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布城裂縫
關燈
小
中
大
當日,劉瑾幾個被打的遍體鱗傷,朱厚照自是閉門不出,就像是洩氣的皮球一樣,這消息傳到柳乘風這邊,柳乘風只是微微皺皺眉,也沒有再說什麽,只是吩咐人把事情做好,及早動工。
這段時間一連串的事情出現,柳乘風疲倦極了,便生出了憊懶之心,整個人顯得無精打采,索性自個兒給自個兒告了假,在府邸裏歇息。
數日無話,每日除了陪著妻子們說說話,或是在書房裏讀讀書,這日子似乎過得還算快活。
不過南昌府的一舉一動卻都在柳乘風的眼皮子底下,那兒的舉動都會及時傳到柳乘風的手裏,朝廷的使節只怕這個時候應當快要到南昌府了,對於使節的速度柳乘風也只能苦笑,本來這馳道修建起來,若是坐馬車一路到北通州坐船,再到北通州靠岸坐車直奔九江,再抵南昌府的話其實最多也不過十天時間,若是再快,日夜兼程的話五六日也不是不能抵達。偏偏這位老爺倒是打定了主意死都不坐馬車,覺得太失體面,有損朝廷威儀,竟是一路坐著轎子的,四條腿加兩個軲轆的車不坐偏偏要讓八條腿四個人一路將他擡到北通州,等坐了漕船到了南通州,照舊是坐轎子,慢吞吞的從南通州一路去南昌府,眼下皇上已經將他派出去了十幾天,到現在還不見他抵達南昌府。
柳乘風對於這使節的效率可謂是深惡痛絕,偏偏這旨意是皇上下的,可是詔書卻是內閣草擬,說白了,內閣那邊不急,柳乘風一個錦衣衛都指揮使就算急也沒有用,他眼下也只能掐著日子,想看看這個時候寧王是什麽舉動。
其實這些時日發生了這麽多事,可是對寧王卻仍然很關註的,錦衣衛帶回來的消息都是南昌府那邊動作頻繁,顯然寧王早已收到了風聲,江炳落網之後已經感覺不妙了,因此鄱陽湖的水賊,還有那些他平時網羅的亡命之徒已經開始躁動不安,只要朝廷什麽時候跟他撕破臉,就是他舉起義旗的一刻。
這寧王的能量絕對不容小覷,至少柳乘風這邊收到的情報,單鄱陽湖那邊,就有水賊數萬人,這些人在寧王的包庇之下四處劫掠過往的漁船、商船、客船,甚至膽子極大,直接登岸襲擊沿岸的州縣,本地的官軍根本就治不住,據說這些水賊已經有不少裝備了火銃,至於火銃的來源,只怕也只能有天知道,多半是那寧王替他們弄去的。
除了這些,還有王府本身的護衛,這個人數在一萬至兩萬左右,這個數目不多,不過寧王早有不臣之心,一直將這些護衛當作是精銳來操練,想必戰力也是不低,這應當是寧王武裝力量的骨幹。再就是他網羅的一群潑皮無賴了,甚至有不少道門的門眾,這些人多是對朝廷不滿之人,與寧王一拍即合,再有寧王默許,因此紛紛到江西發展,因為官府不管,朝廷又鞭長莫及,結果這些人倒是著實蠱惑了不少人,尤其是在鄉下尤其嚴重,一些道門在不受朝廷控制的情況下,到處在鄉間誘騙無知男女,甚至有的州縣,十個就有五個與道門有染,江西治下烏煙瘴氣,其境況可想而知。
其實在柳乘風看來,寧王糾集的這些人其實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只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江南、江西的守備軍馬豈不是如此,難道這些軍戶所就不是烏合之眾了?
雙方其實不過是比爛而已,寧王這些人是殘渣,而明軍也好不了多少,已經爛到了根了。
正是因為如此,柳乘風才尤為關心江西的情況,關心寧王的舉動。
※※※
江西境內,此時已是酷暑時分,天氣炎熱,連續數日不見霖雨,以至連田埂都如龜背一般露出幹涸的裂紋。
不過在南昌府裏,倒是依舊熱鬧,這兒畢竟是一省治所,贛水在這分為數條餘脈向著鄱陽湖流去,不過聽說最近鄱陽湖的水賊鬧的尤為厲害,所以這豫章碼頭人煙稀少,倒是在繩經塔那邊,倒是熱鬧非凡。
寧王今日請了許多和尚在這繩經塔下頭超度,據說今日是上一代寧王仙去的日子,因此這江西境內的名僧多是齊聚這裏,頌著佛經,念著往生咒,既莊嚴又肅穆。
朱覲鈞帶著王府中上下人等親自來這兒看,原本按計劃,中午還要入繩經塔吃齋菜的,誰知道才過了辰時,這超度的儀式尚未過去,寧王便已經匆匆走了,留下一幹子家眷繼續駐留,不過沒了寧王這主心骨,這氣氛顯然失色了不少,一些眼尖的見寧王的車駕離開,頓時也察覺出了什麽異常,這種場合親王說走就走是很失禮的,莫非是府上出了什麽大事。
寧王在江西尤其是南昌府之中清譽極高,士農工商多對他頗有讚譽,都覺得這寧王寬厚,每逢災年總會從王府裏拿出銀錢來慰問,對士紳們也極是客氣,一些官紳對寧王也都有好感,此時見是這個狀況,便不由讓許多人都不由思量起來。
從商賈們傳來的消息說,朝廷那邊最近對王爺似乎頗有微辭,而且還有人揭發寧王謀反,揭發的人據說還是個翰林庶吉士,對於這種流言,大家其實並不在意,寧王是什麽人?這寧王一系可是當年靖難一系的首功之臣,對大明朝廷最是忠貞,現任的寧王更是每每請一些讀書人到府上去清談,與讀書人作詩為樂,這些詩篇裏頭都有不少是寧王對朝廷讚譽有加大加維護的詩文,這樣慈眉善目的王爺又怎麽會謀反,這可是大明朝一等一的賢王,謀反二字,簡直就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這些流言有鼻子有眼,再看今日寧王出現的異常,便不禁讓人想到,寧王爺多半是被人坑了,朝中奸邪橫行,指不定皇上聽了哪個的妖言。
朱覲鈞手裏撚著一串佛珠,陰沈著臉進入了王府,不理會沿途向他行禮的那些奴仆,他直接進了淑敏宮,這宮還是他的祖父修築的,耗費巨大,支撐殿宇的柱子都需一人合抱才勉強能抱住,進入這寬闊的殿宇,他的眼睛一沈,眼角的餘光便看到了朱宸濠和劉養正二人端坐在椅上,其餘的人也有不少,幕僚有李士實,武官有王倫、朱武。
大家端坐不動,見到朱覲鈞到了,紛紛站了起來,一齊向朱覲鈞行禮。
朱覲鈞撚著佛珠的手伸出來微微向下一壓,眾人才各自坐回原位,這時候氣氛很緊張,大家都沒有吭聲,便是朱宸濠也是一副猶豫不定的樣子。
朱覲鈞坐上了自己的位置,這是銀殿所在,從這裏向下看,殿中的每個人便可以一覽無餘,他將佛珠放置在案上,咳嗽一聲,道:“茶來。”
側立在柱子下的老太監顯然也是他的心腹,竟是沒有回避,聽了朱覲鈞的話,柳乘風出去吩咐一聲,過了一會兒,一盞涼茶送到了他的案前,朱覲鈞的手捏住了茶蓋的把頭,卻突然又不動了,眼眸中掠過了一絲漠然,淡淡地道:“是清茶?”
“回王爺的話,是清茶。”
朱覲鈞卻是微微一笑,道:“換濃茶,清茶吃的有什麽勁頭,本王不是宮裏的那個病秧子。”
他這一句話可算是大膽了,若是朝廷中的近臣聽到了朱覲鈞的話肯定是要大跌眼鏡的,因為這句話透露出來了兩個信息,每一個都足以讓人心驚肉跳,這第一個信息,朱覲鈞所說的宮裏那個病秧子,無非就是皇帝,一個親王,縱然也是天潢貴胄,可是畢竟還是臣屬,臣屬居然誹謗君王,這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可是在這裏,朱覲鈞似乎並沒有避諱。
而第二個信息,卻更讓人覺得詭異,當今陛下病了,病了的事大家都知道,可是具體是什麽病知道的人卻是不多,真正明白底細的都知道陛下的肝臟出了問題,所以不能吃口味較重的東西,從前陛下有飲濃茶的習慣,現在也不得不改換為清茶了,這是宮中秘事,全天下知道的人不會超過三十個,而且按道理都應當是朝中的近臣或是宮中的重要人物,可是遠在千裏之外的朱覲鈞卻是一清二楚,竟是直言不諱的道了出來,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皇上的一舉一動,都有人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窺視,想想看,這是何等的可怕,寧王一句話,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就足以讓人心驚肉跳,可是偏偏坐在這殿中的這些人竟一點兒也不以為意,一個個莊嚴肅穆,聽著朱覲鈞的牢騷,一言不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段時間一連串的事情出現,柳乘風疲倦極了,便生出了憊懶之心,整個人顯得無精打采,索性自個兒給自個兒告了假,在府邸裏歇息。
數日無話,每日除了陪著妻子們說說話,或是在書房裏讀讀書,這日子似乎過得還算快活。
不過南昌府的一舉一動卻都在柳乘風的眼皮子底下,那兒的舉動都會及時傳到柳乘風的手裏,朝廷的使節只怕這個時候應當快要到南昌府了,對於使節的速度柳乘風也只能苦笑,本來這馳道修建起來,若是坐馬車一路到北通州坐船,再到北通州靠岸坐車直奔九江,再抵南昌府的話其實最多也不過十天時間,若是再快,日夜兼程的話五六日也不是不能抵達。偏偏這位老爺倒是打定了主意死都不坐馬車,覺得太失體面,有損朝廷威儀,竟是一路坐著轎子的,四條腿加兩個軲轆的車不坐偏偏要讓八條腿四個人一路將他擡到北通州,等坐了漕船到了南通州,照舊是坐轎子,慢吞吞的從南通州一路去南昌府,眼下皇上已經將他派出去了十幾天,到現在還不見他抵達南昌府。
柳乘風對於這使節的效率可謂是深惡痛絕,偏偏這旨意是皇上下的,可是詔書卻是內閣草擬,說白了,內閣那邊不急,柳乘風一個錦衣衛都指揮使就算急也沒有用,他眼下也只能掐著日子,想看看這個時候寧王是什麽舉動。
其實這些時日發生了這麽多事,可是對寧王卻仍然很關註的,錦衣衛帶回來的消息都是南昌府那邊動作頻繁,顯然寧王早已收到了風聲,江炳落網之後已經感覺不妙了,因此鄱陽湖的水賊,還有那些他平時網羅的亡命之徒已經開始躁動不安,只要朝廷什麽時候跟他撕破臉,就是他舉起義旗的一刻。
這寧王的能量絕對不容小覷,至少柳乘風這邊收到的情報,單鄱陽湖那邊,就有水賊數萬人,這些人在寧王的包庇之下四處劫掠過往的漁船、商船、客船,甚至膽子極大,直接登岸襲擊沿岸的州縣,本地的官軍根本就治不住,據說這些水賊已經有不少裝備了火銃,至於火銃的來源,只怕也只能有天知道,多半是那寧王替他們弄去的。
除了這些,還有王府本身的護衛,這個人數在一萬至兩萬左右,這個數目不多,不過寧王早有不臣之心,一直將這些護衛當作是精銳來操練,想必戰力也是不低,這應當是寧王武裝力量的骨幹。再就是他網羅的一群潑皮無賴了,甚至有不少道門的門眾,這些人多是對朝廷不滿之人,與寧王一拍即合,再有寧王默許,因此紛紛到江西發展,因為官府不管,朝廷又鞭長莫及,結果這些人倒是著實蠱惑了不少人,尤其是在鄉下尤其嚴重,一些道門在不受朝廷控制的情況下,到處在鄉間誘騙無知男女,甚至有的州縣,十個就有五個與道門有染,江西治下烏煙瘴氣,其境況可想而知。
其實在柳乘風看來,寧王糾集的這些人其實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只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江南、江西的守備軍馬豈不是如此,難道這些軍戶所就不是烏合之眾了?
雙方其實不過是比爛而已,寧王這些人是殘渣,而明軍也好不了多少,已經爛到了根了。
正是因為如此,柳乘風才尤為關心江西的情況,關心寧王的舉動。
※※※
江西境內,此時已是酷暑時分,天氣炎熱,連續數日不見霖雨,以至連田埂都如龜背一般露出幹涸的裂紋。
不過在南昌府裏,倒是依舊熱鬧,這兒畢竟是一省治所,贛水在這分為數條餘脈向著鄱陽湖流去,不過聽說最近鄱陽湖的水賊鬧的尤為厲害,所以這豫章碼頭人煙稀少,倒是在繩經塔那邊,倒是熱鬧非凡。
寧王今日請了許多和尚在這繩經塔下頭超度,據說今日是上一代寧王仙去的日子,因此這江西境內的名僧多是齊聚這裏,頌著佛經,念著往生咒,既莊嚴又肅穆。
朱覲鈞帶著王府中上下人等親自來這兒看,原本按計劃,中午還要入繩經塔吃齋菜的,誰知道才過了辰時,這超度的儀式尚未過去,寧王便已經匆匆走了,留下一幹子家眷繼續駐留,不過沒了寧王這主心骨,這氣氛顯然失色了不少,一些眼尖的見寧王的車駕離開,頓時也察覺出了什麽異常,這種場合親王說走就走是很失禮的,莫非是府上出了什麽大事。
寧王在江西尤其是南昌府之中清譽極高,士農工商多對他頗有讚譽,都覺得這寧王寬厚,每逢災年總會從王府裏拿出銀錢來慰問,對士紳們也極是客氣,一些官紳對寧王也都有好感,此時見是這個狀況,便不由讓許多人都不由思量起來。
從商賈們傳來的消息說,朝廷那邊最近對王爺似乎頗有微辭,而且還有人揭發寧王謀反,揭發的人據說還是個翰林庶吉士,對於這種流言,大家其實並不在意,寧王是什麽人?這寧王一系可是當年靖難一系的首功之臣,對大明朝廷最是忠貞,現任的寧王更是每每請一些讀書人到府上去清談,與讀書人作詩為樂,這些詩篇裏頭都有不少是寧王對朝廷讚譽有加大加維護的詩文,這樣慈眉善目的王爺又怎麽會謀反,這可是大明朝一等一的賢王,謀反二字,簡直就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這些流言有鼻子有眼,再看今日寧王出現的異常,便不禁讓人想到,寧王爺多半是被人坑了,朝中奸邪橫行,指不定皇上聽了哪個的妖言。
朱覲鈞手裏撚著一串佛珠,陰沈著臉進入了王府,不理會沿途向他行禮的那些奴仆,他直接進了淑敏宮,這宮還是他的祖父修築的,耗費巨大,支撐殿宇的柱子都需一人合抱才勉強能抱住,進入這寬闊的殿宇,他的眼睛一沈,眼角的餘光便看到了朱宸濠和劉養正二人端坐在椅上,其餘的人也有不少,幕僚有李士實,武官有王倫、朱武。
大家端坐不動,見到朱覲鈞到了,紛紛站了起來,一齊向朱覲鈞行禮。
朱覲鈞撚著佛珠的手伸出來微微向下一壓,眾人才各自坐回原位,這時候氣氛很緊張,大家都沒有吭聲,便是朱宸濠也是一副猶豫不定的樣子。
朱覲鈞坐上了自己的位置,這是銀殿所在,從這裏向下看,殿中的每個人便可以一覽無餘,他將佛珠放置在案上,咳嗽一聲,道:“茶來。”
側立在柱子下的老太監顯然也是他的心腹,竟是沒有回避,聽了朱覲鈞的話,柳乘風出去吩咐一聲,過了一會兒,一盞涼茶送到了他的案前,朱覲鈞的手捏住了茶蓋的把頭,卻突然又不動了,眼眸中掠過了一絲漠然,淡淡地道:“是清茶?”
“回王爺的話,是清茶。”
朱覲鈞卻是微微一笑,道:“換濃茶,清茶吃的有什麽勁頭,本王不是宮裏的那個病秧子。”
他這一句話可算是大膽了,若是朝廷中的近臣聽到了朱覲鈞的話肯定是要大跌眼鏡的,因為這句話透露出來了兩個信息,每一個都足以讓人心驚肉跳,這第一個信息,朱覲鈞所說的宮裏那個病秧子,無非就是皇帝,一個親王,縱然也是天潢貴胄,可是畢竟還是臣屬,臣屬居然誹謗君王,這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可是在這裏,朱覲鈞似乎並沒有避諱。
而第二個信息,卻更讓人覺得詭異,當今陛下病了,病了的事大家都知道,可是具體是什麽病知道的人卻是不多,真正明白底細的都知道陛下的肝臟出了問題,所以不能吃口味較重的東西,從前陛下有飲濃茶的習慣,現在也不得不改換為清茶了,這是宮中秘事,全天下知道的人不會超過三十個,而且按道理都應當是朝中的近臣或是宮中的重要人物,可是遠在千裏之外的朱覲鈞卻是一清二楚,竟是直言不諱的道了出來,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皇上的一舉一動,都有人逼近布城裂縫向內窺視,想想看,這是何等的可怕,寧王一句話,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就足以讓人心驚肉跳,可是偏偏坐在這殿中的這些人竟一點兒也不以為意,一個個莊嚴肅穆,聽著朱覲鈞的牢騷,一言不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