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二章 與弗取,反受其咎

關燈
哲宗的親媽。朱太妃聞訊也跑了過來,她也哭了,說:“且上必行此,亦何有於我!”她說皇上你一定要這麽做,是不想讓我活了。

哲宗一聽心就軟了,他是個孝順的兒子,親媽的眼淚打動了他,他沒有再往深裏考慮,就把章惇送進來的詔書放在了燭火上面,當著兩個媽的面燒了。

後宮頓時一片歡騰,人人喜笑顏開,歌功頌德之聲從四面八方傳來。宋哲宗真是位難得的孝順、理智、仁義、智慧的好官家啊!

這一夜就這樣過去了,第二天早朝時章惇和蔡卞按計劃請求哲宗頒布詔書,哲宗搖頭,再請求,哲宗突然大怒,把身邊的紙本扔在地上,怒吼了一聲:“你們是不想我再進英宗皇帝的神廟了吧!”

英宗,是高滔滔的丈夫、宋哲宗的爺爺。這是親的直系血統,理論上真的廢掉高滔滔,還真是以孫滅祖,沒臉去見爺爺。

百聖孝為先,這頂大帽子扣下來,章惇也沒辦法了,只好郁悶地退了下去。至此,元祐舊黨基本都打壓成功了,只是在廢掉高滔滔這個最關鍵的環節上出了差錯,導致功虧一簣。

事情的過程就是這些,我們仍然先回顧正規史書上的評價、主流史學家們的看法,再對照我們自己的眼睛看到的。

主流們一致認定,以上的事,無論是“同文館之獄”的前期對舊黨大臣們的調查、定罪,還是後面對高滔滔的指責,都是以章惇的新黨刻意的誣陷。所以舊黨人是無罪的,高滔滔是清白的,章惇等人是卑劣的。

是的,我承認這些都是誣陷,沒一個是有足夠證據的鐵案。

可是章惇卻遠遠不是什麽卑劣的人。那麽是什麽呢,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

首先高滔滔是不是真像正午的太陽那樣光明正大?開玩笑,哲宗太年輕了,他的本質還是個大男孩兒,沒有深切地理解到政治有多邪惡、有多齷齪。因為他太善良,所以沒看出來破綻。

請問,章惇秘密寫成的詔書有多機密,出於他手,入哲宗之目,為什麽向太後那麽快就知道了?!

唯一的解釋是,哲宗的身邊一直有內奸,幾乎隨時可以和高滔滔的殘餘勢力溝通聯系,甚至於敢在哲宗面前耍花招。

這是對第一個可疑點的剖析,可以說是很致命的,但對追廢高滔滔事件來說,還不足以影響全局,更重要的是第二個疑點。

疑點二:向太後知道了就算了,為什麽一向對政治一竅不通,總是扮演被欺負的可憐蟲角色的哲宗親媽朱太妃也瞬間就知道了?難道她也安排了眼線在兒子身邊不成?

這完全是向太後一夥的招數,她知道哲宗的軟肋在哪兒,及時通知了朱太妃,真正做到了一擊必中。

不出所料,宋哲宗退讓了。千載一時的機遇被浪費,高滔滔保住了,連帶著向太後本人也安全了。不久之後,這一點不僅害得宋朝倒黴、整個漢民族集體倒黴,就連宋哲宗本人也身受其害。

他在臨死前眼睜睜地看著向太後當面弄鬼,可就是無可奈何!

古語雲:“天與弗取,反受其咎。”老天爺把機會放在你手心裏,你偏要放棄,那麽轉眼就會遭到報應,被敵人所毀滅。

這都是後話了,隨著追廢高滔滔事件受阻,一時間攪動天地的“同文館之獄”結束了,宋朝進入了短暫的安靜期,這段日子很短,一年之後就到頭了。

這一年是宋哲宗一生中最珍貴的快樂日子,煩惱、仇恨、憎惡等負面情緒基本沒有了,因為外敵壓服、內奸除去、新政漸覆,所有他喜歡的都已達到,所有他仇視的都已去除。

多麽舒心的日子,連他的私人生活都變得甜蜜。

他立劉婕妤為皇後,新皇後立即就給了他最隆重、最渴望的禮物,他有兒子了!這讓他欣喜若狂,好多年了,他17歲結婚,這時25歲,一個兒子都沒有,簡直是他的噩夢,甚至是他工作上的巨大汙點。

好了,一切都完美了,年輕的皇帝,健康的皇儲,保證宋朝兩代無憂。這樣的日子多好啊,只要能保持平穩繼續下去,剩下的時光都將是享樂。

可惜太短暫了,哲宗朝註定是朵曇花,盡管絢爛璀璨,卻只有短暫的時光綻放。造成這一點的仍然是高滔滔。她真是太高明了,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中。

宋哲宗的健康急劇惡化,從少年時起積累的老病覆發了。他是個早熟的孩子,從10歲到19歲這段長身體的最重要的時間裏一直受到壓抑,甚至仇恨著,這種負面情緒毀了他的身體。

據記載,哲宗少年時有宿疾,時常咯血。身為皇帝,經常性咯血,這是多大的事了,動用全國力量治療都是正常程序吧。可是高滔滔不,她竟然阻止治療。

她嚴令第一不許病情外傳;第二不準請醫生;第三咳嗽時不許用唾壺,要用手帕接住,之後內侍藏起來,不許任何人知道。

如果說上面這些還是出於政治目的,對領袖健康保密的話,第四點簡直是對幼年哲宗的謀殺。前面三項實施之後,哲宗的病已經只能在內部秘密治療了,可是禦醫看病之後,居然下令不許說什麽氣虛體弱之類的話……連氣虛體弱都不準說了,還怎麽治療咯血呢?

這是親奶奶對親孫子嗎?還有臉在臨死前對宰執哀號,她對哲宗是多麽的用心、多麽的保護,保護成肺結核了還敢居功!

這就是被舊黨宣傳成女中堯舜的人,事實證明,她和她丈夫宋英宗真是一對絕配。丈夫是自私自利的不孝畜生,老婆是恬不知恥壞事做盡的邪惡老太。

這樣一對寶貝,是多大的幾率才能湊在一起的呢?

哲宗朝就毀在了這一點上,先倒下的是只有三個月大的皇儲。這嬰兒先天不足,哪怕哲宗傾盡所有挽救,也沒能救活。事後想想這很正常,從少年時就咯血的父親,怎麽能生出來強壯的兒子呢?

哲宗很悲傷,緊接著他也垮了,到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的年底十二月,哲宗的身體虛弱到了可怕的地步。他整天咳嗽,不思飲食。剛剛勉強吃下點東西,只要一彎腰,立即就嘔吐出來。胃裏全都是藥,各種各樣的藥不停地吃,整夜失眠,處理政務不能升殿,只能送到寢宮裏。

就這樣,本是一片光明、空前光明的西線戰事,被後宮裏女人爭寵、朝臣間互毆清算給毀掉了,封建制度是獨裁制度,哲宗身體垮掉,宋朝在這一時間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到這一步,哲宗的危機到了,不是說他的健康問題,而是政治局勢。他獨處深宮,病得越來越重,下床都困難。章惇等親信大臣只能偶爾進宮,和他的聯系越來越少。

股肱分離,這是君王最大的忌諱,何況他周圍還布滿了向太後的眼線,種種劣勢、禁忌他都犯了。這直接導致後來發生的事,只是一些官方的敘事記錄。

從宋元符三年正月初五日起。大年初五,宰執大臣們提前結束年假,到朝堂集合,申請覲見皇帝,近距離觀察哲宗的病情。可是一會兒太監出來了,說皇帝病重不接見。不僅今天,明天後天仍舊不接見。

大臣們滿心郁悶地回家,等到初八後很興頭地又來了。這一天很特別,不僅是上次的大後天,有可能接見了,更是哲宗的爺爺宋英宗的忌日。按理說只要哲宗還能支撐,就一定會出來祭祖。

這一等,直接等到了晚上。宰執大臣們看著殿外緩緩飄落的雪粒,心越來越沈。哲宗是認真的、要強的,只要稍微能動,他一定會出來,可是直到現在仍然沒消息……入夜後,消息來了。哲宗一直掙紮,可是沒能起事,這時嘔吐越發地厲害,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太監說,看到哲宗流淚了。

宰執們面面相覷,知道要做什麽了。從初九開始,由章惇主持在京城各處做齋戒祈禳,為哲宗納福;曾布建議大赦天下,命天下五岳名山祠廟為哲宗祈禱。

開始盡人事、聽天命了。

初十那天,大臣們終於見到了宋哲宗。這一天是景靈宮大定殿竣工後安放宋太宗神位的日子,大臣們替哲宗主持完後,以匯報為理由,終於走進了哲宗的寢宮。

福寧殿內,宋哲宗戴著帽子,穿戴整齊地坐在禦座上,雖然消瘦但神情安寧愉快,他和章惇、曾布交談了幾句,都是些詢問病情、匯報工作等官面上的話。很快就散了。

這是第一個機會的喪失。

當天晚上,命運給了哲宗、章惇第一次警告。

初十夜,大臣們都沒回家,留在皇宮深處,觀察等待宋哲宗的病情。禦藥院好幾次來通報,說吃藥已經沒效果,開始使用炙艾。

炙艾是很疼的,可是宋哲宗失去了身體的知覺,直到炙五十壯的時候才感到疼,一感到疼之後立即無法忍受。

他徹夜未眠,早上感覺極其疲倦。這時天亮了,他沒有旨意發出,宰執大臣們熬了一夜,開始回家休息。

這是第二個機會的喪失。

身體到了這步田地,稍有理智的人都會為身後事做準備了。他實在應該把章惇留住,幾件最重要的事要去做啊。

命運還給了他第三次機會。正月十一日,大臣們又回來了,由曾布率領進入內廷,他們又見到了宋哲宗。史書記載,這時哲宗頭戴白色角冠,身披坎肩,擁被坐在床上。

也就是說,他沒法像前一天那樣穿戴整齊,升座接見了。

他更加的瘦了,臉色憔悴,面色發黑,可仍然清秀鎮定。他的嘔吐好了些,能說話了,和曾布討論了下病情,問了些祈禳、大赦的事,又散了。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上蒼給了他三次挽回命運的機會,這是多麽慷慨的奢侈!可他都放棄了,那麽就不能再怪別的什麽了。

正月十二日,命運日到了,大臣們仍舊留在皇宮裏,到五更時分,天將亮未亮時,禦藥院突然傳來了消息,讓大臣們快速趕往福寧宮。說哲宗的病情急劇惡化,從四更起就在急救了,這時非常危險。

等他們趕到福寧宮時,發現宮門垂下了一道簾子,這是一道天塹,任何外臣都無法越過——宮裏有皇後或者皇太後。

章惇、曾布等人的心都涼了,這意味著他們無論怎樣都沒法再見到宋哲宗了。而皇儲是誰還沒有確定,這是最重要的事,他們沒法插手,連宋哲宗最後的遺言是什麽都沒法親耳聽到!

在那片竹簾的另一面,福寧宮內部,一個老婦人終於現身了——向太後,之前她一直藏在皇宮的深處,不管宋哲宗得病也好、病重也好、見人也好、病危也好,她都忍住了,絕不露面。

直到這時宋哲宗奄奄一息眼看要死時,她才突然出現。時機的把握像前面挽回追廢高滔滔的詔書時一樣地準確、及時!

簾幕內的福寧宮,哲宗躺在床上呼吸微弱、盜汗不止,這樣子落在向太後的眼裏一點都不出奇,更不可怕。在她的一生裏,至少見過三個這樣重病至死的人了。

宋英宗、宋神宗、高滔滔。

這三個人是她的公公、兒子、婆婆,身為兒媳和母親,她全程目睹了死亡的轉變,到今天她能準確地把握住哲宗生命的流失。直到這時,她仍然保持著沈默。

最後的關頭還沒有到來,還有最後一關沒有通過。

很快,她等的人來了。哲宗的生母朱太妃一路痛哭,趕了過來。到這一步,她才趕過來!明顯地晚了,哲宗眼神渙散,還能認出這是母親,他想說什麽,可是身體不受控制,什麽也說不出來。

朱太妃痛不欲生,號哭著撲向了哲宗,她在病床上抱住了兒子。

生離死別,人間慘劇,在他們的身後,向太後仍然冷冷地看著,仔細觀察。到這時,她終於確定宋哲宗徹底失去了表達能力。

向太後突然拉住朱太妃,把她從哲宗的身上扯起來,拉到一邊,說:“他已說於我了。”

他……他說什麽了?

悲痛中的朱太妃很懵懂,她快哭傻了,兒子剛才說什麽了?說給向太後聽了?自己聽漏了?很多疑問中,她條件反射一樣地問,仍然沒意識到危險。

向太後很莊嚴,一字一頓地說:“讓我立端王。”

這五個字像耳光一樣把朱太妃劈醒了,端王,是趙佶,神宗的第十一子,生母陳氏。平時很乖巧,對朱太妃很尊敬,可在這時突然間立他當皇帝,這簡直不可思議。

朱太妃不止宋哲宗這一個兒子,她還有另外一個!簡王趙似,就算哲宗無子,兄終弟及,也輪不到別人,只能是趙似才對!

可是這時向老太婆以太後的身份說,剛才宋哲宗對她親口說的,要立趙佶做皇帝。

什麽叫後悔莫及呢?前些天當斷不斷,章惇把寫好的詔書送給哲宗,哲宗不同意,結果高滔滔沒廢成,連帶著向太後也保住了。

現在哲宗眼睜睜地看著、聽著向氏在他面前搗鬼,卻說不出話,更沒法阻止。

哲宗,後悔否?

前些天一路狂奔,跑向兒子阻止詔書成立,現在被向氏欺壓,另一個親生兒子即位的希望立即渺茫。

朱太妃,後悔否?

歷史沒有記載他們的心情,所以不能亂猜,只能從結果上去看。事情是很驚人的,在親身經歷這種赤裸裸的謊言,以太後之尊來騙人的把戲之後,朱太妃沒有憤怒,沒有想辦法挽回,而是楞了一下,接著低下頭轉身就跑了。

就連奄奄一息馬上就死的兒子都扔下不管,跑了。

她為什麽要跑呢?也簡單,聯系前面她被長時間欺壓,卻轉而為欺壓她的人說話這一點來看,她就是個根深蒂固不可救藥型的受虐狂。她的出身、她的經歷決定了她只是社會規範的遵守者,哪怕被冤枉、被欺負,也習慣了忍受。

只有貴族,只有規範的制定者,才不遵守規範。如向太後。

這女人目送著敵人跑遠,再轉回目光盯著宋哲宗咽下最後一口氣,轉身發布了一系列命令。令,殿外的宰執大臣們覲見;令,所有皇子進宮;令,為大行皇帝小殮。

最重要的事是第一項,她很清楚,大臣裏有刺兒頭,掌權的新法集團一貫和她作對,尤其是章惇。她想做點什麽,必須得和這人較量一番。

見面時,向氏第一時間哭了,她邊哭邊說,國家不幸,大行皇帝無嗣,要立誰當皇帝,得早做決定啊。

章惇厲聲回答,當立大行皇帝的同母弟簡王趙似。

他是首相,有權力第一個回答。他有膽量,連第一老太婆高滔滔都敢廢除,何況這個次等貨色。由誰掌權太重要了,不是哲宗,怎麽有新法集團的覆興,所以這個皇位,必須落在趙似的頭上,只有這樣才能杜絕舊黨覆辟。

向氏很穩,她拋出了一個看似絕對正大光明的理由——“老身無子,諸王皆神宗庶子。”多博大,我沒兒子,所以誰也不偏向,所以什麽同母不同母的,根本不是即位的首選條件。

章惇郁悶,沒法反駁。誰讓哲宗親政的六年裏,居然沒把生母提到太後的位置!他只好轉移話題,說自古即位不嫡則長,現在沒有嫡皇子,那麽就要選年齡最大的,是申王趙佖。

說出趙佖,在場的人都鄙視了一下章惇,首相今天很幽默嘛,這種事兒上也開玩笑。申王趙佖一只眼睛是瞎的,自古以來殘疾人當大臣都不合適,誰聽過瞎眼人當皇帝?

果然,向氏很輕松地就駁回了這一條,她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選。

向氏說,有一個人福、壽、仁、孝俱全,是皇帝的最佳人選。這四字評語不容懷疑、不容反駁、不容抗拒,因為是大行皇帝宋哲宗親口說的。

這人就是端王趙佶。

可以定論了,這句話裏的含金量是超恐怖的。出於上任皇帝之口,由太後轉訴,還有更高的規格嗎?誰想搞事,簡直是和太後作對,和剛死的皇帝作對,和馬上就要即位的這位四佳皇帝作對。

兩個字,找死。

但是真的有人跳出來了,章惇在這件事上都敢唱反調。他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輕佻,指不穩重、不沈著。看似沒什麽,可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麽,由此可以推斷章惇的出發點。

他和趙佶沒有私怨,趙佶也不是舊黨,他沒有半點必要和趙佶過不去,那麽為什麽這麽做?只能是對宋朝前途的考慮。

機會出現了,在中國的古代,一個皇帝的誕生,哪怕是開國皇帝,都有一個必要的程序。那就是全體通過,不當不行,哭著喊著說不幹也不行。例子請參考趙匡胤、郭威被黃布包起來的過程。

和平年代也一樣,除了有明確的傳位遺詔,不然更得全體通過。現在章惇豁出一身剮,要把趙佶拉下馬,向氏就算是皇太後也不好辦,畢竟反對的人是首相,該首相手下還有整整齊齊的超龐大死黨,這麽多年了,改革派有多能折騰,誰都清楚。

就在這時,就在章惇最需要幫助時,他身後突然響起了一個聲音。這聲音的主人在這之前所有的歲月裏,都是以一個平和、仁厚、體貼、不過分、讓舊黨都普遍喜歡的形象出現的。曾布,這個在宋神宗時期和王安石唱反調、在宋哲宗時期和章惇打對臺的人,在決定新黨命運、宋朝命運的最關鍵時刻說話了。

——“章惇,聽太後處分!”

這句話決定乾坤,向氏、章惇兩人立即冰火兩重天,知道了各自的輸贏。章惇輸了,沒有皇帝的支持,沒有新黨集團的支持,他再強硬能做什麽!

他退了下去,當天再沒有說半個字。他知道自己的命運是什麽了,這時只能安靜地等待著一個時刻。離皇子們進宮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裏,大臣們會被允許進入福寧宮,見哲宗最後一面。

宮裏的禦榻上,躺著一套冠冕齊全的皇帝袍服,與平時不同的是皇冠的下面,還遮著一塊帛帕……那是遮臉布,下面蓋著哲宗死後的臉。那套皇帝袍服,遮蓋著他年僅25歲的遺體。

大臣環繞,太監揭起了帛帕,據說哲宗神色平靜,面如敷粉,沒有什麽特殊的痛苦樣子。或許他真的解脫了,可是他知道他的帝國、他的事業,還有他個人的歷史評價都變成了什麽嗎?

帝國與事業太遙遠,沒發生的事不可以預知,更不能評論。這時看一下《宋史·哲宗本紀》裏最後的“讚”。讚,是記錄皇帝平生事跡之後的最終評價。為了方便,我為大家譯成現代普通話。

——讚曰:宋哲宗以兒童年齡即位,由高滔滔輔佐,共同治理天下。初期,任用司馬光、呂公著等賢人,廢除青苗法等苛政,恢覆常平法等善政,開科取士任用言官,天下人心都很喜歡,元祐年間簡直可以和宋仁宗時期相比。可惜熙寧、元豐時期的奸臣搞覆辟,把前面的成就都毀了,列黨籍分派系,打擊賢良君子,導致宋朝的政治越來越慘淡。

最後四個字是:“籲,可惜哉!”

知道什麽是欺負死人了吧,一切的錯都推在新黨身上,推在哲宗的身上。元祐年間才是光明萬丈的、完美無缺的,什麽經濟衰退、對外懦弱、壓制皇帝、陷害大臣等一字不提。相應地,哲宗擊敗西夏、威服黨項更是半點沒有。

在這個時刻,歷史真的是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

哲宗死了,他的一頁翻了過去。新的皇帝帶領宋朝走向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全新而未知的,遼、宋、西夏等老三強都會變成配角,新生的強者主宰一切。

而在宋朝一方,這位新皇帝本是極有希望的一個。他有宋朝之前所有皇帝,不包括趙匡胤之外的幾乎所有的優點,他取得的成績更是自趙光義以下所有皇帝都沒能達到的,甚至是開國皇帝趙匡胤也夢寐以求的!

可惜的是,他為什麽生在了這個時代,這時代充滿了矛盾、屈辱、死亡、新生、榮耀、激情!

它流光溢彩傳說紛呈,明暗交錯真假難辨……它是我們民族永恒的一堂課。

第七部 北宋亡國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