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列國的內鬥 (6)
關燈
小
中
大
的小村中,葬禮共使用了長柄扇四把,破車七輛,沒有任何武器盔甲之類的陪葬品。
對於齊莊公來說,沒有黃金珠玉也許不是問題,無矛可持,無甲可貫,恐怕才是最難受的。
【要會辦事,也要會說】
前面說到,公元前555年,公子嘉為了獨攬大權,趁著公孫躉領兵出征,引狼入室,將楚國人招到鄭國,既害得鄭國生靈塗炭,也害得楚國人被凍死成千上萬,無功而返。這件事使得公子嘉在鄭國的威望一落千丈,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公元前554年4月,公孫躉因病去世。鄭國人將訃告發到了晉國。按照周禮,諸侯國的卿大夫去世,訃告對外只發給相應級別的卿大夫。但是士匄收到訃告後,想起了公孫躉為晉國所做的一切,感念之餘,又將這事對晉平公作了匯報。晉平公不知哪根神經觸動,居然親自提筆給周靈王寫了一封信,請求王室關註公孫躉的喪事。周靈王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大筆一揮,便批示賜給公孫躉“大路”車一輛。所謂“大路”,一說是天子諸侯祭天時用的車,一說是天子賞賜之車的總稱,總之極其珍貴。公孫躉以諸侯之卿的身份獲得大路車送葬,可以說是異數,引起了天下的轟動,而這正是士匄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去世,往往成為人們發洩不滿、聲討不義之人的契機。公元前554年的新鄭城中,一股懷念公孫躉、批判公子嘉的暗流湧動,終於在公孫躉的葬禮舉行之後爆發。
後人無從得知當時的人們是否發明了大字報——從當時的技術條件來看,似乎還不太可能,竹簡畢竟不適合滿街張貼——但是關於公子嘉的幾大罪行,卻被人們廣為傳播:
其一,公元前563年的尉止之亂,尉止、司臣、侯晉、堵女父、子師仆派刺客殺死了公子騑、公子發和公孫輒等重臣,公子嘉事先知道情況而沒有揭發,坐視同僚被害;
其二,尉止之亂後,公子嘉當權,獨斷專行,要求人們寫盟書效忠於他,後來因為子產的勸阻才作罷;
其三,公元前555年引狼入室。
新鄭城中群情洶湧,公子嘉也意識到危險臨近,提高了戒備等級,每次出門,都由家臣帶著族兵護衛。但這樣做並沒有使得他更安全。公元前554年秋天,公孫舍之和公孫夏突然發難,帶領新鄭的居民起來造公子嘉的反,將他殺死並瓜分了他的家室。
公子嘉是鄭穆公的兒子。當年鄭穆公有兩個寵妾,一個叫宋子,一個叫圭媯。宋子生了公子嘉和子然,圭媯生了公子志。宋子和圭媯情同姐妹,公子嘉兄弟和公子志也情同手足,好得就像一家人。子然和公子志死得早,但他們的後人子革和子良都視公子嘉如父,所以在這次政變中受到牽連,被迫逃到了楚國。子革後來還當上了楚國的右尹,被稱為鄭丹或者然丹,在楚靈王年代受到重用。當然,這是後話,在此不提。
公子嘉死後,鄭國的政局重新洗牌,公孫舍之成為鄭國的當國(首席重臣),公孫夏執政,而子產也躋身於卿的行列,擔任了少正(官名,相當於亞卿),在鄭國眾卿中排名第四。
子產的長相十分奇特,據野史記載,“子產日角”,也就是額骨隆起,形成一個小太陽,和後世的包公有得一拼。雖然在民間傳說中,他的知名度不如包公,但是在史學界和思想界,他的地位極其崇高,遠非包黑子能及。
《孟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送了一條魚給子產,子產讓仆人把它放養到池塘裏。仆人偷偷把魚煮來吃了,回去報告說:“剛放下它的時候,還半死不活的,不一會兒就搖著尾巴游開了,再後來就不見了。”子產聽了很高興,連連說:“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去它該去的地方了,去它該去的地方了。)仆人出來後就對別人說:“誰說子產聰明,我明明把魚吃到肚子裏了,他還在說去它該去的地方了。”
子產究竟知不知道仆人已經把魚吃掉了?孟子的回答高深莫測:“君子可以用合乎道理的事欺騙他,難以用沒有道理的事蒙騙他。”這句話在歷史上有很多解釋,最普遍的理解是:君子宅心仁厚,上當受騙是難免的事;但是君子的判斷力不會背離常識,用那些荒誕不經的事情蒙騙君子也是不可能的。按照這種理解,魚被放到池塘裏,或者吃到仆人的肚子裏,子產並不在意。人人都難免有自己的小算盤,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就好比你在街上遇到乞丐,他有可能是真的需要幫助,也有可能是來騙人的,但你沒有必要尋根問底之後才扔給他一個鋼镚兒。
從這個故事來看,子產是個漫不經心的老好人,信奉的是難得糊塗的人生哲學。但是別以為老好人好欺負,老好人發起火來,簡直就是雷霆之怒。
公元前551年夏天,晉國派了一位使者到新鄭,命令鄭簡公前往新田朝覲。子產以少正的身份接待晉國使者,劈頭蓋臉地發了一通牢騷:“我們鄭國靠近晉國,你們好比草木,我們不過是草木散發出來的氣味,哪裏敢對你們有貳心?只要你們發布命令,我們就參加會盟,或者前來朝覲。沒有朝覲的時候,我們沒有一年不派人前來拜訪,沒有一件大事不跟從。但是,貴國的政令沒有一個標準,搞得各國都很困乏,意外的事情屢屢發生,以至於我們沒有一天不提高警惕,太累了!”
晉國使者沒想到子產會來這麽一套,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子產這通牢騷,實際上是沖著晉國的中軍元帥士匄來的。
據《左傳》記載,自從公元前554年士匄上臺主政以來,晉國的外交政策變得比以往更嚴苛,給各同盟國下達的朝貢指標一年高過一年,動輒命令諸侯前往新田朝覲,或者發動諸侯出兵打仗,諸侯不堪重負,怨聲載道,士匄因此也獲得了一個“老饕”的美稱。
而在晉國國內,士匄的口碑也不太好。據《國語》記載,士匄曾經與和邑(地名)的大夫爭奪田產,長期相持不下。士匄打算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動用軍隊壓服對方。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晉國的大夫們有的保持中立態度,有的表示願意去攻打和邑,更多的則是委婉地表示反對,最後是士匄的家臣訾祏(shí)苦口婆心地說服了他,才不至於弄出亂子來。
最讓人耿耿於懷的是,公元前550年的欒盈之亂,主要原因是士匄心懷雜念,處事不公,有意打壓欒氏家族。欒盈最後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士匄的所作所為使得國人十分反感,朝野之間議論紛紛,士氏家族的名望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但是士匄本人似乎對這一切並不太在意,自我感覺仍然十分良好。公元前549年春天,魯國派叔孫豹訪問晉國,士匄代表晉平公接見他。國事談完後,士匄問了叔孫豹一個問題:
“什麽叫做不朽?”
叔孫豹回答不上來。
士匄便給他上了一堂歷史課:“我士匄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虞舜以上的陶唐氏,在夏朝是禦龍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在周朝是唐氏和杜氏。周王室衰微,晉國成為諸侯的盟主,我們世代食邑於範地,又被稱為範氏。人們所說的不朽,說的就是我們這樣的家族吧!”
叔孫豹聽了很不是滋味,他很直率地對士匄說:“這不能叫做不朽,而是叫做‘世祿’。”
“哦?”士匄沒想到自己會碰到一個軟釘子。
叔孫豹說:“我們魯國有位先大夫臧文仲,人雖然死了很久了,但是他所說過的話一直被人們記在心上,這才叫做不朽。我聽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然時間久遠而仍然活在人們心中,這就叫做不朽。如果只是家族延續,宗廟香火不斷,世代有人祭祀,哪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家族,只能說你們家官做得大,不能算作不朽。”
士匄半天說不出話來。
同年二月,鄭簡公在公孫夏的陪同下訪問晉國,子產托公孫夏給士匄帶去一封信。
“您主政晉國,四鄰諸侯沒有感受到您的美好品德,只感受到了沈重的負擔,對此我深感困惑。我聽說君子領導國家和家族,不擔心沒有財禮,而是害怕沒有好名聲。諸侯的財貨都聚集在晉君家裏,同盟內部就會有不同的聲音。您如果將這個作為利益,晉國的內部不會團結,您的家族也會受到損害。您怎麽就不明白呢,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國家,哪裏用得著那麽多財物?”
“好名聲,是裝載品德的車子;品德,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根基牢固,才不至於毀滅。”子產接著寫道,“一個人要有好的品德,快樂才能長久。詩上說,‘樂只君子,邦家之基。(快樂的君子啊,是國家的基礎。)’這就是因為有美德吧!‘上帝臨女,無貳爾心。(上天看著你吶,不要三心二意。)’這就是說的有好名聲吧!用寬容和諒解來發揚美德,那麽就可以裝上好名聲向前走,遠方的人都會前來投奔,近處的人也會感到安心。您是希望別人對您說‘是您養活了我’,還是說‘你榨取了我來養活自己’呢?告訴您,大象因為象牙而毀了自己,錢多不見得是好事!”
春秋時期,人們是用竹簡來書寫文字。士匄讀完這封信,不覺大汗淋漓,原因有二:
第一,字太多,竹簡太重;
第二,子產罵得太狠了。
良藥苦口利於病。士匄出完這身汗,將自己主政以來的點點滴滴梳理了一番,反思了一番,不覺幡然醒悟,有如大病初愈。不久之後,他就下達命令,宣布減少諸侯朝覲的次數,減輕各國朝貢的負擔。
鄭簡公此次訪晉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是請求減輕朝貢的負擔,另一方面是希望晉國批準鄭國討伐陳國。
鄭國之所以要對陳國用兵,是有原因的:公元前550年,楚康王為了支援齊莊公,親率大軍入侵鄭國,陳國作為楚國的屬國,也參與了這次行動。
自從晉楚爭霸以來,中原小國有如風中之燭,不是跟著晉國攻打楚國,就是跟著楚國攻打晉國,小國之間刀兵相見也是常有的事,本來不值得大動肝火。只不過陳國人在鄭國的所作所為有點過分——陳軍所到之處,填埋水井,砍伐樹木,燒毀房屋,毀壞農田,極盡破壞之能事,給鄭國人造成極大的傷害。
鄭簡公希望報覆陳國。但是,打狗還得看主人。陳國好打,楚國不好惹,一旦楚國插手進來,事情就搞大了。鄭簡公需要征得晉國的同意才敢放手去幹。換而言之,打狗既得看狗主人,也得看自己的主人。
但是晉國人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顯得很暧昧,不支持,不反對,不表態。晉平公派士匄跟鄭簡公會談,要求鄭國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要輕率地進攻陳國。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戰端一開,勞民傷財,對大家都不利。您說,這又是何苦呢?”士匄苦口婆心地勸說。
鄭簡公不跟他爭辯,突然朝著士匄行了一個叩拜之禮。士匄嚇了一跳,連忙避開,表示不敢接受。
晉國雖然大,士匄始終只是一個卿,而鄭簡公是諸侯級的人物,二者不可平起平坐,更不能顛倒尊卑,由鄭簡公來向士匄行大禮。士匄完全被鄭國君臣搞糊塗了:子產寫信把他罵得狗血淋頭,鄭簡公卻低三下四,向他磕頭,這唱的是哪出戲啊?
當時公孫夏在一旁陪著鄭簡公,士匄連連用眼神暗示公孫夏,意思是你倒是說句話,這是怎麽回事啊?
公孫夏也朝著士匄行了個叩拜之禮,然後說:“陳國依仗楚國而侵害鄭國,寡君因此請求向陳國問罪,豈敢不向您行大禮?”意思很明白,咱們態也表了,頭也磕了,至於晉國同不同意這件事,反正陳國是一定要打的。
鄭國人說到做到。公元前548年6月,鄭國派公孫舍之為大將,子產為副將,帶領兵車七百乘討伐陳國。鄭軍行動迅速,趁著陳國人不註意,夜襲陳國首都宛丘,輕而易舉地進了城。
陳哀公慌不擇路,在大子偃師的保護下,逃到郊外的墓地裏藏了起來。正好司馬袁僑駕著戰車從墓地經過,兩個人大叫起來:“帶上我們,帶上我們!”袁僑正急於逃命,哪裏顧得上他們?一抽馬鞭,跑得遠遠的,在黑夜中留下一句經典的回答:“我趕著去巡城呢!”
沒過多久,大夫賈獲駕著馬車,載著自己的老母和妻子經過。看到陳哀公和大子偃師,賈獲便要母親和妻子都下車,將馬車交給大子偃師,讓他們趕快逃命。陳哀公覺得很過意不去,要賈獲的母親上車(一車正好載三人)。賈獲說:“您貴為國君,如果與我母親同車,恐怕不祥。”於是和妻子攙扶著老母走進墓地藏了起來。陳哀公父子因此得以逃脫。
有趣的是,鄭國人雖然來勢洶洶,進入宛丘之後,卻表現得文質彬彬,不僅對宛丘的百姓秋毫無犯,連陳國的公宮都沒有受到侵擾。為了防止有人趁亂打劫,公孫舍之和子產還親自把守在公宮門口,禁止任何人出入。
打聽到鄭國人在宛丘的所作所為,陳哀公作出一個準確的判斷:鄭國人不是來消滅陳國,而是來討一個說法的。如果是那樣,事情就好辦多了。他馬上派袁僑回到宛丘,拿了一批陳國宗廟裏的寶物去見公孫舍之,要求投降。
所謂宗廟裏的寶物,無非是一些青銅容器或樂器,統稱為禮器。這些禮器的時代有點久遠了,很多都是周朝初年鑄造的,在當時也算得上是文物。但是在春秋時期,這些禮器的文物價值有限,人們更看重的是它們的政治價值,也就是它們代表著統治權力的象征意義。
公孫舍之答應了陳哀公的要求。
就這樣,陳哀公從流亡之地又回到了宛丘。他穿上喪服,抱著社稷的神位,讓宗室的男女反綁雙手,分開排列,在朝堂上等待發落。類似的儀式,前面已經有過多次記述,大同小異,在此不再介紹。
公孫舍之拿著繩子會見了陳哀公,捧著酒杯祝陳哀公身體健康,並向陳哀公奉上玉璧一雙。繩子是用來系馬足的。拿著繩子覲見,是當時的臣仆之禮,以示為君侯服務之意。
子產進來後,僅僅是清點了一下男女俘虜的人數就出去了。接著鄭國人在陳國的神社前舉行了“祝祓”儀式,一方面因為入侵陳國,向陳國的社稷之神表示歉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陳哀公穿上了喪服,為其驅除不祥之氣。總之,鄭國人在陳國所做的一切,沒有絲毫炫耀武功的意思,反而處處謹小慎微,堪稱仁義之師。
鄭軍入城的時候,陳國的官員紛紛逃亡,將管理民政的戶籍本、掌握軍權的兵符和代表土地所有權的地契全部留給了鄭國人。陳哀公投降後,公孫舍之命令將戶籍本交還給陳國的司徒,兵符交還給司馬,地契交還給司空,然後就帶著軍隊回國了。
同年九月,鄭簡公派子產到晉國“獻捷”,也就是向晉國報告討伐陳國的戰果,同時獻上俘虜和戰利品。
前面說過,周禮對於獻捷有明確的規定,諸侯如果戰勝四夷,則獻捷於天子,除此之外,皆為“非禮”。陳國並非四夷,晉平公也不是天子,因此,鄭國這次獻捷顯得居心叵測,有拉晉國下水的嫌疑。讓晉國人感到尤為吊詭的是,作為鄭國的全權代表,子產居然一反常規地穿上了戎服。
士匄已經於一個月前辭去了中軍元帥的職務,接替他的是當年的“趙氏孤兒”趙武。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武上臺後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宣布進一步減輕諸侯的朝貢負擔,提高接待諸侯的禮儀規格。他還公開表示:“從今以後,要盡量少打仗,最好不打仗。齊國的內亂剛剛平定,崔氏和慶氏都急於向諸侯示好。楚國的新任令尹屈建(薳子馮已經去世,屈建接任)和我私交甚深。只要我們依禮行事,謹言慎行,安定諸侯,戰爭就可以消除了!”
新令墨跡未幹,子產就來獻捷,而且還是穿著戎服獻捷,這不是存心和趙武唱對臺戲麽?
士貞伯的兒子士弱奉命接見子產,要他先把攻打陳國的理由說清楚再談獻捷的事:“您想必也知道,去年鄭伯前來請示攻打陳國的事,我們可是沒有答應。陳國究竟有多大的罪惡,使得貴國一意孤行,一定要討伐他們?我希望聽到一個滿意的解釋。”
任何人想要和鄭國人玩弄辭令,都是關公門前耍大刀。聽到士弱用這種不客氣的語調和自己說話,子產並不生氣,而是以一種心平氣和的語氣回答道:
“當年虞閼父擔任周朝的陶正(陶器工業部長),服侍我們的先王。周武王見他工作勤勤懇懇,卓有成效,又考慮到他是舜的後裔,便將長女太姬嫁給他的兒子媯滿,封他為陳侯,這也是對舜表示誠敬之意。所以說,陳國其實是我們周朝的後代,一直依賴周朝才得以延續。”
子產的話說得很巧妙。晉國和鄭國都是姬姓,是周王室的後裔;而陳國是媯姓,是舜的後裔。通過回顧這段淵源,子產拉近了晉國和鄭國的距離,而將陳國排除在外。
子產接著說:“陳桓公死後,陳國發生動亂,蔡國人想幹涉陳國的內政。先君鄭莊公擁立公子佗為君,被蔡國人所殺。後來我們又立了陳厲公,乃至於陳莊公、陳宣公,都是我鄭國所立。因為夏姬之亂,陳成公流離失所,又是我們讓他回國的。現在陳國忘記了周朝的大恩大德,無視於鄭國給予的種種恩惠,拋棄我們這個自古以來的姻親,而去親附楚國,仗著楚國人多勢眾來侵略我國,所到之處,填埋水井,砍伐樹木,極盡破壞之能事。我們很擔心這樣會給太姬帶來恥辱,所幸上天已經厭惡陳國,啟發了我們攻打陳國的意願。而陳國現在也知道自己的罪惡,甘願接受懲罰。因此,我們才敢於向貴國獻捷啊!”
士弱說:“那你們攻打陳國,也是以大欺小,不符合國際原則。”
“此言差矣!”子產說,“先王的命令,只要是有罪過的地方,就要給予懲罰,怎麽能說是以大欺小呢?再說了,什麽是大國?按照祖上的規定,天子地方千裏,諸侯地方百裏,現在的大國地方幾千裏,如果不是通過侵占小國,怎麽能夠大到這個地步呢?”言下之意,晉國之所以成為大國,難道不是犧牲了無數小國才達到的嗎?
士弱臉一紅,趕緊又換個話題:“那您為什麽穿戎服來晉見呢?”
“我鄭國的先君鄭武公、鄭莊公都曾擔任天子的卿士。城濮之戰後,晉文公發布命令說,‘各覆舊職’,要鄭文公穿上戎服輔佐天子,以授受楚國的俘虜獻給天子——我今天這樣做,也是不敢忘記天子的命令啊!”
士弱理屈詞窮,回去之後,把情況如實向趙武匯報。趙武說:“他的話順理成章,如果我們違背了這些大道理,恐怕不吉利。”於是接受了鄭國的獻捷。
孔夫子評論這件事,說:“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善於言辭的話,有誰知道你在想什麽呢?所以沒有文采的人,成不了大事。鄭國討伐陳國,如果不是因為子產的文辭,就不能算是功勞。”說白了,做得好,還要唱得好,一味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不可取。
公元前547年春天,鄭簡公就入侵陳國一事論功行賞,賜給公孫舍之馬車一輛、“三命之服”一套和城池八座;賜給子產馬車一輛,“再命之服”一套和城池六座。
子產收下了馬車和“再命之服”,但是拒絕接受城池,他對鄭簡公說:“自上而下,賞賜的數額以二遞減,這是規定。我在群臣中排名第四,按道理不能接受六座城池。再說入陳作戰,子展(公孫舍之字子展)的功勞最大,我不敢要求賞賜,請您把城池收回去吧!”
鄭簡公堅持要賞,最後子產只好接受了三座城池。
【不是每個浪子都會回頭】
前面說到,公元前548年6月,晉平公召集諸侯在夷儀會盟,準備討伐齊國。後來因為崔杼殺死了齊莊公,不惜血本用重金賄賂晉國君臣,晉平公便答應了齊國的和談請求,夷儀之會也由“兵車之會”變成了“衣裳之會”。
正是在這次夷儀之會上,齊國的使者隰鉏向晉平公提出了一個請求:十一年前,衛侯姬衎(即衛獻公)因為得罪大臣孫林父和寧殖,被孫林父驅逐到齊國。現在時過境遷,再深的仇恨也該淡忘了,老讓人家這麽在外漂泊也不是個事。趁著這次開會的機會,請晉平公以霸主的身份出面斡旋一下這件事,讓姬衎回衛國居住算了。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晉平公答應了。
所謂霸主,就像是一個村裏的村長。誰家有些家長裏短,父子不親,兄弟不和,村長都要管一管,這樣才能體現村長的權威。夷儀之會還沒落下帷幕,晉平公便派大夫魏舒和宛沒前往齊國迎接衛獻公,同時向衛國現任君主衛殤公提出,把夷儀讓出來給衛獻公居住。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夷儀並非夷儀之會的夷儀。夷儀之會的夷儀在今天的河北邢臺境內,當時是晉國的地盤;準備讓給衛獻公居住的夷儀在今天山東聊城境內,當時是衛國的地盤。
衛殤公當然不樂意,但是沒有辦法,晉平公都已經發話了,只能表示服從。就這樣,兩個月之後,衛獻公從齊國起程,回到了闊別多年的衛國。
回國之前,齊國的權臣崔杼找衛獻公談了一次話。談話當然是為了送別,同時也是提醒衛獻公:十一年前你被人趕到齊國來避難,齊國不但收留了你,還將郲地讓給你居住,讓你繼續過著體面的生活。現在因為齊國的提議,你馬上就要回到衛國去了,是不是該對齊國表示一下謝意呢?
衛獻公心知肚明,所謂謝意不是一句話或一封感謝信就能表達的。他很為難地對崔杼說:“我倒是很想報答齊國的恩情,只不過我回到衛國,也僅僅是在夷儀這個小城市當個寓公,無權又無錢,還得看人家的臉色過日子,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報答,就算我把夷儀獻給齊國,齊國恐怕也看不上吧?”
崔杼笑了。他拍了拍衛獻公的肩膀:“夷儀你還是自個留著。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你如果真心實意要報答齊國,回去之後,想辦法奪回君位,再把五鹿地區獻給齊國吧。你可不要告訴我,你只是想當寓公,不想當國君喲!”
崔杼的話給了衛獻公一個明確的信號——他如果想奪回君位,齊國肯定是支持他的。而崔杼的另一個舉動,就不僅僅是單純地鼓勵衛獻公回去奪權那麽簡單了。
他將衛獻公的老婆孩子都留在了齊國。“什麽時候獻上五鹿,就什麽時候將他們接回去。”崔杼很和氣地說,“你只管放心,在這期間,我會好好照顧他們。”
後人很難推測衛獻公的覆辟究竟是因為齊國的推動和脅迫,還是因為他本人早就有這種念頭,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總之他搬到夷儀後不久,便給衛國的大臣寧喜寫了一封信,要求寧喜幫助他重登君位。
寧喜是寧殖的兒子。
十一年前,衛獻公雖然是被孫林父趕出衛國,事情的最初起因是衛獻公得罪了孫林父和寧殖。因為這層關系,當時的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是孫林父和寧殖合謀趕走了衛獻公。
五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53年冬天,寧殖去世。彌留之際,他把寧喜叫到身邊,說:“我得罪國君(指衛獻公),追悔莫及。現在各國的史書都這樣記載,說是‘孫林父、寧殖流放了他們的君主’。我有口莫辯。將來國君如果能夠覆國,你一定要將功贖罪,將這段歷史改寫,為我證明清白,這才配做我的兒子。如果做不到,就算死而為鬼神,我也不接受你的祭祀!”
古人自有古人的價值觀。在寧殖看來,衛獻公盡管荒誕無禮,作為臣子卻沒有任何權力驅逐國君,否則就是以下犯上,是亂臣賊子,這樣的罪名他擔不起。
現代人也許會嘲笑寧殖的迂腐,但是如果對照身邊發生的事情便不難發現,古人的價值觀仍然在改頭換面地發生作用。就像周立波說的:“組織是什麽?組織就是:在你遇到困難時,他說無能為力;在你遇到不公時,他說要正確對待;在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說要顧全大局;在你受到誣陷時,他說你要相信組織;在需要有人做出犧牲時,他說組織考驗你的時候到了;當需要有人沖鋒陷陣時,他說是你的堅強後盾;在你取得成功時,他說是組織培養的結果。”總之,組織是它可以對不起你,你卻不可以對不起的玩意。只要將“國君”換成“組織”,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價值觀便找到驚人的相似之處。就此打住。
寧殖的遺言為衛獻公的覆辟埋下了伏筆。
五年之後,當寧喜見到衛獻公的使者,首先想起的便是父親的遺言。他答應了衛獻公的要求,但是提出一個條件:“此事非子鮮參與不可,如果子鮮不參與,事必不成。”
子鮮就是衛獻公的胞弟公子鱄,一直跟著衛獻公流亡。與衛獻公截然不同的是,公子鱄為人謙恭有禮,做事進退有度,深受人們好評。早在衛獻公剛剛流亡到齊國的時候,魯襄公派臧孫紇去慰問衛獻公。在與公子鱄談過話之後,臧孫紇就斷言,衛獻公雖然是個糊塗蛋,但只要有公子鱄的幫助,他覆國是遲早的事。
“如果有子鮮參與這件事,那就沒什麽好擔心的啦!”寧喜這樣安慰自己。然而,當大叔儀聽聞這件事的時候,對寧喜的決定感到很不可理喻,說:“這就是所謂的‘我躬不說,遑恤我後’吧!”
“我躬不說,遑恤我後”,見於《詩經·邶風》的《谷風》,意思是:我尚不容於世上,又怎麽能夠顧念我的後人呢?這既是批評寧殖臨死的時候給寧喜攤派了一個艱難的任務,又是批評寧喜不顧後代的福祉,同意幫助衛獻公這樣一個無道昏君重登君位。
大叔儀還說:“君子行事,必須要考慮後果,還要考慮長遠,要慎始敬終,才不至於陷入困境。現在寧喜看待國君還不如下棋那麽認真。下棋如果舉棋不定,必定失敗,何況對國君三心二意呢?可惜啊,寧氏九代為卿,一朝就將滅亡,難道不是很可悲嗎?”
不只是大叔儀不看好這件事,公子鱄也不想被卷入衛獻公的覆辟活動。當衛獻公派他作為全權代表去與寧喜談判的時候,他跑到自己的母親敬姒那裏去訴苦:“哥哥是個言而無信的人,我害怕這樣做會導致禍患。”而敬姒的回答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就答應他吧!”公子鱄這才極不情願地答應了。
在談判的過程中,公子鱄向寧喜轉達了衛獻公開出的條件:“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意思是政事由你寧喜決斷,我只管管祭祀的事情,當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就行啦。
然而,即便有這樣的承諾,又有公子鱄作為談判代表,寧喜仍然覺得心裏面並不踏實,他跑去向蘧瑗請教。
前面說過,當年孫林父起兵造反,蘧瑗曾經挺身而出,希望勸說孫林父懸崖勒馬。勸說不成,蘧瑗便主動離開了衛國,不忍心看君臣相殘。後來衛國政局逐漸穩定,蘧瑗又回到了衛國。
寧喜剛把話說完,蘧瑗臉色就變了,長嘆道:“當年我沒能親眼看到國君被趕出去,今天哪裏敢過問他回來的事啊!”於是又一次帶著家人離開衛國。
現代人也許很容易指責蘧瑗不負責任,但在孔夫子看來,蘧瑗兩次逃離衛國,卻是仁、智、勇的表現:“君子哉蘧伯玉(蘧瑗字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在很多時候,用腳投票是最接近良知的現實抉擇。
有大叔儀的批評在先,又有蘧瑗的用腳投票在後,寧喜對於幫助衛獻公覆辟這件事越來越沒信心了,他又跑去問大夫右宰谷。右宰谷一聽,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說:“不行不行,你如果這樣做的話,你們老寧家就得罪了兩任國君(得罪衛獻公在先,得罪衛殤公在後),天下哪裏有你的容身之所!”
寧喜有些無奈地說:“這是先父臨死前的重托,我怎麽可以違背他的遺命?”
右宰谷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對於齊莊公來說,沒有黃金珠玉也許不是問題,無矛可持,無甲可貫,恐怕才是最難受的。
【要會辦事,也要會說】
前面說到,公元前555年,公子嘉為了獨攬大權,趁著公孫躉領兵出征,引狼入室,將楚國人招到鄭國,既害得鄭國生靈塗炭,也害得楚國人被凍死成千上萬,無功而返。這件事使得公子嘉在鄭國的威望一落千丈,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公元前554年4月,公孫躉因病去世。鄭國人將訃告發到了晉國。按照周禮,諸侯國的卿大夫去世,訃告對外只發給相應級別的卿大夫。但是士匄收到訃告後,想起了公孫躉為晉國所做的一切,感念之餘,又將這事對晉平公作了匯報。晉平公不知哪根神經觸動,居然親自提筆給周靈王寫了一封信,請求王室關註公孫躉的喪事。周靈王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大筆一揮,便批示賜給公孫躉“大路”車一輛。所謂“大路”,一說是天子諸侯祭天時用的車,一說是天子賞賜之車的總稱,總之極其珍貴。公孫躉以諸侯之卿的身份獲得大路車送葬,可以說是異數,引起了天下的轟動,而這正是士匄所希望達到的目的。
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去世,往往成為人們發洩不滿、聲討不義之人的契機。公元前554年的新鄭城中,一股懷念公孫躉、批判公子嘉的暗流湧動,終於在公孫躉的葬禮舉行之後爆發。
後人無從得知當時的人們是否發明了大字報——從當時的技術條件來看,似乎還不太可能,竹簡畢竟不適合滿街張貼——但是關於公子嘉的幾大罪行,卻被人們廣為傳播:
其一,公元前563年的尉止之亂,尉止、司臣、侯晉、堵女父、子師仆派刺客殺死了公子騑、公子發和公孫輒等重臣,公子嘉事先知道情況而沒有揭發,坐視同僚被害;
其二,尉止之亂後,公子嘉當權,獨斷專行,要求人們寫盟書效忠於他,後來因為子產的勸阻才作罷;
其三,公元前555年引狼入室。
新鄭城中群情洶湧,公子嘉也意識到危險臨近,提高了戒備等級,每次出門,都由家臣帶著族兵護衛。但這樣做並沒有使得他更安全。公元前554年秋天,公孫舍之和公孫夏突然發難,帶領新鄭的居民起來造公子嘉的反,將他殺死並瓜分了他的家室。
公子嘉是鄭穆公的兒子。當年鄭穆公有兩個寵妾,一個叫宋子,一個叫圭媯。宋子生了公子嘉和子然,圭媯生了公子志。宋子和圭媯情同姐妹,公子嘉兄弟和公子志也情同手足,好得就像一家人。子然和公子志死得早,但他們的後人子革和子良都視公子嘉如父,所以在這次政變中受到牽連,被迫逃到了楚國。子革後來還當上了楚國的右尹,被稱為鄭丹或者然丹,在楚靈王年代受到重用。當然,這是後話,在此不提。
公子嘉死後,鄭國的政局重新洗牌,公孫舍之成為鄭國的當國(首席重臣),公孫夏執政,而子產也躋身於卿的行列,擔任了少正(官名,相當於亞卿),在鄭國眾卿中排名第四。
子產的長相十分奇特,據野史記載,“子產日角”,也就是額骨隆起,形成一個小太陽,和後世的包公有得一拼。雖然在民間傳說中,他的知名度不如包公,但是在史學界和思想界,他的地位極其崇高,遠非包黑子能及。
《孟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送了一條魚給子產,子產讓仆人把它放養到池塘裏。仆人偷偷把魚煮來吃了,回去報告說:“剛放下它的時候,還半死不活的,不一會兒就搖著尾巴游開了,再後來就不見了。”子產聽了很高興,連連說:“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去它該去的地方了,去它該去的地方了。)仆人出來後就對別人說:“誰說子產聰明,我明明把魚吃到肚子裏了,他還在說去它該去的地方了。”
子產究竟知不知道仆人已經把魚吃掉了?孟子的回答高深莫測:“君子可以用合乎道理的事欺騙他,難以用沒有道理的事蒙騙他。”這句話在歷史上有很多解釋,最普遍的理解是:君子宅心仁厚,上當受騙是難免的事;但是君子的判斷力不會背離常識,用那些荒誕不經的事情蒙騙君子也是不可能的。按照這種理解,魚被放到池塘裏,或者吃到仆人的肚子裏,子產並不在意。人人都難免有自己的小算盤,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就好比你在街上遇到乞丐,他有可能是真的需要幫助,也有可能是來騙人的,但你沒有必要尋根問底之後才扔給他一個鋼镚兒。
從這個故事來看,子產是個漫不經心的老好人,信奉的是難得糊塗的人生哲學。但是別以為老好人好欺負,老好人發起火來,簡直就是雷霆之怒。
公元前551年夏天,晉國派了一位使者到新鄭,命令鄭簡公前往新田朝覲。子產以少正的身份接待晉國使者,劈頭蓋臉地發了一通牢騷:“我們鄭國靠近晉國,你們好比草木,我們不過是草木散發出來的氣味,哪裏敢對你們有貳心?只要你們發布命令,我們就參加會盟,或者前來朝覲。沒有朝覲的時候,我們沒有一年不派人前來拜訪,沒有一件大事不跟從。但是,貴國的政令沒有一個標準,搞得各國都很困乏,意外的事情屢屢發生,以至於我們沒有一天不提高警惕,太累了!”
晉國使者沒想到子產會來這麽一套,半天都沒反應過來。
子產這通牢騷,實際上是沖著晉國的中軍元帥士匄來的。
據《左傳》記載,自從公元前554年士匄上臺主政以來,晉國的外交政策變得比以往更嚴苛,給各同盟國下達的朝貢指標一年高過一年,動輒命令諸侯前往新田朝覲,或者發動諸侯出兵打仗,諸侯不堪重負,怨聲載道,士匄因此也獲得了一個“老饕”的美稱。
而在晉國國內,士匄的口碑也不太好。據《國語》記載,士匄曾經與和邑(地名)的大夫爭奪田產,長期相持不下。士匄打算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動用軍隊壓服對方。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晉國的大夫們有的保持中立態度,有的表示願意去攻打和邑,更多的則是委婉地表示反對,最後是士匄的家臣訾祏(shí)苦口婆心地說服了他,才不至於弄出亂子來。
最讓人耿耿於懷的是,公元前550年的欒盈之亂,主要原因是士匄心懷雜念,處事不公,有意打壓欒氏家族。欒盈最後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士匄的所作所為使得國人十分反感,朝野之間議論紛紛,士氏家族的名望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但是士匄本人似乎對這一切並不太在意,自我感覺仍然十分良好。公元前549年春天,魯國派叔孫豹訪問晉國,士匄代表晉平公接見他。國事談完後,士匄問了叔孫豹一個問題:
“什麽叫做不朽?”
叔孫豹回答不上來。
士匄便給他上了一堂歷史課:“我士匄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虞舜以上的陶唐氏,在夏朝是禦龍氏,在商朝是豕韋氏,在周朝是唐氏和杜氏。周王室衰微,晉國成為諸侯的盟主,我們世代食邑於範地,又被稱為範氏。人們所說的不朽,說的就是我們這樣的家族吧!”
叔孫豹聽了很不是滋味,他很直率地對士匄說:“這不能叫做不朽,而是叫做‘世祿’。”
“哦?”士匄沒想到自己會碰到一個軟釘子。
叔孫豹說:“我們魯國有位先大夫臧文仲,人雖然死了很久了,但是他所說過的話一直被人們記在心上,這才叫做不朽。我聽說,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然時間久遠而仍然活在人們心中,這就叫做不朽。如果只是家族延續,宗廟香火不斷,世代有人祭祀,哪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家族,只能說你們家官做得大,不能算作不朽。”
士匄半天說不出話來。
同年二月,鄭簡公在公孫夏的陪同下訪問晉國,子產托公孫夏給士匄帶去一封信。
“您主政晉國,四鄰諸侯沒有感受到您的美好品德,只感受到了沈重的負擔,對此我深感困惑。我聽說君子領導國家和家族,不擔心沒有財禮,而是害怕沒有好名聲。諸侯的財貨都聚集在晉君家裏,同盟內部就會有不同的聲音。您如果將這個作為利益,晉國的內部不會團結,您的家族也會受到損害。您怎麽就不明白呢,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國家,哪裏用得著那麽多財物?”
“好名聲,是裝載品德的車子;品德,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根基牢固,才不至於毀滅。”子產接著寫道,“一個人要有好的品德,快樂才能長久。詩上說,‘樂只君子,邦家之基。(快樂的君子啊,是國家的基礎。)’這就是因為有美德吧!‘上帝臨女,無貳爾心。(上天看著你吶,不要三心二意。)’這就是說的有好名聲吧!用寬容和諒解來發揚美德,那麽就可以裝上好名聲向前走,遠方的人都會前來投奔,近處的人也會感到安心。您是希望別人對您說‘是您養活了我’,還是說‘你榨取了我來養活自己’呢?告訴您,大象因為象牙而毀了自己,錢多不見得是好事!”
春秋時期,人們是用竹簡來書寫文字。士匄讀完這封信,不覺大汗淋漓,原因有二:
第一,字太多,竹簡太重;
第二,子產罵得太狠了。
良藥苦口利於病。士匄出完這身汗,將自己主政以來的點點滴滴梳理了一番,反思了一番,不覺幡然醒悟,有如大病初愈。不久之後,他就下達命令,宣布減少諸侯朝覲的次數,減輕各國朝貢的負擔。
鄭簡公此次訪晉有兩個目的,一方面是請求減輕朝貢的負擔,另一方面是希望晉國批準鄭國討伐陳國。
鄭國之所以要對陳國用兵,是有原因的:公元前550年,楚康王為了支援齊莊公,親率大軍入侵鄭國,陳國作為楚國的屬國,也參與了這次行動。
自從晉楚爭霸以來,中原小國有如風中之燭,不是跟著晉國攻打楚國,就是跟著楚國攻打晉國,小國之間刀兵相見也是常有的事,本來不值得大動肝火。只不過陳國人在鄭國的所作所為有點過分——陳軍所到之處,填埋水井,砍伐樹木,燒毀房屋,毀壞農田,極盡破壞之能事,給鄭國人造成極大的傷害。
鄭簡公希望報覆陳國。但是,打狗還得看主人。陳國好打,楚國不好惹,一旦楚國插手進來,事情就搞大了。鄭簡公需要征得晉國的同意才敢放手去幹。換而言之,打狗既得看狗主人,也得看自己的主人。
但是晉國人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顯得很暧昧,不支持,不反對,不表態。晉平公派士匄跟鄭簡公會談,要求鄭國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要輕率地進攻陳國。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戰端一開,勞民傷財,對大家都不利。您說,這又是何苦呢?”士匄苦口婆心地勸說。
鄭簡公不跟他爭辯,突然朝著士匄行了一個叩拜之禮。士匄嚇了一跳,連忙避開,表示不敢接受。
晉國雖然大,士匄始終只是一個卿,而鄭簡公是諸侯級的人物,二者不可平起平坐,更不能顛倒尊卑,由鄭簡公來向士匄行大禮。士匄完全被鄭國君臣搞糊塗了:子產寫信把他罵得狗血淋頭,鄭簡公卻低三下四,向他磕頭,這唱的是哪出戲啊?
當時公孫夏在一旁陪著鄭簡公,士匄連連用眼神暗示公孫夏,意思是你倒是說句話,這是怎麽回事啊?
公孫夏也朝著士匄行了個叩拜之禮,然後說:“陳國依仗楚國而侵害鄭國,寡君因此請求向陳國問罪,豈敢不向您行大禮?”意思很明白,咱們態也表了,頭也磕了,至於晉國同不同意這件事,反正陳國是一定要打的。
鄭國人說到做到。公元前548年6月,鄭國派公孫舍之為大將,子產為副將,帶領兵車七百乘討伐陳國。鄭軍行動迅速,趁著陳國人不註意,夜襲陳國首都宛丘,輕而易舉地進了城。
陳哀公慌不擇路,在大子偃師的保護下,逃到郊外的墓地裏藏了起來。正好司馬袁僑駕著戰車從墓地經過,兩個人大叫起來:“帶上我們,帶上我們!”袁僑正急於逃命,哪裏顧得上他們?一抽馬鞭,跑得遠遠的,在黑夜中留下一句經典的回答:“我趕著去巡城呢!”
沒過多久,大夫賈獲駕著馬車,載著自己的老母和妻子經過。看到陳哀公和大子偃師,賈獲便要母親和妻子都下車,將馬車交給大子偃師,讓他們趕快逃命。陳哀公覺得很過意不去,要賈獲的母親上車(一車正好載三人)。賈獲說:“您貴為國君,如果與我母親同車,恐怕不祥。”於是和妻子攙扶著老母走進墓地藏了起來。陳哀公父子因此得以逃脫。
有趣的是,鄭國人雖然來勢洶洶,進入宛丘之後,卻表現得文質彬彬,不僅對宛丘的百姓秋毫無犯,連陳國的公宮都沒有受到侵擾。為了防止有人趁亂打劫,公孫舍之和子產還親自把守在公宮門口,禁止任何人出入。
打聽到鄭國人在宛丘的所作所為,陳哀公作出一個準確的判斷:鄭國人不是來消滅陳國,而是來討一個說法的。如果是那樣,事情就好辦多了。他馬上派袁僑回到宛丘,拿了一批陳國宗廟裏的寶物去見公孫舍之,要求投降。
所謂宗廟裏的寶物,無非是一些青銅容器或樂器,統稱為禮器。這些禮器的時代有點久遠了,很多都是周朝初年鑄造的,在當時也算得上是文物。但是在春秋時期,這些禮器的文物價值有限,人們更看重的是它們的政治價值,也就是它們代表著統治權力的象征意義。
公孫舍之答應了陳哀公的要求。
就這樣,陳哀公從流亡之地又回到了宛丘。他穿上喪服,抱著社稷的神位,讓宗室的男女反綁雙手,分開排列,在朝堂上等待發落。類似的儀式,前面已經有過多次記述,大同小異,在此不再介紹。
公孫舍之拿著繩子會見了陳哀公,捧著酒杯祝陳哀公身體健康,並向陳哀公奉上玉璧一雙。繩子是用來系馬足的。拿著繩子覲見,是當時的臣仆之禮,以示為君侯服務之意。
子產進來後,僅僅是清點了一下男女俘虜的人數就出去了。接著鄭國人在陳國的神社前舉行了“祝祓”儀式,一方面因為入侵陳國,向陳國的社稷之神表示歉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陳哀公穿上了喪服,為其驅除不祥之氣。總之,鄭國人在陳國所做的一切,沒有絲毫炫耀武功的意思,反而處處謹小慎微,堪稱仁義之師。
鄭軍入城的時候,陳國的官員紛紛逃亡,將管理民政的戶籍本、掌握軍權的兵符和代表土地所有權的地契全部留給了鄭國人。陳哀公投降後,公孫舍之命令將戶籍本交還給陳國的司徒,兵符交還給司馬,地契交還給司空,然後就帶著軍隊回國了。
同年九月,鄭簡公派子產到晉國“獻捷”,也就是向晉國報告討伐陳國的戰果,同時獻上俘虜和戰利品。
前面說過,周禮對於獻捷有明確的規定,諸侯如果戰勝四夷,則獻捷於天子,除此之外,皆為“非禮”。陳國並非四夷,晉平公也不是天子,因此,鄭國這次獻捷顯得居心叵測,有拉晉國下水的嫌疑。讓晉國人感到尤為吊詭的是,作為鄭國的全權代表,子產居然一反常規地穿上了戎服。
士匄已經於一個月前辭去了中軍元帥的職務,接替他的是當年的“趙氏孤兒”趙武。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武上臺後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宣布進一步減輕諸侯的朝貢負擔,提高接待諸侯的禮儀規格。他還公開表示:“從今以後,要盡量少打仗,最好不打仗。齊國的內亂剛剛平定,崔氏和慶氏都急於向諸侯示好。楚國的新任令尹屈建(薳子馮已經去世,屈建接任)和我私交甚深。只要我們依禮行事,謹言慎行,安定諸侯,戰爭就可以消除了!”
新令墨跡未幹,子產就來獻捷,而且還是穿著戎服獻捷,這不是存心和趙武唱對臺戲麽?
士貞伯的兒子士弱奉命接見子產,要他先把攻打陳國的理由說清楚再談獻捷的事:“您想必也知道,去年鄭伯前來請示攻打陳國的事,我們可是沒有答應。陳國究竟有多大的罪惡,使得貴國一意孤行,一定要討伐他們?我希望聽到一個滿意的解釋。”
任何人想要和鄭國人玩弄辭令,都是關公門前耍大刀。聽到士弱用這種不客氣的語調和自己說話,子產並不生氣,而是以一種心平氣和的語氣回答道:
“當年虞閼父擔任周朝的陶正(陶器工業部長),服侍我們的先王。周武王見他工作勤勤懇懇,卓有成效,又考慮到他是舜的後裔,便將長女太姬嫁給他的兒子媯滿,封他為陳侯,這也是對舜表示誠敬之意。所以說,陳國其實是我們周朝的後代,一直依賴周朝才得以延續。”
子產的話說得很巧妙。晉國和鄭國都是姬姓,是周王室的後裔;而陳國是媯姓,是舜的後裔。通過回顧這段淵源,子產拉近了晉國和鄭國的距離,而將陳國排除在外。
子產接著說:“陳桓公死後,陳國發生動亂,蔡國人想幹涉陳國的內政。先君鄭莊公擁立公子佗為君,被蔡國人所殺。後來我們又立了陳厲公,乃至於陳莊公、陳宣公,都是我鄭國所立。因為夏姬之亂,陳成公流離失所,又是我們讓他回國的。現在陳國忘記了周朝的大恩大德,無視於鄭國給予的種種恩惠,拋棄我們這個自古以來的姻親,而去親附楚國,仗著楚國人多勢眾來侵略我國,所到之處,填埋水井,砍伐樹木,極盡破壞之能事。我們很擔心這樣會給太姬帶來恥辱,所幸上天已經厭惡陳國,啟發了我們攻打陳國的意願。而陳國現在也知道自己的罪惡,甘願接受懲罰。因此,我們才敢於向貴國獻捷啊!”
士弱說:“那你們攻打陳國,也是以大欺小,不符合國際原則。”
“此言差矣!”子產說,“先王的命令,只要是有罪過的地方,就要給予懲罰,怎麽能說是以大欺小呢?再說了,什麽是大國?按照祖上的規定,天子地方千裏,諸侯地方百裏,現在的大國地方幾千裏,如果不是通過侵占小國,怎麽能夠大到這個地步呢?”言下之意,晉國之所以成為大國,難道不是犧牲了無數小國才達到的嗎?
士弱臉一紅,趕緊又換個話題:“那您為什麽穿戎服來晉見呢?”
“我鄭國的先君鄭武公、鄭莊公都曾擔任天子的卿士。城濮之戰後,晉文公發布命令說,‘各覆舊職’,要鄭文公穿上戎服輔佐天子,以授受楚國的俘虜獻給天子——我今天這樣做,也是不敢忘記天子的命令啊!”
士弱理屈詞窮,回去之後,把情況如實向趙武匯報。趙武說:“他的話順理成章,如果我們違背了這些大道理,恐怕不吉利。”於是接受了鄭國的獻捷。
孔夫子評論這件事,說:“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善於言辭的話,有誰知道你在想什麽呢?所以沒有文采的人,成不了大事。鄭國討伐陳國,如果不是因為子產的文辭,就不能算是功勞。”說白了,做得好,還要唱得好,一味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不可取。
公元前547年春天,鄭簡公就入侵陳國一事論功行賞,賜給公孫舍之馬車一輛、“三命之服”一套和城池八座;賜給子產馬車一輛,“再命之服”一套和城池六座。
子產收下了馬車和“再命之服”,但是拒絕接受城池,他對鄭簡公說:“自上而下,賞賜的數額以二遞減,這是規定。我在群臣中排名第四,按道理不能接受六座城池。再說入陳作戰,子展(公孫舍之字子展)的功勞最大,我不敢要求賞賜,請您把城池收回去吧!”
鄭簡公堅持要賞,最後子產只好接受了三座城池。
【不是每個浪子都會回頭】
前面說到,公元前548年6月,晉平公召集諸侯在夷儀會盟,準備討伐齊國。後來因為崔杼殺死了齊莊公,不惜血本用重金賄賂晉國君臣,晉平公便答應了齊國的和談請求,夷儀之會也由“兵車之會”變成了“衣裳之會”。
正是在這次夷儀之會上,齊國的使者隰鉏向晉平公提出了一個請求:十一年前,衛侯姬衎(即衛獻公)因為得罪大臣孫林父和寧殖,被孫林父驅逐到齊國。現在時過境遷,再深的仇恨也該淡忘了,老讓人家這麽在外漂泊也不是個事。趁著這次開會的機會,請晉平公以霸主的身份出面斡旋一下這件事,讓姬衎回衛國居住算了。
這個要求合情合理,晉平公答應了。
所謂霸主,就像是一個村裏的村長。誰家有些家長裏短,父子不親,兄弟不和,村長都要管一管,這樣才能體現村長的權威。夷儀之會還沒落下帷幕,晉平公便派大夫魏舒和宛沒前往齊國迎接衛獻公,同時向衛國現任君主衛殤公提出,把夷儀讓出來給衛獻公居住。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夷儀並非夷儀之會的夷儀。夷儀之會的夷儀在今天的河北邢臺境內,當時是晉國的地盤;準備讓給衛獻公居住的夷儀在今天山東聊城境內,當時是衛國的地盤。
衛殤公當然不樂意,但是沒有辦法,晉平公都已經發話了,只能表示服從。就這樣,兩個月之後,衛獻公從齊國起程,回到了闊別多年的衛國。
回國之前,齊國的權臣崔杼找衛獻公談了一次話。談話當然是為了送別,同時也是提醒衛獻公:十一年前你被人趕到齊國來避難,齊國不但收留了你,還將郲地讓給你居住,讓你繼續過著體面的生活。現在因為齊國的提議,你馬上就要回到衛國去了,是不是該對齊國表示一下謝意呢?
衛獻公心知肚明,所謂謝意不是一句話或一封感謝信就能表達的。他很為難地對崔杼說:“我倒是很想報答齊國的恩情,只不過我回到衛國,也僅僅是在夷儀這個小城市當個寓公,無權又無錢,還得看人家的臉色過日子,實在不知道該怎麽報答,就算我把夷儀獻給齊國,齊國恐怕也看不上吧?”
崔杼笑了。他拍了拍衛獻公的肩膀:“夷儀你還是自個留著。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你如果真心實意要報答齊國,回去之後,想辦法奪回君位,再把五鹿地區獻給齊國吧。你可不要告訴我,你只是想當寓公,不想當國君喲!”
崔杼的話給了衛獻公一個明確的信號——他如果想奪回君位,齊國肯定是支持他的。而崔杼的另一個舉動,就不僅僅是單純地鼓勵衛獻公回去奪權那麽簡單了。
他將衛獻公的老婆孩子都留在了齊國。“什麽時候獻上五鹿,就什麽時候將他們接回去。”崔杼很和氣地說,“你只管放心,在這期間,我會好好照顧他們。”
後人很難推測衛獻公的覆辟究竟是因為齊國的推動和脅迫,還是因為他本人早就有這種念頭,抑或二者兼而有之。總之他搬到夷儀後不久,便給衛國的大臣寧喜寫了一封信,要求寧喜幫助他重登君位。
寧喜是寧殖的兒子。
十一年前,衛獻公雖然是被孫林父趕出衛國,事情的最初起因是衛獻公得罪了孫林父和寧殖。因為這層關系,當時的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是孫林父和寧殖合謀趕走了衛獻公。
五年前,也就是公元前553年冬天,寧殖去世。彌留之際,他把寧喜叫到身邊,說:“我得罪國君(指衛獻公),追悔莫及。現在各國的史書都這樣記載,說是‘孫林父、寧殖流放了他們的君主’。我有口莫辯。將來國君如果能夠覆國,你一定要將功贖罪,將這段歷史改寫,為我證明清白,這才配做我的兒子。如果做不到,就算死而為鬼神,我也不接受你的祭祀!”
古人自有古人的價值觀。在寧殖看來,衛獻公盡管荒誕無禮,作為臣子卻沒有任何權力驅逐國君,否則就是以下犯上,是亂臣賊子,這樣的罪名他擔不起。
現代人也許會嘲笑寧殖的迂腐,但是如果對照身邊發生的事情便不難發現,古人的價值觀仍然在改頭換面地發生作用。就像周立波說的:“組織是什麽?組織就是:在你遇到困難時,他說無能為力;在你遇到不公時,他說要正確對待;在你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說要顧全大局;在你受到誣陷時,他說你要相信組織;在需要有人做出犧牲時,他說組織考驗你的時候到了;當需要有人沖鋒陷陣時,他說是你的堅強後盾;在你取得成功時,他說是組織培養的結果。”總之,組織是它可以對不起你,你卻不可以對不起的玩意。只要將“國君”換成“組織”,古代人和現代人的價值觀便找到驚人的相似之處。就此打住。
寧殖的遺言為衛獻公的覆辟埋下了伏筆。
五年之後,當寧喜見到衛獻公的使者,首先想起的便是父親的遺言。他答應了衛獻公的要求,但是提出一個條件:“此事非子鮮參與不可,如果子鮮不參與,事必不成。”
子鮮就是衛獻公的胞弟公子鱄,一直跟著衛獻公流亡。與衛獻公截然不同的是,公子鱄為人謙恭有禮,做事進退有度,深受人們好評。早在衛獻公剛剛流亡到齊國的時候,魯襄公派臧孫紇去慰問衛獻公。在與公子鱄談過話之後,臧孫紇就斷言,衛獻公雖然是個糊塗蛋,但只要有公子鱄的幫助,他覆國是遲早的事。
“如果有子鮮參與這件事,那就沒什麽好擔心的啦!”寧喜這樣安慰自己。然而,當大叔儀聽聞這件事的時候,對寧喜的決定感到很不可理喻,說:“這就是所謂的‘我躬不說,遑恤我後’吧!”
“我躬不說,遑恤我後”,見於《詩經·邶風》的《谷風》,意思是:我尚不容於世上,又怎麽能夠顧念我的後人呢?這既是批評寧殖臨死的時候給寧喜攤派了一個艱難的任務,又是批評寧喜不顧後代的福祉,同意幫助衛獻公這樣一個無道昏君重登君位。
大叔儀還說:“君子行事,必須要考慮後果,還要考慮長遠,要慎始敬終,才不至於陷入困境。現在寧喜看待國君還不如下棋那麽認真。下棋如果舉棋不定,必定失敗,何況對國君三心二意呢?可惜啊,寧氏九代為卿,一朝就將滅亡,難道不是很可悲嗎?”
不只是大叔儀不看好這件事,公子鱄也不想被卷入衛獻公的覆辟活動。當衛獻公派他作為全權代表去與寧喜談判的時候,他跑到自己的母親敬姒那裏去訴苦:“哥哥是個言而無信的人,我害怕這樣做會導致禍患。”而敬姒的回答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就答應他吧!”公子鱄這才極不情願地答應了。
在談判的過程中,公子鱄向寧喜轉達了衛獻公開出的條件:“政由寧氏,祭則寡人。”意思是政事由你寧喜決斷,我只管管祭祀的事情,當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就行啦。
然而,即便有這樣的承諾,又有公子鱄作為談判代表,寧喜仍然覺得心裏面並不踏實,他跑去向蘧瑗請教。
前面說過,當年孫林父起兵造反,蘧瑗曾經挺身而出,希望勸說孫林父懸崖勒馬。勸說不成,蘧瑗便主動離開了衛國,不忍心看君臣相殘。後來衛國政局逐漸穩定,蘧瑗又回到了衛國。
寧喜剛把話說完,蘧瑗臉色就變了,長嘆道:“當年我沒能親眼看到國君被趕出去,今天哪裏敢過問他回來的事啊!”於是又一次帶著家人離開衛國。
現代人也許很容易指責蘧瑗不負責任,但在孔夫子看來,蘧瑗兩次逃離衛國,卻是仁、智、勇的表現:“君子哉蘧伯玉(蘧瑗字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在很多時候,用腳投票是最接近良知的現實抉擇。
有大叔儀的批評在先,又有蘧瑗的用腳投票在後,寧喜對於幫助衛獻公覆辟這件事越來越沒信心了,他又跑去問大夫右宰谷。右宰谷一聽,將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說:“不行不行,你如果這樣做的話,你們老寧家就得罪了兩任國君(得罪衛獻公在先,得罪衛殤公在後),天下哪裏有你的容身之所!”
寧喜有些無奈地說:“這是先父臨死前的重托,我怎麽可以違背他的遺命?”
右宰谷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