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山
關燈
小
中
大
空山鳥語驚人夢,也不知昏睡了多久,李玉宸醒來之時正值日出時分,太陽從雲海中緩緩爬升,照在了齊雲峰上。
李玉宸醒來後只覺得胸口慌悶膨脹,體內似乎有一無形卻有實的東西在流竄奔走。
強忍著難受,李玉宸搖晃起身,穿上鞋履,決定去找深谙藥理的三師兄張竹兼,讓他診斷診斷,看是不是吃壞了肚子,還是得了什麽怪病。
李玉宸所居的真慶宮偏殿與張竹兼經常煉丹修行的小壺軒隔著半盞茶的腳程。李玉宸邊走在路上邊回想著之前在香爐峰所發生的事情,可是任他怎麽努力的回想,也最多只記得自己正在拔蓮座葉龍膽時突然感覺周邊的雲霧變得沈重無比,他處在突然變濃變重的濃霧之中而五識盡失,聽不到也看不到東西,除了白霧,同時覺得胸口突然膨脹,頭疼欲裂,整個人難受的很,再之後他就昏迷了過去,便再也回想不出什麽來了。
“難道跟我之前在香爐峰上的奇怪感覺有關系?”李玉宸忍不住猜疑道。
小壺軒門扉虛掩,李玉宸敲了敲門,裏面傳來張竹兼一貫溫和的聲音。
進去之後李玉宸瞧張竹兼正在調制丹藥,知道調制丹藥需心無旁騖,分不得心,便沒有出聲打擾,忍著胸口難受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半柱香的功夫過去了,從李玉宸進了這竹屋,張竹兼便埋頭專註於爐中丹藥,沒有招呼他的小師弟,仿佛早已忘了李玉宸還在一旁候著。
在強忍了半柱香之久後,李玉宸只覺得胸口愈發膨脹,仿佛要炸開一般,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這時,張竹兼終於把註意力從丹爐中收了回來,回頭瞥了一眼臉色異樣潮紅的李玉宸。
“把這顆丹藥服下,會好受一些。”張竹兼走到李玉宸身旁,掌心放著一顆紫金色的奇怪丹藥。“丹藥剛練好,小心燙。”
李玉宸擡頭看了張竹兼一眼,點了點頭,依言服下猶自殘留熱度的丹藥,將旁邊桌上放著的小半竹筒山泉水一飲而盡,胸口慌悶膨脹欲裂的感覺頓時減弱了幾分。
“現在覺得如何,可有好些了?”張竹兼輕聲問道。
“好多了。”李玉宸點了點頭,臉色不再潮紅,道:“謝師兄。”
李玉宸還沒開口詢問,張竹兼卻似乎早已看出了他此刻心中所想,說道:“師兄知道你想問什麽,你先隨我到外面來。”
說完,隨手拿起懸掛在進門處的那柄無鞘竹劍——斷絲,張竹兼便出了竹屋,李玉宸心中滿懷疑惑也跟了出去。
只見身穿褐色道袍的三師兄張竹兼手拿劍名為斷絲的竹劍在竹屋前的一片空地站定,三丈開外是三百青竹林。與山上其他地方的青竹不同,這三百顆青竹的每片葉子上都有許多細如發絲似淚痕的紋理,故而這三百青竹又被稱為淚竹。
小壺軒驟然風起,三百淚竹搖曳成波,煞是好看。
“你不是一直想看三千塵絲,瞧仔細了。”
張竹兼輕聲說道,然後緩緩擡起手腕,三尺無鋒斷絲逆風遙指竹林。
頓時,張竹兼整個人氣勢驟變,哪裏還是平日裏成天微駝著背忙碌於教中繁瑣事務,或為了趕制丹藥而累得憔悴落魄的中年道士?
李玉宸睜大眼睛,不敢眨眼。
張竹兼站立如松,雙眼微闔,呼吸輕柔均細,延綿悠長,體內,氣機流轉,瞬息百裏,匯聚至手中三尺竹劍,豁然劈出。
這一刻,風驟停,竹驟靜,天地間只有那一人一劍。
只見竹林三百株青竹齊齊向東低首彎腰,東面摩崖石刻之下有一尊高九丈九的真武大帝石像,迎著金色陽光,拄劍而立,熠熠生輝如神祗。青竹拜真武!
從遠處看去似乎竹林氣象平和,實則片片竹葉早已被細若發絲的劍氣劃破,無獨有偶,每一片竹葉上都新添了十道極細微的口子,卻又不傷及竹葉性命,用不了多久這些細小口子便可自動愈合,留下如淚痕般的紋理,這才是淚竹真正形成的原因。
世人只以為齊雲山只有一個劍癡莫小巖,卻不知還有個青竹君子張竹兼!
李玉宸似有所悟,驟然閉眼,腦中不斷重覆剛才所見之奇景,胸口一股暖流湧出,趟過全身經脈穴竅,這一刻神清氣爽,雙眼雖閉,卻可觀察入微至三丈開外,耳邊風起,輕柔拂過,仿佛伸手便可捉住,渾身似乎有使不盡的氣力。
李玉宸卻不自知,自己早已身懷道家至高奧義玉皇樓。
當日,老真人張筠一以一身氣機牽引山峰雲海,凝之為樓,壓在李玉宸身上,以樓傳樓,以香爐峰上那株天下奇物蓮座葉龍膽為“藥引”,將整整修行了一個甲子才得以修成的一身玉皇樓盡數傳給了李玉宸。
雖說不能完全一點不漏的傳給李玉宸,有所損耗,但即便如此,剩餘的部分也足以他一躍躋身一品境界。
近百年來,江湖武夫依照朝廷官階品軼的九品之分,將天下武學修為也劃分九品,其中六品之下為末流,唯有上了六品才勉強算是入了流,行走江湖之時才有臉面跟人自報姓名,故而稱這六品至四品為中品。若要在江湖這狂風駭浪之地真正闖出些名頭,或者想自立山頭辦武館教人拳腳,則必須武至三品,方有資格得到江湖同行的認可,卻仍舊不能自稱宗師,便是小宗師這三個字也不敢妄自加冕,因為唯有二品武學修為的高手才有資格配得上“小宗師”這三個字,而至於“大宗師”這一尊稱,自然便只有一品巔峰武學的絕世高手才能當之無愧了。只是眼下江湖雜亂,許多武夫行走江湖照面便喜歡互相吹捧,只要武至三品,便不吝奉承對方為宗師,當然這個“大”字是萬萬不能亂加的,不然很容易適得其反,讓人家以為你是在譏諷他。就此事,前一陣子江湖上還上演過這麽一場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兩個剛剛晉升三品的武夫出來行走江湖,在一家酒樓巧遇,見面就是互相客氣賞臉,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叫個氣義相投相見恨晚啊,就差沒燒香義結金蘭了。然而,約莫是其中一個酒量有限,多喝了一些,便誇了對方“大宗師”這三個字,結果對方頓時就翻臉,掄起桌上的酒缸子就往其的腦門上砸,武夫行走江湖什麽最是看重了?自然是面子了,沒有什麽比讓人當著這麽多人的面被人用酒缸當暗器偷襲得逞了更為丟人了,那人腦袋開瓢,醉意頓時褪去,火氣一下子蹭地就冒了起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順手抓過一個酒缸就朝著對方腦門上掄去,然後兩位三品高手就這麽扭打在了一起,你砸我腦門一下,我掄你一拳,再咬上一口......,據說當時來酒樓圍觀的人多達而兩百人之多,將整座酒樓圍了個水洩不通,連街對面的樓頂上都擠滿了人,就是聽說這裏有兩位傳說中的三品絕世高手在決鬥。說起來還是托了那兩位“三品大宗師”的福,那家原本生意平淡的陋巷酒樓一下子名氣大漲,連許多周邊城鎮的人都慕名而來,酒樓生意一下子紅火的不行,據說為了感謝和紀念那兩位互毆到連各自娘都難以認出的三品高手,酒樓老板特地花了重金請人寫了“三品大宗師”這副牌匾作為酒樓新的名字,更使得這家“三品大宗師”酒樓成了當地的一個旅游勝地。
與其他品階有所不同,按照當下儒釋道三教,一品武境又大抵再分為三境,維摩、太素、天象。其中維摩對應釋家佛門,維摩二字取自佛門聖典《維摩詰所說經》,“無言無說,心中菩薩行,通達佛道”可謂之為維摩。而一品三境中的太素則是對應道家,道家先賢認為,太素乃為質之始,太始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修為到此境界的道家高手無一不是窺得大道,返璞歸真。而至於一品三境中的天象,對應的卻是儒家,曾經有人們一度認為儒家都是只會搖頭晃腦讀聖賢書,手無縛雞之力的謙謙君子,文弱書生,其實不盡然,儒家之內也分文派和武派,先皇在位期間,東越與梁國結盟攻打大殷,大殷東境戰火彌漫軍情告急,當時曾有兩位匡廬山白鹿洞書院的儒生一起下山赴東境,一個儒巾儒裘,孤身入東越,面見越王,硬是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東越與梁國的結盟;另一個則是烈馬勁弓,披甲持劍投身邊陲,運籌帷幄殺敵建功,大儒將是也,二人被先皇讚為儒家雙劍,一為唇槍舌劍,不見血光便可退兩國之兵,二為殺生之劍,來往於敵軍叢中殺生成仁,救邊陲萬民於水火。
對於三教而言,維摩、太素、天象三者並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只是三教之外的江湖武夫為了便於劃分一品前、中、後期,而借用三教之言,依次將一品的前中後期稱為維摩、太素、天象,然而與三教的純粹不同,三教之外的江湖武夫口中所謂的三境其實是為偽境,若要證道還需得依次晉升到太素、天象兩境,最後才有望成就地仙境,而三教中人卻無需如此,譬如一高道晉升到了太素境,再往後便是大太素境,然後便直接是地仙境了。
一品三境,在境界上雖然沒有實質性的高低之分,但武力卻是有強弱之分,同一層次上三教中以道家武力最強,釋家佛門次之,而儒家又次之。但,如果與以武證道的江湖武夫相比較,江湖武夫雖然只是偽境,但練的卻是殺人技,故而十年前江湖上才有了以武證道的大將軍夏侯雍以偽天象的境界抗衡白空山地仙境的紫陽真人卻不落下風之奇事。
而一品三境之上,便是逍遙自在的地仙境界了,這一點不論是江湖武夫也好,三教中人也罷,都殊途同歸。
地仙境的高手又常被人們稱作陸地神仙,故而這地仙境又可叫作陸地神仙境,陸地神仙境的高手舉世罕見,穩居武評第一半個甲子的蜀山掌教李西月是一個,散掉一身玉皇樓之前的老真人張筠一也在其中,雲林禪寺的大總持寺雲輪大師亦是,武評榜上緊追劍仙李西月的第二高手,天山天刀門的刀聖門主付一刀也在十五年前以武證得大道臻至陸地神仙境......
雖說現如今李玉宸體內的玉皇樓足以讓其晉升到一品境界,但前提是他能夠完全將其吸收,這個過程不簡單,除了需要合適的契機之外還得花上一定的時間,但不管怎麽說與老真人苦修了一個甲子之久才得以修成來說李玉宸眼下走的絕對是捷徑無疑了。
李玉宸雙眼雖閉,卻“看見”三師兄張竹兼朝他遞來斷絲,李玉宸伸手接過,將劍握在手中,體內流轉氣機瞬間找到了出口一般朝著右手奔馳而來,雲集於劍柄上。
同樣的起手式,一劍劈出。
雙眼閉合的李玉宸清晰“看見”隨著自己一劍劈出,一道劍氣似清冷山風,吹向了三丈開外的竹林。
隨後,李玉宸耳朵聽到有青竹搖曳的聲音。
李玉宸緩緩睜眼,眼前竹林早已恢覆如初,似乎未曾變過,然而李玉宸心裏清楚,從在香爐峰莫名昏迷醒來之後,他確實變得不一樣了。
“師兄,這......?!”
張竹兼眼中含笑,點了點頭,說:“可有發現你體內神闕中多了些東西?”
“是的。”李玉宸點頭,之前閉眼感應體內氣機流轉時,他看到自己的神闕穴中莫名的多了一座池子,在池子中央有一紫金色的根狀物體,似曾相識。李玉宸忽然想到了什麽,“是香爐峰上的那株開著紫金色花瓣的植物?”八歲那年,貪玩的李玉宸趁著師傅閉關,與張竹兼的弟子王屏偷偷跑到香爐峰上,將那株植物連根拔了出來,正是紫金色的根系,因為此事李玉宸還被罰跪在香爐峰一晝夜,故而他記憶猶新。只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東西怎麽就跑到自己的神闕中去了。
“不錯。”氣勢恢覆到平日那個臉色憔悴而看不出半點高手模樣的張竹兼輕聲道:“正是香爐峰的那株蓮座葉龍膽。”
“蓮座葉龍膽?”
李玉宸只知道這是師傅從峨眉金頂移植過來的,很是重視,不然當年師傅也不會提前出關,但至於具體是何東西,有何來頭,李玉宸卻是半點不知,“蓮座葉龍膽”這名字此次也是頭一次聽說。
張竹兼解釋道:“這蓮座葉龍膽乃是天下罕見奇物,根系和十年一開的花瓣都呈紫金色,其果實龍膽雖然沒有向世人謠傳的食之可證長生那般誇大,但確實可讓人延年益壽,但最重要的還是它那紫金色的根系,可承受天地萬物,師傅從小便不準你習練武功內力,雖然你也時常偷看你幾個師兄練功,但終究從未練過內力,而此刻你體**力充盈,則是師傅他老人家將一半的玉皇樓都傳授給了你......”
聽到此處,年輕道士李玉宸心頭猛然一顫,就要張口說話,張竹兼當然知道他此刻想要說些什麽,擺了擺手,示意李玉宸且聽他把話說完。
李玉宸強忍著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可咽了回去,只聽三師兄張竹兼繼而說道:“你神闕中的那座池子所盛之水便是玉皇樓了,而那株蓮座葉龍膽根系便是承載物,玉皇樓雖然已在你體內池中,卻仍舊算不得是你自己的,還得你自個去慢慢吸收,等什麽時候那蓮座葉龍膽再長出,開花結龍膽了,才真正算是完全化為己有了。”
聽到此處,想到從小到大師傅對自己的疼愛包容,李玉宸早已泣不成聲,他是不曾真正修煉過,但這並不代表他對修行一事一無所知,以近乎強行散功的方式將自己的內力修為傳給他人,其過程兇險萬分,稍有不慎傳功之人便會走火入魔身隕道消,更何況是像玉皇樓這樣的道家艱深奧義,而且不管成功與否,對將功力傳給他人的人呢的身體道心都有著極大的傷害副作用,輕則損陽折壽,重則身死道滅,哪怕真如三師兄所言,只是一半的玉皇樓,也勢必對師傅他老人家有著莫大的傷害。
張竹兼輕嘆了一聲,輕輕摸了摸已經長得比他的個頭還要高些的小師弟李玉宸的頭,就如同後者小時候受了委屈哭著跑到他這兒他安慰他一般。
“往後莫要辜負了師傅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就好。”
雙鬢開始微白的中年道士張竹兼輕聲說道,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紅潤了起來,因為他心裏清楚,那哪裏是一半玉皇樓,分明是師傅他老人家畢生的修為,強行散盡一身玉皇樓的師傅已然是風中殘燭,怕是連三個月的陽壽都沒了。
清冷山風再起,三百青竹卻逆風齊齊低首躬身,朝著老真人張筠一所居小屋一拜再拜,其聲如哀如泣。
這一日,年輕道士李玉宸竹劍青袍下山,南下江陵。(求推薦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玉宸醒來後只覺得胸口慌悶膨脹,體內似乎有一無形卻有實的東西在流竄奔走。
強忍著難受,李玉宸搖晃起身,穿上鞋履,決定去找深谙藥理的三師兄張竹兼,讓他診斷診斷,看是不是吃壞了肚子,還是得了什麽怪病。
李玉宸所居的真慶宮偏殿與張竹兼經常煉丹修行的小壺軒隔著半盞茶的腳程。李玉宸邊走在路上邊回想著之前在香爐峰所發生的事情,可是任他怎麽努力的回想,也最多只記得自己正在拔蓮座葉龍膽時突然感覺周邊的雲霧變得沈重無比,他處在突然變濃變重的濃霧之中而五識盡失,聽不到也看不到東西,除了白霧,同時覺得胸口突然膨脹,頭疼欲裂,整個人難受的很,再之後他就昏迷了過去,便再也回想不出什麽來了。
“難道跟我之前在香爐峰上的奇怪感覺有關系?”李玉宸忍不住猜疑道。
小壺軒門扉虛掩,李玉宸敲了敲門,裏面傳來張竹兼一貫溫和的聲音。
進去之後李玉宸瞧張竹兼正在調制丹藥,知道調制丹藥需心無旁騖,分不得心,便沒有出聲打擾,忍著胸口難受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半柱香的功夫過去了,從李玉宸進了這竹屋,張竹兼便埋頭專註於爐中丹藥,沒有招呼他的小師弟,仿佛早已忘了李玉宸還在一旁候著。
在強忍了半柱香之久後,李玉宸只覺得胸口愈發膨脹,仿佛要炸開一般,眼看就要堅持不住了。這時,張竹兼終於把註意力從丹爐中收了回來,回頭瞥了一眼臉色異樣潮紅的李玉宸。
“把這顆丹藥服下,會好受一些。”張竹兼走到李玉宸身旁,掌心放著一顆紫金色的奇怪丹藥。“丹藥剛練好,小心燙。”
李玉宸擡頭看了張竹兼一眼,點了點頭,依言服下猶自殘留熱度的丹藥,將旁邊桌上放著的小半竹筒山泉水一飲而盡,胸口慌悶膨脹欲裂的感覺頓時減弱了幾分。
“現在覺得如何,可有好些了?”張竹兼輕聲問道。
“好多了。”李玉宸點了點頭,臉色不再潮紅,道:“謝師兄。”
李玉宸還沒開口詢問,張竹兼卻似乎早已看出了他此刻心中所想,說道:“師兄知道你想問什麽,你先隨我到外面來。”
說完,隨手拿起懸掛在進門處的那柄無鞘竹劍——斷絲,張竹兼便出了竹屋,李玉宸心中滿懷疑惑也跟了出去。
只見身穿褐色道袍的三師兄張竹兼手拿劍名為斷絲的竹劍在竹屋前的一片空地站定,三丈開外是三百青竹林。與山上其他地方的青竹不同,這三百顆青竹的每片葉子上都有許多細如發絲似淚痕的紋理,故而這三百青竹又被稱為淚竹。
小壺軒驟然風起,三百淚竹搖曳成波,煞是好看。
“你不是一直想看三千塵絲,瞧仔細了。”
張竹兼輕聲說道,然後緩緩擡起手腕,三尺無鋒斷絲逆風遙指竹林。
頓時,張竹兼整個人氣勢驟變,哪裏還是平日裏成天微駝著背忙碌於教中繁瑣事務,或為了趕制丹藥而累得憔悴落魄的中年道士?
李玉宸睜大眼睛,不敢眨眼。
張竹兼站立如松,雙眼微闔,呼吸輕柔均細,延綿悠長,體內,氣機流轉,瞬息百裏,匯聚至手中三尺竹劍,豁然劈出。
這一刻,風驟停,竹驟靜,天地間只有那一人一劍。
只見竹林三百株青竹齊齊向東低首彎腰,東面摩崖石刻之下有一尊高九丈九的真武大帝石像,迎著金色陽光,拄劍而立,熠熠生輝如神祗。青竹拜真武!
從遠處看去似乎竹林氣象平和,實則片片竹葉早已被細若發絲的劍氣劃破,無獨有偶,每一片竹葉上都新添了十道極細微的口子,卻又不傷及竹葉性命,用不了多久這些細小口子便可自動愈合,留下如淚痕般的紋理,這才是淚竹真正形成的原因。
世人只以為齊雲山只有一個劍癡莫小巖,卻不知還有個青竹君子張竹兼!
李玉宸似有所悟,驟然閉眼,腦中不斷重覆剛才所見之奇景,胸口一股暖流湧出,趟過全身經脈穴竅,這一刻神清氣爽,雙眼雖閉,卻可觀察入微至三丈開外,耳邊風起,輕柔拂過,仿佛伸手便可捉住,渾身似乎有使不盡的氣力。
李玉宸卻不自知,自己早已身懷道家至高奧義玉皇樓。
當日,老真人張筠一以一身氣機牽引山峰雲海,凝之為樓,壓在李玉宸身上,以樓傳樓,以香爐峰上那株天下奇物蓮座葉龍膽為“藥引”,將整整修行了一個甲子才得以修成的一身玉皇樓盡數傳給了李玉宸。
雖說不能完全一點不漏的傳給李玉宸,有所損耗,但即便如此,剩餘的部分也足以他一躍躋身一品境界。
近百年來,江湖武夫依照朝廷官階品軼的九品之分,將天下武學修為也劃分九品,其中六品之下為末流,唯有上了六品才勉強算是入了流,行走江湖之時才有臉面跟人自報姓名,故而稱這六品至四品為中品。若要在江湖這狂風駭浪之地真正闖出些名頭,或者想自立山頭辦武館教人拳腳,則必須武至三品,方有資格得到江湖同行的認可,卻仍舊不能自稱宗師,便是小宗師這三個字也不敢妄自加冕,因為唯有二品武學修為的高手才有資格配得上“小宗師”這三個字,而至於“大宗師”這一尊稱,自然便只有一品巔峰武學的絕世高手才能當之無愧了。只是眼下江湖雜亂,許多武夫行走江湖照面便喜歡互相吹捧,只要武至三品,便不吝奉承對方為宗師,當然這個“大”字是萬萬不能亂加的,不然很容易適得其反,讓人家以為你是在譏諷他。就此事,前一陣子江湖上還上演過這麽一場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兩個剛剛晉升三品的武夫出來行走江湖,在一家酒樓巧遇,見面就是互相客氣賞臉,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叫個氣義相投相見恨晚啊,就差沒燒香義結金蘭了。然而,約莫是其中一個酒量有限,多喝了一些,便誇了對方“大宗師”這三個字,結果對方頓時就翻臉,掄起桌上的酒缸子就往其的腦門上砸,武夫行走江湖什麽最是看重了?自然是面子了,沒有什麽比讓人當著這麽多人的面被人用酒缸當暗器偷襲得逞了更為丟人了,那人腦袋開瓢,醉意頓時褪去,火氣一下子蹭地就冒了起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順手抓過一個酒缸就朝著對方腦門上掄去,然後兩位三品高手就這麽扭打在了一起,你砸我腦門一下,我掄你一拳,再咬上一口......,據說當時來酒樓圍觀的人多達而兩百人之多,將整座酒樓圍了個水洩不通,連街對面的樓頂上都擠滿了人,就是聽說這裏有兩位傳說中的三品絕世高手在決鬥。說起來還是托了那兩位“三品大宗師”的福,那家原本生意平淡的陋巷酒樓一下子名氣大漲,連許多周邊城鎮的人都慕名而來,酒樓生意一下子紅火的不行,據說為了感謝和紀念那兩位互毆到連各自娘都難以認出的三品高手,酒樓老板特地花了重金請人寫了“三品大宗師”這副牌匾作為酒樓新的名字,更使得這家“三品大宗師”酒樓成了當地的一個旅游勝地。
與其他品階有所不同,按照當下儒釋道三教,一品武境又大抵再分為三境,維摩、太素、天象。其中維摩對應釋家佛門,維摩二字取自佛門聖典《維摩詰所說經》,“無言無說,心中菩薩行,通達佛道”可謂之為維摩。而一品三境中的太素則是對應道家,道家先賢認為,太素乃為質之始,太始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修為到此境界的道家高手無一不是窺得大道,返璞歸真。而至於一品三境中的天象,對應的卻是儒家,曾經有人們一度認為儒家都是只會搖頭晃腦讀聖賢書,手無縛雞之力的謙謙君子,文弱書生,其實不盡然,儒家之內也分文派和武派,先皇在位期間,東越與梁國結盟攻打大殷,大殷東境戰火彌漫軍情告急,當時曾有兩位匡廬山白鹿洞書院的儒生一起下山赴東境,一個儒巾儒裘,孤身入東越,面見越王,硬是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瓦解了東越與梁國的結盟;另一個則是烈馬勁弓,披甲持劍投身邊陲,運籌帷幄殺敵建功,大儒將是也,二人被先皇讚為儒家雙劍,一為唇槍舌劍,不見血光便可退兩國之兵,二為殺生之劍,來往於敵軍叢中殺生成仁,救邊陲萬民於水火。
對於三教而言,維摩、太素、天象三者並沒有高低強弱之分,只是三教之外的江湖武夫為了便於劃分一品前、中、後期,而借用三教之言,依次將一品的前中後期稱為維摩、太素、天象,然而與三教的純粹不同,三教之外的江湖武夫口中所謂的三境其實是為偽境,若要證道還需得依次晉升到太素、天象兩境,最後才有望成就地仙境,而三教中人卻無需如此,譬如一高道晉升到了太素境,再往後便是大太素境,然後便直接是地仙境了。
一品三境,在境界上雖然沒有實質性的高低之分,但武力卻是有強弱之分,同一層次上三教中以道家武力最強,釋家佛門次之,而儒家又次之。但,如果與以武證道的江湖武夫相比較,江湖武夫雖然只是偽境,但練的卻是殺人技,故而十年前江湖上才有了以武證道的大將軍夏侯雍以偽天象的境界抗衡白空山地仙境的紫陽真人卻不落下風之奇事。
而一品三境之上,便是逍遙自在的地仙境界了,這一點不論是江湖武夫也好,三教中人也罷,都殊途同歸。
地仙境的高手又常被人們稱作陸地神仙,故而這地仙境又可叫作陸地神仙境,陸地神仙境的高手舉世罕見,穩居武評第一半個甲子的蜀山掌教李西月是一個,散掉一身玉皇樓之前的老真人張筠一也在其中,雲林禪寺的大總持寺雲輪大師亦是,武評榜上緊追劍仙李西月的第二高手,天山天刀門的刀聖門主付一刀也在十五年前以武證得大道臻至陸地神仙境......
雖說現如今李玉宸體內的玉皇樓足以讓其晉升到一品境界,但前提是他能夠完全將其吸收,這個過程不簡單,除了需要合適的契機之外還得花上一定的時間,但不管怎麽說與老真人苦修了一個甲子之久才得以修成來說李玉宸眼下走的絕對是捷徑無疑了。
李玉宸雙眼雖閉,卻“看見”三師兄張竹兼朝他遞來斷絲,李玉宸伸手接過,將劍握在手中,體內流轉氣機瞬間找到了出口一般朝著右手奔馳而來,雲集於劍柄上。
同樣的起手式,一劍劈出。
雙眼閉合的李玉宸清晰“看見”隨著自己一劍劈出,一道劍氣似清冷山風,吹向了三丈開外的竹林。
隨後,李玉宸耳朵聽到有青竹搖曳的聲音。
李玉宸緩緩睜眼,眼前竹林早已恢覆如初,似乎未曾變過,然而李玉宸心裏清楚,從在香爐峰莫名昏迷醒來之後,他確實變得不一樣了。
“師兄,這......?!”
張竹兼眼中含笑,點了點頭,說:“可有發現你體內神闕中多了些東西?”
“是的。”李玉宸點頭,之前閉眼感應體內氣機流轉時,他看到自己的神闕穴中莫名的多了一座池子,在池子中央有一紫金色的根狀物體,似曾相識。李玉宸忽然想到了什麽,“是香爐峰上的那株開著紫金色花瓣的植物?”八歲那年,貪玩的李玉宸趁著師傅閉關,與張竹兼的弟子王屏偷偷跑到香爐峰上,將那株植物連根拔了出來,正是紫金色的根系,因為此事李玉宸還被罰跪在香爐峰一晝夜,故而他記憶猶新。只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東西怎麽就跑到自己的神闕中去了。
“不錯。”氣勢恢覆到平日那個臉色憔悴而看不出半點高手模樣的張竹兼輕聲道:“正是香爐峰的那株蓮座葉龍膽。”
“蓮座葉龍膽?”
李玉宸只知道這是師傅從峨眉金頂移植過來的,很是重視,不然當年師傅也不會提前出關,但至於具體是何東西,有何來頭,李玉宸卻是半點不知,“蓮座葉龍膽”這名字此次也是頭一次聽說。
張竹兼解釋道:“這蓮座葉龍膽乃是天下罕見奇物,根系和十年一開的花瓣都呈紫金色,其果實龍膽雖然沒有向世人謠傳的食之可證長生那般誇大,但確實可讓人延年益壽,但最重要的還是它那紫金色的根系,可承受天地萬物,師傅從小便不準你習練武功內力,雖然你也時常偷看你幾個師兄練功,但終究從未練過內力,而此刻你體**力充盈,則是師傅他老人家將一半的玉皇樓都傳授給了你......”
聽到此處,年輕道士李玉宸心頭猛然一顫,就要張口說話,張竹兼當然知道他此刻想要說些什麽,擺了擺手,示意李玉宸且聽他把話說完。
李玉宸強忍著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可咽了回去,只聽三師兄張竹兼繼而說道:“你神闕中的那座池子所盛之水便是玉皇樓了,而那株蓮座葉龍膽根系便是承載物,玉皇樓雖然已在你體內池中,卻仍舊算不得是你自己的,還得你自個去慢慢吸收,等什麽時候那蓮座葉龍膽再長出,開花結龍膽了,才真正算是完全化為己有了。”
聽到此處,想到從小到大師傅對自己的疼愛包容,李玉宸早已泣不成聲,他是不曾真正修煉過,但這並不代表他對修行一事一無所知,以近乎強行散功的方式將自己的內力修為傳給他人,其過程兇險萬分,稍有不慎傳功之人便會走火入魔身隕道消,更何況是像玉皇樓這樣的道家艱深奧義,而且不管成功與否,對將功力傳給他人的人呢的身體道心都有著極大的傷害副作用,輕則損陽折壽,重則身死道滅,哪怕真如三師兄所言,只是一半的玉皇樓,也勢必對師傅他老人家有著莫大的傷害。
張竹兼輕嘆了一聲,輕輕摸了摸已經長得比他的個頭還要高些的小師弟李玉宸的頭,就如同後者小時候受了委屈哭著跑到他這兒他安慰他一般。
“往後莫要辜負了師傅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就好。”
雙鬢開始微白的中年道士張竹兼輕聲說道,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紅潤了起來,因為他心裏清楚,那哪裏是一半玉皇樓,分明是師傅他老人家畢生的修為,強行散盡一身玉皇樓的師傅已然是風中殘燭,怕是連三個月的陽壽都沒了。
清冷山風再起,三百青竹卻逆風齊齊低首躬身,朝著老真人張筠一所居小屋一拜再拜,其聲如哀如泣。
這一日,年輕道士李玉宸竹劍青袍下山,南下江陵。(求推薦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