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哲學教授05
關燈
小
中
大
俞雅早就把去年冬天那位奇怪的流浪漢先生給忘了。
或者說, 因為視野中再未出現他的人影,所以她也沒有再想到這個人。對於她現在這樣貧瘠空乏的生活來說,想關註的事物已經少得可憐了,十分憊懶於往裏摻和些不重要的東西。
不過再次見到流浪漢先生竟然是在教會的收容所,事實上俞雅回想起對於他的印象之後,也有些不可思議。那樣一個陷入重度抑郁之中卻依然竭力保持著理智、克制、清潔, 且未喪失舊有養成的行為習慣本能的人, 跟不遠處躺在床鋪上蜷縮成團甚至於昏迷中依然打著寒顫的男人, 實在是不太相象。
“流感, 嚴重的胃病, 好像還有寄生蟲。”負責照料這一間房的修女嬤嬤悄悄對俞雅說, “還沒退燒……他對大部分抗生素都有不小的抗藥性, 不太好用藥……”
高大的男人瘦成了葦桿。
單薄的血肉附著在嶙峋的骨骼上,有種觸目驚心的病態。連臉頰都凹陷下去, 濃密的頭發與胡子大概是發現了虱子, 所以被護理人員剪了。沒有剪得很細致, 深一刀淺一刀顯得很難看。他裸-露在外的手臂與手背上還有很多細碎的疤痕, 有些已經淡化,有些還顯得新鮮……他在被單下面哆嗦著, 像只因為年老捕獲不到獵物即將餓死的可憐巴巴的野獸。
俞雅在門口駐足了很長世間。她看著他,看著伏在他床鋪旁邊同樣悄無聲息的金毛犬。原本該是體型高大的犬種, 現在卻和它的主人一應的瘦骨嶙峋,臟兮兮的毛發,看得出來已經有過一番清洗, 大概是因為這位救濟護工並不擅長修剪毛發,所以連狗的長毛也剃得稀稀拉拉……憂郁、頹廢、奄奄一息。
流浪漢與狗應該是標配吧,這並沒有什麽可稀奇的——但正是這只狗,明明白白地告訴俞雅,她對於他的認知又出現了偏差。
修女嬤嬤看向那只金毛的時候露出了憐惜的眼神:“多麽衷心的狗狗……要不是這只狗狗主動向我們的工作人員求助,我們也沒辦法發現它那已經發燒到瀕死的主人……”
俞雅也報以善意的附和。對這大難不死的主仆的同情,對教會所做的慈善事業的讚美。
實際上流浪漢先生這般模樣並不能觸動她的心。
她越來越喪失人類的同理心,能夠觸動她的事物已經少之又少。就像莉蓮對她來說,也並不是同情憐憫的對象,準確地來說更相當於一個供研究與驗證的目標。有時候她也想調動生活的熱情,找回一個人生該有的激情該有的新鮮感,但這實在難以做到。
而現在她用心觀察他,揣摩他,也不過是因為對方偏離了她曾經的判斷,於是叫她產生些微的好奇而已。
俞雅與社區的眾多太太小姐一起清理房間,收拾庭院,分配物資,給收容的孤寡老人、流浪漢們修剪頭發與指甲。大概是因為這次援助的對象還有孕婦,屬於女性的憐憫之心表現得更為湧溢——被男友無情拋棄的女子,自殺未遂,精神失常,連家裏在哪都忘記了,只能流落街頭,意識清醒的時候並不多,更多的只是翻來覆去叫她男友的名字……總有人會卑劣地對這樣可憐的女子伸出魔爪,以至於她腹中的孩子都尋不到來路。
那個與自己的狗狗相依為命的流浪漢也是被關註的對象——當然,人們同情的是他的狗狗,但由於那只金毛只跟隨著自己的主人不動彈,所以人們連帶著也只能投註幾分視線到它的主人身上。
這個流浪漢從來不說話,目光呆滯,對一切事物都沒有興趣,包括對他的狗。不,他甚至不在意自己的狗。活著與死亡對他來說似乎並無區別。他與過去的變化實在太大,也只有少數人還能辨認出來他就是去年冬天一直在社區圖書館附近流連的人。
而他的狗狗也不怎麽叫,就像狗狗慣常發出的嗚嗚聲也很少。雖然自己的主人不理會自己,但它也像習慣了這一切。它會向修女嬤嬤跟護工們撒嬌,搖尾巴,晃晃大腦袋,水潤的眸子一動不動地凝視著對方,然後又把自己得到的零食與玩具全堆到主人的腳下。天氣好的時候,它甚至會連拽帶拖的將主人從屋子裏拱出去,讓他曬太陽……它看上去對於撫養自己的主人很有心得。不過,更多的時候它安靜得就像它的主人一樣。
顯然,這讓人們更加同情。
俞雅偶爾也會兼職心理工作者。教會有聘請專門的心理醫生,也有診所中的醫生定期來收容所開展檢查,包括精神科的醫生。收容所並不是所將人收攏,僅僅提供食宿與醫療的援助,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幫助這些人重新得到面對生活的勇氣與能力,讓他們可以獨立生活。
關於心理方面本來是不需要俞雅做什麽的,但總有一些醫生都束手無策的對象,由於俞雅強到叫人震驚的親和能力,人們也會請求她幫忙適當緩解一些人的“痛苦”。畢竟精神的痛苦是比身體病痛更糟糕無數倍的折磨。
俞雅雖然不忌諱幫助別人建立健康的心理秩序,但也覺得麻煩,所以很多時候她僅僅是與人交流而已。她負責與被收容者聊天,人們都喜歡與她交談——他們覺得她像是擁有魔力一樣,被她註視就能叫人覺得安心,就連那些躁狂、的人在她面前都願意短暫得安靜下來。
唯有對待那位流浪漢先生的時候,她不與他交談,她給人讀尼采!
這是在常人眼中很難理解的事。但想想俞雅就是研究這玩意兒的大學教授,又覺得好像有幾分明白了。只是好奇於為什麽要對一位流浪漢念這種東西,他聽得懂嗎?如果非要念的話,念些好玩的故事不是更好?
哲學這種東西,枯燥乏味到絕大多數人都敬而遠之。
俞雅不,她覺得給他講哲學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她最近熱衷於研究尼采,於是她就給他講悲劇的誕生與超人哲學,給他講虛無主義與美學,將她所喜愛並且覺得有意思的一切。
她知道他聽得懂。
這個看上去木然死寂呆滯無聊到叫人懷疑是不是個傻子的男人,比她課堂底下坐著的絕大多數人都要明白她所講的一切。
為什麽要給他講這樣的玩意兒?他連生死都不在乎,會對她講的事物感興趣嗎?
還真聽得挺認真的。就連他的狗,好像也聽得挺認真的。
恩利斯太太每次從這個房間路過都有些牙疼。她很好奇。簡直好奇死了。她與俞雅走得比較近,又熱衷於管閑事,所以終於有一天忍不住問了:“簡!簡!你究竟在做什麽啊?”
俞雅眨眼:“你覺得我在做什麽?”
恩利斯太太連手帶腳地比劃:“就是,就是……那個人明顯就是有精神方面的病癥吧,難道不該就這方面……給他念書有用嗎?”
她無意間旁觀過俞雅對小莉蓮的“治療”,那種接近於洗腦般的心理暗示帶給她極大的觸動,但俞雅又不是全然地將自己的價值觀灌輸到她腦子裏,而是開啟莉蓮本身的認知,由著她自己去抵擋噩夢……她不單單救人一遭,而是授人以漁。所以莉蓮最終從那樣一個絕望崩潰的狀態逐漸好轉,直到現在幾乎與常人無異。
恩利斯太太是少數知道俞雅過往的人,正因為親眼見證過,所以對於俞雅掌握的能力如此敬畏。她並不認為俞雅有這樣的能力,又願意去教會做義工,就應該無條件奉獻自己的能力。沒有人有義務無償擔負別人的人生。
這個國家的人是將盡自己所能無償奉獻的義工精神,與勞應有所得、付出要得到應有報酬完美結合起來的存在。絕對人權的前提下,個人的意願與自由是要被充分尊重的。
所以俞雅在收容所做義工,是願意做些清潔打掃的臟活累活,還是願意用自己所學幫助醫治別人的心理,對於恩利斯太太來說並沒有差別。她就是好奇,既然俞雅有這樣的耐性耗費在他身上,為什麽做無用的事——她關註這個流浪漢的時間確實比給別人的多不是嗎?
“有用啊。”俞雅微笑著回答她,“莫妮,他在聽呢。”
他在聽呢。
那飽受痛苦與折磨的心只有在她娓娓的聲語中才能得到片刻的平靜。
他看上去安寂平安,身體的病癥在被治療,似乎也並沒有什麽傷害,沒人知道,他是泡在苦海中的啊,他就像活在地獄。
食物對他來說,是壓迫著他的嗓子、胃與腸道的負擔。陽光對他來說,是刺痛他的皮膚,將陰影的庇佑從他身上活生生掀走的折磨。
他看上去高大挺拔、沈默寡言,只是瘦削得過了些——好像就有一個男人應有的堅強勇敢,可沒人知道,他的心其實是何等的敏感單薄,幹癟到用刀刺進去都難以流出血液來。命運的碾壓將他為數不多生存的欲望埋葬得一幹二凈,生活的搓摩將他僅剩的一些勇氣消磨得不覆存在。
受挫於愛,受挫於溫柔。
俞雅用了很長世間才他摸得清清透透,毫無遺漏。
這個男人,是被自己對這世界的情感所傷。
他越是對世界付諸愛,就越是被自己的愛所反噬,越是被自己的愛碾碎。他所珍惜的事物最終都離他而去,他想守護的事物最終都背棄了他。他越是渴望什麽,他越是得不到。他不怨恨任何人,他怨恨他自己。他願意對一切都懷抱善意,但他仇恨於自己。
最終,孤獨變成了一種病。
滿身上下都是傷痕,熱血流光了,心臟不再跳動,呼吸都變成負累,只剩下一具行屍走肉毫無知覺地流浪。
多可憐啊。
這個活著的異類。他是被自己的命運活生生逼到了無望之境。
俞雅隱約地感覺到在自己漫長的人生中似乎也遇到過這樣的異類。但她已經沒有了那些記憶。她不知道她當時是怎樣做的,但同理心已經極為淡薄的她並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她只是覺得研究他是件有趣的事。是自己目前的狀態下極少的趣事之一。
在講到“酒神精神”的時候,俞雅很清晰地感覺到對方的眼神有短暫的觸動。
——就像是水面出現一絲漣漪,枝梢被風帶動有輕微的搖晃,在絕對的靜寂之中,這種變化該是很明顯的。
“我認為人類所有具有的偉大天性,是對命運的熱愛。無論未來過去或永遠,都不應該奢望改變任何事物。他不但必須忍受一切事物的必然性,並且沒有理由隱瞞它——你必須愛這項真理……”
尼采所理想的是一種悲劇式的人。
他認為悲劇的精神不在於肯定一個公平正義的世界秩序,畢竟所有耳熟能詳的悲劇,越是善良堅強的主人公越是會陷入命運的折磨,他認為人在身處厄運中所能激發出的力量,才是這一切的宗旨。而悲劇審美所能達到的境界即是“愛命運”——尼采視之為一個偉大人格的必須條件。
愛命運是對自身命運的肯定,對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悲劇的認可,肯定它的存在,肯定它的意義,肯定它對於自己人生的必要性,而永恒的痛苦輪回更是這種精神力量的試金石。也就是說,愛那些被定義為負面的痛苦,它是磨練你成長的必備之物。
那怎麽能做到這一切呢?酒神精神——以藝術作為面對痛苦與荒謬的依藉,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境遇,從中得到更大的勇氣、更多的力量來面對自己的生命。
俞雅覺得挺有道理的。多麽天才的論斷。“唯意志論”在她看來並非不能實現。就算悲觀與高傲的尼采本身實際上也並沒有逃脫痛苦的厄運,在終極的悲觀、絕望的孤獨,他人的攻擊、誤解以及一切自覺全人類的背叛中,發了瘋並且痛苦而死,也並沒有動搖她的想法。
現在她看著流浪漢先生,覺得更有意思了。
他過去曾從事與藝術有關的事業吧。
不需要掌握多少心理學的知識,沒必要知曉什麽深奧的道理,生活自然會促使你做出一些適當的選擇。就像自然環境能讓動物分辨出哪些食物有毒哪些沒有毒一樣,厄運也會鍛煉人的能力。畢竟跨不過去的死在裏面,跨過去的自然就知道怎麽對待它。
知道這條路上有荊棘就會換一條路,知道面前有大坑就會繞道,就算一次一次地被荊棘劃到遍體鱗傷,一次次地跌入大坑摔斷腿,也該熟悉了怎麽給傷口包紮,怎麽讓傷腿治愈。
事實上他也曾試圖以此救贖吧……然而高傲與孤獨,最終超過了他所能頑抗的極限,深深地打倒了他,讓他崩潰,讓她再也爬不起來。
他沒有瘋,他只是陷入抑郁,再也不敢面對這世界。
在收容所的精心照料護理之下,大部分的人都逐漸煥發出生機。當然,有多少人重振信心暫且不說,至少大多數人臉上都有了笑容。
收容所會給收容對象介紹工作,會讓那些沒有生活技能的人去學習去鍛煉。教會的收容所會持續到明年開春,能夠獨立生活的人可以自行離開,剩餘的人會被轉移到另外的收容所裏,畢竟教會募集到的物資是有限的,它們不允許教會無限制地持續收容時間。
恩利斯太太有天看到俞雅在路上溜柯西,才猛地意識到,準確來說,她似乎也很喜歡收容所的那只金毛。
收容所的飲食不豐盛,但足夠飽腹有營養。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供應,不少人臉上都長出點肉。但因為被收容的狗並不多,而且金子尤其討人喜歡,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過得比人還好也說不定——是的,由於那位流浪漢先生仍然未有開口,所以沒人知道他的狗的名字,看在狗狗的毛發比金子還要柔順耀眼的外表上,修女嬤嬤們跟義工們給金毛取了個名字叫金子。
俞雅也是這樣。她對待金子比對待它的主人要好得多。
至少她僅僅只是定期給那個流浪漢念書,但是她會跟金子玩,親手餵食、遛狗,甚至有足夠的耐性訓練它——恩利斯太太一直羨慕於柯西的靈性,她就見過有這麽聰明狗,但是看到經過訓練的金子之後,她才猛然發現,原來不是狗足夠聰明,而是訓練人本身有神奇的能力可以給狗“開竅”——金子本來就足夠聰明靈巧,對很多簡單的話語都能做出自己的應對,現在更可怕了,就跟能聽懂人話一樣。與它交流,簡直像是與人的同類對話。
所以她本來不是覺得流浪漢先生很有意思嗎?為什麽又轉而對金子產生濃厚的興趣?她還想收養另一只狗嗎?可是金子對於它的主人實在太忠誠了,這樣沒問題嗎?
對於恩利斯太太的這種疑惑,俞雅想了想,反問她:“莫妮,你相信有些人感知世界的窗口是通過自己的寵物嗎?”
恩利斯太太難以理解她這個問題。
俞雅微笑:“有些抑郁患者,他們陷入自己的世界,拒絕與人交流,不會對外界作出反應,但是對於犬只等寵物,因為感覺到溫柔無害,他們更容易對其敞開內心。無論是將其當成自己真正的家人,還是透過接受狗逐步接受更多事物,與服務犬的互動行為充滿了積極的生物學效應,能幫助他們感知外界。”
“但是……”恩利斯太太想了想,忽然道,“莉蓮,莉蓮也很喜歡狗!但你之前並沒有建議她收養一只服務犬……?”
因為莉蓮的躁狂不僅僅針對自己,也容易誤傷到別人。而且,她的治愈只能通過自己,服務犬的幫助不大。
“金子與它的主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奇妙。”
俞雅看上去心情很不錯:“金子身上有很明顯的服務犬的痕跡。它曾經是一只服務犬,但它被拋棄了。莫妮,你要知道,一只狗要成為服務犬都是萬裏挑一的,這對於狗種、家族史都有著嚴苛至極的要求。而對於溫柔與忠誠的服務犬來說,被拋棄就相當於絕境了。”
“他收留了被拋棄的狗,給了它一份屬於人類的關懷,所以它願意跟隨他,全心全意地幫助他。他們建立起了一段很奇妙的互相信任互相愛護的關系。所以在收容機構強行將它從自己的主人身邊帶走後,它的主人精神崩潰了。”看到恩利斯太太震驚的表情,她攤了攤手,“是的,總之,我了解到,金子是從流浪犬收容機構逃出來的,它咬傷了人,不顧一切地找到自己的主人,被咬傷的護工找了人來報仇,他為了保護金子被狠狠毆打——萬幸,那些人在無法得逞又不敢殺人之後,最後放棄離開了……”
富有同情心的恩利斯太太一想到那種場景,心都要碎了。
“他是愛著它的,但他已經不敢再愛了。”
“對他來說,再對這個世界付諸愛,實在是太難了。”俞雅輕輕嘆息,但還是微笑,“但這不代表他不願意看到金子得到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或者說, 因為視野中再未出現他的人影,所以她也沒有再想到這個人。對於她現在這樣貧瘠空乏的生活來說,想關註的事物已經少得可憐了,十分憊懶於往裏摻和些不重要的東西。
不過再次見到流浪漢先生竟然是在教會的收容所,事實上俞雅回想起對於他的印象之後,也有些不可思議。那樣一個陷入重度抑郁之中卻依然竭力保持著理智、克制、清潔, 且未喪失舊有養成的行為習慣本能的人, 跟不遠處躺在床鋪上蜷縮成團甚至於昏迷中依然打著寒顫的男人, 實在是不太相象。
“流感, 嚴重的胃病, 好像還有寄生蟲。”負責照料這一間房的修女嬤嬤悄悄對俞雅說, “還沒退燒……他對大部分抗生素都有不小的抗藥性, 不太好用藥……”
高大的男人瘦成了葦桿。
單薄的血肉附著在嶙峋的骨骼上,有種觸目驚心的病態。連臉頰都凹陷下去, 濃密的頭發與胡子大概是發現了虱子, 所以被護理人員剪了。沒有剪得很細致, 深一刀淺一刀顯得很難看。他裸-露在外的手臂與手背上還有很多細碎的疤痕, 有些已經淡化,有些還顯得新鮮……他在被單下面哆嗦著, 像只因為年老捕獲不到獵物即將餓死的可憐巴巴的野獸。
俞雅在門口駐足了很長世間。她看著他,看著伏在他床鋪旁邊同樣悄無聲息的金毛犬。原本該是體型高大的犬種, 現在卻和它的主人一應的瘦骨嶙峋,臟兮兮的毛發,看得出來已經有過一番清洗, 大概是因為這位救濟護工並不擅長修剪毛發,所以連狗的長毛也剃得稀稀拉拉……憂郁、頹廢、奄奄一息。
流浪漢與狗應該是標配吧,這並沒有什麽可稀奇的——但正是這只狗,明明白白地告訴俞雅,她對於他的認知又出現了偏差。
修女嬤嬤看向那只金毛的時候露出了憐惜的眼神:“多麽衷心的狗狗……要不是這只狗狗主動向我們的工作人員求助,我們也沒辦法發現它那已經發燒到瀕死的主人……”
俞雅也報以善意的附和。對這大難不死的主仆的同情,對教會所做的慈善事業的讚美。
實際上流浪漢先生這般模樣並不能觸動她的心。
她越來越喪失人類的同理心,能夠觸動她的事物已經少之又少。就像莉蓮對她來說,也並不是同情憐憫的對象,準確地來說更相當於一個供研究與驗證的目標。有時候她也想調動生活的熱情,找回一個人生該有的激情該有的新鮮感,但這實在難以做到。
而現在她用心觀察他,揣摩他,也不過是因為對方偏離了她曾經的判斷,於是叫她產生些微的好奇而已。
俞雅與社區的眾多太太小姐一起清理房間,收拾庭院,分配物資,給收容的孤寡老人、流浪漢們修剪頭發與指甲。大概是因為這次援助的對象還有孕婦,屬於女性的憐憫之心表現得更為湧溢——被男友無情拋棄的女子,自殺未遂,精神失常,連家裏在哪都忘記了,只能流落街頭,意識清醒的時候並不多,更多的只是翻來覆去叫她男友的名字……總有人會卑劣地對這樣可憐的女子伸出魔爪,以至於她腹中的孩子都尋不到來路。
那個與自己的狗狗相依為命的流浪漢也是被關註的對象——當然,人們同情的是他的狗狗,但由於那只金毛只跟隨著自己的主人不動彈,所以人們連帶著也只能投註幾分視線到它的主人身上。
這個流浪漢從來不說話,目光呆滯,對一切事物都沒有興趣,包括對他的狗。不,他甚至不在意自己的狗。活著與死亡對他來說似乎並無區別。他與過去的變化實在太大,也只有少數人還能辨認出來他就是去年冬天一直在社區圖書館附近流連的人。
而他的狗狗也不怎麽叫,就像狗狗慣常發出的嗚嗚聲也很少。雖然自己的主人不理會自己,但它也像習慣了這一切。它會向修女嬤嬤跟護工們撒嬌,搖尾巴,晃晃大腦袋,水潤的眸子一動不動地凝視著對方,然後又把自己得到的零食與玩具全堆到主人的腳下。天氣好的時候,它甚至會連拽帶拖的將主人從屋子裏拱出去,讓他曬太陽……它看上去對於撫養自己的主人很有心得。不過,更多的時候它安靜得就像它的主人一樣。
顯然,這讓人們更加同情。
俞雅偶爾也會兼職心理工作者。教會有聘請專門的心理醫生,也有診所中的醫生定期來收容所開展檢查,包括精神科的醫生。收容所並不是所將人收攏,僅僅提供食宿與醫療的援助,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幫助這些人重新得到面對生活的勇氣與能力,讓他們可以獨立生活。
關於心理方面本來是不需要俞雅做什麽的,但總有一些醫生都束手無策的對象,由於俞雅強到叫人震驚的親和能力,人們也會請求她幫忙適當緩解一些人的“痛苦”。畢竟精神的痛苦是比身體病痛更糟糕無數倍的折磨。
俞雅雖然不忌諱幫助別人建立健康的心理秩序,但也覺得麻煩,所以很多時候她僅僅是與人交流而已。她負責與被收容者聊天,人們都喜歡與她交談——他們覺得她像是擁有魔力一樣,被她註視就能叫人覺得安心,就連那些躁狂、的人在她面前都願意短暫得安靜下來。
唯有對待那位流浪漢先生的時候,她不與他交談,她給人讀尼采!
這是在常人眼中很難理解的事。但想想俞雅就是研究這玩意兒的大學教授,又覺得好像有幾分明白了。只是好奇於為什麽要對一位流浪漢念這種東西,他聽得懂嗎?如果非要念的話,念些好玩的故事不是更好?
哲學這種東西,枯燥乏味到絕大多數人都敬而遠之。
俞雅不,她覺得給他講哲學史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她最近熱衷於研究尼采,於是她就給他講悲劇的誕生與超人哲學,給他講虛無主義與美學,將她所喜愛並且覺得有意思的一切。
她知道他聽得懂。
這個看上去木然死寂呆滯無聊到叫人懷疑是不是個傻子的男人,比她課堂底下坐著的絕大多數人都要明白她所講的一切。
為什麽要給他講這樣的玩意兒?他連生死都不在乎,會對她講的事物感興趣嗎?
還真聽得挺認真的。就連他的狗,好像也聽得挺認真的。
恩利斯太太每次從這個房間路過都有些牙疼。她很好奇。簡直好奇死了。她與俞雅走得比較近,又熱衷於管閑事,所以終於有一天忍不住問了:“簡!簡!你究竟在做什麽啊?”
俞雅眨眼:“你覺得我在做什麽?”
恩利斯太太連手帶腳地比劃:“就是,就是……那個人明顯就是有精神方面的病癥吧,難道不該就這方面……給他念書有用嗎?”
她無意間旁觀過俞雅對小莉蓮的“治療”,那種接近於洗腦般的心理暗示帶給她極大的觸動,但俞雅又不是全然地將自己的價值觀灌輸到她腦子裏,而是開啟莉蓮本身的認知,由著她自己去抵擋噩夢……她不單單救人一遭,而是授人以漁。所以莉蓮最終從那樣一個絕望崩潰的狀態逐漸好轉,直到現在幾乎與常人無異。
恩利斯太太是少數知道俞雅過往的人,正因為親眼見證過,所以對於俞雅掌握的能力如此敬畏。她並不認為俞雅有這樣的能力,又願意去教會做義工,就應該無條件奉獻自己的能力。沒有人有義務無償擔負別人的人生。
這個國家的人是將盡自己所能無償奉獻的義工精神,與勞應有所得、付出要得到應有報酬完美結合起來的存在。絕對人權的前提下,個人的意願與自由是要被充分尊重的。
所以俞雅在收容所做義工,是願意做些清潔打掃的臟活累活,還是願意用自己所學幫助醫治別人的心理,對於恩利斯太太來說並沒有差別。她就是好奇,既然俞雅有這樣的耐性耗費在他身上,為什麽做無用的事——她關註這個流浪漢的時間確實比給別人的多不是嗎?
“有用啊。”俞雅微笑著回答她,“莫妮,他在聽呢。”
他在聽呢。
那飽受痛苦與折磨的心只有在她娓娓的聲語中才能得到片刻的平靜。
他看上去安寂平安,身體的病癥在被治療,似乎也並沒有什麽傷害,沒人知道,他是泡在苦海中的啊,他就像活在地獄。
食物對他來說,是壓迫著他的嗓子、胃與腸道的負擔。陽光對他來說,是刺痛他的皮膚,將陰影的庇佑從他身上活生生掀走的折磨。
他看上去高大挺拔、沈默寡言,只是瘦削得過了些——好像就有一個男人應有的堅強勇敢,可沒人知道,他的心其實是何等的敏感單薄,幹癟到用刀刺進去都難以流出血液來。命運的碾壓將他為數不多生存的欲望埋葬得一幹二凈,生活的搓摩將他僅剩的一些勇氣消磨得不覆存在。
受挫於愛,受挫於溫柔。
俞雅用了很長世間才他摸得清清透透,毫無遺漏。
這個男人,是被自己對這世界的情感所傷。
他越是對世界付諸愛,就越是被自己的愛所反噬,越是被自己的愛碾碎。他所珍惜的事物最終都離他而去,他想守護的事物最終都背棄了他。他越是渴望什麽,他越是得不到。他不怨恨任何人,他怨恨他自己。他願意對一切都懷抱善意,但他仇恨於自己。
最終,孤獨變成了一種病。
滿身上下都是傷痕,熱血流光了,心臟不再跳動,呼吸都變成負累,只剩下一具行屍走肉毫無知覺地流浪。
多可憐啊。
這個活著的異類。他是被自己的命運活生生逼到了無望之境。
俞雅隱約地感覺到在自己漫長的人生中似乎也遇到過這樣的異類。但她已經沒有了那些記憶。她不知道她當時是怎樣做的,但同理心已經極為淡薄的她並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她只是覺得研究他是件有趣的事。是自己目前的狀態下極少的趣事之一。
在講到“酒神精神”的時候,俞雅很清晰地感覺到對方的眼神有短暫的觸動。
——就像是水面出現一絲漣漪,枝梢被風帶動有輕微的搖晃,在絕對的靜寂之中,這種變化該是很明顯的。
“我認為人類所有具有的偉大天性,是對命運的熱愛。無論未來過去或永遠,都不應該奢望改變任何事物。他不但必須忍受一切事物的必然性,並且沒有理由隱瞞它——你必須愛這項真理……”
尼采所理想的是一種悲劇式的人。
他認為悲劇的精神不在於肯定一個公平正義的世界秩序,畢竟所有耳熟能詳的悲劇,越是善良堅強的主人公越是會陷入命運的折磨,他認為人在身處厄運中所能激發出的力量,才是這一切的宗旨。而悲劇審美所能達到的境界即是“愛命運”——尼采視之為一個偉大人格的必須條件。
愛命運是對自身命運的肯定,對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悲劇的認可,肯定它的存在,肯定它的意義,肯定它對於自己人生的必要性,而永恒的痛苦輪回更是這種精神力量的試金石。也就是說,愛那些被定義為負面的痛苦,它是磨練你成長的必備之物。
那怎麽能做到這一切呢?酒神精神——以藝術作為面對痛苦與荒謬的依藉,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境遇,從中得到更大的勇氣、更多的力量來面對自己的生命。
俞雅覺得挺有道理的。多麽天才的論斷。“唯意志論”在她看來並非不能實現。就算悲觀與高傲的尼采本身實際上也並沒有逃脫痛苦的厄運,在終極的悲觀、絕望的孤獨,他人的攻擊、誤解以及一切自覺全人類的背叛中,發了瘋並且痛苦而死,也並沒有動搖她的想法。
現在她看著流浪漢先生,覺得更有意思了。
他過去曾從事與藝術有關的事業吧。
不需要掌握多少心理學的知識,沒必要知曉什麽深奧的道理,生活自然會促使你做出一些適當的選擇。就像自然環境能讓動物分辨出哪些食物有毒哪些沒有毒一樣,厄運也會鍛煉人的能力。畢竟跨不過去的死在裏面,跨過去的自然就知道怎麽對待它。
知道這條路上有荊棘就會換一條路,知道面前有大坑就會繞道,就算一次一次地被荊棘劃到遍體鱗傷,一次次地跌入大坑摔斷腿,也該熟悉了怎麽給傷口包紮,怎麽讓傷腿治愈。
事實上他也曾試圖以此救贖吧……然而高傲與孤獨,最終超過了他所能頑抗的極限,深深地打倒了他,讓他崩潰,讓她再也爬不起來。
他沒有瘋,他只是陷入抑郁,再也不敢面對這世界。
在收容所的精心照料護理之下,大部分的人都逐漸煥發出生機。當然,有多少人重振信心暫且不說,至少大多數人臉上都有了笑容。
收容所會給收容對象介紹工作,會讓那些沒有生活技能的人去學習去鍛煉。教會的收容所會持續到明年開春,能夠獨立生活的人可以自行離開,剩餘的人會被轉移到另外的收容所裏,畢竟教會募集到的物資是有限的,它們不允許教會無限制地持續收容時間。
恩利斯太太有天看到俞雅在路上溜柯西,才猛地意識到,準確來說,她似乎也很喜歡收容所的那只金毛。
收容所的飲食不豐盛,但足夠飽腹有營養。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供應,不少人臉上都長出點肉。但因為被收容的狗並不多,而且金子尤其討人喜歡,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過得比人還好也說不定——是的,由於那位流浪漢先生仍然未有開口,所以沒人知道他的狗的名字,看在狗狗的毛發比金子還要柔順耀眼的外表上,修女嬤嬤們跟義工們給金毛取了個名字叫金子。
俞雅也是這樣。她對待金子比對待它的主人要好得多。
至少她僅僅只是定期給那個流浪漢念書,但是她會跟金子玩,親手餵食、遛狗,甚至有足夠的耐性訓練它——恩利斯太太一直羨慕於柯西的靈性,她就見過有這麽聰明狗,但是看到經過訓練的金子之後,她才猛然發現,原來不是狗足夠聰明,而是訓練人本身有神奇的能力可以給狗“開竅”——金子本來就足夠聰明靈巧,對很多簡單的話語都能做出自己的應對,現在更可怕了,就跟能聽懂人話一樣。與它交流,簡直像是與人的同類對話。
所以她本來不是覺得流浪漢先生很有意思嗎?為什麽又轉而對金子產生濃厚的興趣?她還想收養另一只狗嗎?可是金子對於它的主人實在太忠誠了,這樣沒問題嗎?
對於恩利斯太太的這種疑惑,俞雅想了想,反問她:“莫妮,你相信有些人感知世界的窗口是通過自己的寵物嗎?”
恩利斯太太難以理解她這個問題。
俞雅微笑:“有些抑郁患者,他們陷入自己的世界,拒絕與人交流,不會對外界作出反應,但是對於犬只等寵物,因為感覺到溫柔無害,他們更容易對其敞開內心。無論是將其當成自己真正的家人,還是透過接受狗逐步接受更多事物,與服務犬的互動行為充滿了積極的生物學效應,能幫助他們感知外界。”
“但是……”恩利斯太太想了想,忽然道,“莉蓮,莉蓮也很喜歡狗!但你之前並沒有建議她收養一只服務犬……?”
因為莉蓮的躁狂不僅僅針對自己,也容易誤傷到別人。而且,她的治愈只能通過自己,服務犬的幫助不大。
“金子與它的主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奇妙。”
俞雅看上去心情很不錯:“金子身上有很明顯的服務犬的痕跡。它曾經是一只服務犬,但它被拋棄了。莫妮,你要知道,一只狗要成為服務犬都是萬裏挑一的,這對於狗種、家族史都有著嚴苛至極的要求。而對於溫柔與忠誠的服務犬來說,被拋棄就相當於絕境了。”
“他收留了被拋棄的狗,給了它一份屬於人類的關懷,所以它願意跟隨他,全心全意地幫助他。他們建立起了一段很奇妙的互相信任互相愛護的關系。所以在收容機構強行將它從自己的主人身邊帶走後,它的主人精神崩潰了。”看到恩利斯太太震驚的表情,她攤了攤手,“是的,總之,我了解到,金子是從流浪犬收容機構逃出來的,它咬傷了人,不顧一切地找到自己的主人,被咬傷的護工找了人來報仇,他為了保護金子被狠狠毆打——萬幸,那些人在無法得逞又不敢殺人之後,最後放棄離開了……”
富有同情心的恩利斯太太一想到那種場景,心都要碎了。
“他是愛著它的,但他已經不敢再愛了。”
“對他來說,再對這個世界付諸愛,實在是太難了。”俞雅輕輕嘆息,但還是微笑,“但這不代表他不願意看到金子得到愛。”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