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
關燈
小
中
大
雖然李佑和李環不是很對付,心裏還記著李環當初鄙視自己的事情,關鍵是她到現在也沒來示好道歉過,人家姚興兒和謝老鴇還知道上門求饒。
但挨不住同一個被窩裏的李媚姐軟語央求,只得答應下來。心裏思量道,這抄什麽詞才好?納蘭詞裏寫女人的都是悼亡詞,不合適。那就找幾個寫花花草草的,也能當做典故往女人身上套。
忽而想起有兩三首寫梅花的,心念一動,冒出個主意來道:“我有個好法子,使得環兒成為名家也未為可知。”
李媚姐喜得抱住李佑“叭”的親了一口。
李佑苦笑道:“為了這個法子,明日我要去會一會姚興兒了。佛家曰舍身飼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人在奴家這裏,又想著她作甚?奴家還不夠好麽。”李媚姐裝作醋意大發模樣,遂又翻身上馬,摟著李佑抵死纏綿。
天亮時刻,李媚姐又故意死纏著李佑弄了一回,搞得李佑腰酸腿軟,腳步虛浮,扶墻而出。
整整一天,李佑在縣衙裏都是無精打采半死不活樣子,引發流言若幹,有說李佑火力不中用的,有說敵軍太強的。
好容易熬到黃昏,李佑略略打起幾分精神,卻見那謝老鴇果然候在縣衙門口等待了。
“什麽也不必講了,我與你走。”李佑擺擺手道。
穿街走巷,進門過戶,謝老鴇一路把李佑領到姚興兒居處。她這裏獨居一座花樓,李佑首次進來,見房中雅靜清幽,植有盆景,羅列些字畫,擺設些棋琴。帳幕錯落有致,小軒窗外幾縷風竹。跟李媚姐那兒堆金砌玉大不相同。
照例是一桌酒菜,謝老鴇說了幾句笑話就退出去,留著姚興兒和李佑面面相對。那姚興兒不覆昔日那綺顏玉貌的神采,呆呆地看著眼前人,不禁又流出兩行眼淚。
兩人實在不熟,李佑懶得費什麽心思找話。也是餓了,點點頭混不在意的獨自吃喝起來。待到吃的八成飽,擡眼見姚興兒那眼淚不要錢一般湧個沒完,不禁感慨一番她被自己打擊的夠嚴重的。
又喝兩口酒,李佑抹抹嘴,便起身走人。昨晚被榨的精力全無,今夜實在對眼前美人兒沒有什麽想法。若不是為了心中謀劃,也許來都不會來的。
姚興兒默默流淚到傷心處,斜身倚在榻上出聲大哭起來。
顯得我像是個惡霸似的,李佑嘆道,腳步沒停朝外走去。
謝老鴇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跳了出來,在走廊上倉皇的拉住李佑道:“如何了?如何了?李先生不要著惱……”她不得不緊張,現在姚興兒只剩半條命了,若李佑再去編首歪詩傳出來,那剩下這半條命也要折進去了。
看著謝老鴇這等做派,李佑索然無味,自己跟這等小人物計較個什麽。也不知道他從什麽時候起能把別人看作是小人物了。
“你不要慌,拿筆墨來,我要題壁賦詞。”李佑盡可能的以平靜語氣說。
謝老鴇面如土色,臉上脂粉顫抖著像渣子一樣往下掉。
李佑心裏暗暗好笑,安慰說:“你且安心,我這可是可憐姚興兒贈詞一首,你若不要那就罷了。”
“要得要得!”謝老鴇恢覆人色飛也似的指派一個婢女捧來筆墨。
天上月色甚明,李佑就著燈籠和月光,在姚興兒家院門外墻上奮筆疾書,狀甚瀟灑。寫道:西水李佑,見姚興兒寂寞蕭索,悔昔日之無賴,有感而作。詠梅之一,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只看愁損翠羅裙。麝篝衾冷惜餘熏。可耐暮寒長倚竹,便教春好不開門。枇杷花底校書人。之二……
也不論字好字壞,先抄了這一首,再寫個之二,下面便沒了。
其實這首詞寫盡女子消瘦哀愁、寂寞無聊的姿態,又兼有校書人字樣,用在現今的姚興兒身上有個七八分應景,李佑倒也不是胡亂選詞剽竊。
寫完甩筆走了。
卻沒走多遠,來到元生橋頭李媚姐家,喊李媚姐也拿出筆墨。
便在此家外墻繼續寫道:西水李佑,偶歷此處,有女倚窗,清幽似照雪梅,有感而作。詠梅之二,眼兒媚。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月華如洗,翩翩高大青衫少年疏影闌珊,袍袖舞動,幾行醜字呵氣而成,李媚姐和李環姐妹看的都有些呆了,不過一個看的人一個看的詞。
李佑今夜題寫的這兩首詞有景有情,以花喻人以人比花,真是一樁風流趣事。他的想法說出來也簡單,不過湊兩首詞,冠與詠梅一、詠梅二的名頭,一首寫給姚興兒一首寫給李環,造成兩家並列的模樣。姚興兒名頭響亮,那李環也就趁此機會借了勢。
經此一遭事,在謝老鴇和李媚姐各懷鬼胎的鼓噪下,固然姚興兒恢覆了些元氣,李環也得了些好處。但讓李佑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在虛江縣青樓楚館這個行當裏的名聲幾日內直上雲霄,江湖人贈號月下郎君,也叫點梅先生。
本縣所有妓家無論認不認字,懂不懂詩詞,無不盼望李先生夜宿本家,順便再來個月下題詞,那樣自己身價必然要大漲的。這名聲和詞作甚至傳到了蘇州府城裏,有某名妓聲稱願意免費招待李佑三天。要是字再寫的好些,只怕就是十天了。
什麽叫“典史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這就是了。
本城一幹自詡風流的才子們很是不服氣李佑的名聲,但一來寫的詞實在比不過李佑也沒奈何,跟他比別的更是扯淡,李佑畢竟不是讀書人,憑什麽要會棋琴書畫;二來在市井人民包括妓家的心目中,秀才士子畢竟是另一個世界的人,但這李佑使人感到親近多了,代入感強啊,八卦起來也更加熱烈,名聲自然就更大。
李典史忽然想起一個情況,頓時淚流滿面。當初謝老鴇要以每首三兩銀子買他的詞,為了這三兩銀子的價格,鬧得很不愉快,差點差事都丟了。而這李媚姐陪了他一晚上,自己就送了一首詞出去,而這李媚姐的一夜行情也只是三兩……虧了,虧了,心太軟。
古語道,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反過來說,就是塞翁得馬,安知非禍?
得意了幾天,李佑很快就悔之不及了。人品,總是守恒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但挨不住同一個被窩裏的李媚姐軟語央求,只得答應下來。心裏思量道,這抄什麽詞才好?納蘭詞裏寫女人的都是悼亡詞,不合適。那就找幾個寫花花草草的,也能當做典故往女人身上套。
忽而想起有兩三首寫梅花的,心念一動,冒出個主意來道:“我有個好法子,使得環兒成為名家也未為可知。”
李媚姐喜得抱住李佑“叭”的親了一口。
李佑苦笑道:“為了這個法子,明日我要去會一會姚興兒了。佛家曰舍身飼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人在奴家這裏,又想著她作甚?奴家還不夠好麽。”李媚姐裝作醋意大發模樣,遂又翻身上馬,摟著李佑抵死纏綿。
天亮時刻,李媚姐又故意死纏著李佑弄了一回,搞得李佑腰酸腿軟,腳步虛浮,扶墻而出。
整整一天,李佑在縣衙裏都是無精打采半死不活樣子,引發流言若幹,有說李佑火力不中用的,有說敵軍太強的。
好容易熬到黃昏,李佑略略打起幾分精神,卻見那謝老鴇果然候在縣衙門口等待了。
“什麽也不必講了,我與你走。”李佑擺擺手道。
穿街走巷,進門過戶,謝老鴇一路把李佑領到姚興兒居處。她這裏獨居一座花樓,李佑首次進來,見房中雅靜清幽,植有盆景,羅列些字畫,擺設些棋琴。帳幕錯落有致,小軒窗外幾縷風竹。跟李媚姐那兒堆金砌玉大不相同。
照例是一桌酒菜,謝老鴇說了幾句笑話就退出去,留著姚興兒和李佑面面相對。那姚興兒不覆昔日那綺顏玉貌的神采,呆呆地看著眼前人,不禁又流出兩行眼淚。
兩人實在不熟,李佑懶得費什麽心思找話。也是餓了,點點頭混不在意的獨自吃喝起來。待到吃的八成飽,擡眼見姚興兒那眼淚不要錢一般湧個沒完,不禁感慨一番她被自己打擊的夠嚴重的。
又喝兩口酒,李佑抹抹嘴,便起身走人。昨晚被榨的精力全無,今夜實在對眼前美人兒沒有什麽想法。若不是為了心中謀劃,也許來都不會來的。
姚興兒默默流淚到傷心處,斜身倚在榻上出聲大哭起來。
顯得我像是個惡霸似的,李佑嘆道,腳步沒停朝外走去。
謝老鴇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跳了出來,在走廊上倉皇的拉住李佑道:“如何了?如何了?李先生不要著惱……”她不得不緊張,現在姚興兒只剩半條命了,若李佑再去編首歪詩傳出來,那剩下這半條命也要折進去了。
看著謝老鴇這等做派,李佑索然無味,自己跟這等小人物計較個什麽。也不知道他從什麽時候起能把別人看作是小人物了。
“你不要慌,拿筆墨來,我要題壁賦詞。”李佑盡可能的以平靜語氣說。
謝老鴇面如土色,臉上脂粉顫抖著像渣子一樣往下掉。
李佑心裏暗暗好笑,安慰說:“你且安心,我這可是可憐姚興兒贈詞一首,你若不要那就罷了。”
“要得要得!”謝老鴇恢覆人色飛也似的指派一個婢女捧來筆墨。
天上月色甚明,李佑就著燈籠和月光,在姚興兒家院門外墻上奮筆疾書,狀甚瀟灑。寫道:西水李佑,見姚興兒寂寞蕭索,悔昔日之無賴,有感而作。詠梅之一,浣溪沙。欲問江梅瘦幾分,只看愁損翠羅裙。麝篝衾冷惜餘熏。可耐暮寒長倚竹,便教春好不開門。枇杷花底校書人。之二……
也不論字好字壞,先抄了這一首,再寫個之二,下面便沒了。
其實這首詞寫盡女子消瘦哀愁、寂寞無聊的姿態,又兼有校書人字樣,用在現今的姚興兒身上有個七八分應景,李佑倒也不是胡亂選詞剽竊。
寫完甩筆走了。
卻沒走多遠,來到元生橋頭李媚姐家,喊李媚姐也拿出筆墨。
便在此家外墻繼續寫道:西水李佑,偶歷此處,有女倚窗,清幽似照雪梅,有感而作。詠梅之二,眼兒媚。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月華如洗,翩翩高大青衫少年疏影闌珊,袍袖舞動,幾行醜字呵氣而成,李媚姐和李環姐妹看的都有些呆了,不過一個看的人一個看的詞。
李佑今夜題寫的這兩首詞有景有情,以花喻人以人比花,真是一樁風流趣事。他的想法說出來也簡單,不過湊兩首詞,冠與詠梅一、詠梅二的名頭,一首寫給姚興兒一首寫給李環,造成兩家並列的模樣。姚興兒名頭響亮,那李環也就趁此機會借了勢。
經此一遭事,在謝老鴇和李媚姐各懷鬼胎的鼓噪下,固然姚興兒恢覆了些元氣,李環也得了些好處。但讓李佑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在虛江縣青樓楚館這個行當裏的名聲幾日內直上雲霄,江湖人贈號月下郎君,也叫點梅先生。
本縣所有妓家無論認不認字,懂不懂詩詞,無不盼望李先生夜宿本家,順便再來個月下題詞,那樣自己身價必然要大漲的。這名聲和詞作甚至傳到了蘇州府城裏,有某名妓聲稱願意免費招待李佑三天。要是字再寫的好些,只怕就是十天了。
什麽叫“典史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這就是了。
本城一幹自詡風流的才子們很是不服氣李佑的名聲,但一來寫的詞實在比不過李佑也沒奈何,跟他比別的更是扯淡,李佑畢竟不是讀書人,憑什麽要會棋琴書畫;二來在市井人民包括妓家的心目中,秀才士子畢竟是另一個世界的人,但這李佑使人感到親近多了,代入感強啊,八卦起來也更加熱烈,名聲自然就更大。
李典史忽然想起一個情況,頓時淚流滿面。當初謝老鴇要以每首三兩銀子買他的詞,為了這三兩銀子的價格,鬧得很不愉快,差點差事都丟了。而這李媚姐陪了他一晚上,自己就送了一首詞出去,而這李媚姐的一夜行情也只是三兩……虧了,虧了,心太軟。
古語道,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反過來說,就是塞翁得馬,安知非禍?
得意了幾天,李佑很快就悔之不及了。人品,總是守恒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