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99章 東施效顰

關燈
到了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月,揚州這座休閑城市更是早早進入了年節氛圍中,只有拱辰門外的天寧寺西邊還在熱火朝天的施工。

行宮工地上,不但有征發來的民役和工匠,還找來了幾十個經驗豐富的老農,專司栽種移植事務。時間緊迫,揚州小太守李大人下令要一直施工到臘月二十八,再等到明年正月初五就覆工。

這天李大人排儀出衙,要去工地巡視。天氣不算太暖和,不過厚厚的簾帷將氣擋在轎外,轎中還算舒適。

剛出了衙署大門,轎子就停下了,長隨義哥兒在窗邊稟報道:“老爺!有群讀書人在衙門口堵路!”

李大人下轎向前看去,果然看見十來個秀才服飾的讀書人擋在了門口。

衙門口附近永遠不缺看熱鬧的閑人,見此便議論起來。

“看罷,這便是有樣學樣了,上次有幾十個秀才鬧了鬧,李大人讓了步。大家看在眼裏,這後面就學上了。”

“這簡直是蹬鼻子上臉麽?都若如此,李大人可就難辦了。”

這些秀才,李佑眼生得很,他皺眉呵斥道:“爾等聚眾在此、圍堵衙門,所為何來?”

當中有一人遞上稟帖,並昂然作揖道:“我等皆府學士子,今有不平事要稟於父臺!”

原來是府學而不是縣學的,難怪眼生的很,李佑皺眉道:“說!”

“天子聖駕將至,聽聞老父臺勒令商家供奉,甚至有一門兄弟三人皆為鋪戶者。替天子奪民之利,豈合道理?”

聽到“一門三兄弟皆為鋪戶”之語,李佑心下了然,這麽被坑的必定是謝家三兄弟。金百萬與謝夫人都是徽人,寄籍江都縣,謝夫人的兄弟自然也是徽人。

幾個月前府縣之爭,他將寄籍生員從縣學除名,而當時羅知府便針鋒相對的將這些人納入府學。

爭來爭去的後果是,所有寄籍生員都收攏到了府學裏,而縣學則全是本籍人。所以這幾個府學生員八成就是寄籍生員,受了謝家三兄弟的好處,便跑過來為同鄉直言進諫,順便將所有商戶捎帶上,畢竟這些商戶大都是徽人。

大概自己上次與縣學士子演的那場好戲,極大的鼓舞了他們的信心罷。李大人暗想,此風決不可長,不然都以為本官好欺負了。便開口道:“爾等讀書所為何事?”

“當然是修齊治平!”帶頭的府學秀才答道。

李佑登時大放官威,揮手將稟帖甩到面前秀才臉上,高聲斥道:“收商戶之利,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動輒談官府與民爭利,是你等腐儒之見,讀書不精,也敢來大放厥詞,誰指使的你們?”

不待府學生員辯解,他又厲聲責問道“回答本官,爾等立在這裏,是為朝廷言,還是為商戶言?說!”

隨行的衙役都是老公門了,齊聲高喝道:“說!”

這些府學秀才,年紀都不大,處世也不深。面對李太守的刁鉆質問和無形中的威壓,哪有這個急智應答。

他們不過是收了同鄉謝家的禮,一時沖動才過來的。或者說他們只是看到有縣學的成功例子擺在那裏,抱著不能讓縣學專美於前和想要揚出名氣的心思興沖沖來刷好處。

衙門口看熱鬧的閑漢多是本地的,見外籍人窘迫,又想奉承形象很正面的李大人,紛紛起哄道:“自然是替同鄉富人說話!”

這場面,天時地利人和全都沒有,十來個府學秀才無言以對,正想灰溜溜走人。卻聽見李太守義正詞嚴道:“身為讀書人,不思聖賢教誨,卻勾結富商、要挾官府,妄圖把持地方政務,形同無賴,不可饒恕!左右何在!給本官將他衣冠剝去,革除功名,押回府學並報與學道!”

秀才相公們大驚失色,萬萬沒想到今日鬧衙居然要將自己的功名丟去,真是虧大發了,他們這才記起李大人做事的霸道,又記起李大人與學道官關系很不錯。

李佑又對旁邊師爺道:“記下,今後我江都縣免了鋪戶采辦罷,一應什用市易之!回了衙後出告示。”

圍觀群眾紛紛讚道:“真乃青天也。”

李佑搖搖頭上轎子,這些百姓真是缺乏創意,除了青天就沒有別的詞,耳朵都聽出老繭了。

府學秀才們面面相覷的呆立,李大人這一招,等於是釜底抽薪了。商戶們免去了差事,自然就去沾沾自喜了,肯定沒心思繼續支持他們,誰還管他們幾個秀才功名保不保得住?而且商家肯定感激李大人,但倒黴的卻是他們。

但事後府學教官跑到同知衙署長跪求情,李佑便免了“革除功名”的處置,只將鬧衙的府學生員降為三等,禁止參加本科鄉試而已。

此事在城中傳開,那些府學秀才被滿城人嘲笑為“東施效顰”,若幹以為李大人從善如流、也打算去鬧衙刷聲望的讀書人便縮了脖子。

後話不提,卻說李大人到了工地,負責監工的郭縣丞等候多時了,稟報道:“鄰近年節,民役都有思家之情,但為了趕工,又不能放。”

李佑點頭道:“加快進度,人心還是要安撫的,不然倦怠下來誰都吃不消。年前民役和老農每人發三兩銀子,工匠四兩,以激勵人心。”

郭縣丞苦臉道:“這如何開銷的起?”

李佑道:“不妨,有人出這筆銀子。”

原來這筆開銷是一個叫徐昌瑞的鹽商讚助的。前次他直接給欽差送銀子,結果被欽差趕了出來,在揚州城傳為笑柄。但他不屈不撓的又找到李佑,總算鉆到這個機會將銀子花出去。

徐大員外有個道理,花錢要花在刀刃上,要花出特色。與同行一起捐輸報效,他不過是名單中的幾個字而已,沒甚意思,首倡之功,又被金百萬搶了,所以他就要另辟蹊徑。

別家鹽商因為家境好,大都從小讀書,不出色的也不會被選來執掌家業,所以大都帶著幾許讀書人習氣,以半儒半商自詡。徐員外則不同,所以他才能舍下身段去夜會欽差送銀子,被趕出來後又尋到了李佑門上,只為一個“與眾不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