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章 宋朝的蘭花 (2)

關燈
坡已經離世了。他不遠千裏,到許州找到衰老的蘇轍,蘇轍在扇子上為兄長補足全詩。

——生長蕓間已異方,風流稷下古諸姜。適從瓊管魚龍窟,秀出羊坡翰墨場。滄海何嘗斷地脈,朱崖端合破天荒。錦衣他日千人看,使信東坡眼目長。

這首詩見證了海南島第一位進士的成功之路,由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蘇氏兄弟合力完成,如果能在浩繁的卷冊中找到此詩的真跡,那將是中國文獻界裏不可多得的珍寶。

以上的事很陽光,讓人很佩服很激昂,似乎這就是蘇軾的精神內核了。真的嗎?如果只是這樣,那麽蘇軾就只是個精神勝利法的大師,在逆來順受裏讓自己不哭出來罷了。

何來偉大呢?

蘇軾從來沒有放棄希望,他一直懷念著北方,堅信著自己一定會回去。在昌化三年之後,某一天,蘇軾若有所感,對蘇過說:“吾誓不做海外人,近日頗覺有還中原氣象。”

為此,他洗硯焚香,向天禱告,書寫自己平生最得意的八篇賦,如果一字不錯,即有北還之望。那一天,六十四歲的蘇軾凝神專註,揮毫潑墨,八篇名賦一一寫就,居然一字不錯。

蘇軾大喜,吾歸無疑矣!

歸去來兮,哪怕再晚,也要等到那一天。順便說一句,這件事是真的。這八篇賦後來被一個妙人收藏了,這人是宋朝有史以來把太監這個特殊職業做得最成功的人,這樣一個人,竟然對外宣稱自己是蘇軾的私生子,而且是遺腹類的……

蘇軾在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二十日渡海北歸,結束了長達七年的文化苦旅,前方等著他的,終於是一片坦途,一片久違的陽光了。

可惜,上天只留給了他短短一個月的時光來回味這一切。蘇軾一路向北,沿途游故地會舊友,把一生中所有的恩怨因緣都一一了斷,甚至和章惇都通過信,表示並不太介意和子厚一生的交集。

他死在七月十八日的夜晚。

對於蘇軾,我們忘了他的官場經歷吧,要留意的是他的詩詞歌賦,他是中國自殘唐五代以來的第一大天才。北宋之後,中華文人如恒河沙數,不可勝計,可再沒有任何一個是可以超越他的。

一生的磨難,仿佛是上蒼賜予他的靈感。沒有那些感觸,怎能轉化成那些文章佳句?他的每一點心靈波動,都是中華民族,乃至整個人類的精神瑰寶。

蘇軾之才,竟然跨越了苦難,身在苦難痛楚中,居然越發明艷雍容。這一點,在中華文明史上是從所未見的,哪怕是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天分、成就高於蘇軾的李白、杜甫也相形見絀。

李白飄逸雄渾,神化難明,天賦絕頂,可是山野氣太濃,高興時放浪形骸,失意時長歌當哭,情緒波動太大,完全被外界影響;杜甫雖然憂國憂民,一片赤誠之心,可惜憂過了頭,文章裏難免沾上了潦倒灰暗氣。

只有蘇軾,不管際遇怎樣,心裏都有一棵盛開的蘭花。心有茂蘭一棵,不為世事羈磨。這種從容的美麗,哪怕有再多的折磨,仍然能寧靜地綻放。

從某種角度來說,正是宋朝命運、宋朝文化的縮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