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廣武君游說燕國
關燈
小
中
大
夏侯嬰和項伯說了些許知心話,便悄悄將項伯放歸楚營,樊噲後得知此事,也無可奈何,項羽見項伯回來,直接將其調往彭城,攻打壽春全權由霸王和項它負責。
楚國壽春城中防備甚嚴,因為夏侯嬰的假降,使得楚漢兩軍更是劍拔弩張,期間項它進攻數次皆是無功而返,身為舊都,其城墻四面八層,各有駐紮,想要攻下,唯有包圍,然項羽沒有時間耗下去,但又不得不耗,致使情況處於膠著狀態。
此處不提,且說丹陽項莊欲要奇襲臯城,殊不知劉邦已經派軍前往漳縣,兩軍皆是晝伏夜出,不為外人所動。
反倒是燕齊彭城定陶四處形勢一觸即發,龍且鐘離眛想要攻打齊國,但是礙於田橫的名聲,未敢輕易動手,英布見龍且等人不出兵,自是整理軍隊,待時而動,燕國與秦國相互擾攘,齊國想要發兵,奈何後方便是楚國,故而不敢有所動,一切的源頭皆在秦燕,兩國動手,北方必亂。
燕國邊疆,秦將三萬,韓信與李左車皆在賬內,自從趙國被破,秦軍有所損傷,經過數月調養,基本全部恢覆,且士氣大增。
韓信臉色猶豫,破趙之後,秦帝任命自己為平北將軍,職位甚是高貴,以至於有些賞大於功,以至於韓信想要早些立功,報答胡亥。
李左車在旁,早就看出韓信的憂慮,稍微試探性地說道:“陛下厚愛,將軍遭受此番機遇,當奮發鷹揚,為陛下立不世之功,創隆盛基業,何至於這般哀愁不斷,躊躇不前。”
“先生之言,正是我所憂也,不知如何是好?”韓信緩緩地說道。
李左車眉眼微動,有些無奈地說道:“將軍位高權重,定會被朝中所忌憚,今日功不顯著,賞亦隆重,不免有進讒之人,使得將軍功名掃地,況且今將軍占據趙國之地,又有趙軍兩萬,自立為王有何不可,此乃天下紛亂之際,稱王稱霸乃是平常之事,望將軍三思後行,此乃計一也,不知將軍以為如何?”
畢竟李左車剛剛敗國,心中自然有所不忍,故而想借機試探韓信忠心,也好趁此覆國,然而韓信聽聞此言,大為震驚。
當即起身道:“先生何出此亂國之言,韓某忠心為國,絕不敢有二心,殊不知,我本是楚執戟郎中,卑賤至極,若非範老先生擡愛,難有見王之面,霸王項梁皆是名門望族,某陳言再三,其不為所動,反以我為小人,後隱居下邳,雖心存報國之志,但終無出路,幸甚時再與我,得遇明主,眾人侮辱某乞食胯下,唯獨陛下袒護微臣,且以兄長稱,此等恩德尚且不及,今又拜為平北將軍,實乃大恩,豈敢叛國,今某終身不改,誓死護全秦國!”
李左車聞言,大為所動,當即頷首道:“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實話所言,某不過是試探之言語罷了。”
“如今吾等在燕國駐軍多日,未曾動用一兵一卒,燕國防範之心已經疏忽,且某在趙國時,便聽聞燕國外圍的匈奴、月氏族似有不軌之心,想來中原紛亂已有兩年之久,燕國雖為交戰,匈奴卻已趁勢而起。”
“不必吾多言,將軍心中自然明了才是。”
話說到一半,韓信當即頷首,似乎有所明白,“先生莫非能以一己之力能使燕不戰而降?”
李左車態度不太堅定,沈吟片刻方才說道:“誠如將軍所言,某必盡力而行,望將軍信我。”
“廣武君聲望天下皆知,吾必信汝!”韓信亦是堅定地說道。
如今燕王廣早知曉秦軍在邊境盤旋,現在就不如以前那般重視,而是隨他去吧,況且真如李左車之言,確實有匈奴經常來犯,燕王廣則是派藏衍前去帶兵巡視,對於秦軍絲毫不太看重,準確來說不知秦軍幾何。
當日李左車與韓信言罷,便只身前往燕國薊都,藏荼與燕王廣兩人親自接待,畢竟廣武君的稱號不是白叫的,聲望頗高。
薊都王宮內,燕王廣看上去已經四十有餘,然而膝下無子,朝中政務皆是自己處理,軍權則是藏荼管理,兩人雖是莽夫,但也算是摯交。
不過燕王廣沒有一兒半女,使得燕國無後,每日憂心惆悵,今年匈奴不時來犯,更是雪上加霜,總的來說,燕國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內憂外患。
君臣禮畢,李左車率先行禮道:“微臣乃趙國舊臣,承蒙大王錯愛,殊加禮遇,今日所來不過兩件事情也。”
燕王廣有些茫然,當即問道:“不知廣武君所謂何事?”
“大王有所不知,微臣已經降秦,然心中無不思念趙,可惜韓信雖是匹夫,用兵絲毫不遜於項羽,諸位應知,井陘乃是趙國邊防之地,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韓信卻一夜之間攻破,俘虜我趙國百姓士卒兩萬有餘,陳餘心中大為震驚,與之交戰,亦被羞辱而死。”李左車聲淚俱下地說道。
藏荼燕王廣兩人在旁,聽聞此言,不覺有些驚訝,他們何嘗不知井陘之地,背水靠山,易守難攻,未曾想竟被韓信攻破,著實有些不可思議。
“先生此來所為兩件事情還未言明,何以在此訴苦耶?”燕王廣亦是無奈道。
這才使得李左車神情稍微鎮定,繼續說道:“微臣以為大王當做兩件事情可保全燕地,其一召集精兵,與秦決一死戰,微臣雖為秦使,但心系趙國,故而望大王發兵,幫我恢覆趙國,其二便是屈尊投降,保全燕國百姓,不知大王以為如何?”
燕王廣沈吟片刻,隨即擺手道:“二者皆不可,如今匈奴未滅,怎可輕易出兵,若是腹背受敵,此乃真險,況且燕國尚存,投降更是笑話。”
“大王有所不知,現如今齊國被楚圍困,秦國之所以不撤軍,就是再等待,只要楚國攻打齊國,燕國豈能不救,待時秦國出擊,燕國為之奈何,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還望大王三思才是。”
“今若與秦戰,匈奴勢必大舉來犯,若是投降,可暫保全土地,豈不兩全之策耶?”李左車很是認真地說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楚國壽春城中防備甚嚴,因為夏侯嬰的假降,使得楚漢兩軍更是劍拔弩張,期間項它進攻數次皆是無功而返,身為舊都,其城墻四面八層,各有駐紮,想要攻下,唯有包圍,然項羽沒有時間耗下去,但又不得不耗,致使情況處於膠著狀態。
此處不提,且說丹陽項莊欲要奇襲臯城,殊不知劉邦已經派軍前往漳縣,兩軍皆是晝伏夜出,不為外人所動。
反倒是燕齊彭城定陶四處形勢一觸即發,龍且鐘離眛想要攻打齊國,但是礙於田橫的名聲,未敢輕易動手,英布見龍且等人不出兵,自是整理軍隊,待時而動,燕國與秦國相互擾攘,齊國想要發兵,奈何後方便是楚國,故而不敢有所動,一切的源頭皆在秦燕,兩國動手,北方必亂。
燕國邊疆,秦將三萬,韓信與李左車皆在賬內,自從趙國被破,秦軍有所損傷,經過數月調養,基本全部恢覆,且士氣大增。
韓信臉色猶豫,破趙之後,秦帝任命自己為平北將軍,職位甚是高貴,以至於有些賞大於功,以至於韓信想要早些立功,報答胡亥。
李左車在旁,早就看出韓信的憂慮,稍微試探性地說道:“陛下厚愛,將軍遭受此番機遇,當奮發鷹揚,為陛下立不世之功,創隆盛基業,何至於這般哀愁不斷,躊躇不前。”
“先生之言,正是我所憂也,不知如何是好?”韓信緩緩地說道。
李左車眉眼微動,有些無奈地說道:“將軍位高權重,定會被朝中所忌憚,今日功不顯著,賞亦隆重,不免有進讒之人,使得將軍功名掃地,況且今將軍占據趙國之地,又有趙軍兩萬,自立為王有何不可,此乃天下紛亂之際,稱王稱霸乃是平常之事,望將軍三思後行,此乃計一也,不知將軍以為如何?”
畢竟李左車剛剛敗國,心中自然有所不忍,故而想借機試探韓信忠心,也好趁此覆國,然而韓信聽聞此言,大為震驚。
當即起身道:“先生何出此亂國之言,韓某忠心為國,絕不敢有二心,殊不知,我本是楚執戟郎中,卑賤至極,若非範老先生擡愛,難有見王之面,霸王項梁皆是名門望族,某陳言再三,其不為所動,反以我為小人,後隱居下邳,雖心存報國之志,但終無出路,幸甚時再與我,得遇明主,眾人侮辱某乞食胯下,唯獨陛下袒護微臣,且以兄長稱,此等恩德尚且不及,今又拜為平北將軍,實乃大恩,豈敢叛國,今某終身不改,誓死護全秦國!”
李左車聞言,大為所動,當即頷首道:“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實話所言,某不過是試探之言語罷了。”
“如今吾等在燕國駐軍多日,未曾動用一兵一卒,燕國防範之心已經疏忽,且某在趙國時,便聽聞燕國外圍的匈奴、月氏族似有不軌之心,想來中原紛亂已有兩年之久,燕國雖為交戰,匈奴卻已趁勢而起。”
“不必吾多言,將軍心中自然明了才是。”
話說到一半,韓信當即頷首,似乎有所明白,“先生莫非能以一己之力能使燕不戰而降?”
李左車態度不太堅定,沈吟片刻方才說道:“誠如將軍所言,某必盡力而行,望將軍信我。”
“廣武君聲望天下皆知,吾必信汝!”韓信亦是堅定地說道。
如今燕王廣早知曉秦軍在邊境盤旋,現在就不如以前那般重視,而是隨他去吧,況且真如李左車之言,確實有匈奴經常來犯,燕王廣則是派藏衍前去帶兵巡視,對於秦軍絲毫不太看重,準確來說不知秦軍幾何。
當日李左車與韓信言罷,便只身前往燕國薊都,藏荼與燕王廣兩人親自接待,畢竟廣武君的稱號不是白叫的,聲望頗高。
薊都王宮內,燕王廣看上去已經四十有餘,然而膝下無子,朝中政務皆是自己處理,軍權則是藏荼管理,兩人雖是莽夫,但也算是摯交。
不過燕王廣沒有一兒半女,使得燕國無後,每日憂心惆悵,今年匈奴不時來犯,更是雪上加霜,總的來說,燕國表面上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內憂外患。
君臣禮畢,李左車率先行禮道:“微臣乃趙國舊臣,承蒙大王錯愛,殊加禮遇,今日所來不過兩件事情也。”
燕王廣有些茫然,當即問道:“不知廣武君所謂何事?”
“大王有所不知,微臣已經降秦,然心中無不思念趙,可惜韓信雖是匹夫,用兵絲毫不遜於項羽,諸位應知,井陘乃是趙國邊防之地,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然韓信卻一夜之間攻破,俘虜我趙國百姓士卒兩萬有餘,陳餘心中大為震驚,與之交戰,亦被羞辱而死。”李左車聲淚俱下地說道。
藏荼燕王廣兩人在旁,聽聞此言,不覺有些驚訝,他們何嘗不知井陘之地,背水靠山,易守難攻,未曾想竟被韓信攻破,著實有些不可思議。
“先生此來所為兩件事情還未言明,何以在此訴苦耶?”燕王廣亦是無奈道。
這才使得李左車神情稍微鎮定,繼續說道:“微臣以為大王當做兩件事情可保全燕地,其一召集精兵,與秦決一死戰,微臣雖為秦使,但心系趙國,故而望大王發兵,幫我恢覆趙國,其二便是屈尊投降,保全燕國百姓,不知大王以為如何?”
燕王廣沈吟片刻,隨即擺手道:“二者皆不可,如今匈奴未滅,怎可輕易出兵,若是腹背受敵,此乃真險,況且燕國尚存,投降更是笑話。”
“大王有所不知,現如今齊國被楚圍困,秦國之所以不撤軍,就是再等待,只要楚國攻打齊國,燕國豈能不救,待時秦國出擊,燕國為之奈何,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還望大王三思才是。”
“今若與秦戰,匈奴勢必大舉來犯,若是投降,可暫保全土地,豈不兩全之策耶?”李左車很是認真地說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