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二章 烈日驕陽,男兒雄壯

關燈
種師中全軍覆滅的那一天,張俊率領前鋒營在亂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從幾萬金騎中突出重圍,且行且戰,一路向南。

到達烏河川時,他們又遇上了金軍。這時張俊身邊只剩下了幾百人,人困馬乏各帶戰傷,以常理度之他們死定了,想跑都沒了力氣。

張俊在這種情況下率軍出擊,向金軍主動挑戰,以幾百人的戰力再次沖破重圍,在他身後,地上躺著金軍五百多具屍體。

他回到了國內,在信德附近休養部隊。他關註著局勢,默默地等待自己的機遇。他是聰明的,更是機敏的,不久之後,他準確無誤地找到了自己一生事業的起點。

劉光世的日子過得有點苦。幽燕戰役之後他老爸被撤職,他本人因為失蹤連降三級,這意味著他的衙內生活到頭了,並且要到基層去從頭幹起。

他回到了西北。

一年多的時間裏,劉光世打起精神踏實工作,先是親自出馬剿匪,把在浚州搶劫的河北籍巨匪張迪打散,這讓他官覆原職,重新當上了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

看來衙內的人脈還是很廣的,一次剿匪就升了三級的官。之後金軍圍困開封,西夏也沒閑著,乘機發兵西北,想趁火打劫。劉衙內當時駐紮在杏子堡,正好是西夏的進兵要道。話說劉光世在有壓力有動力的狀態下還是非常可怕的,在杏子堡他把西夏人打得灰頭土臉往回跑。

劉衙內再次高升,榮任侍衛馬軍都虞侯。

他將在西北等待機遇,不久之後天下大亂,每個人都無所適從,而劉光世卻超級敏銳地看準了一條光明之路。

這條路在當時只有他敢走,這是劉光世最了不起的地方,他的一生都是這麽的準確。他在聽話與不聽話之間搖擺,要命的是,他每次都能準確無誤地判斷出什麽時候應該聽話,什麽時候應該不聽話。無論是聽,還是不聽,都讓他加官晉爵,富貴終生!

這段時光裏,最幸福的人是韓世忠。他在失意郁悶中突然得到命運的青睞,遇到了一生中的摯愛。那是在平定方臘之後的慶功宴上。

宴會設在京口,“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王安石的詩可以當賬簿可以當地圖,一看就知道,是在長江邊。

宴會的規格很高,席上有禁軍、西北軍的高官,有搶他功勞的辛興宗,有即將登上人生之巔的童貫,當然,也有官妓。

官妓,是古代官員們的一種福利設施,一般來說只接待官員,不對外開放。她們有的是被抄家的官員女眷,有從小被特殊培養的女孩兒,無論是出於培養還是官宦子弟的素質,她們都有不錯的文學水平,可以陪著政府官員們討論人生做做游戲。

不說這些操蛋制度了,繼續韓世忠的這次宴會。

韓世忠是承節郎,上這種席面很勉強,他也無心去應酬那些高官,一個人躲到角落裏喝酒吃肉。那樣子,說他落落寡合很孤單也成,說他灑脫自在很自我也成,反正他游離在人群之外,而光怪陸離的歡場裏,也沒有誰去在乎他這個小人物。

生擒方臘又怎樣,仍然只是個馬仔而已!

就在這時,有一個官妓離開那些大人物,向他走來。這個女孩兒敬重他,崇拜他,在他最失意落寞的時候歡娛了他,而他也在這個女孩兒的身上找了很多的共同點。

這女孩兒的父親、兄長都是宋朝的武官,在對抗方臘的戰爭裏失敗,這是個罪名,足以讓沒有根基的官員掉進萬丈深淵,這女孩兒的家被抄了,她成了官妓。可這並不能改變她,她生有神力,開硬弓射兩百步,弓馬嫻熟,即使放在禁軍裏也是頭等戰士。

兩個同在困頓中的人相遇了,他們走到了一起,韓世忠替她贖身,娶她為妾,之後戎馬倥傯,這個女孩兒陪他走過了前半生。

她姓梁,相傳名叫紅玉。

平定方臘之後,韓世忠調防了,從西軍調進了禁軍,成了京城裏的精銳。時間回撥,當完顏宗望的東路軍殺奔開封城時,京城裏的精銳在幹什麽呢,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一個叫梁方平的死太監,帶著他們去了黃河的北岸。

據說是要阻敵軍於國門之外,讓黃河真正變成天險。

這次行動簡直是個災難,梁太監在黃河岸邊縱酒狂歡,當金軍臨近時直接逃跑。可惜他慢了點,金軍的速度太快,追了上來。當時千軍萬馬亂成一團,絕大多數的宋軍只想著逃跑,有一個人卻不一樣,他揮舞長戈殺出重圍,沖過了對岸,沒急著跑,而是把橋燒了。

燒完之後,他更是與眾不同,沒有四散開逃跑,而是和金軍賽跑,搶先一步跑回了開封城。這在當時沒幾個人敢做或者能做到,第一和金軍騎兵賽跑難度很大;二來誰都知道開封是金軍的主攻目標,這時回去不異於自投羅網。

韓世忠進開封城時,宋朝的皇權剛好交接完畢,他被新皇帝召見,咨詢前方戰報。如此這般,他升官了,成了武節大夫,參與了之後的東京保衛戰。

金軍退走之後,整個北方治安大亂,不去說私人性質的強盜武裝,連正規軍都造反了。當時勝捷軍被金軍擊敗,監軍執行戰場紀律,把將軍張師正砍了,下面的軍校立即嘩變,幾萬人造反,淄、青兩州失去控制。開封城沒辦法,再沒人也得去剿匪。

韓世忠就在這次的行動中。

照例,他仍然是前鋒,帶著幾百個人渡過淄水河,向叛軍靠近。那可是幾萬人的正規部隊!韓世忠想了想,把鐵蒺藜拿了出來,扔在了身後的岸邊,他命令:“進則勝,退則死,走者命後隊剿殺。”完全是破釜沈舟不留後路。

第二天,韓世忠帶著這幾百個人出發,正面挑戰幾萬人。

這個比例讓人絕望,查一下古今戰史,能在這種比例下獲勝的人哪怕有,也都是鳳毛麟角,並且一生只幹過一兩次。韓世忠不一樣,他把這種事幹到了一個空前絕後的地步。

他習以為常。

韓世忠這輩子就沒打過以多欺少的仗,每次都是以少勝多,別管內戰外戰都一樣,換女真人上來也一視同仁。對於這一點,很久以後他的那位戰績比他還強的同事也很郁悶,他的韓二哥把全世界都騙了,哪怕在宋朝內部,也沒人敢相信鼎盛時期的韓家軍居然只有……那麽點兵力,但卻控扼長江,阻敵於第一線!

回到這次剿匪現場,他把這支叛軍惹火了,這幫人沒法穿越到幾十年後知道他韓世忠是何許人也,他們就知道自己是幾萬人的正規軍,哪怕是叛變了,也不帶這麽欺負人的吧,幾百個人就想來剿我們?沖動中,他們的首領,原校級軍官李覆擺開陣勢決定親自出馬。

悲劇開始了,別說是他,就連以後的金國四太子殿下敢把身體暴露在韓世忠的視線裏都有生命之憂!這位李校官當場被砍死,他身後的好幾萬人嚇呆了,集體呆滯之後選擇逃跑。這就形成了一個很少見的場景,幾百個人追著幾萬人跑,不停地追,不停地跑,持續了整整一天,到夜幕降臨之後,雙方才決定停下來歇會兒吃點飯。

黑暗裏,一大片的叛軍點起了篝火想心事,明天怎麽辦呢?想想白天那人,他們感覺人生真是沒意思透了!正在想著,那個人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

韓世忠一個人騎馬進了叛軍的營地。

他當然不能一個人砍死好幾萬,他只是來帶個話,說後面的剿匪大部隊到了,最晚天亮就會發起攻擊,你們是投降呢還是投降呢還是投降吧!

好幾萬人都點頭,韓大人真仁慈,這時候還給了俺們一條活路,真是個好人……天亮之後,他們再一次呆滯,根本沒什麽大部隊,仍然還是昨天那幾百個人。

他們還是投降了,實在是受夠了。

韓世忠再一次升官,左武大夫、單州團練使,駐防滹沱河。這樣,他成了中級軍官,別管大小,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單州的生活是短暫的,沒多久他接到了一個命令,令他快速率軍去救援趙州,在那裏配合西軍裏的老上級王淵一起防守金軍。這是他走上命運之軌前夕最重要的一次戰鬥。

金軍當時擊破了宋朝僅次於北方三鎮的重鎮真定府,趙州是真定以南的另一處要塞,軍方的命令是要他盡一切可能堅守,能守多久是多久。韓世忠明白,這是用他和他部下的生命,去換宋朝上層的喘息之機。這在當時逃跑成風的現狀下,根本不必理會。

韓世忠按命令幹了,他先是率部守城,一直守到了糧盡援絕的地步。這時有人勸他趁早突圍,趁著戰力未失,或許能沖出去。

韓世忠搖頭,這樣就逃,他不幹。當天晚上下起了大雪,到了午夜時分,他悄悄打開了城門,率領三百名死士沖進了金營。黑暗之中,他上滿了發條一樣在金營裏亂竄,鬼知道那天晚上他在哪些位置砍死了哪些人,反正金營裏亂成一團,等他帶著人摸出營逃出去好遠了,身後邊還是一大片的喝殺聲。

事後知道,那天晚上黑燈瞎火的,趙州城外最大的一個金軍頭領不知被誰砍死了,宋朝官方分析很可能不是韓世忠他們幹的,而是金軍內部的誤傷。

不管怎樣,韓世忠逃出來了,他沒守住城沒能殺退金軍,但是很勇敢。因為這種積極的工作狀態,他升官成了嘉州的防禦使。

韓世忠的事告一段落,命運在前方等著他,要等到趙宋一脈僅剩下一根獨苗逃出魔爪時,他的機遇才會到來。

吳氏兄弟在這段時間裏過得比較單調,用一句話可以概括:“靖康初,夏人攻懷德軍,玠以百餘騎追擊,斬首百四十級,擢第二副將。”

打了一架,砍了西夏人一百四十個腦袋,小升了一級官。

終於輪到了岳飛,真的很想撥開層層的迷霧,把他這些年發生的事一件件都清晰明白地記錄下來。可是我做不到。因為他的資料是缺失的,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軍人,最愛國最英勇戰績最強的軍人,他的生平被自己的民族親手毀了。

他的敵人不僅殺死了他的生命,更毀滅了他的印跡,我能記錄的只能是各種資料混雜在一起的一些分析結果。

岳飛在公元1121年離開韓家走上社會,去相州的一個市鎮裏當上了游僥,也就是弓手。這個職務相當於今天的城管,負責社會治安。

這是宋朝職役裏的最下一級,由第四等戶承當。由此可以知道,岳飛之所以能當上弓手,很可能是出於韓家的介紹。

他是貧農,按出身他一輩子都是受管制階級。盡管如此,岳飛仍然很快就主動辭職了,至於原因,從他以後表現出的品性來看,是他厭煩了。

城管是什麽東西,每個人都心知肚明。

再次失業,岳飛一身輕松,也可以說是徹底的一無所有。前面韓家介紹他當弓手,已經還清了他當年擊退馬賊的情分,當此時,他只能依靠自己。而他已經想清了。

他要投軍。

當時,燕雲戰役已經打響,童貫率領重兵進擊十六州,導致後方實力空虛,河北真定宣撫劉韐決定向民間征兵。岳飛就在這次招募中走進了軍營,他所在的部隊有個番號叫“敢戰士”,也可以被翻譯成“敢死隊”。截止到這裏,資料沒有發生歧義,沒有誰對岳飛的這一段生活表示懷疑,但下面的就不一樣了。

按《宋史·岳飛列傳》裏記載,岳飛從軍之後因為戰績出色當上了敢戰士的小隊長,很快他接到了一個任務,回相州剿匪。

這批匪徒有實力,有胃口,有根據地,平時躲在山上不下來,下來搶一票就走,搞得正規軍抓不著、廂軍攻不上去,怎麽看都讓人頭痛。說句實話,按正常思路,像岳飛這樣的新兵蛋子,根本拿人家沒辦法。

可他是岳飛,是中興四大將裏最全面最聰明的一個,縱觀他的一生,只能用“天才”來形容。何謂天才,無師自通、一通百通、無所不能,沒有人教他怎麽做,而他什麽都能做到!

岳飛只帶了百十來個人就出發了,嚴格地說,跟他走在一起的不足幾十個,更多的人先一步進入了相州,他們喬裝改扮,變成了一個個小商販。

這樣一堆商販走在一起,對匪徒來說純粹是肥豬拱圈,送上門來的肥肉。他們很正常地沖下山來,這些商販很正常地投降,連人帶東西被搶運上山。

貨物成了匪資,人成了新的匪徒。

岳飛把剩下的人再次分成兩批,一批埋伏在山腳下,一批人跟著他“剿匪”。那天山腳下是這樣一個場景,頂多二三十個大兵站在山下挑釁,要土匪們投降……山上的匪徒們忍無可忍,哪怕是為了以後能過得清靜點,都得狠狠地胖揍這些不知死活的大兵。

於是,匪徒沖了下來,大兵們打不過逃跑,匪徒追,有伏兵,匪徒沒服,再打,突然間一切消停,山上投降了,匪首成了俘虜,被山上的商販們押了下來。

完活兒。

軍隊基本上沒有傷亡,土匪全體抓到,匪資沒有損失,全部充公。考慮到以上是用微小的兵力來完成的,這個戰績堪稱完美。

這些就是岳飛在這段時間裏的官方記錄。下面說一下反對意見,提到反對意見,就要說起一位史學前輩,他就是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與研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史學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學術界公認為“二十世紀海內外宋史第一人”的鄧廣銘先生。

鄧先生認為官方的記錄是假的,岳飛的真實經歷應該是參加了燕雲戰役,並且是跟著郭藥師沖進幽州城,被遼軍從城裏狼狽趕出,一路徒步逃竄回營地的宋軍一兵。

理由是,由岳飛的孫子岳珂編寫的《金佗續編》裏收集了岳家軍中幾個幕僚的隨軍雜記,其中一段記載說,岳飛曾自述到過遼國的燕京(他誤稱為黃龍府)城下,看到的城墻像小山一樣高。於是鄧先生推斷,岳飛一生能到燕京城下的唯一機會,只有在他充任敢戰士小隊長時。

因為之後,岳飛一生都沒能越過盧溝橋。

這個推斷對嗎?似乎有他的道理。但是有一點,《宋史·岳飛列傳》裏的事跡本身也來源於岳珂為其先祖所整理的各種資料,比如上面的剿匪事跡,就出自《鄂王行實編年》。那麽請問鄧先生,您不信岳珂說的,卻信岳珂另一本書裏提到的幕僚筆記裏的岳飛某次聊天,這是什麽道理呢?

這事兒說不清,別說是幾百年前的宋朝,哪怕是現實世界裏前一分鐘發生的事,當事人對公眾說,他做了哪些哪種,也會被質疑。

——你用什麽證明?無圖無真相、有圖也會PS、沒P……你做那些事一定別有目的!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哪怕是岳飛死而覆生,並且證明了他就是岳飛,由他來說上面兩種可能哪個對,仍然要被質疑。

這種事兒也發生在我身邊,比如這本書的開篇,我白紙黑字地再三強調,當年那個站在窗臺上噓噓,一頭栽下去砸倒鐵爐子的東北男孩兒就是我,不還是被人懷疑嗎?

那真的是我!

我、鐵爐,它倒了。

這種事說到底就在於心態,一個怎樣對待英雄、傳頌英雄的民族心態。舉兩個例子,第一,西方世界裏九傑之一的亞瑟王,他與亞歷山大大帝、愷撒大帝、查理曼大帝、第一次十字軍領袖耶路撒冷王哥弗雷、約書亞、大衛王、麥克比阿斯等人齊名。很牛吧,可用什麽來證明他的存在呢?

第二,英國故都溫徹斯特的王宮大廳裏,懸掛了六百多年的一張大圓桌面,傳說那是著名的圓桌騎士們用過的。經現代科技精密測試,它是十六世紀初期的作品,最早不超過十四世紀,而亞瑟王和他的武士們應該存在於公元五世紀或六世紀。

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信史才從六世紀開始。

這說明什麽呢,英國人、整個西方都在造假嘛。可圓桌面仍然掛在皇宮的墻上,亞瑟王仍然頂著“過去和未來之王”的名義照耀著基督教世界。

人家相信。

看東方,就不用人類發源地韓國了,以日本為例,他們有一位支撐他們民族精神的武士道始祖——源義經。這人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武聖關羽。

幾千年以來(見鬼,日本人的歷史硬生生地拔到了幾千年),源義經被不斷地傳頌,他從一個狠毒的不擇手段的臉色蒼白相貌醜陋矮小到一米五左右的人,變成了電視機裏身高超過一米八英俊到萬人迷有情有義終生追求理想連死的時候都有白光在夜空下飛升的神靈。

這又說明了什麽呢?

是睜眼說瞎話的人可恥嗎?如果是的話,在聖像面前放肆的小醜也好不到哪兒去。最起碼一個是歌頌英雄,另一個是醜化英雄,追究到心靈深處,後一種更加的不堪。

因為忌妒,因為不知所謂的嘲弄。如果這就是一個民族對英雄的態度,那麽可以肯定,這個民族的集體靈魂一定是出問題了。

為什麽就容不下一個神靈般的存在?沒有這種存在,你們就顯得和神靈一樣的高大了嗎?何況哪怕再挑剔,把他所有有可能歧義的功績都去掉,他仍然那麽的了不起。

好了,關於岳飛的種種,讓後面具體的事例來說話。現在最後一位未來大人物登場,張浚。作為未來帝國軍方一把手,張浚的現狀很耐人尋味。

他中了進士,當上了官,是京城裏的太常簿。這只是負責國家禮樂制度的太常寺裏的一個小官,算是行政單位,但沒實權,是典型的文官熬資格的地方。

查《宋史·張浚列傳》,他在這段時間裏啥也沒幹,查《續資治通鑒長編》會發現,他是很活躍的,就在東京保衛戰打到最危急的時刻裏,他都在上躥下跳。

當時,姚平仲偷營失敗,全城人心惶惶,張浚覺得自己必須說話了,他看到了問題的最關鍵點!他說,責任都在李綱身上,他太專權了,應該引咎辭職。

專權……這兩個字是趙構、岳飛、韓世忠、吳氏兄弟等等所有南宋上層人物在以後十幾年裏和張浚共事後,得出的共同心聲。

這時是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的八月,歷史的時針終於指到了這一刻,這是終點,也是起點,是屈辱的極致,也是新生的開始。

那麽多的人,都浮沈在時代的漩渦裏……

第八部 官宦王朝·南宋卷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