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7章 結尾語

關燈
慣例的廢話時間誒嘿嘿嘿。

這次完結也挺速度的(大概)

其實我是半中間追長安十二時辰的,結果看了就一發不可收拾哈哈哈哈(隔壁無良某縹把我一個書粉硬生生逼成了怨婦)

一開始在猶豫女票誰,因為張小敬太帥了(小狐貍:?????)不過後來決定還是小狐貍啦w

其實一開始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隴右女俠來長安一天撈取了一顆芳心的故事,也可以叫作戀愛十二時辰(。)但是我對唐朝還挺有特殊感情的,一寫就收不住了,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框架。

一開始構想的結局其實沒有小狐貍告白,但是後來一想阿竹委屈巴巴等了那麽久,小狐貍理所應當應該給她一個回應,至於要不要答應,我們阿竹想怎麽回答就怎麽回答(叉腰)

果然拒絕了嘻嘻嘻(小狐貍:?????)

當然。阿竹的拒絕也是理所應當的,啥都聽你的可還行,你個臭直男(bushi)。

小狐貍是個很有傲氣的人,從他在劇裏出場介紹自己的時候就知道了,阿竹就不一樣了,她身世悲苦,又見過人間疾苦,她從設定上講她應該是最完美的人,如果她不是和小狐貍在一起,應該就會和我筆下另一個女主角薛巡盈一樣了(巡巡果然是我的真愛女主x)。

話題轉回來,小狐貍太傲,所以阿竹就要磨一磨他的傲氣,是以李司丞訪問各大名山放下傲氣終於抱得美人歸。

阿竹:……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劃掉)

至於之後的事情,我也和朋友說過了。

【其實是倆人生了倆閨女,大閨女因為小狐貍和石榴去找太子被石榴托付給別人照顧了,然後小閨女是在長安出生的,後來病死了,石榴很難過然後就……之後小狐貍就和李亨請辭回去找大閨女,大閨女知道親娘死了就恨小狐貍,然後就不認小狐貍這個爹了,小狐貍沒辦法,後來李俶(熟悉的人來了)請小狐貍回去,小狐貍回去,李俶就幫他重新結婚了(拆cp現場),後來小狐貍有了四個兒子(微笑)

另外說一句大閨女後來做了女道士自己清修去了(小狐貍:……wtf??)

這個結局好像很沒人性的樣子,不過這屬於歷史結局,後來小狐貍娶得妻子姓盧,也就是李泌的妻子盧氏啦】

原本沒打算這麽殘忍的結局,畢竟大家都是小可愛,這麽寫太沒人性了(是的我沒人性我是後媽,我自我檢討)

但是對我這個作者而言,有缺憾的悲劇才是真正的結局,這才是值得回味的地方。

我很喜歡用簡潔的語言敘述比較殘忍的之情,簡明有力,尤其是這種類似後來人看到前朝事的視角,是我心頭好。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明月盈虧之間才有美,我喜歡這種美。

也有人可能覺得寫了這麽多什麽都沒有改變,寫他的意義何在?

十二時辰能改變什麽呢?我想大概是沒有太多可以改變的,但卻預示了很多。

其實短歌行那章信息量挺大的,我實在是懶得列舉了,大家就自己揣測吧。

比如殺掉楊國忠的那個人真的是張小敬嗎?姚汝能怎麽知道,是不是已經不重要了,張小敬代表的已經是一類人,一種力量。

——雖是蚍蜉,亦有守護。

這大概就是我想說的吧。

張小敬這個人有點爭議,但是我想說他已經做到了他力所能及的最好,他不過是局限於他們那個時代守護美好的人,說什麽不要做皇/權的奴/隸,那都是廢話,他們能期冀的就是治理天下的聖人恢覆清明,好好治理天下。

龍波代表的就是正義嗎?錯,太多人喪命在他和他的那些蚍蜉手下,要真說蚍蜉,不如說那些無辜枉死的長安百姓吧。他們是在挑戰皇/權,但他們並不正義,問題是一代又一代人積累的,炸死一個人或一群人就能解決問題嗎?不能,因為之後還會有新的問題出現,爭權奪利只會在長安不斷上演,而不會終止。但我依然敬佩他的勇氣,憐惜他的經歷,尊重他曾經對大唐的守護。蚍蜉撼大樹的孤註一擲值得敬佩,其餘不敢茍同。

(所以還是咱們現在的生活好啊……)

(逐漸跑題)

話題撤回來,這篇文寫的挺滿意也挺開心的,又認識了很多新的夥伴,我感到非常幸運。

也感謝《長安十二時辰》全體劇組人員為我們帶來這麽優秀的作品,能夠讓我們得以一窺往昔,一切榮譽屬於你們。

期待我們還能在我的某篇文下再見!鞠躬。

======下面是BE尾聲======

直到十一年之後,李必才歸來輔佐已經即位的肅宗,而在衡山的這段經歷卻是空白。而在叛亂平定後,為了避免新帝疑心,他再次回到衡山避世修道,肅宗特意為他在衡山建造居室,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他所深愛的妻子已經與他天人永隔,在靈武出生的小女兒李緋病死在長達八年的戰亂之中,而長女李縹因為母親的離世寧願與他永不相見,自請渡為女道,再無音訊。

等到代宗即位,為感謝多年前李必庇佑他的太子之位,任命李必為翰林學士,請已經辟谷多年的李必食肉,甚至為他娶妻,是為盧氏,二人孕有四子。

此後他多次入朝,又多次出朝,起起落落,歷四朝君主,最終病逝相位,享年六十八歲,追贈太子太傅,其留下為數不多的作品中最有名的便是《長歌行》。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

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游帝都。

焉能不貴覆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氣志是良圖。

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這首傳世作品似乎更透露了他的一顆道心以及往昔的雄心壯志。

歷史的風沙悄無聲息地掩埋一切,無人知曉他的過往,更無人知曉曾經有個身著石榴裙的姑娘守候他多年,輕輕喚他一聲“阿必”。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