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4章

關燈
“這上頭寫的什麽東西,誰來給念一念啊?”

百姓之中認字的實在少, 站著等了半天也是個個幹瞪眼, 雖然有人認識幾個字, 卻也是只能知道這是招工, 具體是要幹嘛就難以讀通了,最後只能開口求助了。

這個時候庵堂裏頭的老秀才才慢慢踱步走了出來,雙手背在身後裝作沒事兒人一樣懶懶散散地開口問道:“什麽事兒啊?”

百姓之中敬重讀書人的多,對老秀才都是很尊重的。即便是以前有說他窮酸的人,現在老秀才得了庵堂的這一份活,每天輕輕閑閑教孩子讀書,日子過得也很痛快, 甚至還能拿出一部分來存起, 就沒有人會覺得老秀才迂腐了。

這下立刻有人說:“孫秀才, 你幫著我們念一念這告示上是怎麽回事唄?”

孫秀才還能不知道這上面寫的是什麽嗎,這告示就是他自己親手寫的,閉著眼睛不去看也能知道告示上說的是什麽呢。

不過他還是裝模作樣轉頭看了一會兒,將上頭的話原樣念了一遍。考功名考不上去, 可孫秀才還是自認文采斐然, 這麽一份簡單的招工告示被他寫得晦澀難懂,也不怪其他人念不通了。

就算現在孫秀才自己親自念了一遍上頭的內容,還是有不少人聽了覺得一頭霧水,表示並不知道這是什麽意思的。

孫秀才氣得直瞪眼,覺得是她們這些人實在不懂得欣賞自己的文采。還是站在一旁的趙成松看不下去了,站出來同眾人解釋了告示上說的大意。

這還是林若青先囑咐給他, 讓他來準備告示。如果是林若青直接告訴孫秀才的,恐怕現在趙成松都要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孫秀才寫的這是什麽東西了。

“是這麽個意思,是要招工。”

趙成松還沒說完,人群中立刻又人道:“招工,招什麽工?”

現在能出門混口飯吃的那都是很難得的,有一門手藝就能保證自己安家立業,甚至養活一大家子。辛苦種田一整年到頭來還不是看天吃飯罷了?

大多數宋國百姓對於朝廷之中放寬了的政策都抱有蠢蠢欲動的念頭。現在不比以前了,做個生意還要遭人暗地裏看不上。現在腦袋稍微活絡一點的人都曉得出來尋找個活路。

“你插什麽嘴?讓人說下去!”人群裏有人罵道。

後面就是一片讚同。

趙成松點點頭道:“等我往下說,這招工並不難,我敢打包票諸位家裏頭肯定有人會這麽手藝,只不過是精湛不精湛罷了。”

他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關子賣得十足。

人群之中原本就好奇的情緒此時此刻更加焦躁起來。

“人人家裏都有人會的手藝?”

不少人好奇道:“我怎麽不知道我家還有這麽個本事人?”

“我也是不曉得了。”

“趙老爺,你就說了吧!”

承蒙這庵堂,趙成松現在在不少村民口中都被叫做老爺。最底層的村民往往都是這樣,面對稍有權勢的人便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矮化一些。

趙成松到了這個時候也就徑直說了:“招女工,會織布繡花的,只要能夠通過考核,手藝過關的,就能到新建的織布廠裏做活,到時候每月有工錢領。”

“哎呦,這個也能招工?”有人驚訝道。

皇親國戚做官的他們穿衣有織造局,普通百姓大都是家裏自己織布繡花,多出來的布料也可以拿走換錢,卻是沒有有說誰將還用這個來能每月領月錢的。

“當然能了,”趙成松說,這個時候人多,又是眾人註意力最集中的時候,他要一次性說清楚了,“過來做活,一個月五百文到九百文的錢做底金,如果表現優異做出來的東西好,另外還有加錢的機會,且一日三餐全包,願意回家的也成,如果有路途遠的也可以住在這裏,

除此之外,如果趕上節慶,那都放假。”

其實說到這裏趙成松還遠遠沒有說完,可是人群中已經一片嘩然。

眾人直接將五百文給拋到了腦後,直接就聽到了九百文。九百文是個什麽概念?種田的莊戶家裏不少一年也就攢下這麽點錢。

且剛才趙成松說的一日三餐全包夜足以讓人心動。這裏招的是女工,不少人家的女兒都是被認定為賠錢貨,在家裏是沒有半點地位的。多給女兒孫女一口飯吃,那兒子孫子就要少一口吃的,多不劃算?現在好了,女孩兒們如果能送出來上工,還能在外頭吃喝,不僅能省錢還能為家裏賺錢,多好?

趙成松繼續往下說:“有什麽頭疼腦熱的小病,也能全在庵堂看了領藥回去,如果是大病,照著在紡織廠裏做工的年限也能得到一些補償。”

說道這裏,這已經是個人人都認定的好差事了。只不過有一點讓人遺憾。

“這只招女工?”人群之中有人問。

趙成松笑了笑:“上面說了,這倒不僅僅只招女工的,誰家裏如果有男娃子會織布繡花,那送過來也無妨不是,工錢和女娃子是一樣的。”

人群之中哄然大笑。

這個時候哪裏有什麽男孩會織布的,那是不怕人笑話了。

“不過,”趙成松話鋒一轉,“現在要建廠房,本來也是要招工的,不過那個要過幾日,興許是直接去各個村上招工,到時候大家等等再看。”

建房子這個招工就不算特別有技術活的事兒了,有力氣跟著就能幹。而且這是庵堂發出的消息,不少人還記得去年底的時候庵堂建立時,聽說可是頓頓有肉吃。

不少人立刻將趙成松的話給記下來了,等著這幾日都註意庵堂這邊的動向,另外又有人打算回自己村裏頭也和其他沒有出來的人說一說。

講到這裏已經說的差不多,趙成松便對眾人做了個總結。

“總之,這招女工雖然說是不限年齡的,可是還是要年紀得過得去,女娃娃要在十二歲以上的才行,太小的過來不定是做活還是我們照顧人呢,年齡再往上的,五十以上也不成了,手腳就不利落了,一臺機子給她做那就虧了,這個年齡你們都要記住了,不要到時候過來的人都不合年紀,那都是要被退回去的。”

眾人將這個又記在了心裏。

洶湧熱鬧了一陣的人群此時才有些開始散去。不過這也就是一會兒的功夫,等過一段時間換了一批新的路人過來,這事兒還是要從頭到尾說一遍。

最後說到天色快黑,趙成松的嗓子都快啞了,趕著在大夫回城裏之前讓他給自己開了一副潤喉的茶來吃。

招工的事兒這邊在進行,另一邊劉平南親自督導著工廠建設的事兒。

林若青手上不缺地,現在手上也不缺錢,粉黛經營到了現在,加上她原本就有的銀子,林若青手上總共有一萬一千兩銀子。

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起碼建一個能容納百人的紡織廠沒有任何問題。

紡織廠如果成功建立,和粉黛又是不一樣的賺錢法。粉黛上頭如果說靠的是核心技術,紡織廠則是林若青真的完全未曾涉足過的領域了。

當然,未涉足說的是工廠的運營和建立,如果單說繡花織布,她和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女孩子一樣,都是會的。因此在反覆看了一些文字記述和奇拉給自己的圖樣以後,林若青也漸漸摸出了一點規律來。

宋國現在的審美偏好於大氣,無論從衣服的成色以及繡花的樣式,都很講求精致與雕琢,布料本身大多以素雅為主調。

但是異域那邊不同,他們講求熱烈奔放,像是宋國大婚時候才會穿在身上的紅袍子,他們日日都能穿。更不說一些其他宋國忌諱的顏色,他們那邊也是毫不在意的。

總結起來就是更加熱情奔放。

紡織廠的選址距離別院和庵堂都不遠,建立好以後都是步行就能到的距離。既然要做,林若青就像認真做好。因此這一陣子她幹脆住到了別院這邊來,親自參與到了廠房的建設之中。

宋國這個時候還沒有大型的工廠,多的是像粉黛一樣的作坊。工人可能十幾二十人便也就差不多了。若是要說起來,粉黛還算是大的作坊了,現在隨著業務的擴展已經到了五六十人的規模。

不過紡織廠這一塊,林若青的規劃就不能只局限在五六十人了。即便是現在不能馬上建成一個幾百上千人的大廠,但是在選址與規劃的時候,林若青還是將這些都考慮了進去。

生意麽,當然是要本著成功的去的,誰都不想失敗了。

為此林若青還特意在前月又往邊境去的陳家商隊裏,讓人給奇拉帶了信,並且給了一塊布料的樣品,並且告訴他這邊的成品可能要比預計時間稍稍晚上一些,如果奇拉想要那就依照原計劃做下去,如果奇拉不想要了,那她會另尋買主。

畢竟約定時間裏林若青現在無法給奇拉貨物。

奇拉那邊的消息一時半會兒回不過來,林若青能做的只能是等待,於是還是要專註在工廠這一塊事兒上。

現在可以先打下木樁子不建,但是區域一定要先規劃出來,這樣的話以後再有擴張的機會也省得手忙腳亂了。

不過在這規劃的過程中,還是有不少老師傅覺得不解。

“怎麽還有專門給人蓋房子讓人睡覺的地方?”食堂用來吃飯這也就罷了,專門蓋一片房子給女工們住,這在宋朝算是聞所未聞了。

加上招工時候說的那些條件,有不少老師傅都開玩笑說:“我都想讓我們家丫頭過來試試了。”

劉平南聞言笑道:“怎麽不能?到時候咱們這兒每逢初一十五還會讓先生回來上課,教人認字呢。”

賺錢和掃盲當然是要一起進行的,這都是林若青的意思。

請一個教書先生的價錢對於林若青來說九牛一毛,可是它可能給那些過來做工女孩子人生帶去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之中的許多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庵堂在十五的時候發出去的招工事情,在五月初一就迎來了不少面試者。

馬氏是個會織布的,也懂得很多,不過還是比不上劉嬤嬤。劉嬤嬤當年織布繡花都是一把好手,繡花更是曉得很多將近失傳的針法與花樣。

且劉嬤嬤看人也準,她主持招工林若青也能放心很多。

五月初一一早,劉嬤嬤就在陳家馬車護送下到了庵堂。

馬氏對劉平南這個姐夫很看重,對劉嬤嬤自然也是。她早早就在外頭迎接,噓寒問暖。

劉嬤嬤也曉得親戚之間的事兒,還專門給馬氏的兩個孩子帶了東西來。又和馬氏在一起話了一會兒家常。

“你那婆婆是個糊塗人,好在你男人不糊塗,現在既然住出來了那就好好過日子,把日子過好了才能讓人看得起呢。”

馬氏聽了這話,想起以前在婆家被人欺負的日子,不免又流了兩滴眼淚,她點點頭:“我曉得。”

也沒等兩人多說幾句,外面就陸陸續續來了人,翹首以盼站在門口。

“有人沒有?”

“什麽時候開始招工有準信兒沒有?”

馬氏聞言拿帕子擦了眼淚,快步走出去看了一眼,門口站著的是七八個十四五歲的女孩,領著她們的是一個中年婦人,應該是一個村子一起帶著過來的。

“你們站門口先等一會兒,裏頭的東西還沒有準備好,等好了我出來叫你們再進來。”馬氏說完又扭頭回了屋裏。

外頭的人聽見她這麽說,心裏也有了準數,因此也就放松下來站在一邊等著了。後面還有人來的,她們還幫著馬氏解釋了一句。

而屋裏頭要準備的東西也不少,織布的整個流程分出來的工序都要在面試裏頭看過去。

女工也分好幾個等級,等級高的工錢就高,等級低的工錢低。這之中涉及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工種的問題。

等準備得差不多了,馬氏便讓自己的大女兒出去喊了一聲,分次領了五個女娃子進來,在劉嬤嬤的審視下一樣樣做著被要求的事兒。

一個上午的功夫一共見了有百餘人,不過最後被劉嬤嬤給留下來的只有三十幾人,剩下的都沒選上。有不少人會織布也會繡花,可那手藝在劉嬤嬤看來太過於粗糙了些。

下午則另外又招了十幾個人,暫時加起來一共五十人,第一次招工也就結束了。

廠房建設進行了一個多月,整體便差不多了。畢竟是人手多又不差錢,建設的速度自然是快的。除此之外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從木匠鐵匠那邊定制的各種工具,也緊趕慢趕的在六月初全都完成了。

六月十五,女工們正式開始上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