天婦人被埋在郊外不久,天也快亮了,有兩個僧人路過埋人處,發覺土中一拱一拱地在動,扒開一看見到兩具屍體,婦人所受刀傷不是很重,扒出來後就蘇醒了。其中一個僧人想將她弄回去做老婆,又怕另外一個僧人從中作梗。立馬將他掐死,與書吏一並掩埋起來,將婦人背回廟中。偷偷地留起了頭發,然後換了衣帽,帶著婦人逃到外縣過起了日子。這天和尚出門了,婦人出來洗衣,得以遇到她弟弟。於是將和尚、鄰人的兒子抓起來抵罪,其餘有罪之人各按刑律分別處罰。
【原文】
山西有書吏,自太原假歸,攜二仆策蹇負囊。路遇少婦,亦騎驢相先後,從一童子,蓋弟送其姊歸其夫家者也。稍相問訊,遂與目成。童徐行,見道旁樹巔有鵲巢,潛上取鷇。既下而婦遠矣,度姊已至其家,遂不前而返。婦既諧吏行,乃忘分道,亦不知童子未從也。
日昃抵一村,吏之佃舍在焉,止婦與宿。夜將半,二仆相與謀攫囊橐逸去。紿佃舍傭者曰:“我先歸耳。”傭信之。已聞吏所聲甚嘩,亟起索燭往覘,則吏與婦並為盜所殺,浴血中得其家剉草刀。懼獲罪,即瘞屍郊外。
數日,婦夫迎婦於婦家,家以既歸對。詰諸童子,得中途探巢,婦與書吏偕行狀。急蹤跡之,至佃舍曰:“歸矣!”至吏家則訝曰:“未歸!”乃共執傭者訟之官。傭吐實,且曰:“必二仆殺之,故逃。”官以為然,亟捕二仆訊之,則堅不承,曰;“竊竄不敢隱,實未殺人。”既往發屍,婦屍已不見,吏與一僧屍耳,而僧屍固無創,莫不駭異。獄遂久不決。
先是,傭者女嘗與鄰人之子私,既而絕之。其夜鄰子覆往,值婦與吏寢,疑女別遇,忿甚,索得廄中剉草刀殺之,逃去。既而知其誤,覆歸調女,女不許。鄰子怒且罵曰:“恨爾夜不曾殺女!”女詫其語,竊告傭者白官,執鄰子,一鞫而伏,終以殺僧無驗,又不得婦屍,緩其獄。遣胥挾童子,廉諸他邑。有婦浣溪上,童子乃言直其姊也。婦亦驚涕相問,遂告以由。
方婦之瘞郊外也,遲明,有二僧過瘞所,覺土中觸觸動,掘視得二屍,婦傷刃未殊,已蘇矣。一僧欲取為梵嫂,慮此僧見梗。遽扼殺,並吏掩之,負婦歸寺中。潛蓄頂發,易衣冠,遁居他邑。至是僧他適,婦出浣衣,獲遇其弟雲。於是執僧及鄰子抵罪,餘各論律有差。
☆、魏翁
魏翁病重,將幾個兒子叫到床前來問:“你們看我怎麽樣了?”兒子們都說:“沒什麽可憂慮的。”又問姬妾們,諸位姬妾也說:“不必擔心。”翁曰:“假如我死了,你們怎麽辦?”兒子們哭著說:“萬一有什麽不好,父親平時所教誨的,我們必定遵行必定全力以赴,敬承遺志,絕不會給父親留下遺憾!”諸位姬妾也哭道:“公的恩德情誼太深厚了!有生之年,此身只屬於公,絕不敢有二志!”翁益發感到悲痛。恍惚之間,見有二人非常急迫地來催請他上路,不知不覺中隨他們走了。
來到一處宮殿,有幾位大人物打扮的人行禮讓座,其中一人說:“等候公多時,何以遲遲而來?”另一位說:“必定是在那裏與女人孩子糾纏,舍不得馬上離開。”翁唯唯諾諾不知如何應對,問:“這是什麽地方,諸為又是何人?”其中一位說:“這裏是陰曹地府,我們都是冥間判官。”翁這時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非常惶恐地伏在地上,哀求還生。其中一人說:“這又有什麽對不住公的,公竟然不願意?”翁哭著說:“樂意生而害怕死,是萬物的常情。家業的存在,都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就能有的;人的生命存在,反而不是自己努力去獲得就會有的。死生的區別,苦與樂的懸殊太大了。所以我的願望,是留在那邊而不是這陰曹地府。”其中一人說:“公能總不死也是快樂的事。然而公果真總不死的話,則苦難就沒有盡頭。公從來沒有想過罷了!”翁哭拜道:“是苦是樂現在沒工夫去計較,只要讓我覆生,只有感謝絕無怨言!”其中一人爽快地對其他人說:“此公也太俗氣,姑且讓他回去吧,讓他嘗嘗苦頭之後再信也不遲。”眾人微笑點頭同意,又讓領他來的兩個人送他回去。公霍然而蘇醒,從此病也痊愈了,家人親戚朋友奔走慶賀,翁自己也暗自慶幸,認為這命是自己求來的。
這年翁的大兒子鄉試中舉,第二年成進士。老二、老三相繼都成為讀書人(譯者註:青其衿,使動用法,使衣服領子變成青色,即穿上了青衿之衣。明清時期的秀才常穿青色交領的長衫。《詩鄭風子衿》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傳:“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後青衿成為學子的代名詞),並取得廩生資格在學校享受國家的膳食補貼。幾個兒媳婦都為他添了孫輩,或男或女,家庭越來越興旺。翁的身體也越來越健旺,幾個姬妾大多相繼懷孕,連連為他生下幾個兒子。雞、豬、牛、馬之類的家禽家畜繁衍增殖,可謂六畜興旺。姻親互相連結,都是貴族大姓人家,在一方號稱“鼎盛”。
然而翁的晚年,卻食不充口,衣不蔽體,疾病無醫藥,並且死於上吊。家中一幫無依無靠的婦女小兒無能力給他辦理喪事,入殮的布囊、被子、棺材十分寒酸,就這還是向鄰裏討要湊來的。七日入斂,路人看著都感到悲哀。問其緣故:則大兒子為官犯罪而丟了性命;老二為哥哥的事東奔西走,遇強盜殺害陳屍路上。老三淫邪而奢侈,愛打官司又好賭博,與地方小吏相互勾結,為害鄉裏,人們對他害怕回避如避毒蟲蛇蠍。翁一直管他不了,後終於因犯罪而伏法。因此家道也逐漸衰敗。大孫子守不住貧困,跟從他岳父到貴州經商,不久客死他鄉。二孫子尚未成年,放棄學業到處閑游,忽然逃離家庭不知去向。從此魏家一門的成年男人差不多都沒了。翁既已多次遭受災禍變故,既驚又憂既愁又苦,開始不認為活著就快樂,而家裏的埋怨嘆氣之聲不絕於耳。諸位姬妾因饑寒交迫請求離去。翁不得已,最終寬宏大量地放她們各尋活路。而兒媳孫媳中的寡婦們也相繼改嫁。剩下的,只是些幼小的孩子,以及老二媳婦而已。翁那年將近八十,回想今昔,恍如兩世,親身經歷了眾多變故,神魂毀傷容貌憔悴,於是明白了冥司的說法是有根據的。常常將這些事情和道理講給人聽,十分後悔當年看不開,因此自縊而死。
【原文】
魏翁病革,呼諸子問曰:“視吾何如?”諸子曰:“固無慮。”又問諸姬,諸姬曰:“固無慮。”翁曰:“脫我死,爾曹何為?”諸子泣曰:“萬有不諱,翁所教畫,必遵必赴,敬承厥志,毋敢貽翁羞!”諸姬泣曰:“恩誼深矣!有生之年,皆公之身也,敢有二志!”翁乃益悲痛。恍惚之間,見二人催請甚急,不禁隨之。
行至一殿廷,有衣冠數人相揖就坐,其一曰:“候公許時,何遲遲其來?”其一曰:“必顧孺弄稚,不能遽舍。”翁唯唯,問:“此是何地,諸公何人也?”其一曰:“地則陰府,吾屬冥判耳。”翁始悟已死,大驚投地,哀籲求生。其一曰:“此何負於公,公乃不願?”翁泣曰:“樂生惡死,萬物之情也。夫家之所有,皆得而有之。乃身之所有,反不得而有。死生之判,苦樂懸絕矣。故吾所願。在彼不在此。”其一曰:“公終不死亦良樂。然公果終不死,則苦乃無盡。公固不思耳!”翁哭且拜曰:“苦樂所不暇計,但使我覆生,有感無怨!”其一忻然語眾曰:“此公亦太俗,姑聽其還,使嘗而後信可也。”眾微笑頷之,覆命前二人引還。霍然而蘇,由是病痊愈,家人親串走相慶,翁亦私心自幸,謂求而得之者也。
是歲長子舉於鄉,明年成進士。仲子、季子相繼青其衿,食餼於庠。諸子婦皆孫,以男以女,門閭寖興。翁步履益健,諸姬多孕,連舉數子,雞豚牛馬之畜,碩大蕃滋。其姻婭連結,皆貴家巨姓,鄉邑間號稱鼎盛。
然翁之季年,食不充口,衣不周體,疾病無藥餌,其死也以縊。煢煢婦孺不能為喪,衾冒棺槨之薄,猶匄於鄰裏。七日而後斂,行路哀之。問其故,則長子死於官矣;仲子奔之,遇盜殺而屍諸途。季子邪而侈者也,健訟而好博,與吏胥相倚,為鄉曲害,人避而畏之若蜂蠆。翁不能禁,後卒以得罪伏法。因是家亦傾。長孫畏貧,從其外舅賈於黔,尋客死。次孫齒未冠,失業游惰,忽亡去。於是魏氏一門丁壯殆盡矣。翁既累遭禍敗,驚憂愁苦,始不樂生,而家室怨嘆聲不絕耳。諸姬以凍餒求去。翁不得已,竟開閣。而子孫婦之寡者亦相率去帷。其存者,藐焉孩稚,及仲子之婦已。翁是時年幾八十,追維今昔,恍若兩世,身經眾故,魂傷貌悴,乃悟冥司之言有以也。每以述於人,而悔其向之不達,故縊而死。
☆、女湘
人死而轉生的故事太多了,再神奇的莫過於女湘。湘姓金,能記得前世的事。她(他)曾經是一個讀書人家的孩子,出生時有一根骨頭橫長在胸脯上。遇上一位道士為他相過面之後說:“這叫做‘情骨’,我能將它去掉,不然的話,生生世世將被它所累。”家裏人很討厭他這樣說,呵斥走那道士而將所謂情骨留下了。
稍微長大一點後,並無別的聰明智慧,只是極易傷感。無論是艷麗的花朵還是素潔的月光,淒苦的秋風還是連綿的細雨,都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