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演義

關燈
《三國演義》快結束的時候,司馬懿奪權曹魏。

中國人都是看這種東西長大的,又有誰敢自在逍遙?

”爽擲劍而嘆曰:“我不起兵,情願棄官,但為富家翁足矣!”範大哭,出帳曰:“曹子丹以智謀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犢耳!”痛哭不已。

許允、陳泰令爽先納印綬與司馬懿。爽令將印送去,主簿楊綜扯住印綬而哭曰:“主公今日舍兵權自縛去降,不免東市受戮也!”爽曰:“太傅必不失信於我。”於是曹爽將印綬與許、陳二人,先賫與司馬懿。眾軍見無將印,盡皆四散。

懿曰:“誣人反情,抵罪反坐。”亦將桓範等皆下獄,然後押曹爽兄弟三人並一幹人犯,皆斬於市曹,滅其三族;其家產財物,盡抄入庫。

=============

師心神恍惚,自料難保,遂令人往洛陽取司馬昭到。昭哭拜於床下。師遺言曰:“吾今權重,雖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繼我為之,大事切不可輕托他人,自取滅族之禍。”言訖,以印綬付之,淚流滿面。”

=========

《地雷戰》,草根的抗爭與人心。一個縣城就是一個時代。大時代裏的小棋子,紛紛擾擾,大多身不由己,有幾個能“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少帥》裏的張作霖,不像座山雕,倒和《水滸》的宋江,《三國》的劉備一樣的角色。

說到底,中國式的管理,基於中國的人際,出於中國的環境。

角色,臺詞,形象,情節,又基於人的心理和生理。

人不適應環境,連生存都做不到,又談什麽超越時代。

身在局中,皆是如此。

至於想著經營什麽理想的知識結構,更是癡人做夢。

哪輪到自己選?

社會如一盤棋,小學生拼命努力,不過是老司機早已熟悉的盤子。倒顯得徒勞而可笑。

誰又能超越環境。

======

城市如同一個森林,資金鏈和供應鏈周而覆始,誰也不知道進入你喉嚨的空氣之前在誰的肺裏面。

欲望不過是心理執念,形象不過是戲裏戲外的虛幻。

不過《清明上河圖》。

倒真真體會到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下棋是手談,寫字是筆談,日常說話是無話可談。

閱讀就好像跟很多高尚又高明的人對話,填補了我作為人類擺脫孤獨的本能。所謂書荒,就是人對熟悉的一套語言和邏輯的麻木。所謂思想,就是人發現新鮮和深刻的新語言邏輯。

======

思想以語言為載體表達。

西哲主要是語言理解的難度.

翻譯又難準確理解.

最難的是法國的那幾個存在主義,現象學的書,看不懂.

其他的還好.

黑格爾至少說的人話.

什麽存在與虛無,字分開我認識,連在一起我根本不懂他在說什麽.

很多人說是看懂了,看懂個啥。

不過是附會了個人的理解.

還有一些佛經道藏.

根本連術語都是隱喻,怎麽讀.

你真的看明白,其實說的也就那麽回事,故弄玄虛,或者說,當時的作者自己也沒有一套標準而準確的科學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感覺和思想。

國人看的最多的是經濟和歷史,一個賺錢一個心術,都是很現實的書,連技術書都很少看,不用說科學或者哲學了。

天地為棋盤,眾生為棋子,我連人間之棋都無法超脫,更不用說天地宇宙之棋了。

市場經濟下,互相博弈制衡,要有機會,哪還輪到你。

說到底,還是去讀書能給人留有一線生機,而且還必須是那種很現實的能立馬起作用的書。

作為棋子,碌碌無為,自然活的沒什麽趣味。

========

孫悟空抓一把猴毛變出一堆小猴子,被科學家實現了.

中國科學家實現首例體細胞克隆成體活猴.

理論上一根猴毛裏的細胞就能變出好多只猴子.

N年後。

“粑粑”

“俺不認識你”

“DNA鑒定裏說您是俺粑粑”

“你只是俺的一根毛變得。”

世界在不斷變化,我們若原地不動,會被時代淘汰。

能克隆猴子,就離克隆人不遠了。

其實如果科學家有喜感,可以克隆一只猴,一只豬,一只魚和一只馬

最後再克隆一個和尚。

組成一個團隊。

==========

人造子宮技術還在試驗階段。

克隆動物都需要一個代孕媽媽的。

如果人造子宮技術成熟。

估計絕大多數女人,都會選擇試管嬰兒人造子宮培養。

如果真是這樣,是不是女生可以不用忍受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痛苦了。

兩性行為,就純粹是娛樂了。

人造子宮+自體克隆+X愛機器。

解放人類三大法寶,有生之年是否指日可待?

也許有一天。。。

“俺從網上下載了個妹子,

在自己裝的黑機子上打印了出來。。。。。“

--

========

所謂分久必合。。

有一個游戲,一群人怎麽最快的點人頭。

很簡單,讓隨意人指著附近的一個人,最先站起來的人報出兩人加起來的數目,這樣不斷有人站起來,最後只有一個人站著,就能報出總人數。

所謂割據之下,大小不斷兼並,最後肯定只剩一個站著。

但這個過程充滿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如草根皇帝,劉三,朱八,估計連他自己,一開始也不敢想什麽。最後能活到最後,多半靠的七成運氣。運氣不好,一個流矢就掛了。

同文同種同歷史,被一個地理環境包圍的地理區域,往往容易一統。被山地或者沙漠或者海洋,包圍成一塊,歷史上形成同文同種的一群人,大多會成為一個國家。

所以,歷史的勝利者,大多是因為他已經是就箭畫靶,你要真照他們一套覆制,其實也未必能順利,因為博弈裏有太多偶然性的變數。

=====

覆雜社會裏充滿不確定性,朱八早年也只是求個吃飽而已。早起化緣,晚找破廟。

簡單做技術宅就能混的不錯,難怪那麽多人想這麽混,這也是一個籠子,關起了人心。

========

人之為人,在人有人的思維。

欲、情、恨。是人生三大關卡,就如佛家說的貪、嗔、癡三毒一般。

現代文明建立的秩序,擺脫人原始的愚昧和內耗,是一切未來覆雜系統得以可能建立的基石。

當然作為一個眾生,命運不由己。還不知道能活幾年呢。

未來,估計是看不到了。

也是癡人說夢。

====

不管在做什麽環境,與什麽接觸,游戲規則可能不同,但人性卻是一樣的。

想生存就要見風使舵,揣形度勢,學得聰明。

煩不勝煩,所以都有出家求清靜的心思了。

====

人類文明的秩序,可以把人從這種無休止的浪費時間裏解救出來。

=====

亂世之中,摸爬滾打出來的軍痞子比文弱書生生存能力強的多。

就如真的在草根工廠混十年出來的,都是能硬能軟,能粗能細,估計沒有一個好身板,都不好混。這麽一套適者生存出來,卻是草根環境最適合的生存模板,雖然除了生存,也沒其他用處,但連生存都行,還說什麽其他。

就如同二月河小說裏,所謂世事看懂,用熟了的老手,雖然做不了什麽大事,可要什麽事都需要這種模板,現代人叫社會經驗。

======

適者生存下往往自然選擇出一套自然語言形態。

《戰國策》裏的故事不比二戰歷史簡單。

”楚王好細腰”,所以上有好,下有行。

“王霸當並用”然則“倉稟足方知禮儀”。

故而“工廠”的生存壓力下,只能有一種企業文化和環境,而這種環境養出來的人格,也就必然是同樣的模板。

適者生存,是自然規則。

不適應的,都要被淘汰。

有沒有看清原理,並不影響聰明人如何選擇生存策略。

所以春秋戰國,三國五胡,那些前人的聰明智慧,一點也不比現代人簡單。

古代讀書人能牛逼一點,除了算賬寫字,也就這點經略人心的經驗了。

皇太極比崇禎高明的地方很多,會打架會打仗都是小節,關鍵是皇太極比崇禎接地氣,知道前線和底層的真實,不會相信五年平遼的大話。

凡亂世之雄,必須有的素質,洞察人心和實事求是。其實都是對真實的洞察。這點崇禎也不行,換大將走馬觀花。

不過崇禎繼位的時候才十八,換現代才高一。一輩子沒出過皇宮,又愛事事插手。換他老祖朱元璋,年少時做流浪和尚走遍東南多年,雖看起來一事無成,可是對世事和人心的洞察,都是因此建立。

崇禎最大的錯,在於不能審時度勢。一開始,崇禎就想解決滿清,在東北戰爭的兵餉消耗巨大,征稅下去,適逢小冰河期,又民不聊生,兵亂四起。所以崇禎這一時期,最優選擇不是和滿清死磕,而是以戰求和,休養生息,先熬過饑荒,平定內亂。待兵強馬壯再北上。

至李自成破北京,崇禎就不能一死了之,應該忍辱去南京,整合江南,至少也能保半壁衣冠,滿清之所以能取天下,很多程度上是崇禎死了,漢族地主需要滿清這把對付李自成的刀,沒有漢族地主的合作和內鬥,滿清未必能成事。數十年後,火槍技術發展了,就能吊打騎射。這也是長久之計。

兵者,國之大事,不是一代兩代的事情,崇禎想五年平遼,結果我中華失去三百年。天子下錯棋,輸的是天下,受難的卻是百姓。崇禎下錯的棋實在太多,還不如做一個甩手掌櫃。

不同的環境誕生不同的文化,北京胡同和溫州工廠,肯定誕生不同的群體思維方式。大人的思維影響小孩的思想。

所謂環境的快樂和痛苦,皆由此生。

打工仔也談不上事業,也談不上前途,說到底,是生存空間有限。

不過適者生存而已。

要趕上亂世,草民如疊卵,漂泊如浮萍。說什麽穿越大業,能安身立命就不錯了。大多再怎麽努力也是徒勞的炮灰、

與其跟人勾心鬥角,倒不如做點技術宅的努力有正面價值,努力也有回報,下子也有空間。

喜靜厭爭,大概是知識分子的通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