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豈能他國徒得利
關燈
小
中
大
項羽大步來到殿內,心中甚是悲憤,緩緩地從袖中拿出項梁的帛書,擦了擦上面的灰塵,頗為小心地在案牘上攤開。
恰在此時,虞姬從殿內出來,見項羽臉色盛怒,並未靠近,而是立在殿首,眉頭微蹙,“大王遇何事?竟以至於如此陰沈難堪。”
項羽並未轉身答話,只是擺手道:“婦人家,且回後殿,本王欲要議事,諸多苦衷,多有不便,日後再說,莫要讓諸將看到汝在後殿,不成體統。”
虞姬自是知道事情重大,當即頷首退下,而項羽則是認真看著項梁的遺書,其言曰:“項籍小侄,汝入世未久,妄為甚多,久之成性,何以為王。”
“江東子弟才人輩出,汝可多加利用,楚帝立於西南,切不可欲回中原,若此王終究為王,難以稱帝!”
“項莊、項它之輩年幼無知,可命令其行事,有錯略懲,不可怒而殺之,季布周蘭之輩謀事甚妙,諸事可與其等商議,乃忠貞之士也,龍且鐘離昧乃將帥之才,領兵數萬尚可,龍且自幼跟隨吾等,不可疑之,項伯、範增謀略國人,季布不決,可詢項範二人,項伯為叔,汝可認範增為亞父,以服眾心。”
“諸多言語暫不贅述,前途未仆,回城再敘。”
看到這裏,項羽眼角微濕,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項羽祖父乃是楚國大將,項梁的父親項燕,當初李信帶兵便是被他所破,項羽父親早逝,因此項梁早年帶著項羽生活在江東。
這麽多年,基本皆是項梁盡心盡力教導項羽,其不願學文,便執槍習武,受其兵法,甚是疼愛,畢竟是親叔。
“叔父,籍不敢有違!”項羽聲音顫抖地說道。
不一時武將全部來到殿上,項羽稍微整理衣衫,收起帛書,神情恢覆到以往的模樣,範增聽說這個消息之後也是隨著項伯一同入殿。
不等到範增詢問事情如何,項羽卻是首先上前,眾將還未反應過來,項羽早就跪在了範增的面前。
“項籍願拜先生為亞父,日後統禦四海,還請亞父多多指教!”言語甚是誠懇。
範增見狀,心中微微驚訝,慌忙將項籍扶起,“大王這是作何?難道是丞相安排?”
“亞父聰明,叔父臨終交代,籍不能不尊,況亞父知曉甚多,諸事明斷,乃好事也,某豈能背法理逆人情耶?”
“也好,也好,今諸將前來,也好做個見證,另外此等小事,禮節後議,還請大王早些安排事宜,免得讓暴秦逍遙法外。”範增惡狠狠地說道。
項羽頷首,直接回到殿首坐下,端正道:“今丞相薨於定陶,先往會稽通知楚帝,加禮,服喪三日,楚帝七日不可臨朝,為我叔父安息。”
“不知諸位有何意見?”
季布位於左中,聽到這般言語,有些擔憂地問道:“啟稟大王,如此行事似乎有些不妥啊,那楚帝終究是中原之主,怎能為臣服喪。”
不待項羽回答,項它卻搶先一步道:“楚有今日,丞相占七分,今為國家戰死,服喪三日又何妨,他若不願,某即刻趕往會稽,將楚帝更廢立!”
“坐下!胡鬧!”範增在旁立即制止道。
“那先生以為如何?”項它訕訕地問道。
範增稍微撫須,心中也沒有定數,但楚帝終究是丞相所立,按照道理來說,服喪不無道理,沈吟片刻,方才說道:“大王說的有理,可命人照辦,若楚帝不從,收回兵權,孤立其左右,畢竟當初立義帝為聚民心,今事成,何須再顧忌其地位。”
楚帝的價值已經體現完畢,但是明面上不好廢立,正好根據丞相薨於定陶的事情搞點文章,免得日後棘手。
項羽聽到範增答應,便不在管其他人的看法,緊接著說道:“本王聽聞季布有言,叔父葬於定陶,而如今定陶尚被英布占領!必須奪回!”
“另外半載戰事,未能急攻,致使得天下大勢,秦又覆起,當今能與之秦匹敵者,唯有我大楚,明日點兵,先攻定陶,過巨鹿,圍滎陽,破函谷關,使秦不再覆起矣!”
“末將願為大楚效犬馬之勞!”
一番話說得眾將熱血沸騰,唯獨項伯範增沈默不語,片刻殿內稍微安靜,項伯率先開口道:“大王,事情不可莽撞,畢竟天下並非只有秦楚,還有漢齊等地!”
“今秦以巴蜀為糧倉,藍田為軍營,皆是兵強馬壯,今我軍士氣雖勝,未必是他們的敵手,故而依照微臣之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讓他國得逞。”
“叔父,你如何這般謹慎啊,丞相之事,難道汝無動於衷?”項羽有些不悅地說道。
項伯沈吟不語,範增接著說道:“啟稟大王,項伯所言甚是有理,豈能因一時之怒,而出百萬之兵!當思之,慎之。”
“那亞父以為如何?”
殿上瞬間寂靜,鐘離昧龍且周蘭皆是跟隨項梁的將士,都想早些報仇,因此對於範增和項伯的看法有些不同意,但礙於情面,也不好直接說出。
為了化解尷尬,季布連忙說出心中的想法,“啟稟大王,可發數國兵,而攻一座城。”
範增被這麽一點,瞬間恍然,急忙接著說道:“當初六國合縱,直逼函谷關,今何嘗不可,還請大王發詔,命諸國出兵,聚滎陽即可,繞巨鹿未免麻煩了。”
“他國豈肯出兵!”
“他國肯定出兵,因為漢王衡山王必須發兵,如此他國必須發兵,待時大王統領六國之兵,秦士氣受挫,難以堅守,待秦破,他國何憂?”範增認真道。
“大王,先生所言有理,如此損害並非我大楚,也可消磨他國之兵,正所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若是他們不肯,聯合之兵便攻獨立之國,豈不一舉多得,且大王聲明天下皆知,恩威並施,誰敢不與數萬精兵。”季布在一旁附和道。
項羽本來沒有多少主意,聽到此計尚且可以,便點頭道:“且如愛卿所言,只是這昭告如何寫,難不成意思就是為了舉兵為叔父報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恰在此時,虞姬從殿內出來,見項羽臉色盛怒,並未靠近,而是立在殿首,眉頭微蹙,“大王遇何事?竟以至於如此陰沈難堪。”
項羽並未轉身答話,只是擺手道:“婦人家,且回後殿,本王欲要議事,諸多苦衷,多有不便,日後再說,莫要讓諸將看到汝在後殿,不成體統。”
虞姬自是知道事情重大,當即頷首退下,而項羽則是認真看著項梁的遺書,其言曰:“項籍小侄,汝入世未久,妄為甚多,久之成性,何以為王。”
“江東子弟才人輩出,汝可多加利用,楚帝立於西南,切不可欲回中原,若此王終究為王,難以稱帝!”
“項莊、項它之輩年幼無知,可命令其行事,有錯略懲,不可怒而殺之,季布周蘭之輩謀事甚妙,諸事可與其等商議,乃忠貞之士也,龍且鐘離昧乃將帥之才,領兵數萬尚可,龍且自幼跟隨吾等,不可疑之,項伯、範增謀略國人,季布不決,可詢項範二人,項伯為叔,汝可認範增為亞父,以服眾心。”
“諸多言語暫不贅述,前途未仆,回城再敘。”
看到這裏,項羽眼角微濕,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項羽祖父乃是楚國大將,項梁的父親項燕,當初李信帶兵便是被他所破,項羽父親早逝,因此項梁早年帶著項羽生活在江東。
這麽多年,基本皆是項梁盡心盡力教導項羽,其不願學文,便執槍習武,受其兵法,甚是疼愛,畢竟是親叔。
“叔父,籍不敢有違!”項羽聲音顫抖地說道。
不一時武將全部來到殿上,項羽稍微整理衣衫,收起帛書,神情恢覆到以往的模樣,範增聽說這個消息之後也是隨著項伯一同入殿。
不等到範增詢問事情如何,項羽卻是首先上前,眾將還未反應過來,項羽早就跪在了範增的面前。
“項籍願拜先生為亞父,日後統禦四海,還請亞父多多指教!”言語甚是誠懇。
範增見狀,心中微微驚訝,慌忙將項籍扶起,“大王這是作何?難道是丞相安排?”
“亞父聰明,叔父臨終交代,籍不能不尊,況亞父知曉甚多,諸事明斷,乃好事也,某豈能背法理逆人情耶?”
“也好,也好,今諸將前來,也好做個見證,另外此等小事,禮節後議,還請大王早些安排事宜,免得讓暴秦逍遙法外。”範增惡狠狠地說道。
項羽頷首,直接回到殿首坐下,端正道:“今丞相薨於定陶,先往會稽通知楚帝,加禮,服喪三日,楚帝七日不可臨朝,為我叔父安息。”
“不知諸位有何意見?”
季布位於左中,聽到這般言語,有些擔憂地問道:“啟稟大王,如此行事似乎有些不妥啊,那楚帝終究是中原之主,怎能為臣服喪。”
不待項羽回答,項它卻搶先一步道:“楚有今日,丞相占七分,今為國家戰死,服喪三日又何妨,他若不願,某即刻趕往會稽,將楚帝更廢立!”
“坐下!胡鬧!”範增在旁立即制止道。
“那先生以為如何?”項它訕訕地問道。
範增稍微撫須,心中也沒有定數,但楚帝終究是丞相所立,按照道理來說,服喪不無道理,沈吟片刻,方才說道:“大王說的有理,可命人照辦,若楚帝不從,收回兵權,孤立其左右,畢竟當初立義帝為聚民心,今事成,何須再顧忌其地位。”
楚帝的價值已經體現完畢,但是明面上不好廢立,正好根據丞相薨於定陶的事情搞點文章,免得日後棘手。
項羽聽到範增答應,便不在管其他人的看法,緊接著說道:“本王聽聞季布有言,叔父葬於定陶,而如今定陶尚被英布占領!必須奪回!”
“另外半載戰事,未能急攻,致使得天下大勢,秦又覆起,當今能與之秦匹敵者,唯有我大楚,明日點兵,先攻定陶,過巨鹿,圍滎陽,破函谷關,使秦不再覆起矣!”
“末將願為大楚效犬馬之勞!”
一番話說得眾將熱血沸騰,唯獨項伯範增沈默不語,片刻殿內稍微安靜,項伯率先開口道:“大王,事情不可莽撞,畢竟天下並非只有秦楚,還有漢齊等地!”
“今秦以巴蜀為糧倉,藍田為軍營,皆是兵強馬壯,今我軍士氣雖勝,未必是他們的敵手,故而依照微臣之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讓他國得逞。”
“叔父,你如何這般謹慎啊,丞相之事,難道汝無動於衷?”項羽有些不悅地說道。
項伯沈吟不語,範增接著說道:“啟稟大王,項伯所言甚是有理,豈能因一時之怒,而出百萬之兵!當思之,慎之。”
“那亞父以為如何?”
殿上瞬間寂靜,鐘離昧龍且周蘭皆是跟隨項梁的將士,都想早些報仇,因此對於範增和項伯的看法有些不同意,但礙於情面,也不好直接說出。
為了化解尷尬,季布連忙說出心中的想法,“啟稟大王,可發數國兵,而攻一座城。”
範增被這麽一點,瞬間恍然,急忙接著說道:“當初六國合縱,直逼函谷關,今何嘗不可,還請大王發詔,命諸國出兵,聚滎陽即可,繞巨鹿未免麻煩了。”
“他國豈肯出兵!”
“他國肯定出兵,因為漢王衡山王必須發兵,如此他國必須發兵,待時大王統領六國之兵,秦士氣受挫,難以堅守,待秦破,他國何憂?”範增認真道。
“大王,先生所言有理,如此損害並非我大楚,也可消磨他國之兵,正所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若是他們不肯,聯合之兵便攻獨立之國,豈不一舉多得,且大王聲明天下皆知,恩威並施,誰敢不與數萬精兵。”季布在一旁附和道。
項羽本來沒有多少主意,聽到此計尚且可以,便點頭道:“且如愛卿所言,只是這昭告如何寫,難不成意思就是為了舉兵為叔父報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