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
關燈
小
中
大
德國基爾海軍基地之所以被譽為德國海軍第一軍港,和它的歷史、地理位置等等有著很大的關系。它位於日德蘭半島根部的基爾灣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港外有諸多島嶼作掩護,又能通過基爾運河與北海相連,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在基爾海軍基地附屬的軍用機場上,張海諾目睹一整個編隊的梅塞施密特BF-109T(T的意思是Tr?ger)在短短5分鐘之內相繼起飛,它們在港區上空編隊,然後呼嘯著略過海面,以極快的速度向著東面飛去。
人們可以用一連串的“最”來形容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二戰中最著名的戰鬥機,生產數量最大的戰鬥機、型號最多的戰鬥機等等。從1935年試飛到1967年正式退役,它成功的證明自己可以勝任所有可能的使命,不管是截擊,支援,夜間戰鬥,或是偵察,護航,地面攻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BF-109是二戰德國空軍的支柱。
“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梅塞施密特公司加快了交付新式艦載戰鬥機的速度,但由於空軍交給他們的任務同樣很重,所以估計到年底之前我們還只能得到用以編組兩個飛行中隊的這種飛機!”
張海諾眼前這位海軍上校個子不算高,五官精致,且長著一頭茂密的金發,身上穿著的是傳統的深藍色軍服,目前負責海軍航空兵的組織和訓練工作。米爾希、格賴姆以及施佩勒等空軍強人之名雖然如雷貫耳,張海諾卻沒有從德國空軍那裏橫刀奪愛,究其原因,海軍航空兵的規模和作用畢竟不如空軍來得大,何況就目前而言,這位艾莫裏·齊柏林——著名的飛艇設計師費迪南·馮·齊柏林伯爵之侄孫,將這支僅為德國空軍五分之一大的海軍航空兵部隊組織得井井有條。至於海軍航空兵該采用何種機型,那是航空兵司令官羅爾夫·卡爾斯將軍以及海軍總參謀部的技術專家們評定、海軍高層拍板的事情。
“這批戰鬥機看起來足以供‘格拉夫·齊柏林’號艦載機之用,可一旦戰事爆發,我們將有許多地方需要戰鬥機以及熟練飛行員,時間真是太急迫了!”張海諾之所以這麽說,很大程度上是因德國近來對奧地利的態度而發——希特勒的強硬與審時度勢、意大利的默許、英國的綏靖以及法國人的孤掌難鳴,都決定了這一歷史事件的走向。如無意外的話,一切將在1938年的春天見分曉。
至於這批BF-109T(T的意思是Tr?ger)的艦載戰鬥機,是以BF-109E-1為藍本設計的。它們主要的改進是增加機翼面機以提高升力,機翼加長60厘米,在中段航炮外側安裝鉸鏈,可以向上折起,收起後的翼展只有4米,適合航母機庫的停放,不過在折疊前需要先分離襟翼。此外,在尾輪前方的機腹上加裝了著陸鉤,在前輪附近安裝彈射器接點,並加強了相應結構。起落架仍為向外收回式,加強了起落架強度以適應航空母艦上較快的著陸速度。武器裝備為位於發動機上方的雙聯裝7.9毫米MG17機槍和位於機翼的兩挺MG17機槍,發動機為戴姆勒-奔馳DB-601A型發動機。
艾莫裏·齊柏林說道:“是的,將軍!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已經將海軍所有熟練飛行員集中起來,一對一的教導新招募近來的飛行人員,如果這些新人能達到2個月單飛、4個月合格的標準,那麽一年之後我們將擁有800名飛行員,可如果各飛機公司交付新機的速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那麽我們的大部分飛行員就只能使用那些舊式飛機!”
“將軍”一詞,張海諾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說的機會不少,但當這一稱呼戴在自己頭上時,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盡管這位艾莫裏比自己還要大上兩歲,他還是以上級的口吻說道:“這一點我會寫在報告裏的,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建梅塞施密特等幾家公司能夠為海軍撥出專門的生產力量和擴建飛機生產線,或者在基爾建立與海軍聯營的飛機工廠。到秋天的時候,情況應該會比現在樂觀一些!”
“但願如此!”艾莫裏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港灣,在那裏,兩架雙翼的阿拉多Arado-95水上偵察/魚雷機剛剛降落,它們略顯粗糙的身軀在螺旋槳的驅動下緩緩靠近碼頭。德國海軍航空兵目前仍以這種舊式的水上飛機居多,它們的優點就是能夠從各個港口和裝有飛機彈射器的軍艦上起飛,執行偵察和有限的攻擊任務,例如這種Arado-95就能搭載一枚700公斤的魚雷攻擊大約1000公裏以外的目標,但它們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受海況影響較大,且在性能方面對新式飛機不具備優勢,遠距離飛行時並不十分牢靠。
“我們的新式阿拉多偵察機怎麽樣了?”張海諾所指的,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阿拉多Ar-196水上偵察機,這種漂亮的下單翼飛機從1936年開始設計,系德國海軍航空部隊裝備更新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歷史上的這款輕型偵察機作為近海飛機在偵察和攻擊小型艦船方面表現出色,飛行性能非常可靠,也是張海諾頗為期待的新裝備之一。
艾莫裏簡單扼要的回答道:“樣機正在進行各種測試,就目前的表現來看完全符合海軍技術部先前提出的要求,阿拉多公司估計A-1型年底即可投入量產,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初開始替換目前海軍目前使用的He-60型!”
“一切順利……”對於這個詞,張海諾心中忽然湧起一陣覆雜的感慨,雖然德國正在沿著歷史的大軌跡朝著一場無可避免的戰爭前進。沒有了戈林,海軍航空部隊發展勢頭令人良好,但這對德國空軍又會有什麽樣的不利影響呢?
這個問題,張海諾自己也說不清楚,但已知的是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大出風頭,連同BF-109和斯圖卡Ju-87一同成為德國空軍中最炙手可熱的裝備,就連海軍也被這兩種軍用飛機表現出來的良好性能所打動——至少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它們在世界各國軍備領域處於第一流的水平。
阿拉多的水上偵察機負責近海偵察,為了完成遠程偵察和轟炸任務,德國海軍還從亨克爾公司訂購了一批雙發的大型水上飛機——He-115,這種飛機樣機已經完成,它理論上能夠搭載1250公斤的炸彈或者魚雷攻擊3350公裏外的目標。
不一會兒,兩架外形叫張海諾看著頗為眼熟的飛機一前一後的略過機場上空,盤旋一周並作出調整之後以相隔不到半分鐘的空餘降落在跑道上。盡管它們身下沒有掛載炸彈,也沒有發出那種刺耳的怪叫聲,張海諾還是輕而易舉的認出了它們:斯圖卡。
在德國空軍中有很多人反對制造俯沖轟炸機,理由和一戰時英國空軍提出的“低空武器威脅論”一樣。所幸俯沖轟炸機最大的支持者——一戰航空隊英雄恩斯特-烏德特將軍於1936年出任空軍技術總監,他否定了這些指責,使斯圖卡得以順利試制。1937年初,Ju-87-A1正式投入量產,並在西班牙內戰中得到了很好的實戰檢驗;1937年末,Ju-87-A2問世,次年投產的Ju-87-B1增強了引擎功率並在左翼加裝MG17型機槍。
海軍型斯圖卡即Ju-87C正是以Ju-87-B型為基礎改裝了折疊翼,加裝了彈射器接點、著艦鉤和用於緊急迫降在水面上時使用的氣囊以及起落架。和很多艦載機一樣,Ju-87C的機翼可以手搖折疊以節省空間,翼尖被削平所以機寬比B型短了80厘米,為增加航程還將安裝300升副油槽。不過張海諾剛剛看到的那兩架,卻還是陸軍使用的Ju-87-A2型。原因很簡單,在Ju-87-C正式投產之前,海軍航空兵只能先以這種空軍型斯圖卡訓練自己的飛行員——他們可以進行除甲板起降訓練之外其他內容,包括對水面標靶進行轟炸。
“由於樣機在測試階段碰到不少問題,所以配屬給海軍的Ju-87-C最快也要到明年春天才能批量生產!”不等張海諾發問,艾莫裏主動匯報了海軍斯圖卡裝備進展情況。
“上校,我們有不少新型裝備都將在明年入役,包括我們最期待的‘格拉夫·齊柏林’號,你覺得這單單只是一種巧合嗎?”張海諾回過頭,平靜的看著這位金發的海軍軍官。
“將軍,這應該和海軍近年來的策略有關吧!您說的這些裝備基本上都是從1936年開始進行理論設計的,軍事裝備從設計到生產耗時2到3年是很正常的,不是嗎?”艾莫裏並沒有往更深層次的含意揣摩。
張海諾不便明說德國將在短時間內發動戰爭,所以隱諱的說道:“劍剛剛磨好的時候,也是它最鋒利的時候!再過若幹年,它們就比不上別人手裏的新劍了!”
結束對海軍航空兵裝備和訓練情況的視察之後,張海諾的心態總體來說是樂觀的,但在一些細節上卻免不了有些擔憂。隨後,他在艾莫裏和另一位海軍官員——“格拉夫·齊柏林”號航母工程副總監迪爾特·博格斯的陪同下視察了這艘正在緊張施工當中的重型航空母艦。由於這是德國首次設計航空母艦,而且一上來就選用2.45萬噸的標準排水量,因而施工進度較英美兩國航母慢。工程師們主要參考的是同在北海和大西洋東部海區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設計風格,但結合德國的實際情況加強了武器和裝甲情況——這些是張海諾早就知道的,而他作為當時的海外項目部負責人,對這艘航母設計過程施加的最大影響,就是讓工程師們取消了既占空間又沒有太多實際用途的雙聯裝150毫米炮,機庫因此改為雙層,並強化了防空火力:新的設計中高平兩用的雙聯裝105毫米炮削減為4座,雙聯裝37毫米炮增加為15座,原本以單管模式安裝的20毫米炮則被大量雙聯裝20毫米機關炮和四聯裝高射機槍取代,載機量預計為52架,動力和裝甲基本與原方案相同,航母建成後還將安裝Seetakt-G型雷達或者更新型的H型雷達。
當張海諾來到船臺時,這艘重型航母的船體已經基本成型,動力系統完工度達到百分之八十,12臺鍋爐共輸出200,000匹馬力,驅動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3萬噸的航母以34節的最高航速執行各種作戰任務——17節巡航速度下的巡航力為8000海裏,這在各國同級航母中處於相對較弱的水平,卻足以和德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展開聯合行動。
裝甲方面,由於兩艘沙恩霍斯特級和兩艘俾斯麥級也在同期建造當中,且德國陸軍各項裝備設施對鋼材的耗用也相當大,根據迪爾特·博格斯介紹,“格拉夫·齊柏林”的船體裝甲安裝工程已經落後於施工計劃,而在德國總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通常需要在海軍內部進行調整,但海軍高層將領們顯然更加重視他們一直以來所親睞的傳統戰列艦。
為了保證這艘航母不至於像歷史上那樣不斷推遲工程最終流產——當然,那和戈林不同意撥給海軍相應艦載機有很大的關系,張海諾不斷游走於海軍總司令的辦公室和海軍後勤部門之間,甚至在帝國總理府加強硬通貨儲備的命令之下“頂風作案”,利用自己的關系從巴西皇家制鐵廠運入一批適合建造潛艇的鋼材,再從潛艇部門那裏換來強度更好的德國鋼用來加快航母建設。這樣有“拆墻補墻”嫌疑的做法顯然是非常時期的非常選擇,僅僅一個月之後,德國就冒著與英法等國交惡的風險吞並了奧地利,而這一次,希特勒顯然賭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基爾海軍基地附屬的軍用機場上,張海諾目睹一整個編隊的梅塞施密特BF-109T(T的意思是Tr?ger)在短短5分鐘之內相繼起飛,它們在港區上空編隊,然後呼嘯著略過海面,以極快的速度向著東面飛去。
人們可以用一連串的“最”來形容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二戰中最著名的戰鬥機,生產數量最大的戰鬥機、型號最多的戰鬥機等等。從1935年試飛到1967年正式退役,它成功的證明自己可以勝任所有可能的使命,不管是截擊,支援,夜間戰鬥,或是偵察,護航,地面攻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BF-109是二戰德國空軍的支柱。
“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梅塞施密特公司加快了交付新式艦載戰鬥機的速度,但由於空軍交給他們的任務同樣很重,所以估計到年底之前我們還只能得到用以編組兩個飛行中隊的這種飛機!”
張海諾眼前這位海軍上校個子不算高,五官精致,且長著一頭茂密的金發,身上穿著的是傳統的深藍色軍服,目前負責海軍航空兵的組織和訓練工作。米爾希、格賴姆以及施佩勒等空軍強人之名雖然如雷貫耳,張海諾卻沒有從德國空軍那裏橫刀奪愛,究其原因,海軍航空兵的規模和作用畢竟不如空軍來得大,何況就目前而言,這位艾莫裏·齊柏林——著名的飛艇設計師費迪南·馮·齊柏林伯爵之侄孫,將這支僅為德國空軍五分之一大的海軍航空兵部隊組織得井井有條。至於海軍航空兵該采用何種機型,那是航空兵司令官羅爾夫·卡爾斯將軍以及海軍總參謀部的技術專家們評定、海軍高層拍板的事情。
“這批戰鬥機看起來足以供‘格拉夫·齊柏林’號艦載機之用,可一旦戰事爆發,我們將有許多地方需要戰鬥機以及熟練飛行員,時間真是太急迫了!”張海諾之所以這麽說,很大程度上是因德國近來對奧地利的態度而發——希特勒的強硬與審時度勢、意大利的默許、英國的綏靖以及法國人的孤掌難鳴,都決定了這一歷史事件的走向。如無意外的話,一切將在1938年的春天見分曉。
至於這批BF-109T(T的意思是Tr?ger)的艦載戰鬥機,是以BF-109E-1為藍本設計的。它們主要的改進是增加機翼面機以提高升力,機翼加長60厘米,在中段航炮外側安裝鉸鏈,可以向上折起,收起後的翼展只有4米,適合航母機庫的停放,不過在折疊前需要先分離襟翼。此外,在尾輪前方的機腹上加裝了著陸鉤,在前輪附近安裝彈射器接點,並加強了相應結構。起落架仍為向外收回式,加強了起落架強度以適應航空母艦上較快的著陸速度。武器裝備為位於發動機上方的雙聯裝7.9毫米MG17機槍和位於機翼的兩挺MG17機槍,發動機為戴姆勒-奔馳DB-601A型發動機。
艾莫裏·齊柏林說道:“是的,將軍!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已經將海軍所有熟練飛行員集中起來,一對一的教導新招募近來的飛行人員,如果這些新人能達到2個月單飛、4個月合格的標準,那麽一年之後我們將擁有800名飛行員,可如果各飛機公司交付新機的速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那麽我們的大部分飛行員就只能使用那些舊式飛機!”
“將軍”一詞,張海諾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說的機會不少,但當這一稱呼戴在自己頭上時,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盡管這位艾莫裏比自己還要大上兩歲,他還是以上級的口吻說道:“這一點我會寫在報告裏的,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建梅塞施密特等幾家公司能夠為海軍撥出專門的生產力量和擴建飛機生產線,或者在基爾建立與海軍聯營的飛機工廠。到秋天的時候,情況應該會比現在樂觀一些!”
“但願如此!”艾莫裏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港灣,在那裏,兩架雙翼的阿拉多Arado-95水上偵察/魚雷機剛剛降落,它們略顯粗糙的身軀在螺旋槳的驅動下緩緩靠近碼頭。德國海軍航空兵目前仍以這種舊式的水上飛機居多,它們的優點就是能夠從各個港口和裝有飛機彈射器的軍艦上起飛,執行偵察和有限的攻擊任務,例如這種Arado-95就能搭載一枚700公斤的魚雷攻擊大約1000公裏以外的目標,但它們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受海況影響較大,且在性能方面對新式飛機不具備優勢,遠距離飛行時並不十分牢靠。
“我們的新式阿拉多偵察機怎麽樣了?”張海諾所指的,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阿拉多Ar-196水上偵察機,這種漂亮的下單翼飛機從1936年開始設計,系德國海軍航空部隊裝備更新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歷史上的這款輕型偵察機作為近海飛機在偵察和攻擊小型艦船方面表現出色,飛行性能非常可靠,也是張海諾頗為期待的新裝備之一。
艾莫裏簡單扼要的回答道:“樣機正在進行各種測試,就目前的表現來看完全符合海軍技術部先前提出的要求,阿拉多公司估計A-1型年底即可投入量產,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初開始替換目前海軍目前使用的He-60型!”
“一切順利……”對於這個詞,張海諾心中忽然湧起一陣覆雜的感慨,雖然德國正在沿著歷史的大軌跡朝著一場無可避免的戰爭前進。沒有了戈林,海軍航空部隊發展勢頭令人良好,但這對德國空軍又會有什麽樣的不利影響呢?
這個問題,張海諾自己也說不清楚,但已知的是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大出風頭,連同BF-109和斯圖卡Ju-87一同成為德國空軍中最炙手可熱的裝備,就連海軍也被這兩種軍用飛機表現出來的良好性能所打動——至少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它們在世界各國軍備領域處於第一流的水平。
阿拉多的水上偵察機負責近海偵察,為了完成遠程偵察和轟炸任務,德國海軍還從亨克爾公司訂購了一批雙發的大型水上飛機——He-115,這種飛機樣機已經完成,它理論上能夠搭載1250公斤的炸彈或者魚雷攻擊3350公裏外的目標。
不一會兒,兩架外形叫張海諾看著頗為眼熟的飛機一前一後的略過機場上空,盤旋一周並作出調整之後以相隔不到半分鐘的空餘降落在跑道上。盡管它們身下沒有掛載炸彈,也沒有發出那種刺耳的怪叫聲,張海諾還是輕而易舉的認出了它們:斯圖卡。
在德國空軍中有很多人反對制造俯沖轟炸機,理由和一戰時英國空軍提出的“低空武器威脅論”一樣。所幸俯沖轟炸機最大的支持者——一戰航空隊英雄恩斯特-烏德特將軍於1936年出任空軍技術總監,他否定了這些指責,使斯圖卡得以順利試制。1937年初,Ju-87-A1正式投入量產,並在西班牙內戰中得到了很好的實戰檢驗;1937年末,Ju-87-A2問世,次年投產的Ju-87-B1增強了引擎功率並在左翼加裝MG17型機槍。
海軍型斯圖卡即Ju-87C正是以Ju-87-B型為基礎改裝了折疊翼,加裝了彈射器接點、著艦鉤和用於緊急迫降在水面上時使用的氣囊以及起落架。和很多艦載機一樣,Ju-87C的機翼可以手搖折疊以節省空間,翼尖被削平所以機寬比B型短了80厘米,為增加航程還將安裝300升副油槽。不過張海諾剛剛看到的那兩架,卻還是陸軍使用的Ju-87-A2型。原因很簡單,在Ju-87-C正式投產之前,海軍航空兵只能先以這種空軍型斯圖卡訓練自己的飛行員——他們可以進行除甲板起降訓練之外其他內容,包括對水面標靶進行轟炸。
“由於樣機在測試階段碰到不少問題,所以配屬給海軍的Ju-87-C最快也要到明年春天才能批量生產!”不等張海諾發問,艾莫裏主動匯報了海軍斯圖卡裝備進展情況。
“上校,我們有不少新型裝備都將在明年入役,包括我們最期待的‘格拉夫·齊柏林’號,你覺得這單單只是一種巧合嗎?”張海諾回過頭,平靜的看著這位金發的海軍軍官。
“將軍,這應該和海軍近年來的策略有關吧!您說的這些裝備基本上都是從1936年開始進行理論設計的,軍事裝備從設計到生產耗時2到3年是很正常的,不是嗎?”艾莫裏並沒有往更深層次的含意揣摩。
張海諾不便明說德國將在短時間內發動戰爭,所以隱諱的說道:“劍剛剛磨好的時候,也是它最鋒利的時候!再過若幹年,它們就比不上別人手裏的新劍了!”
結束對海軍航空兵裝備和訓練情況的視察之後,張海諾的心態總體來說是樂觀的,但在一些細節上卻免不了有些擔憂。隨後,他在艾莫裏和另一位海軍官員——“格拉夫·齊柏林”號航母工程副總監迪爾特·博格斯的陪同下視察了這艘正在緊張施工當中的重型航空母艦。由於這是德國首次設計航空母艦,而且一上來就選用2.45萬噸的標準排水量,因而施工進度較英美兩國航母慢。工程師們主要參考的是同在北海和大西洋東部海區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設計風格,但結合德國的實際情況加強了武器和裝甲情況——這些是張海諾早就知道的,而他作為當時的海外項目部負責人,對這艘航母設計過程施加的最大影響,就是讓工程師們取消了既占空間又沒有太多實際用途的雙聯裝150毫米炮,機庫因此改為雙層,並強化了防空火力:新的設計中高平兩用的雙聯裝105毫米炮削減為4座,雙聯裝37毫米炮增加為15座,原本以單管模式安裝的20毫米炮則被大量雙聯裝20毫米機關炮和四聯裝高射機槍取代,載機量預計為52架,動力和裝甲基本與原方案相同,航母建成後還將安裝Seetakt-G型雷達或者更新型的H型雷達。
當張海諾來到船臺時,這艘重型航母的船體已經基本成型,動力系統完工度達到百分之八十,12臺鍋爐共輸出200,000匹馬力,驅動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3萬噸的航母以34節的最高航速執行各種作戰任務——17節巡航速度下的巡航力為8000海裏,這在各國同級航母中處於相對較弱的水平,卻足以和德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展開聯合行動。
裝甲方面,由於兩艘沙恩霍斯特級和兩艘俾斯麥級也在同期建造當中,且德國陸軍各項裝備設施對鋼材的耗用也相當大,根據迪爾特·博格斯介紹,“格拉夫·齊柏林”的船體裝甲安裝工程已經落後於施工計劃,而在德國總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通常需要在海軍內部進行調整,但海軍高層將領們顯然更加重視他們一直以來所親睞的傳統戰列艦。
為了保證這艘航母不至於像歷史上那樣不斷推遲工程最終流產——當然,那和戈林不同意撥給海軍相應艦載機有很大的關系,張海諾不斷游走於海軍總司令的辦公室和海軍後勤部門之間,甚至在帝國總理府加強硬通貨儲備的命令之下“頂風作案”,利用自己的關系從巴西皇家制鐵廠運入一批適合建造潛艇的鋼材,再從潛艇部門那裏換來強度更好的德國鋼用來加快航母建設。這樣有“拆墻補墻”嫌疑的做法顯然是非常時期的非常選擇,僅僅一個月之後,德國就冒著與英法等國交惡的風險吞並了奧地利,而這一次,希特勒顯然賭對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