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秦齊楚漢無戰事
關燈
小
中
大
自義帝以來,諸多戰事,皆以無功而返,會稽終究是為楚所有,唯有一波兵馬再往衡山趕來,那便是藏荼所帶領的燕軍,欲要襲取衡山。
鹹陽城中胡亥看了各地的奏折,楚漢基本全部停戰,項羽已經撤軍,而藏荼的士卒已經趕到滎陽,欲要向著衡山進發。
壽春局勢瓦解,司馬寅帶著一萬士卒不敢有所停留,快速向著衡山趕去,此刻的衡山王共敖已經奄奄一息,共尉守在床邊不知所措。
衡山王府中,司馬寅五日方才趕回,換了一身朝服不敢有絲毫懈怠,著急向王宮趕去,司馬寅年紀近五旬,但其神采奕奕,至於共敖比司馬寅稍長十歲,此刻已經奄奄一息。
共尉在府中,聽聞司馬寅回朝,當即屈身相迎,兩人禮畢,司馬寅有些慌張地問道:“我臨走之時,大王尚且無事,此番何故?”
“相父有所不知,前日父親單衣射箭,忽有大雨,父親躲避不及,故而淋雨得病,多日未好,近日突然嚴重,吾不知何所為,還請將軍主持大局啊!”共尉很是無奈地說道。
司馬寅聞言,踉踉蹌蹌地向著殿內趕去,共敖臉色發白,平躺在床榻之上,見到司馬寅回來,臉上又多了些許喜色。
“卿可算是回來了,本王時日無多,還有事情需要安排,若不見卿,何以撒手耶。”共敖語氣低微地說道。
司馬寅當即跪拜道:“某出身低微,幸賴大王提拔,才有今日之富貴,縱為大王肝腦塗地也無憾也,昔日為奴,今日為臣,不敢有所希冀,全憑大王吩咐。”
榻上的共敖當即起身,欲要扶起司馬寅,好在周圍侍從眼疾手快,方才拉住共敖,司馬寅亦是起身上前。
“大王身體不便,何故這般,老臣聽著便是。”
共敖稍微頷首,“愛卿隨我從臨江前往衡山,實乃權宜之策也,今衡山地處西南,秦楚各在一方,下有漢王劉邦,皆是強勁之地,吾不求愛卿開疆擴土,只求愛卿日後保全我共敖之後,方今共敖年少,內無托孤大臣,外無鎮守將軍,全賴愛卿一人,萬望護晚輩周全,衡山山水交錯,攻之不易,還望愛卿趁此機會,培養諸多人才,使其各守四方,不與他國機會,此乃本王之幸事,亦是將軍之職責也。”
司馬寅在旁垂泣不已,連連點頭道:“大王放心,今有微臣尚在,決不容他國犯我疆界,縱千裏之地,亦一身保全!”
榻上的共敖聞言,長舒一口氣,“有卿之言,本王無憂矣。”
話音剛落,共敖便一命嗚呼,之所以能夠堅持這麽多天,完全是司馬寅沒有回朝,諸多事情還需要交代,楞是壓著氣,今將事情說完,猛然爽快,便長眠不起。
司馬寅見狀,立即伏地大哭,共尉也從殿外走了進來,見到此情此景,亦是嚎啕大哭,共敖號召陳勝吳廣起義,建立臨江國,自立臨江王,之後接受楚王響應,冊封臨江王,後因劉邦之事,遷到衡山,改為衡山王,其人雖然莽撞,但兵法略微精通,與司馬寅保護一方水土兩年有餘,今突然撒手人寰。
衡山王共敖去世的消息,隨即傳到列國,皆來吊喪,胡亥聽聞共敖身亡,立即急詔與藏荼,令其駐兵鴻溝處,暫時先不攻打衡山。
鹹陽殿內,胡亥立馬召集群臣,陳平、蒯徹、欒步、王陵、扶蘇、蒙毅接二連三趕來,以為宮內出了什麽事情。
待到群臣趕到的時候,胡亥還在看著各地的奏折,扶蘇先上前問道:“啟稟陛下,時至中午,並無朝會,陛下召見,所為何事耶?”
胡亥這才放下奏折,整了整衣衫,略顯高聲地說道:“衡山共敖身隕,吾等當何為,初與項羽立盟,保全滎陽,今衡山在秦楚漢三國之間,當趁此機會攻下否?”
扶蘇聞言頗為驚訝,“啟稟陛下,萬萬不可,殊不知此乃衡山哀事,吾等當派使者前往吊喪,不可因此發兵,恐失天下仁義也。”
“況衡山地處西南,偏安一隅,山水溝壑甚險,又有司馬寅在衡山鎮守,欲要攻下衡山非一時之力也。”
胡亥在旁並未言語,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陳平,“陳愛卿乃是國之利器,不知此番欲何言之?”
陳平有些發楞,隨即上前思量道:“啟稟陛下,微臣覺得相國所言有理,而今衡山發喪,趁人之危易得山水,然漢豈能坐視不管也?殊不知那衡山乃是九江門戶,若是衡山時候,九江則唇亡齒寒,萬望陛下三思,而衡山乃各國交接之地,論理乃是楚國轄地,今若發兵,楚漢三國聯合,與吾等不利,故而需良策方可定衡山也。”
“愛卿既然如此,想必定有妙計也。”胡亥臉色欣喜地問道。
陳平也不含糊,當機立斷道:“微臣望陛下與漢交好,至於衡山,可緩緩而圖也。”
不待陳平話音落下,王陵卻走了出來,“啟稟陛下,那漢王手下皆是三教九流之輩,不親不義之徒,與其相交萬萬不可,況酈生張良有不世之材,今吾等交好,他們自然知曉遠交近攻之策,恐怕表面交好,內地圖謀,吾等待時為之奈何?”
“遠交近攻,今時今日不可用也。”胡亥有些嘆息地說道。
正在殿內沈寂之間,蒯徹突然出列道:“啟稟陛下,遠交近攻不可用,秦晉之好尚可行,某聽聞劉邦有子劉肥,大秦可派公主前去和親,既有秦晉之好,吾等發兵,便無阻攔之理,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胡亥稍微點頭,“此事朕亦是有所耳聞,劉肥而立之年,且乃劉邦庶長子,萬萬不可,不過劉邦有正妻呂氏,有一子名曰劉盈,方今十四,到可與之匹配,兄長之女年紀相似,不知兄長可願如此。”
扶蘇在旁,瞬間楞在原地,“啟稟陛下,這這這,恐怕不妥吧,吾女年幼,遠嫁他地,恐其母不願也。”
“還請陛下恕微臣直言,如此和親公主,劉氏豈能善待,多生事端,還需他策解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鹹陽城中胡亥看了各地的奏折,楚漢基本全部停戰,項羽已經撤軍,而藏荼的士卒已經趕到滎陽,欲要向著衡山進發。
壽春局勢瓦解,司馬寅帶著一萬士卒不敢有所停留,快速向著衡山趕去,此刻的衡山王共敖已經奄奄一息,共尉守在床邊不知所措。
衡山王府中,司馬寅五日方才趕回,換了一身朝服不敢有絲毫懈怠,著急向王宮趕去,司馬寅年紀近五旬,但其神采奕奕,至於共敖比司馬寅稍長十歲,此刻已經奄奄一息。
共尉在府中,聽聞司馬寅回朝,當即屈身相迎,兩人禮畢,司馬寅有些慌張地問道:“我臨走之時,大王尚且無事,此番何故?”
“相父有所不知,前日父親單衣射箭,忽有大雨,父親躲避不及,故而淋雨得病,多日未好,近日突然嚴重,吾不知何所為,還請將軍主持大局啊!”共尉很是無奈地說道。
司馬寅聞言,踉踉蹌蹌地向著殿內趕去,共敖臉色發白,平躺在床榻之上,見到司馬寅回來,臉上又多了些許喜色。
“卿可算是回來了,本王時日無多,還有事情需要安排,若不見卿,何以撒手耶。”共敖語氣低微地說道。
司馬寅當即跪拜道:“某出身低微,幸賴大王提拔,才有今日之富貴,縱為大王肝腦塗地也無憾也,昔日為奴,今日為臣,不敢有所希冀,全憑大王吩咐。”
榻上的共敖當即起身,欲要扶起司馬寅,好在周圍侍從眼疾手快,方才拉住共敖,司馬寅亦是起身上前。
“大王身體不便,何故這般,老臣聽著便是。”
共敖稍微頷首,“愛卿隨我從臨江前往衡山,實乃權宜之策也,今衡山地處西南,秦楚各在一方,下有漢王劉邦,皆是強勁之地,吾不求愛卿開疆擴土,只求愛卿日後保全我共敖之後,方今共敖年少,內無托孤大臣,外無鎮守將軍,全賴愛卿一人,萬望護晚輩周全,衡山山水交錯,攻之不易,還望愛卿趁此機會,培養諸多人才,使其各守四方,不與他國機會,此乃本王之幸事,亦是將軍之職責也。”
司馬寅在旁垂泣不已,連連點頭道:“大王放心,今有微臣尚在,決不容他國犯我疆界,縱千裏之地,亦一身保全!”
榻上的共敖聞言,長舒一口氣,“有卿之言,本王無憂矣。”
話音剛落,共敖便一命嗚呼,之所以能夠堅持這麽多天,完全是司馬寅沒有回朝,諸多事情還需要交代,楞是壓著氣,今將事情說完,猛然爽快,便長眠不起。
司馬寅見狀,立即伏地大哭,共尉也從殿外走了進來,見到此情此景,亦是嚎啕大哭,共敖號召陳勝吳廣起義,建立臨江國,自立臨江王,之後接受楚王響應,冊封臨江王,後因劉邦之事,遷到衡山,改為衡山王,其人雖然莽撞,但兵法略微精通,與司馬寅保護一方水土兩年有餘,今突然撒手人寰。
衡山王共敖去世的消息,隨即傳到列國,皆來吊喪,胡亥聽聞共敖身亡,立即急詔與藏荼,令其駐兵鴻溝處,暫時先不攻打衡山。
鹹陽殿內,胡亥立馬召集群臣,陳平、蒯徹、欒步、王陵、扶蘇、蒙毅接二連三趕來,以為宮內出了什麽事情。
待到群臣趕到的時候,胡亥還在看著各地的奏折,扶蘇先上前問道:“啟稟陛下,時至中午,並無朝會,陛下召見,所為何事耶?”
胡亥這才放下奏折,整了整衣衫,略顯高聲地說道:“衡山共敖身隕,吾等當何為,初與項羽立盟,保全滎陽,今衡山在秦楚漢三國之間,當趁此機會攻下否?”
扶蘇聞言頗為驚訝,“啟稟陛下,萬萬不可,殊不知此乃衡山哀事,吾等當派使者前往吊喪,不可因此發兵,恐失天下仁義也。”
“況衡山地處西南,偏安一隅,山水溝壑甚險,又有司馬寅在衡山鎮守,欲要攻下衡山非一時之力也。”
胡亥在旁並未言語,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陳平,“陳愛卿乃是國之利器,不知此番欲何言之?”
陳平有些發楞,隨即上前思量道:“啟稟陛下,微臣覺得相國所言有理,而今衡山發喪,趁人之危易得山水,然漢豈能坐視不管也?殊不知那衡山乃是九江門戶,若是衡山時候,九江則唇亡齒寒,萬望陛下三思,而衡山乃各國交接之地,論理乃是楚國轄地,今若發兵,楚漢三國聯合,與吾等不利,故而需良策方可定衡山也。”
“愛卿既然如此,想必定有妙計也。”胡亥臉色欣喜地問道。
陳平也不含糊,當機立斷道:“微臣望陛下與漢交好,至於衡山,可緩緩而圖也。”
不待陳平話音落下,王陵卻走了出來,“啟稟陛下,那漢王手下皆是三教九流之輩,不親不義之徒,與其相交萬萬不可,況酈生張良有不世之材,今吾等交好,他們自然知曉遠交近攻之策,恐怕表面交好,內地圖謀,吾等待時為之奈何?”
“遠交近攻,今時今日不可用也。”胡亥有些嘆息地說道。
正在殿內沈寂之間,蒯徹突然出列道:“啟稟陛下,遠交近攻不可用,秦晉之好尚可行,某聽聞劉邦有子劉肥,大秦可派公主前去和親,既有秦晉之好,吾等發兵,便無阻攔之理,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胡亥稍微點頭,“此事朕亦是有所耳聞,劉肥而立之年,且乃劉邦庶長子,萬萬不可,不過劉邦有正妻呂氏,有一子名曰劉盈,方今十四,到可與之匹配,兄長之女年紀相似,不知兄長可願如此。”
扶蘇在旁,瞬間楞在原地,“啟稟陛下,這這這,恐怕不妥吧,吾女年幼,遠嫁他地,恐其母不願也。”
“還請陛下恕微臣直言,如此和親公主,劉氏豈能善待,多生事端,還需他策解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