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辦學、饑荒
關燈
小
中
大
緬甸胡康河谷,農4兵團駐地。
由十幾輛吉普車以及十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地駛向了兵團司令部的大門,兵團司令官、參謀長早已經帶著十幾個師長、師參謀長等在大門口了,整個司令部以及外圍數公裏範圍內更是崗哨林立,戒備森嚴。
不等卡車停穩,數百名全副武裝的特種兵便已經洶湧而下,頃刻之間就把農4兵團司令部的大門口以及停車場給圍了起來,旋即吉普車的車門打開,岳維漢、史迪威、衛立煌、黃傑以及隨行的高級將領們紛紛下車。
農4兵團的將領們趕緊迎上前來,立正敬禮。
簡單宣喧過後,岳維漢便在農4兵團主官的陪同下開始視察生產基地。
此時的胡康河谷,早已經不是年前遠征軍敗走緬北的荒涼景象了,河谷中大片大片的原始叢林已經被砍伐殆盡,密密麻麻的沼澤也大多被填平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經營,這裏已經成為了擁有數百萬畝良田的大型農場。
岳維漢放眼望去,只見農田裏種滿了水稻、棉花、甘蔗、大豆、玉米、蕃署、土豆等農作物,尤其是連綿無際的稻田,一眼望去居然看不到盡頭!此時的胡康河谷,哪裏還像是魔鬼居住的地方?簡直比江南還像江南了。
就在岳維漢感慨不已時,兩個戴著鬥笠、穿著蓑衣的老農從田梗上漫步走了過來。
兩人身後還跟著十幾個青年男女,邊走邊討論著什麽,氣氛似乎頗為熱烈,楚中天正準備派人上前攔截時,卻被岳維漢給阻止了。
岳維漢已經認出了這兩個“老農”,走在左邊是地理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右邊的則是農業學家、水稻專家丁穎先生,早在民國25年(1936年),丁穎先生就以野生稻與栽種稻雜交,培育出了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千粒穗”。
這兩位,在各自的領域也同樣是泰山北鬥般的存在。
不得不說,近代中國真的是人才輩出,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等領域都湧現出了一大批舉世矚目的頂尖科學家,現在,這些科學家、專家大多已經來到仰光,剛剛創辦不久的南洋聯合大學儼然已是世界一流大學了。
“竺老,丁老!”岳維漢大步上前,旋即向兩位先生啪地立正,敬禮。
竺可楨先生和丁穎先生見是岳維漢,趕緊帶著學生上前與岳維漢握手致意。
竺可偵先生和丁穎先生之所以敬重岳維漢,絕不僅僅因為岳維漢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更因為岳維漢對祖國教育、科學事業的不遺餘力的投入,南洋聯合大學創辦至今,岳維漢就從來沒有在經費上短過一分錢。
岳維漢寧可給遠征軍官兵發半餉,也絕不讓聯大的經費出現困難。
南洋聯大校長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他原以為陳氏兄弟已經是最重視教育的了,卻沒想到岳維漢將軍更加重視祖國的教育事業,蔡元培先生還感慨地說道,只要他提出要求,無論是科研經費還是教學經費,岳維漢將軍從來就不打半點折扣。
在岳維漢的大力支持下,初創的南洋聯合大學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壯大。
從民國31年6月開始,西遷內地的幾百所大中院校便紛至沓來,到了年底,南洋聯合大學的在校師生已經超過了15萬人,其中教職員工8000餘人,並設立了天文、人文、物理、化學、數學、原子能等研究機構幾十個,高薪聘請擁有院士資質的學術帶頭人50餘人。
為了辦學,岳維漢幾乎拆光了緬甸所有的廟宇,還派特種部隊喬妝潛入印度、暹羅大肆洗劫佛門聖地。
在東南亞,什麽人最富?不是高官也不是政要,最富的人群是僧侶。
許多寺院的塔頂上都嵌滿了黃金珠寶,寺中收藏的黃金器皿以及珠寶更是不計其數,岳維漢眼饞這些黃金珠寶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英國人因為害怕激起宗教沖突,所以沒有對這些寺廟和僧侶下手,岳維漢卻沒有多少顧忌。
原因很簡單,岳維漢深知佛教跟伊斯蘭教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的核心教義就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慈悲精神,你搶他甘之如飴,你殺他毫無怨言,而伊斯蘭教則截然不同,稍有齷齪伊斯蘭教徒就會從綿羊變成恐怖分子,想當年為了耶路撒冷這塊不毛之地,伊斯蘭教徒們就跟基督教徒打了近兩個世紀的戰爭。
所以說,伊斯蘭教你最好不要去招惹,佛教就沒關系,怎麽招惹都不會出事。
不過,對於創辦大學所需的巨大投入來說,洗劫所得的黃金珠寶仍然只是杯水車薪,不得已,岳維漢又向美國政府以及摩根家族分別舉債2億美金,這些資金全部留作南洋聯合大學的科研以及辦學經費,遠征軍分文不給!
握手寒喧罷,岳維漢微笑著問道:“竺老,丁老,你們怎麽在這?”
“我們帶學生在這裏做個課題。”丁穎先生笑著回答,旋即又道,“岳將軍,這緬甸的農業條件可真是得天獨厚啊,在國內,什麽季節種什麽作物都有嚴格限制,可在這裏卻幾乎沒什麽限制,任何時候都可以栽種任何作物。”
“老丁,這是因為緬甸沒有明顯的四季劃分。”竺可楨先生笑著答道,“緬甸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劃分,卻又不像非洲中部大草原那樣徑渭分明,在非洲中部大草原可以連著六個月滴雨不下,可在緬甸這卻是不可能的,在緬甸,即便是旱季也仍然有充足的雨水。”
丁穎先生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地道:“是啊,緬甸很少出現極端惡劣的氣象狀況,因此農作物的收成比較有保障,不像國內,經常會因為出現大旱、大澇或者臺風等惡劣氣象而出現農作物大面積減產乃至絕收的情形……”
丁穎先生的話似乎是觸動了竺可楨先生,因此不等丁穎先生說完,竺可楨先生就強行打斷道:“岳將軍,老丁這話卻提醒我了,據我觀察,明年上半年四川、西康、雲南、貴州以及廣西等省份很可能出現百年一遇的大旱!”
“百年一遇的大旱!?”岳維漢聞言頓時吃了一驚。
在岳維漢的印象中,民國32年(1943年)西南數省似乎沒有大旱的官方記載,不過也不排除因為岳維漢的穿越而引發了氣象條件的變更,尤其這話還是竺可楨先生這樣的大科學家提出來的,岳維漢就不能不引起重視了。
“對。”竺可楨先生點了點頭,肅然道,“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可能性很大。”
岳維漢的臉色頓時變得越發的凝重,假如竺可楨先生的預判成真,那麻煩可大了。
眼下的中國,大半河山已經淪陷,只有山西、陜西、四川、西康、雲南、貴州以及廣西廖廖數省沒有淪陷,這些省份除了原有的居民,還湧入了多達8000萬之眾的難民,稍有災害就會引發饑荒,更何況是百年一遇的大旱?
可以預見,如果事情真如竺可楨先生所說的,西南數省真的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那麽即便是保守估計,也至少會有千萬以上的百姓死於饑荒,那將是多麽可怕的一種景象?岳維漢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寒而栗了。
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到時候即便遠征軍傾盡全力,怕也只是杯水車薪!
到目前為止,遠征軍生產建設兵團的番號已經排到了農15兵團,總計有超過150萬壯丁外加600多萬老幼婦孺湧入緬甸從事農業生產,人口數都已經跟緬甸的原住民持平了,然而,緬甸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雖然絕佳,可這15個兵團畢竟剛編成不久,農作物也才收了兩季,並沒有太多餘糧。
當下岳維漢也沒多少心思再視察農4兵團的農場了,走馬觀花草草走了一圈就帶著眾人返回了密支那。
當天晚上,岳維漢就連夜從密支那飛回了仰光。
當岳維漢回到官邸時,陳嘉庚先生、莊西言先生、李清泉先生、李秋蓮女士以及榮德生先生等人早就已經等候在官邸客廳了。
榮德生先生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民族資本家,不僅提倡實業救國,而且大力辦學,在買辦資本橫行的近代,民族資本要想生存著實不已,可榮氏家族卻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且在30年代趁西方經濟大蕭條的大好機會得到了極大發展。
抗戰爆發後,榮氏家族的企業遭受重創,西遷內地之後,又遭到了以孔、宋兩大家族為首的買辦財閥的打壓,局面越發艱難,因此當岳維漢向他們伸出橄欖枝之後,榮德生先生就毫不猶豫地將榮家的產業遷到了緬甸。
榮氏遷入緬甸雖然只有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卻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由於岳維漢和遠征軍的大力支持,榮氏創辦的緬新紡織廠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英國的競爭對手,完全壟斷了緬甸的紡織業,榮氏的緬新面粉廠也迅速占據了近半的市場份額,此外,榮德生先生目前還兼著南洋銀行的行長。
對於榮德生老先生的人品,岳維漢是絕對信得過的。
事實上,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家幾乎個個都是心系民族、心系國家的精英,一個最明顯的事實就是,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家幾乎都熱衷於辦學,一個心系祖國、心系教育事業的民族資本家,其人品絕不是目光短淺、長於鉆營的買辦資本家所能比擬的。
寒喧過後,岳維漢便開門見山地說道:“各位先生,根據竺可楨教授的研究,明年上半年,西南數省可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而且可能性極大,冒昧將各位連夜請過府來,就是想商量出一個妥善的應對之策來。”
“既然是竺教授的研究,想來不會有差。”陳嘉庚先生道,“我們理應及早準備。”
“據我所知,國民政府的戰略儲備糧幾乎為零!”榮德生先生也神情凝重地道,“如果西南數省果真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可以預見,西南大後方將肯定會爆發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饑荒,到時候將會有無數同胞死於饑餓!”
李秋蓮女士道:“印度倒是有大量餘糧,不過現在歐洲戰事吃緊,英國政府絕對不會把糧食無償援助給我們,實業公司帳上現在又沒多少資金,南洋銀行的帳面上倒是有四億美金的款項,可那是南洋聯大的科研和辦學經費,唉……”
“岳將軍,在下倒是有個主意。”莊西言先生忽然說道。
“哦?”岳維漢聞言心頭一動,急道,“西元先生(號),願聞其詳。”
莊西言先生微微一笑,說道:“據我估算,緬甸擁有可耕地將近億畝,而且大多都是肥沃的高產水地,只可惜緬甸人不懂得經營,又舍不得使用化肥,因此產量極低,坐擁寶山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實在是浪費資源。”
“而緬甸聯邦政府劃給生產建設兵團的又多是荒地。”
“將軍何不設法從緬甸聯邦政府租界良田,然後從西南數省大量招募壯丁前來耕作?也不需要全部,只需租借五千萬畝水地,如果栽種蕃署、土豆等高產作物,每畝至少收成2000斤,五千萬畝那就是1000多億斤,足夠2億人吃半年了。”
岳維漢聞言大為意動,緬甸人口尚不足千萬,卻霸著近億畝良田,的確有些浪費。
只不過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時日不久,而英國人對緬甸的影響力卻可謂是根深蒂固,如果這事在操作過程中稍有過激,便極有可能引起緬甸土著的強力反彈,英國人再趁機在屁股後面煽風點火,那中國遠征軍就很被動了。
岳維漢正猶豫間,榮德生先生忽又說道:“將軍,老朽也有個法子,只要操作得好,我們不必拿出分文就能籌集到足夠的糧食,確保西南數省2億同胞度過明年的饑荒,而且絕對不會激起緬甸的民變,呵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由十幾輛吉普車以及十幾輛卡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地駛向了兵團司令部的大門,兵團司令官、參謀長早已經帶著十幾個師長、師參謀長等在大門口了,整個司令部以及外圍數公裏範圍內更是崗哨林立,戒備森嚴。
不等卡車停穩,數百名全副武裝的特種兵便已經洶湧而下,頃刻之間就把農4兵團司令部的大門口以及停車場給圍了起來,旋即吉普車的車門打開,岳維漢、史迪威、衛立煌、黃傑以及隨行的高級將領們紛紛下車。
農4兵團的將領們趕緊迎上前來,立正敬禮。
簡單宣喧過後,岳維漢便在農4兵團主官的陪同下開始視察生產基地。
此時的胡康河谷,早已經不是年前遠征軍敗走緬北的荒涼景象了,河谷中大片大片的原始叢林已經被砍伐殆盡,密密麻麻的沼澤也大多被填平了,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經營,這裏已經成為了擁有數百萬畝良田的大型農場。
岳維漢放眼望去,只見農田裏種滿了水稻、棉花、甘蔗、大豆、玉米、蕃署、土豆等農作物,尤其是連綿無際的稻田,一眼望去居然看不到盡頭!此時的胡康河谷,哪裏還像是魔鬼居住的地方?簡直比江南還像江南了。
就在岳維漢感慨不已時,兩個戴著鬥笠、穿著蓑衣的老農從田梗上漫步走了過來。
兩人身後還跟著十幾個青年男女,邊走邊討論著什麽,氣氛似乎頗為熱烈,楚中天正準備派人上前攔截時,卻被岳維漢給阻止了。
岳維漢已經認出了這兩個“老農”,走在左邊是地理學家、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右邊的則是農業學家、水稻專家丁穎先生,早在民國25年(1936年),丁穎先生就以野生稻與栽種稻雜交,培育出了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千粒穗”。
這兩位,在各自的領域也同樣是泰山北鬥般的存在。
不得不說,近代中國真的是人才輩出,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等領域都湧現出了一大批舉世矚目的頂尖科學家,現在,這些科學家、專家大多已經來到仰光,剛剛創辦不久的南洋聯合大學儼然已是世界一流大學了。
“竺老,丁老!”岳維漢大步上前,旋即向兩位先生啪地立正,敬禮。
竺可楨先生和丁穎先生見是岳維漢,趕緊帶著學生上前與岳維漢握手致意。
竺可偵先生和丁穎先生之所以敬重岳維漢,絕不僅僅因為岳維漢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將,更因為岳維漢對祖國教育、科學事業的不遺餘力的投入,南洋聯合大學創辦至今,岳維漢就從來沒有在經費上短過一分錢。
岳維漢寧可給遠征軍官兵發半餉,也絕不讓聯大的經費出現困難。
南洋聯大校長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他原以為陳氏兄弟已經是最重視教育的了,卻沒想到岳維漢將軍更加重視祖國的教育事業,蔡元培先生還感慨地說道,只要他提出要求,無論是科研經費還是教學經費,岳維漢將軍從來就不打半點折扣。
在岳維漢的大力支持下,初創的南洋聯合大學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壯大。
從民國31年6月開始,西遷內地的幾百所大中院校便紛至沓來,到了年底,南洋聯合大學的在校師生已經超過了15萬人,其中教職員工8000餘人,並設立了天文、人文、物理、化學、數學、原子能等研究機構幾十個,高薪聘請擁有院士資質的學術帶頭人50餘人。
為了辦學,岳維漢幾乎拆光了緬甸所有的廟宇,還派特種部隊喬妝潛入印度、暹羅大肆洗劫佛門聖地。
在東南亞,什麽人最富?不是高官也不是政要,最富的人群是僧侶。
許多寺院的塔頂上都嵌滿了黃金珠寶,寺中收藏的黃金器皿以及珠寶更是不計其數,岳維漢眼饞這些黃金珠寶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英國人因為害怕激起宗教沖突,所以沒有對這些寺廟和僧侶下手,岳維漢卻沒有多少顧忌。
原因很簡單,岳維漢深知佛教跟伊斯蘭教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的核心教義就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慈悲精神,你搶他甘之如飴,你殺他毫無怨言,而伊斯蘭教則截然不同,稍有齷齪伊斯蘭教徒就會從綿羊變成恐怖分子,想當年為了耶路撒冷這塊不毛之地,伊斯蘭教徒們就跟基督教徒打了近兩個世紀的戰爭。
所以說,伊斯蘭教你最好不要去招惹,佛教就沒關系,怎麽招惹都不會出事。
不過,對於創辦大學所需的巨大投入來說,洗劫所得的黃金珠寶仍然只是杯水車薪,不得已,岳維漢又向美國政府以及摩根家族分別舉債2億美金,這些資金全部留作南洋聯合大學的科研以及辦學經費,遠征軍分文不給!
握手寒喧罷,岳維漢微笑著問道:“竺老,丁老,你們怎麽在這?”
“我們帶學生在這裏做個課題。”丁穎先生笑著回答,旋即又道,“岳將軍,這緬甸的農業條件可真是得天獨厚啊,在國內,什麽季節種什麽作物都有嚴格限制,可在這裏卻幾乎沒什麽限制,任何時候都可以栽種任何作物。”
“老丁,這是因為緬甸沒有明顯的四季劃分。”竺可楨先生笑著答道,“緬甸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劃分,卻又不像非洲中部大草原那樣徑渭分明,在非洲中部大草原可以連著六個月滴雨不下,可在緬甸這卻是不可能的,在緬甸,即便是旱季也仍然有充足的雨水。”
丁穎先生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地道:“是啊,緬甸很少出現極端惡劣的氣象狀況,因此農作物的收成比較有保障,不像國內,經常會因為出現大旱、大澇或者臺風等惡劣氣象而出現農作物大面積減產乃至絕收的情形……”
丁穎先生的話似乎是觸動了竺可楨先生,因此不等丁穎先生說完,竺可楨先生就強行打斷道:“岳將軍,老丁這話卻提醒我了,據我觀察,明年上半年四川、西康、雲南、貴州以及廣西等省份很可能出現百年一遇的大旱!”
“百年一遇的大旱!?”岳維漢聞言頓時吃了一驚。
在岳維漢的印象中,民國32年(1943年)西南數省似乎沒有大旱的官方記載,不過也不排除因為岳維漢的穿越而引發了氣象條件的變更,尤其這話還是竺可楨先生這樣的大科學家提出來的,岳維漢就不能不引起重視了。
“對。”竺可楨先生點了點頭,肅然道,“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可能性很大。”
岳維漢的臉色頓時變得越發的凝重,假如竺可楨先生的預判成真,那麻煩可大了。
眼下的中國,大半河山已經淪陷,只有山西、陜西、四川、西康、雲南、貴州以及廣西廖廖數省沒有淪陷,這些省份除了原有的居民,還湧入了多達8000萬之眾的難民,稍有災害就會引發饑荒,更何況是百年一遇的大旱?
可以預見,如果事情真如竺可楨先生所說的,西南數省真的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大旱,那麽即便是保守估計,也至少會有千萬以上的百姓死於饑荒,那將是多麽可怕的一種景象?岳維漢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寒而栗了。
如果沒有充足的準備,到時候即便遠征軍傾盡全力,怕也只是杯水車薪!
到目前為止,遠征軍生產建設兵團的番號已經排到了農15兵團,總計有超過150萬壯丁外加600多萬老幼婦孺湧入緬甸從事農業生產,人口數都已經跟緬甸的原住民持平了,然而,緬甸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雖然絕佳,可這15個兵團畢竟剛編成不久,農作物也才收了兩季,並沒有太多餘糧。
當下岳維漢也沒多少心思再視察農4兵團的農場了,走馬觀花草草走了一圈就帶著眾人返回了密支那。
當天晚上,岳維漢就連夜從密支那飛回了仰光。
當岳維漢回到官邸時,陳嘉庚先生、莊西言先生、李清泉先生、李秋蓮女士以及榮德生先生等人早就已經等候在官邸客廳了。
榮德生先生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民族資本家,不僅提倡實業救國,而且大力辦學,在買辦資本橫行的近代,民族資本要想生存著實不已,可榮氏家族卻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且在30年代趁西方經濟大蕭條的大好機會得到了極大發展。
抗戰爆發後,榮氏家族的企業遭受重創,西遷內地之後,又遭到了以孔、宋兩大家族為首的買辦財閥的打壓,局面越發艱難,因此當岳維漢向他們伸出橄欖枝之後,榮德生先生就毫不猶豫地將榮家的產業遷到了緬甸。
榮氏遷入緬甸雖然只有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卻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由於岳維漢和遠征軍的大力支持,榮氏創辦的緬新紡織廠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英國的競爭對手,完全壟斷了緬甸的紡織業,榮氏的緬新面粉廠也迅速占據了近半的市場份額,此外,榮德生先生目前還兼著南洋銀行的行長。
對於榮德生老先生的人品,岳維漢是絕對信得過的。
事實上,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家幾乎個個都是心系民族、心系國家的精英,一個最明顯的事實就是,近代中國的民族資本家幾乎都熱衷於辦學,一個心系祖國、心系教育事業的民族資本家,其人品絕不是目光短淺、長於鉆營的買辦資本家所能比擬的。
寒喧過後,岳維漢便開門見山地說道:“各位先生,根據竺可楨教授的研究,明年上半年,西南數省可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而且可能性極大,冒昧將各位連夜請過府來,就是想商量出一個妥善的應對之策來。”
“既然是竺教授的研究,想來不會有差。”陳嘉庚先生道,“我們理應及早準備。”
“據我所知,國民政府的戰略儲備糧幾乎為零!”榮德生先生也神情凝重地道,“如果西南數省果真遭受百年一遇的大旱,可以預見,西南大後方將肯定會爆發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饑荒,到時候將會有無數同胞死於饑餓!”
李秋蓮女士道:“印度倒是有大量餘糧,不過現在歐洲戰事吃緊,英國政府絕對不會把糧食無償援助給我們,實業公司帳上現在又沒多少資金,南洋銀行的帳面上倒是有四億美金的款項,可那是南洋聯大的科研和辦學經費,唉……”
“岳將軍,在下倒是有個主意。”莊西言先生忽然說道。
“哦?”岳維漢聞言心頭一動,急道,“西元先生(號),願聞其詳。”
莊西言先生微微一笑,說道:“據我估算,緬甸擁有可耕地將近億畝,而且大多都是肥沃的高產水地,只可惜緬甸人不懂得經營,又舍不得使用化肥,因此產量極低,坐擁寶山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實在是浪費資源。”
“而緬甸聯邦政府劃給生產建設兵團的又多是荒地。”
“將軍何不設法從緬甸聯邦政府租界良田,然後從西南數省大量招募壯丁前來耕作?也不需要全部,只需租借五千萬畝水地,如果栽種蕃署、土豆等高產作物,每畝至少收成2000斤,五千萬畝那就是1000多億斤,足夠2億人吃半年了。”
岳維漢聞言大為意動,緬甸人口尚不足千萬,卻霸著近億畝良田,的確有些浪費。
只不過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時日不久,而英國人對緬甸的影響力卻可謂是根深蒂固,如果這事在操作過程中稍有過激,便極有可能引起緬甸土著的強力反彈,英國人再趁機在屁股後面煽風點火,那中國遠征軍就很被動了。
岳維漢正猶豫間,榮德生先生忽又說道:“將軍,老朽也有個法子,只要操作得好,我們不必拿出分文就能籌集到足夠的糧食,確保西南數省2億同胞度過明年的饑荒,而且絕對不會激起緬甸的民變,呵呵。”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